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1:家庭决定是否成瘾 孩子对网络的过度沉迷其实仅仅是一个表象,背后的主要因素是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由主要来自家庭的伤害。通过对接受治疗的孩子的分析发现:排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的缺失;排名第二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兼有溺爱和控制。 可以说,如果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比较融洽,孩子就能健康成长,这样的孩子是不太容易出现网瘾问题的。夫妻关系不和睦,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相处模式,往往促成孩子成瘾性人格的形成。 真相2:网瘾孩子是痛苦的 成因是解决痛苦的一种方式。所有的成瘾都是人感到痛苦后,想要找个东西依附,或者是依附人,或者依附物。所以有的孩子选择烟酒,有的孩子选择早恋,还有的孩子就选择了网络。 表面上看,有网瘾的孩子是主动上网去找快乐,实际上却是被动的在逃避,逃避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压力和痛苦,通过这种依附来麻醉自己。 其实整天什么都不做就上网,孩子也知道是不正常的,是落后于同龄人的,所以迷恋网络对孩子来说也有一定的压力和痛苦。 真相3:父母患有拖累症 一个家庭有一个成瘾的人,其他家庭成员也会受到影响,患上拖累症。最为明显的是,孩子的母亲都很焦虑。 正因为孩子的网瘾和父母的拖累症相对应,所以如果只矫治孩子的网瘾,而不一并治疗父母的拖累症,即使把孩子治疗好,让他重新回到父母的身边,也会很容易复发网瘾。因为孩子在试图摆脱网瘾时,已经病态的父母无法积极地帮助孩子,反而会继续采取不当的管教方法。 也就是说,先是父母影响了孩子,孩子成瘾后又拖累了父母,换上拖累症的父母又会给孩子摆脱网瘾造成障碍。所以,治疗网瘾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 真相4:透支快乐后行为极端 兴奋时,大脑会大量分泌一种让人快乐的物质,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奖赏系统:你兴奋,就给你快乐做奖赏。但这种让人快乐的物质不能源源不断的分泌,上网时长时间的兴奋会把它消耗掉,所以下网后,就更不容易感觉到快乐,总是心烦意乱,就还是想上网去得到快乐。也就是说,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是同时存在的,上网让快乐更快乐,让痛苦更痛苦。 网络成瘾后,每天的上网时间都很长,这种让人快乐的物质就会透支,感觉也从兴奋渐渐变得麻木。透支到最后,无论上网与否都不快乐。孩子的生活态度会渐渐变得悲观、黑暗,甚至出现暴力倾向,心理变态。这就是为什么网瘾孩子容易走向犯罪。 真相5:网瘾体现了孩子的需求 沉溺于网瘾的孩子,不是喜欢上网聊天,就是喜欢玩网络游戏。 网瘾能反映出孩子早年的欲望,童年时没有得到什么,大了就会下意识地去弥补。比如小的时候没有伙伴,就倾向于在网上聊天交友;小时候有许多没有实现的幻想,就倾向于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在游戏里成为魔术师、战士。网上聊天能满足孩子并未得到满足的情感交流需求,在游戏里能找到现实中没有的成就感、满足感、归属感、操纵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不能给予孩子这种感觉,他才会特别依赖网络。 真相6:初一、高一和大一使网瘾高危期 在初一、高一和大一这三个阶段,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容易出现不适应,容易以逃避现实的方式去面对。家长往往不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很多孩子都是初一、高一和大一开始网络成瘾,等到初二、高二和大二成绩下降了,家长才意识到孩子的网络成瘾问题。 当然,网络成瘾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问题。即使安然度过这三个阶段,网络成瘾的可能性也不会自然下降。只要逃避和寻求依附形成一种习惯,就会出现成瘾性人格。
案例A:小伙子A,25岁,来到咨询室时他很拘谨,在得到保密的肯定答复后他要求大夫一定要救救他,他有信心和毅力来配合医生。平静下来后他说:“我有过幸福的少年,那时无忧无虑、健康地成长,小学到中学,在班上我年龄最小,却是最好的学生,我因此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夸奖和爱护,在良好的气氛中我纯洁得像透明的冰。但是,一个问题使我十分痛苦,那就是高中以后,我觉得自己不同于常人,我们前三名的同学中有个男生,他是数学课代表,跟他在一起时特别想触碰他,内心里蠢蠢的冲动好像人们抽大烟成瘾的感觉,一天见不到他心里就难以克制,学习就更谈不上,想控制但又控制不了,在家里想他时还进行手淫自慰,能感觉到很满足。转学后心里很矛盾,一方面想着他,一方面又在痛恨自己,非常自卑,很怕别人看出我的心思后瞧不起我,甚至我都想到过自杀。因为这大学也没考上,我凭我的毅力很快就读完了成人高考的课程。现在面临找对象了,我却怎么也没有兴趣。这事只有我母亲知道,母亲说我是因为看书学的,我承认我喜欢阅读,也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但这是在感觉到我有些异样后才看的。”最后小A肯求医生一定要给他治好。案例B:先生B来咨询的目的很简单,他知道同性爱没有法子能治好,其要求就是给他找一个同性对象,但他还是谈了他的一些细节:他结过婚后来离了,年龄已过而立,工作上他事业有成,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在单位上人缘不错,且领导很器重他,给他撮合做媒的“顾客盈门”,但都被婉言谢绝了,以至于有人嗔怪他患了“厌女症”或说他是“怪物”。他还说了他的一次有趣的经历,一个夏天的休息日,撮合者给他领来了一位很标致的姑娘,不一会儿他就借故屋里太热拉着姑娘的手出了门,令撮合的同事高兴不已。