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江苏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癌症中心卵巢癌质控中心建设单位,以高质量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技术精益求精,创新发展,人才先行。科室医生团队以硕博士为主体,2022年妇科机器人手术量和机器人恶性肿瘤手术比例均在全省前列。10月16日,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陈小平主任医师医疗组通过腹腔镜手术,成功完成了一例发生严重感染的卵巢囊肿的切除。该病例情况比较复杂,手术难度很大,好在陈小平主任医师及其医疗组胆大心细、技术精湛,顺利完成了手术,帮助患者消除了痛苦。刘女士今年42岁,最初因突发腹痛于盐城市其他医院就诊。原医院考虑腹腔严重感染,予以抗生素治疗一周,未见明显好转。由于超声提示盆腔包块可能与周围组织存在严重粘连,原医院决定给予开腹手术的方案,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是,患者及家属经熟人建议辗转来到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入住陈小平主任医师医疗组。入院时,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均提示感染未得到控制,核磁共振提示“左侧附件区复杂囊肿,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肿大,盆腹腔积液”。诊疗组分析认为,这是一个严重感染病例,感染源破裂造成满盆腔粘连、肠粘连,而且已经错过急腹痛的最佳手术时间,手术是必须做的,但肯定存在器官水肿粘连,手术难度很大,继发肠管损伤以及感染性休克、败血症的风险较高。然而,患者的父亲又非常希望微创手术解决问题。最终,诊疗组在充分评估风险,结合自身的手术经验,做好预案准备后,认为有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条件,于10月16日进行了腹腔镜手术。让我们来看看刘女士盆腹腔里的庐山真面目吧……由于刘女士腹部脂肪较厚,腹腔镜穿刺直接不能到底,只好先做一个切口不到2cm的微小通道,夹提出腹直肌并切开前鞘后,才成功将镜头置入腹腔。置入镜头才发现,哪里有什么庐山真面目,只有满视野粘在腹腔天花板上的小肠肠管,盆腔器官一概封闭不见……碰到这样的粘连,真是“一言难尽”啊,我们必须“且分且细心”,在超声刀和冷器械的配合下,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进行分离。最终居然慢慢分开了,此时包块露出来真面目的冰山一角,长这样……这个术中发现和术前核磁影像中子宫前方的回声团吻合,这是一坨液体已经被部分吸收的“鱼冻样”脓液!难怪患者腹痛严重,这么大量的脓液释放出来,得有多么强的刺激性!继续分离,终于能够通过“一扇窗”看到子宫了,以及子宫后方一个直径8cm的左卵巢巧克力囊肿……由此,“复杂的囊肿”真相终于大白了!子宫被牵拉后倾,严重粘连于直肠壁,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像水泥一样浇筑在左盆壁和肠管之间,两侧的输卵管水肿变形被拉扯粘连到子宫后方……但没关系,看到了,就有办法。这时医生需要胆大心细,分离各处粘连,剥除左侧卵巢囊肿,切除两侧输卵管,去除散落附着在各处的厚厚脓苔,将盆腹腔冲洗干净,一个基本正常的盆腔结构展现出来……手术时间并不长,1个小时结束。最让我们欣喜的是,这位患者居然10个小时就通气啦,看,这是第二天查房时她的样子……很欣喜吧!更令人惊喜的是,患者居然两天后就正常排便、正常饮食了,并且没有任何不适,行动自如,于是就出院回社区疗养啦!
