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感(化名)最近突然不去上学了,经常一个人在家躺着,什么都不想做,以前喜欢吃的牛排、喜欢看的电视都不喜欢了,甚至连饭都不想吃。在详细了解病史及精神功能检查和评估后,我发现她已经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并且有悲观的想法,情况比较严重。我把小感的妈妈和爸爸叫到诊室,告知诊断结果,并推荐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的治疗方案。没想到爸爸突然十分生气,愤怒地说:“医生,她就是懒,意志力薄弱,不愿意学习。你怎么说她是抑郁症,这下她更有理由了,更不愿意学习了!”以上这种情况在青少年患者中很常见,父母亲通常都不能接受医生给出的抑郁症的诊断,有的父母百般阻挠孩子前来求医,有的父母最多只允许孩子做心理咨询,有的父母甚至回家后把医生开的药丢掉或藏起来,不准孩子吃药。青少年有时自己了解了一些抑郁症相关的知识,知道自己需要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的治疗方案,并且知道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他们对父母的做法感到深深的悲哀和绝望。那么,究竟是懒,还是抑郁症呢?目前心理科的疾病大部分都没有可以提供诊断的生物性检查检验结果,虽然科学上,我们认为很多心理疾病是生物性的。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当前主要都是根据症状学的标准,由精神科医师的访谈得出诊断,其他的检查和检验都是辅助性和排除性的,最后的确诊就是依靠精神科医师根据诊断标准的医学专业判断。精神科诊断标准也随着科学的发展在不断地调整。目前世界上最为公认和最新的诊断标准是2013年5月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和2019年6月18日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精神行为障碍章节(ICD-11 MBD)。那么,我们对照DSM-5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看一下小感的症状。首先,以下两条症状中,必须有一条症状超过2周才能诊断抑郁症。①几乎每天和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低落。既可以是主观的报告,例如感到悲伤、空虚、无望,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例如表现流泪,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现为心境易激惹。小感自己觉得空虚、无望、什么都没有意思和希望,有时还常常一个人躲在房间被子里哭。敲黑板家人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孩子的内心体验。有时候孩子看起来还有说有笑的,父母总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得了抑郁症。很多父母只相信自己的观察,而不相信孩子的主观体验和报告。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时间上,抑郁的心境是每天和每天大部分时间,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抑郁,并且可以是主观的报告,不一定非要有他人的观察到的表现。②几乎每天和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几乎所有的活动的兴趣都明显减少。既可以是主观体验,也可以是观察所见。小感虽然对绝大多数事物都不感兴趣,可是仍然会玩手机,这也导致了很多家长不相信孩子得了抑郁症,觉得TA就是偷懒爱玩。极度严重的抑郁确实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动不起来。但这并不能证明还能玩手机就没有抑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条症状也可以是主观体验,不一定非得是家人的观察所见。以上两条症状如果一条都不能符合,马上就可以排除抑郁症。如果以上两条症状符合一条以上,还需要符合以下症状中的一些条目,加上①②条的症状之一或两者,总共有至少5条症状或以上,才可以诊断抑郁症。③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体重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原体重的5%,或几乎每天食欲都减退或增加。儿童则可表现为未能达到应增体重。④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小感就表现为睡眠过多,甚至整天躺在床上,有的患者还会表现食欲增加、体重增加,有的会出现暴饮暴食的表现。这些都是非典型抑郁的表现。非典型抑郁是抑郁症的一种亚型,值得引起重视和警惕。敲黑板抑郁症不一定都是吃不下、睡不着。有的人相反,是吃的太多、睡的太多。⑤几乎每天都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由他人观察所见,而不仅仅是主观体验到的坐立不安或迟钝。小感就表现为坐立不安,原地走来走去,也可以表现为迟钝,看起来步履蹒跚,动作迟缓、沉重,双腿甚至像灌了铅一样。⑥几乎每天都疲劳或精力不足。⑦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的、不适当的感到内疚。甚至可以达到妄想的程度,并不仅仅是因为患病而自责或内疚。