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先生,今年62岁,反复胸痛1年,加重2个月,期间头晕、黑矇、肢体一过性麻木、无力反复发作,在当地医院心电图提示前壁心肌梗塞,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壁节段性运动不良,完善冠脉造影示三支弥漫严重狭窄伴钙化,无法进行介入治疗。同时发现严重颈动脉狭窄。曾在当地计划行心脏手术,因脑卒中风险较高,未实施手术,本次由于病情加重由急诊收住CCU。诊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 急性心衰 急性肾衰,经抢救后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床旁持续血液滤过(CRRT)维持重要脏器功能。超声心动提示:左室射血分数:35%,左心增大,肺动脉主干内径增宽,二尖瓣大量反流,主动脉瓣中量反流,三尖瓣大量反流。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赵克强因患者冠脉多支病变严重狭窄伴钙化,无法进行介入微创治疗,且心脏二、三尖瓣重度返流,拟于体外循环辅助下行冠脉搭桥及瓣膜置换手术;但术前颈动脉超声发现弓上动脉多支病变,左侧颈内起始部70-99%狭窄,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70-99%狭窄。术中脑梗塞风险极高,请血管外科赵克强副主任医师会诊协助治疗弓上病变。考虑到患者肾功能不全,颅脑动脉+颈动脉CTA造影剂用量较大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且双侧股动脉入路已经被占用,赵克强选择经上肢入路为患者进行了全脑动脉造影术前评估(图1-2),造影剂总用量仅仅30ml,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图1:右侧颈内动脉长段闭塞红色箭头为病变部位,红线为闭塞的颈内动脉图2: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前交通开放, 代偿右侧大脑前及部分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患者的全脑造影提示多发颅内病变,左侧颈动脉为前循环唯一供血动脉,且有起始部重度狭窄,具备绝对手术指征,因患者拟行开胸冠脉搭桥及瓣膜置换,不能进行阿司匹林+波立维双抗治疗(颈动脉支架手术围术期需要双抗),且围术期需要IABP及CRRT的持续支持,支架手术常用的股动脉入路被占用,经多学科MDT讨论,决定给予患者全麻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赵克强教授在的脑氧监测下(图3、4)为邵先生顺利实施了颈动脉术中转流,斑块剥除、补片成型术(图5-7),术后脑氧较术前明显改善,斑块病理(图8)提示:斑块内出血、纤维帽破裂,为不稳定斑块,避免了邵先生在心脏手术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脑卒中事件。术后返回病房,精准调控血压、心率,伤口1周后拆线,为邵先生之后的心脏手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图3术前脑氧 图4 术后脑氧,较术前明显改善 图5术中转(为防引起不适,不展示) 图6 颈动脉补片成型(为防引起不适,不展示)图7斑块组织图8 斑块病理提示:斑块内出血、纤维帽破裂什么是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壁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超声下内中膜厚度(IMT)一般小于1mm,超过1.3mm就判断为颈动脉斑块,形成颈动脉斑块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据统计,美国40岁以上人群超声筛查62%存在颈动脉斑块,我国的超声筛查结果也显示中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达到60.3%。因此发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或斑块,管腔未狭窄时不用过分担心。但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往往提示人体全身动脉硬化的状况,需要加以重视,定期复查。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的关系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试验(NASCET)发现,在18个月的内科药物治疗期间,狭窄程度为70-79%的患者年卒中风险为19%,狭窄程度为80-89%的患者年卒中风险为28%,狭窄程度为90-99%的患者年卒中风险为33%;并且上述概率逐渐累积。颈动脉狭窄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即“小卒中”:突然发生头昏目眩,一侧眼晴暂时性发黑,胳膊、腿发麻无力,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无力,持物不稳,口角歪斜等,常于24小时内恢复。这些表现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导致颅内小动脉栓塞所造成的,也是重要的“预警”信号,如果继续发生较大斑块脱落,造成相对粗大的颅内动脉栓塞,可导致急性脑梗塞,便会引起永久性的偏瘫、偏身感觉、偏盲及语言功能的障碍等。另外,还可能因为颈动脉狭窄而导致的脑供血不足,而造成慢性脑损害症状,可引起智力和认知能力等高级智能活动的受损。颈动脉狭窄的影像检查手段,如何判断斑块是否稳定颈动脉彩超检查能够做出初步判断,但其受检查技师操作经验及主观判断影响大。为了进一步指导手术治疗,还需要明确颈动脉狭窄部位、长度以及程度、斑块成分等详细信息。颈动脉血管造影(DSA)能准确检查出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是诊断头颈部动脉病变的金标准。近年来,应用超声造影、CT血管增强(CTA)以及磁共振斑块分析(MRI)等技术,同样可以得到全面的斑块信息,通过三维建模从不同的角度显示血管结构,良好地识别不稳定斑块。如果斑块增大到一定程度,就要及时行斑块稳定性评估,如果超声造影提示:斑块内有大量新生血管形成,斑块纤维帽不完整;斑块高分辨核磁分析提示:斑块内出血及存在大的脂类核心、纤维帽破裂等情况,说明斑块极不稳定,脱落导致远端脑梗塞风险较大。术前斑块的影像学评估超声造影:斑块内可见微泡强化,提示新生血管斑块高分辨核磁:提示斑块内出血颈动脉狭窄的规范化治疗如果斑块厚度在2mm以内,无明显头部缺血症状,首要治疗措施是稳定斑块、延缓斑块生长。控制诱发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吸烟的人要戒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睡眠质量,加强运动,每年复查颈动脉超声,监测斑块的变化。斑块厚度在2-3mm之间,超声提示血流速度没有变化,部分患者合并危险因素较多,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果调整生活方式后血脂仍高,建议使用他丁类降脂药物,要求低密度脂蛋白控制于2.5mmol/L以内。如果斑块厚度超过3mm以上,超声提示血流速度增快,尤其合并TIA等脑缺血症状患者,建议全面评估斑块性质。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确切消除颈动脉斑块,但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可以延缓斑块的生长。很多保健品鼓吹能够消除斑块,清理血管,请大家莫要相信。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式当斑块增大,引起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0%)或有“预警”信号的有症状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剥除斑块预防脑卒中的安全性、重要价值和有效性。一位有经验的血管外科医师可以娴熟的完成该手术,术中适当的应用转流管以及补片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提高了疗效。近年来,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脑保护装置的应用,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上的应用日益增多。而且,该技术的优势明显: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大为缩短,特别是伴有心肺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该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同时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的单位之一,依托清华大学雄厚实力,所有患者术前进行全面的斑块稳定性评估,可以根据患者病变特点、斑块性质以及伴随疾病等多方面因素,针对性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正式组建于2014年,是清华大学附属清华长庚医院的重点科室。科室拥有先进的西门子Artis Zee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2台,美国通用Innova4100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1台,装备现代化复合手术室1间,术间配备血管超声、术中TCD监测及无创数字化血管检查工作站,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周围血管疾病的检查,了解血管健康状况。血管外科由原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吴巍巍教授领衔,擅长处理各种疑难血管疾病。科室现有医师分别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均具有医学博士学位,血管疾病诊治经验丰富;同时擅长现代微创介入手术和经典传统开放手术,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病情的治疗方案是血管外科的一大特色。头颈部血管中心主要负责人为赵克强博士,副主任医师。重点关注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等疾病。赵克强2008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外科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就职于陆军总医院血管外科,任血管外科医疗组长。2014年调入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担任Attending医师和科室教学负责人,获得2017及2020年度优秀带教老师称号,2019年获得清华长庚医院先进工作者称号;学术任职: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弓上动脉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血管与肿瘤学组委员。赵克强主任从事颈动脉狭窄治疗临床与科研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颈动脉狭窄手术经验。开业五年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头颈部血管中心开展500余例弓上动脉手术,根据术前评估情况为患者选择最佳方案;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获得业界的一致好评。清华长庚医院开展围绕疾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由血管外科联合兄弟科室共同开展颈动脉狭窄多学科治疗模式,如术前放射科、超声科精准斑块评估,术中神经内科经颅多普勒监测,麻醉科保驾护航,术后心脏内科、重症监护科保障康复,颈动脉狭窄治疗的安全性超过专业指南要求,积累了充分的治疗经验,将更好地为颈动脉狭窄患者提供专业服务。颈动脉斑块专病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上午赵克强副主任