微创是目前妇科手术的发展方向,腹腔镜作为微创手术的开山鼻祖已经被广泛运用,无数患者通过腹腔镜技术体会到微创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而机器人系统则代表如今最先进的微创技术,是世界微创外科领域当之无愧的革命性外科手术工具,已在临床得到大量应用,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越来越多患者选择机器人手术。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目前在科室负责人陈小平主任的带领下,已成功大量开展机器人援助腹腔镜技术手术,涵盖卵巢、子宫、宫颈各种良恶性肿瘤手术,受到患者一致好评,为患者提供全新的手术方式选择,享受最先进技术带来的便利,包括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疤痕更隐形。李女士今年52岁,近期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需要尽快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与传统的开腹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相比,子宫内膜癌微创手术有着独特的优点,如腹壁创伤小、疼痛轻、视野清晰、出血量少、对肠道干扰少、术后感染率低等众多优点,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手术方式。李女士对微创手术、腹腔镜并不陌生,也十分愿意选择微创手术,但是对于陈小平主任提供的另一选择方案:机器人援助腹腔技术,李女士还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与腹腔镜之间的价格差异也让李女士有所迟疑,二者之间的效果差异是否值得?陈小平主任介绍道,子宫内膜癌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下和机器人援助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腹腔镜属于二维效果,而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3D高清影像大大缩短了麻醉时间,减少麻醉药的吸收,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通过运动缩放、震颤滤过、灵活的手臂内腕等技术,机器人手术系统设备对人体正常组织干扰小,手术出血少,术后疼痛少,引流少,拔管快,出院快。同时,作为最先进的微创技术,机器人手术的器械更加精细、微创,患者术后的疤痕也更加隐形美观。基于以上优势,机器人援助腹腔镜技术目前已在我院妇产科大量应用。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后,陈小平主任确认李女士符合进行机器人援助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条件,因此陈小平主任推荐患者进行机器人手术。与李女士不同,李女士的女儿早在之前就看到过机器人手术的相关报道,也震惊于该项技术的先进性。在听完陈小平主任的详细介绍后,更被其出血少、疼痛少、并发症少、感染率低、恢复快、疤痕更隐形和美观的优势所吸引,认为与腹腔镜手术的价格差异完全值得。“现在扫地都有机器人了,我们应该乐于接受技术进步带给我们的便利,特别是现在有非常成熟、安全的,能让妈妈受罪更少的技术,为什么不去选择呢?”让妈妈受罪更少是李女士女儿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坚决支持选择机器人手术的最大原因。最终,在家人的支持下,李女士选择了机器人援助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机器人援助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盆腔前哨淋巴结清扫图片经过详细的术前准备后,陈小平主任团队为患者实施了机器人援助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切除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并对盆腔前哨淋巴结进行清扫。机器人援助腹腔镜下的盆腔前哨淋巴结清扫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创伤,精准摘除容易转移的淋巴结。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局部渗液少,疼痛轻,患者出院快。陈小平主任介绍道: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3D高清影像、运动缩放、震颤滤过、灵活的手臂内腕等技术,有效克服了传统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的局限性。不仅是子宫内膜癌,机器人援助腹腔镜技术目前已在妇科领域大量应用,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手术,已经走向大众,尤其是对于复杂手术更具优势,无论是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还是盆腔粘连复杂的妇科良性疾病,机器人手术都大显身手。
近期,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在科室负责人陈小平主任的带领下,为一位患有巨大子宫肌瘤的患者,成功实施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李女士今年49岁,三年前发现月经量增多伴严重痛经,于近期前往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子宫测值:123x70x91mm,内膜厚12mm,左侧附件区可见一个无回声区,形态尚规则,大小约47x33mm,其内透声差。诊断为巨大子宫肌瘤,建议手术。陈小平主任指出,巨大子宫肌瘤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直肠与膀胱压迫等症状,也存在潜在癌变的风险,需要进行手术。因患者子宫肌瘤巨大,手术难度也随之增大。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切口创伤更小,拥有3D立体高清镜头,可以将手术野放大10~20倍,机械臂组可540°旋转操作,帮助克服巨大子宫及术中复杂粘连等手术困难,且具有术后恢复时间段短、安全性高等优势,目前已在妇科领域得以应用,尤其在复杂手术中具有优势。