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气温骤变,血管收缩,许多人都出现了腰膝酸软、腿脚发麻的症状。常见于正在翘着二郞腿玩手机的年轻人、弯着腰埋头工作的中年人、正在去买菜的老年人……对有些年轻人来说,麻木是短暂的,很快就能自行恢复。但对很多中老年人来说,双下肢麻木,且持续时间比较长,有的甚至还影响了行走功能,没走几步路就觉得“脚力”不够,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下。这种腰膝酸软、疼痛麻木、行走无力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方能继续行走的症状,很大可能是由我们今天要说的腰椎管狭窄引起的。//腰椎管狭窄是骨骼退行性病变人进入中老年后,各个组织出现老化、退变、增生,腰椎管也不例外。这附近的软组织会增生、增厚,腰椎间盘膨出甚至突出,骨质增生等,而导致神经周围空间变小而受压。如果你细心地保留了年轻时的椎管影像资料,和年老时的椎管影像资料一对比,年老时的椎管一定会比年轻时的要窄。换句话说,每个中老人可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问题。可以说,这是种“老年病”,不用过于担心。不过,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原因,这种“老年病”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腰椎管狭窄的症状?腰腿痛:长期、多次反复的腰痛,有时可放射到下肢。间歇性跛行:当站立或行走时,出现腰酸痛、腿痛或麻木、无力、抽筋,并逐渐加重以至不能继续行走。坐下或蹲下几分钟后上述症状消失并可继续步行。因有间歇期,故名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乏力:可有下肢麻木、冷感、乏力、某些肌肉萎缩以及鞍区麻木、大小便失禁或尿急或排尿困难等症状。//腰椎管狭窄怎么办吗?锻炼是预防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发病的有效措施。由于多数都是中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这就需要他们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防止腰背部肌肉萎缩,从而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延迟脊柱椎体的退行性改变或防止退行性改变进一步加剧。不过在有明显腰腿疼痛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的阶段(急性期),不推荐运动,这时应当卧床休息2—3周,减少弯腰活动,避免提拿或扛重物等剧烈劳动。其他非手术治疗措施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措施类似。// 腰椎管狭窄非手术治疗训练方法仰卧位拱桥式背伸肌锻炼仰卧于床上,双脚掌、双肘部、后枕部着床,小腿与床垂直用力,使身体其他部分离床拱起像拱桥一样。此方法可使脊柱两侧腰背肌得到锻炼。腰背肌发达持续平衡,可保护脊柱在受力时不再挤压腰椎间盘。飞燕点水式背伸肌锻炼俯卧,用力挺胸抬头,双手向前伸直,膝关节伸直,两腿向后用力,使头、胸、四肢尽量抬离床面,似燕子飞状,故名'飞燕式'。每次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此为一个周期。锻炼目的同拱桥式。侧卧位梨状肌舒缩锻炼侧卧于床上,上边的腿抬高,抬腿时应尽量使两腿之间的角度为直角,两腿交替进行。此方法可使下肢的外展肌群和臀部得到锻炼。直腿抬高锻炼主要锻炼腘绳肌和股四头肌。平卧于床上,双腿交替抬高、放下,反复进行,抬腿时应尽量使下肢与身体成直角。//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手术?影响生活:在症状较重,经过半年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压迫神经:有明确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压迫,导致神经功能不全,包括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功能不全;脊椎滑脱:脊椎滑脱所致的腰椎管狭窄症,其治疗应视脊椎滑脱的程度和有无神经压迫症状而定;外伤导致:外伤性腰椎管狭窄的治疗见脊柱骨折和脱位有关部分,也不是都需要开刀。注意:脊柱疾病病因环环相扣皆有因果关系,须整体治疗。但脊柱为其重中之重,医者必治之地,病有百种,方有千式,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
在日常诊疗中,有时会碰到患者诸如这样的询问:医生,我肩颈特别痛,而且经常感觉痛得连手脚都发麻了,是不是患了颈椎病啊?但其实,导致肩颈痛并连带四肢发麻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颈椎病,也有可能是颈椎管狭窄症引发的疼痛症状。而在生活中,患者朋友们经常容易将颈椎管狭窄症和颈椎病混淆。颈椎管狭窄症是指颈椎管狭窄导致患者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及神经根受到压迫,并且出现相应的症状。而在颈椎病的发病条件中,很多都是建立在椎管狭窄的病理基础上,椎间盘突出、脱出和骨赘等都属于颈椎管狭窄症的致病因素。所以,在临床治疗中,颈椎管狭窄症≠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的分类及病因根据病因可将颈椎管狭窄症分为四类,包括:1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早期或在未受到外来致伤因素的情况下,可能不会出现症状,但随着脊柱的退行性改变,或是头颈部的一次外伤后均可能会使椎管进一步狭窄,从而引起脊髓受压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脊髓型颈椎病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者占60%~70%。2、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这一种是最常见的类型。人到中年以后,颈椎逐渐发生退变。退变发生的时间和程度与个体差异、职业、劳动强度、创伤等有密切关系。3、医源性颈椎管狭窄症主要因手术而引起。手术创伤及出血疤痕组织形成,与硬膜囊粘连并造成脊髓压迫;椎板切除过多或范围过大,未行骨性融合导致颈椎不稳,引起继发性创伤性和纤维结构增生性改变;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后,骨块突入椎管内;椎管成形术失败,如绞链断裂等。4、其他病变和创伤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肿瘤、结核和创伤等。但这类疾病是独立性疾病,颈椎管狭窄只是其病理表现的一部分,故不宜诊断为颈椎管狭窄症。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了颈椎管狭窄症颈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老年人,易发部位为下颈椎,以颈4~6节段多见,发病缓慢。它的典型症状包括:1 、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过敏或疼痛。大多数患者具有上述症状,且为始发症状。2、运动障碍多在感觉障碍之后出现,表现为四肢无力、僵硬不灵活。大多数从下肢无力、沉重、脚落地似踩棉花感开始,重者站立行走不稳,易跪地,需扶墙或双拐行走;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出现四肢瘫痪。3、大、小便障碍一般出现较晚。早期为大、小便无力,以尿频、尿急及便秘多见,晚期可出现尿潴留,大、小便失禁。当然,以上仅为临床表现,最终必须要通过专业医疗设备检查来进行确诊,比如X线平片检查、CT扫描检查、MRI检查以及脊髓造影检查。如何预防颈椎管狭窄症避免过度劳累不要在颈部过于劳累的状态下工作、看书、上网等,如果长期在颈部劳累的状态下工作只会导致颈部劳损更严重。防止颈椎的损伤在劳动或是运动前,应做好准备活动,以免突然的运动会给颈部带来损伤。纠正不良姿势长时间的不良姿势会对颈部产生一定影响,因而我们要保证良好的坐姿,并避免保持同一姿势过久。防止颈部受风受寒风寒潮湿的侵袭对颈部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因而,我们要注意颈部的防寒保暖。加强锻炼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正确的锻炼方式对颈部的保健至关重要。最后必须提醒患者朋友们,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千万不要忽视,更不要当作颈椎病治疗,必须及时到医院明确诊断,并且配合医生治疗。目前,临床上颈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法按照入路不同分为前路手术、前外侧路手术、后路手术。但具体的手术方案还是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个体化定制!
加入的其他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