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推荐在心理治疗基础上,酌情给予催眠药物。指南推荐用药种类选择顺序为,首选短、中效的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BzRA)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曲唑酮、米氮平、氟伏沙明和多塞平),后者尤其适用于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症的失眠症患者。——《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抗抑郁药不会成瘾。由于治疗抑郁症服药的时间需要比较长,包括药物起效、疗效维持和巩固,总治疗时间可能要数年,特别是有些患者停药不合理,病情就容易波动,导致大家误认为是药物有依赖性,会成瘾。比如一些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的过程中突然停药,就可能会出现撤药反应,如焦虑、恶心、腹泻、多梦甚至恶梦。若停药前慢慢减药的话,上述情况可以避免。与镇静剂(或酒精,甚至毒品)不同的是,抗抑郁药不会出现需要持续不断加量以达到同样效果的情况,也不会令你觉得自己渴求抗抑郁药。
妄想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患有妄想症的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有偏差,妄想症也可能某种精神疾病的其中一种症状。妄想症分成很多种不同的类型:被害妄想,情爱妄想,超常妄想,嫉妒妄想,和躯体妄想等。妄想症和我们想的那种日常生活中的妄想不一样,妄想症是一种很严肃的疾病,有些情况下会严重到出人命。对于妄想症大家一定要重视,生活当中多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当出现妄想症相关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做好检查。妄想症产生的原因原发性妄想指突然发生的妄想性体验或确信。原发性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而且对精神分裂症有诊断意义,因而备受重视。继发性妄想是指在已有的心理障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妄想。妄想症的症状表现1、主要障碍为缺乏对人之基本信赖,其特点乃在于使用“否定作用”“外射作用”来处理其心理困难,妄想症对比而导致系统化之妄想构造。2、敏感且较自私自利以自我享乐为目的富于猜忌、斗气。3、通常毛病是无法看清自我界限,分不清自己与他人之看法。4、有不少妄想的病人内心确实有一些他个人认为不可告人之秘密,内疚非常,很怕人知道。5、缺乏认识自己动机与态度之能力。6、缺乏对他人信赖,总报以“别人总是凶恶的敌人”之观念,而且自我内心攻击的冲动,故与他人关系不善。7、有些病人发病乃因处于特殊环境如处身异地等。8、妄想内容除受个人因素影响,还受到社会文化诸因素影响。以上妄想症症状只做参考用,患者实际情况,需要医师诊断,方可确定。妄想症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若患有妄想症,会给患者和家属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有妄想症的患者应积极接受专业的治疗。
贝勒医学院SanjayJ.Mathew博士指出,本项研究进一步支持以下观点,即易激惹是抑郁症患者相对常见且具有致残性的症状。「显著易激惹症状的存在与更强的自杀倾向显著相关,而易激惹症状的早期改善则与抗抑郁治疗长期转归更佳相关,强调了治疗早期评估易激惹性的重要性,最好是在治疗最初的2周内。」
也许大家常常觉得,突然间毫无理由的失眠了。事实上,任何一种疾病都是尤其发病原因的,不过有的不易被发现、常常被大家所忽略而已。那么,哪些常见原因会导致失眠症的产生呢? 原因一、生理因素 环境的改变,会使人产生生理上的反应,如乘坐车、船、飞机时睡眠环境的变化;卧室内强光、噪音、过冷或过热都可能使人失眠。有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有的人则非常敏感、适应性差,环境一改变就睡不好。 原因二、身体疾病因素 失眠的身体疾病有心脏病、肾病、哮喘、溃疡病、关节炎、骨关节病、肠胃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夜间肌阵挛综合征、脑疾病等。 原因三、心理、精神因素 心理因素如焦虑、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等,都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生活的打击、工作与学习的压力、未遂的意愿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会使人产生心理和生理反应,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大脑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失眠。 原因四、对失眠恐惧 有的人对睡眠的期望过高,认为睡得好,身体就百病不侵,睡得不好,身体上易出各种毛病。这种对睡眠的过分迷信,增加了睡眠的压力,容易引起失眠。 失眠并不是一种小病,长久失眠对人身心的危害是极大的,因此当出现失眠症状后,要及早就医。最后祝愿所有失眠症患者早日康复!