其实他早已策划好了出行的路线。穿过几条繁华的街道后再回到离单位不远的公园里。其意图只有一个:尽可能地让熟人知道他“谈恋爱”了,以证明他不是“厌女症”和“怪物”。令他“伤心”的是一个熟人也没有遇到。最后他说了他“找对象”的条件,因为他并不满足于对方仅仅是一个性爱伙伴,“我也得跟他谈一谈试一试,看是否合得来,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产生感情的可能。”案例C:C女士的经历比起B来要糟糕得多。她性格中包含着浓浓的倔强味,有过半年的婚史,半年中她的丈夫没“占到我一点便宜”(C女士原话),但受了不少皮肉之苦,最后丈夫提出离婚她只好同意。她结婚的目的是找一个合理的庇护伞,免得人们认为她是异类。婚前她已经有一个固定的同性伙伴了,婚后也没有影响她们的来往,但对方在年龄上大了她一倍多,“我在心理和感情上跟她有些合不来”。从她的言谈和表情中看得出她对真正感情的饥渴和追求,她对同性爱的医学知识了解得能跟上医生一般多,并且拜见过许多研究同性爱的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学者,学者们的名字她张口就来。在十九世纪晚期,同性恋(笔者更喜欢称之为同性爱)才被视为疾病(在此之前常常与堕落和羞耻相关联),国际科学界主流观念认定同性爱属性心理障碍(性变态)。其后对同性爱者智商、心理平衡能力、判断能力、可信赖程度、职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与常人没有不同;同时尝试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治疗,但却没有一种成功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因此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1992)中把同性爱排除于心理障碍之外,否定了将其认定为心理障碍的观点。国际科学界目前普遍认定,同性爱是与异性爱平行对等的属于少数人的自然状态;改变性取向的相关治疗不仅没有效果,而且可能导致抑郁倾向。目前我国心理卫生/精神医学界已开始与国际上的认识初步接轨,在新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将同性恋归属于性心理障碍中的性指向障碍项下。虽然诊断仍然存在,其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只有那些为自己的性取向感到不安并要求改变的人才列为心理障碍诊断对象(案例A)。在我接触过的同性爱者中,有心理障碍的一般都是年龄较小的(如案例A)、他们在年龄上处于性意识萌动时或萌动后的一段时间内。心理障碍的产生也是源自于发现自己与大多数的人不一样,由此引发焦虑、恐惧和悲观的情绪,甚者还有厌世和自伤(自己生殖器)的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与自己抗争后,一部分(如案例B)屈从了常规的观念和模式结了婚,过着与大多数的人相同的生活,但并非性爱倾向发生了转变,稍有机会就会立即唤起他(她)们的真正的情欲;另一部分(如案例C),多数年龄较大,这个年龄阶段他(她)们已毅然地肯定了自己,或明或暗地维持、争取着自己的权利,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另外,常常听到有人说“同性恋行为是不道德的,我们不应该提倡”其实,人们有如此看法与我国对性的态度过于隐晦是有关的,正常的异性性行为都不是光明正大地摆在桌面上谈,何况是同性性行为呢?!当然同性爱倾向不是提倡出来的,正如案例A和C的感觉,其抵触异性的观念犹如种子发芽一样萌动而生。又如诊断标准中性指向障碍的定义:指起源于各种性发育和性定向的障碍,从性爱本身来说不一定是异常。因此同性爱心理和行为并不是因你提倡而发生,也不因不提倡而消失。但如果以是否是道德来衡量则是尺度运用的不当,正如我们不去说一个左撇子的人是不是道德一样。
早在十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抑郁症已成了本世纪一种相当流行的病症,且数量有增无减。据保守估计,抑郁症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据此推断,我国抑郁症病人数至少有3600万。5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产生轻生念头并实施过自杀行为,而自杀成功者占到15%。重性抑郁发作在男性接近2%,女性多于3%。据估计约15—30%成年人一生中某一时期曾出现过抑郁症状,但不一定都是病态。一般来说,只有程度严重、旷日持久、殃及日常社会功能才算病态。抑郁症状的主要特征是情绪(心境)低落,它往往还可以出现许多伴随症状,常见的有:①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②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⑦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⑨性欲明显减退。如果一个人出现情绪低落的同时伴有上述症状中的四项、时间超过两周,就可以确定病人患有重性抑郁症了。临床表现有:情绪障碍:患者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坐立不安;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丧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精力减退,常常感到持续性疲乏;认为活着没有意思,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大部分患者有着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念,有的付诸行动。其中也确有付诸于行动,造成不良后果的,手段也很残忍。思维缓慢及自我评价降低:表现思考能力下降,患者常常感到思维变慢了,脑子不好使了,各方面能力都下降了,常常自疚自责,自我评价过低,明明学习工作很好,却对自己事事不满意,将自己过去的一些小错误、小毛病都说成是滔天大罪,甚至认为自己罪该万死,是导致自杀、自残的主要因素。