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谈“癌”色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女性对自我关注度提升,一些常常被忽略的疾病走入人们视野。很多女性朋友在问:都说乳腺导管内癌效果好,它真的是癌吗?该图片由Artinette06在Pixabay上发布乳腺导管内癌是一种癌前病变,是一种非浸润性乳腺癌。病变局限在乳腺导管内,没有通过乳腺导管侵犯管外正常组织。它如果不经治疗,有30-50%的概率会发展成为浸润性导管癌。所以,虽然不是常规说的癌,但还是要积极治疗的。由AlejandraJimenez在Pixabay上发布第一步,选择手术方式。一般包括全乳腺切除术和保乳手术。全乳腺切除术后切缘阴性是不需要放疗的。由于审美流行趋势和病理特征,常常推荐保乳手术后补加放疗。对于肿块大于2.5CM或病理为高级别的患者,还需前哨淋巴结活检。万一病理升级为浸润性导管癌,那只能按照升级的治疗方式进行了。第二步,对于保乳术后是否放疗是有争议的。多项研究显示,导管内癌保乳术后放疗可以明显降低复发,但未提高总生存率。筛选出一些高危人群,放疗获益更多。譬如:年龄小于40岁,病理中高分级,切缘阳性等。第三步,内分泌治疗。对于术后病理ER或PR阳性的导管内癌患者给予内分泌治疗可以降低乳腺癌的风险。对于那些单纯保乳术未放疗者,切缘阳性或绝经前的患者获益更明显。
放射治疗通常需要几个科室共同的配合,首先病人来到门诊看到放疗科医生诊断这个病人需要接受放射治疗,那么会将病人接收到放射治疗病房,病房会有管床医生对病人整个情况进行一些评估,需要完善哪些检查,做完检查以后对整个病的分期进行一个判断。根据不同分期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放疗计划。放疗计划制定以后,那么将会带病人去进行放射治疗前的定位工作,放射治疗前定位是需要用CT将需要放射治疗的区域进行扫描,扫描输入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交由放射治疗物理师进行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最后由医生进行审核。目的是使得放射治疗在肿瘤部位进行最高剂量的照射,而对正常组织进行最大可能的保护,当放射治疗计划得到医生的批准通过以后,放射治疗物理师会将批准好的放射治疗计划传输到放射治疗机,也就是直线加速器中,直线加速器会根据这个放射物理师传过来的放疗计划,引导进行放射治疗。
就目前来说鼻咽癌有很多的诱发因素,目前也没有非常完全统一的一个说法,像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饮酒,吃腌制的食品都是诱发癌症的因素,并非鼻咽癌特有。鼻咽癌有一个相对特殊的情况,就是EB病毒感染,但是EB病毒感染就目前流行病学大型调查,EB病毒感染并不能够说明鼻咽癌就是由于EB病毒感染引起,因为除了中国南方其余地方人群也有EB病毒的感染,它的情况比南方并不会低很多,但是它的鼻咽癌发病率却是比南方确实低,所以EB病毒是鼻咽癌的一个因素,但并不一定是绝对因素。所以鼻咽癌通常来说它是一个综合因素决定的结果,至于为什么,现在鼻咽癌的高发地区集中在中国的南方,甚至被称为广东癌,目前来说业界并没有统一的定论来解释这个现象,总体鼻咽癌我们还是需要改掉自身的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抽烟、饮酒、熬夜、喜欢吃腌制食品等这,来从而相对的降低患癌的风险。
鼻咽癌像其它癌症一样,鼻咽癌分为4期,1期最早期,4期是最晚期。1期鼻咽癌通常是指在体检或者是非常罕见早期发现病例里面,仅仅只是鼻咽部有病灶,并没有侵犯到颅底,超出鼻咽腔范围,这种鼻咽癌治疗效果就目前治疗水平治愈率非常高,有报导达到98%以上。2期鼻咽癌也就是可能会出现小部分淋巴结转移,病灶还是在鼻咽腔内,但是病灶会稍微比较大,这一部分鼻咽癌治愈率据报导大约会是在70%到80%左右。3期鼻咽癌就说明肿瘤细胞已经向上侵犯到了颅底以上,向下就可能是导致双侧淋巴结有转移,但是还没有达到锁骨上范围那么大,这一种鼻咽癌治愈率通常大约在50%左右。4期鼻咽癌是最晚期,这种鼻咽癌分为两种,一种是分为局部晚期,一种叫远处晚期,局部晚期原发灶可能侵犯非常广泛,甚至颅底神经有受侵,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已经达到了锁骨上,位置再往下就要到肺部。第二种是远处转移,这种远处转移是指鼻咽癌不仅仅是指局限在头颈部,转移到了骨、肝脏、肺部,甚至其它器官,这两种4期鼻咽癌大约会有20%左右治愈率。
放疗是通过直线加速器,利用放射线、X射线、高能X射线对肿瘤细胞DNA进行杀伤。换句话说通过辐射对肿瘤细胞进行摧毁,导致肿瘤细胞立即死亡或是细胞功能受损或是分裂功能丧失,从而来控制肿瘤细胞。化学治疗是通过药物再通过静脉或是口服消化道方法,抑制杀死处于某一细胞周期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目的。但是绝大多数肿瘤需要放疗和化疗协同作用,到达一加一大于二效果。