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2023-02-2420:02 发表于山东以下文章来源于精神卫生686 ,作者董平精神卫生686.精神卫生相关信息发布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关注心理健康。凌晨两点,一位年轻姑娘匆匆走进精神科急诊诊室。还未等值夜班的我开口问好,她便坐下趴伏在桌子上。等了几秒,我问道,“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帮您的吗?”这位患者突然抬起头,“医生,我‘emo’了!”。我心里一颤。“emo”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常用来表达自己不佳的情绪状态。按经验,在精神科诊室里,这个词背后往往暗含着大量的信息。用这个词形容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且夜里来精神科急诊就诊的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往往有一系列的“故事”。在接下来的问诊过程中,患者讲述了各种让自己“emo”的因素。从当前自己“很丧”的情绪状态,讲到工作中的不顺心;从当前与男友相处的磕磕碰碰,讲到原生家庭里父母的感情崩裂及自己的被忽视……最后,患者得出一个结论:自己“焦虑抑郁”了,感觉自己难以处理这些情绪,请求医生帮助。那么什么是“焦虑抑郁”呢“焦虑抑郁”是大家平日里一个通俗的说法。其实,从精神科专业上讲,这实际上包括两种疾病,分别是焦虑症和抑郁症,根据诊断标准称为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由于这两种疾病的一些症状常常伴随出现,所以大家平日里容易混为一谈。但是这两个疾病是有很大区别的。焦虑症和抑郁症究竟有什么区别呢1.从精神疾病分类来说焦虑症属于神经症性疾病,这类疾病以过分的紧张、担忧、客观检查难以解释的各种躯体不适感等为主要特点,如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等。抑郁症则属于心境障碍,也称情感障碍,这类疾病主要以情绪低落或高涨为基本特征,如抑郁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科有一个等级诊断原则,诊断时要优先考虑等级高的诊断,再考虑等级低的诊断。心境障碍的诊断等级高于神经症性疾病,通俗的来说可以理解为,抑郁症总体上要比焦虑症更严重,诊断时要优先考虑。2.从各自的分型/分类来说▌焦虑障碍可分为:●急性焦虑发作(也称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广场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特定的焦虑障碍;●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等。▌抑郁障碍从不同角度又分为:●单相抑郁、双相抑郁;●首次发作的抑郁、复发性抑郁;●轻度抑郁发作、中度抑郁发作、重度抑郁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重度抑郁发作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等。3.从疾病表现来说焦虑症的核心特点是过度担忧、紧张不安。也常出现一些其他症状,如心慌、发抖、出汗、肌肉僵硬、躯体疼痛、胸闷气短、腹部不适、头疼头晕等。抑郁症的核心特点是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及愉悦感丧失,体力精力下降。也常出现一些其他症状,如悲观无望,没自信,自我评价低,后悔自责,大脑反应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食欲下降,自杀观念或行为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抑郁症的患者也常会出现担心、胸闷气短、胃肠不适等焦虑的体验,而焦虑症的患者也常常感到自己心情不好、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因此,在临床诊断时要看以哪种表现为主,如果两组症状都十分突出,都满足各自的诊断标准,那也不排除同时存在焦虑症和抑郁症两种疾病的可能性。4.从对死亡的态度来说还有一点,就是对死亡的根本态度不同。焦虑症的患者往往是恐惧死亡,担心害怕自己和家人身体出问题;而抑郁症的患者病情严重时会渴望死亡,是生命的消沉和对生命的绝望。什么样的“焦虑抑郁”需要就诊和治疗呢其实,并非所有的“焦虑抑郁”都需要就诊和治疗,焦虑症、抑郁症也并非一定需要药物治疗。实际上,适当的焦虑对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是有促进作用的,只有当“焦虑抑郁”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才需要专业干预。下面向大家介绍两个简单实用的测评焦虑抑郁的自评量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7, GAD-7)在过去的两周里,您有多少时间受到以下问题困扰?1.感觉紧张、焦虑或烦躁;2.不能停止或控制担忧;3.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担忧过多;4.很难放松下来;5.由于不安而无法静坐;6.变得容易烦恼或急躁;7.害怕将有可怕的事情发生。以上7个问题,每个问题有4个选项,依次为完全没有、有几天、一半以上的时间、几乎每天。4个选项分别计分0、1、2、3分。7个问题的总分在0-4分为无,5-9分为轻度,10-14分为中度,15-21分为重度。▌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HealthQuestionnaire-9items, PHQ-9)在过去的两周里,您有多少时间被以下问题所困扰?1.做什么事都感到没有兴趣或乐趣;2.感到心情低落;3.