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分型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一.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30-40岁女性多见。二.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多见于30-50岁者,一般起病缓慢,但是也有急性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1倍。三.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20%,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病缓慢,以40-60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四.交感型颈椎病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五.椎动脉型颈椎病正常人当头向一侧歪曲或扭动时,其同侧的椎动脉受挤压、使椎动脉的血流减少,但是对侧的椎动脉可以代偿,从而保证椎-基底动脉血流不受太大的影响。当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可以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椎体边缘以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变化,导致椎-基底供血不全而出现症状,因此不伴有椎动脉系统以外的症状。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一.颈型颈椎病:1.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2.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3.临床检查:急性期颈椎活动绝对受限,颈椎各方向活动范围近于零度。颈椎旁肌、胸1~胸7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头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如有继发性前斜角肌痉挛,可在胸锁乳头肌内侧,相当于颈3~颈6横突水平,扪到痉挛的肌肉,稍用力压迫,即可出现肩、臂、手放射性疼痛。二.神经根型颈椎病1.颈痛和颈部发僵,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2.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这种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具有特征性,因此称为根型疼痛。疼痛或麻木可以呈发作性、也可以呈持续性。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3.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4.临床检查: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三.脊髓型颈椎病1.多数患者首先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下肢各组肌肉发紧、抬步慢,不能快走。继而出现上下楼梯时需要借助上肢扶着拉手才能登上台阶。严重者步态不稳、行走困难。患者双脚有踩棉感。有些患者起病隐匿,往往是自己想追赶即将驶离的公共汽车,却突然发现双腿不能快走。2.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持物易落。严重者甚至不能自己进食。3.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称为“束带感”。同时下肢可有烧灼感、冰凉感。4.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如排尿无力、尿频、尿急、尿不尽、尿失禁或尿潴留等排尿障碍,大便秘结。性功能减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须拄拐或借助他人搀扶才能行走,直至出现双下肢呈痉挛性瘫痪,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5.临床检查:颈部多无体征。上肢或躯干部出现节段性分布的浅感觉障碍区,深感觉多正常,肌力下降,双手握力下降。四肢肌张力增高,可有折刀感;腱反射活跃或亢进: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膜、膝腱、跟腱反射;髌阵挛和踝阵挛阳性。病理反射阳性:如上肢Hoffmann征、Rossolimo征、下肢Barbinski征、Chacdack征。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如果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病损在该神经节段水平。四.交感型颈椎病1.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2.眼耳鼻喉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雾等;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3.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4.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5.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木但是又不按神经节段或走行分布。以上症状往往与颈部活动有明显关系,坐位或站立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颈部活动多、长时间低头、在电脑前工作时间过长或劳累时明显,休息后好转。6.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多正常、颈椎棘突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压痛。有时还可伴有心率、心律、血压等的变化。五.椎动脉型颈椎病1.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2.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多在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3.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可出现一过性瘫痪,发作性昏迷。
