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大类因为子宫内膜离开原有的位置而导致的疾病,我们常常戏称为“流浪的内膜”。离开子宫腔,子宫内膜最常到达的部位,是卵巢,盆腔的最低点,肠管,阴道,远隔的部位还有肺部,鼻腔,手术瘢痕处
子宫是女性特有的器官,也是一种女性象征。当在临床上遇到某些疾病而不得不切除子宫时,不少女性就会担心变老,担心无法排毒、担心性生活不和谐……那么,这些担心究竟有没有道理呢? 1. 子宫有什么作用? 注
作为中老年女性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多表现为子宫脱垂与阴道前后壁膨出等,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呈现出增高的趋势,以阴道前后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尿潴留、子宫脱垂最为常见。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的生活和社会交往。 对老年重度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分为重建性手术和封闭性手术。 重建性手术适合有性生活要求的中年患者,经过重新给子宫周围的韧带进行锚定,将子宫固定在一些相对有支撑的组织。 阴道封闭术适合于年老体弱,无性生活要求的患者。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中出血量少,能够降低手术风险,该治疗方式对于无性生活需求、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前面我们聊到了盆腔器官脱垂是怎么回事,又在平时做些什么有助于预防。那今天就聊聊到了什么程度是需要到医院进行手术干预呢? 子宫脱垂不重的时候是没有不适症状的,也就是1度脱垂是只有妇科医师查体才能发现的。 那也不是说一有症状就立刻需要手术。我们看看下面的图 1.当子宫脱出于阴道口外,走路时有异物,摩擦感,甚至严重时出现溃疡或感染(多在老年人群中发生),这时需要手术干预。 2.子宫脱垂引起排尿困难,排尿不畅,或者尿失禁,排便困难,都是要就诊的信号。长期的排尿不畅,尿潴留会引起肾后性梗阻,可能影响到肾功能。而尿失禁也是需要关注和治疗的,这个问题将在下次话题中聊。
造成盆底肌肉损伤的原因有哪些呢? 怀孕、分娩、难产、便秘、妇科肿瘤、性激素水平下降等等,都会造成盆底肌肉及神经损伤,导致盆底疾病。 如何预防呢? 1.避免重体力劳动(如:搬重物、举重、长时间站立等); 2.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纠正便秘); 3.及时治疗慢性咳嗽、肥胖等; 4.盆底肌肉?锻炼———凯格尔运动做起来; 5.定期检查盆底肌功能。
虽然宫颈癌疫苗从2016年就在我国开始应用了,但因为各种原因,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接种上,但却发现了宫颈癌前病变。做完治疗后,问题就来了,既然之前没有打过疫苗,现在感染过HPV病毒了、病变也切除了,对这部分还没有超过45岁的女性,还能再接种HPV疫苗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厘清: 无论是锥切治疗还是物理治疗,这些都是局部治疗手段,宫颈还在,手术后切缘可能阳性、手术技术等因素会导致残留病变;再次感染新株型或者原有病毒亚型持续存在,也就可能再次罹患宫颈癌前病变。通过长期随访的数据发现,有宫颈癌前病变治疗史的患者,在治疗后至少25年内,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加,持续性或复发性疾病的发生率为4%~18%。HPV疫苗无论是几价疫苗,都是预防性疫苗,通过诱导针对主要衣壳蛋白L1的病毒样颗粒的中和抗体,从而防止阻断HPV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预防性HPV疫苗能够预防特定亚型的HPV感染,能预防癌前病变复发吗? 从理论上来说,尽管预防性HPV疫苗不能作为治疗性疫苗,但疫苗可以预防将来感染既往没有暴露过的HPV亚型,那么治疗后的患者接种疫苗就可能是受益的。接种HPV疫苗还能提供对疫苗未覆盖的其他HPV亚型的交叉保护,增强对来自相同亚型的HPV感染的免疫应答,从而预防再次感染相同的HPV类型。 在临床的实践中观察发现,手术治疗后,疫苗接种组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为1.72%~4.0%,而没有接种组为4.76%~5.9%。接种二价或四价疫苗后,HPV16/18相关的复发风险降低(59%~74%)。基于理论上的可行性,以及临床中观察到的效果,国内外指南建议在推荐接种年龄段内的,既往未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都可以接种HPV疫苗,无论他们是否正在接受或已经接受完宫颈癌前病变的手术治疗。
随着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的患病率在育龄期女性中日益增多,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非典型增生的癌变率较高,其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采用何种治要依据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及年龄决定。适合
新的一年第一个工作日,迎来了一位年轻的患者,诉求就是要求子宫切除。详问之后才知道是因为3个月前诊断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咱们一起来看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必须要切子宫吗?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子宫内膜腺体的不规则增殖,同时伴有腺体/间质比例的增加。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是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其发病率比子宫内膜癌高3倍。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可以造成月经紊乱,不孕,若不加以干预,有可能进展为子宫内膜癌。首发症状是异常子宫出血,主要包括月经血量增多、月经间期出血、不规则出血、雌激素补充治疗中无规律的出血以及绝经后子宫出血。1.诊断性刮宫2.宫腔镜1.有高危因素(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2.长期不规则子宫出血;3.B超提示子宫内膜过度增厚,回声不均匀;4.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为癌前病变,不是良性增生,是必须治疗的,那后面我们再聊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的疾病。出现痛经、囊肿,甚至不孕。如果是不严重的情况下,曼月乐有一定治疗效果。内异症造成的损害就是每个月的子宫内膜脱落,导致出血、炎症、包块、囊肿和疼痛。药物治疗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子宫内膜不脱落。轻症的患者通过曼月乐释放的孕激素,让内膜萎缩,不再每个月增生,脱落,也就缓解了症状。症状较重的患者,子宫体积大,异位的内异症病灶更多,很多合并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曼月乐每天释放的这些药物,不足以抑制数量多而且部位深的病灶,也就不能完全控制症状。因此,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适合的人群,不能一概而论。
1.异位的内膜会不会恶变?内异症除了带来月经期的腹痛,生育能力下降,最令人担忧的是癌变的缝线,临床观察恶变率约为1%。主要恶变部位在卵巢,属于内异症相关的卵巢恶性肿瘤。有研究显示,异位症患者患卵巢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