入睡困难,很难熟睡或睡的太多;4.感觉疲劳或无精打采;5.胃口不好或吃太多;6.觉得自己很糟或很失败,或让自己或家人失望;7.注意力很难集中,例如阅读报纸或看电视时;8.动作或说话速度缓慢到别人可觉察的程度,或正好相反,变得比平日更烦躁或坐立不安,动来动去;9.有不如死掉或用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念头。以上9个问题,每个问题有4个选项,依次为没有、有几天、一半以上的时间、几乎每天。4个选项分别计分0、1、2、3分。9个问题的总分在0-4分为无,5-9分为轻度,10-14分为中度,15-19分为中重度,20-27分为重度。请注意,这两个量表都是筛查量表,并非诊断性量表,所以结果对焦虑抑郁只能起提示作用,并不能用来诊断焦虑症、抑郁症。一般而言,当评分达到中度及以上时,往往意味着需要到精神/心理科就诊咨询了。当然,这并非绝对,如果评分并未达到这个标准,但是情绪状态让自己很痛苦或对工作、学习、社交、日常生活等功能造成了明显影响,自己难以调整时,也需要尽快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回到开头来急诊的那位青年女性,经过详细问诊,她存在显著的情绪低落以及大量的担忧,同时也存在众多的社会心理因素,或者说一系列的“心结”,这类患者往往需要同时进行药物干预和心理治疗,才能更好的去除诱因,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总而言之,如果总感觉平日里情绪低落或紧张不安,又或者身体上各种不舒服却查不出原因,甚至这种状况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与工作,又或者让自己很是痛苦,我们需要警惕焦虑抑郁的可能。咱们可以使用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初步测评,同时到精神/心理科进一步就诊,请专业人员帮我们做出判断。参考文献:[1]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何筱衍,李春波,钱洁,崔海松,吴文源.广泛性焦虑量表在综合性医院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10,22(04):200-203.[3]KroenkeK,SpitzerRL,WilliamsJB.ThePHQ-9:validityofabriefdepressionseveritymeasure[J].JournalofGeneralInternalMedicine,2001,16(9):606-613.
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通过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学习新鲜事物、满足情绪需求。但是如果孩子活动过度、冲动任性、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不稳,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就要警惕多动症。儿童多动症的3大特点多动症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度活动为特点的精神障碍。如果某小孩的行为符合下述3大类共18项标准中的6项或更多,并且持续6个月以上,而且这些行为与该小孩的发育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就可以将之诊断为儿童多动症:1、注意力不集中①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粗心大意。②在作业或游戏活动中经常难于保持注意力集中。③与他人谈话时,经常走神。④经常不能自始至终地遵循指导和完成学业、工作任务,而这一行为并非由于自己或他人的阻挠或自己未能理解所致。⑤在安排作业和活动时经常发生困难。⑥经常逃避、厌恶或拒绝从事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等脑力工作。⑦丢三落四,经常遗失东西。⑧易受外界干扰而分心。⑨健忘,即使是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2、动作多①手足不能安定下来,或在座位上辗转不安。②无法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经常离开座位。③经常过度奔跑攀爬,即使在不适合做的情景下。④经常难于安静做游戏或从事悠闲的活动。⑤经常无端地“忙个不停”。⑥经常过多说话。3、易冲动①经常在他人问题尚未说完,就脱口而出作出回答。②当要依次排队轮流时,经常难于等候。③经常打断或打扰他人交谈或游戏,而不顾及他人感受。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多动症如果不治疗,将终身影响一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上的功能。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患多动症的女孩中,超过3/4的人会患抑郁症、焦虑症、厌食症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将近2/3的人会出现吸毒或酗酒的问题。对于多动症儿童要建立多层次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行为干预治疗、药物治疗、父母及患儿教育、心理教育、学校教育模式干预等。1、药物治疗是首选方式临床常用的有中枢兴奋剂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专注达)、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托莫西汀(择思达)以及可乐定等。这些药物在控制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上效果不错。