放疗根据不同病有不同治疗计划,有不同剂量,也就是意味着会有不同时间,比如精原细胞瘤放疗时间就很短,只有10几次,也比如骨转移的病人,他可能只需要照1次,也有可能需要照10次,又比如肺癌的病人,小细胞肺癌一天照2次,大概就照20多次。如果是非小细胞肺癌通常是一天1次,照射时间可能会在26到27次,头颈部肿瘤、鼻咽癌照射次数可能会是在30多次,所以总体像放疗照射时间,是根据不同病,不同分期,不同现状,来进行不同治疗计划设计。
放疗根据放疗的部位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和副反应。简单来说,放疗会造成正常的肌肉组织纤维化,经过高剂量放射治疗的肌肉组织会比没有经过放射治疗的肌肉组织僵硬,局部可能会出现水肿,放射治疗晚期的反应有些比较容易治疗,也有些比较难治疗。特别是对于脊髓、脑干、眼球等经过超剂量的照射以后,会严重破坏它的功能。在放疗中会有急性的反应,通常是粘膜副反应,会表现出在放疗口腔、头颈部时,出现口腔部炎症、咽喉部炎症、充血、水肿、吞咽疼痛、吞咽困难。胸部放疗会导致食道炎、吞咽梗阻感。腹部放疗有可能会导致放射性肠炎、腹泻、腹痛、便秘等症状出现。但是放疗的急性反应基本上99%都会在治疗后逐渐消失,长期的远期效应,像放疗以后的肌肉纤维化,放射性颈后的脊髓的受损,脑干的受损、水肿等这些,随着放疗之后的时间延长,症状会逐渐加重。但是放疗医生会根据每个病人不同的情况,利用最合适的技术尽量提升肿瘤部位的治疗量,降低正常组织放疗后治疗数量,从而达到控制肿瘤又不会产生副反应的效果。
放射治疗在我们国家是可以报销的,但是因为我国的医保系统分为不同的几个方面,有省级医保、市级医保、新农村合作医疗,这几个报销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在不同的县、市、地区报销的比例也存在不同。就湖南省来说,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放疗的报销比例,在省级三甲医院报销比例大约是在30%到50%之间,市级会在50%左右,而省级医保会在70%。那么如果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在当地进行治疗,那么它的报销比例会是相当的高,达到70%到90%,这个与各地医保局的政策是有一定的关系。
一、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放疗设备的进步和技术的改进,放射治疗的疗效已有显著的提高。鼻咽癌是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手段。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45%提高到现在的70%。鼻咽癌生存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放疗技术的进步。随着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加速器设备的升级,使得放射剂量分布在空间三维方向上与肿瘤形状一致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以及不仅剂量分布与肿瘤形状一致,而且剂量强度也可以调节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能够实现。在放射物理的保障下,这些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经验亦日趋成熟。另外,作为放射治疗的新兴技术,质子治疗以及重离子治疗的相关研究在全世界进行,其优点是利用Bragg峰,可以更精确地调节剂量分布,使高剂量区集中于肿瘤部位,从而对正常器官的保护更有优势。由于放疗对鼻咽癌治疗疗效的提高,患者生存的时间延长,如何减少放射性后期损伤已是当今鼻咽癌的研究课题。下面是鼻咽癌放疗的一些基本介绍。(一)放射治疗基本的照射方式放射治疗有两种基本的照射方式,体外远距离照射和近距离照射。体外远距离照射,简称外照射,是指将放射源置于患者体外一定距离,射线束准直照射患者治疗部位;而近距离照射是指将放射源密封直接放入被治疗的组织内或放入人体的天然空腔内进行照射。鼻咽癌治疗主要采用外照射方式。(二)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原则1.放射治疗时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体位固定,确保每次治疗的重复性,是保证治疗质量的前提。2.外照射应选择能量较高、皮肤能量较低、骨吸收较小的射线。3.外照射应完全包括肿瘤及侵犯范围,对未受侵犯的高危部位(如颅底、颈部淋巴结引流区等)应给予预防照射。4.