小感就觉得自己每天都很累,觉得自己没有用,一点都没有存在的价值,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家人,甚至觉得自己吃饭是浪费了粮食,对不起全世界。⑧几乎每天都存在思考或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减退或犹豫不决。既可以是主观的体验,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⑨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恐惧死亡,反复出现没有特定计划的自杀观念,或有某种自杀企图,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小感现在就有悲观的想法,总是冒出来不如死了算了的念头。敲黑板这一条的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呈现递进的。刚开始出现死亡的想法时,很多患者还会表达出来,这个时候,有的青少年家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认为,真正想死的人不会说出来。到最后的时候,患者也许真的不说了,甚至表现出快乐的表情,这个时候,是因为TA可能已经做出了离开世界的决定。如果等到那个时候,就来不及了!!我们一定需要在TA还愿意说出来的时候,在TA向我们发出求助的信号的时候,及时伸出救援之手。在抑郁症的诊断上,如果以上条件符合了以后,需要符合严重程度标准: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也就是说,以上这些表现导致显著的痛苦和本人的社会角色、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包括自我照料能力)的损害。最后需要符合抑郁症的排除标准,就是以上抑郁的症状不是由其他疾病或其他情况引起的或者不能由其他疾病更好地解释。例如,甲亢和甲减或其他疾病就可能引起抑郁,有的人使用毒品等精神活性物质也可能引起抑郁,这些都不能诊断抑郁症。参看以上诊断标准,根据精神科医生的访谈和观察,可以判断小感得了抑郁症。目前充分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能够使大约70%的患者达到临床痊愈。合并心理治疗可以使药物治疗更有效。科学地诊断,科学地治疗,是帮助家人的唯一方法。参考文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美)张道龙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
摘要:陪伴与坚持,生命会有奇迹1734字/5分钟阅读因为比较能共情,比较有同理心,我在临床上,常常碰到这样的一些患者,TA们在别处受伤后来找我,TA们十分信任我,依赖于我的治疗,能够与我相处更长的时间,常常是1-2年;可是他们的病情也反反复复,常常让我有些悲伤,为自己对他们的帮助不够而遗憾。我与TA们同行一段路,但是大部分人最终,以冲突和关系破裂而分开。有的人移居去了外地,我随访到TA们的生活也非常不易。小冒弟弟曾与我同行了1年余,最后一次关系破裂是在我完成与他们一家的家庭治疗以后。小冒弟弟愤怒地指责我不公平。因为在他爸爸诉说完他目前的情况时,我对他说了好几次:“这看起来很不容易”。而对他的倾诉之后,我只说了一次:“很多人碰到这样的情况都会难过的”。(后来核实,因为其父亲年纪比较大,有的话重复了几遍,所以我也与他共情了几遍,小冒弟弟对情感连接十分重视,他的愤怒来自于认为我忽视了他,抛弃了他)小感姐姐曾在一次过分的要求未经我同意和满足后,而对我十分愤怒,从此未再来见我。后来她离开了厦门,据家人反馈,在她大学即将毕业时辍学了,还常常做一些危险的行为,把车子开到湖里面,经济状态也不好,收入很低,让人心疼。这些人,在心理学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征。TA们特别敏感,有一颗玻璃心,TA们形容自己好像没有皮肤的人,或者觉得TA们的皮肤像在重度烧伤之后,对一切外界的反应都如此敏感。TA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爱上别人,也让别人疯狂地爱上TA;TA们有时让人如此怜爱,有时又让人如此痛恨。TA们面对现实中的、短暂的分离或不可避免的计划变更时,会有极度的遭遗弃的恐惧和愤怒。因为TA们可能相信“遗弃”意味着TA们是“坏”的。对他人,TA们可能也很快地在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变换,觉得对方关心不够,给予不够,或者不能“随叫随到”。TA们对自我形象的认同会有突然的急剧的变化。TA们可能会赌博、乱花钱、暴食、滥用毒品、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或鲁莽驾驶。出现反复的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以及自残行为。TA们的情绪极端不稳定,常有发作性的烦躁、易激惹或焦虑,通常持续几个小时,很少超过几天。TA们可能受慢性空虚感困扰,TA们可能很容易感到厌倦。TA们常常表达出不恰当的、强烈的愤怒或难以控制地发怒,当照料者或情侣被认为对TA忽略、有所保留、不关心或遗弃TA的时候通常引起愤怒,之后TA们又觉得羞耻和内疚,感到自己是邪恶的。在极度紧张的时候,TA可能出现暂时的偏执观念或分离症状(例如,人格解体)症状常见于对真实的或想象中的被遗弃的反应;真实的或感受到的照料者关爱的回归,可能带来症状的缓解。TA们常常在目标即将实现时出现自我毁坏的模式(例如快毕业时辍学,治疗有希望时出现退行,当关系可以明确继续时将它破坏),比起人际关系,TA们可能对过渡性客体(如宠物或某种无生命的物品)感到更加安全。自伤和自残可能导致TA们的躯体残疾,反复失业、教育中断、分居或离婚。在TA们症状发作的间歇期,TA们看起来常常都是美丽的、聪明的、善解人意的、礼貌的和非常nice的。