精神运动迟缓:患者精神运动明显抑制,联想困难,言语减少,语音低沉,行动缓慢。有时闭门独处,淡漠亲情,无力学习、工作,不能料理家务,严重者不语、不动、不吃、不喝。不吃不喝可能是认为自己有罪,吃了是浪费。其他症状:患者常常出现食欲、性欲明显减退,明显消瘦,体重减轻;失眠严重,多数入睡困难,恶梦易醒,早醒,醒后无法入睡,抑郁症状常表现晨重夜轻的规律,在女性可伴有月经紊乱。抑郁症的症状因人而异,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可有轻度、中度、重度抑郁不等。抑郁症杀人心理1.扩大性自杀:抑郁症患者处于严重情绪低落状态时,产生强烈的自杀观念,决心自杀。自杀之前,为了怜悯、挂念他死后这些亲属的生活困难与痛苦,从而要与他们共亡,一齐去死。因此又称为“怜悯性杀亲”。杀害行为多出现在早晨或上午,男性多采用砍杀、勒颈手法,女性多用下毒手法。由于不易被人觉察,因此后果常很惨重。具中尤以青年妇女抑郁症患者的杀婴案件较多见,手段多采用溺水或室息等“温和”手法。2.间接性自杀:情绪严重低落时,丧失生念,屡次寻死不成或因缺乏自杀勇气,于是想去杀害他人以达到通过司法部门将其枪毙或处死的目的。(上文中提到的妇女即属于此)有人又称之为“曲线自杀”,作案行为具有下列特征:(1)作案动机是为了达到判处死刑。(2)行为对象(即受害者)通常与作案人无仇冤或嫌隙。(3)选择的作案对象考虑到容易达到杀害的目的,以小孩、老人或病弱者、缺乏抵抗能力的人居多。(4)实施行为时一般考虑到不让受害人遭受痛苦。(5)作案很少出于一时冲动,通常经过数日数周的考虑与预谋后才付诸实施。(6)作案后通常立即自首投案。3. 抑郁症者的报复性杀人或伤害:病人在决心自杀前,要先将他所仇恨或积怨的人杀死、意图同归于尽。此意念往往由一时情感冲动所驱使;也有的早已有此心但无勇气去干,患者进行报复杀人时往往能选择时间、地点或有预谋计划,但也有直接闯入对方家中进行凶杀的。其特点是尽力避免伤害无关的人。4.抑郁症者的自我惩罚性(违法)行为:常见有自我诬告:如一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向公安局自首:“在教书时猴亵、我奸污了数名初中女生”。后经调查核实,并无此事,全是他在罪恶妄想支配下产生的幻想性虚构,企图达到受惩罚的目的。还有盗窃行为、纵火、破坏公物等违法行为,往往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其特点是肇事后期望民警抓去达到受惩罚的目的。5.抑郁症者精神病性违法行为:有些重症抑郁症思者可伴发意识朦胧、幻觉、罪恶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精神病性症状,在精神病性症状影响下出现凶杀、伤害、破坏等较严重的危害行为。关于精神病人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能力是这样的:我国的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时候造成的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精神病人只有在其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损害时才考虑减免其刑事责任。上文中的妇女只所以被判定为无责任能力,就是因为受抑郁症的影响,丧失了对其行为的辨认能力。预防与治疗在我国,抑郁症患者多讳疾忌医,出现了症状却不到专科医院就诊,以致贻误了治疗,酿成苦果。因此,出现上述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人,应立即到专科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早日康复,重归社会。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的抑郁症患者得到正确治疗的仅有5%。造成这样低的就诊率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患者和亲友以及大部分医疗卫生工作者并未意识到抑郁症是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疾病。二是人们对精神病存有偏见,使得患者或其家属不愿去求助精神科医生,害怕被戴上“疯子”的帽子,这是很可悲的。想要自杀的人通常会发出求救讯号(或者是有着较平时看起来是不一般的表现,得三百字左右),根据临床经验,自杀企图比较弱的人,发出的求救讯号较容易辨识且较为强烈,且较不会去尝试或者较不易自杀成功;而自杀企图很强烈的人,通常所发出的求救讯号极其微弱,很难辨识,自杀意图产生后与自杀行动出现的时间间隔会很短。自杀获救者,通常会很后悔自杀,因为自杀是很痛苦的,而且自杀未成功,可能会有后遗症。而且自杀通常是一闪而逝的冲动,停下来稍微想一下,为什么要自杀,或许念头就打消了。在抑郁症的治疗上,近几年有了质的发展,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如盐酸氟西汀片、赛乐特等都避免了原有药物的镇静、嗜睡、头晕、无力等副作用。假如专科医生判断你有了抑郁情绪,在你不间断工作的同时尽可以服用上述药物,且别人也不会发现你服用精神药物。本文系吴宏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失眠不可怕(失眠的非药物疗法)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吴宏新 济南市文化东路 49号 250014E-mail:wuhx@public.jn.sd.cn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人的许多生理过程是在睡眠中完成的。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这是人所共知的,在睡眠的情况下,能够增强机体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对于儿童来说,睡眠能加速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生长发育;睡眠能够促进记忆,维护一个人正常的心理活动,甚至有利于皮肤美容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我们的睡眠并不总是随我们所愿。