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舒服去医院就诊的时候,影像检查包括X线片、CT、MRI(核磁共振)是常常有可能要做的检查,可能会做哪个检查可以参考看病这点事——徐大夫谈就医(一)我怎么选择检查。当下生活节奏快,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但是到医院就诊的时候,尤其大医院就诊的时候,除了门诊要排队,检查往往也要排队,如果没有提前准备,检查的时候可能要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甚至当天不能检查还要再跑一趟。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影像检查提前要做的准备。首先,要和大家强调的是,X线检查和CT检查有辐射,孕妇原则上禁止做这两项检查,哺乳期女性和儿童非必要尽可能不做,备孕期的男性和女性半年内尽量不要做。X线片,会影响检查的主要是饰品和衣物,比如发卡、项链、皮带扣、扣子和衣服上的装饰品等,金属类物品会影响很多人可能都知道,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现在X线检查基本用的都是数字化设备(目前大多都是DR),清晰度比传统的X线设备提高,很多大家想不到的情况也会产生影响,比如:女同志用粗皮筋扎马尾,皮筋和扎成团的头发会在片子形成一个圆形的高密度,拍头部、鼻窦和颈椎X线片的时候可能会影响;衣服上的塑料商标、图案,有些上衣上很多小的塑料圆片、或者毛衣上织出的比较粗大的图案(如下图),衣服上的塑料扣子(不光大的扣子,还包括男同志衬衣上的小纽扣),拍胸部或者腹部X线片的时候会影响;身上贴的膏药,尤其是像狗皮膏药有药膏的,拍片子的时候会让你把药膏清理干净再检查(可以脑补一下检查时手忙脚乱的样子)。所以,可能要做X线检查或者体检已知要做X线检查的时候,常规准备大概包括:提前穿好合适的衣服,尽量穿分体式的衣服,不要穿连衣裙和背带裤之类的,比较适宜的是上衣穿纯棉、没有图案的T恤(天冷的时候里面穿合适的秋衣),裤子穿没有图案和商标的运动裤或休闲裤,内衣注意不要带扣子、拉链和各种装饰,女同志要注意穿不带支撑物和装饰、图案的胸衣,不要穿裤袜、塑型衣,穿一脚蹬的鞋子;身上的饰品比如发卡、项链、耳环等提前去掉,女同志绑头发尽量用头绳,需要的时候可以很快把头发散开;衣服口袋尽量腾空,各种卡片、打火机、眼镜、硬币、耳机等等要拿掉;老年人有可能做头部或者五官的检查,假牙最好提前去掉;身上贴膏药类的物品,就医前一天要去掉并且清洗干净。这些准备工作尽量提前做,否则,到时候身上的衣物从外到里都影响检查不能穿的时候,耽误时间不说,可能还会比较尴尬。有些比较特殊的X线检查有特别的要求,比如尿路结石、肾脏疾病时做尿路造影需要提前清洁肠道,检查食管、胃肠道要做的消化道钡餐需要禁食禁水8小时以上,等等。这些检查是选择性的检查,需要医生根据情况选它或者CT、超声、胃镜等其它检查,具有不可预料性,一般不适合个人提前准备。不过,许多检查包括抽血化验、超声、胃镜和后面要说的腹部CT检查等也都要求禁食禁水8-12小时,提前禁食禁水倒是可以作为就医前的常规准备。CT检查对于体外物品比如衣物和饰品的要求比X线检查相对要低,只要检查部位没有金属物品,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不系皮带,衣物上没有金属装饰,头上、身上的饰品去掉,衣服口袋清空,没有假牙和贴膏药基本就行了。禁食禁水,是增强CT检查和某些腹部CT检查的要求,可以常规提前做,一旦有需要不会耽误时间。某些部位的腹部CT检查需要按要求在检查前喝水、盆腔CT检查需要憋尿,这些也是选择性的检查,不建议也没必要个人提前准备。MRI检查没有辐射,但是孕早期尤其是前三个月一般不建议做。MRI的主要禁忌就是金属物品,身上所有的金属物品一定要全部去除,进检查室之前医生会反复检查,不过,最好自己提前检查一遍,能拿掉到尽量都拿掉。当然,有些拿不掉的比如心脏支架和起搏器、消化道和血管的支架、固定的假牙或者填充物、内固定的钢板、人工关节等等,不确定是否影响检查的,可以电话或者现场咨询医生。总而言之,打算去医院就诊,就诊前一晚大概6-8时吃完晚餐以后不要再进食喝水,坚持到看完门诊做完检查。血糖不高怕不能忍受的可以带点糖果和巧克力,按照医生的指导少量吃一点。出门前按照前述X线检查的要求做好常规准备,X线、CT、MRI多数检查都可以顺利进行,方便自己也便利他人。