TA们的早年生活常常让人怜惜,在TA们的童年期常常有躯体和性虐待、忽视、敌意的冲突、早年父母丧失的经历。这些创伤让TA们很难和人们建立关系、产生信任和建立安全感。以上这些典型的表现,就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疾病,叫做边缘型人格障碍。他们游走在爱恨两极,没有中间地带生活常常过得一团糟。也常常让心理医生有很多惆怅和无力感。边缘型人格障碍平均患病率约为1.6%。大多为女性(75%)。他们的治疗有很大的挑战。所幸的是,最新的科研发现: 在进入3、40岁后,大多数人都会在TA们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功能上获得更大的稳定性。研究也表明,大约10年后,这些个体中的一半不再有符合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的行为模式。对于这样一个挑战性的疾病,这是一个好消息。不管是心理医生、患者家人还是患者本人,都需要坚持,陪伴与坚持,等待生命的奇迹。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这一疾病,尽可能长地陪伴TA们一段人生路,关系破裂时,也尽可能地为他们找到别的专业人员或照料者,继续陪伴TA的人生旅程。因为我们陪伴的越久,他们最后疗愈的可能性就越大。让我们专业人员与照料者一起,建立一个联盟,共同接力,更好更长久地陪伴TA们。让生命,在这一场场相互接力的陪伴中继续。参考文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美)张道龙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
摘要: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2115字/5分钟阅读昨天心医生常去做义工的那家养老院的李护士长打电话求助。说有一个老人新入住,可能得了抑郁症。李护士长说:“老人已经入住3、4天了,每天黄昏的时候都会一个人掉眼泪,说自己辛苦了一生,刚刚盖好了房子,却轮不上住,要住到养老院来。”听到这里,心医生马上就追问了一些问题,以澄清是否真的有抑郁症的可能。以下是心医生与李护士长的对话。心医生:“老人入住以前就有心情不好的表现吗?”李护士长:“这个不知道哎,我们只知道TA这4天有心情不好,喜欢掉眼泪。”心医生:“TA是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情不好吗?”李护士长:“这倒没有,白天还和其他老人一起打麻将,有说有笑的,就是日落时一个人靠窗户站着,不停落泪”心医生:“这是你们的观察,看到她流泪。白天虽然没有观察到TA哭,可是主观上TA有没有感觉心情不好、觉得悲伤、空虚或者没有希望呢?”李护士长:“白天问过TA,TA忙于打麻将,还没有回答我呢。”心医生:“那TA有没有每天大部分时间对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没有兴趣或乐趣明显减少?”李护士长:“TA打麻将可来劲了,每天都盼望着打麻将的时候呢。就是打完麻将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心情明显变得不好了,什么也不想做。”心医生:“老人家是有心情不好,但不一定是抑郁症,可以向TA的家人再了解一下在家里的情况,只有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才是抑郁症”。接下来心医生又询问了一些关于老人的记忆力、智能等的情况,以及家人对TA的情况的反应。原来老人家最近有记忆下降,总是忘记了在煤气炉上烧着的水,有一次还差点出了危险,家人担心老人一人在家的安全,遂送来养老院居住。虽然抑郁症的人通常有心情不好的表现,但是心情不好,不一定都是抑郁症。老人家是有心情不好,有抑郁情绪,但是目前还不一定能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只有符合特定的症状诊断标准,并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才能够诊断抑郁症。首先,以下两条症状中,必须有一条症状超过2周才能诊断抑郁症。1.几乎每天和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既可以是主观的报告(例如,感到悲伤、空虚、无望),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例如,表现流泪)(注: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现为心境易激惹)。2.几乎每天和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的活动兴趣或乐趣都明显减少(既可以是主观体验,也可以是观察所见)。请注意到每一条症状里面的表述,首先需要持续两周,并且要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存在,包括患者自己感觉到的心情不好或他人观察到的流泪等表现。以上两条症状如果一条都不能符合,马上就可以排除抑郁症。如果以上两条症状符合一条以上,还需要符合以下症状中的一些条目,加上1、2条的症状,总共有至少5条症状或以上,才可以诊断抑郁症。3.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体重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原体重的5%),或几乎每天食欲都减退或增加(注:儿童则可表现为未能达到应增体重)。4.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5.几乎每天都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由他人观察所见,而不仅仅是主观体验到的坐立不安或迟钝)。