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是目前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中流砥柱;此类药物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急性期阳性症状,还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维持缓解状态,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然而,抗精神病药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耻感及种种不便。在这一背景下,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是那些首次发作后持续处于缓解(remission)状态的患者,迫切希望停用抗精神病药。然而,这一决策对于医生及患者都颇具挑战性。 日前,香港大学Christy L.M. Hui及其合作者对现有证据进行了回顾,旨在分析首发精神病患者药物维持治疗的决策,并聚焦以下三种方案:1. 终生用药;2. 治疗第二年停药;3. 治疗3年后停药。 现有指南中,针对维持治疗时长的建议来自五花八门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入组标准、关键定义及随访时长不尽相同,影响外推性,尤其是未考虑患者不同的疾病轨迹。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首发患者治疗一年后的临床转归差异很大——数据显示,39%的患者处于缓解状态(无任何阳性症状),23%存在轻度的残留症状,35%已复发,另外3%已发展为难治性。 以下方案适用于第一类患者(39%),即初始治疗反应良好、已连续至少12个月达到并处于缓解状态。对于早期疗效不够理想的患者,相关研究往往并未将其纳入,故来自这些研究的结论也可能不适用。 方案一:终生用药 无论患者已完全缓解还是存在残留症状,长期甚至终生用药都是最安全的方案。然而,尽管最安全,但患者往往并不能很好地依从。此外,一小部分患者本身可能无需终生用药即可保持病情平稳,而另有少数患者即便终生服药也可能复发。 具体而言,Wunderink等开展的研究中,有六分之一(16.5%)的首发患者在数据收集前的两年内成功停药。Hui等基于为期10年的研究得到了类似数据:随访最后2年内,16.2%的患者成功停药。另一项10年研究中,34%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再使用抗精神病药;这些患者处于缓解状态、未领取残疾抚恤金、临床转归更好的比例更大,但因果关系并不确定。一项为期20年的纵向研究同样发现,并非所有精神病性障碍患者都需要终生用药。 从症状控制的角度出发,终生用药理论上是最稳妥的;然而,这一方案也有诸多缺点。例如,长期口服药物不仅很不方便,还可能带来与药物相关的耻感;48%的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这一问题,这种耻感的存在很不利于患者康复。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包括代谢指标异常、体重增加、镇静及高泌乳素血症,这些均会显著影响患者的躯体健康。 还有一些课题对终生用药方案构成了挑战,如药物维持治疗下的发作(BAMM)——一些精神病患者即便对抗精神病药治疗完全依从,也不幸出现了复发。如果治疗依从性再好,患者都持续面对复发风险,那么终生用药的必要性也打上了问号。 方案二:维持治疗第二年停药 另一种方案是,维持治疗1-2年后考虑停药。尝试停药前,患者应征求医生的同意,并持续接受密切的观察。这一方案仅限于那些无任何阳性症状残留的患者。 尽管很有吸引力,但过早停用抗精神病药也存在缺点。相比于维持治疗至少2年的患者,维持治疗仅1年的患者在10年后出现不良临床转归的风险更高,而停药后不久的复发在其中扮演着角色。 对于那些早期疗效非常理想、无残留症状及复发的患者而言,一旦停药则复发风险翻番,而长期(如10年)转归也会被那些早期疗效不算理想的患者追上。换言之,过早停药不仅在短期内可能导致先前的治疗功亏一篑,长期内还可能将原有的疗效优势挥霍一空。 方案三:维持治疗3年后停药 第三个选项是,针对无残留症状的患者提供至少3年的维持治疗,同时密切监测。一项发表于《柳叶刀 · 精神病学》的对照研究显示,相比于早期疗效理想并维持治疗2年的患者,以及早期疗效不满意的患者,维持治疗3年的患者长期转归更佳。 (背景阅读:新观点:首发精神分裂症需维持治疗几年?) 早年的停药研究时长通常局限在2年以内,但这一时长可能并不够。Hui等提出,与大部分指南所推荐的1-2年不同,首发患者或许应维持治疗至少3年。然而,这一观点仅建立在一项高质量研究的基础上,故仍不够成熟。未来有必要复制这一发现,并明确展示维持治疗3年后停药的患者的转归。 其他考虑 鉴于维持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预防复发,除了药物维持治疗的最佳时长之外,还有若干问题有待探讨。 例如,指南愈发强调患者知情选择及医患共同决策的重要性。一项系统综述指出,精神科治疗的共同决策可赋能患者,减少有关治疗的争议;三项随机对照研究(n=872)显示,共同决策可使患者日后接受强制治疗的风险降低40%。 除了提高患者在治疗决策中的参与度外,提供宣教同样是降低复发风险的关键。通过宣教,患者及家属得以更好地了解疾病及其应对策略,包括病因学、症状、治疗及预防复发方面的知识。将宣教融入治疗过程中,有望改善医患合作,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地管理症状。在降低复发风险及再入院率方面,有患者家人参与的宣教更有效,可能与其能够将知识有机整合进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有关。 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每次复发均会损害患者的学业及职场发展,并与自杀风险升高、持续存在阳性症状及日后疗效下降显著相关。因此,确定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的时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现有指南往往忽略了首发患者早期治疗轨迹的差异,未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目前看来,终生服药似乎是最安全的;然而也有设计严谨的研究发现,维持治疗至少3年时,患者的长期转归更佳。 由于缺乏长期随访研究证据,上述方案的合理性尤其是方案三仍需更多的证据支持。未来的研究还应尝试评估更多种类的抗精神病药相比于安慰剂的长期效果;由于不同药物的有效性及副作用存在差异,活性药物相比于安慰剂的优势幅度也可能不同。此外,考虑到首发患者通常起病较早,即便随访10年,患者未来的人生之路仍很长,因此有必要探讨更长时间后患者的功能、社会及职业转归。最后,非药物干预手段的长期效应,包括单用及与药物联用,也有待进一步探索。