有学者推测,失眠作为一种症状,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在10%-20%左右。每当失眠时会体验到焦虑不安,当然,对付失眠还是有办法的:一、 注意睡眠卫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定时上床,定时起床(不管晚间睡眠如何);床是睡眠和进行性活动的场所,不要养成在床上看书看电视的习惯,早晨一旦醒来立即起床,形成上床就想睡觉的良性条件反射;上床后20分钟如果还睡不着,应立即起床到别的房间或室外干些无刺激的事情,如听听轻音乐、看一会儿书或散散步,有了睡意后再上床,切忌在床上辗转反侧;避免在白天睡眠时间过长或长时间卧床。对于轻度的失眠患者来说,通过改善睡眠卫生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二、 了解饮食与睡眠的相克。一些具有兴奋性的活性物质如茶、咖啡、酒精等物质常常会引起入睡困难和睡眠质量下降,应尽量避免在入睡前食用这些物质。但也有的人对上述物质特别敏感,上午喝了茶也会影响晚间的睡眠,如果你属于此种情况且又很想喝茶,则应该在一段时间内坚持每日喝茶,这样最多在喝茶的前一两天出现入睡困难,以后入睡就正常了。另外入睡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内避免过分饱食,否则也会影响睡眠质量。三、 改变对睡眠的认知。此法主要是矫正患者对睡眠的不现实和不正确的期望、对失眠的错误归因及对失眠结果的悲观认识。如有的患者认为“我现在还没睡着,距明天早上起床只有了七个小时了,我应该睡八个小时,我少睡了一个小时,白天肯定会疲乏无力,无精打采”,实际上,我们说每天的睡眠得保证八小时,只是一个相对数,有的人会多一些,也有的会少一些。即使是因特殊情况一晚或几晚无眠,那么以后的睡眠在质量和数量上也会代偿性地增加而有所补偿。四、 顺应自然,打破恶性循环。有过失眠经历的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每当失眠时总是想尽快入睡,但越是想尽快入睡则越是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是想尽快入睡,这样陷入了一个焦虑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这个时候如果你的一个别的闪念或思绪“打扰”了你的上述尽快入睡的要求,则往往会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抱有“顺应自然”、“睡不着就睡不着,由它去!”的想法,做到不要求自己尽快入睡,反而会缩短入睡的时间。当然,“顺应自然”、“睡不着就睡不着,由它去!”得需要体会、练习和适应,并非是说到就做到的事情。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250014 吴宏新有一年的春节晚会赵本山等表演的小品《心病》挺有意思,让我想起现在的心理咨询市场上鱼龙混杂的“话疗”,如果患者找到这样的心理医生,则如同购买到了假冒伪劣的商品,弄不好还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但是作为老百姓如何判断是否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真正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素质?真正的心理医生是如何咨询的?找心理医生咨询需要做哪些准备?对一个陌生人能张得开口说自己的隐私吗?能给人咨询的人是不是阅历很深、办法很多、什么样的问题也能解决呀?这些问题阻碍着许多人前来求询。下面的介绍将为您澄清这些困惑。您如果是到正规的医院里咨询的话,从程序上来说,先挂号建立一个病历(允许署假姓名,但是自己必须记住),有的医院的咨询病历上带有一些简单的心理测验题,需要在进入咨询室前将其填写完,以便于医生了解病情。有的医院要求来询者在咨询前先进行一个较细致的心理测验,医生的第一次咨询就根据心理测验结果来进行的。咨询的环境要求安静、舒适,如果单纯咨询不能解决还得需要深入的心理治疗,这样就需要在特殊的场所里进行。就座时医生与来访者的视线成90o角,这样避免了直接对视时引起来访者的不安、同时也便于医生观察来访者。落座后心理医生就会依其专业能力为来访者创造出一个适合倾诉的心理气氛,专业医生一般很快就能与来访者“打成一片”并取得信任(专业上叫共情),使得来访者很轻易地将封存心底的痛苦倾倒出来,来访者的诉说一方面能够使医生了解其病情,一方面也起到治疗作用,即倾诉的过程本身就能起到疏泄的作用。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心理障碍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总是要涉及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可能涉及到你的其他隐私秘密,医生给您创造出良好的气氛后袒露自己的心底秘密将是很好的疏泄时机。有时医生也可能问一些在常人看来与咨询主题无关的问题,也需要您如实回答,如来访者咨询的问题是婚姻感情方面的,医生也可能问一些您童年的、与父母的关系等等“题外”的话题。除此之外,医生还可能告诉您后面的治疗方案、计划和时间安排。来访者向医生倾诉(或者叫介绍“病情”)的时间是不同的,如果是较简单的心理问题,一两次的心理咨询即可;如果问题较复杂需要正规的心理治疗,那么介绍“病情”的时间可能要长一些,前一两次(甚至还要多)来访时医生可能会将时间全部给您用于诉说,这时您千万不要着急,“您怎么还不给我咨询治疗呀?我都来了两次了,您一点建议也没有给我提出来”。医生将时间全部交给您是有原因的,其一是因为心理上的疾病目前还没有一个像X光、B超等之类的仪器,无法做到一下子将问题形象化。医生只能一方面听您介绍,一方面在不断地观察您的表情、眼神、姿势、动作以及对一些言谈话语的反应(这些信息里面所包含的信息是最真实的,甚至胜过言谈表达);再者有些问题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涉及当前,需要挖掘一些深层次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您又不能立即说清楚,所以治疗时间就拉长了;第三,专业的心理医生往往是很慎重的,为了制定出一个适合来访者的个性化的咨询治疗方案,需要对来访者进行力所能及的了解和把握,而不是在没有将问题搞清楚之前就发表评论,或者是在治疗过程中再修改治疗方案。