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群当中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但是患病人数非常多。据2018年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调查显示: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32%;65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32%,其中女性为56.1%。因此,骨质疏松症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 骨质疏松症需要治疗吗? 随着疾病的进展,骨量的不断丢失,患者会出现全身骨痛、四肢抽筋、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易于跌倒,甚至出现腰背、髋部、大腿、手腕及肋骨等部位的骨折。这些骨折会导致驼背、骨骼畸形和身高变矮;因剧烈的腰背痛而出现失眠、抑郁,心理障碍;继而出现瘫痪、卧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甚至会因此而死亡。研究显示:椎体压缩骨折4年后的死亡率为50%,5年之后的死亡率更高达75%;而髋部骨折1年内的死亡率就高达20%。这些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给患者和病人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生活及经济负担。所以,一旦患者确诊为骨质疏松症(需要在正规医院或骨质疏松专科就诊,明确诊断)即刻开始积极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当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变也非常重要。要多晒太阳、尽量多摄入含钙高的食物,加强运动。规律的运动能够避免骨量的丢失,尤其是下肢的负重和抗阻力运动,可增加下肢肌肉力量,协调身体的平衡性,减少跌倒的风险,继而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充足的钙剂和维生素D的摄入对于青少年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绝经后(或男性50岁以后)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非常有益。但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单纯补钙、补充维生素D或者单纯靠运动可以替代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钙剂和普通维生素D作为骨健康基本补充剂,是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基础。运动和合理的饮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保障。 有哪些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选择? 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按作用机理主要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其他机制类药物和中医中药等。医生要依据患者临床症状、骨密度、既往骨折史、骨质疏松家族史、患者既往慢性病史、合并用药以及血液检测指标(肝肾功能、骨代谢指标等)等情况,综合考虑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下面就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向大家做简单介绍: 一、骨吸收抑制剂:包括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和RANKL抑制剂等药物。这一类药物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骨丢失,维持骨量,降低骨折风险。 双膦酸盐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男性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有口服和静脉用药两种方式。 降钙素适用于:骨质疏松症和各种骨痛以及预防突然制动引起的急性骨丢失。 雌激素适用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特别是有潮热、多汗等绝经相关症状的女性患者。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适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 RANKL抑制剂适用于:较高骨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 二、骨形成促进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特立帕肽),能够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降低骨折风险。适用于: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国外还批准用于男性骨质疏松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三、其他机制类药物:包括活性维生素D和维生素K制剂。 活性维生素D不同于普通维生素D,这类药物进入体内直接发挥生物活性,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不仅可以促进钙吸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丢失,增加下肢力量、降低跌倒风险。适用于: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慢性肾衰竭病人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维生素K制剂可与血钙结合,促进骨形成,改善骨质量。适用于: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量。 四、中医中药:含有骨碎补、淫羊藿和人工虎骨粉成分的中成药物是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版)》中推荐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适用于有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患者。 药物相关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药物使用方法: 双膦酸盐类口服用药:患者需晨起空腹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服药后需保持上半身直立半小时,半小时后再吃饭或服用其他药物。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慎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二、用药期间注意事项: 对于接受侵入性口腔手术(比如:拔牙、种植牙)的患者,建议暂停口服双膦酸盐治疗3–6个月,再实施口腔操作,术后3个月如无口腔特殊情况,可恢复口服双膦酸盐治疗;对于使用静脉双膦酸盐药物的患者,在用药1年之内尽量不做口腔操作(洗牙、根管治疗、佩戴假牙除外)。 