骨折后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骨折后出现局部的肿胀和皮下瘀血属于正常现象,1、但要注意的是肿胀程度如果加重不缓解应及时就诊。另外石膏固定后要注意露出的肢体末端(脚趾、手指)的颜色如果发黑,疼痛加重,麻木,及时就诊。2、还有就是石膏固定的腿要抬高一下,通俗讲就是不管坐着的时候还是躺着的时候,脚都要比屁股高,所以要避免耷拉着腿。另外可以口服一些对骨折治疗的一些药物,主要是中成药或汤药,中医治疗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3、上肢石膏固定后的位置视骨折部位不同,固定上肢的方式也会不同,但是初期的肌肉收缩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中后期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4、医生指导下的上下肢功能锻炼
膝关节积液易反复发作,常伴有疼痛以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得了膝关节积液后,要注意根据积液程度不同,处理的方式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期关节积液量不大,肿胀不重时。 1、患肢减少活动,以免膝关节滑膜渗出增加,导致积液加重。 2、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3、口服消肿止痛药物,也可静脉点滴脱水消肿药物。 4、局部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二、如果关节积液量比较大,关节肿胀明显时。 1、关节液要及时抽出,以免关节积液长期浸泡下,关节软骨受到破坏。 2、关节积液会成为新的刺激因子,刺激关节滑膜,导致渗出增加,加重肿胀。3、抽完积液后要加压包扎,以减少渗出。 4、注意休息、制动。 5、配合相关药物使用,以防止感染、促进肿胀消除。 三、如何预防 病情缓解不是目的,本类疾病由于是慢性疾病,常易复发,关键在如何预防复发。 1、注意患处保暖。 2、不要剧烈活动,以免造成损伤。特别是“关节痛也要多走路,磨磨就好了”的做法不可取,该做法会严重损伤关节软骨,导致不可逆损伤。 3、适当不负重活动,如游泳、平地骑自行车等,以锻炼膝关节,促进恢复。 4、可做艾灸、热敷等理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5、该病常伴骨质疏松,要注意补钙及摄取充足的蛋白质。 6、如有疼痛或肿胀迹象,要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进行髋关节置换后,能够恢复如初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术后都能达到这种效果吗?绝大多数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术后经过康复训练,基本都能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因为这些病人的髋关节病变主要发生在股骨头和髋臼两个骨性部分,但髋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结构仍然是正常的。所以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将已经发生病变的股骨头和髋臼替换成基本接近正常结构的人工关节,然后与正常的肌肉韧带一起就能发挥正常的髋关节功能。人工关节能用多少年?年轻患者以后还得再换一次关节吗?受到材料、手术技术、术后活动方式及活动量等因素的影响,人工关节确实有使用年限。但是随着近年人工关节的材料、手术技术及制造工艺的改进,其使用年限已经大大提高。目前应用的材料最长使用年限理论上可达到40年以上。因此,对于年轻患者而言,人工髋关节置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手术后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概率高吗?术后出现两条腿不等长的现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手术本身造成的,即手术将一条腿做长了。但由于现在手术技术已经大大提高,尤其是手术中有专门的器械能够提示医生是否出现下肢不等长的现象,进而在术中就可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手术造成双腿不等长的现象基本可避免;第二,手术后实际上两条腿是等长的,但很多患者因为长期的髋关节病变,已经习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走路方式。术后两条腿突然等长了,但是患者走路时骨盆倾斜的姿势没有调整过来,术后早期下床走动时,反而会感觉一条腿变长了。但这只是一种感觉,随着术后的康复锻炼,倾斜的骨盆逐渐恢复到水平位置,这时双腿不等长的感觉也会逐渐消失。手术后还会感到疼吗?由于髋关节在人体中所处的部位较深,所以,患者对手术本身带来的疼痛会比较模糊,而且这种术后疼痛基本不会影响康复锻炼。髋关节置换后,会不会有些动作做不了了?以后还能运动吗?对于大多数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或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来说,进行髋关节置换后,功能状态基本不受影响。