请读者注意,文末有挂号方法随着中国人膳食结构及老龄化的进程,脑卒中已经成为中国老年人群前三位的死亡原因,并且正以每年8%的速率递增,其病死率达到30%,致残率30%;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栓子来源,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狭窄占其中30-50%的比例。自从血管外科周二、周五上午赵克强主任开展了颈动脉斑块专科门诊以来,咨询颈动脉斑块以及因颈动脉狭窄就诊的人群就络绎不绝;大多数就诊患者咨询的问题是:颈动脉斑块是如何形成的?我的斑块容易脱落、发生脑梗么?需要手术么?如果保守治疗,服用哪些药物?斑块能不能完全消除?今后我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如何随访观察?就上述问题来自北京大学医学博士赵克强为您一一解答。 什么是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壁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超声下内中膜厚度(IMT)一般小于1mm,超过1.3mm就判断为颈动脉斑块,形成颈动脉斑块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据统计,美国40岁以上人群超声筛查62%存在颈动脉斑块,我国的超声筛查结果也显示中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达到60.3%。因此发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或斑块,管腔未狭窄时不用过分担心。但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往往提示人体全身动脉硬化的状况,需要加以重视,定期复查。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原因有哪些?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同,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年龄>60岁、男性、长期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等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在动脉硬化初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斑块逐渐增大,可能发生眼前发黑、肢体一过性麻木、无力等小中风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斑块狭窄到一定程度,严重影响颅内血流,突发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往往会导致大面积脑梗塞,永久性偏瘫、失语、失明,甚至植物状态、危及生命。颈动脉斑块引起脑卒中有哪些表现?颈动脉斑块厚度超过管腔直径50%后,会逐步影响血流速度,随之斑块脱落风险逐渐增大,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即“小卒中”:突然发生头昏目眩,一侧眼晴暂时性发黑,胳膊、腿发麻无力,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无力,持物不稳,口角歪斜等,常于24小时内恢复。这些表现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导致颅内小动脉栓塞所造成的,也是重要的“预警”信号,如果继续发生较大斑块脱落,造成相对粗大的颅内动脉栓塞,可导致急性脑梗塞,便会引起永久性的偏瘫、偏身感觉、偏盲及语言功能的障碍等。另外,还可能因为颈动脉狭窄而导致的脑供血不足,而造成慢性脑损害症状,可引起智力和认知能力等高级智能活动的受损。发现颈动脉狭窄的影像检查手段有哪些?颈动脉彩超检查能够做出初步判断,但其受检查技师操作经验及主观判断影响大。为了进一步指导手术治疗,还需要明确颈动脉狭窄部位、长度以及程度、斑块成分等详细信息。颈动脉血管造影(DSA)能准确检查出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而且能动态了解全脑动脉血流状况,是诊断头颈部动脉病变的金标准。近年来,应用超声造影、CT血管增强(CTA)以及磁共振斑块分析(MRI)等技术,同样可以得到全面的斑块信息,通过三维建模从不同的角度显示血管结构,良好地识别不稳定斑块。如何评估斑块稳定性及脱落风险?如果斑块增大到一定程度,就要及时行斑块稳定性评估,如果超声造影提示:斑块内有大量新生血管形成,斑块纤维帽不完整;斑块高分辨核磁分析提示:斑块内出血及存在大的脂类核心、纤维帽破裂等情况,说明斑块极不稳定,脱落导致远端脑梗塞风险较大。 超声造影:斑块内可见微泡强化,提示新生血管斑块MRI分析 提示斑块内出血颈动脉斑块的规范化治疗如果斑块厚度在2mm以内,无明显头部缺血症状,首要治疗措施是稳定斑块、延缓斑块生长。控制诱发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吸烟的人要戒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睡眠质量,加强运动,每年复查颈动脉超声,监测斑块的变化。斑块厚度在2-3mm之间,超声提示血流速度没有变化,部分患者合并危险因素较多,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果调整生活方式后血脂仍高,建议使用他丁类降脂药物,要求低密度脂蛋白控制于2.5mmol/L以内。如果斑块厚度超过3mm以上,超声提示血流速度增快,尤其合并TIA等脑缺血症状患者,建议全面评估斑块性质。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确切消除颈动脉斑块,但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可以延缓斑块的生长。很多保健品鼓吹能够消除斑块,清理血管,请大家莫要相信。哪些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有哪些?当斑块增大一定程度,引起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0%)或有“TIA”反复发作的有症状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剥除斑块预防脑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有转流+补片式及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剥脱两种术式。近年来,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脑保护装置的应用,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上的应用日益增多。而且,该技术的优势明显: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大为缩短,特别是伴有心肺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该治疗措施,可以降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等风险。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同时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的单位之一,依托清华大学雄厚实力,所有患者术前进行全面的斑块稳定性评估,可以根据患者病变特点、斑块性质以及伴随疾病等多方面因素,针对性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案。颈动脉狭窄术后应该注意什么以及如何复查?颈动脉狭窄术后管理也非常重要,应该控制血压在合理区间,避免过高过度灌注或过低灌注不足,需要有经验的血管外科医护团队密切照护。为预防颈动脉术后再狭窄,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降脂药物维持血管远期通畅。颈动脉狭窄术后1、3、6月、1年,此后每年前往门诊复诊,复查颈动脉超声、颅脑CTA等相关检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正式组建于2014年,血管外科是清华长庚医院的重点科室。科室拥有先进的西门子Artis Zee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2台,美国通用Innova4100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1台,装备现代化复合手术室1间,装备现代化的血管超声,满足术前检查和术中监测的需求;配备了最新型号的无创数字化血管检查工作站,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周围血管疾病的检查,了解血管健康状况。血管外科由原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吴巍巍教授领衔,擅长处理各种疑难血管疾病。科室现有医师分别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血管疾病诊治经验丰富;同时擅长现代微创介入手术和经典传统开放手术,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病情的治疗方案是血管外科的一大特色。血管外科目前开展主动脉、头颈部血管、内脏血管、四肢血管等多部位血管疾病的开放手术和微创介入治疗,头颈部血管中心,重点关注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疾病等,预防脑梗塞。头颈部血管中心主要负责人为赵克强博士,副主任医师。2008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外科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就职于陆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获得主治医师资格,任血管外科医疗组长。2014年调入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担任Attending医师和科室教学负责人,获得2017年度优秀带教老师称号,同时兼任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弓上动脉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赵克强主任从事颈动脉狭窄治疗临床与科研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和微创支架治疗的经验。开业五年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头颈部血管中心连续开展五百余例弓上动脉手术,为不同的患者选择了最适于病变的方案;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获得患者好评。清华长庚医院开展围绕疾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由血管外科联合兄弟科室共同开展颈动脉狭窄多学科治疗模式,如术前放射科、超声科精准斑块评估,术中神经内科经颅多普勒监测,麻醉科保驾护航,术后心脏内科、重症监护科保障康复,颈动脉狭窄治疗的安全性超过专业指南要求,积累了充分的治疗经验,将更好地为颈动脉狭窄患者提供专业服务。预约挂号方法:手机扫描下面图片,进入识别的公众号,就医服务→预约挂号→搜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外科→血管外科→周二、周五上午→赵克强副主任
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接到一位25岁的小伙子,被朋友送达医院时,患者已昏迷不醒,氧饱和度不到60%,而80%以下就属于呼吸衰竭;血压低于极限值,心率高达140-150,急诊科医师立即采取了全方位抢救手段维持他的生命体征。该患者被确诊为肺栓塞,3个小时的多科室联合抢救,把小伙子从鬼门关抢了回来。“及时”保住了小伙子一命肺栓塞是最危险的急症之一,70%-80%的肺栓塞患者发病后根本无法抵达医院接受救治。该患者的主治医师、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赵克强医师介绍,肺栓塞全称急性肺动脉栓塞,比其他部位血栓都要凶险,这是因为肺是全身的供氧及二氧化碳排出的器官,保证吸进来的氧气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交换。一旦肺动脉血管堵塞,没有了气体交换,氧气吸不进来,二氧化碳呼不出去,没有第一时间疏通血管,全身各个脏器维持不了多久便会因缺氧衰竭坏死,尤其大脑对于缺氧的耐受性最差,呼吸停止5分钟以上就会造成大脑不可逆的损伤,最终致残或致命。 患者在急诊科治疗期间突发心跳呼吸停止,急诊医生给予心肺复苏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并运用了全身溶栓治疗,但全身状况一直不能好转,急请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麻醉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决定对患者进行肺动脉造影+置管溶栓术(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了肺动脉CT检查评估,发现该患者双肺动脉主干均有大块栓塞,肺部仅剩五分之一血流畅通,右心扩大,心功能严重受损。情况紧急刻不容缓,经过与患者家属的高效沟通,医生将患者直接从CT室推入手术室,开始了争分多秒的手术。患者肺部疏通前、后造影对比一场打“连环仗”的抢救在病人极度濒危的情况下实施手术风险很大。赵克强医师介绍,手术所采取的肺动脉局部溶栓技术(CDT)已经十分成熟,主要担心患者处于长期缺氧的状态,尤其心肺功能已处于衰竭状态,术中可能随时出现心跳再次停止危及生命,其他脏器也可能已经遭受了不可逆的影响,“尤其是大脑和肾脏,最容易缺氧导致功能障碍,术后是否出现植物人状态、肾衰竭尿毒症,手术前无法预计。” 此外,在患者的心率高达150的情况下把握心脏舒张期瓣膜开放间隙把导管穿过心脏房室瓣膜进入肺动脉主干也是一大考验。手术主刀便是赵克强医师,他说:“做这个动作差不多只有0.3秒!并且必须小心,患者心脏高负荷运转了太长时间,已经十分脆弱,不能再经受任何刺激。” 不出所料,成功碎栓、疏通肺部血管之后,患者的心脏撑不住了,出现了室颤,当即给予心脏电除颤,之后又出现心脏停跳,给予胸外按压及药物积极抢救后心脏复跳,这种情况反复多次。手术室内主刀医生、麻醉师、麻醉护士、导管室护士、技师整个手术团队全力抢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他救回来。” 