6.几乎每天都疲劳或精力不足。7.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的、不适当的感到内疚(可以达到妄想的程度),(并不仅仅是因为患病而自责或内疚)。8.几乎每天都存在思考或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减退或犹豫不决(既可以是主观的体验,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9.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恐惧死亡),反复出现没有特定计划的自杀观念,或有某种自杀企图,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以上条件符合了以后,需要符合严重程度标准: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也就是说,以上这些表现导致显著的痛苦和本人的社会角色、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包括自我照料能力)的损害。最后需要符合排除标准,就是以上抑郁的症状不是由其他疾病或其他情况引起的或者不能由其他疾病更好地解释。例如,甲亢和甲减或其他疾病就可能引起抑郁,有的人使用毒品等精神活性物质也可能引起抑郁,这些都不能诊断抑郁症。而养老院这个老人的情况,TA最近还出现记忆力下降,虽然还可以打麻将,我们仍然需要全面地评估TA的智能状况,完善一些大脑的检查,以排除老年的一些智力下降或痴呆的早期的可能。老人的早期的智能减退很可能以一些非常隐蔽的方式出现,甚至家人都没有察觉,特别是既往文化程度较高的老人,需要特别引起注意,尽早做相关检查。并且老人刚刚从家里到养老院,一些环境的改变和人际的改变,都可能影响TA的情绪甚至通过影响其对环境判断的定向力而影响智能表现。在人际和环境的变迁时期,需要关注心理变化,做好心理辅导与干预,并和家人沟通,尽量多来探望老人。有一些有先进心理学理念的养老院甚至允许老人从家里带一些家居物品入住,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改变对老人认知和情绪的影响。所以,心情不好是一种抑郁情绪,并不一定是抑郁症,两者不能划上等号。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因素,请专业人员根据诊断标准来判断,是否能够诊断抑郁症。抑郁情绪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家人支持和帮助来改善,抑郁症除了以上这些,还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因为抑郁症是一种生物学疾病,而不仅仅是一种情绪。正确的诊断,才能有正确的治疗与干预。参考文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美)张道龙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本文系丁丽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摘要:当焦虑不是促进,而是阻碍时焦虑是我们人类的一个保护因素。如果没有焦虑,估计活不了多久。焦虑可以使我避开路上的车辆,避开可能的危险;焦虑也可以让我们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我们的工作和任务;焦虑让学生考好考试,让老师讲好课程,让医生看好病人……,因为焦虑能让我们提前做更好的准备。当我们的焦虑分数很低的时候,说明我们没有防备和警戒,没有处于准备状态。既然焦虑带给我们这么多好处,那么,什么时候,焦虑变成了一种障碍呢?第一,当周围环境没有危险的时候,你察觉到了危险。如“杯弓蛇影”。有的人是习得这样的,这种习得的过程,叫做条件化。什么叫条件化呢?大家都知道巴甫洛夫的狗,给狗吃骨头,狗就流口水,而同时给予铃声和骨头配对,经过一定的时间,狗听到铃声,就流口水了,这时,铃声就被条件化了,铃声与骨头建立了联系。那么,焦虑障碍也是一样,例如一个人曾经在一个电影院经历了一场火灾,从此以后,TA再也不敢去所有的电影院看电影。一到那些地方,TA就感觉到危险,就十分担忧和害怕。那场火灾,就像狗的骨头,而电影院就是与骨头配对的铃声。TA把电影院与火灾建立了联系。第二,焦虑的范围过大,什么都担心。如“草木皆兵”。刚才TA由于经历了火灾,就不敢去所有的电影院了,后来,甚至不敢去所有人多的地方,这个过程,就是泛化。还有的人担心生活中所有的小事,看到经济危机的报道就怀疑自己会失业,孩子比较晚回家就担心路上出事情,等等。第三,焦虑的时间持续的过长,反复为一些小事忧心忡忡,甚至超过半年以上。第四,当有一点轻度的危险时,把危险放大,为小概率的事情反复担心,经专业人士解释仍不能相信。比如有的人有不洁性行为后,反复担心自己感染上了艾滋病,反复多次检查阴性仍然不能消除TA的紧张和担心。第五,过度担心未来的危险,如将来的身体健康,如死亡。将来它一定会来,现在的担心并不能阻止将来不好的事情发生。而有的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每天为这些担忧花费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六,过度关注躯体的轻微不适症状,反复检查,就算检查结果阴性仍然怀疑可能是检查出错,把轻微的躯体不适症状灾难化。其实上帝是最优秀的工程师,人类躯体这台机器可以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已经远远优于其他机器。有时候有一点杂音,甚至螺丝松了一点也都是很正常的。过度焦虑和关注躯体不适只会让自己更痛苦。第七,无法面对不确定性,有的人十分追求掌控感,觉得明天是不确定的时候就忧心忡忡,尤其是强迫症的患者,十分不能面对不确定性。