对于部分早期患者,可辅以腔内照射,尽可能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5.对于局部晚期患者,应采用缩野、改变入射角度等方法尽可能提高局部肿瘤剂量,保护正常组织器官;并争取综合治疗。6.放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变化适当地调整放疗计划。7.采用CT模拟定位的方法,可更准确地包括应照射的范围,亦有利于周围正常器官的保护。8.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作为外照射后补充剂量及放疗后复发且病灶局限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9.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技术的运用已被初步证实有利于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改善生存质量。(三)鼻咽癌放疗适应证与禁忌证鼻咽癌患者除有明显的放疗禁忌证,都可以予以放射治疗,但应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进行根治性或姑息性放疗。出现以下情况的患者不适宜放疗:一般情况极差,有严重的难以缓解的合并症;多发性远处转移致恶液质;同一部位多程放疗后肿瘤未控、复发或再转移;需再放疗的部位已发生明显严重后遗症。(四)鼻咽癌放射治疗外照射技术1.常规二维放射治疗照射的范围包括鼻咽原发灶、邻近可能扩展和浸润的区域、鼻咽淋巴引流区域。鼻咽周围均为重要器官,故放射野设计及摆位均应精确,照射靶区应包括肿瘤组织及其亚临床灶,同时尽量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通过成模的低熔点铅档块给予患者不规则的面颈联合野和缩野后的不规则面颈分野进行等中心照射,可更好地保护大脑、脑干、脊髓和晶体等重要组织器官,减轻放疗反应,提高生存质量。照射剂量:鼻咽照射剂量66~70Gy/(33~35次,6.5~7周);颈部淋巴结阳性者给予根治量60~70Gy/(30~35次,6~7周);颈部淋巴结阴性者给予预防量50~56Gy/(25~28次,5~5.5周)。2.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放射技术,它能使高剂量区的空间剂量分布与靶体积的三维形状一致,同时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受到最小剂量的照射。3.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最新技术,它既能使照射区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受照射肿瘤的形状相适合,还能根据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需要分别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进一步减少肿瘤邻近正常组织或器官受照射的剂量,更有利于保护正常组织器官的功能。(五)鼻咽癌近距离照射治疗鼻咽癌近距离治疗的特点是通过将施源器预先置于鼻咽腔内,并尽量靠近肿瘤,根据施源器与肿瘤和各解剖结构的具体关系和所要照射的具体部位设置相应的治疗计划,得到与所需相近的剂量分布图,再将放射源导入施源器实施治疗。在鼻咽癌的治疗中,近距离治疗主要适用于局限在鼻咽壁(或腔内残存)的浅表肿瘤,而且仅作为外照射后的补充照射手段或早期病变的计划性外照射+腔内近距离治疗。(六)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并发症由于鼻咽部周围有很多重要的危及器官,放射治疗时很难避开这些组织,因此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有可能出现并发症。鼻咽癌放射治疗并发症包括放射反应和放射性损伤。放射反应是射线的作用下出现的暂时性且可恢复的全身或局部反应。全身反应表现为失眠、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胃纳减退、味觉异常等;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口腔鼻腔粘膜和腮腺的急性反应,其反应的程度与分割照射方法和照射部位与照射面积有关,也与每个人的体质相关。放射性损伤是射线的作用引起组织器官不可逆的永久性损伤,如放射性腮腺损伤、放射性中耳炎、放射性下颌关节炎、放射性下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龋齿、放射性垂体功能低下、放射性视神经损伤、放射性脑脊髓损伤、放射性颈部皮肤萎缩与肌肉纤维化等。