数字胃肠机是一种基于X射线的医疗设备,有射线辐射,普及率比较高,条件好一点的乡镇级医院都有配备,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一、数字胃肠机临床应用于哪些方面? 数字胃肠机,顾名思义,常用于胃肠道透视/摄影,可进行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的对比造影检查。急诊检查会应用到,比如作为透视机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花生、瓜子、小的塑料玩具等呛入气管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检查,可以用于食管异物(鱼刺、枣核、骨头碎片等卡在咽部或食管)的检查;普通检查比如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胃肠道溃疡及肿瘤等疾病,是主要检查方法之一。此外,数字胃肠机可以还可用于泌尿系统如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检查(用于肾结石、肾积水、尿道狭窄等疾病)、胆道系统如T管造影、胆道引流管造影等(用于胆结石术后观察有无残余结石等)、生殖系统如子宫输卵管造影等(用于输卵管不通导致的不孕症等)、各种窦道造影(比如皮肤长期破溃观察窦道或窦腔)及四肢血管造影如下肢静脉造影(用于观察有无静脉血栓)等检查。二、数字胃肠检查和胃(肠)镜检查的谁更有优势?数字胃肠检查和胃(肠)镜检查都是观察胃肠道内部的情况,胃肠道壁和壁外的情况都不能直接看到(想看到需要CT检查);二者都是动态的看,看到有问题的地方采集图片,也就是说,我们不管做数字胃肠检查还是胃(肠)镜检查,自己拿到的片子或者报告上显示的图像都只是做检查的医生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如果你要是再找另外的医生看,没有采集图像的区域不管有没有问题都是看不到的,这方面数字胃肠相对具有优势,因为做检查的医生给的图片比较多,多数情况下可以包含所有的检查区域;二者最主要的不同是胃(肠)镜检查对于微小结构及病变的显示具有优势,而数字胃肠检查主要显示胃肠道的整体解剖情况及功能运动情况,数字胃肠就像显微镜的低倍镜,视野广但是细节显示不清,胃(肠)镜检查相当于显微镜的高倍镜,能看清楚细微的结构但是视野太小。胃(肠)镜检查可以在操作过程中直接取病理,这是数字胃肠检查所不具备的,但是胃肠镜检查往往比较痛苦(无痛胃镜、肠镜检查相对好一点),许多人做完一次坚决不愿再做尝试,数字胃肠检查痛苦相对小,主要是造影剂口感一言难尽,不过多数人都能忍受。三、数字胃肠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数字胃肠行消化道造影前应禁止禁食禁水10小时以上(注意,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往嘴巴里面放,经常遇见询问病史的时候说没吃饭没喝水,结果开始检查了发现胃里有东西,再问吃了几片药或者喝了一碗豆浆☹对于吃饭和喝水的理解......哎,反正我是不能理解),造影前3日内禁止服用含重金属药物(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全消化道造影病人检查前2日禁用影响胃肠道功能药物,并提前一天服用轻泻剂清理肠道(可以找就诊的大夫咨询,不要自己随便用);钡剂灌肠造影(结肠造影)检查前2日应进半流质少渣饮食,提前1日服用轻泻剂清理肠道,造影前1-2小时提前排便,检查当日早晨应空腹。重要提醒:数字胃肠机所有造影检查前最好提前预约,详细了解注意事项,不明白的一个一个问,问清楚,提前准备检查必须的各种药物和其它必需物品。