第八,由于焦虑带来认知和判断的错误,如把中性的面孔误读为有威胁的面孔,这就是社交焦虑的原因。例如在公共场合讲话时,有时听众只是带着平静或中性的面孔在倾听,焦虑的人就会解读成这些人可能在评判TA,认为TA讲得不好。第九,焦虑给个人带来痛苦或影响其社会功能。以上或更多的焦虑的症状已经给个人带来的主观的痛苦,或者影响到TA的社会角色的实施和其社会功能。比如说由于太焦虑不能集中注意力而不能完成工作。当以上这些情况发生时,请警惕,你的焦虑,已经成为了一种障碍。建议寻求专业帮助。了解焦虑情绪,了解什么时候焦虑成了一种障碍。善用焦虑的保护和促进作用。让焦虑成为一种促进,而不是障碍。作者简介:丁丽君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仙岳医院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本文系丁丽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摘要:父亲壕壕的爱是我一生的财富 3385字/10分钟阅读 清明节前后,就一直想念着我的父亲,一直想写一篇文章,来纪念他。父亲在14年前离开了,如果他仍在,今年是90岁。中国人不论在世或不在世,都讲究过生日,尤其是逢10的大寿。过去,我们医疗条件落后,活到90岁不容易;现在生活改善了,医学进步了,活到90岁不再那么稀少。于是我就常常奢望,如果父亲还活着,该多好!可惜世事不再,奢望不可能实现,只能在梦中和回忆里与父亲相聚。 父亲原本是一个文盲,后来参军、参加抗美援朝,读了扫盲班,他很努力,学习到能认识绝大部分汉字了,后来在战场火线入了党,又自学了一些机械知识。退伍后他当了一名工人,他不愿意当干部,说自己是大老粗,没有文化。他也从来没有学习过心理学;但是他的一生,用他满满的爱来对我。在今天,在我从事心理学工作30多年后,突然觉得,他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家。 我10岁就开始一个人出门到1000多里外寄宿读初中(父亲所在的地质队在深山里,附近没有学校),与父亲呆在一起的时间少而又少。 学了心理学、尤其是接触了精神分析的一些理论后,我也曾尝试去寻找与分析,我的童年和原生家庭是否对我现在的有点焦虑和不善社交的个性有影响。 我把与父亲在一起的回忆翻过来翻过去,除了温暖,除了感动,竟然找不到一点点创伤,哪怕是微创…… 记得那时别人家的孩子帮父母做家务,有人说我不做的时候,我的父亲是那么霸道地说:“我家女儿就是不做,我不让她做”记得别人家的父母在埋怨孩子学习不努力的时候,我的父亲总是自豪而又夸耀地说:“我家女儿我是规定她每天必须玩一段时间,刚吃完饭也不能学习,她学得太多了……”记得我们单位那时每年有几次职工一起整车买水果(相当于现在的团购),我家买的西瓜和苹果总是比别人家多很多,别人的父母亲说:“我家有3个孩子,都没买那么多,你家只有一个小孩,不用那么多”。那时我的父亲总是很霸气的回答:“我家女儿喜欢吃,我就要多买一些给她猛吃”。当时还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物质还极度匮乏,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我的父亲真是壕啊! 记得初三的时候,一次父亲出差来到我寄宿学校所在的城市,上午去帮我买了一件新衣服,衣服的颜色有些偏灰色,中午我到父亲住宿的旅馆,他刚好不在,我试穿了他放在床上的衣服,试了以后仍然放在床上,继续去上学。下午放学回来,看到新衣服变了一个颜色,变成了红色的。后来父亲告诉我:他下午回旅馆时发现衣服的扣子掉了一个,想可能是我不喜欢这个灰色的,所以下午赶紧去帮我换了一件红色的。他还夸我就是比较有眼光,红色的比较好看,他是担心我一个人在外,灰色的比较不嫌脏,比较容易洗。然后他高兴地说:“只要你喜欢,就买红色的”。这件事情让我终生难忘,其实我当时急急忙忙试穿了衣服,并没有喜欢或不喜欢,只是因为新衣服的扣子缝得不够结实,正好扣子掉了。后来,我面临高考,当时我仍在1000多里外寄宿,父亲来信问我:“别人家的父母都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天天给孩子增加营养,煮人参等补品,我们也到学校旁边来住吧?”我十分反对这个建议,坚决不同意。后来,父亲只是默默地告诉我“考不上大学的话,可以顶我的职当工人”(当时我们所在的地质队有这样的政策)。 再后来,父亲退休了。他问当时还不到18岁的我的意见,问我喜欢留在工作地还是回去浙江老家。我至今不知道,他是不是因为我回答喜欢回浙江,而选择了退休时告老还乡,回到浙江老家。而我,那个时候仅仅是因为觉得老家离杭州不远,想去杭州看一看西子湖呀! 再后来,父亲退休在浙江老家的农村,每学期我放假回家,他都会爬到我家茶山的高处,远远地眺望我,然后在看到我时一路小跑下来弯弯曲曲的茶山小路上接我。充满期许地看着我:“知道快要放假了,我和你妈就天天都盼着你回来呢,我们经常来这边路边看看,都好几次梦见你回来了”。 放假的时候,父亲看我一个人在老家农村没有朋友,就叫我和他一起去和他的麻友们一起打麻将,而他就在我身后观战,兴奋地对朋友们说“今天我女儿替我”;老家的麻将我不太会打,记得那天我出错了一张牌,父亲情急之下,稍微大声了一点,我当时就眼圈红了,一个人跑出来,父亲一路小跑追出来,小心翼翼地问我“我是不是讲重了,我是不是讲重了……” 再后来,我工作了,记得第一次出国,是考上了国家的JICA公派去日本,当时参观了很多日本的精神科医院和老年医院,还是90年代,对日本的医疗照料很有感触。回来后与朋友、同事不断地分享自己在日本的感触和感受。虽然给父母买了礼物,可是唯独没有跟他们多分享我的见闻和感受。我以为,这些不同的医疗、人文,他们不懂。直到有一天,父亲温和的、幽幽的对我说:“我们也想知道呢”。这成了我一生的遗憾。 后来父亲患了胰腺癌,当时是剖腹探查术开进去才发现一个大大的肿瘤,医生走出来手术室告诉我,我必须当场,在一分钟内,做决定手术的程度。当时,我一个人根据医生的话外之意,选择完全信任医生,当场做主决定,为他选择了姑息治疗。