经过持续不间断的各项抢救措施,手术成功,患者被送往ICU病房继续治疗。 患者虽挺过手术这一关,但术后情况也不容乐观,尿量减少、肌酐逐渐上升,术前预计的肾功能果然出现了衰竭,ICU谢志毅医师积极纠正心肺功能的基础上,及时给予床旁血滤、肾脏替代治疗,经过两周ICU康复治疗,该患者情况稳定、意识清醒,由于救治及时,大脑无明显受损,四肢感觉运动、语言等神经功能未出现异常,肾脏功能也逐步恢复正常;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肺栓塞并不遥远 青年也易发病肺栓塞一般是静脉系统血栓(多为下肢血栓)脱落顺着血液回流,经过下腔静脉到达右心,然后进入肺部的血管。肺部动脉就像树根状的末梢,血管越来越细,栓子脱落到肺动脉就容易将肺部血管堵塞。肢体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主要有三大因素:一、血流缓慢;二、血液高凝;三、血管受损。经查,该患者为遗传性抗凝血酶III(ATIII)缺乏,这就具备了导致肺栓塞的第二个因素。而我们所说的“经济舱综合征”也是一种引发肺栓塞的情形。尤其是越洋航班,长时间空间狭小不活动,血流缓慢,再加上饮水少,血液变得粘稠,因此很容易产生血栓。很多负责任的航空公司会给旅客发放“弹力袜”,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12血管外科赵克强肺栓塞一旦发病十分凶险,生活中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NO. 1不要久坐久站,一个动作久了就要活动一下。伏案工作也好,娱乐搓麻打游戏也好,都不能一连好几个小时不动。建议定期做下列图示的动作,可以收缩小腿肌肉,起到肌肉泵的作用,促进血液回流。NO. 2多喝水,补充足够的水分。水分足够的标准就是一天的尿量在1500-2000毫升以上,这样有效循环血量充足,也可以降低血液粘度。NO. 3抗凝血酶在一般体检中不会检查,如果家族中有人长过血栓,就应该做一下这方面的检查,万一发现遗传性因素,可以早作干预。NO. 4建议如程序员、司机、办公室文员、教师、交警等需要久坐、久站的职业人群使用弹力袜,这种袜子里面含有弹性纤维,阶梯性压力梯度,通过从踝部到大腿不同的压力梯度,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可以用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患者女性,87岁,主因“胸背部疼痛伴左侧胸部皮下淤斑1天”入院。2年前因“腹主动脉瘤”于外院行腹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既往史: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肾功能不全。家 族 史:兄曾因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专科情况:左侧胸壁瘀斑伴压痛;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前区、肺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腹部平坦,上腹脐周可及一包块,质硬,无明显搏动感。全腹部未及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约4次/分。双侧颈动脉无杂音,双侧桡动脉、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左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良好,右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双下肢皮温/皮色可,无明显水肿。 主动脉CTA提示:升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左侧大量胸水,左侧胸壁血肿:不除外主动脉破裂出血导致图1A:升主动脉夹层 图1B:主动脉弓动脉瘤伴附壁血栓图1C:矢状位显示升主动脉破口 图1D:全主动脉CTA重建手术方案:三明治技术封堵升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弓动脉瘤,平行支架重建弓上三分支。第一步:双侧颈动脉、左侧肱动脉、右侧股动脉切开套带控制,经左侧锁骨下及右侧股动脉分别进入1枚猪尾导管行主动脉造影评估图2A 主动脉造影(左前斜) 图2B:主动脉造影(右前斜)第二步:经左颈动脉植入主动脉CUFF一枚封堵升主动脉夹层破口图3A:第一枚CUFF植入(左前斜) 图3B:第一枚CUFF植入(右前斜)第三步:分别经双侧颈总动脉及左侧锁骨下动脉植入长鞘携带三枚VIABAHN覆膜支架(头臂干 13*250px; 左颈总 8*250px;左侧锁骨下 9*375px)进入第一枚CUFF内,经股动脉植入第二枚覆膜支架(COOK 42*208mm),精确定位后释放。图4A:三枚VIABAHN覆膜支架及第二枚覆膜支架到位。 图4B:释放支架第四步:植入第三枚主动脉覆膜支架(COOK 40*208mm),并予以再次造影评估图6AB:腔内修复术后再次造影:可见主动脉真腔、冠脉及头臂干、双颈总、双侧锁骨下、椎动脉显影良好,夹层假腔及弓部动脉瘤被完全隔绝。
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疗效分析赵克强【摘要】目的 评价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围手术期风险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行CEA治疗的14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伴发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83)和非糖尿病组(n=65);比较2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危险因素、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1年后再狭窄率。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伴随疾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转流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并发症:糖尿病组术后感染、颈部血肿、颅神经损伤、心肌梗死、术后脑梗死、高灌注综合征、全因死亡发生率及1年后再狭窄率分别为7.2%、12%、10.8%、3.6%、6%、9.6%、2.4%、9.6%;非糖尿病组分别为3.1%、9.2%、4.6%、1.5%、4.6%、7.7%、1.5%、3.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551、0.300、1.898、0.069、0.000、0.172、0.138、1.559,均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术前充分评估心脑血管状况并提前干预情况下可以接受CEA手术。作者单位:102218 清华大学医学中心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壁存在或不存在自身病变的基础上,并在一系列外因(高血压、外伤等)的作用下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由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造成主动脉中层沿长轴分离,从而使主动脉管腔呈现真假腔的病理状态。主动脉夹层的预后如何呢? 急性夹层动脉瘤的患者可突然发生死亡或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发生死亡。荟萃文献中夹层动脉瘤的患者,发现其中50%在48小时内死亡,每小时死亡的危险占1%。70%死于1周内,90%死于3个月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瘤体破裂导致大出血休克死亡或重要器官供血动脉的阻塞,如冠状动脉、颈动脉或内脏动脉。那什么样的人容易患有主动脉夹层呢?也就是说主动脉夹层的病因或者原因是什么呢?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中膜结构和异常血流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主动脉结构异常时,自然容易发生主动脉内中膜的裂开,常见的因素包括:马凡综合症、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特发性主动脉中膜退行性变化、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炎性疾病等等。我们熟知的美国女排运动员海曼和男排运动员朱刚都是这些原因而倒在运动场上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时,也容易造成动脉壁的损伤。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几乎所有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都存在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现象。换句话所,高血压的控制对于主动脉夹层的预防、治疗、预后有着全面的影响,是最基本和最不能忽视的治疗和预防手段。妊娠是另外一个高发因素,与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在40岁前发病的女性中,50%发生于孕期。主动脉夹层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5∶1;常见的发病年龄在45~70岁,目前报道最年轻的病人只有13岁。 根据主动脉夹层内膜裂口的位置和夹层累及的范围,目前医学上有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最广泛应用的是1965年DeBakey教授等提出的III型分类法。Ⅰ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自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甚至到腹主动脉。Ⅱ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仅限于升主动脉。Ⅲ型:主动脉夹层累及降主动脉,如向下未累及腹主动脉者为ⅢA型;向下累及腹主动脉者为ⅢB型。1970年,Stanford大学Daily教授等,提出了另一种主要依据近端内膜裂口位置的分类方法:Stanford A型:相当于DeBakeyⅠ型和Ⅱ型;Stanford B型:相当于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主要有哪些临床症状呢? 在实际情况中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一些: 1、 典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往往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严重的可以出现心衰、晕厥、甚至突然死亡;多数患者同时伴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2、 主动脉分支动脉闭塞可导致相应的脑、肢体、肾脏、腹腔脏器缺血症状:如脑梗死、少尿、腹部疼痛、双腿苍白、无力、花斑,甚至截瘫等。 3、 除以上主要症状和体征外,因主动脉供血区域广泛,根据夹层的累积范围不同,表现也不尽相同,其他的情况还有:周围动脉搏动消失,左侧喉返神经受压时可出现声带麻痹,在夹层穿透气管和食管时可出现咯血和呕血,夹层压迫上腔静脉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压迫气管表现为呼吸困难,压迫颈胸神经节出现Horner综合征,压迫肺动脉出现肺栓塞体征,夹层累及肠系膜和肾动脉可引起肠麻痹乃至坏死和肾梗死等体征。胸腔积液也是主动脉夹层的一种常见体征,多出现于左侧。如何确诊主动脉夹层呢?确诊主动脉夹层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段是: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检查(MRA)或是直接的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主动脉夹层怎么治疗呢? 保守治疗 对于急性夹层的患者,无论我们进一步要采取何种治疗手段,首先应进行相应的保守治疗:控制血压,控制疼痛。通常需要应用强有力的药物,如降压的硝普钠,镇痛的吗啡等。而对于情况危急的患者,往往需要急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进行急诊抢救手术,但也意味的极高的风险和死亡率。 手术及介入治疗 在患者情况适当稳定后,治疗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夹层的类型而定。就目前的治疗现状而言,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以微创腔内治疗为主。治疗的依据包括以下情况,或者说手术适应症:夹层持续扩大,表现为主动脉夹层直径快速增大、范围迅速增加、胸腔出血、疼痛无法控制;或是主动脉的主要分支,如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缺血。 传统的主动脉夹层微创腔内修复术在技术上要求主动脉上至少有37.5px的锚定区,以防止近端封堵不完全,出现内漏。但是,随着腔内修复器材的改进和腔内修复技术的进步,这一指征已扩大,可以通过杂交手术或各种腔内修复巧术(烟囱、开窗、模块分支支架)来治疗主裂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37.5px以内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对于裂口位于升主动脉的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有学者在升主动脉放置覆膜支架来隔绝近端夹层裂口,但这一术式需要特定的解剖条件限定。急性期行升主动脉置换术,孙氏手术仍是当前A型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治疗方法。