2019年5月13日值班接诊的患者中,其中一位患者这样问道:“医生,我这是产后抑郁吗?能治好吗?”。该患者女性,30岁,4个月前顺产生下1男孩。后逐渐出现夜间睡眠不好,入睡困难,夜间睡着易醒,醒后不能再次入睡。情绪低落,心情压抑,兴趣缺乏,什么都不想干了,感觉什么也干不了了,就连平时的家务、洗衣做饭、照顾孩子感觉都不能做了。焦虑烦躁,神经紧张,过分担忧。有时还感到头昏头懵、头皮发凉、牙缝发凉、身体发凉、脚后跟发麻、心慌胸闷、乏力、出虚汗等不适。感到自卑、自责,常常一个人哭泣,认为自己不好,感觉活着很累、很痛苦、活着没意思,多次出现轻生想法。家属陪伴其来我院要求住院就诊。经过13天的住院治疗,患者上述症状基本消失,病情好转出院。 近些年来,孕妇、产妇这些特定人群的心理健康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产后母亲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家庭关系的和睦。据目前的有关资料显示,产后抑郁情绪存在于世界各国,而在发展中国家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更高。产后抑郁主要是指产妇生育后一年内发作的抑郁情绪。发生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产后6周到产后3个月内。 那么,产后母亲出现情绪不好、心烦焦躁、忧伤、哭泣等负面情绪时是不是就一定会是产后抑郁呢?当然,不能这样一概而论。那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产后不良心境吧。孕妇生产后不良心境比产后抑郁更为长见,发病率高达40﹪到80﹪,持续时间相对短,病情程度相对轻,一般在产后3天左右开始出现,持续1周左右逐渐平复。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经历紧张、恐惧、痛苦后会感到身心疲惫,不觉间会出现焦虑、抑郁、易激惹、流泪、头痛、睡眠、食欲减退等表现。据统计,约有40﹪的产妇没能在情感上及时进入母亲的角色,对自己所生的孩子没有爱恋而感到苦恼、感到迷茫;还有的产妇会因为所生的孩子有缺陷、或者孩子的性别不合家人及自己的心愿而感到自卑、自责。如果产妇的不良情绪持续超过2周,睡眠差,情绪低落,唉声叹气,悲观,焦虑烦躁,精力、体力疲惫,无力照顾婴儿,忧伤,哭泣,懊悔,自卑,自责,强烈的无助感,孤独感,甚至觉得活着很累、很痛苦,有轻生想法。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考虑产妇是不是患了产后抑郁症。 现在的产妇集中到了80后、90后、甚至00后,多是独生女,多是娇生惯养的一代,产后出现情绪不好,很有可能会被家人或亲戚朋友当作是太矫情、太任性、心理不成熟。有些亲人长辈甚至还会说:“我们都是过来人,生孩子是女人份内的事情,你要坚强,要克服困难,你这就是思想病”。其实产后抑郁与抑郁症是同样的,是一种情绪障碍,单纯靠自己克服多数效果欠佳。多数患产后抑郁的产妇会表现为对孩子健康的过分关注,或者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照顾不周全,或者认为自己母乳不足而责怪自己,有些产妇甚至还会产生消极、轻生的念头。有些患产后抑郁的产妇虽然能强迫自己去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如:换尿布、喂奶等,但始终感觉对孩子爱不起来,似乎丧失了爱的能力,变得很麻木,没了热情,似乎就只剩下身体的外壳在支撑着自己,没了爱的精神,没了爱的灵魂。有些患了产后抑郁的产妇对孩子会有负面感受,会有很强烈的挫败感、负罪感,有的甚至会想着结束孩子的生命。 深受产后抑郁影响的很多家庭以及那些想了解产后抑郁的人们,如今都在到处询问,产后抑郁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到底有没有好的预防方法和治疗手段呢? 其实,产后抑郁的具体病因目前并不是十分很明了。生物学因素考虑主要与产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那么什么样的人群更容易患上产后抑郁呢,这里要特别指出:一.既往有抑郁症病史的患者,特别是伴有其它并发症的时候,如早产,流产,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胎儿异常发育,孩子出生有缺陷等,上文提及的产后抑郁患者就是伴有妇科并发症(产后阴道脱垂)。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1.意外怀孕生子,孕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了孩子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2.被迫怀孕,耐不住自身年龄,双方家人的催促等原因怀孕生子。3.分娩过程对产妇的考验,心理素质脆弱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生的强烈恐惧与担心的持续存在。4. 产后家人把注意力集中到照顾孩子身上,产妇被家属的关注度下降,心理落差比较大。5.角色的转变,产后产妇成了母亲,没有育儿经验,身体虚弱,又要对新生儿进行照顾,如喂奶、换尿布等比较辛苦,再加上孩子日夜哭闹影响睡眠、进食,困倦、疲劳感加重了产妇的紧张、焦虑、焦躁情绪。6.孩子身体的缺陷或者对孩子性别的不满意,想要男孩的家庭却生了个女孩或者是孩子出生时存在缺陷,导致夫妻关系不和睦,家庭关系不融洽,缺少丈夫及家人的关心、理解、支持,导致产后抑郁的出现。7.育儿观念及生活习惯的冲突,我国的习惯多是婆婆或者妈妈照顾产妇和孩子的生活,如果长辈强势、不愿意照顾,不可避免的发生育儿观念的冲突,多数产妇是选择压抑自己,如果此时又在不能得到丈夫的支持,产妇很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以至于发展成产后抑郁。 提到好的治疗手段,当然是早发现早治疗喽。产后抑郁症是一定要进行积极治疗的,大多数情况下经过治疗效果都是很好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及家庭支持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SSRIs类抗抑郁药物为主,当然必要时也可行MECT治疗。治疗期间建议停止哺乳。治疗期间必要时可母婴分开,家人多支持、理解、帮助,特别是晚上,要尽可能保证产妇有个良好的睡眠。