以后一共住了三次院,做了二次为改善生活质量的姑息手术,在确诊胰腺癌后还相对比较有质量地生活了18个月,最后在76岁生日后离开了我们。 在他确诊后,作为医生的我,就知道我所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减少他的痛苦,我选择了起初没有告诉他有关诊断的真相,选择准备了足够的止痛药,选择了尽量改善他的生活质量。以致于有一段时间,我自己都有一种幻觉,也许父亲患的不是胰腺癌,也许父亲还能陪伴我很多年……最后父亲的疾病转归,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生活没有侥幸、也没有谎言,在坚持了18个月后(差不多超过了帕瓦罗蒂确诊胰腺癌后的生存期了),父亲终于到了弥留之际,我那时告诉了他诊断的真相。同时我对他说,我觉得我做得不够好,对他照顾的不够周到。记得父亲当时用虚弱的声音,微微笑着,对我说:“你已经做的足够好了,没有人能像你做得这么好”这,应该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后的鼓励了吧。 父亲一生,对我而言,都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从小到大,他一直认可我、鼓励我、肯定我,在人前表扬我,满足我的需求,尊重我的意见和决定。他还把他对我的爱毫不吝啬地大声在人前讲出来、面对面地告诉我(在那个时代,在东方文化下,说出爱是多么不容易)。当我的所作所为没有达到他的期待的时候,他只是幽幽地说出来他的期待:“我们也想知道呢”或者反思自己的行为“我是不是讲重了呀”。他从来没有责怪我,而只是,用非常温和有爱的语言和语调,表达了他的需求。在我高考焦虑时为我提供了第二选择,缓解我的焦虑情绪。 正是父亲的认可、肯定、鼓励、让我参与决定,使我在他确诊胰腺癌的当下,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敢于做那么重大的决定。 在我的心理科临床工作中,常常碰到两种不同的家长,一种家长是:当孩子说头晕头痛的时候,会关心他是怎么样不舒服了,询问能做什么帮助孩子,或者简单地陪伴他,让孩子知道父母在这里、愿意帮助他;另一种家长则是责怪:“你是不是昨天又玩手机睡得太晚了,睡不好就又头晕头痛了吧,晚上早点睡”;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会推而广之,说“你看,你就是天天玩手机,不睡觉,才会这样头痛”一次门诊时,我的一个患者告诉我,他在家里连喷嚏也不敢打,因为打一个喷嚏他父亲就会一直责备,“你看,叫你多穿一点你不听,叫你晚上早点睡你不听,这不就又感冒了吗?”,有时实在忍不住了,只好赶快躲到房间或者厕所打喷嚏,以不让父亲听到。每每这时,我就想到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就是第一种家长,是那个温暖,让我时刻感到爱的父亲。第二种家长的责备后面,掩藏的也许也是爱;可是这种爱,却让人窒息,让孩子感觉不到被爱,让孩子想逃离。更有一些家长一直无法认识到自己的爱的方式的不当,以爱绑架,长期重复这样的行为模式,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 父亲是一个细心的人,他也有一些敏感、焦虑和不善社交;也许我也拥有他的这些特质,但是因为父亲给我的爱和温暖,我学习到了怎么把敏感变成自己的天赋才能,使自己的敏感和焦虑能够在心理治疗中更好地与我的患者和来访者共情,也使不善社交的我能够静下来、坐下来,做更多的事情。 因为父亲的爱,我可以把自己的弱点变成长处和强项;也许因为父亲的爱,我才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因为,我的父亲,他天生就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有满满的爱。 这个世界,因为我父亲曾经来过而温暖;没有了父亲的世界,我因为有他的记忆而温暖。 附:感谢给我父亲做二次手术的两位厦门肝胆外科医生。感谢家乡的亲人每年在清明前后给我寄家乡的龙井茶,使我对父亲的连接一直持续。感谢我的患者和来访者们,你们的人生经历常常让我反思,丰富了我的人生。 作者简介:丁丽君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仙岳医院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文章于2021年4月清明节前后为纪念我的父亲而创作
摘要:时空之上,永恒之下1494字/4分钟阅读记得小区里面新装了一个取快件的柜子,一天一个老人问我:那个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怎么总是有人把纸箱子放进去又拿出来?以前常常在某商场看到一个收纸皮的中年妇女,人很好,有时我购物后手里东西比较多,她就会帮我拿一下。我每每看到她,也会与她打一个招呼,寒暄几句。她常常跟我分享的就是:纸皮最近又涨价了呢。其实,不要小看小小的一块纸皮,从它的价格的涨跌确实与金融危机有很大的关联性。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废品收购市场的纸皮价格就非常低迷。而我在费城医院里面遇到的一个患者,就曾在全球经济向好的时候,兴致勃勃地对我说:他要来中国做环保再生的生意(其实就是收废品)啦。也有我在本地的患者,在菜市场卖菜,也因金融危机亏损了好几十万。尽管如此,我知道小小纸皮和蔬菜里面有一个世界,尽管这样,虽然我可以与他们聊纸皮、聊蔬菜的价格,但是这仅仅是我与他们社会沟通的一种方式,因为我不需要了解纸皮和蔬菜的价格,也不需要从纸皮和蔬菜的价格来预测金融。所以纸皮和蔬菜不是我的关注点。如果一旦有人在我面前一直絮絮叨叨谈这个话题,我心里就会有些烦躁,听不进去。有时候心里默默地想:为什么你的眼里就只有这个几角和几元的纸皮和蔬菜呢?其实,这就是每个人的关注点不一样。