2011年,国家中医管理局将儿童多动症纳入中医优势病种,大力提倡儿童多动症的中医药治疗。 2、适宜的心理治疗至关重要患儿患病之后因其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我控制力差,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常常受到家长、教师及周围儿童的批评、责备和异议,日久患儿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缺陷,而且病程越长,病情越重,患儿心理缺陷就越加明显和严重。有鉴于此,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显得至关重要。1、对患儿要细致耐心,多鼓励,少批评,树立患儿的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患儿一般自控力差,不分场合、地点多动、任性,常常影响其他人,难以集中学习做一件事,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和学校老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种病态,而不是患儿玩皮,故意所为,这些行为同样使患儿内心紧张,时常处于恐惧、焦虑的心境。针对患儿这样的心态,父母和老师应当给患儿一个轻松的生活环境,减少忧恐、愁虑,避免惊吓,要耐心而细致地引导孩子,并且要少批评,多鼓励,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予以赞扬,切忌歧视、责骂或体罚。给孩子的夸奖必须是具体的,越具体越好,而不是笼统、虚情假意的夸奖。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适时表扬,逐渐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消除其自卑心理。要学会忽略孩子所犯的错误,做到从内心相信孩子不是故意的犯错误,而是出于病症的表现,孩子是无辜的。2、制定作息时间,安排丰富多彩的生活有计划地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做功课宜分步骤逐一完成。启发辅导,切忌长时间做单一的事情。生活要丰富多彩,学习和业余活动交替进行。每天把学习任务安排在孩子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的时间内,不要时间过长。当孩子这种愉快的情绪体验还在持续时要结束学习,让其自由游戏玩耍。同时对此期间的良好表现予以表扬,让孩子把学习与快乐、被他人的肯定联系在一起。在校学习时宜安排座位于注意力难以分散,教师又易察觉之处,可有意识地安排患儿在上课时站立或活动一下,如回答问题等。游戏及玩耍宜多想多作,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理及多动特点,让孩子多动手,尝试自己做各种事。户内与户外活动有机结合,但应避免一些无聊和刺激强烈的活动,如逛商场、打电子游戏等。3、培养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患多动症的孩子,大多数表现为孤僻、任性,脾气暴躁,做事不顾后果,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游戏中稍不注意, 就会任性哭闹, 乱发脾气, 甚至动手打人。这些病态行为常常会导致同伴孤立他, 不愿与其玩耍。针对这种情况, 应注意多安排病儿与其他孩子沟通。玩耍中, 当孩子出现异常行为即发病时父母应当保持理智,不要过分地训斥孩子。
原创程章精神卫生6862020-04-2318:19收录于合集#疾病宣教系列41个其一: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属于严重精神障碍,是精神科最复杂的疾病之一。疾病慢性化可能损害患者的社交、家庭、工作能力,部分严重者可能生活自理需要照料。虽然从患病率(中国2013-201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为0.6%)来说,它远不及焦虑、抑郁等患病率高,但却是精神科病房最主要的病种。这是因为患者在发作期间可能出现严重的精神症状,如严重的幻觉、妄想,以至于影响到行为,导致家人无法照料,或出现伤人、自伤、毁物的行为。例如,觉得有人在自己的食物和水里面下毒,因此不吃饭、不喝水。正是由于这样的风险,以及慢性化的患者需要更多的社会康复和支持,中国把精神分裂症纳入了社区随访管理服务。其二:精神分裂症会有哪些症状?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坚信一些与他个人相关的、与现实不相符的想法,十分顽固,他人的解释、劝说等根本无法动摇。妄想的种类很多,包括关系妄想(如,患者认为周围人说的话都是在含沙射影地议论他)、被害妄想(如,患者认为某个有权势的人雇了很多人来谋害自己,包括跟踪、下毒等)等。有些妄想内容比较荒谬,容易被识别,而有些则具有一定可理解性,不易被大众识别。幻觉也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没有客观刺激时患者的感官却感受到了。其中幻听最常见,比如患者在周围没人时却听到有人说话。精神分裂症患者还可能存在正常情绪、思维和行为的减少或缺乏,比如与他人情感疏远、话少和不社交等。总之,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多种多样……因此有时不那么容易明确诊断。其三:精神分裂症能不能治?得到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后,患者和家属往往觉得是灾难性的,感到绝望、恐惧,觉得“一辈子都完了”。实际上这个疾病是可治的,接受系统的治疗可以缓解这些严重的症状,患者可以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电影《美丽心灵》讲述了著名的数学家纳什的故事:他在30多岁时出现严重的幻觉和妄想症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接受治疗后康复,后来又经历了复发。