作为一名医生,常常听到:“单位每年都组织我们体检,年年都没事,不知道花这个钱干嘛,还不如直接发给我呢”,或者被人问到:“我上了点年纪,怕自己有问题,隔一段时间去体检一次,有必要没?”是啊,体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被越来越多人重视。但是,体检确实有必要没?或者,你连续几年体检都没有问题,继续体检还有必要没?回答是:体检肯定是必要的。非但必要,哪怕认为每年都需要体检一次的你,或许,你对体检的认识还不够。古医书云: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最好的医生,会在你还完全没有任何疾病的时候,根据你的作息、饮食习惯及心理状态等情况提出建议,防止许多疾病的发生;次一等的医生,会在你有某些疾病前兆时,给予预防性的治疗或者干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者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你生病以后才给予治疗的,是最普通的医生。所以,现在,作为一名在医院工作的医生,我们绝大多数甚至几乎全部都是“下工”,因为,除了医院的体检中心外,但凡来医院就诊的,全都是有症状的。当然,能够根据病情及时处理,达到缓解或者治愈目的,就是现在大家眼里的“名医”;诊断不对或者治疗无效,那就是地地道道的庸医。“中工”或者“上工”,古代最有名的就是扁鹊,具体的故事上学的课文里面大家都学过。现代扁鹊在哪里?指望我们这些医院工作的医生可能性不大了,因为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前面说过,到医院里面就诊的人,基本没有让我们成为扁鹊的可能。哪依靠谁呢,当然是全民的健康意识和现代化的检查设备,体检中心不管是医院的还是专业机构的,定期的体检可以部分满足大家的要求。不过,不管是体检中心的负责人、工作人员,还是准备去体检的你,要对体检有正确的认识:体检不是为了检查出来你有什么疾病,当然,体检发现早期的疾病或者没有症状的隐匿疾病,这是最低级也是最基本的作用,发现“已病”,还是“下工”。体检发现一些疾病的高危因素,比如生化检查出现问题,心电图出现问题,或者其它检查出现问题,但是咨询专家或者到医院就诊,暂时还不需要用药或者处理,但是需要在工作、生活的过程中注意的,属于“欲病”,可以达到“中工”的程度。所谓“上工”,可能你体检没有任何异常,但是问诊过程中你的亲属或家族内有某些疾病的高发率,比如家族中多位长辈有高血压,那平时你需要注意清淡、低盐饮食,或者你有一些生活习惯,比如不爱运动,工作或者生活中比较宅,户外活动少,那到一定年龄以后可能会缺钙,通过提前修正,改变你的生活习惯或者生活方式,改变你一步步走向疾病的轨迹,达到“治未病”的目的,这份工作,目前国内有一个职业“健康管理师”可以提供,可惜国内健康管理师的门槛过低,鱼目混珠者居多,真正能达到合乎标准的健康管理师,至少应该从医20年以上的“名医”,有充分的实践和经验才行。作为普通一员的你,可以常规体检,找信得过的医生朋友充分评估,相信,可以远离许多疾病。
最近网上诊室问关于X线和CT检查辐射问题的很多,在这里小普及一下: 一次CT的辐射剂量大约是5-6msv,体检用的低剂量CT可能只有1-2msv;一次做好几个部位比单部位要高,但不是一个部位等于一次检查,绝对没有那么高;一次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在0.02-0.5msv之间;人体一年正常承受剂量为45msv,全年只要累积剂量不超过45msv,也就是说,全年做CT不超过8次或X线不超过90次,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不过,这毕竟是有害的检查,没有必要不要随便乱做,像某些爱在我这里占便宜要做全身CT体检的那就是自己找事。当然,如果真的有问题,和保命比起来,这点辐射就是毛毛雨。