在心理学上,我们发现每一个人的关注点不一样,当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同样的一段话,我们可能只关注到或者更关注到某一些点,而对有些点视而不见。所以,在心理学上,我们认为,人有时候,只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关注到自己关心的问题,只担忧自己在意的事情……我也时常与朋友们谈论日常琐事,也谈起生活中的种种酸甜苦辣,我的生活比较简单,常常聚焦于单位、家和球场三点一线,可是在某一个我听不进去别人谈论纸皮相关话题的午后,我突然想:我谈论中的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在别人的耳中与眼中,是不是也太过烦躁呢?就像别人谈论纸皮一样。有时候,我们谈论本单位的八卦,别的不是本单位的人听了就不耐烦;而在更高层面,甚至在更宽广更多维度的时空里,是不是看着下一个维度的时空的痛苦与快乐都是那么肤浅?那么,在哲学上,痛苦与快乐,美好与不堪,是不是也与不同维度和时空密切相关?就像我们曾经为考试不及格而痛哭流涕;曾经为爱人分开而碾转难眠,痛不欲生;可是在20、30年后再回望当初,会觉得当初的痛苦都是那么轻微,甚至觉得可笑……所以在成人的世界里,认为:“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然而少年本身,可能并不这样想,他们有时甚至为他们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付出生命的代价。在那些眼光更宽广,世界更远大的人眼里,是不是我们的那一点点酸甜苦辣,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呢?你这一点痛苦,你这一点感悟,你这一方小小空间,又算得上什么呢?有人从更广阔的地区、城市、地域的角度、有人甚至从国家和全球的角度来看问题,在那些高大上的视角里面,我们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以上是空间维度,那么在时间维度,我们此刻的苦,我们今生的苦,在时间的漫长跨度里面,又算得上什么呢?20、30年以后看今天的痛苦已经稀松平常,那么,50年、100年以后呢,200年、500年以后呢?永恒呢?记得有一本书,书名叫做:《人总是会死的》,是一个我的爱好哲学的朋友推荐我看的,就是写了一个已经活了500年不会死的人的痛苦……我想从他的视角,世界一定大不同……那么,微小的,微不足道的苦和痛,就不值得体验、经历和怜惜了吗?毕竟,每一座大楼,都是由一砖一瓦构成我们的苦和痛值不值得被看见,被怜惜,被珍视?微不足道的小的事物和小的感受,是否值得被关注,被处理?不管是在茫茫银河里,还是在浩瀚的时间海洋里?我们走过时间的山谷和山峰,在哪里相遇?如果时间是另一个维度的物质?
感妈妈和冒爸爸这天大吵了一架。他们都觉得自己十分委屈。觉得自己为婚姻付出了很多,委曲求全,却得不到对方的理解。感妈妈原来最喜欢吃稀饭,为了冒爸爸天天都煮干饭。感妈妈认为:我连最重要的一日三餐都为你做了改变,你还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冒爸爸最讨厌的事情就是逛街,偏偏感妈妈非常喜欢逛街,为了陪伴感妈妈,冒爸爸只有硬着头皮,帮老婆一路大包小包的拎着,当着护花使者。冒爸爸认为:我连自己最讨厌的事情,都为你做了,你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感妈妈和冒爸爸都是有文化的人,也为婚姻做了很多的心理准备,准备为婚姻中所爱的彼此、在婚姻中妥协、折中和让步,他们彼此也看到了对方的付出。这样的心理建设基础,似乎应该有一个美好的婚姻。可是他们有时仍然争吵和彼此伤害。甚至有时候还伤害得有些严重。WHY?有一天,一次如常的争吵后,感妈妈突然悟到:原来,是因为他们彼此都认为自己让步得更多,自己所受的委屈更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总是在成功时把功劳归于自己,在事情失败时把原因归于他人。在人际关系,包括亲密关系中也一样。我们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究竟有怎么样的区别?我们所感知到的人和事,与他人所感知到的,有怎么样的不同?分享一下两个咨询室的故事,看看不同的视角。25岁的张先生和妈妈一起来咨询。谈起他们的关系。妈妈大大地诉苦,说张先生是如何地叛逆,不听母亲的劝告和想法,什么事都要按自己的想法做,说他是一个叛逆男。张先生听完十分震惊,用肯定的语气说:“我周围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都认为我是一个妈宝男!他们都说我什么都听我妈妈的!我为此觉得十分郁闷,正在学习怎么改变呢。”我让他们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这个观点。结果发现从他们的角度,都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妈妈对“叛逆”事件印象深刻,对“妈宝”事件全然不记得;而儿子恰恰相反。李同学(男,16岁)是和父母妹妹全家人一起来咨询室的。期间李同学谈到父母亲偏爱妹妹,不爱他。没想到他6岁的小妹妹在旁边突然插嘴,大声地说:“不,相反!”追问具体的事例时,李同学诉说每次与妹妹吵架父母总是说是他的错;而妹妹诉苦父母亲从来不打哥哥,只打她。以上两个咨询室的故事,我们都看到了亲人彼此对同一段关系的截然不同的看法。希望他们在咨询室听到了对方的看法,看见了对方的视角和对方眼中的真实,希望这种看见能让他们更多了解,因为了解而和解,因为和解而彼此相爱。在咨询室外,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很多彼此的不同视角和同一件事件彼此心中完全不同的印象和归纳总结。例如职场中,我们看到一些人坚定果敢,却没有看到TA有时内心的软弱和无助,没有看到TA曾经有过的妥协和让步。