三、合并用药: 有些患者在骨质疏松症治疗期间,因合并胃病,会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患者钙剂尽量不选择碳酸钙;另外,病人如果尿酸水平过高,此时也不建议选用碳酸钙。具体情况,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钙剂。 若患者在服用抗凝剂,比如:华法林。抗骨质疏松药物选择要避免维生素K2制剂。 四、合并疾病: 若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阻塞性肝病等情况,SERMs须慎用。若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服用强心药物,或者阵发性房颤急性发作中,都需要对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调整。若患者合并肾结石,是否就不能补钙了?这也是一个误区,需要根据患者24小时尿钙的情况来判断能不能补钙以及补哪种钙剂合适。 五、如何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在首次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或者静脉输注药物(特别是静脉用药要注意)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等流感样症状。不必担心,这种情况多数在1–3天内缓解。患者需要在用药后多饮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可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对症处理。 降钙素治疗的患者,可能在肌肉注射后出现面部、颈部、耳后潮红及/或恶心等不适,建议餐后使用;应用特立帕肽治疗的患者,可能在用药后即刻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建议晚上睡前使用,可降低不适反应的发生。 其实,每个人的体质千差万别,个体差异较大,临床遇到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因此,抗骨质疏松症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及药物剂量,做到个体化精准治疗,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要用多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但是又不同于高血压、糖尿病的终身用药,抗骨质疏松药物是有疗程的。应坚持个体化原则,所有治疗应至少坚持1年。在治疗期间,须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全面评估,包括:血液检测(骨转换指标、电解质等)、骨密度及X线摄片等。针对不同的骨折风险,药物选择和治疗疗程都是不同的,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监测和随访。 双膦酸盐类药物作为广谱抗骨质疏松药物,一般疗程为3–5年,若骨折风险极高,可以适当延长治疗疗程。若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无新发骨折,无新的骨折危险因素,骨密度无明显下降,可考虑停药,进入药物假期。停药期间如果出现新发骨折、骨密度明显下降或身高明显变矮,化验骨代谢指标出现变化,可以重新开始抗骨质疏松治疗。若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3-5年后,骨折风险仍高,可换用特立帕肽或者SERMs继续治疗。特立帕肽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使用的促成骨药物,其终身疗程不超过2年。而活性维生素D、普通维生素D和钙剂可根据患者情况长期使用,用药期间应根据血液25(OH)D、血钙、磷等水平来调整药物剂量。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可以预防和治疗,甚至可以逆转。所以,尽早关注自己的骨骼健康,防病甚于治病。即使骨骼已出现问题,亡羊补牢也为时不晚。祝愿大家都拥有健康的骨骼,享受幸福的生活;强健骨骼,远离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其发病率在所有常见病中排在第六位。根据2012年的资料,骨质疏松患者全球达2亿,中国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超过50%。截至2015年,全国骨质疏松人数已达9300万。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人民生命的健康杀手。 值此第21个国际骨质疏松日来临之际,通过加强骨质疏松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大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尽早筛查、及时治疗,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减少骨质疏松对大众骨骼健康的危害。 为何老年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简单来讲,骨骼内有两种重要的细胞,一种是破骨细胞,引起骨吸收;另一种是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老年人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破骨细胞活跃,骨丢失速度加快,造成骨吸收/骨形成平衡被打破,导致进行性骨丢失;另一方面,年龄增长使免疫系统持续低度活化,处于促炎症状态。炎症因子刺激破骨细胞,并抑制成骨细胞,造成骨量减少。此外,老年人体内雄激素和雌激素的生物利用度下降,成骨细胞凋亡,使骨形成减少。 此外,老年人常见维生素D和钙缺乏,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骨钙动员。而与年龄相关的内分泌激素分泌减少、肌少症和体力活动减少造成骨骼负荷减少,致骨吸收增加。随着增龄和生活方式相关疾病引起的氧化应激及糖基化增加,也会导致骨强度降低。 为何骨质疏松格外“青睐”绝经后女性? 这是因为雌激素对骨骼健康发挥重要作用。而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快速降低,导致骨量快速丢失,骨强度下降。那么男性就不会得骨质疏松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少于女性,但也是一种常见老年男性疾病。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平均年龄是62.9岁,男性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9.1%,而70岁以上男性中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15.9%。调查显示:上海地区6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3.9%,北京地区为13.4%~23.8%,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8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31.9%。