因此,陈小平主任团队在综合评估后决定选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手术中确定方案后,在与患者的详细沟通及医护人员的精心准备下,医疗团队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高分辨率的全景三维图像处理系统帮助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同时机械臂过滤人手的抖动,其超强的控制力及灵活操作帮助在女性盆腔这一狭小的解剖区域中完成精细准确的操作。相较于普通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处理巨大子宫肌瘤更具灵活性,操作精准,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局部渗液少,疼痛轻,出院快等优势。巨大子宫标本(1050g,正常子宫20倍大小)陈小平主任介绍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因其创伤性小、术后恢复时间短以及安全性高等优势,已在妇科领域得以应用,如治疗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同时也应用于盆腔粘连复杂的妇科良性疾病,尤其在复杂的手术中具有优势。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优势介绍1、三维视觉影像不同于腹腔镜2D平面视野,机器人手术系统拥有3D立体高清镜头,手术视野更清晰(放大10~15倍)、宽阔(双眼合成成像),手眼操作一致程度较腹腔镜更高,可以使主刀医生更精确地把握手术切除过程、控制手术节奏,有利于深部或复杂位置的解剖。2、灵活机械臂组机器人机械臂拥有7个自由度,比人手腕的5个自由度更加灵活,可540°旋转操作,且本身体积较小,这就使得机械臂在有限空间内比传统手术的操作空间更大,尤其对于往往发生在狭小的阴道、盆底的妇科恶性肿瘤,或者其他妇科疑难手术。3、降低并发症机器人机械臂具有先进的震颤滤过系统装置,在体内可有效缩减主刀医生手部震动,不仅能提高操作的精准度,还能增加转动、分离、抓持等操作的稳定性,减少因人为因素发生意外的风险。
李女士今年36岁,三年前出现月经量增加、经期延长及痛经。痛经严重程度持续增加,难以忍受,于是四个月前前往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在对李女士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进行体格检查后,陈小平主任建议进行B超检查。结合B超检查结果,诊断为子宫腺肌瘤,收治入院。陈小平主任介绍到,子宫腺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由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肌层内局限性增长而形成。本例患者病情严重,需要手术,但患者执意要求保留子宫,因此如何保留子宫、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是治疗的重点,经过陈小平主任团队仔细讨论,决定选择元宝式子宫腺肌瘤减瘤术。确定手术方案后,在与患者详细沟通及医护人员的精心准备下,医疗团队采取了元宝式子宫腺肌瘤减瘤术。术中采取仰卧位,切除大部分子宫肌层及部分内膜组织,留下部分肌层分别距离双侧韧带及血管1.5cm,宫颈2cm,使得剩余子宫呈长条状或元宝状。保留宫颈管内膜及其上方约1.5cm处内膜组织。1/0吸收线连续缝合内膜外肌层组织,关闭子宫腔。1/0吸收线继续缝合前后壁子宫肌层,缝合后子宫外形呈元宝状或横条形。同时缝合关闭双侧输卵管间质部。经过陈小平主任团队细致、有序的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少,未输血。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在进行元宝式子宫腺肌瘤减瘤术后,李女士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无明显痛经,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且复查B超未见明显异常。陈小平主任指出:相较于常规子宫腺肌瘤减瘤术具有子宫缩小不明显、痛经改善不明显、无法解决月经量大、再次手术可能性大、后续需要补充药物治疗等问题,元宝式子宫腺肌瘤减瘤术可以祛除更多腺肌症组织,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不仅术后治疗效果明显提升,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更极大程度避免了再次手术,且无需进行后续药物治疗。而根治性手术全子宫切除,改变盆底结构易导致性功能障碍、脱垂、漏尿、卵巢早衰、骨质疏松,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不明显,同时不能满足患者强烈保留器官的执念。术中陈小平主任介绍到,元宝式子宫腺肌瘤减瘤术适应症为:l影像学诊断子宫腺肌瘤者l年龄35-45岁未绝经,且临床资料记录完整l症状严重,长期保守治疗失败,有手术指征而执意要求保留子宫者拓展阅读:元宝式子宫腺肌瘤减瘤术子宫腺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由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肌层内局限性增长而形成。好发于30~50岁妇女,多有过生育经历,发病率为8.8%~31.0%,且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需要引起重视。主要的临床症状有月经量增加,经期延长以及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有全身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类药物、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或局部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保守性的手术治疗包括异位病灶的切除术、子宫动脉的栓塞术、高强度聚焦超声及子宫内膜电切等,根治性手术为全子宫切除。对于保守治疗,该病复发率高,需长期药物辅助治疗,患者依从性差。保守性手术治疗中,微创介入手术经济成本较高,且远期效果不明,目前病灶切除接受度较高。而如若进行根治性手术全子宫切除,改变盆底结构易导致性功能障碍、脱垂、漏尿、卵巢早衰、骨质疏松,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不明显,同时不能满足部分患者强烈保留器官的执念。针对于以上不足,在患者症状严重,需要手术,且执意要求保留子宫时,满足适应症的情况下,推荐选择元宝式子宫腺肌瘤减瘤术。相较于常规子宫腺肌瘤减瘤术,元宝式子宫腺肌瘤减瘤术不仅术后治疗效果明显提升,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更极大程度避免了再次手术,且无需进行后续药物治疗。在针对元宝式子宫腺肌瘤减瘤术后的患者回访中,患者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无明显痛经,且复查B超未见明显异常。元宝式子宫腺肌瘤减瘤术具有疗效确切,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等优点,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推荐使用。
