生长激素停药时机:在严密监测确保安全情况下1: 身高达到家长期望值时;2:过去一年身高增加小于2cm;3:骨龄:男孩16岁女孩14岁4:特殊情况:医师与家长讨论后决定;5:特殊情况:孩子身体状况不允许继续用药时。
性早熟患儿GnRHa治疗复查项目和剂量调整常用的抑制性发育的药物有:曲普瑞林如:达菲林、达必佳;亮丙瑞林如:抑那通、贝依等。治疗剂量是个难点,需要个体化,即每个人,不同时期用量可能都不一样。治疗后3个月-半年都要复查身高增长情况、性发育控制情况、B超(女孩,男孩只需测睾丸大小)、性激素水平等检查决定是否调整剂量。剂量过大,生长过于缓慢,对提高成年身高帮助不大,剂量过小,青春期难以控制,达不到治疗目的。按照性早熟指南要求,间隔6个月复查骨龄。联合应用生长素者,还需要复查生长素治疗后相关项目。GnRHa的剂量调整主要在前半年,半年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变化,一般是半年一次骨龄,复查项目同半年时复查。目前在GnRHa治疗3-6月,医师依据患儿具体情况决定复查时机,时常采用检查注射GnRHa后1小时左右的性激素的方法,这样相当于一次简易激发试验,快捷,便利。GnRHa停药指标:应用一般不少于两年,在骨龄与年龄相当,且达到或接近正常性发育年龄,预测身高稍高于目标身高时(一般要高出2~3cm)时可考虑停药。对于女孩,一般在骨龄不过大的情况下,年龄要大于10岁,身高在150CM左右才考虑停药。因为停药后,还有2~3个月的骨龄生长较缓慢时间,但部分人在之后的2~4个月有可能有骨龄较快生长期,后期骨龄快速生长可能会降低预测身高。或者在女孩骨龄大于13.5岁,男孩骨龄大于14.5岁时停药,此时即使联合使用生长素,也不能起到提高终身高作用了,但生长素还可考虑继续用。达到GnRHa停药指标时,可以直接停药,一般不需要做特殊检查。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的副作用及其防御对策?很多家长会谈激素色变,认为“激素有很多副作用”,其实,内分泌激素有很多种,包括胰岛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甲状旁腺素、性激素、生长激素等150余种,各种内分泌激素的功能与副作用完全不同,每种激素都有其相应的临床作用及副作用。如1型糖尿病病人需要一辈子使用胰岛素,不使用反而可能立即致命;部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者,需要终身使用左甲状腺素,内分泌病人治疗原则:缺什么、补什么,如果孩子生长素缺乏必须补充。当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和其他药物一样:“是药三分毒”也有一些副作用的。如: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血糖偏高等,因此所有应用生长激素患儿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素与血糖。个别患者会引起水钠潴留,关节疼痛等,这时只要减低用药剂量或稍停一段时间即会缓解或消除。有患儿使用生长素后出现股骨头滑脱的报道,所以应用生长激素缺乏者,不可以做非常剧烈、幅度过大的运动,其他如偶见注射部位疼痛,发麻,发红及肿胀等,一般无需处理,多可自行缓解。不过,由于生长激素半衰期(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很短,只有20-30分钟,注射的药物,很快就会在体内代谢完毕,不在体内造成长期蓄积,不引起长期副作用。正常人也每天分泌生长激素,注射药物尽量与自身分泌峰重叠,不抑制自身生长激素分泌。如何减少rhGH的副作用发生?首先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使用rhGH前,需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完成:垂体磁共振、甲状腺功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肝肾功能、血糖、乙肝两对半、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骨龄等详细检查。需要排除一些禁忌症:骨骺已经闭合者、活动性肿瘤、糖尿病合并视网膜变等。家族中有消化道肿瘤、糖尿病等患者,需要认真评估后决定是否应用生长激素,这样才会提高rhGH治疗的安全性。其次,用药过程中,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血糖、甲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做好用药安全性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能会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其他,矮小的治疗是长期过程,且在家庭完成,所以治疗开始时要认真对家长进行培训,家长需要详细了解相关知识,有问题能及时识别,及时与医生和厂家服务人员进行沟通,可减少不良后果发生的可能。