随着医生对来访者所存在问题的全面掌握,这时治疗方案也在医生脑海里逐渐形成,以后的会见将着重于来访者所存在的问题,虽然在医生心里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谈话也是经过医生深思熟虑像备课一样准备好的,但在来访者和常人眼里,看不出与普通的聊天有什么区别,所以这时您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在聊天。每次会谈结束后,医生很可能会给来访者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这些作业也是很重要的,往往是治疗的重复和延伸,所以您一定要按质按量去完成,医生还会根据您完成的程度决定下一步的治疗进度和方案。有人认为心理障碍的治疗过程就像捅破窗户纸那样简单,这是很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心理治疗的疗效,需要双方在治疗的不同阶段认真配合,完成各阶段的治疗任务。对于病人来说,除分析、反思、领悟之外,患者也要学会做好治疗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总结(笔记)并保留下来,便于再复习、反复思考和前后对照时使用。其中一个普遍的误区是人们认为来咨询就是讨得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子,其实不然,专业心理医生一般不会替您出点子、拿主意的,更不是“点子公司”。关于心理医生开药方。来访者第一次看心理医生时,医生常常开出一两种精神药物,对于有精神药物处方权的医生来说是经常的,也是必要的。如一个来访者是因为知道了爱人在感情上出轨后来咨询的,她在乍知道这事时犹如晴天霹雳,立刻便陷入了痛苦焦虑和抑郁之中,情绪激动很明显,咨询时还止不住地哭泣叹息,这时医生为她开上点抗焦虑抑郁的药物是很自然的。服用上几天后情绪自然将稳定许多,然后再行深入咨询的话,其理解领悟能力将会明显提高,后面的咨询也会事半功倍。还有一点也是需要知道的,心理医生对来访者的治疗是靠文字符号表情等的互动来产生效果的,这里边当然也包括了医生的性格和互动方式,来访者也有其固有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所以存在着一个“医患”搭配的问题,这种搭配合适,效果自然就好,这个搭配不合,就有可能治疗效果不很明显,因此一个医生对所有的“病人”来说并不是万能的,就是说高明的医生也不会适合于所有的来访者,是否形能形成有效的治疗关系与医生的经验、医生擅长的治疗方法、以及医生与来访者的性格组合等等原因相关。
走近心理咨询,提高生命质量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吴宏新 济南市文化东路 49号 250014E-mail:wuhx@public.jn.sd.cn心理咨询在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普及,有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美国小伙子在与情人约会之前安排了一次心理咨询,并且在约会时故意迟到一两分钟,然后对他的女友说他刚才去心理咨询了,这时女友却对他另眼相看,因为这其中包含了这样几个意思:第一说明小伙子社会地位高并且很有钱;第二,姑娘会很感动,因为她觉得他对这次约会很重视、对自己很尊重;第三,姑娘还认为他很讲究生活质量,有品位。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们心身健康的影响日趋明显,人们对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关注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对健康状况(包括健美等等)也日益被人们关注。其实,我们现代的健康概念远不止这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加重要。但是,与此相关的心理咨询还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和接受。心理咨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正常人,医生对他们的服务对象也不称病人,而是叫做来访者或咨客。心理医生对来访者热情、诚恳、体贴、耐心,对来访者的隐私予以保密,并尊重来访者的人格。心理咨询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呢?在下列情况下应该想到心理咨询:1、遭遇突如其来的生活事件的打击所造成的心理危机应该尽快向心理医生求助;2、恋爱、婚姻、家庭、就业等等生活问题所带来的烦恼可向心理医生诉说和求助;3、心身疾病患者所具有的特殊的行为模式的矫正和治疗;4、酒和药物等物质依赖、不良生活习惯和非健康行为模式的矫正;4、就业前为了对自己心理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自己的潜能得以更好的发挥而据此选择职业时;5、当你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质量、目前状况不满意时。从年龄上来说,人的一生各个发展阶段当中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卫生问题。1、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当中最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经历对以后常常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儿童的孤僻、胆怯、任性、固执、说谎、口吃、遗尿、饮食异常等不良的习惯和行为问题常常是家长和心理医生所应面对的问题;睡眠障碍、轻微脑功能失调、感觉统合不良及精神发育迟缓等的儿童的特殊教育、生活能力培养和治疗亦是心理咨询所应给与指导的。