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孩子身高,那绝对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在这个看脸、看腿的社会,拥有一双大长腿还是很占优势滴!然而,还是有很多家长分不清长得晚和真矮小的区别,让孩子错失了长高的机会! 有一部分家长把儿童“矮小”当成是“晚长”,其实这两个词代表的意义并不相同。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简单区别是还是市“矮小”还是“晚长”呢?什么是“矮小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小孩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SD)或者第三百分位(P3)属于矮小症。简单的说,就是100个小孩,身高排在前3 位的就是属于P3。那么什么又叫“晚长”呢?首先,“晚长”的小孩在青春发育之前,他的身高跟同龄小孩比,是没有明显差距的。“晚长”孩子的“矮小”是出现在其他孩子青春发育的快速生长期。其次,“晚长”又称青春期延迟,一般指的是女孩于12周岁以后、男孩于13周岁以后尚无第二性征出现(如男性睾丸增大、女性乳房增大等),或女孩15周岁仍无月经初潮。所以家长应该正确认识“矮小”还是“晚长”,把握黄金干预期。 目前我国3-15岁儿童中约有700万身材矮小,但每年接受检查进行干预的矮小儿童不到3万名,总体知晓率、干预率严重偏低。国内患者接受干预的时间一般比较晚,接受干预的孩子当中70%的年龄段在10-13岁,往往是在开始出现第二性征的时候,家长才意识到是矮小,而不是“晚长”;而国外矮小患者的平均干预时间为6岁左右。青春期之前每提早一年进行治疗,身高干预可以多长4-8厘米。3-12岁是矮身材干预的黄金期。 现在个子不高,以后会“晚长”吗?确实有极小一部分孩子会“晚长”,在医学上叫“青春期发育延迟”。在以前生活水平不高的年代,由于营养状况的不足,孩子会出现晚发育,“晚长”的现象比较普遍。但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由于营养过剩和不安全食品、不良信息等因素,发育普遍比上一代人早。不能用上一代人的发育时间,来判断现在的孩子,所谓“晚长”的例子越来越少。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矮小,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生长发育门诊找医生就诊,判断清楚孩子个子矮的原因,及时进行干预,才能让孩子获得满意身高。 不同年龄段,孩子年增长速率不同。家长要定期对孩子的身高进行监测,与同龄孩子比较、与前一年的身高比较。倘若发现孩子的生长速度不正常,最好让专科医生来判断孩子到底是“晚长”还是真正的“矮小”,医生会通过身高、骨龄、生长发育状况来综合评估。
提到骨龄,可能有些家长并不陌生,一些家长可能都带孩子去医院检测过,想知道自己孩子以后能长多高。骨龄检测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骨骼成熟程度,并且结合父母的身高以及孩子现在的身高、发育情况,可以有效地预测孩子的成年身高。那么什么是骨龄呢,骨龄需要如何测量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骨龄呢? 骨龄代表的是骨骼发育的年龄,正常应该与年龄一致,往往与性发育及其他内分泌功能成熟同步,也就是说孩子10周岁,身高也应该是10周岁孩子的平均身高,骨龄也应该10岁,上下偏差不超过6-12个月。但很多时候,骨龄与实际年龄并不像我们期望的那么同步。 骨龄太大、太小都是不好的。骨龄太大提示骨骼成熟过早,例如性早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以后成长的空间较小,对终身高有影响。骨龄太小往往与生长发育迟缓有关,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青春发育延迟、营养不良等,说明生长发育落后。所以骨龄偏小要综合分析,如果身高不比同龄人矮,骨龄小一点说明后期长高空间较大,终身高会比较理想。如果骨龄小,身高又明显偏矮,这就需要进一步检查矮小原因,再决定是否需要干预。 骨龄是如何测量的?其实就是简单的左手正位X线片。由于骨龄是弹性变化的,因此建议3-16岁的孩子每年最少检测一次骨龄。正常情况下,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前,如果生长发育良好,那么每年检测一次即可,如果对孩子身高有更高的需求,可半年检测一次;如果生长发育异常,建议每半年或三个月检测一次,以便及时调整改进方案。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建议每半年检测一次,如果对身高有更高的要求,可3个月检测一次。 影响骨骺闭合的因素有哪些呢? 性早熟对孩子的成长影响不小,由于骨骼成熟较快,骨龄超过实际年龄而骨骺提前愈合,影响孩子的成年身高。性早熟孩子的身高增长跟不上骨龄的增长,身高常落后于骨龄对应的平均身高。