但是像深蹲、穿袜子、坐矮凳子、系鞋带、盘腿等需要髋关节深度屈曲的动作,在术后六周甚至三个月内,最好不要做。在这段康复期内做这些动作,可能会导致髋关节脱位。而等到手术伤口完全愈合后,基本的日常生活将不受到影响。髋关节置换后,能够过安检吗?能够做MR检查吗?现在使用的人工髋关节材料与人体组织的相融性非常好。而且这些材料都是不带磁性的,因此,髋关节置换后能够过安检,也能做MR检查。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大手术还是微创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手术技术大大提高,手术工具也得到极大改善。虽然目前仍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但真正手术时间只需半个小时左右就能换完关节,造成的创伤也非常小,术后切口在10公分左右。当然,目前也有一些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微创技术,但髋关节置换的微创手术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仍较短,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还需更多的长期随访数据和深入的探讨。而对于医生或者患者来说,并不需要拘泥于手术是微创还是开放的,将假体安放到一个非常完美的角度以及获得很好的稳定性,保证长久而安全的使用才是手术的关键。手术成功率高吗?风险大吗?可能会有哪些风险?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早期成功率非常高。当然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术后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等。但医生会在手术前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因此,这类问题的发生率非常低。手术要住院多长时间?术后多久能下地?在我们医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住院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一到两周,年轻患者五天就能出院。由于现在采用的假体与骨头之间的初始稳定性和远期固定效果均不错,因此,在术后第一到两天,我们就会让患者下地。如何找您手术?术后如何与您保持长期联系?我的门诊时间是每周二和周四的上午,患者可直接到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病房大楼9楼主任办公室找我就医;同时也可与我联系预约就诊时间。本文系朱保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付至江医生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 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的骨科疾病,骨折的愈合是一个“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骨折的愈合过程一般分为炎症反应期、修复期和塑形期三个阶段。骨折的分期只是将整个愈合过程的组织学特征做了几种的反映,但在疾病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三个分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骨折的愈合标准也是比较严格的,包括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掌握这些标准有利于确定外固定的时间、练功计划和辨证用药。(一)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4、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只能平局1公斤重物达一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步步行三分钟,并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2、4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为原则。(二) 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 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 2、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提示:如果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没有变形,那么观察的第一天就是临床愈合日期。以上是临床的骨折愈合标准,但要确认骨折是否愈合,尽量不要自测,以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附:成人常见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参考表 骨折名称 时间(周) 锁骨骨折 4-6 肱骨外科颈骨折 4-6 肱骨干骨折 4-8 肱骨髁上骨折 3-6 尺、桡骨干骨折 6-8 桡骨远端骨折 3-6 掌、指骨骨折 3-4 股骨颈骨折 12-24 股骨转子间骨折 7-10 股骨干骨折 8-12 髌骨骨折 4-6 胫腓骨骨折 7-10 踝部骨折 4-6骨折愈合 骨折(fracture of bone)通常可分为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两大类。 骨的再生能力很强,经过良好复位后的外伤性骨折,一般在3~4个月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可完全愈合。