1、经常为了一些小事,甚至无端地感到苦闷,愁眉不展。 2、对以往的爱好,甚至是嗜好,以及日常活动都失去兴趣,整天无精打采。 3、生活变得懒散,不修边幅,随遇而安。 4、长期失眠,尤其以早醒为特征,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5、思维反应变得迟钝。 6、总是感到自卑,经常自责,对过去总是悔恨,对未来失去自信。 7、善感多疑,总是怀疑自己有大病,虽然不断进行各种检查,查仍难释其疑。 8、记忆力下降,经常丢三落四。 9、脾气变坏急噪易怒,注意力难以集中。 10、经常莫名奇妙的感到心慌,惴惴不安。 11、经常厌食,恶心、腹胀或腹泻,或出现胃痛等症状,但是检查时无明显的器质性改变。 12、无明显原因的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13、经常感到疲劳,精力不足,做事力不从心。 14、精神谈漠,对周围一切都难以发生兴趣,也不愿意说话,更不想做事。 15、自感头痛、腰痛、身痛,而又不出器质性的病因。 16、社交活动明显减少,不愿与亲友来往。 17、常常感到空虚,自己觉得没有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18、常想到与死亡有关的话题。
境遇性排尿障碍,又称害羞膀胱综合症 (Shy-bladder syndrome,Avoidant paruresis)它的典型症状是无法在公共场合的厕所解小便,当有他人在侧,可能看到或听到时就会解不出来,甚至关在厕所里,只要外面有人在等也无法解出来。更严重的情形,有的患者甚至在自家的厕所,只要室内有人照样无法解小便。 原因仍不是很清楚,男女老幼都可能发生,据国外有关组织official IPA 统计约有7%的人有这种情形,男性较多。患者在公共厕所需解小便时会引发焦虑、愤怒及害羞的情绪,使膀胱的内、外括约肌皆不由自主的收缩,以至小便解不出来。就精神医学来讲,这是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的一种表现形式,严重时可能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受到影响。 病历 男 15岁,身高约1.65米,偏瘦。初中二年级学生,休学在家一年。家庭经济状况好,有一姐姐,已婚。第一次咨询是姐姐陪同来的。 该患者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出生及发育正常,随父母生活,与同学、邻居伙伴交往正常。没有干过家务和农活。母亲能干泼辣,父亲性格内向不多言。小学五年级以前,成绩多在90分以上。五年级之后成绩下降,自诉是因为晚上听见父母做爱的声音,而引发了自慰行为。自己对此种行为有一种羞耻感。到了初中后,成绩更差了,成了全班的最后几名。母亲常常骂他,有一次母亲骂到:你再不好好学习,你做的那点丑事小心我给你说出去。当事人便疑心母亲说的是自己自慰的事,非常担心同村的同学们知道了这件事。从这以后,当事人上公厕小便时,就开始紧张,担心旁人从自己的阴茎上发现自己自慰的迹象。于是发展到有旁人在就无法小便。在学校里,厕所总是人来人往,当事人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每天都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抑郁悲观,对前途没有信心,休学在家。 主要问题:自感不能在公共厕所小便2年,来求治。来访者从初一起,上学时就注意少喝水,尽量不上厕所。或是假装大便,蹲在大便池上进行小便,因为大便池有隔间,可以和其它人隔开。来访者很担心这种毛病在成人以后影响工作,自己就只能一辈子呆在农村。 由于当事人上课听不懂,作业不能完成,常被罚站,加之在公厕小便时紧张,当事人便常常旷课,最后休学在家。闲在家里几个月后,当事人又提出学电脑,家里花钱送他上了计算机职业学校,但不到一个月当事人又以上课不能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为理由,退学了。其实上课听不懂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仍是在公厕里小便时紧张。 当事人没接受过性健康教育,只通过听广播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当事人把自己坐久了腿脚有点发麻也认为是自慰带来的后果,认为自慰已使自己的身体状态变差了。当事人抑郁悲观,对前途没有信心,并把这种状态归罪于父母,一是父母做爱引发了自己的自慰,二是母亲威胁的话语引起了自己小便的困难。当事人对父母有很大的敌意,认为是他们毁了自己的一辈子。 当事人很在乎周围人的看法。当事人眼睛近视,但不愿意戴眼镜,怕周围人说他:成绩不好,还读了个近视眼。类似的话,母亲曾说过他。学校班级里是按成绩排坐位,所以当事人坐在最后一排,上课时根本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 当事人曾到医院做过检查,医生告诉他是心理作用,没有器质方面的问题,所以他希望心理咨询师能治好他小便紧张的毛病,使他重返课堂。 总结: 1.一般印象:年貌相符,身着黑西装,腰背直,略有些拘谨,有礼貌。皮肤微黑,脸上长有许多青春痘。姐姐带他来的。本人有较强的治疗意愿。 2.精神状态:情绪有些紧张不安、压抑和自卑。由于休学在家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朋友和同学,孤独,无聊,与家人也没有什幺沟通,情绪抑郁。想到同学们都快初中毕业了,心中又着急。天天呆在家里,怕人笑话,所以休学后就到姐姐家,没留在老家。 3.社会功能:不能胜任中学的学习,过分关注他人的评价。特别是小便问题、自慰问题和戴眼镜的问题。