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活检在大多数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必不可少,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穿刺活检明确病理是后续制定治疗方案的前提。如果人体长出异常的包块或者结节,我们是无法通过肉眼来判断这个包块是什么的,是恶性还是良性?CT或核磁等检查也只是初步查看包块的内部结构,如形态、范围和与周边器官的关系,但对于包块的性质是很难准确给出答案的。世界公认的最准确也是诊断金标准的方法就是病理检查。但要进行病理检查,首先需要取出部分包块的标本,运用最多的方法就是穿刺活检。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但是创伤比较大,且对于不同性质的包块,手术范围不一样,如果不事先知晓性质,就会手术范围不足导致复发或者手术范围过大导致不必要的创伤。穿刺活检是利用极细的针通过皮肤,在CT或者超声的引导下穿刺到达包块部位获取标本的方法。获取标本后再进行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及免疫组化等一系列处理程序后,做成病理医生可以用来分析和判断病灶性质的玻璃片,用于诊断。穿刺活检是临床上比较好和快速的肿瘤诊断方法,创伤小且准确率较高。北医三院肿瘤放疗科在穿刺活检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技术先进,其发明的3D打印模板技术使得穿刺活检更准确、更安全。另外,不仅可以对肿块进行诊断,还可以进行后续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消融、后装治疗及粒子植入等一系列技术已经形成一条龙的支持。使得大多数患者再无需转战多家医院或者多个科室就可以解决问题。具体活检过程可点击查看视频:3D打印技术用于肿物的精确穿刺活检,王俊杰主任医师全程讲解。
2021年10月,58岁的莫先生面带愁容进入北医三院肿瘤放疗科专家门诊,十分焦虑的向王俊杰主任医师介绍起自己的病情。半年前,莫先生体检时发现右肺上叶结节,大小约0.9×0.7cm。因为没有咳嗽、咳痰、胸闷等不适症状,莫先生对于肺上的小结节未予重视。2021年10月,莫先生复查胸部CT发现右肺上叶结节较前增大,这一结果让莫先生紧张起来。结节变大了?莫非我是得了肺癌?莫先生急切的就诊于多家医院,均建议行肺穿刺活检明确病理,但是病灶太小,穿刺难度大,各个医院都没有把握可以准确穿刺取到组织。 “没问题,可以穿,无悬念”,王主任看完CT影像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2021年10月25日莫先生于北医三院肿瘤放疗科行3D打印共面模板(3D-PCT)辅助CT引导下肺结节穿刺活检术,顺利取到1条长约1cm红白相间组织,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出血、气胸等并发症。数日后,病理结果回报:穿刺组织中可见中—低分化粘液腺癌浸润。明确病理后,莫先生在北医三院开始了下一步抗肿瘤治疗。 肺小结节 肺小结节是十分常见的现象。随着人们防癌、体检意识的提高,加上新冠肺炎入院常规筛查及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肺小结节的检出率明显上升,筛查出的结节的直径也越来越小。大部分肺小结节可以复查随诊,但随诊期间存在结节恶变、进展或转移的风险,且有部分结节本身可能就是早期肺癌,需要穿刺活检来明确,所以肺穿刺活检至关重要。越小的肺结节穿刺难度越大,且肺结节随呼吸不断运动,这更增加了穿刺难度,很多医院对于亚厘米级的肺结节都束手无策。 2015年王俊杰主任团队联合研发出3D打印共面和3D打印非共面模板,并将其应用于穿刺、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微创治疗领域。北医三院肿瘤放疗科3D-PCT辅助CT引导亚厘米级肺结节穿刺活检技术成熟,成功率高。3D-PCT与CT引导结合,大大缩短了肺穿刺操作时间,极大的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降低了出血、气胸、术后咯血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精准医学时代,3D-PCT与穿刺技术的结合,使穿刺更精准、更快速、更安全。正所谓“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3D-PCT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让亚厘米肺结节能尽早得到诊断,真正实现了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