骨外、内膜中骨母细胞的增生和产生新生骨质是骨折愈合的基础。骨折后经血肿形成、纤维性和骨性骨痂形成以及骨痂改建的过程而完全愈合,使骨在结构和功能上恢复正常。 一、骨折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fracture healing)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血肿形成 骨折时除骨组织被破坏外,也一定伴有附近软组织的损伤或撕裂。骨组织和骨髓都富含血管,骨折后常伴有大量出血,填充在骨折的两断端及其周围组织间,形成血肿。一般在数小时内血肿发生血液凝固。和其他组织的创伤一样,此时在骨折局部还可见轻度中性粒细胞浸润。 骨折时由于骨折处营养骨髓、骨皮质及骨膜的血管随之发生断裂,因此在骨折发生的1~2天内,可见到骨髓造血细胞的坏死,骨髓内脂肪的析出,以后被异物巨细胞包绕形成脂肪“囊”(fat“cyst”)。骨皮质亦可发生广泛性缺血性坏死,骨坏死在镜下表现为骨陷窝内的骨细胞消失而变为空穴。如果骨坏死范围不大,可被破骨细胞吸收,有时死骨可脱落、游离而形成死骨片。 (二)纤维性骨痂形成 大约在骨折后的2~3天,从骨内膜及骨外膜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侵入血肿,血肿开始机化。这些纤维母细胞实质上多数是软骨母细胞及骨母细胞的前身。上述增生的组织逐渐弥合,填充并桥接了骨折的断端,继而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性骨痂,或称暂时性骨痂(provisional callus)肉眼上骨折局部呈梭形肿胀。约经1周左右,上述增生的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部分可进一步分化,形成透明软骨。透明软骨的形成一般多见于骨外膜的骨痂区,而少见于骨髓内骨痂区,可能与前者血液供应较缺乏有关。此外,也与骨折断端的活动度及承受应力过大有关。但当骨痂内有过多的软骨形成时会延缓骨折的愈合时间。 (三)骨性骨痂形成 骨折愈合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是骨母细胞产生新生骨质逐渐取代上述纤维性骨痂。开始形成的骨质为类骨组织,以后发生钙盐沉着,形成编织骨(woven bone),即骨性骨痂。纤维性骨痂内的软骨组织,和骨发育时的软骨化骨一样,发生钙盐沉着而演变为骨组织,参与骨性骨痂的形成。此时所形成的编织骨,由于其结构不够致密,骨小梁排列比较紊乱,故仍达不到正常功能需要。 按照骨痂的细胞来源及骨痂的部位不同,可将骨痂分为外骨痂和内骨痂。 1、外骨痂(external callus)或骨外膜骨痂(periosteal callus),是由骨外膜的内层即成骨层细胞增生,形成梭形套状,包绕骨折断端。如上所述,以后这些细胞主要分化为骨母细胞形成骨性骨痂,但也可分化为软骨母细胞,形成软骨性骨痂。在长骨骨折时以外骨痂形成为主。 2、内骨痂(internal callus)由骨内膜细胞及骨髓未分化间叶细胞演变成为骨母细胞,形成编织骨。内骨痂内也可有软骨形成,但数量比外骨痂为少。 (四)骨痂改建或再塑 上述骨痂建成后,骨折的断端仅被幼稚的、排列不规则的编织骨连接起来。为了符合人体生理要求而具有更牢固的结构和功能,编织骨进一步改建成为成熟的板层骨,皮质骨和髓腔的正常关系也重新恢复。改建是在破骨细胞的骨质吸收及骨母细胞新骨质形成的协调作用下进行的,即骨折骨所承受应力最大部位有更多的新骨形成而机械性功能不术需要的骨质则被吸收,这样就使骨折处上下两断端按原来的关系再连接起来,髓腔也再通。 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上述步骤,骨折部恢复到与原来骨组织一样的结构,达到完全愈合。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1、全身性因素 ①年龄:儿童骨组织再生能力强,故骨折愈合快;老年人骨再生能力较弱,故骨折愈合时间也较长。 ②营养:严重蛋白质缺乏和维生素C缺乏可影响骨基质的胶原合成;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骨痂钙化,妨碍骨折愈合。 2、局部因素 ①局部血液供应:如果骨折部血液供应好则骨折愈合快,如肱骨的外科颈(上端)骨折;反之,局部血液供应差者,骨折愈合慢,如股骨颈骨折。骨折类型也和血液供应有关:如螺旋形或斜形骨折,由于骨折部分与周围组织接触面大,因而有较大的毛细血管分布区域供应血液,愈合较横形骨折快。 ②骨折断端的状态:骨折断端对位不好或断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塞等都会使愈合延缓甚至不能接合。此外,如果骨组织损伤过重(如粉碎性骨折),尤其骨膜破坏过多时,则骨的再生也较困难。骨折局部如出血过多,血肿巨大,不但影响断面的接触,且血肿机化时间的延长也影响骨折愈合。 ③骨折断端的固定:断端活动不仅可引起出血及软组织损伤,而且常常只形成纤维性骨痂而难有新骨形成。为了促进骨折愈合,良好的复位及固定是必要的。但长期固定可引起骨及肌肉的废用性萎缩,也会影响骨折愈合。 ④感染: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肤及软组织均断裂,骨折处暴露)时常合并化脓性感染,延缓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障碍者,有时新骨形成过多,形成赘生骨痂,愈合后有明显的骨变形,影响功能的恢复。有时纤维性骨痂不能变成骨性骨痂并出现裂隙,骨折两断端仍能活动,形成假关节,甚至在断端有新生软骨被覆,形成新关节。附: 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pathological fracture)是指已有病变的骨,在通常不足以引起骨折的外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或没有任何外力而发生的自发性骨折。 常见的病理性骨折的原因: 1、骨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是病理性骨折最常见的原因,特别是溶骨性的原发或转移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骨巨细胞瘤及溶骨性成骨肉瘤等;属于转移性骨肿瘤的如转移性肾癌、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及神经母细胞瘤等。