随着二胎、三胎的开放,妇科接诊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明显增多。但很多人对瘢痕妊娠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不知道它的风险到底有多大。明星陈浩民的老婆5年4次剖宫产都安然无恙,不禁让普通老百姓放松了警惕,以为剖宫产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殊不知,妇产科医生们真是替她的主刀医师和她自己都捏了一把汗。什么是子宫疤痕妊娠?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指孕产妇的受精卵或孕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大量出血、严重者危及生命。文献报道剖宫产瘢痕妊娠在早孕女性中的患病率约为1:1800,CPS占异位妊娠合并剖宫产术史患者比例为6.1%。再次瘢痕妊娠,风险不可小觑随着剖宫产产妇数量上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也逐渐增多,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女性CPS发病率为0.15%。此时,治疗难度加大,并发症风险明显增多。30岁的张女士(化名),在2019年的时候已经经历了剖宫产2次,人工流产2次,因“停经48天,清宫术后阴道出血4天”,就诊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拟“瘢痕妊娠”入院。当时B超提示宫腔下段瘢痕处见1510mm混合回声,探及明显血流。入院后进行了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盆腔粘连松解术+清宫术。手术过程顺利,出血约50ml。就在不久之后,距离前次瘢痕妊娠手术仅9月余的时间,张女士又因“停经53天,阴道出血2天”入院,B超见子宫切口处见大小约127mm的妊娠囊,凸向子宫切口方向生长,提示再次瘢痕妊娠。我院妇产科陈小平主任介绍到,瘢痕妊娠的治疗一般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后,辅以B超监视下的清宫术;开腹或腹腔镜下局部病灶切除术;以及介入治疗,即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辅以B超监视下清宫术。腹腔镜手术治疗亦适用首次及再次瘢痕子宫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有以下优势:-出血少: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就能阻断子宫体部血供主干,减少清宫时出血。-更安全:腹腔镜观察下行清宫术,若出现穿孔亦可及时修补,并可以对瘢痕处进行加固。-预后佳: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可以很快建立侧支循环,子宫不会缺血坏死,亦不影响血运及月经来潮。再次瘢痕妊娠后,陈小平主任团队对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结扎+子宫动脉上行结扎+清宫术。术中出血少,术后安返病房,术后HCG下降迅速,恢复满意。该如何预防瘢痕妊娠?1、降低剖宫产率和侵入性子宫操作由于CSP绝大多数发生于剖宫产术后,因此需要医务人员充分与患者沟通,宣传自然分娩,并积极开展导乐、分娩镇痛等服务改善自然分娩体验,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避免无指征剖宫产。2、严格避孕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避孕宣传减少人工流产等宫腔侵入性操作,从而减少子宫瘢痕及子宫内膜损伤的发生。子宫手术后如患者无妊娠需求,应建议患者严格避孕,并提供具体可行的避孕指导,避免再次妊娠。如患者有妊娠需求,再次妊娠前评估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并于早孕期行超声明确胎囊位置。医生在此提醒,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应警惕子宫瘢痕妊娠的可能,一旦停经后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宜早期行超声或MRI检查,若确诊为子宫疤痕妊娠,要尽早终止妊娠。
由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育龄期女性肥胖人数也明显增加,加上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的增多等,导致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妊娠大家都知道是从受孕到分娩的这一段时期,妊娠糖尿病(GDM)就是指妊娠前没有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在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有哪些危害?糖尿病会对胎儿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容易引起胎儿流产或早产,据统计糖尿病孕妇早产的发生几率在10%~25%,流产发生的几率为15%~30%。糖尿病孕妇分娩的宝宝发生畸形的概率显著增加,是非糖尿病孕妇的7~10倍,孕妇一旦诊断为糖尿病,就要在妊娠期加强对胎儿畸形的筛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比如巨大儿和生长受限,导致难产及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宝宝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低血糖,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行为认知。