他在与疾病搏斗的过程中,仍然继续着科学研究,并在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艾琳.R.萨克斯是美国的一名精神病学教授,还是美国新精神分析中心的临床研究员,她同时也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曾经数次住院治疗。她将自己的患病经历记录下来并最终出版自传《我穿越疯狂的旅程》。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坚持系统用药,绝大部分能获得理想疗效,因此该疾病治疗的主要挑战在于规范化治疗的延迟和患者自行减药或停药。精神疾病未治时间指的是从起病到接受系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时间,这个时间越长,患者对治疗的响应就越差。比如起病几个月就治疗的患者可能很快就治好了,而起病好几年却一直没治的患者接受治疗后可能就较难获得痊愈。这可能是长期的病理状态对大脑造成了更大的影响。其四:精神分裂症怎么治?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中,生物因素占主要的部分,首选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这类药物统称为抗精神病药,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基石。精神分裂症需要规范化的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抗精神病药,单药治疗,要用到治疗剂量。有的患者家属说,我们孩子已经用了2年药了,怎么还没好啊?实际情况是2年来患者一直使用的药物剂量远未达到治疗剂量。治疗剂量是一个范围,同一种药物,不同的患者需要的治疗剂量可能不同。所以患者的治疗是个体化的。这就要求患者、家属和医生要密切合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和家属常常会在维持期自行减药、停药。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大体分两个时期,急性期和维持期。急性期时患者症状很丰富,家属对治疗能充分重视;而维持期患者的症状常常已经消失或很少了,恢复了工作或学习。这时无论患者还是家属都容易掉以轻心,忽视服药的重要性,患者治疗的中断率高,而治疗中断后,复发风险增加。这是精神分裂症慢性化的最大的原因之一。鉴于上述原因,对于可能患有这类精神障碍的患者应尽早到医院接受诊治,并且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应对疾病,来争取最大程度的康复,拥抱灿烂的人生。参考文献:1.HuangY,etal.PrevalenceofmentaldisordersinChina:across-sectionalepidemiologicalstudy.[J].TheLancet.Psychiatry,2019;6(3):211-224.2.赵靖平、施慎逊主编.(2015).《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作者:程章单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原创刘北北北与焦虑为友2022-04-0419:52焦虑症如果伴随躯体症状应当先服药压制躯体症状,随后的重要一步就是看书以及心理咨询。这二者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认知调节。本篇文章笔者将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对比,来说明认知调节的相关内容。什么是认知简单来说,认知是个体的意识活动,是个人对一件事物的看法。这里首先要说,认知是意识层面的活动。他是由大脑对信息的加工随后形成认知。其次,我们每个人的意识都是独立的,对待同样的事物产生的认知可能大相径庭。2.为什么产生认知差异笔者认为,产生认知差异的原因不胜枚举,但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家庭因素。个人认识世界对待他人的方式,最初就是向自己父母自己亲近的人学习效仿来的,这点应该没有例外。我们生下来虽然是婴儿,但是从那一刻就为了生存在努力,也在尽力效仿着父母。因此父母对待事物的观点,我们自然会认为是正确的并以同样的模式进行认知活动。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吓唬我们,不听话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紧去。在许多孩童心中,认可父母的话是一定正确的,他们便会认为警察是会抓坏孩子的,也是有些可怕的。但是如果这个家庭里有一个警察角色的亲人,孩子会发现即使他不听话警察也不会随便把他抓紧去,他的认知和上面孩子的认知就完全不同。这里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但是我们对待事物的基础认知的一大部分是来自于家庭。世界上的人各有不同,家庭也当然多种多样,因此我们每个人的认知差异巨大也可以理解了。3.错误的认知如何影响你认知是多种多样的,其影响力也是不同的。比如对于天气的认知,有些人喜欢晴天有些人喜欢雨天,这样的认知差异对个人影响力是很小的。如果是人生目标的认知,婚姻关系的认知,这样的认知如果出现了偏离或者错误,对于个人的影响力巨大,可以说就像万丈高楼的地基不稳,在这样的基础上搭建的认知体系早晚崩溃。笔者以自己为例,笔者的焦虑认知错误的根源——自己的快乐和人生意义不重要,只要笔者可以获得周边的亲戚朋友认可,笔者就幸福满足,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笔者的这个错误认知,从高中起搭建直到焦虑症病发。在这个过程中,以这种错误的认知笔者搭建了自己的学业和人生以及婚姻认知大楼。