不少原发性和转移性骨肿瘤有时因病理性骨折后才被发现。 2、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老年、各种营养不良和内分泌等因素可引起全身性骨质疏松,表现为骨皮质萎缩变薄,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主要影响脊椎骨、股骨颈、掌骨等。老年尤其是绝经后老年妇女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肱骨上端及桡骨下端骨折较为多见。肢体瘫痪、长期固定或久病卧床等可引起局部废用性骨质疏松而造成骨折。 3、内分泌紊乱 由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导致骨的脱钙及大量破骨细胞堆积,骨小梁为纤维组织所取代。此时虽有新骨形成,但只能形成纤细的编织骨或非钙化的类骨组织,而极易发生多发性病理性骨折。 4、骨的发育障碍 有多种属于这类的先天性骨疾患可以引起病理性骨折。例如先天性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在胎儿或儿童时期发病,乃由于先天性间充质发育缺陷,不易分化为骨母细胞,同时骨母细胞合成骨基质中Ⅰ型胶原纤维障碍,因此长骨骨皮质很薄,骨细而脆,极易发生多发性病理性骨折,故又称为脆性骨综合征(brittle bone syndrome)。而骨折后新形成的骨痂为软骨性,或为纤维性,难以发生骨化。 病理性骨折时,骨的原有病变往往使骨折愈合迟缓,甚至几乎没有修复反应。也常使骨原有病变的组织学图像发生改变或复杂化。
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部分椎管狭窄的首选手术方式,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较其它手术的优势在于:放大镜下操作,视野清晰,创伤小,基本不出血,康复快。手术基本原理:通过微小的通道对神经根减压,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通过小的管道“搬除压迫神经的石头”,可谓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一)手术种类:包括两种手术方式一种是指经典的经腰椎侧后方(经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在局麻下进行);另一种是指经后路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 PEID)(一般需要全麻) 经典意义上的经椎间孔镜手术(前述第一种),不需要牵拉神经根和硬膜囊,对椎管内环境干扰非常小,不会导致传统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所致的椎管内粘连,除个别特殊病例外,一般尽量选择这种方式。(二)为减轻、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现将在手术室的程序介绍如下:患者被接入手术室后先在手臂上打针,局麻手术的患者在医护指导下选择舒适的体位趴或侧卧在手术床上,先透视确定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和穿刺点,然后手术区域消毒、铺盖无菌单,穿刺点局部打麻药,打麻药时医生会告诉你。全麻手术患者经用药后如睡眠状态。手术关键步骤大致分两步:1.置放工作通道:从选定的穿刺点刺入导针(如牙签粗细),透视引导导针到达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再经导针置放粗细类似铅笔的金属套管至病灶区域,环踞扩大穿刺通道后,更换工作套管,以此作为手术工具的工作通道;2.经工作通道操作:在工作套管内放入内窥镜和手术器械,直视下:用抓钳夹取突出的和椎间盘内松散的髓核组织(防止复发),减压神经根;用射频消融刀头做椎间盘内髓核消融、纤维环成形术手术结束后取出金属套管,缝合伤口,我们一般使用皮内缝合线,不需要拆线。(三)手术痛苦吗?侧路手术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接受手术过程中是完全清醒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馈情况使用麻醉药物,一般而言手术部位略有些酸胀是正常的,痛感是能够完全耐受的,有少部分对疼痛比较敏感的患者会稍感疼痛,但时间很短,主要发生于手术操作的第一步,即放置金属套管的时候。(四)手术安全吗?术中患者是清醒的,随时有什么不舒服,都可以和医生进行交流,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整个过程是安全的;突出的椎间盘就位于神经边上,可以在椎间孔镜下清晰的看到,直视下取出,一般不会伤到神经;能够做椎间孔镜手术的医生大多已做过大量的微创手术、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资格审查,也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五)椎间孔镜手术是不是因为微创就切不干净容易复发?椎间盘突出是一个缓慢发展逐渐加重的过程,当突出程度达到需要手术的时候,此时的椎间盘可分为已经退变突出的椎间盘、正在退变中的椎间盘和相对正常的椎间盘,任何的手术操作都不能打破这种退变过程。微创椎间孔镜或其它手术方式,包括微创椎间盘镜、显微镜下或小切口髓核摘除术、开放的髓核摘除术等,只要不是打钉子,手术都只是切除已经突出的椎间盘和部分退变中的椎间盘(比如说摘除量大约占椎间盘总量的5%左右),而保留相对正常的椎间盘(约95%),保留的这部分椎间盘会有一部分继续退变、突出,若引起症状,可能需再次手术。复发的原因主要与年龄、椎间盘的质地、退变情况、自身腰椎结构有异常,比如稳定性差,或者术后生活方式等有关,其他节段的椎间盘也可能出问题。椎间孔镜手术后复发病例属于少数情况,有报道并不比开放手术复发率高,甚至更低一些。本文系李开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是不是所有的膝骨性关节炎都要需要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答:答案是否定的!