徐大夫上一篇文章和大家讲了看病的时候什么症状、什么疾病该选什么检查,但是,这个检查是不是一定就必须要做呢?趁着清明节放假,今天咱们一起再来聊一聊……之前一段时间,有一位病友家属来咨询,病人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胸部CT平扫显示右肺上叶贴近胸壁的位置有一个肿块样的病灶,内科医生考虑有肺癌的可能,建议老太太穿刺活检做病理检查,病人家属商量来商量去,应该也咨询了许多认识的医生,最后托人找到我这里,大致意思就是年龄太大,不想做穿刺,听别人推荐说可以做个增强CT,想咨询一下我的意见。下面是一些谈话内容:“老太太现在肺部有什么症状吗?”“也没什么特别的不舒服,平时最多也就咳嗽两声。”“如果老太太确诊是肺癌,你们打算做相应治疗吗?这么大年龄,手术估计有比较大的风险,放疗、化疗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呢?”“我们家老太太现在身体还算硬朗,我们商量过,这么大岁数了,做手术、放疗化疗也不一定能多熬几年,可能做完身体还不如现在呢,反正现在也没啥不舒服,所以就算是肺癌,我们也不打算治了,好好过一天是一天,我们穿刺也不想做,听说可受罪了。”“肺部这个病灶穿刺活检可以确定是不是肺癌,如果你们没有治疗的打算,是否确诊的意义确实不大,穿刺不做也行。但是增强CT最多也就是在平扫的基础上显示更多的细节,又不能像穿刺一样确诊,你们花钱做这个检查有什么目的?”“……”胸部CT普通平扫检查和临床大夫怀疑肺癌,做增强CT可以显示病变的细节、血供的情况、周围结构比如胸膜等侵犯情况等等,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协助定性,协助制定治疗方案等,作为医生来讲,建议做这个检查绝对没有问题。但是作为患者或家属,需要考虑自己的情况,明确自己的最终目的,做不做这个检查要看这个检查做完以后能不能达到你想要的“目的”。像上面的例子,肺部确实有肿块,继续检查是为了明确是什么问题(良性/恶性、炎症/肺癌),明确了是什么疾病之后最终目的是为了治疗,炎症要抗感染,肿瘤要手术或者放化疗。那么作为就诊者,不能完全从医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你要从最终的目的倒推,看这个检查到底需不需要做。患者没有症状,年龄大,不管是不是肿瘤都不打算治疗,那也没有必要再确定是不是肺癌,穿刺不做,做增强CT想干吗?就算能确定是肺癌,你要改变主意安排病人治疗吗?如果答案是否,为什么要花这个钱呢?其它情况其实也是一样的,做完检查无非就是有问题/没问题——有问题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样/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样——最坏的结果你打算怎么办,最坏的结果对你来说也没有影响或者你也不打算处理,那么就没有必要花钱非要得出这个结果,不是吗?有些病友可能说,我没有特别熟悉的医生,不能像徐大夫的朋友一样这么幸福,那么有两个办法:第一,想办法成为徐大夫的朋友(哈哈,开个玩笑);第二,善于从医生的言谈中得出自己的结论。比如X光检查中常出现的情况,胸部X光片上发现有一个类圆形的阴影,报告中结论考虑伪影,建议必要时CT检查除外其它病变,那么CT要不要做呢,问问临床大夫,也要再问问影像科的大夫,我这个阴影最坏是个什么东西,最好的结果是个什么东西,大夫告诉你好的话可能是个扣子或者皮肤上的东西,坏的话最多也就是一个肺部的钙化灶,那最坏的结果—钙化灶需要吃药需要治疗不?不需要。那你做CT干吗?百十块钱吃顿好的或者买点有用的东西不行吗。如果告诉你最坏的结果有可能是肺部长了个肿块,有可能是恶性,如果你觉得就算是肺癌也会积极面对,积极配合治疗,那么继续一步步的检查就是必要的。总而言之呢,医生往往习惯于发现问题,一步步检查得出最终结果,然后告诉你应该怎么治疗;作为就诊者,要考虑多点远点,要明白可能的最终的结果自己会怎么决断,或许可以避免很多没有必要的检查。