二、鼻咽癌的化疗尽管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目前的临床研究认为化学治疗也是鼻咽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无远处转移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化学治疗主要是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对于临床及亚临床远处转移的患者、以及局部晚期癌症无法用放射治疗根治的患者,化学治疗常常是唯一可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顺铂为主的化疗与放射治疗联合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报道显示可以有效提高这些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化疗方案如何选择、化疗与放疗的结合方式等一直存在争议。在鼻咽癌的治疗中,根据治疗的目的可能使用的化疗有诱导化疗、同时期放化疗、辅助化疗、姑息化疗和研究型化疗等。法国学者对8个随机对照试验175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Meta分析,化疗降低了24%肿瘤失败或死亡危险比,5年生存获益提高6%,5年无肿瘤相关事件生存获益10%,其中同时期放化疗方式获益最多,同时对于局部控制率和远处转移控制率亦有所提高。同时期放化疗±诱导或辅助化疗目前已成为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1、诱导化疗诱导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是指放射治疗之前所使用的化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前者占治疗失败的30-40%,而远处转移灶的出现多发生在放射治疗结束3年内,因此普遍认为远处转移灶在放射治疗之前就已经隐匿存在。此时,行诱导化疗有可能杀灭隐匿的亚临床转移病灶;其次,由于鼻咽癌对化学治疗较敏感,局部中晚期患者行诱导化疗后可以使得原发肿瘤有效缩小,有利于减轻肿瘤负荷和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肿瘤中心的乏氧细胞,增强肿瘤的放射敏感性而提高局部区域控制率;再次,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之前营养状况一般比较好,对化疗的耐受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依从性;此外,在放射治疗之前肿瘤局部血供好,没有放射治疗所造成的纤维化和血管闭塞等现象,化疗药物较易到达肿瘤内部并发挥抗肿瘤作用,而且,某些化疗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可能能提高放疗的近期疗效。因此,诱导化疗目前仍较广泛应用于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但诱导化疗的不足之处在于可造成放疗延迟,营养状况下降,部分降低放疗耐受性,加重放疗副反应,治疗费用相应增加等2、同期化放疗同期放化疗(concomitant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是在放疗的同时给予化疗。同期化疗的作用机理主要为:①使肿瘤细胞细胞周期同步化而增加放疗敏感性;②化疗药物干扰肿瘤细胞的亚致死损伤的DNA修复,增强放疗效果;③化疗药物直接的杀肿瘤作用。但是,由于同期放化疗的非特异性增敏可能导致严重的黏膜炎而中断放疗,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化疗药非常必要。由于放射治疗对M期和G2期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强,而DDP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的化疗药物,因此二者联合使用可产生较好的协同作用。以往大量实验也证明DDP具有其独特的放疗增敏作用,而且常规剂量的毒副作用低,其毒性与放疗毒性不相叠加,故DDP被认为是目前相对较好的同期放化疗的化疗药物之一。3、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是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结束后进行的化疗。辅助化疗的目的是杀灭放疗后局部区域可能的残留癌细胞以及全身亚临床转移灶,并可能推迟远处转移发生的时间。但是,鼻咽癌患者经过放疗之后,粘膜炎症未恢复、营养状况差、免疫功能低下,往往对辅助化疗难以耐受。