膝骨性关节炎只有恶化到软骨严重破坏,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严重畸形,疼痛明显而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上述的几个所谓“严重”具体到什么程度,就要有专业的关节科医生进行把握了。问: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有哪些保守治疗措施?早期积极的保守治疗是不是可以避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治疗措施有很多,比如服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臭氧治疗,适当控制体重,避免不适当的运动等等,具体可以参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指南》。早期适当的治疗的确可以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延缓关节进一步退变从而推迟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时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膝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身体老化以及一定的基因遗传机制所致,保守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并延缓病情进展,但是却不能完全阻止疾病进展。当膝关节退变到上述所说的软骨严重破坏,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严重畸形,疼痛明显而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时,膝关节置换仍然是最佳的治疗方案。问:膝骨性关节炎就是关节疼痛而已,对整个身体是否还有其它影响?答:首先,长期的慢性疼痛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出现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降低幸福感及生活质量。国外大样本的长期随访发现,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平均寿命要比没有膝骨性关节炎人群的平均寿命短许多,主要原因是长期的关节疼痛降低了患者的日常活动量,活动量减低进一步削弱患者的心肺功能,而心肺功能下降又反过来进一步降低患者活动量,这种恶性循环将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另外,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会对患者的胃肠道系统,肾脏及心脏都带来毒副作用,影响患者整体健康情况及平均寿命。人工膝关节置换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终末期骨性关节炎的最佳方案,因此当膝骨性关节炎已进展到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标准的时候,建议还是早日接受手术治疗,缓解关节疼痛,改善整体健康情况进而提高生活质量。问:拍片提示膝关节有骨刺增生,有没有哪种药物可以将骨刺融化?电视,报纸上的药物广告是否可靠?答:明确强调: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药物可以融化骨刺!具体建议阅读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警惕:药物去骨刺(骨质增生)纯属欺骗行为!》。问:现在人工膝关节可以使用多少年?答:目前统计的数据显示膝关节置换20年以上使用率大于90%,30年以上使用率大于80%,平时注意避免跑跳及过度负重,可以适当延长假体寿命。实际上,临床上很少遇到因为人工膝关节磨损松动而需要进行翻修手术的患者。问: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日常活动有限制么?需要长期使用拐杖吗?答:多数患者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做家务,逛街或外出旅游没问题。术后早期需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多数患者术后1个月就可以丢掉拐杖,具体使用时长由患者自己感觉决定,只要感觉放弃拐杖也不会跌倒,就可以尝试逐步弃拐。问: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以后会不会很痛?答:人工膝关节置换的确要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明显。不过现在无痛病房和快速康复人工关节外科学理念已经非常成熟,围手术期的多模式镇痛方式已可以避免患者遭受剧烈疼痛的折磨,并且在短时间内回复关节功能。问: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会不会出很多血?需要输血吗?答: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会使用止血带所以术中出血极少,另外笔者所在单位采用的术前静滴氨甲环酸策略也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渗血,极少有患者术后需要输血治疗。问:两边膝关节病情都很严重,可以两边一起进行膝关节置换吗?两边一起手术风险会不会更大?答:我院早已开展双膝关节同时置换,2016年美国骨科医师协会最新指南也认为双膝关节同时置换并不增加并发症风险。双膝同时置换提高了治疗的效率也可以降低治疗费用。当然患者能否进行双膝同时置换,术前还要进行全面评估。问:做人工膝关节置换要住院多长时间?多久可以下地行走?需要进行哪些术后康复锻炼?答:从入院到出院多数患者的住院时间在7—10天左右,多数患者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行走,会有康复师指导进行患肢肌力,活动范围及步态训练。