2、青少年时期是心理上比较脆弱的时期,面临着学习、考试、升学及就业的压力;心理、生理的快速发育所面临的困惑与焦虑问题;常常因失去信心而自暴自弃出现品行障碍;性成熟时期的好奇、担心、恐惧与手淫后的追悔、自责;早恋、恋爱、失恋、婚姻、生育及婚外感情一系列的问题;走向社会后的工作和人际关系的适应等等是常见的咨询问题,这些问题常常被青少年比较主动地来咨询。3、中年人遇到的多是与他们相关的压力问题,中年又是心身疾病的多发年龄段,是心理压力较重的时期。4、老年人常常倍受各种身心疾病的困扰;退休前后角色的转变适应;子女成家离居后的“空巢”综合征、丧偶及退休所带来的孤独寂寞和与社会的隔离感;对老年躯体疾病的忧虑以及临终关怀等老年问题更是需要心理咨询的主动关怀。心理咨询作为一种医疗措施在我国大中城市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据说CCTV主持人崔永元就有自己的心理医生,在主持节目之前约见一次心理医生,将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在节目中做到最好的发挥,提高节目质量。我们现代人也需要对心理咨询有所认识,以便在需要时来提高我们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心理咨询在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普及,有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美国小伙子在与情人约会之前安排了一次心理咨询,并且在约会时故意迟到两三分钟,女友见到他后有些不悦,当对女友说他刚才约见了他的个人心理医生后,女友的表情立即转怒为喜另眼相看,因为这其中包含了这样几个意思:第一说明小伙子社会地位高并且很有钱;第二,姑娘会很感动,因为她觉得他对这次约会很重视、对自己很尊重;第三,姑娘还认为他很讲究生活质量,有品位。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们心身健康的影响日趋明显,人们对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关注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对健康状况(包括健美等等)也日益被人们关注。其实,我们现代的健康概念远不止这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加重要。但是,与此相关的心理咨询还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和接受。心理咨询就是人们碰到心理卫生问题时,找心理医生进行商讨和寻求指导。心理咨询的任务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通过交谈、商讨、启发、疏导及提出建议,来帮助处于情绪困扰中的人们摆脱困境,端正态度,树立信心,提高心理防卫能力,以增进心身健康、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心理咨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正常人,医生对他们的服务对象也不称病人,而是叫做来访者或咨客。心理医生对来访者热情、诚恳、体贴、耐心,对来访者的隐私予以保密,并尊重来访者的人格。心理咨询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呢?在下列情况下应该想到心理咨询:1、遭遇突如其来的生活事件的打击所造成的心理危机应该尽快向心理医生求助;2、恋爱、婚姻、家庭、就业等等生活问题所带来的烦恼可向心理医生诉说和求助;3、心身疾病患者所具有的特殊的行为模式的矫正和治疗;4、酒和药物等物质依赖、不良生活习惯和非健康行为模式的矫正;4、就业前为了对自己心理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自己的潜能得以更好的发挥而据此选择职业时;5、当你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质量、目前状况不满意时。从年龄上来说,人的一生各个发展阶段当中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卫生问题。1、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当中最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经历对以后常常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儿童的孤僻、胆怯、任性、固执、说谎、口吃、遗尿、饮食异常等不良的习惯和行为问题常常是家长和心理医生所应面对的问题;睡眠障碍、轻微脑功能失调、感觉统合不良及精神发育迟缓等的儿童的特殊教育、生活能力培养和治疗亦是心理咨询所应给与指导的。2、青少年时期是心理上比较脆弱的时期,面临着学习、考试、升学及就业的压力;心理、生理的快速发育所面临的困惑与焦虑问题;常常因失去信心而自暴自弃出现品行障碍;性成熟时期的好奇、担心、恐惧与手淫后的追悔、自责;早恋、恋爱、失恋、婚姻、生育及婚外感情一系列的问题;走向社会后的工作和人际关系的适应等等是常见的咨询问题,这些问题常常被青少年比较主动地来咨询。3、中年人首先需要面对的是子女的培养教育、升学和就业,其次是需要照顾上辈老人的生活,还要面对中年人本身的工作压力。中年是心身疾病的多发年龄段,是心理压力较重的时期,但却常常忽略心理保健。4、老年人常常倍受各种身心疾病的困扰;退休前后角色的转变适应;子女成家离居后的“空巢”综合征、丧偶及退休所带来的孤独寂寞和与社会的隔离感;对老年躯体疾病的忧虑以及临终关怀等老年问题更是需要心理咨询的主动关怀。心理咨询作为一种医疗措施在我国大中城市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据说CCTV主持人崔永元就有自己的心理医生,在主持节目之前约见一次心理医生,将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在节目中做到最好的发挥,提高节目质量。