纵向运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骨骺的软骨增生、避免骨骺愈合,促进长高、延缓骨龄。 长城不是一日建成的,孩子们也不会一夜之间长成巨人,家长们在生活中要多费点心思,除了定期监测骨龄、掌握身高动态这一重要指标外,还可以从日常饮食、睡眠时间等多方面控制,真正落实孩子的身高促进方案,从而达到理想的身高。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在了解人的骨龄情况时,通常要拍摄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骨龄可有效地反映人体的成熟程度,它相对于实际年龄的提前或落后能决定儿童的生长类型,对成年身高、女孩月经初潮等有重要影响,因此骨龄评价在临床医学中有广泛的用途,是许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的重要辅助手段。在儿科临床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 ◆ ◆ ◆ 1)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是骨骼生长成熟所不可缺少的,甲状腺功能低减将延迟骨的发育,长骨骨骺发育不全,导致身材矮小。所以,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的骨龄低于实际年龄。在以甲状腺激素治疗的过程中骨龄发育加速,呈现追赶性生长现象。甲状腺激素剂量过大,可出现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相似的影响,引起骨发育一定程度的提前,即骨龄大于实际年龄。2) 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通过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促进骨骼的生长,因此生长激素缺乏的儿童骨龄异常延迟,一般延迟两年以上,身材异常矮小。用生长激素治疗,身高出现加速生长,且身高加速超过骨龄的增长,因此效果良好不会影响患儿生长潜力的发挥,然而有些药物如某些性激素或含有性激素的营养品,虽然当时也能促进孩子身高增长,但同时加速骨龄增长,促使骨骺提前闭合,最后就会使孩子的最终身高减低,所以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 性早熟和性幼稚症病理性和体质性性早熟儿童骨龄均提前。因骨骺提前愈合,因此成年后身材较矮。性幼稚患儿青春期明显推迟,由于性腺功能低下,引起骨龄延迟。在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中,骨龄和成年身高的预测是重要的监测方法。骨成熟度和身高增长速度尽可能保持接近正常水平,是治疗过程最好的监测指标。4) 全身性疾病儿童全身性疾病很可能造成骨发育的延迟,如营养吸收障碍的消化道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肾脏疾病等。营养不良儿童骨发育延迟,而且手腕部骨骺异常率明显增高。因此如果手部X线片上发现骨骺异常时,应当检查儿童有无内源性或外源性生长障碍。5) 正常变异对身高低于正常标准第3个百分位或高于第97百分位的非病理性矮小或高大的儿童,骨龄是决定是否治疗及评价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判断青春期发育类型及成熟度方面骨龄检查也是一项重要的手段,通过骨龄测定判断青春期生长开始加速的年龄、预测成年身高及女孩初潮年龄等,帮助解释由于青春期个体生长变异带来的烦恼和疑虑。
生长激素是人体脑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作用是维持人的正常生长。生长激素的分泌是不规则的。在运动后、夜间睡眠时或者应用了某些特殊药物后分泌会达到峰值,量也较多。因此,它在体内的浓度也一直在变化,时多时少。这种分泌的方式我们称之为脉冲式分泌。生长激素的分泌峰值的大小决定了体内的生长激素是否足够维持生长所需。通常情况下,如果生长激素分泌的峰值达到了10ng/ml,认为生长激素的水平是足够的。那么,如果需要检测血中生长激素水平峰值到底有多少,就需要在运动后、夜间深睡眠或者刺激生长激素分泌的药物使用后采血。但是,大家可能会很自然的想到,运动以及夜间睡眠采血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因为单一一次抽出的血样并不能确定是否为生长激素分泌的峰值。所以医生会使用一些特殊的药物,来刺激生长激素的峰值出现。这种方法就称为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它的可靠性比运动以及睡眠高,而且可以人为控制抽血的时间,所以便于操作。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精氨酸、可乐定、胰岛素以及左旋多巴,通过静脉或口服方式给药后,抽取给药前,给药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的血样,测定生长激素的值,这样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生长激素分泌的趋势以及最高值。