主髂动脉闭塞是引起下肢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病变部位常位于腹主动脉分叉及双髂动脉部位。急性闭塞的病因多见于主动脉骑跨栓或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慢性闭塞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硬化。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65岁以上的男性人群中约有10%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而7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达20%[1]。对于长段主髂动脉病变,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旁路手术重建;随着介入技术及材料的不断改进,血管腔内治疗技术以其微创、安全有效的优势,在临床上已有超越传统手术的趋势。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们对18例TASC-C、D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应用血管腔内成型技术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8 例患者中,男13 例,女 5 例;年龄 48 ~79 岁,中位年龄 67 岁。所有患者均有肢体严重缺血性症状;重度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100米)12例(67%);静息痛4例(22%);足趾坏死2例(11%), 出现症状时间6月 ~ 5年。全部病例术前行下肢动脉CTA及踝肱指数(ABI)测定,18例患者中TASC lI C型6例,D型12例。根据CT结果显示:平肾腹主动脉闭塞2例;腹主动脉远端合并双髂动脉闭塞4例,双髂总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6例,单侧髂总、髂外动脉闭塞6例。ABI检查最低为0,最高为0.5,平均0.26±0.2。二、治疗方法2.1术前准备:口服抗血小板药物1周,拜阿司匹林100mg/d; 波立维75 mg/d;会阴及双侧腹股沟区备皮、碘过敏试验。2.2介入血管入路: 首选经双侧股动脉入路。如果由于髂动脉闭塞严重,股动脉搏动消失,可以先尝试在股总动脉体表投影处(股骨头内中1/3)穿刺建立通路;如果反复穿刺失败,可以经左侧肱动脉穿刺,导丝导管通过髂动脉闭塞部位进行预扩张,而后行该侧股动脉穿刺;必要情况下可以做局麻腹股沟小切口,暴露股动脉直视下穿刺建立入路;2.3 动脉造影: 经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并置入动脉鞘,将5 F 猪尾导管置于腹主动脉行腹主动脉及双下肢动脉造影,显示腹主动脉及双下肢动脉情况并建立路径图。2.4 动脉闭塞段开通: 股动脉入路者,可先尝试逆行开通髂动脉闭塞段,如果与腹主动脉下段形成夹层,无法返回真腔;再尝试肱动脉入路顺血流开通动脉闭塞段。经肱 动 脉 入 路 者 , 经0.035 英寸导引猪尾导管进入腹主动脉下端,交换260cm泥鳅加硬导丝 ,置入 6 F动脉长鞘(Cook), 以MPA 导管配合 J 型头或直头超滑导丝在DSA路径图引导下开通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闭塞段。2.5闭塞段血管成形术血管开通成功后,交换260cm泥鳅加硬导丝,以直径 6-7mm 球囊导管行球囊扩张,维持时间 2 ~ 3 min,然后于髂动脉病变处植入直径7 ~ 8 mm 金属内支架,造影复查如狭窄程度大于 30%,再以 8 mm 球囊行支架内后扩张治疗。如果病变位于腹主动脉下端和(或)双侧髂总动脉起始部,将两根超硬导丝分别通过双侧股动脉入路,置入腹主动脉内,采用KISSing技术进行处理;以两枚5-6mm球囊对病变部位进行预扩张,球囊扩张时一定要在腹主动脉内及双侧髂动脉相同部位,相同压力下进行,完成预扩后,选择7-8mm支架同时释放,支架植入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球囊进行后扩,后扩球囊直径一般为8 mm,球囊近远端不应超过支架边缘。结果18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平均踝肱指数为0.92,与术前相比平均提高0.6。18 例患者中肱动脉入路8 例,股动脉入路10例,2例患者因股动脉穿刺失败,转而行局麻下腹股沟小切口,暴露股动脉后直视下进行穿刺建立入路。病变均获一期开通,共置入38枚支架(1枚主动脉支架,6例对吻支架);平均每人置入2.1枚支架,全部为自膨式支架。术后继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阿司匹林100 ms/d,口服波力维75 ms/d),低分子肝素0.4ml 皮下注射 Q12h;平均住院5天,无大出血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院外口服阿司匹林、波立维、西洛他唑6月,之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随访6 ~ 48月,双侧主髂动脉均通畅,随访过程中无再次腔内或外科手术治疗。讨论1964年Dotter和Judkins首先报道了9例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受到截肢风险的病例,通过经皮穿刺应用介入方法做血管腔内成型获得成功后,由此建立了腔内血管治疗学的雏形和新概念[2]。随血管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方法也不断向微创技术发展。根据欧洲多中心的一项资料,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中,有40%左右病例行主-髂(股)、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手术,而大约60%施行了血管腔内介入手术 [3]。主髂动脉闭塞是中老年人下肢缺血的常见原因,对于 TASC-C、D 型的病变,以往多行主动脉-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但是动脉硬化闭塞症为全身系统性病变,患者多高龄,常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变,行开腹旁路手术风险高,围术期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腔内治疗器材和技术不断发展,腔内治疗已成为主髂动脉闭塞治疗的重要手段。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时间短,麻醉风险低等优点,适合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危患者。腔内介入治疗的几点体会:(1)入路选择 对于髂动脉狭窄病变,多选择同侧股动脉入路,而对于支架远端需要精确定位者,多选择对侧股动脉入路,并应用翻山血管长鞘。对于髂动脉闭塞病变,需在超声引导下或根据体表投影穿刺同侧股动脉,为手术提供入路,并可确保病变远心端入路在血管真腔内。单侧髂动脉闭塞多选择对侧股动脉,也可选择经上肢的肱动脉入路。腹主动脉下段及双髂总动脉闭塞,多选择肱动脉入路(2)导丝通过病变部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有时经股动脉逆行开通且易进入夹层,可经肱动脉入路,导丝顺血流向下通过闭塞段成功率较高,经内膜下通过闭塞段后多可于髂外动脉返回真腔。(3)如病变钙化严重,预扩球囊不能选择口径太大,5-6mm直径最佳,扩张压力不能过大,有破裂的危险;直径植入后扩张球囊可选择8mm直径,但应注意球囊不能跨越支架近远端。(4)长段主髂动脉闭塞病变,特别是有继发血栓形成者,提倡先植入支架后球扩,避免血栓脱落导致远端动脉栓塞,最好采用覆膜支架,能提高远期通畅率。5)腹主动脉下段及双侧髂总动脉起始部闭塞多选择经肱动脉入路,导丝设法通过闭塞段后,分别经两侧股动脉鞘引出体外,双侧交换260cm加硬泥鳅导丝,作为后续Kissing治疗(即两侧同时球囊扩张,同时释放支架)的工作导丝。KISSing技术要点:尽量选择同种型号、同一品牌、同等长度的球囊、支架。球囊扩张时压力和时间相同,支架释放时要求同时、同步;双侧进入腹主动脉的球囊和支架长度相同,呈平行状态;长段病变多选择自膨支架,高度钙化、破裂危险大、腔内有血栓填充的病变应选用覆膜支架。(文后附图)作者简介: 赵克强 男性,34岁,北京大学医学部 心胸外科专业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血管外科。现任北京军区总医院血管外科中心 副主任
女性,36岁主诉:活动后心慌、乏力3月余,加重1天既往体健,无手术、外伤史。查体: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范围正常,心界正常,心率82次/分,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四肢动脉搏动良好,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心脏彩超:右心腔异常占位,收缩期可突入肺动脉内。妇科超声:子宫宫底可见3.8*2.6cm实性低回声,考虑子宫肌瘤(肌壁间)。胸腹联合切口,下腔静脉、右房切开平滑肌瘤切除术(体外循环辅助下)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下肢缺血的动脉旁路治疗的中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2年1月到2007年4月收治的慢性下肢缺血经动脉旁路治疗的2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包括股-膝上腘动脉旁路111例,股-膝下腘动脉旁路59例,主-髂动脉旁路25例,股股转流17例。结果 术后186例获随访6~68个月(中位随访期18月), 随访率87.7%,股-膝上腘动脉旁路术与股-膝下腘动脉旁路术1年初次通畅率分别为69.7%、53.5%,二次累计通畅率81.6%、60.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膝上腘动脉旁路术3年通畅率(56.3%)高于股-膝下腘动脉旁路术(23.8%)(P(例)47226883(39.2%)高血压(例)6834115118(55.7%)高血脂(例)26153549(23.1%)冠心病(例)2384742(19.8%)脑梗塞(例)32175357(26.9%)吸烟史(例)531916795(44.8%)各组危险因素和伴随疾病经卡方检验,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 手术方式对于主髂病变患者运用腹主-髂(股)旁路(n=25)或股股转流术(n=17)治疗,对于股动脉以远病变采取股-膝上腘旁路(n=111)或股-膝下腘旁路术(n=59)治疗,如为多部位多节段病变可结合髂动脉支架、股、腘动脉球囊扩张等介入治疗,详见表二。术中移植物与自体血管均选择端侧吻合。移植物选择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n=188),肝素涂层涤纶人工血管(n=19)和自体大隐静脉(n=5)。表二: 手术方式 股-膝上腘旁路股-膝下腘旁路腹主-髂(股)股股转流单纯手术83532310手术结合髂动脉支架16406手术结合股腘动脉PTA3020手术结合膝下小球囊9201合计1115925171.3 围术期治疗 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0.6ml(体重小于60kg者0.4ml)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连续1周,之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100mg 每日1次和(或)氯吡格雷75mg Qd治疗;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者同时给予他汀类降脂药,将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到2.6mmol/l以内较为理想;纤维蛋白原增高者给予东菱迪芙降纤治疗;以远端中小动脉病变为主的患者加用前列地尔、罂粟碱扩血管治疗2周,之后口服西洛他唑50mg Bid。干性坏疽的足趾术中不予截除,待下肢血运明显改善后自行脱落愈合。1.4 疗效判定治疗效果判定分为(1)治愈:指静息痛或间歇性跛行消失,坏死组织愈合或经局部清创后愈合,踝肱指数(ABI)≥0.9;(2)好转:指静息痛消失,术后症状改善,AB1≥0.6;(3)截肢平面降低:指外科治疗后截肢平面较通常降低,残端愈合;(4)无效指临床症状无改善,最终截肢。经过治疗后90.3%患者治愈或好转,踝肱指数接近正常、静息痛消失,跛行距离延长。1.5 各术式中远期通畅率比较:通过门诊或电话及信访方式对212例旁路手术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事件为死亡或截肢。