作为影像科医生,经常有朋友、熟人或者病友询问关于检查的各种问题,其中最多的当然就是“我哪里哪里不舒服,我该做个什么检查啊?”“我在哪里做了个体检,发现有点问题,我应该再怎么检查啊?”等等诸如此类。其中有些是其它科室同事,解释起来会比较容易;有些对医学方面完全没有了解,但是彼此熟悉相互信任,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还有一些呢,自己对医学有一定的涉足,或者喜欢自己百度,彼此可能不是特别熟络,这时候需要讲解的就比较多。今天徐大夫就和大家说一说关于检查选择的一些基本常识。现在医院的检查设备很多,影像专业相关的检查主要有普通X线检查(主要包括透视、X光片和X光胃肠检查)、CT检查(包括普通CT检查、增强CT检查和CT三维成像、CT血管造影)、MRI检查(包括平扫、增强、血管、水成像等等)、超声检查(包括二维超声、三维超声等等)、核素骨扫描(包括ECT、PET)。检查种类很多,而且很多部位多个检查都可以做,该选哪个好呢,这个完全讲清楚比较复杂,每个检查的存在都有其必要性,每个检查能够观察的重点也不完全一样,所以有时候一个部位会重复做好几个检查,有些病友可能会觉得会不会是大夫想让自己多花钱呢,多数情况下应该都不至于,但是自己也应该对这些检查有一定的认识,一方面自己可以有一定的选择意向,另外大夫给你解释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的时候也更容易彼此理解。首先说一说普通X线检查,它包括透视、拍X光片和X光胃肠道造影检查,现在其实用的越来越少。以前体检常用胸部透视,但是和拍片比它的辐射量比较大,现在不建议用。目前医院里面必须要用透视检查的就一个病,就是小儿支气管异物,提醒年轻的父母和孩子的祖父母们,如果孩子不小心气管里面呛东西了,一定是透视检查,拍片检查不出来的。X光片现在很多部位都做,胸部、腹部、四肢关节等等,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讲的话,除了骨折以外,其它部位检查阳性率都不高,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是选择CT、超声或者MRI比较好点。X光胃肠道造影可以检查食管、胃、肠道、胆管、尿道等等,特别是对于胃肠道目前还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很多人又会问:哪我是应该做胃镜呢,还是应该做胃肠道造影呢?如果怀疑胃肠道功能性疾病比如返流性食管炎、消化不良等,优选胃肠道造影;如果怀疑胃炎、胃溃疡这些病,还是做胃镜吧,有些病友胃镜检查出来是食管癌、胃癌,大夫又让做造影,不要奇怪,胃镜只能看见镜头看见的那一部分,整体这个病什么样不容易看,所以大夫让你做是为了了解疾病的范围、长度等等,了解整体情况便于治疗。CT、MRI和超声可以放在一起说,这三个检查现在几乎从头到脚都可以做,侧重点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很多病友最迷茫的地方。MRI最忌讳的是气体和金属,所以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比如钢板啊这些的不能做,含气体的器官比如肺、胃肠道干扰太多,一般不用,想看看有没有骨质增生啊,这就不要做磁共振了。对超声检查影响比较大的是骨骼和气体,所以骨骼的疾病、肺部和消化道的疾病一般不做超声。CT什么都能做,但是对于软组织类比如肌肉、脊髓等显示不好。核素骨扫描主要是ECT是用来检查肿瘤骨骼转移和骨髓瘤这些疾病的,比较单调,PET也是肿瘤病人寻找全身转移灶的。所以这两个检查主要是确诊肿瘤以后才能用到的,这两个检查的共同特点是敏感度高、特异性差,意思就是说能查到好多病灶,但是具体是炎症还是肿瘤分不出来,所以现在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要用PET筛查肿瘤很不可取。那么从头到脚的常见症状和疾病,该怎么选择呢?