以最经典的美国西南肿瘤协作组(Southwest Oncology Group,SWOG)的临床试验0099为例,患者在经过同期放化疗的治疗之后,对辅助化疗的依从性差,一半以上的患者均不能按计划完成辅助化疗。而且多项前瞻性临床研究也显示辅助化疗并不能显著提高鼻咽癌的生存率。4、姑息化疗一直以来,远处转移鼻咽癌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化疗作为全身治疗的手段,对于远处转移的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部分放疗后复发的患者,如果复发与首程放疗之间的时间短,或是放疗后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遗症,此时姑息性化疗成为他们的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近年来见不少文献报道了少数远处转移的患者经过化疗获得长期缓解或生存的报道,提示鼻咽癌姑息化疗有着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化疗药物和化疗方式的选择、患者个体化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三、手术治疗⑴鼻咽部手术(挽救性手术)鼻咽解剖位置特殊,手术不易整块切除;再加上鼻咽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放射敏感性,故绝大多数病例不宜单纯手术治疗,但对放射不敏感和部分放射治疗后残余或复发的病例,可采取选择性的手术治疗。鼻咽手术治疗的适应症∶1.放疗后鼻咽复发、病灶局限。2.根治量放疗3个月后,鼻咽局限性残留癌灶。3.分化较高鼻咽癌(如鳞癌Ⅰ、Ⅱ级、腺癌等)的综合治疗和手术治疗。4.全身状况良好者。手术禁忌症∶1.肿瘤浸润颈动脉鞘区及其内容。2.肿瘤浸犯颅底/颅神经。3.广泛的颅底或颈椎骨质破坏。4.远处发生转移。5. 全身情况欠佳或肝肾功能不良者。鼻咽癌手术的进路较多,手术径路复杂,暴露欠佳,迄今尚没有一种创伤少而能充分暴露鼻咽的进路。当前采用的手术进路主要有:I 鼻侧进路;II 上颌骨外翻进路;III 经腭进路;IV 经下颌正中进路;V 经下颌骨翼突进路;VI 颈侧进路;VII 经颞下窝进路;VIII 经颅底进路。目前常用的还有鼻窦内窥镜下鼻咽肿瘤切除术,在鼻窦内窥镜直视下,将鼻中膈后份、筛窦以及蝶窦底壁切除,从而彻底切除鼻咽顶前和/或顶壁的复发癌。术前先用1‰肾上腺素浸润鼻腔和鼻咽部粘膜,减少出血。该术式在面部和口腔无切口,创伤小,病人康复快,适用于鼻咽顶壁和/或顶前壁的复发癌。⑵颈部手术 鼻咽癌全程放疗后3个月颈淋巴结尚未消失者称为颈淋巴结残留,而完全消退后再出现颈淋巴结肿大者称为颈部复发。鼻咽癌全程放疗后颈部淋巴结残留及复发率约为18%。 这些残留或复发的淋巴结再次放射治疗的效果欠隹,五年生存率约为11%~19.7%,并可引起严重的累积性放射性组织损伤和后遗症,如放射性脊髓病、放射性皮肤溃疡、头颈部软组织纤维化。而化疗难以彻底清除病灶。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的残留或复发,手术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为34.4%~67%。Wei WI等报告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根治性手术治疗后的5年实际生存率为38%,颈部病灶的5年控制率为66%。提示手术能控制和挽救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而且这种挽救性手术不但可提高这些患者的生存率,而且可以避免再程放疗的并发症,改善生存的质量。手术是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首选治疗。放疗后颈淋巴结清扫术的适应症: 1.鼻咽原发灶已控制(或虽未控制但也可手术切除)但颈部出现转移淋巴结者。 2.根治性放疗后3个月,颈部残留的转移淋巴结。 3.该手术也可作为鼻咽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部分。 4.无远处转移。 5.全身状况良好。手术禁忌症: 1.颈部残留或复发的转移淋巴结与颈深部组织固定。 2.侵犯颈总动脉或颈内外动脉。 3.皮肤广泛浸润。 4.出现远处转移。 5.年老体弱,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而未能矫正者。⑶副鼻窦手术鼻咽、鼻腔与副鼻窦为毗邻的组织器官,鼻咽癌放射治疗时,鼻腔、副鼻窦不可避免地遭受照射,从而引起鼻腔、副鼻窦的放射性粘膜反应如充血、水肿、渗出和白膜形成等,导致鼻腔粘连、后鼻孔或鼻咽闭锁、慢性副鼻窦炎,病人长期鼻塞、脓涕、头痛等。鼻内窥镜或鼻咽光导纤维镜下施行鼻腔粘连分离术、后鼻孔或鼻咽粘连闭锁整复术或副鼻窦探查术,恢复鼻腔鼻咽的通畅性,开放引流,消除局部炎症,减轻病人的痛苦。鼻咽癌放疗后CT等影像学检查示窦腔内出现肿块影伴骨质破坏而诊断不明时,鼻内窥镜下探查活检术则可及时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治疗,减少误诊误治。鼻内窺镜手术是鼻咽癌放疗后鼻窦内肿块探查活检术和非癌瘤病变治疗的最佳方法。