糖尿病对孕妇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易发生微血管的病变,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对孕妇和宝宝都非常危险。容易发生感染,比如阴道炎,无症状菌尿等,这些感染可能会导致早产,加重代谢紊乱,甚至酮症酸中毒。血糖控制不好导致的胎儿偏大,会引起难产、产道损伤、产程延长以及剖腹产几率增加。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在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如果孕妇存在以下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特征,需警惕妊娠糖尿病的发生:1.体重超重2.糖尿病家族史3.年龄超过25岁4.上次怀孕出现妊娠糖尿病、死胎或流产、巨大儿(体重超4千克)等。5.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6.曾有胰岛素或血糖相关的其他问题,如: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不耐受等7.患有高血压、高胆固醇或心脏病。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明白,糖尿病不可不防。怀孕期间,建议所有孕妇都接受妊娠糖尿病的筛查,糖尿病症状往往并不明显,需要通过医学检查手段来协助筛查。一般在妊娠24~28周期间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对于高风险人群,可以在妊娠13周前进行该项筛查。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之前,先检测空腹血糖,再口服75g葡萄糖,检测葡萄糖代谢能力。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一小时≥10.0mmol/L或服糖后2小时≥8.5mmol/L,3个时间点有一个血糖高于这个标准,就可以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的筛查比较简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防止对母婴的不良影响。
提起避孕药,想必大家并不陌生。目前来说,口服避孕药大致分为三类,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其中短效避孕药是较常用的一种避孕药,需要每天服药,只要不漏服,避孕效果可以达到99%以上,不良反应极小。 口服避孕药之所以拥有较高的避孕成功率,奥秘在于: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同时影响依赖此轴的生殖器官功能。因其便捷性、极高避孕率,使得短效避孕药在众多避孕方式中占重要一席。 每年,全世界有超过22万女性被诊断为卵巢癌。它的死亡率很高,是排名很靠前的女性杀手,每年14万女性死于卵巢癌。相对乳腺癌89%的5年生存率,卵巢癌整体只有45%左右,晚期卵巢癌更是低到17%。如何防治卵巢癌,已成为全球妇科肿瘤专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避孕药和卵巢癌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真的会降低卵巢癌风险么? 来自意大利米兰大学的Carlo La Vecchia教授和他的同事发表论文,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可以预防卵巢癌。他们统计了从2002年到2012年,十年间的病例数据,发现欧盟28个国家的卵巢癌的死亡率降低了10%,每十万名女性中的死亡人数从5.76下降到了5.19。 美国的比例就更高一些,死亡率下降了16%,死亡人数从5.76下降到了4.85。除此之外,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都有2-12%不等的降幅。而这个下降趋势背后的原因就是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在美国和欧洲国家,引进口服避孕药的时间比较早,使用比较频繁,所以下降趋势发生的也相对较快。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的陈小平主任对此做出了解释。目前认为不断排卵的慢性刺激,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即在排卵前后卵巢上皮细胞会进行增殖与修复,此过程有可能产生异常细胞,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肿瘤。因此,服用促排卵药物会或多或少增加患卵巢癌的风险。而口服避孕药抑制了排卵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卵巢癌的风险,这是有一定医学根据的。 但陈小平主任强调,虽然有证据显示口服避孕药有预防卵巢癌的效果,但仍需谨慎使用。 卵巢癌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至今为止所有的研究都集中在50岁以下女性,因为大多数的避孕药服用者都集中在这一人群。但是卵巢癌发病年龄平均约50岁,患者多为老年女性。虽然口服避孕药的保护性作用会持续多年,那么口服避孕药的服用是否最终将降低年龄较大女性人群的卵巢癌的发生,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拭目以待。 同时,口服避孕药虽可降低卵巢癌发病的危险性,但是有报告表明长期服用并不会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有不少报告认为恰恰是升高的。还有不少肿瘤的患病风险的提高是与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有关的,比如宫颈癌、胶质瘤、垂体瘤等。世界各地高发的肿瘤类型不一,如果一个地区是卵巢癌高发地区,女性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或许利大于弊,但别的地区就不一定了。故口服避孕药的使用仍应权衡利弊,因人而异,不要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