头:头痛、头晕,不清楚是神经性的还是脑组织疾病或者脑血管病,就是为了排查,经济条件允许检查首选MRI,因为像脑炎、早期脑梗、脑肿瘤等CT很可能看不到,反而耽误病情,如果比较年轻先做个CT看看也是可以的。如果有脑梗病史现在想看看是不是再次发病,直接做MRI,如果有脑出血病史想排除首选做CT。颈:颈椎的疾病怀疑椎间盘、脊髓有问题,建议直径做MRI,做CT脊髓看不清,椎间盘只能凑合着看,其实像胸椎、腰椎的问题都建议做MRI,道理一样。头晕怀疑颈部血管问题的选超声(这个检查叫TCD)。颈部淋巴结、腮腺、颌下腺、甲状腺这些问题首选超声,经济实用,其次MRI,CT就不要做了。胸:胸部首选CT,当然主要是看肺和纵膈。心脏大血管用彩超。食管要做X光胃肠道造影。再次强调,小孩的支气管异物要做透视。腹:肝胆胰脾肾首选超声,发现有问题不能确定是什么病的,可以再做CT和MRI,这时候要打药的,平扫和增强需要一起做,这时候是选择CT还是MRI,需要专科医生决定,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情况选择差别很大。胃肠道疾病要做X光胃肠道造影,但是阑尾炎一般做CT,也可以选超声,CT显示会比较好点。尿道的疾病比如结石,选择CT会比较好,这里要注意,肾结石超声和CT都可以,输尿管结石一定选CT,因为走行距离比较长,周围是含气体的肠道,超声检查干扰太大。生殖系统的问题,比如女性子宫卵巢、男性前列腺的问题一般都用超声,也可以用MRI,CT就不要做了,没多大用。如果是腹痛,不确定是哪个系统和器官的问题,做个CT吧,这时候用超声和MRI都不合适。四肢:四肢以骨骼为主,并且都是比较大的骨头,有问题先拍个X光片就可以了,如果做完怀疑是骨髓啊骨肿瘤啊,再做CT或者MRI。四肢肌肉血管的问题,先做彩超,也可以做MRI,但是彩超会比较方便也比较经济。当然,做检查如果是某一个器官或者部位的问题,可以选一选检查,有些情况下就不太适用了,比如外伤,高空坠落多发伤,这时候头部、胸部、腹部甚至包括四肢直接做个CT就行了,这里去做个MRI,那里去做个超声,推来推去人没了,肯定不合适。总之,检查选择其实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事情,你可以大概了解一下,具体的还需要信任你的就诊医生,当然,你自己懂一点,大夫给你开检查的时候你就可以咨询这个检查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是能直接诊断是什么病,还是只能排除一些情况。至于怎么和大夫交流,怎么从大夫口中的信息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做这个检查,做这个检查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后续的文章中徐大夫继续和大家交流。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指各种物质进入气管、支气管或其分支腔内。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年龄段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如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肺部感染,从而导致感染性痰栓等堵塞在气管、支气管腔内,还有这个年龄段儿童牙齿发育不全、喉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全 、咳嗽能力较弱,异物容易进入气管支气管腔不易自行排出;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活泼好动,家长看护不容易,特别是有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儿童的不良习惯:一边吃东西一边玩耍,喜欢把小玩具或者其它小物件放进嘴巴里,比如家长的不良习惯:喜欢在孩子吃东西的时候逗孩子,或者强行往孩子嘴巴里面喂食物、药片等,在不恰当的年龄段喂孩子不能咀嚼或者不宜吞咽的食物(最为典型的是让低年龄段孩子吃瓜子、花生、果冻等)。