放疗有哪些副作用,如何减轻放疗副作用?袁媛,朱苏雨俗语常说:“是药三分毒”。它的意思是指药物除了它的治疗作用外,通常或多或少会对人产生治疗外的不良作用,而用放射线作为治疗手段的放疗,当然除了抗击肿瘤治疗疾病这种功劳外也存在着一些无法避免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全身性的及局部性的,放疗前医生通常会和患者良好沟通让患者充分了解放疗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放疗副作用。这样可以消除患者的焦虑,让患者与医生一起努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并仔细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这样能在相当程度上减轻放疗的副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全身性副作用:通常是指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及放疗结束后表现的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头晕头痛、失眠及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另外有部分病人会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胃胀不适等消化道反应,一般情况不会很严重,不需要特殊处理,患者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和改变相应的生活方式来减轻这些症状。针对以上反应,要求患者尽量保证充足睡眠,可适当做些轻度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少食多餐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并多进食蔬菜水果。如果某种症状较明显,医生会适当地配合药物作用以减轻症状。而全身反应里面还有抑制造血功能这一副作用,会使血液内的白细胞、血小板或红细胞数量下降,通常单纯放疗引起造血功能明显减退的并不多见,但如果先前已行化疗,或同时放疗和化疗,或者放疗区刚好位于骨盆等造血功能旺盛的区域、面积较大时,则可能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明显下降。如果明显下降,则可能会伴发感染、出血等风险。针对这种可能性,放疗前必须检查血常规,了解造血功能。如果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中某项或多项明显低于正常值是不能进行放疗的,须经过处理使造血功能相应恢复后才能放疗。开始放疗过程中,每周须检验血常规,如果出现相应的血细胞值下降,可应用相应刺激造血功能的药物,必要时由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须停止放疗或者保护性隔离。因为放疗是局部治疗,放疗的副作用更主要的表现为局部的反应。局部的副作用通常指位于肿瘤组织周围的正常器官不可避免的接受一定量的放射线而出现的对局部正常脏器的损伤。基于现阶段放射治疗水平,不能避免这些周围正常组织完全不接受放射线。放疗期间及放疗刚结束的几个月出现的一些组织局部的反应叫早期反应,大部分是可以恢复,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及保健亦在减轻这些副作用的方面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以下我们就一些常见的局部反应一一了解相应的处理措施。1.皮肤反应:放疗开始后两到三周,患者在放疗区皮肤会出现干燥、色素沉着、烧灼感、脱毛、皮肤脱屑、发痒,严重的甚至出现水泡破溃。这就要求患者从放疗开始时就要非常小心的对待放疗区皮肤,要穿着纯棉宽松的衣服,保持放疗区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在放疗区皮肤使用肥皂、沐浴液等,不能搞摩擦或者抓挠敏感部位,不要使用过烫的水。如果未经过医生同意,不要在放疗区皮肤自行涂抹各种药粉、药膏及护肤霜,不要让放疗区的皮肤在阳光下暴晒。如果出现破溃,也无需过分紧张,医生会针对局部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感染及促进愈合。通常注意以上几点严重的皮肤反应出现几率则会大大减少,放疗结束几周后多数皮肤反应会消除,而头部放疗后的脱发大部分会重新再长出来。