由于药物使用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头晕,乏力、嗜睡等情况(虽然出现副作用的概率很小),因此,一般需要在住院部在医生、护士的看护下来进行此项检查。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一定局限性。它可能错过生长激素的峰值分泌时间,导致出现假阳性的结果。也就是实际是生长激素不缺乏的情况,但因为未能在分泌最高值抽血,因此结果体现了生长激素较低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较小,且目前来说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医生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症。当然,医生也不是仅凭这一项检查的结果来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需要通过身高、骨龄、生长因子,以及脑垂体的影像学等各种指标来综合判断。
青春发育期会带来身高和体重的快速增长,但如果要问男孩什么时候进入青春发育期、标志是什么,可能很多家长会说变声、长胡须、喉结或者初次遗精等。事实上,这些都不是男孩青春期开始的标志。「 男孩的发育顺序 」正常情况下,男孩10.5岁左右进入青春发育期,以睾丸的发育为标志,发育顺序为:10~11岁,睾丸开始发育;11~12岁,阴囊发育和色素沉着,阴茎发育;12~13岁,肾上腺功能出现,阴毛发育;13~14岁,睾丸和阴茎迅速发育,乳腺组织发育;14~15岁,腋毛、痤疮、声音变调,初次遗精。「 相关文献报道 」由于男孩青春期开始发育的标志比较隐蔽,如果孩子不说,家长一般难以察觉到。等到孩子出现变声、痤疮、长胡须或者喉结等外在特征比较明显的情况时,孩子往往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中后期。此时,身高突增高峰期已过,身高的增长空间已经很少。据报道:男孩青春期身高突增高峰基本位于男生变声前,此时由于生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骨骼的生长,每年长高不少于6-8cm。在变声后,身高增长明显放缓,直至停止增长,这是由于青春期之后性激素分泌增加使骨骺板成熟停止发育导致身高固定。临床医学表明:一般情况下,人的骨骺在14、15岁(初中二三年级)时候就会闭合,一旦骨骺闭合,无论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再长高。当男孩出现变声时,表明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身高至多再长5-7.5cm,有些孩子甚至只能增长1-2cm。如果男孩子变声时身高不高、不理想,家长还认为有足够的时间长个子,没有及时的进行干预,等到认识到有问题时,实际上已经错过了身高最后的干预机会!只要男孩变声时身高不足1米6,可能永远长不到1米7。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家长因为缺乏青春期生长发育知识,对孩子发育情况关注较少,当孩子在9岁前出现睾丸发育的情况时,并未发现,导致孩子出现早发育的情况。等到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提前出现胡须、变声时,才想到是否早发育,这时再去需求帮助往往己经晚了,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研究发现:未经治疗的早发育儿童最终身高可能为155cm至160cm。此外,早发育男孩由于身体发育很快,更向往模仿社会上的一些东西,如性爱和暴力,他们也因此比一般孩子更容易发生“危险”,产生犯罪和自杀等社会问题。家长应多加关注孩子的发育状况,一旦发现早发育的的现象,尽快到专业的生长发育机构进行检查,及时干预是可以帮助孩子抓住自然长高时间的!
长得矮是因为“晚长”?别自我安慰了!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感冒"老不好,结果一查竟是过敏性鼻炎。今天就用最通俗的大白话,教你30秒快速区分!####👉一、看发作时间-过敏性鼻炎:一到换季/接触过敏原就发作,像闹钟一样准时!-感冒:随时可能中招,一般持续7-10天就好了
现在开学以后,很多小朋友,需要上晚自习晚自习结束到家后已经九点左右。家长觉得小朋友辛苦的,会加餐一顿,这个合理吗?
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一定要重视。儿童感染后的症状一般比较隐蔽:可能仅表现为腹痛、胀气、厌食、生长缓慢,易被误认为“肠胃弱”。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身体健康蛇年矫健春光好年年如意喜气扬吉星高照福禄至祥云缭绕乐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