所以,支气管异物的预防,主要是尽可能避免前述的各种不良习惯,儿童怀疑肺部感染及时就医,不要凭经验性的自行处理而延误病情。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放射诊断主要依赖胸部透视检查,注意一定是大家印象中最为低级的这个检查,需要在透视下观察两侧肺气体进出的情况,观察有没有异物导致两侧肺内气体压力不平衡从而引起的纵隔异常摆动,这个比较专业,具体观察方法不详述,大家一定要记得选择对最适当的检查方法即可。一旦发现或者怀疑孩子有异物呛入气管腔内的情况怎么办,一定不要着急,三岁以下的儿童紧急处理方法如下图:大一点的儿童,则可以采取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如下图:如果自行处理效果不理想或者孩子出现呼吸困难,一定要迅速就近送医。总之,气管支气管异物重点在预防,急救的关键是一定要保持呼吸道的有效气体出入避免窒息。
乳腺钼靶检查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乳腺X线光片,是乳腺体检和疾病筛查的重要手段,也用于乳腺癌诊断、评估及随访,是一种无创性检查。通过注射造影剂进行造影还能了解乳腺导管的通畅情况。乳腺钼靶机钼靶检查痛苦吗?钼靶检查需要将立体的乳腺放在两个板子中间进行压迫,压迫越充分,两个板子中间的乳腺越薄,腺体重叠就越少,显示也就越清晰。检查时,被检者的乳腺要尽可能靠近压迫板,使全部乳腺都包括在摄片范围内,身体其余部位要尽量远离,避免影响投照,姿势会让人有一定不适感,当然,这种不适和乳腺感受到的压迫痛感相比不值一提。对痛觉敏感的女同志可能会难以承受。同时,需要提醒的是:年轻女性腺体往往较年龄大者偏致密,腺体更不容易被压薄,钼靶检查会更痛苦,效果相对也更差;乳腺腺体会随着月经周期有生理性增生的过程,月经来潮之前,可能本就存在生理性的增生疼痛,此时行钼靶检查会增加痛苦,一般选月经来潮后的一周左右为宜。做!啊!因为看不清啊!乳腺钼靶轴位片乳腺钼靶斜位片钼靶检查辐射量大吗?钼靶检查属于软X线摄影,和其它部位的X光片相比,辐射剂量要低许多。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的说明,理论上,哪怕您怀孕了,却意外地接受了钼靶检查,也是不需要过度担心的(当然,这种情况应当是绝对避免发生的)。乳腺超声、乳腺钼靶如何选择?如前述,年轻女性腺体致密,钼靶检查会更痛苦,也更容易遗漏病灶,因此,作为筛查手段,年轻女性、腺体致密或有乳腺增生史者优先选择超声检查,而年龄偏大、腺体退化、乳腺脂肪成分偏多者适宜选择钼靶检查。另外,超声对辨别肿块有优势,还可以区分实性肿块和囊性肿块,但对细小钙化敏感度较差,钼靶检查对于小钙化灶敏感度极高,很多时候恶性钙化灶是许多乳腺癌唯一或者特征性的征象,因此,两项检查很多时候并不能相互取代,而是相互补充,两项检查相互结合为检查乳腺疾病的“黄金搭档”。
胸部X线报告中,常用的专业术语除了之前说过的肺纹理(关于X线报告阅读的小知识——肺纹理)之外,还有肺野、膈面、心影、肋膈角等等,其中肺野、膈面、心影虽然和解剖名称接近,但是属于放射专用术语,和解剖结构并不完全相同。首先说一下肺野,如下图,很多人简单的把肺野理解为肺部在胸部X线片上的投影,这种理解不能说错,但是不够全面。X线片是人体所有结构的二维投影,如果把人体看作一本书,那么X线片就是把一本书的内容都印在一张纸上。所以胸部X线片上,肺野区域包括很多结构的投影,从前到后,前胸的衣物、饰品,前胸壁的皮肤、皮下组织,前胸壁的肌肉,前肋及肋软骨,前胸壁胸膜,肺部,后肋,后胸壁的肌肉,后胸壁的皮下组织、皮肤,后背的衣物,统统都要投影在同一个区域,这些结构的投影重叠在一起,才能称为肺野。所以,肺野看到阴影,或者X线报告上描述肺野可见高密度/低密度阴影,不代表就是肺部有什么问题,这个阴影可以来自衣物、皮肤、肌肉、胸膜,以及投影区域其它任何结构。