回避到公共厕所小便,使当事人承受很大的心理和现实的压力。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失望。 4.躯体情况:身高体重,发育良好。睡眠、食欲良好。坚持练哑铃,体力状态良好。 5.诊断:社交恐惧症。 6.诊断依据: 当事人对小便时可能被他人审视非常害怕,引起躯体反应,以至小便解不出来。 当事人认识到这种害怕是过分的和不必要的,但无法克制。 当事人回避到公厕去小便,在无法回避时则忍受强烈的害怕、焦虑、苦恼而无法小便。 回避这种情境严重破坏了当事人的日常生活、学习能力、社会活动。 症状持续时间为2年。 未发现有其它精神病性症状。 7.分析:当事人正处在青春期,触发事件:父母性行为,对自慰的错误认知和焦虑,性生理、性心理方面的认知缺乏。当事人有依赖、回避问题、不敢面对问题、爱面子和很强的羞耻心等人格特性是问题维持的因素。当事人回避的应对方式负性强化了症状。 心理治疗 1.行为治疗:公共厕所有其它人,这对当事人是一个刺激,它引发一种交感神经兴奋的条件反应,包括心跳加快、肌肉紧张、不能小便。同时他的内隐行为(思虑、想象)同样受到条件刺激,进而引发焦虑。当事人的内隐行为一种隐性的自我言语,当公共厕所有其他人时,他告诉自己,其他人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不洁”行为,这种想法使他心跳加快、肌肉紧张。这时他又告诉自己,其它人会看到他的紧张。这种想法使他更紧张,直至离开公共厕所,感觉才好一点。当事人的回避行为,是一种减少焦虑的负性强化。 2认知治疗:“人最需要的是对周围事件的解释及对他们自己将来还会发生什幺事的预测。”当事人在进入青春期时,父母性行为引发了当事人自慰的行为,当事人对自己的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困惑不解、不安和焦虑,在此焦虑的驱使下产生许多荒唐的预测和联想,因为哪怕是荒唐的预测也可以减轻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3剖析:青春期性冲动的行为(自慰),与他错误的性认知构成了强烈的冲突。缺乏春青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知识,形成对自我的歪曲认知而产生强烈的耻感和罪感。他试图克服自慰行为,但多次失败,进面认为自己意志力薄弱,对自我品质负面评价,这是当事人自卑和抑郁的一个因素。 心理治疗: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进行摄入性面谈。 (2)告知当事人心理咨询的作用,双方的义务和责任。 (3)确定来访者的问题。 (4)商讨咨询的目标。 (5)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的健康指导。 (6)学习放松技术。 (7) 认知行为矫正法,纠正歪曲认知。 (8)系统想象脱敏训练。 (9)现实脱敏练习(第15、16次咨询),按照想象脱敏的方法,进行现实脱敏练习。 (10) 巩固取得的进步,使新的认知、新的行为得以巩固,帮助建立个人发展目标,促进当事人的适应性发展。 (11)疗效评估:来访者自评在公共厕所小便时焦虑的生理反应、情绪、行为在咨询治疗后改善。社会功能改善,不再回避学校生活的行为,自信心增强,敢于面对压力。他的父母反映小孩在学习和处事上变得懂事了。来访者在生理、认知、行为和发展性四方面,咨询治疗后都有改善。 分析 (1)青春期生理、心理的特点与社交焦虑症的发病关系。进入青春期,青少年在生理上的快速发育,特别是性成熟在中学生心理形成与发展上起很大的作用,给青少年带来性的好奇与新颖感,还带来了不安和恐惧。来访者对性成熟的不适应,即不能适应由于性成熟带来的身心变化,特别是社会化的一系列变化。这种不适应是来访者社交焦虑症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访者进入青春期,对外界的反应敏感,很在乎别人的印象和评价,生怕被人瞧不起,认知方面爱走极端。 (2)青春期青少年对焦虑的应对方式,及对症状维持的认知行为因素分析: 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显着特征是“闭锁性”。青年人的情感不太外露,开始带有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儿童很少有什么自卑感,自卑感萌芽于少年期,容易产生在青年初期。自卑的人常会有着防卫心理。表现在伪装、转嫁、回避和自暴自弃等方面。在本案中的来访者对焦虑的应对方式是回避,是一种减少焦虑的负性强化。 症状维持的认知行为因素:1.对性的错误认知、主观臆断;2.当事人有依赖、回避问题、不敢面对问题、爱面子和很强的羞耻心等人格特性;3.当事人回避的应对方式负性强化了症状。 另外从本案也可看出社交焦虑症与家长的行为方式有关。母亲的性格、过多的包办、母亲的羞辱和恐吓等使来访者缺乏适应能力的锻炼和有预期性的焦虑。 (3)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及技能中应注意的问题。 a. 纠正来访者对性的错误认知和主观臆断。咨询师应持尊重、平等的态度,而不是居高临下教训的态度;抱着理解、关怀的态度,而非嘲笑的态度。 b. 对抗焦虑的生理反应采用放松训练。来访者采用放松行为产生一种对抗自律神经兴奋的躯体反应。自律神经兴奋反应包括肌肉紧张、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而放松训练所产生的躯体反应是减轻肌肉紧张、减慢呼吸节律和心率。 c. 识别与焦虑有关的认知因素。认知行为是内隐行为,只有让来访者学会识别自己的自动思维和内部自我言语,才能标定这些认知因素。改变不合理的性观念和偏执思维(认知);不回避,学习积极的社会行为(行为)。 d. 行为治疗中坚持练习十分重要。在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基础上,激发来访者坚持练习的动机,督促来访者按要求完成练习。