虽然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但男性髋部骨折死亡率却高于女性。老年男性髋部骨折后6个月内平均死亡率达14%,75岁以后死亡率高达20%;而妇女髋部骨折的平均死亡率为5%。因此,男性骨质疏松同样不容忽视,且须规范治疗。 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 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前臂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压缩骨折占所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40%。调查显示,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的患病率为15%。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而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13%)高于前列腺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哪些人群需关注自身的骨骼健康? 除了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要关注自己的骨骼问题以外,有以下四种情况的人群要格外关注自身的骨骼健康: 1.缺乏运动和光照的办公室“白领”; 2.喜欢饮浓茶、咖啡和碳酸饮料的人士; 3.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等)、甲状腺素、抗酸药物等人群; 4.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的人群等。建议有以上情况的人士尽早到医院接受骨密度检测,以便做到骨骼健康早知道。 今年国际骨质疏松日主题是“别让骨质疏松击垮你”,我们在此呼吁: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疾病,而且预防重于治疗。因此,我们要关注自己的骨骼健康,了解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和危害,及早开始预防,即使已经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经过给予适当的治疗和康复,可有效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密度、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
本周日(5月14日)就是母亲节了!在节日来临之际,很多人也许已经购买了各种营养品送给妈妈,以表孝心,但可能会忽略潜伏在妈妈身边的健康杀手——骨质疏松症。据统计,全球每3秒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从2006年至今,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一,男性只有五分之一,绝经后的妇女患病率极高。为了让母亲们远离骨质疏松的困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岳华副主任医师为您支招如何科学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的诱因何其多 岳医生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痛,身高变矮,驼背畸形等。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复杂疾病,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① 年龄:骨质疏松症是种增龄性疾病,年龄越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越高。 ② 性别:女性患者通常要多于男性。 ③ 人种:白色人种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黄色人种居中,黑色人种发病率最低。 ④ 性激素水平: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因体内性激素水平下降,尤其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迅速撤退,导致骨量丢失加速,出现骨质疏松症。 ⑤ 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成年后峰值骨密度的高低有关,而峰值骨密度的60-70%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此外,研究表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母亲,其女儿骨质疏松症的患病风险要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⑥ 营养因素:平素挑食、缺乏光照和运动,抽烟、酗酒等等都是骨质疏松的风险因。尤其是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因为无论胎儿还是婴儿,其骨骼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D和钙质完全来源于母体,若母亲没有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质的摄入,就会影响胎儿或婴儿骨骼的正常发育。 绝经后妇女为高发人群 需定期检查骨密度 为什么绝经后女性更易患上骨质疏松呢?岳医生表示,骨量的积累始于幼年时期,90%的骨量形成于20岁之前,25~35岁时骨量达到峰值,40岁左右开始逐渐流失。更年期对女性来说是个“坎”,在绝经后的5—10年,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急速下降,可以丢失全身骨量的30-50%,其骨质流失的速度会达到同龄男性的4-6倍,极易引起骨质疏松症。 由于雌激素减少会加速骨量的流失,使骨密度下降,因此,在没有雌激素使用禁忌的情况下,女性在围绝经期即出现月经紊乱等现象时,就应及早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不仅有助于明显改善潮热、多汗、烦躁等更年期症状,更有利于骨量的保留,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出现。 因绝经后女性和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骨量流失速度加快,所以应特别关注自己骨骼的健康状况。 专家呼吁,早检查、早预防非常重要,建议女性在围绝经期或者绝经早期就要开始监测骨密度变化,每年检查一次。双能x线吸收仪(DXA)是常用的骨密度检查仪器,骨密度测定目前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此外,骨代谢标志物可反映骨代谢状态,有助于判断骨转换类型,是骨质疏松症鉴别诊断、临床用药选择和疗效判断的重要依据,建议每隔3—6个月检测一次。