我们现代人也需要对心理咨询有所认识,以便在需要时来提高我们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吴宏新刘伶高考结束后,不管是榜上有名还是名落孙山,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以平常心去对待。其实无论考得好与不好,考生在得知自己的分数后会经历一次心理创伤,考得很理想会出现喜极而泣,考得很不理想会垂头丧气,在头三天内有较大的反应属于正常情况,大多数人持续一周左右会逐渐缓解。我们在这里主要谈谈考得不理想的情况。孩子得知自己落榜的消息后,通常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失去自信,产生自卑,消除落榜后的消极心理,除了家长、老师的热情关怀外,最主要的还是考生自己学会心理调节,走出落榜后的心理困境。积极沟通,寻求关系从心理治疗的理论上来讲,心理=关系,或者说心理障碍=关系障碍。考试失利所引起的心理问题究其因就是一个词:关系。我考得不好,同学会如何看我?老师会如何看我?父母亲友会如何看我?分数已经证明了我不如人家了,他们是成功者而我是失败者……落榜考生往往自觉无脸见江东父老,常常将自己关在家里,不想见任何人,自我封闭无疑会加重心理问题。所以家长帮助考生积极改变这种自我封闭,有意识地让落榜者走出去,与家长、同学、朋友进行交流沟通。也就是说,为他们积极地“创造关系”或“制造关系”,让这些正常的关系冲淡他们失利后所产生的非正常关系。这样落榜者在交流中往往会得到关怀、爱护、帮助、信任与指导,有利于落榜者减轻心理压力与痛苦,更加容易地走出困境,勇敢地面对现实。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效的外部支持,可使失败者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对挫折,降低他们对挫折严重性的感受,从而减轻失败对落榜者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积极转移注意力落榜者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很重要一个因素是落榜者整天沉溺于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对于此,家长与落榜者应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培养对另外的事情以摆脱失败的心理困境。例如落榜者可找一部自己喜爱的小说或电视剧看看,舒缓一下三年苦读所造成的疲劳。如有条件最好能让落榜者外出旅游散心。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人一旦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面对新事物,心理环境往往会逐步开朗,有利于减轻和消除挫折感,走出心理困境。此路不通意味着让你看到更多条路落榜者与家长应懂得当高考这一扇门向你关上的时候,必然会让你产生——我有了看到另外的好多门的机会。高考失败并不意味着考生就走投无路了。其实落榜者脚下有许多路可以选择。如可以上质量较好的民办大学,从近年看,一些民办大学的教学质量并不亚于公办大学。如自觉有潜力可挖,则可补习一年,说不定下一年还可能考一个理想的大学。身体结实的则可去参军,不但为国作贡献,还可锻炼自己等等。总之,高考失败后,考生与家长应理性地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走下一步的问题。这样确定下一步目标,有助于考生尽快找到目标,迎接新生活。笔者的一个初中同学,当年他在考高中的时候就失利了,但是当我还没有读完大学时,我的这同学已经在我们当地成为了年龄最小的纳税大户了。春节我回家时一起聚会,他说命运安排我当那“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所以就没有安排我当和你(指笔者)一同考上学的人。这话逗得我们那些同学哈哈大笑起来……据说有名的推销大王原一平,就是在谋求一个职员的位置被拒后才走向了推销之路的。正如一个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表达的哲学道理。家长的表现很重要能否使孩子从高考失利中尽快恢复过来,家长的态度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来,几乎所有的父母为了孩子能够上大学呕心沥血。这一切,孩子是十分清楚的。于是,家长的期望可能变成他们学习的动力,加倍努力,拼命读书,以期报答父母。但是当高考失利后,家长的这种努力和期望反而变成孩子的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觉得对不起家长,辜负了家长的心血,感到十分内疚,因此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陷于深深的自责之中而不可自拔。事实上,落榜学生的心理问题常常被家长所忽视,个别家长因为自己心情缘故而雪上加霜,指责孩子,拿孩子出气。专家认为,高考后的心理调节,对家长来说同样重要。面对高考失利的孩子,家长应该怎样做?事实证明,很多小事看起来很细微简单,但却能对孩子恢复自信起到很大的作用。我经常在咨询中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将钥匙锁在家里了,急得哭了起来。家长A的做法是:瞪圆了眼冲着孩子“你这该死的,你不知道你妈妈出发了,家里就这一把钥匙吗?!”啪……!一巴掌打到了孩子脸上了……;家长B的做法是:关切地对着孩子“哭就是因为把钥匙锁在家里吗?不是因为别的吗?你还记着我们家楼前的那个张大爷吗?他是个开锁的,给你五十块钱,你自己去找找看……?!”如果说孩子不小心将钥匙锁在了家里,他立即产生了1份焦虑,当家长A不理解并将一巴掌打向孩子时,孩子所承受的焦虑已经大于1了;家长B的做法是宽容地提出建设性建议,当孩子看到家长的这做法时,他的焦虑已经成为小于1了。孩子得知自己落榜的消息后,通常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失去自信,产生自卑,家长首先应该从感情上关爱孩子,帮助孩子分析在高考中失利的原因,及时讨论、规划孩子下一步的出路。