很多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老是睡不好,常常梦境连连,有时候甚至是被梦境惊醒,可是一闭眼又开始梦境不断。这种情况,真的很让人头痛不已呀! 那么,人为何会晚上睡觉老是做梦呢?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除梦境,让多梦的人能睡个好觉呢? 一、睡眠环境改变导致多梦。 睡眠环境的改变同样可能引发多梦。例如搬新家,亦或者住校初期都可能有一段时间的失眠多梦情况,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突然改变了熟悉睡眠环境,需要时间适应,过了适应期之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二、心理压力大导致多梦。 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人感到岌岌可危,怕明天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没有工作的人,过重的心理压力足以摧毁一个人正常的生活规律,多梦也就不足为奇了,学会释放自己,释放压力可以改善这种现象。 三、病痛导致多梦。 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生理和心理的防线都十分的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刺激,从而引发多梦。此时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身体调养,只有好的身体才能抵抗外界不良刺激,其次是心态的调养,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心理压力。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呢? 1、不要打破你的睡眠习惯, 每晚要按时就寝。 2、睡前不要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 也要避免剧烈的运动或体力劳动,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在户外散步。 3、睡前梳梳头, 能使头皮发热,疏通头皮下的血液, 起到保护头皮的作用, 并且促进入睡。 4、睡前要养成用温水洗脚的习惯, 这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利于很快入眠。有条件时, 最好泡个热水澡。 5、内衣要干净、宽松, 有条件的话, 可以穿用宽松的睡衣,被褥要保持干净, 经常晾晒, 以保持干燥和舒适。 6、不要故意给自己加压。不少人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满。有些人喜欢在压力中生活,在压力中迎接挑战,觉得那是一种惬意、满足。但不是每次都有好运气,压力多了会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久而久之就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7、学会宣泄。一个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如果自己觉得心理压力过大,就可以去看心理医生,寻找解脱的良策。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可以通过运动、读小说、听音乐、看电影、看电视、找朋友倾诉等方式来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也可以找适当的场合大声喊叫或者痛哭一场。 8、对待病痛,心态要端正。无论何病,意志和毅力都是最重要的,从古至今,患病者能够康复,都得有十足信心的前提下,再配合大夫的合理治疗,俗话说的好,宁可长穷了相,不要长穷了命,可见疾病对人的打击之大,把心放宽,心胸豁达,对疾病是最好的抗衡手段之一。因此,我们要积极乐观的对待身体上的病痛,调整自己的心态,放松心情、积极治疗。
性压抑,也叫性饥饿,是指人对自身性欲望的制约与控制。表现为在一段时期内控制发生性行为的频率,将注意力从性欲中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对异性与性行为的极度渴望,而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接近异性,或不能发生性行为的一种心理与生理状态。 祖国医学认为,长期禁欲,可致“经血淤阻、宗筋失养”,从而可“萎弱不用”。说明长期禁欲的结果将会使其永远丧失性功能,因为禁欲破坏了阴阳平衡,压抑了人的性本能,人体聚集的性欲望得不到释放,反而会给人的精神和肉体带来危害。 1、性科学的研究表明,性压抑的危害很严重,长期没有宣泄的性压抑,对人的生理心理发展和工作学习皆会产生消极影响,直至损害心身健康。 2、出现躯体症状。当性欲望被压抑到潜意识后,会出现暂时性的痛苦体验消失,但随后就会出现失眠、恶梦、头晕、注意力涣散、胃肠道不适、腹泻等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久而久之,正常人可以产生性欲低下(见女性性欲低下、男性性欲低下)或阳痿等性功能障碍。 3、易增加罹病率,容易衰老、早逝。感情越深者,影响越大。 4、热恋中的情人在遭到挫折时,将出现烦恼、焦虑、猜疑、忧伤、厌恶等不良情绪,很可能发生一种“恋爱症候群”,表现为情神萎靡,肢体无力,不想吃饭,严重者可心悸、心慌、胸闷。 5、在临床心理咨询门诊中的病案中,由于婚姻问题或性生活不满足而产生的关系矛盾和心理冲突,可以出现种种神经官能症的症状,中医称为癔证,如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焦虑、抑郁情绪等表现。此外,性压抑还可导致性变态、窥阴癖、恋童癖等。