笔者之前天真的认为,一切都不重要,只要别人认可自己那么自己就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但是这个过程中笔者日复一日的不开心不快乐,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差。最后笔者焦虑症爆发,至今笔者把已经在这个认知基础上建立的大楼拆的四分五裂。笔者现在仍然还会受到这座大楼的影响,但是笔者已经着手构建新的认知大楼并且把原本的大楼拆除的准备。笔者的例子说明,在错误的认知下你的行为和你的本心以及事实不符,你在此基础上忽略自己进行的行为不仅让自己痛苦,外界再对你不予以认可,能不难受?长此以往产生心理问题并不奇怪。4.心理咨询和读书如何改变认知当认知已经形成了以后,多数人就会陷入一种自己一定是对的的错觉。在这种认知里,别人否定你的认知,你会觉得他是和你对着干,是否定你这个人,也是否定你的价值。根据笔者观察,只有少数的人,能在别人对他的认知不予认可的前提下虚心接受批评并真正意义上反思批评是否正确。大多数人被人否定时候的反应都是炸毛,让后搜罗事实证据进行反击或者自我难过自我否定。第一种行为模式的人,我们称之为智者。第二种行为模式的人,我们称之为普通人。作为普通人我们认识到自己有问题的时候,最好办法就是向智者请教。如何请教?心理咨询是向接受智者智慧的本人或者学习了其精神的人请教,读书是直接阅读智者的智慧。智者的智慧为何能让人舒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一切思想都是立足于事实的。不同于我们普通人的错误认知,智者的智慧很多都是经历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以这样正确的认知为基础我们去搭建自己的思维体系大厦,这样的大厦怎么会产生问题呢?依然是以笔者自己为例,笔者在阅读许多的书籍以后,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内心快乐幸福才是立足世界的基础。笔者明白了这个事实或者说真理,笔者便坚定的将原来错误的地基果断拆除。这就是笔者认知改变的过程。笔者认知转变了以后,经常在做事自己生活中体会自己内心的感觉,照顾自己的身体和思维,随后焦虑的症状很快消失了,强迫思维也一天天的减少。这就是新搭建的认知大厦对笔者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笔者希望,各位能够勇敢的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拥抱美好的生活。但是你的认知错误还是正确,或者说本身没有正确错误只是适用方法不对,还是应当由专业人士去判断。祝各位,平安喜乐。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考试的焦虑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大影响。从学生开始接触考试,他们就面临种种不同考试的焦虑情绪,不管他们的学习到了哪个层次,也不论处在哪个年龄阶段,只要他们面临考试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从而在心理或生理上表现出一些不适或异常的情绪状态(如:紧张,焦虑,抑郁等),以至最终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一、考试焦虑的分类考试焦虑按不同程度可以分为考前焦虑,考中焦虑和考后焦虑。考前焦虑是指在考试前较短一段时间内,会感到紧张害怕,影响复习,坐卧不安,如果不加以干预会影响复习。考中焦虑情绪是指在考试过程中感到紧张害怕和忧虑,受周围同学影响较大,感觉自己做题速度和正确率较低,以至于直接影响到考试结果。考后焦虑是指在考后一段时间内,感到焦虑和恐惧,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考试焦虑的原因1.家庭: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太严,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全排子女的一切,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失去了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好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太高,无形中增加了子女的学习压力,往往就导致了子女对学习的强烈厌倦情绪,助长了考试焦虑的情绪。2.社会:社会价值取向和一些社会观念,国家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都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和考试的认知评价。因而好多学生认为,他们学习的好坏取决于成绩的高低。故此,有些学生就会产生对学习甚至考试的厌倦心理,进而在某些重大的考试压力中一再失误,导致与好多机会失之交臂。3.学校:因为好多学校只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题海术,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造成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不足,导致考试焦虑不断增加。三、克服考试焦虑的策略认知行为疗法对于考试焦虑有良好的疗效。认知行为治疗由A.T.Beck在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高效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首先,干预认知,认知是考试焦虑的直接原因其次,要改善行为,行为改善获得良好成绩有计划、适度的、有效的复习:劳逸结合、任务适度应试技能、克服粗心、集中精力的复习方法等最后,要干预焦虑情绪和生理反应放松训练有助于降低焦虑情绪和生理反应,其中肌肉放松效果最好,一般需要半小时左右,还有简单易行的深呼吸放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