其中186例获随访,随访率87.7%,随访期6~62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患者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证实人工血管是否通畅及再狭窄,统计腹主-髂动脉旁路、股股转流、股-膝上腘动脉旁路、股-膝下腘动脉旁路四种术式随访期达到3年、2年、1年、半年病例数,计算不同术式近远期通畅率。术式间通畅率间差异运用Pearson卡方检验比较,P0.05)。自从1949年Kunlin首先运用倒置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治疗股动脉硬化闭塞症,该术式已成为治疗PAOD的常用术式之一[1]。除大隐静脉作为移植血管外,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ePTFE)因其致血栓形成性能低、有较高的近远期通畅率,被广泛用于下肢动脉重建。1989年Whittemore AD对240例患者运用PTFE人工血管行股腘动脉旁路手术,围术期死亡1%,5年通畅率膝上37%,膝下12%[5]。1992年Quiones-Baldrich WJ对219例膝上及75例膝下股腘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患者随访24 到 144 月,8年通畅率分别为53%,39%[6]。本研究表明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患者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股-膝上腘及股-膝下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的1、2、3年一期通畅率分别达到69.7%、57.8%、56.3%及53.5%、28.1%、23.8%,经过二次手术,3年累计通畅率可达70.8%、42.9%,保肢率达89.2%,与国外文献报道结果近似。股-膝上腘动脉旁路远期通畅率优于股-膝下腘动脉旁路,因此我们建议在具有良好流出道的情况下,远端吻合口尽量选择在腘动脉膝上段,如果吻合口远端动脉狭窄,可考虑结合膝下腘动脉及分支小球囊扩张治疗,改善远端流出道,可望提高人工血管近、远期通畅率。1986年Veith FJ报道历时6年多中心参与的自体静脉与PTFE人工血管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随机对比研究结果,845例股腘动脉旁路术中,膝上485例,膝下360例,术后2年两组通畅率无明显差异,随访到4年时通畅率表现出差异,股-膝上腘动脉旁路4年通畅率(自体静脉)61%、(PTFE人工血管)38%,股-膝下腘动脉旁路(自体静脉)49%,(PTFE人工血管)12%,保肢率分别为75%、70%。自体大隐静脉作为股-膝下腘动脉旁路材料远期通畅率优于人造血管,但是保肢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7];美国华盛顿大学的Allen BT等人进行了多中心回顾性分析后,得出结论:对于股-膝下腘动脉旁路手术,采用自体大隐静脉作为旁路材料的5年初次通畅率高于PTFE人工血管,但是经过二次手术后的累计通畅率人工血管与自体大隐静脉无明显差异[8]。在选择动脉移植材料时,自体大隐静脉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已被切除,口径过小,或曲张变薄, 自体大隐静脉不能被选用,或患者年老体弱不能耐受过长的手术时间时,ePTFE人工血管就成为了可替代的移植材料,而且自体大隐静脉桥一旦闭塞,二次手术寻找吻合口十分困难,而人工血管桥在术中较易被辨认,简化了二次手术的难度。 52例旁路术后患者进行了二次手术,我们发现其中42例(80.8%)的人工血管闭塞是由于血管内膜重度增生、吻合口严重狭窄,继发血栓形成,而旁路术后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维持在较高水平可能是导致人工血管再狭窄的重要因素之一[9]。 随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旁路术后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并发症,提示我们要认识到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为全身多系统疾病的一部分,下肢缺血患者多数伴有心脑血管疾患,治疗过程中应考虑到戒烟、降压、降糖、降脂及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等综合治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下肢缺血患者的预期寿命。参考文献[1] 段志泉,张强.实用血管外科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8-91.[2] Szilagyi DE, Elliott JP Jr, Smith RF,et al. A thirty-year survey of the reconstructive surgical treatment of aortoiliac occlusive disease. J Vasc Surg. 1986, 3(3):421-436.[3] Johnson WC, Lee KK.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externally supported Dacron an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rosthetic bypasses for femorofemoral and axillofemoral arterial reconstructions. J Vasc Surg. 1999,30(6):1077-1083.[4] Mingoli A, Sapienza P, Feldhaus RJ, et al. Comparison of femorofemoral and aortofemoral bypass for aortoiliac occlusive disease. J Cardiovasc Surg. 2001 ,42(3):381-387.[5] Whittemore AD, Kent KC, Donaldson MC, et al. What is the proper role of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grafts in infrainguinal reconstruction. J Vasc Surg. 1989,10(3):299-305[6] Quiones-Baldrich WJ, Prego AA, Ucelay-Gomez R, 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 infrainguinal revascularization with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a ten-year experience. J Vasc Surg. 1992,16(2):209-217.[7]Veith FJ, Gupta SK, Ascer E, et al. Six-year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autologous saphenous vein and 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grafts in infrainguinal arterial reconstructions. J Vasc Surg. 1986 ,3(1):104-114.[8] Allen BT, Reilly JM, Rubin BG, et al. Femoropopliteal bypass for caudication: vein vs PTFE. 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 1996,10(2):178-185.[9] 赵克强,张小明,沈晨阳等。慢性下肢缺血搭桥术后再狭窄分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8年4月第23卷第4期。
在美国每年诊断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数量接近250,000例(1)。血栓的复发率及治疗血栓后并发症的医疗费用同样巨大,每年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花费估计约有12-14亿美金(2)。 传统治疗包括单纯抗凝,然而,众所周知抗凝治疗只能预防血栓增大,而不能使静脉再通。广泛的深静脉血栓可以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可危及生命的肺栓塞(PE),致残性深静脉血栓后遗症(PTS),所以早期发现血栓,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早期诊断,进行强有力的治疗有很多好处,能提高治疗效果,预防血栓蔓延造成对静脉壁的长期损坏。治疗方案目的是减轻患者症状,恢复静脉再通,维持血管的结构完整(2)。治疗方案有很多种,包括:单纯观察、置入下腔静脉滤网后观察、全身抗凝、置管溶栓、机械性溶栓、和/或手术取栓。某些患者不能进行抗凝和手术取栓治疗,接受机械性和/或药物溶栓,结果也可以消除栓子、使静脉再通。这些方法不但具有保留静脉瓣膜功能的能力,减少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风险,而且可以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 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是致残性的,疾病不但限制了患者的工作能力,而且显著的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在美国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深静脉血栓患者自出现临床表现之后一年的死亡率达25%,而肺栓塞的死亡率才2.5%(3,4)。所以对于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不但要学会治疗急症,而且对深静脉血栓长期的后遗症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患病因素: 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被Virchow归纳为三因素:高凝状态、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致病条件包括:不能活动(长期卧床),怀孕,创伤,近期手术,赘生物,肥胖,吸烟,口服避孕药,脱水,高龄。没有上述致病条件的患者出现了新发的血栓或血栓复发,要考虑高凝状态所致,包括蛋白C、蛋白S缺陷、抗凝血酶III缺陷、V因子异常(4)。后遗症: 急性深静脉血栓的严重并发症包括静脉性缺血、致命性肺栓塞、股青肿。股青肿或广泛髂股静脉血栓是一种较少见的情况,是由于大量血栓形成所致,有很高的死亡率、致残率(5)。孤立、节段性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最常见主诉或临床表现是显著的疼痛、患肢肿胀。通常情况,在腘静脉或腓静脉内形成血栓没有明显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孤立腓静脉血栓患者中有10-29%可以发生栓子增大、蔓延(6-7)。经过抗凝治疗,95%的腘静脉血栓患者通过内源性纤溶使血栓溶解。在上述病例中,也有部分患者的血栓向近段股、髂静脉蔓延。 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是指残余的静脉闭塞和瓣膜功能不全导致的直立性静脉压增高引起的慢性病态。它是一个具有显著致残率、增加社会经济负担的并发症(1,8-14)。同时存在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残留静脉闭塞的患者往往有严重的血栓后遗症的表现。这些症状一般出现在发生急性深静脉血栓后的2年内,发生率约为20-50%(13)。在一项研究中显示48%的深静脉血栓伴有淤积性溃疡等皮肤病变的患者接受了常规的适当的抗凝治疗(9a)。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包含一系列症状,比如:皮肤色素沉着,下肢疼痛、沉重感,静脉性跛行,下肢浮肿,浅静脉扩张、迂曲,皮肤溃疡等。在选择治疗方案之前,应注意区别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和某些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疾病,如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 通常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比较隐晦,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初期患者可能主诉腿疼、肢体肿胀、皮肤色素脱失。确诊的依据为放射性影像资料,如:超声、CT、核磁共振、深静脉造影。相对于单纯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CT影像对溶栓后的治疗结果有很好的预期作用。而逆行深静脉造影是诊断静脉血栓的金标准(14)。急性深静脉血栓往往累及静脉系统的多节段。栓子的部位和数量决定了静脉再通的可能性及远期复发的风险性。近段的静脉血栓有20-50%的复发风险,尤其髂股静脉血栓有显著的血栓后并发症出现(8-9,15)。一个全国的多中心静脉疾病调查评估在深静脉血栓附近置管溶栓的效果,显示髂、股静脉部位血栓相对于股、腘静脉处血栓较容易消融。