X线诊断的过程中,放射科医生需要先区分肺野所见阴影来自其中的哪一或哪些结构,排除其它所有结构,确认是肺部的阴影,才能继续根据经验判断是不是肺部的病变,可能是哪种病变。因此,X线报告中描述肺野见异常阴影,没有诊断肺部的疾病,不要觉得不可思议。膈面和心影的道理与肺野类似,膈面的问题不代表就是膈肌有什么病变,心影增大不等于心脏增大,尤其是心影增大,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心包积液,当大量心包积液时,胸部X线片上能看到一个非常大的心影,结论会报“心影增大”,但是做彩超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心脏结构是正常的,不是放射科医生诊断有什么问题,这时候增大的心影一部分是正常的心脏,增大的部分是心包腔内的积液,强调是“心影”而不是“心脏”增大。总而总之,放射学专业术后与解剖术语许多是不对等的,不能简单直接的划等号,否则,对于放射报告的描述和结论的理解就会有较大的偏差,而放射专业医生也应该注意这种差异,书写报告的时候需要严谨,不能随意通用。
X线报告上往往会描写肺纹理增多、增粗,甚或结论为“肺纹理增多”,这倒底是有问题还是没问题,是什么问题,不仅仅没有医学基础的患者会疑惑,临床大夫也常常为之感到困惑。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肺纹理。肺纹理是系统解剖学上不存在的结构,通俗的说法,人身上没有名字叫做“肺纹理”的结构。肺纹理是放射学专业的一个专用名词,或者说,只适用放射学专业领域也可以。肺纹理定义为:X光片上沿肺门向外走行树枝状纹理结构,包括肺血管、支气管、淋巴管,其中以肺血管为主,含肺动脉和肺静脉,又以肺动脉为主。既然肺纹理是由肺血管、支气管、淋巴管共同组成的,那么,报告所描写的肺纹理改变主要也就和这些结构相关。其中,最多最常见的描写是肺纹理增多、增粗,这会是什么情况所致呢?按照放射学定义,X光片上肺纹理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走行,逐渐移行变细,肺野外带(这也是放射学专用名词,简单理解,就是X光片上所示肺部区域的外1/3)隐约可见或者无纹理分布。这个定义是随着最古老的X光片(用暗盒拍片,手洗胶片时代)而诞生的,数字化X线设备如CR、DR的使用和不断更新,分辨率不断提高,原本传统X光片上不能显示的远端肺血管、支气管结构现在很多可以清晰看到,肺纹理的显示已经突破“肺野外带”这个界限,但是肺纹理增多的概念并没有随之更新,所以许多人书写报告的时候习惯性的会写上肺纹理增多,但是结论正常,这种报告上描写的“肺纹理增多”是没有意义的。真正意义上的肺纹理增多、增粗,可能是肺血管的增多,往往是由于肺血管血流量增多,大的血管增粗表现为纹理增粗,小的血管增粗,原本看不到的现在可以看到,表现为纹理增多。引起肺血流量增多可以为生理性,比如大运动量后,或者为病理性,比如甲亢、肺动脉血流量增多(肺充血)的心脏病、肺静脉血流量增多(肺淤血)的心脏病等等。肺纹理增多、增粗,也可能是支气管的增多,可能为支气管壁增厚或者管腔扩张,多数都为病理性,比如支气管炎、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等。肺纹理增多、增粗,也可能是淋巴管的增多,淋巴管正常情况下胸部X光片不显示,淋巴管增多、增粗为病理性,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淋巴管炎、淋巴回流受阻,以及肿瘤淋巴管转移等等。除了组成肺纹理的三大结构可以导致纹理增多外,其它可以导致肺内出现许多像纹理一样条索状结构的一些情况,写报告的时候也会描写肺纹理增多,比如各种疾病吸收后残留的纤维灶、弥漫性间质性肺病如间质纤维化导致的间质增生、间质性肺水肿小叶间隔增宽等等。总之,报告中描写肺纹理增多,可能属于概念未更新的正常情况,可能属于生理性增多,也可能属于病理性,阅读报告时,需要参考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