具体康复锻炼技巧及注意事项请阅读我的另外一篇文章《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问: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需要多少费用?医保可以报销多少?答:目前笔者所在医院使用的全部都是进口人工关节,一套膝关节假体的费用一般在4.5万元左右。至于医保报销的比例问题很难回答,主要原因是国内各省,各地区级城市的医保政策都不统一,报销比例千差万别,外省患者来我院手术的报销比例建议咨询当地医保管理部门。问: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有风险吗?如果有风险,那么风险有多大?答:请阅读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股骨头坏死应该怎么治疗:股骨头坏死与人工髋关节置换》。
任何膝关节疾病,首先都会发生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面的肌肉)的萎缩,该肌肉的萎缩,将使膝关节失去保护,变得不稳定,不仅可使症状加重,还不利于膝关节的康复,所以膝关节的大多数疾病,都要鼓励病人做股四头肌的锻炼。通过锻炼使膝关节的稳定性加强,改善局部血运和新陈代谢,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促进康复。 下图所示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无论是在膝关节疼痛时,还是肿胀有积液时都可进行,这种锻炼不会使症状加重,反而可缓解疼痛、减轻肿胀、促使积液吸收。 注意事项:锻炼时要保持膝关节在伸直位,抬举时膝关节不能有伸、屈活动。足的位置没有特定的要求。在膝关节有积液或有疼痛时不影响锻炼,保持膝关节始终在伸直位时,通常也不会使疼痛加重。患肢锻炼疲劳后,可换健侧做同样的锻炼,对某些双侧病变的病人更应如此,膝关节有积液时要尽量减少步行和负重。 (图一膝伸直抬腿坐位或卧位均可,抬高10厘米做反复运动,肌肉力量增强后可加快频率,并可在足踝处放置重物强化锻炼。图二 侧卧位膝伸直侧方抬腿反复运动。图三 双膝夹持一皮球反复挤压。) 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包括:不穿高跟鞋或凉鞋,应穿低跟鞋和有鞋带的鞋;尽量避免爬坡、登楼,避免在凹凸不平的道路、软的地形和鹅卵石路上行走;以自行车代步,并应将自行车座抬高,以减少骑车时对髌骨的应力;尽量避免登楼梯,没有电梯时要利用楼梯的扶手缓慢爬楼,登楼时健侧膝先起步,然后患侧腿再隨之而上;尽量避免负重步行;避免站立工作;坐时应将膝关节稍伸展,并应不断的改变位置,不要将膝关节屈曲在椅子下。注:图右上方的标志表示-不正确姿势 +正确姿势
局部封闭疗法在骨关节慢性疼痛人群中应用广泛,多数患者可以取得满意效果,是一种技术成熟,安全有效,费用低廉而又操作简单的治疗方法。然而在临床工作中,骨科医生经常遇到许多患者一听到要打封闭就“谈虎色变”,连连摆手拒绝,宁愿选择吃药甚至手术也不接受封闭治疗,与封闭这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擦肩而过。人们拒绝封闭的原因主要受社会上一些传说误导,主要包括:激素有严重副作用,封闭对神经有损伤作用,封闭只是临时止痛不能完全根治等等。那么事实真正如何?下面我们来逐步分析:1.局部封闭会出现糖皮质激素的严重副作用吗?封闭药物通常含有肾上腺糖类皮质激素药物,常用的包括曲安奈德、地塞米松等等。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导致股骨头坏死,免疫力下降,向心性肥胖的风险,上述风险是在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才出现,而封闭疗法一般一个疗程连续只打1~3次,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且注射剂量很小,有的人甚至封闭一次即可痊愈,基本不存在出现上述并发症的风险。2.局部封闭只是临时止痛不能根治?首先要说明的是,局部封闭的确有即时止痛的效果,因为局部封闭的药物里面含有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然而麻醉药也有长久治疗效果,一方面麻醉药物可以逐步提高疼痛阈值,打破疼痛的不良循环,从而实现长久止痛的效果,另一方面,麻醉药还可以使小血管扩张,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吐故纳新,使局部病变组织获得休息、调整和修复的机会,实现完全恢复之目的。更重要的是局麻药物里面的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抑制局部组织的炎症,使胶体电解质及细胞的渗出减少,减轻局部充血,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各种水解酶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通过抑制炎症,实现长久止痛与根治的远期目标。3.局部封闭会引起局部神经坏死吗?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局部封闭引起神经坏死,纯属谣言!局部封闭药物里面的麻醉药只是对局部神经有临时的麻醉效果,完全没有诱发神经坏死的毒副作用。4.局部封闭注意事项有哪些?当然局部封闭属于有创操作,如果操作不当也有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主要注意事项包括:① 患者拒绝接受封闭或对封闭异常有担心,切忌不可勉强让患者接受封闭治疗;② 封闭部位或附近皮肤有局部感染严禁做局部封闭治疗;③ 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不可做封闭治疗,否则有增加形成局部血肿的风险;④ 进行局部封闭时要坚持先回抽,确定注射器针尖没有进入血管再推送药物;⑤ 进行局部封闭前要对局部皮肤进行严格消毒。本文系管明强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加入的其他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