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家长应该主动与孩子讨论要不要到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处走走?要不要去找找你的同学?要不要打听一下,你们班里有多少落榜了?坦然地让别人知道孩子落榜这一事实,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坦然面对,重新找回自信。家长的表现中,常见的错误倾向是害怕提及与考试、落榜、失败等词汇。这大可不必。坦然、轻松地讨论更有助于孩子尽快接受这一事实并做出努力。考得不好之后的失宠心理在长期的升学竞争中,家长为了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地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从学习上、思想上以及生活上给予了全方位的服务和关心,特别是那些经过中考的选拔而进入高中学习的同学,父母对他们是宠爱有加,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对于他们的要求,几乎都是有求必应。在学校里,老师们也与父母一样,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考大学的希望种子来培养,关怀备至。为了一致的目标,学生、家长及老师三位一体,携手拼搏。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孩子的心目中是以成绩好坏与表现好坏论英雄的,他们认为他们所获得的赞扬、肯定、奖赏等就是他们自身的筹码。这也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特点的形成过程,高考的失利犹如一次重大的否定,是在证明自己不是好孩子,“父母老师亲友会不会还喜欢自己?”便成为了孩子的第一自动思维。这时家长如果表现出失望。特别是在家里,父母原来给予子女的好吃好喝好睡以及免做家务的一切礼遇也随之消失,甚至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落榜满肚子怨言。面对这种变化,落榜学生的心理充满了失宠感,无法接受,油然而生的是震惊,不平衡,并进而产生苦闷、失意、沮丧和自卑的心理。针对落榜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作为他们的父母和老师,不要过多地批评和指责,而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予他们跟从前同样多的关心和爱护,并明确让他们知道——他们仍然是父母、老师、亲友心里面的好孩子!以抚慰他们受挫后的错误判断,并让他们真正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古今中外众多的功成名就者在青年时期都曾经历过失败的考验,大可不必一次受挫而丧失自己的斗志。这样一来,绝大多数落榜学生那种因“名落孙山”而产生的失宠心理压力将会烟消云散。我对不住父母的内疚心理在子女长期求学的道路上,几乎所有的父母为了子女们能够“成龙”、“成凤”和成材,可以说是费尽了心血。甚至于有人说,中考和高考冻是考的学生,而是在考家长。在家长的眼里,孩子考上好的学校犹如给孩子“找了个好婆家”或“娶妻成家”——孩子成人了的意思。就是说,我当父母的该努力的已经做到了,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家长在此前精心为子女设计营养食谱,不分严寒酷暑接送上晚自习的子女,不惜自己节衣缩食,为孩子请家教。……家长和老师们所做的这一切,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深深地打下了烙印:我们要加倍努力,拼命读书,以期报答父母和老师挤过这座“独木桥”!一旦没有挤过去,他们自然感到十分的内疚,深深感到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并因此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陷于深深的自责之中而不可自拔。针对落榜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家长和老师们应以宽广的胸怀安抚他们,让他们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要过分看重结果。此前我们当父母的全力以赴,老师们全力以赴,这是我们对待事物的认真态度,我们并非认为只有挤上这个“独木桥”的一条道。不言坚强,祝贺失败曾有一个找我咨询的,他在生意场上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亏损了一百多万,还欠了十多万的债务,一蹶不振,茶饭不思,在他准备安眠药自杀的时候被家人发现了,送来看病。他的家人先向我汇报了他的情况,然后单独跟他谈话,开始时他几乎一言不发,十多分钟里我们交流的内容很少,最后我说:既然您不太愿意与我交流,那我说说我自己的感觉吧,我很佩服您的魄力和才气,您居然有赔负这么钱的能力,这在我一个心理医生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能够一下子亏损一百多万的人肯定不是个小人物,我很庆幸我自己今天结识了您这个“不是小人物”的人,我们再见。我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这个“不是小人物”的人竟然打电话给我,请我吃饭,他说我的朋友们都小心翼翼地劝我想开点坚强点,我感觉我是不坚强的,得需要他们劝我坚强起来,唯独你欣赏我的失败,让我感觉我能够承受得住这失败还会有大的成功,我想开了……对高考失利者也是如此。人生就是由许多的成功和失败组成的,第一个失败就被打倒了,那后面再有失败乍办?第一个失败就没有挺住,如何承受后面的成功?上面是几个对待考试失利的态度,希望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如果较长时间沉浸于其中,影响到情绪和生活质量时,希望能直接找个心理医生寻求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