1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2拖延症有什么临床表现? 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并影响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尽管不愿承认,但潜意识里确实觉得自己如果花了很多时间成绩却平平,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于是再次强化拖延习惯。 3拖延症有什么原因吗? 拖延症形成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一种观点认为,拖延是由一种或数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造成的,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可能拖延;另一种观点认为,拖延多是由环境决定的不稳定因素造成。 环境因素:拖延者的拖延行为与完成任务所受的时间压力和来自外界的娱乐方面的诱惑有关。拖延者往往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从而导致了拖延行为。 任务特征: (1)任务难度 任务的难易程度会影响个体拖延行为的发生,任务越复杂,人们越容易拖延,当个体认为某项任务超出自己的能力时,由于缺乏对成功的控制感,通常会采用拖延的方式推迟或逃避执行该项任务 (2)奖惩时限 任务的奖惩时限也影响任务的完成。如果任奖赏及时,会减少任务完成时间的拖延。 (3)任务的厌恶程度 对于可能带来令人乏味、产生挫败感和怨恨的任务,人们会首先选择回避,如果不能回避,就会尽可能地推迟面对。 个体差异: (1)非理性的观念 如果个体认为回避失败动机高于追求成功动机时,个体将倾向于以拖延的方式逃避可能的失败。 (2)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 从心理层面分析,部分人对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作上曾遭遇过重大挫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容易产生逃避心理,不断地推迟完成任务。 (3)自我设阻 拖延者从事某任务时,经常会因为某些外界刺激因素推迟开始任务的时间;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中断该任务去进行其他活动的情况,并且不断地推迟任务的继续。 (4)焦虑 在远离期限时,拖延可以让个体焦虑减少,但随着任务期限的临近,拖延者会体验到更多的焦虑。 (5)冲动 冲动有时可以激励人们追求一些东西,但是过分活跃可能导致做决定太快、注意范围缩小的情况,这些将导致个体拖延行为。由于冲动让人更多关注即时激励,而忽略长期责任,因而冲动的人们更可能拖延。 (6)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倾向与拖延之间存在正相关。完美主义可分为积极完美主义和消极完美主义,积极完美主义者会积极寻找方法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理想的成绩,而消极完美主义者则更多采用拖延来逃避失败。 拖延症的检查是什么? 通过问卷调查协助诊断。 拖延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心理学研究者有三个标准来界定拖延症:1.这种行为会阻碍你达到预期目标,它是没有必要的,仅仅拖延完成事务。2.拖延经常为患者带来压力、负罪感、降低效率、恐慌,及其他人对你不能完成任务,不能尽责的不良评价。3.会恶性循环,导致进一步的拖延行为。 拖延症的后果是什么? 慢性或长期的拖延行为,暗示着潜在的心理及生理紊乱。 拖延症的治疗是什么? 1.改变认识:拖延与一些认知心理呈负相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如运用积极暗示、增加成功体验和放大优点等方法获取自信;改变完美主义,帮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务带来的益处。 2.积极情绪和调节动机:可以通过适当休息,转移注意力,适当地放松娱乐等来转换心情,获得暂时的积极情绪,不能逃避现实,忽视长远利益和问题的根本解决。在动机方面,任务性质中的任务厌恶影响拖延,所以需要将厌恶的任务转换为喜欢的任务或附加一些奖励。 3.增强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拖延的发生。鼓励个体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积极监控自己的行为并评估干预期。 4.发挥群体的作用:群体氛围可以为成员提供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01烦恼,使人成长。如蝶破茧,痛过,才能华丽蜕变。 02越想证明自己非A,就意味着当下的自己是A。内心的冲突就是A与非A的距离。放弃证明,坦然做A,非A自然会到来。所谓,妄为必乱,无为而治。 03任何有意的改变,都意味着对自我的否定,必然同时孕育出拒绝改变的力量。抱以不变,方能改变。 04内心不安时,任何评价都充满着危险。被捧的风险是,下次不好时,会不会被贬?不安,捧杀或者棒杀,总会有理由。 05越恐惧,越想挑战。即使被虐得遍体鳞伤,也总比没有感觉要好!——由悲剧的命运想起。为什么要重复痛苦?挑战的背后总潜藏着治愈的渴望。 06上帝是公平的,给你一块美玉的时候,一定会搭上一点瑕疵;上帝是嫉妒的,不会让你那么完美,总会在成功的路上为你设点障碍。 07人心难测,没有足够的智慧,切莫以己度人。否则,你的猜测,往往会是错的。 08父母过于控制孩子,孩子会以父母最难以接受的方式进行反抗,如厌学、症状甚至自杀等。怎么办?放手。把生命的控制权全然交给孩子,他才能学会为自己负责。 09完美主义者最大的问题是“要脸”,问题解决就得“不要脸”。 10纠结,表面上是因为某事,实际上,是借外事生心事而已。一切,无外乎心。 11自责,方能心安。犹如犯错误的小朋友,只有反复认错,才能免于严厉惩罚一般。 12接纳自我,也许是超越自我的新方向
失眠症的特点: 1.入睡困难。入睡时间比以往推后1-3个小时。 2.有的病人是白天发困,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夜间却兴奋不眠,学习、开会、上课打盹,可是上床后就又有精神了。 3.睡眠感觉障碍。缺乏睡眠的真实感,虽然能够悍然入睡,但醒后却坚信自己没有睡着。 4.睡眠浅,容易做梦,病人自感睡不踏实,一夜都是似睡非睡,一闭眼就是梦,一有动静就醒,有的是早醒,不管几时入睡,早上三点准醒,醒后难入睡,还有病人经常做恶梦,惊醒后再也不敢入睡。 5.睡眠质量差。许多患者虽然能够入睡,可感到睡眠不能解乏,醒后仍有疲惫感。 神经衰弱的特点: 1.易兴奋、易激惹。 2.脑力易疲乏,如看书学习稍久,则感头胀、头昏;注意力不集中。 3.头痛、部位不固定。 4.睡眠障碍,多为入睡困难,早醒,或醒后不易再入睡,多恶梦。 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心动过速、出汗、厌食、便秘、腹泻、月经失调、早泄。 6.继发性疑病观念。 抑郁症的特点: 1.抑郁心境。 