由于生长素是人体每天都会正常分泌的一种激素,rhGH是与人体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完全一致,用药期间,不需要把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都与rhGH相关联。生长素也不会象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会促进性发育或促进骨龄增长(虽然生长素缺乏者可能原来骨龄过小,应用生长素使其正常后,有向正常骨龄过渡的可能),否则就不可能用于提高终身高了。如果生病较重时,尤其是在静脉用药时,由于自身生长会受影响,可考虑停用几天。平时有特殊情况,停用几天也没有多大问题。由于正常人也每天分泌生长素,用药期间应用一般药物或注射预防疫苗等不受影响。
带患儿到医院测出患儿骨龄(骨龄准确评估非常重要),在横坐标上找到孩子的骨龄年龄(不是孩子的实际年龄),在纵坐标上找到拍片当时的身高,然后找出两者交叉点,延着该交叉点所在附近曲线,按曲线变化规律延伸,找出18岁相应位置的相应身高,就是正常生长情况下的曲线法预测终身高。按照年龄,身高在-2SD曲线以下(女童在本身高曲线浅黄色区域内或浅黄色区域以下时,可诊断为身材矮小(矮小症)。体重在相应年龄的+2SD曲线以上(女童在本体重曲线的浅黄色区域内或浅黄色区域以上,可诊断为肥胖症。如:女孩 10岁,140cm 骨龄也10岁左右,按生长曲线,患儿终身高160左右同样10岁女孩,身高140cm 骨龄11岁左右,按生长曲线,患儿终身高155左右
带患儿到医院测出患儿骨龄(骨龄准确评估非常重要),在横坐标上找到孩子的骨龄年龄(不是孩子的实际年龄),在纵坐标上找到拍片当时的身高,然后找出两者交叉点,延着该交叉点所在附近曲线,按曲线变化规律延伸,找出18岁相应位置的相应身高,就是正常生长情况下的曲线法预测终身高。按照年龄,身高在-2SD曲线以下(女童在本身高曲线浅黄色区域内或浅黄色区域以下时,可诊断为身材矮小(矮小症)。体重在相应年龄的+2SD曲线以上(女童在本体重曲线的浅黄色区域内或浅黄色区域以上,可诊断为肥胖症。如:男孩 10岁,140cm 骨龄也10岁左右,按生长曲线,患儿终身高172cm左右同样10岁男孩,身高140cm 骨龄11岁左右,按生长曲线,患儿终身高168cm左右
安徽33万中小学生个子偏矮!这三个坏习惯影响大!特别是……2016-07-18合肥晚报“二十三,蹿一蹿”如果你还笃定这一说法那么很可能就成不了“高富帅”了! 一项调研发现我省中小学生33万人身材矮小,占比3.16%!陪家长一起玩电子产品熬夜;父母怕饿着不停地喂食;报各种补习班孩子没空玩,这些以“孩子为中心”的现代家庭生活方式,其实都在悄悄影响着孩子的身高发育。7月16日,“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动”合肥站活动在安医大二附院开展大型义诊及宣教活动,该院儿科主任医师刘德云介绍,安徽省33万中小学生身材矮小,占比3.16%,刘德云提醒家长,吃得过饱,睡得太晚,玩得较少,都拖孩子身高的“后腿”。大多数孩子现在“睡得迟”当天上午,在安医大二附院的义诊现场,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活动。“我女儿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矮,现在上小学了,还是比较矮,有些担心。”陈女士的女儿媛媛(化名)今年7周岁,身高110厘米,现场测量后,医生告诉她,7岁的孩子,身高低于117厘米就要注意了,而媛媛110厘米,需要接受治疗干预。经了解,陈女士是“夜猫子”,而媛媛也陪着熬夜,每晚和妈妈一起玩电子产品,经常半夜11点多才睡。“我们在门诊发现,现在‘睡得迟’是个普遍现象,这种生活方式对孩子身高有很大负面影响。”刘德云建议学龄前孩子要在晚上9点前睡觉,“夜晚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晚上不睡,白天睡得再多都没用。”全省仅几百患儿在接受治疗2014年,我省首次对矮小症患病率进行了调研,选取了全省范围内33所学校12000名学生,对身高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我省中小学生33万人身材矮小,占比3.16%,高于全国3%的矮小症患病率。其中合肥3.5万儿童身材矮小。但是我省仅仅几百身材矮小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很多家长认为“等等还会长”,等发现真的不长的时候才着急,这时候已经迟了,骨骺板已经闭合,错失了治疗干预的最好时机。“治疗干预最好的时机是4-15岁,更确切地说是4-12岁,接近4岁更好。”“三分饥”能刺激生长激素调查显示,90%的矮身材儿童存在自卑、自闭、抑郁、厌学、社交退缩等心理行为异常,影响到升学、就业和婚姻。“不少家长误以为给孩子吃得饱就能长高,其实这是误区,吃得太饱也影响生长发育。”刘德云说,始终饱腹,血糖就一直处于高水平,不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当孩子有三分饥的时候,反而能刺激生长激素。”