该调查分析了287例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312次尿激酶溶栓的结果。该调查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如急性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优于慢性深静脉血栓;置管溶栓治疗效果优于全身注射溶栓(15-16)。 方案 医疗界众所周知用肝素和华法令抗凝是急性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基石。在疾病的急性期,多节段血栓和单处血栓治疗上基本一致,然而两者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相差很远。肝素在预防、治疗深静脉血栓过程中是有效的,可以减少栓子的增大,降低肺栓塞的可能性。5-7天的肝素疗程后继续运用华法令至少3月,维持治疗性国际正常化比值在2.0-3.0之间。肝素和华法令治疗要重叠4天,直到华法令浓度达到治疗有效浓度。低分子肝素制剂已经成为普通肝素的替代品,低分子肝素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较少的出血事件,更低的血栓复发率(18-21)。 通过抗凝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最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的发生率将显著下降。肺栓塞常常是深静脉血栓的首发临床表现,有时在深静脉血栓患者无明显的下肢临床表现。有大约1/250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在三个月的抗凝治疗过程中并发致命性肺栓塞。在抗凝治疗结束后,每年有0.3%发生致命性肺栓塞的可能(22)。尽管抗凝治疗有很多好处,但是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长段闭塞和慢性闭塞、血栓后遗症引起的长期劳动能力丧失治疗是不足的(23)。抗凝治疗效果依赖于患者自身的纤溶系统。栓子的范围影响患者症状的缓解和血栓的蔓延速度(2,24)。Comerota 和Aldridge通过静脉描记图评估患者经过静脉肝素治疗后的效果,显示:只有4%的患者血栓显著或完全溶解,14%部分溶解,82%的患者血栓既没有溶解也没有扩大(25)。Prandoni等前瞻性研究评估患者经抗凝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显示在长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有30.3%的患者复发(26)。髂股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局部置管溶栓效果显著,使静脉再通,保留静脉瓣膜功能(15-17,24-26)。相对于标准抗凝治疗,全身溶栓治疗有更高的静脉再通率,使静脉血流恢复。Comerota分析了对比抗凝和全身溶栓治疗的13项研究,接受全身溶栓治疗的患者中,有45%血栓完全溶解,18%血栓部分溶解。 在前文提到,单纯抗凝治疗的患者,有4%血栓完全溶解,14%血栓部分溶解(25)。还有几项其他的研究有着类似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Jeffery等人进行了前瞻性随机研究后,得出结论:急性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全身溶栓后使静脉早期再通,恢复了静脉瓣膜功能,防止腘静脉瓣膜反流。这一研究是通过对溶栓治疗后5-10年的患者进行多普勒检查、静脉造影评估愈后。所以溶栓可以被用来减少血栓后并发症。Meissner等人提出静脉早期再通对保留静脉瓣膜功能是非常重要的(17)。预防瓣膜损伤,减少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带来的长期致残症状。如果运用全身溶栓不能使静脉再通,是因为栓子体积大,溶栓药物不能达到血栓附近。所以局部置管溶栓和(或)机械性切栓成为深静脉血栓治疗常规的下一步。 治疗 抗血栓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抑制凝血功能如直接的血栓抑制剂,其他的如弹力袜治疗针对静脉淤滞。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药物可恢复静脉再通。药物溶栓的适应症包括:有明确血栓存在的依据伴或不伴症状至少2周,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危及肢体存活(股青肿),无溶栓治疗禁忌症。溶栓治疗禁忌症包括:活动性内出血,近期胃肠出血,近期脑中风,近期有大的手术、活检或创伤,已知凝血障碍,对溶栓药物过敏,怀孕,不能控制的高血压,颅内转移的新生物,细菌性心内膜炎。 一旦通过高度临床怀疑或者直接影像学资料(包括CT、MRI、超声、诊断性静脉造影)明确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后,需要完成详细的临床病史询问及全面查体,搜集相关的化验数据及签署知情同意书。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尿素氮/肌酐,凝血分析(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对影像学资料的分析,提供了有利的信息包括该病例血栓的范围,通过哪条静脉入路到达血栓附近。在溶栓治疗之前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病人是否需要放置下腔静脉滤网。在溶栓之前滤网不需要常规置入,因为通过置管溶栓过程中肺栓塞发生频率不高(27)。所以,是否需要置入滤网决定于髂静脉或下腔静脉内血栓的范围。在下腔静脉内存在巨大的漂浮血栓是腔静脉滤网置入的适应症(28)。如果处于溶栓治疗期间,置入滤器应选择颈静脉途径,可以避免穿刺点出血,置入过程中防止血栓脱落。临时性下腔静脉滤网置入可能是未来溶栓治疗过程中预防肺栓塞风险的发展趋势。 在文章中已经提及多种静脉入路,包括:经颈内静脉,胫、腓静脉,对侧股静脉,同侧腓静脉等。置管溶栓最常用的入路是腓静脉。逆行置入导丝、导管对于髂、股静脉瓣膜可能造成损伤,而经其他途径则很难进入(16)。 超声(5或7.5MHz的线性探头)引导下操作可以减少穿刺进入静脉时可能的并发症,包括:误穿刺至动脉、多次穿刺。并且运用21G的微创穿刺针可以减少多次穿刺或穿入动脉的相应并发症。标准的微创穿刺系统包括:21G穿刺针,0.018英寸的导丝,共轴的4-5F的血管扩张器(可以进入0.035英寸的导丝)。 获得静脉入路后行静脉造影可以明确血栓的范围及水平。建议穿刺静脉成功后留置静脉鞘管,送入导丝穿过闭塞段,选择送入具有亲水涂层、多个注射侧孔的导管。置管溶栓成功与否决定于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导丝、导管通过静脉栓塞部位。在通过血栓主体时可以同时溶栓,取代了导管到位时静脉造影。完成这个目的,需要用到50cm长的注射导管或者复合共轴的注射系统。市场上的复合注射系统具有脉冲式喷射及持续经导管注射溶栓的特点。一旦注射系统放置到位,就可以加入溶栓药物。同时可以通过血管鞘的侧管注射肝素或者在置管之前运用负荷量的肝素,在导管到位时达到充分抗凝效果。 对于溶栓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管理,这时需要安排患者在重症监护室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这个依赖于各医疗机构条件。同时应避免行静脉注射、穿刺、肌注等操作,应另外建立一个采血通路,比如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每6-8小时检测实验室指标,包括:PT、APTT、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数量,进行再次评估。检测纤维蛋白原浓度具有争议性,然而有些人发现这项指标是提示活跃纤溶的很好参数。当纤维蛋白原比溶栓前降低了50%或低于100mg/dL,那么溶栓药物的剂量就应该减少一半,直到纤维蛋白原恢复到100mg/dL以上。治疗终点包括复查静脉造影血栓完全溶解(>90%)没有显著、大出血或在足够的溶栓时间后血栓负荷没有变化。在溶栓治疗开始后8-12小时再次行静脉造影评估静脉再通效果。在血栓完全溶解后,再次评估静脉是否有潜在狭窄病变,必要时可行球囊扩张治疗和(或)腔内支架置入。在血栓形成之后,应给予足量的肝素静脉注射治疗,后期患者应口服华发令抗凝治疗3-6月。 在溶栓治疗或器械取栓后行腔内支架置入治疗潜在的静脉病变或残留的闭塞是非常有效的措施(30,31)。在下肢静脉疾病中,大多数病变部位在左侧,对于单纯球囊扩张效果不佳,治疗后很快复发。左侧髂静脉粥样硬化是髂静脉压迫综合症的常见原因-May-Thurner 综合症或Pelvic spur综合症(21,32-34)。May-Thurner综合症估计占据成人数量的20%,由于静脉腔内网格或突起造成。 该疾病的病理基础是由于髂动脉持续压迫左侧髂静脉造成。Patel等人研究了May-Thurner综合症患者接受溶栓+支架置入的复合治疗,报道该方法治疗May-Thurner综合症取得了临床成功(34)。在具有潜在静脉疾病的患者中,支架置入的部位决定了是否可以保持静脉长期通畅。关于静脉疾病的多中心研究表明:支架位于髂静脉开口处有很好的通畅率,而放置于股、腘静脉效果欠佳。假如股静脉处证实有狭窄病变,建议单纯行球囊扩张,股静脉支架有很高的再次形成血栓的倾向(16)。其他置入静脉内支架的指征有:除了静脉粥样硬化和闭塞显著影响下肢静脉血流动力的疾病,如肿瘤外源性压迫造成静脉慢性血栓(1)。注意,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没有批准支架置入髂、股静脉系统。然而,在球囊扩张狭窄部位后很快回缩的病变处选择置入自膨支架是非常有效的。溶栓药物 溶栓治疗的目的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对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率做一下比较。包括:链激酶(SK),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t-PA),r-PA和尿激酶。链激酶(AstraZeneca 实验室, Westboro, Massachusetts)是第一种允许用以治疗动脉、静脉血栓的溶栓药物,在70年代被广泛运用。但是目前基本被淘汰了,由于其抗原性和严重的过敏副作用。早期研究对比链激酶和肝素静脉注射治疗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显示相对于传统的抗凝治疗,链激酶在血栓溶解、静脉再通方面有显著的优势(35)。Elliot等人运用静脉注射链激酶治疗与肝素治疗对比,35%的患者血栓溶解90%,30%的患者血栓溶解80%(36)。然而,Comerota及其同事报道仅有45%的患者在全身用药后血栓部分或完全溶解,而导管局部溶栓治疗效果要好的多(25,37)。由于过长的溶栓时间及过大的药物用量带来的并发症,全身溶栓治疗已经被淘汰了。 尿激酶(Abbokinase: Abbott Laboratories. Abbot Park, Illinois)在9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在大多数介入血管腔内溶栓的治疗过程中。然而在1999年尿激酶一度被FDA禁止了,考虑到易被细菌污染(38)。基于尿激酶与肺栓塞实验和尿激酶、链激酶、肺栓塞实验的结果,尿激酶是目前FDA批准用于肺栓塞溶栓治疗的唯一用药,重新被批准上市。多项研究已证明运用尿激酶置管溶栓的有效性。Semba 和Dake最早意识到置管溶栓的有效率。他们报道21名患者中有18名患者(72%)血栓完全溶解,同时症状消失(24)。全国多中心静脉疾病机构研究急慢性血栓患者经尿激酶置管溶栓效果。研究对象为急性症状、病程小于10天的188例患者(占66%),病程超过10天的45名患者(占16%)。研究结果:88%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达到50%血栓溶解;83%的股腘静脉血栓的能达到相同效果。髂股静脉血栓患者1年的静脉通畅率为64%,股腘静脉血栓患者1年通畅率为47%。病程小于10天,栓子位于髂、股静脉并且既往无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预计会成功(16)。 阿替普酶(rt-PA;Activase; Genentech, Inc,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物,最初被用于全身溶栓治疗,在尿激酶下市后被广泛运用。心血管及介入放射学会的治疗指南建议动脉系统运用阿替普酶治疗。这些指南服务于一组织(目的建立一个导管下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案)(39)。在尿激酶被停用后,不同剂量的阿替普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进一步研究,得到类似的结果。大多数临床医生运用的剂量在0.25-1.0 U/小时(40)。Chang等人报道运用脉冲式喷射装置以每天50mg的量给药,最大疗程4天,这一方案取得了75%的成功率(41)。 瑞替普酶(r-PA;Retevase; Centacor/Johnson&Johnson, Malvern, Pennsylvania)是一种rt-PA的重组衍生物,已被批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MI),有时也被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虽然没有对照,瑞替普酶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还是有希望的。有很少的文献报道瑞替普酶治疗深静脉血栓的研究。在这里我们提及有两项有价值的研究(Ouriel等及Castaneda等)。