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增龄性疾病,而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某些疾病或某些原因所致,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病因包括: (1)内分泌代谢疾病 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性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泌乳素瘤、糖尿病以及垂体功能减退症等。 (2)胃肠道疾病 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的基本营养剂。而钙和维生素D均从胃肠道吸收获得,所以胃肠道疾病也可引起骨质疏松,比如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胃肠道术后的患者更容易患上此病。 (3)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致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4)药物影响 有些患者在治疗其他疾病的同时可能会用到一些特殊的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血药等,殊不知,经常服用这些药物都易引起骨质疏松症,所以建议此类人群早检查早治疗。另外:乳腺癌患者通常会用到内分泌治疗药物,致使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从而诱发骨质疏松,建议患者在进行内分泌治疗的同时,尽早到骨质疏松专科就诊,及时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任何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是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 骨质疏松症危害大 髋关节骨折致残率高 岳医生指出,骨质疏松症没有早期的预警症状, 很多病人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的临床表现。绝经后女性若出现手脚抽筋、腰酸背痛、身高突然变矮、驼背畸形等症状时,需要警惕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由于骨质疏松早期难以被察觉,一般骨量丢失达到全身骨量的12% 以上时才会出现骨痛等症状,有些人直到发生意外骨折后才来就医。” 随着年龄的增大,骨折的风险逐年增加。由于骨质疏松会使骨强度降低,所以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因此需加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意识,早期检查、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 据悉,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累及脊柱、前臂远端和髋部。若胸、腰椎发生压缩性骨折,出现脊椎后突畸形,胸廓变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而髋部骨折危害最为严重,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研究表明,老年女性髋部骨折后,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5%—30%,而男性虽然髋部骨折发生率低于老年女性,但髋部骨折发生后一年内的死亡率高于女性,可达32%以上。60%左右的髋部骨折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此外,由于老年人骨髓中脂肪组织较多,当发生骨折时,骨髓腔中的脂肪滴将溢出进入血管,可引起肺部、脑部脂肪栓塞,死亡率极高,并且不可控。另外,若老年人不慎发生髋部骨折,卧床时间较长,可引发老人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严重并发症,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 骨质疏松如何防治?多运动多晒太阳 岳医生指出,其实骨质疏松症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群已出现年轻化趋势,这主要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预防骨质疏松症,在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基础上,记得多晒太阳、多运动,均衡膳食并戒烟、慎酒。 生活中,应避免久站久坐。缺乏运动会造成肌肉萎缩、骨量流失,而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可增强骨质的强度和骨量,不仅能保持身体的灵活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基本作用是促进钙质的吸收,同时还有预防跌倒,维持身体平衡,调节免疫力等多重作用。如今不少人都较少户外运动,整天呆在室内,出门以车代步,接受阳光照射机会太少,是导致体内维生素D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影响了钙质的吸收,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其实,阳光中的紫外线促进皮肤合成合成维生素D,这对促进身体钙的吸收,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中老年人可以通过散步、抗阻运动,以提高骨强度。但活动时需注意防止跌倒,以免造成骨折。 值得注意的是,骨头汤补钙并不靠谱。岳医生说,骨头汤里的钙量其实非常少,且含有大量的脂肪和嘌呤,易导致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有可能诱发痛风发作。除了牛奶、酸奶和奶酪等乳制品以外,虾皮、海带、芝麻酱、紫菜等也都是补钙的好食物。同时应尽量少喝浓茶、咖啡及碳酸饮料。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可适当摄入豆浆等豆制品等,若服用其他含有植物雌激素的药品或保健品,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否则有引发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风险。 此外,预防骨质疏松症需要从“小”开始。岳医生坦言,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和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对于成年后峰值骨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专家介绍 岳华,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后,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优秀青年人才。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青年委员。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及继发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和内科治疗以及少见单基因代谢性骨病的临床诊治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