“睡得太迟,吃得太饱”,都影响身高,同样,“玩得太少”,也不利于生长发育,不少孩子忙于各种补习,户外运动少,身高发育迟缓。“阳光充足的时候,在户外多运动,跳绳、打羽毛球,都能促进身高发育。”正常儿童每年增长5~7厘米父母的身高可以预测孩子的遗传靶身高,计算公式如下:男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6厘米;女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6厘米。一般正常的足月新生儿身长50厘米左右,出生后第一年生长最快,身长可增加25—30厘米,2岁至青春发育期前,每年增长5-7厘米。如何让孩子远离矮小症 1保证睡眠学龄前孩子要在晚上9点前睡觉2饮食适量始终饱腹,不利于生长激素分泌3多做运动阳光充足时,要在户外多运动,如跳绳、打羽毛球等发现孩子矮小怎么办?及时到医院干预治疗治疗干预最好时机是4~12岁。
三好有利于孩子长高!注意“三好”: 吃好、玩好、睡好!吃 好:以平衡的饮食为好,即荤菜、素菜合理搭配,粗粮、细粮均衡摄入。古训: 早上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 是有一定道理的!建议每天能坚持喝1~2袋牛奶,1个鸡蛋(不管采用何种烹饪方式,也不管是单独食用还是通过加入菜中还是汤中,只要烧熟就行),其他荤菜需要适当限制。早上要吃饱:白天要从事繁重的工作或学习:一定要保证能量供给,但睡前不要吃得太饱,饥饿时血糖下降,会促进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当然,长期饥饿肯定也不利)。每次就餐吃到十7-8成饱即可,短时间轻度饥饿,更有利儿童正常进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七分寒”。体重偏大的儿童,吃饭前最好能先吃点水果或喝点汤之类,并减慢吃饭速度,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有利于控制体重。 不主张家长盲目为孩子买各种各样补品,请牢记:药补不如食补! 不过多的摄入动物类食品、新鲜栛枝、反季节水果、饮料、洋快餐、豆制品、蜂蜜、炸蚕蛹、牛初乳、坚决杜绝保健品!睡 好: 人类自身是可以分泌生长激素的、生长激素促进长高的最主要激素之一,其分泌峰值出现在睡眠中,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非常重要。年龄越小需要睡眠时间越长,学龄期儿童,一般需要每天8~10小时高质量的睡眠。玩 好: 适当运动有利于分泌更到生长激素,从而有利于长高。重点是跳跃性运动:如跳绳、打羽毛球、篮球等,当然游泳、摸高、散步等有氧运动都可以。恰当有氧运动:①中等强度:以运动后,心跳在120~140次/分较合适。②有规律、连续性运动,③每次不少于20-40分钟.④尽量在户外(万物生长靠太阳,人类的生长也一样。每年春夏时节万物生长的最快季节,孩子也不例外,家长要抓住这一特殊时节让孩子充分户外运动强身、长个!
矮小儿童检查项目基本检查:左手腕掌指进行X线照片(骨龄片)、肝肾功能、血糖、乙肝两对半、血常规、尿常规和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女孩:要查染色体、脑垂体磁共振(MRI)其他有关矮小疾病的其他特殊检查请听取主诊医生的建议。生长素激发试验注意事项: 与医生预约后,当天早晨7:45前到南楼:12楼,最迟在早晨8点之前到达。激发试验前一天正常饮食,激发试验当天需要空腹。家长带矿泉水一瓶或带有凉开水的水杯。生长素激发试验是两种药物(一种口服、一种静脉用)两天完成,分别做,总共9个时间点,每次2小时左右,试验结束后才能吃东西(可事先备少量面包、水果等点心)矮小患者检查费用:3000左右。 性早熟儿童检查项目骨龄、、性激素水平(一般检查性激素六项,至少要包括FSH、LH和E2)、B超检查乳腺、子宫、卵巢、卵泡大小(或男孩睾丸大小,医生检查即可)、肾上腺功能或B超、甲状腺功能、垂体磁共振(MRI),甲胎蛋白(AFP)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皮质醇、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可简称性激素激发试验或称LHRH激发试验)。 部分患儿需要联合生长素治疗者,矮小症儿童所需检查项目中未查部分也要检查。 性激素激发试验注意事项:上午8:00前南12楼。晨空腹到病房,分用药前、用药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四个时间点,总时间1.5小时,第一次采血后可以进食。性早熟患儿检查费用:2000元左右特殊情况例外
上接“关注身高 成就未来”公益讲座幻灯片(4) 待续
注意符合条件:指生长激素缺乏, 同时男孩骨龄10岁以下,落后实际年龄1年以上、 女孩骨龄9岁以下,落后实际年龄1年以上!所以需要现场进一步由专家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