2.快感缺失。 3.疲劳感。 4.睡眠障碍。 5.食欲改变,表现为进食减少,体重减轻。 6.躯体不适。 7.自我评价低。 8.自杀观念和行为。 9.其它。有的患者还可能有激越、焦虑、性欲低下、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焦虑症的特点: 1.紧张不安和忧虑的心境。 2.伴发的心理症状。如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差、对声音敏感和易激惹。3.伴发的躯体症状。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导致血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肝糖原分解、血压升高、心跳过速、胸闷、吸气困难、过度呼吸、骨骼肌紧张、头痛、颤抖、口干、两手湿冷;副交感性症状如多尿、肠蠕动加快、腹泻乃至大小便不自主排出、毛发竖起等也可能同时出现。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指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它属于广义的集体心理治疗范畴。主要是把焦点放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上,其主要出发点是把家庭看做一个私人性的特殊“群体”,需要从组织结构、交流、扮演角色、联盟等观念出发来了解来访者及其家庭系统。需要以系统论的观点去分析家庭系统内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和行为,减少来访者与其家属之间的负面影响,协助实现“健全”的家庭功能。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念 1、家庭是一个有边界的系统,它可以适应家庭成员的变化,促进家庭成员的成长,同时为了让家庭正常运转,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努力实现家庭功能。而夫妻、亲子、兄弟姐妹分别构成家庭系统中的子系统。 2、家庭的边界必须是半渗透的,以确保它的生存和对社会的适应。因为人在一生中会发生许多变化,如上学、落榜、结婚、生子、升迁、降职、退休等等,每个变化都可能成为一个转折点,如果家庭不能适应这个变化,那么家庭成员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孩子到了青春期,想独立、自主,如果父母仍像过去那样包办代替,孩子就会出现逆反心理,并可能出现问题行为。 3、家庭是一个可调节的自稳态系统,它有能力对外界和内部的改变做出调整来保持自身的稳定。当家庭内部的一部分元素发生改变时,另一部分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两者共同作用使家庭恢复稳定。这一过程叫做负反馈。通过负反馈使家庭系统功能稳定和自适应。与负反馈相对应的正反馈指的是,家庭内部发生一个小改变,都因为其它成员的互动作用,使这种改变扩大化甚至异常加剧。一般一个人做了某件事,家庭成员的赞成或反对会强化或减弱他的行为。比如你有一个12岁的女儿,她告诉你她想与同学一起做公共汽车到商店买新年礼物,你会同意吗?如果你仍像过去那样认为她尚小,没有大人陪伴会不安全,那么她以后可能再也不会征求你的意见,或者以后始终谨小慎微,没有独立精神,这就是正反馈。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策略和技术 此理念主要在于“家庭系统观”,即任何个体有了病症,是因其家庭系统“生病”了,通常指被称为患者的个体只不过是该问题家庭的“替罪羔羊”,所以治疗的对象不是这位有病症的个体,而是整个家庭关系(或家庭系统)。家族治疗者都认为个体改变的大前提是其所居住的家庭必须先改变,这样治疗才能够见成效。 一、治疗策略 系统式家庭治疗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将家庭成员看成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并认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模式,称为内在解释。内在解释决定一个人一贯的行为模式,反过来又受行为效果的作用和影响;换言之,一个人的内在解释与他的外在行为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其间的关系不是直线式的因果关系,而是反馈式的循环关系。而每个成员的内在解释与外在行为又会在接受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的同时,反过来也影响其他成员,其间的关系同样是循环反馈式的而不是线形因果性的。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认为无论是正常行为还是病态行为,都是这种连环套式的循环反馈关系层层作用的结果。这样,对任何病理过程的原因不再在个人范围内、个体心理动力学角度寻找,而是从家庭结构里去探索。对生理和心理过程的紊乱的兴趣已被对交流的兴趣所取代。家庭治疗的要义在于通过引入新的观点和做法,来改变与病态行为相互关联的反馈环;强调摸清家庭内部的相互关系格局,并通过对整个家庭的干预来改变滋生个人心理状态的家庭关系格局,使家庭产生新的冲突,并通过对冲突的重新自我组织,获得新的变化(感受、行为方面),产生新的规则和互动模式。 (一)治疗作为扰动 在治疗情景中,治疗师面对的是一个家庭,干预的对象是家庭中被称为“问题”的系统,这个系统之所以持续存在,是因为各个部分在交流中形成了它特有的规则和维持方式。“问题”是有其功能的,是各成员贡献出来的,某种意义上它也是表达了各个成员的需求,即有时家庭中需要造出一个病人来。这可能反映了原有的模式过于陈旧已不能忍受,“问题”表达了改变的要求;或“问题”已改变了原有模式;或“问题”反映了这个家庭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必须进行某种新的适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总是既要符合自己的新的发展方向,又要和原系统保持必要的联系以获得支持,系统总是要对个体的变化提供支持,同时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按照激进建构主义的观点,由于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之间不可能有直接的信息传递,故一个系统只不过能给另一个系统以促进信息形成的刺激。