Ouriel等人报道了通过置管瑞替普酶溶栓,11例患者中8例(72.7%)血栓溶解。Castaneda等人报道在25例急、慢性深静脉血栓患者中运用2.5-42U瑞替普酶溶栓,其中有92%取得了成功(42,43)。 综上所述,置管静脉溶栓之所以被广泛接受是因为有很好的溶栓效果,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溶栓药物的用量。成功的置管溶栓依赖很多因素,包括:选择合适的静脉入路,选择有适应症的患者,及时终止治疗,通过静脉血栓闭塞部位的能力(30)。虽然,FDA还没有批准任何一种纤溶药物用于深静脉血栓的置管溶栓治疗。以往的实验对比溶栓药物主要是基于全身给药的优势,比较肝素或链激酶与其他某种溶栓药。置管溶栓的总成功率在86%-100%之间,这些结果是基于Grossman 和McPherson等人自1991年以来对深静脉血栓患者行置管溶栓治疗的15项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以尿激酶和2种rt-PA为主(27)。目前,还没有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来比较长期的并发症发生率。有一项回顾性研究比较rt-PA和尿激酶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但是研究报道两者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只是提及了rt-PA的治疗费用较低、用药时间更断(44)。并发症 溶栓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肺栓塞、感染、败血症、血管损伤和溶栓药物过敏。选择适当的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对于较年轻、既往健康的患者治疗,能使其获益最大。最初深静脉血栓治疗过程中,人们认为肺栓塞的风险性很高。但是经过Semba和Dake对溶栓前后进行灌注扫描对比,没有发现明确的肺栓塞依据(24)。在静脉疾病登记中心,473例患者中6例(1%)出现了有症状的肺栓塞,其中1例死亡(16)。Grossman和McPherson对下腔静脉滤网置入进行了评估,他们对置管溶栓之前置入下腔静脉滤网的深静脉血栓患者研究显示:没有一例出现肺栓塞,未置入滤器者214例中有2例(0.9%)出现症状性肺栓塞(27)。 第二个主要的并发症为出血,相关报道发生率在0%-25%之间,大多数事件出血量少,常出现在穿刺部位(1)。大出血需要输血的包括:后腹膜出血、远端血肿形成、胃肠出血、颅内出血(30)。在静脉疾病登记中心,大出血的病例需要输血的占11%,16%的小出血发生在穿刺点附近。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0.25%及0.4%。一些人认为减少注射时间、降低溶栓药物剂量、减少同时抗凝药量就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6)。在1990年机械性切栓装置最初运用于溶栓治疗之前对血栓减量,目的是为了减少溶栓药物的剂量(45)。Kasirajan等人在小的样本群体内运用AngioJet切栓装置(Possis Medical, Inc,Mineapolis,Minnesota),发现溶栓药物的用量减少了(46)。目前除了动物模型实验以外,还没有大范围的机械切栓装置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47,48)。通过复合治疗缩短静脉再通时间,减少溶栓药量后,出血并发症可能会显著降低。 结论 认识到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慢性静脉高压,能使人更加理解急性静脉血栓的的治疗方案。众所周知使静脉再通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保护静脉瓣膜功能、清除静脉堵塞物可以减少血栓后遗症的发生。已有研究表明血栓后遗症(PTS)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使生活质量下降(1,6-8,12)。Kahn及其同事在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流行病及经济学研究(VEINE)中,以问卷方式评估了血栓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静脉症状。结果显示患有PTS的患者,相对于无PTS者,的疾病特异性VEINE生活质量分数显著下降(12)。 另外,罹患PTS的病人分数越低,其症状越严重(12)。已经证明溶栓治疗相对于单纯抗凝治疗更有效,可以保护静脉瓣膜,预防PTS的发生(6)。通过辅助治疗如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器械取栓等,可以使溶栓达到完美的效果。对这些治疗方法及联合运用这些方法带来的潜在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未来对那些持续的静脉表明功能不全患者,穿刺置入静脉瓣膜假体可能是解决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返流的一项有效措施(49)。另外,需要进一步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比较静脉溶栓药物的长期疗效及并发症,用以验证置管溶栓在急性静脉血栓治疗和预防静脉血栓后遗症中的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 Sharafuddin MJ, Sun S, Hoballah JJ, Youness FM, Sharp WJ, Roh B. Endovascular management of venous thrombotic and occlusive disease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J Vasc Interv Radial 2003;14:405-423.2. Meissner MH, Caps MT, Bergelin RO, Manzo RA, Strandness DE Jr. Propagation. Rethrombosis and new thrombus formation after 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J Vasc Surg 1995;22:558-567.3. Carson JL, Kelley MA, Duff A, Weg JG, Fulkerson WJ, Palevsky HI, Schwartz JS, Thompson BT, Popovich J Jr, Hobbins TE, et al. The clinical course of pulmonary embolism. N Engl J Med 1992 May 7;326(19):1240-1245.4. Kearon C. Natural histor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Circulation 2003;107(23 suppl 1):22-30.5. Perkins JM, Magee TR, Galland RB. Phlegmasia caerulea dolens and venous gangrene. Br J Surg 1996:83(1):19-23.6. Markel A, Manzo RA, Bergelin TO, Strandness DE Jr. Pattern and distribution of thrombi in acute venous thrombosis. Arch Surg 1992;127:305-309.7. Saarinen JP,Domonyi K,Zeitlin R,Salenius JP.Postthrombotic syndrome after isolated calf deep venous thrombosis:the role of popliteal refulix.Vasc Surg 2002;36(5):959-964.8. O’Donnell TF Jr,Browes NL,Burnand KG,Thomas ML.The socioeconomic effects of an iliofemoral venous thrombosis.J Surg Res 1977;22(5):483-488.9. Comerota AJ.Quality-of-life improvement using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iliofemor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Rev Cardiovasc Med 2002;3(suppl 2):S61-S67.10. Johnson BF,Manzo RA,Bergelin RO,Strandness DE Jr.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in the deep venous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after an acute episode of 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osis:a one-to six-year follow-up.J Vasc Surg 1995;21:307-312;discussion, 313.11. Albrechhtsson U, Anderson J, Einarsson E, Eklof B, Norgren L. Streptokinase treatment of deep venous thromboss and the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Follow-up evaluation of venous function.Arch Surg 1981 Jan;116(1):33-37.12.Kahn SR, Hirsch A, Shrier I. Effect of post thrombotic syndrome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fter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rch Intern Med 2002;162:1144-1148.13. Skull KC, Nicolaides AN, Fernades JF, et al. Significance of popliteal reflux in relation to ambulatory venous pressure and ulceration. Arch Surg 1979;114:1304.14. Roh B, Park K, Kim E, Yoon K, Juhng S, So B, Sharafuddin MJ. Prognostic value of CT before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iliofemor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2;13:71-76.15. Meissner MH.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acute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the Venous Registry. Rev Cardiovasc Med 2002;3(suppl 2):S53-S60.16. Meqissen MW, Seabrook GR, Meissner MH, Cynamon J, Labropoulos N, Haughton SH.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for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report of a national multicenter registry[Published erratum appears in Radiology 1999;213(3):930]. Radiology 1999;211:39-49.17. Meissner MH, Manzo RA, Bergelin RO, Markel A, Strandness DE Jr. 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ysis and subsequent reflux. J Vasc Surg 2003;18:596-605:discussion, 606-608.18. Hyers TM, Agnelli G, Hull RD, Morris TA, Samama M, Tapson V, Weg JG.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tic disease. Chest 2001;119:176S-193S.19. Hirsh J.