2.口腔粘膜反应:口腔及咽部的粘膜如果位于放疗区内,多数会出现急性的口腔及咽喉粘膜反应,通常表现为口腔粘膜的红肿、溃疡、味觉改变、疼痛、咽下困难等,部分会出现牙龈肿胀,后期出现龋齿。唾液腺受放射线照射后,会出现口干,口腔净化功能下降,这些症状在头颈放疗患者中非常常见。建议患者在放疗前进行口腔检查,清洁牙齿,处理龋齿及松动牙齿。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多用盐水漱口,早晚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进食辛辣、油炸、过硬及过烫食物。如果出现进食疼痛,可进食半流质及流质食物。禁烟酒及槟榔,尽量保证适当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如果出现严重的反应,医生会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上措施通常可以减轻放疗后的口腔粘膜反应。3.放射性肺炎:当一定体积的肺组织受到相当量的放疗剂量后,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及呼吸困难,症状轻重不一,通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为诱因。所以放疗前要检查肺功能,制定适宜的放疗剂量很重要。放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暖勿受凉多做深呼吸功能锻炼,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增强抵抗力。4.放射性食道炎:食道接受放疗后的两到三周会出现胸骨后的烧灼感、吞咽困难等放射性食道炎症状,患者从开始放疗,应避免进食过烫过硬过辣食物以减少对食道粘膜的刺激。少食多餐缓慢进食,注意蛋白质、维生素及热量的摄入。如症状非常明显,亦可以通过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来减轻粘膜的炎性反应及水肿并适当予以静脉内补充营养。5.放射性胃肠炎:胃的急性反应通常有厌食恶心呕吐,严重者会有胃出血穿孔。急性肠道反应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等,而放射性直肠炎有明显的里急后重、粘液血便及大便疼痛,严重的会出现肠管狭窄、穿孔。在尽量控制胃肠剂量的同时,患者应清淡饮食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严禁喝酒。可适当进食蜂蜜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根据情况应用开塞路通便。6.放射性膀胱炎:当进行盆腔放疗时,出现的放射性膀胱炎,主要症状为下腹疼痛、排尿不畅、尿频尿急、血尿尿痛等,通常可以控制,待放疗结束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患者应多喝水并且在放疗前保持膀胱的充盈可以减少膀胱的照射体积。以上是放疗过程中常见的一些早期局部反应,还有人体一些非常重要的器官,如心脏、肝、脑、脊髓、肾脏、眼睛等,包括以上出现早期反应的组织,通常可以耐受一定的剂量,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果超出了可耐受的范围,则常常出现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的损害,常常表现为放疗结束后几个月或者几年,即晚期损伤。所以放疗必须在治疗肿瘤的同时把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控制在可以耐受的范围内,如果情况允许,尽可能采取精确放疗,如现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正广泛采取的适形、调强放疗,在保证肿瘤组织所必须的治疗剂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正常组织的剂量,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轻放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还有,如果明确诊断后可根据病情采取手术、化疗、生物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达到更加的治疗效果。目前突飞猛进的放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合理的应用这种治疗手段配合相应的处理措施使之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