这种促进信息形成的刺激是环境的改变,这些改变起干扰的作用,起作用的对象是问题系统的各个部分,问题系统受到干扰产生新的信息,这些新的信息起着改变问题系统的操作模式的作用。因此,在治疗情景中,治疗者不确认任何东西,只是挑动刺激起适应性的改变模式的反应来。在治疗中可以通过所谓的“循环提问”。各式各样的“症状处方”,或治疗师的“中立”来达到。这一原则决定了家庭治疗师作为“游戏破坏者”的角色,他不再作为“道德说教者”和“社会控制者”,与家庭共同玩“再加一把油”的无结局游戏。 (二)假设—循环—中立 系统化家庭治疗人员要遵循三条原则:建立假设,迂回询问和中立。 1、建立假设指治疗人员以他对所要访谈的家庭所收集的信息为基础建立一个明确的假定。在治疗中可以有多个假设,假设多一些,思路就会多一些,对方接受的可能性也大一些。提出假设可以使治疗人员收集到更多的信息,也可以引导来访者思考。治疗的任务是让来访者用不同的方法看问题,而不是强迫对方进行改变。 系统主义者相信治疗师如果没有准备好有待检验的假设便开始家庭会谈,就会存在风险,即家庭会将自己对问题的定义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强加给治疗师,而这种定义和方法对当前问题而言可能是错误的、维持游戏的。假设包括团队在正式会谈前所做的积极努力。有关认为家庭当前维持症状而负责的设想,假设对形成家庭游戏的“地图”具有诊断作用,而且还指引治疗师提出那种能引出证实、修改、驳斥猜想的问题。 举例:关于厌食症状的假设 一个母亲最近重新工作,13岁的女儿开始节食以减去她的“婴儿肥”,并由于持续的拒食而产生厌食症状。这些症状及其对女孩健康的损害迫使母亲放弃刚找到的工作,而密切监督女儿的饮食习惯。她的父亲比母亲大9岁,支持妻子这种勤于侦查的行为。置于家庭关系模式背景下,孩子的自我伤害行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设计精巧的尝试,受到父亲的暗地里支持,以使她母亲受制于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从另一种角度看,它也可以被看作是支持了母亲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找到了工作,另一方面她需要尽最大努力将父亲更近地拉回到隐忧重重的家庭中。 2、迂回询问(循环)指治疗人员针对他所征求的各种关系、变化和差异,以来自家庭的反馈为基础而进行的调查。我们在治疗中经常会发现,如“你们夫妻关系怎么样”、“你觉得你爸爸和妈妈关系怎么样”这两种询问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它们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别。前一种询问可能会遇到阻抗,而后一种则不会,甚至还可以掌握有关家庭关系的多种信息。 常见的循环提问的形式 常见的循环提问的形式 类型 定义/功能 举例 关系差异 建立人际关系、子系统和联盟 家庭中你与谁最亲密? 你最信赖谁? 程度差异 如果问题可大可小,那么它也有可能终止。 谁最担心你们的儿子? 争吵最糟糕还是出走最糟糕? 在从1到5的等级上,你对那件事的担忧程度如何? 时间差异 如果问题有开始,那么它就可以有结束。 你们分开了她哭得更多还是你们在一起时她哭得更多? 谁先注意的? 在他变得合作之前谁具有合作性? 你们比过去更亲近吗? 假想/未来 建立一种对行为的控制感。 如果你那时离开,他会做些什么? 你女儿离家去上大学时,你丈夫的反应会如何? 观察者的角度 帮助个体意识到他们的反应行为和感觉是怎样在家庭交互作用作为联系的。 谁同意这是一个问题? 你的父亲怎样表达他们的爱? 你的母亲可能得到谁的支持? 你女儿将怎样描述你的训诫风格? 常态比较 通过建立健康的参考框架来促进健康的功能方式。允许被认定病人感到不太异常。 你的家庭比其他家庭争吵更多还是更少? 你的家庭与其它家庭相比关系是更紧密还是更松散? 你儿子比同龄孩子更好吵闹吗? 你和你丈夫比其他你知道的夫妇争吵更多吗? 假设引入 通过将工作假设植入问题中,帮助家庭趋向新的醒悟和问题的解决方法。 如果你为隐藏你的脆弱而发怒,那你的家庭会认为你有敌意吗? 你认为你害羞是不想与他人靠得太近或对可能的朋友进行选择的一种方式吗? 线形 当要获取历史和特定的信息时所使用的非循环问题。 你受雇于哪儿? 你结婚多久了? 你还能看到其它什么问题? 他离开多久了? 当他犯错时你怎样惩罚他? 3、中立原则对于家庭会谈和建立与家庭的良好关系显得十分重要。中立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所有家庭成员的中立态度,不站在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一边,对每一个家庭成员保持客观和公正的立场;二是指治疗者对待家庭的信仰、价值观、种族立场、社会准则和阶层观念持一种“非评价”的态度;三是治疗者不视症状为病理学性质的,而是家庭系统功能失调的表现;四是治疗者对家庭的改变和家庭结果保持中立,这意味着治疗者并不提倡某种改变,也绝不能将某种改变强加于某个家庭之上。 系统式家庭治疗之所以强调中立原则,是因为它认为治疗的目的是强调家庭改变时的自由和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治疗人员应该做到不判断、不责备,只有这样才能够向来访者提供客观公正的帮助。 (三)情景化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特定的行为只是在与其背景结合起来考虑的情况下,即赋予这个行为以有意义的参照系,才是可以理解的。这个背景取决于观察者。同样的事件和行为,由于不同的观察者所处的背景不同就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治疗师要首先探明与将要治疗的问题有关的那些背景因素,并在治疗中将这些因素运用起来。如治疗师可以使用种种不同的技术,经由对“情景标记”的重新定义而将情景的意义本身加以改变。这种改变所发生的后续影响可能是一个家庭互动过程的改变,或某个问题症状的改变。系统治疗是资源取向的治疗,常通过重新标记情景,来获得症状意义的另一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