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a review of the results of recent studies of the treatment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nd unstable angina. Circulation 1998;98:1575-1582.20. Hirsh J, Warkentin TE, Shaughnessy SG, Anand SS, Halpetin JL, Raschke R. Granger C, Ohman EM, Dalen JE. Heparin and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mechanisms of action, pharmacokinetics, dosing, monitoring, efficacy, and safety. Chest 2001;119:64S-94S.21. Hull RD, Raskob GE, rosenbloom D, Lemaire J, Pineo GF, Baylis B, ginsberg JS, Panju AA, Brill-Edwards P, Brant R. Optimal therapeutic level of hepar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sis. Arch Intern Med 1992;152:1589-1595.22. Douketis JD, Kearon C, Bates S, Duku EK, Ginsberg JS. Risk of fatal pulmonary 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tre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J Am Med Assoc 1998;279:458-462.23. Strandness DE Jr, Langlois Y, Cramer M, Randlett A, Thiele BL. Long-term sequelae of acute venous thrombosis. J Am Med Assoc 1983;250:1289-1292.24. Semba CP, Dake MD. Iliofemor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ggressive therapy with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Radiology 1994;191:487-494.25. Comerota AJ, Aldridge SC.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acute deep vein thrombosis. Sem Vasc Surg 1992;5:76-81.26. Prandoni P, Lensing AW, Cogo A, Cuppini S, Villalta S, Carta M, Cattelan AM, Polistena P, Bernardi E, Prins MH. The long-term clinical course of 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n Intern Med 1996 Jul 1;125(1):1-7.27. Grossman C, McPherson S. Safety and sfficacy of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for iliofemoral venous thrombosis. Am J Roentgenol 1999;172:667-672.28. Norris CS, Greenfield LJ, Herrmann JB. Free-floating iliofemoral thrombus: a risk of pulmonary embolism. Arch Surg 1985;120:806-808.29. Cragg A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lysis: a new approach to obtaining access. J Vasc Interv Radiol 1996;7:283-288.30. Bjarnason H, Kruse JR, Asinger DA, Nazarian GK, Dietz CA Jr, Caldwell MD, Key NS, Hirsch AT, Hunter DW. Iliofemoral deep 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J Vasc Interv Radiol 1997 May-Jun;8(3):405-418.31. Nazarian GK, Bjarnason H, Dietz CA, Bernadas CA,Hunter DW. Iliofemoral venous stenoses: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with metallic endovascular stents. Radiology 1996;2000:193-199.32. Raju S, Owen S, Neglen P. The clinical impact of iliac venous ste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J Vasc Surg 2002;35:8-15.33. O’Sullivan GJ, Semba CP, Bittner CA, Kee ST, Razavi MK, Sze DY, Dake MD. Endovascular management of iliac vein compression(May-Thurner) syndrome.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0 Jul-Aug;11(7):823-836.34. Patel NH, Stookey KR, Ketcham DB, Cragg AH. Endovascular management of acute extensive iliofemor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 caused by May-Thurner symdrome.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0;11:1297-1308.35. Dotter CT. Rosch J, Seaman AJ. Seaman AJ. Selective clot lysis with low-dose streptokinase. Radiology 1974;111:31-37.36. Elliot EJ. Immelman PJ. Benatur MR. A compara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heparin versus streptokinas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roximal venous thrombosis: an interim report of a prospective trial. Br J Surg 1979;66:837-843.37.Comerota AJ, Aldridge SC, Cohen G, Ball DS, Pliskin M, White JV. A strategy of aggressive regional therapy for acute iliofemoral venous thrombosis with contemporary venous thrombectomy or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J Vasc Surg 1994;20(2):244-254.38.Important drug warning: Dear Healthcare Provider(letter). Rockville, MD: Center for Biologics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Servic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January 25, 1999.39. Semba CP, Murphy TP, Bakal CW, Calis KAm Matalon TA. Thrombolytic therapy with use of alteplase(rt-PA) in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review of the clinical literature.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0;11:149-161.40. Ouriel K.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various thrombolytic agents. Rev Cardiovasc Med 2002;3(suppl 2):S17-S24.41. Chang R, Cannon RO III, Chen CC, Doppman JL, Shawker TH, Mayo DJ, Wood B, Horne MK III, Daily catheter-directed single dosing of t-PA in treatment of 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1;12:247-252.42. Ouriel K, Katzen B, Mewissen M, Flick P, Clair DG, Benenati J, McNamara TO, Gibbens D. Reteplas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and venous occlusions: a pilot study.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0;11:849-854.43. Castaneda F, Li R, Young K, Swischuk JL, Smouse B, Brady T.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in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ith use of reteplase: immediate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from a pilot study.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2 Jun;13(6):577-580.44. Sugimoto K, Hofmann LV, Razavi MK, Kee ST, Sze DY, Dake MD, Semba CP. The safety, efficacy, and pharmacoeconomics of low-dose alteplase compared with urokinase for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of arterial and venous occlusions. J Vasc Surg 2003;37(3):512-517.45. Vedantham S, Vesely TM, Parti N, Darcy M, Hovsepian DM, Picus D. Low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adjunctive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2;13:1001-1008.46. Kasirajan K, Gray B, Ouriel K. Percutaneous AngioJet thrombectomy in the management of extensive deep venous throm bosis.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1;12:179-185.47. Trerotola SO, Mclennan G, Davidson D, Lane KA, Ambrosius WT, Lazzaro C, Dreesen J. Preclinical in vivo testing of the Arrow-Trerotola Percutaneous thrombolytic device for venous thrombosis.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1;12:95-103.48. Sharafuddin MJ, Hicks ME, Jenson ML, Morris JE, Drasler WJ, Wilson GJ. Rheolytic thrombectomy with use of the AngioJet-F105 catheter: preclinical evaluation of safety. J Vasc Interv Radiol 1997;8:939-945.49. Pavenik D, Machan L, Urhida B, et al. Percutaneous prosthetic venous valves: current state and possible applications. Tech Vasc Interv Radiol 2003;6(3):137-142.50. Kahn SR, Hirsch A, Shrier I. Effect of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fter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rch Intern Med 2002;162(10):114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