曾听过一节两个牧师讲的课程:《共享观点---父亲的心》,里面讲到一个故事:“父亲曾在生日时得到母亲的生日礼物---一辆摩托车,尚未骑过。一次下班时,父亲十分疲劳,原本想回房间休息。结果两个女儿兴高采烈地拥了上来,吵嚷着要骑摩托车去兜风。父亲不忍扫了两个孩子的兴,强打精神克服疲劳,骑车载他们在台北兜风一大圈,两个孩子一路大声喊叫,玩得十分high。然后请他们在店里吃冻酸奶,两个孩子十分兴奋,点了很多料加在酸奶上。父亲看两份加了很多料的冻酸奶要400多台币,自己就舍不得吃,坐在旁边等着,看两姐妹吃。父亲一边等待时,一边刷了一会手机。回家后,母亲问两个孩子:你们开心吗?结果孩子出乎意料地回答:不好玩,爸爸一直在刷手机。”这个出乎父亲意料的回答,让父亲陷入深思。有时,我们看到和记住的事件和时间点不一样,让我们有不一样的感受。所幸的是,作为精神科医生,我们有幸看到来访者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在坚定果敢的形象之下,也看到TA们内在的抑郁、焦虑、恐惧,同时陪伴TA们,看到TA们战胜抑郁、焦虑和恐惧的努力、勇气和最终的结果。我们看到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关注点,不同的感受,和努力了解、沟通和付出之后所带来的改变,看到来访者找到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生活。这也是心理学一个很大的功能,去理解生活。理解之后,治愈显然变得容易一些。有时候,彼此的了解,彼此看见,本身就有疗愈的作用。透过这篇文章的分享,你是否了解、是否看见:在你的婚姻中,谁更委屈?你认为更委屈的原因?在你与父母的关系中,你的看法与父母的看法的不同和原因;在你与他人的关系中,看到别的可能性,看到他人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的不易,也看到自己虽然有时抑郁、软弱,但也有战胜它们的一天。
今天冒爸爸来咨询室与我谈了他最近的担忧。他最近想要申请公司的一个晋升的机会,却一直不敢和他的上司说。“我很害怕他,怕他拒绝我,想起要去找他我就心慌、手抖”冒爸爸脸上布满了羞涩与不安。冒爸爸是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平时在讲台上讲课时神采飞扬,此时却像一个羞涩、局促的小学生。“在权力和权威面前,尤其是掌握了我们的一些事务的决定权的人面前,有担忧和害怕是很正常的。”我一边正常化他的感受,一边尽量使他的羞愧感好一些。“可是,你不说出来,怎么知道他会不会拒绝你呢?”另一方面,我鼓励冒爸爸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是的,我上次因小事可能得罪了这个上司,他叫我办的一件事情没有办好。从那以后,我就很害怕见他,去年底申请一个加薪机会时一直不敢说,最后鼓起勇气说了,没有想到他爽快地答应了呢…..”冒爸爸一边思考一边说。“所以,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可能并不一定如我们预料的一样”。我试图反馈和共情冒爸爸。作为精神心理医生,我见过很多患者和来访者人生中的至暗时刻,见他们在咨询室和诊室里落泪,见过他们最脆弱最无助的时候。如果我们认为他们就是比较脆弱或者比较悲惨的话,那么,我可以负责人地告诉你,事情可能并不是你想象的这样。因为我也见过他们擦干眼泪,补上妆容,调整好情绪反应后走出咨询室;我也见过他们在候诊室、在门诊大厅时微笑、阳光地与人沟通;我甚至偶遇过他们在机场候机,在讲台讲课,在商场购物,在球场比赛,他们自信的笑容与咨询室里的他们判若两人。生而为人,在我们的一生中都经历了很多不容易,尤其是现今这个浮华大比拼的时代,学生时代比学习成绩,青春年少时比颜值比才华,壮年时比权比钱,老年时比身体健康比谁活得更长久,一系列比较人生各个年龄段浮华尘世中的所谓成功。在这样的喧嚣人世中,难免有低谷抑郁的时候,而低谷抑郁时,任谁来叙事自己的人生,可能都是一把辛酸泪。不同的是,当每一个患者和来访者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都是在他们人生最低谷最至暗的时刻,他们把自己最脆弱的命门暴露在医生面前。生活中也一样,有的时候,在有的人面前,在偶然的碰见,自己最脆弱的命门被暴露。作为精神心理科医生,我们拥有这样一个特权,进入人类最脆弱的心灵世界;作为朋友、家人、上司、同事,人们偶尔也不小心进入或旁观了他人最脆弱的时候。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他们必得安慰。请珍惜,这些把命门暴露在你面前的人;请珍视,曾经暴露自己的命门于人的自己。对偶尔暴露出最脆弱处的自己,请善待,因为这是生而为人的日常。共情自己与他人,包扎一下伤口,继续前行。
---电影《绿皮书Green Book》有感今年3月上映的这部电影,深深地打动了我。一直希望把自己的感动写出来。整部电影总体上是说的种族歧视,那时黑人在美国的南方旅行,需要一本绿皮书,绿皮书上详细地记录了哪些酒店黑人可以住,哪些不可以。电影的主角只有两个人,就是黑人钢琴家Don Shirley(以下简称唐)和唐雇佣的白人司机Tony Lip(以下简称托尼), 电影通过两个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去美国南部举办巡回音乐会,在一起共同生活工作的几周,所遭遇的种种故事,阐述了与种族和文化有关的深层次的思考与感受。《绿皮书》是一部好电影,因为它不仅仅是谈了历史大背景下的种族歧视的话题,更是通过两个典型的主角,深入剖析了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在我这样一个心理学专业人员眼中,犹如一本自我身份认同的教科书。它能斩获数项奥斯卡大奖,我想不仅仅是政治正确,更是击中了我们每个人心里最脆弱、最深邃、最柔软的那部分。尤其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是他们自我身份认同的交锋与和解的画面和场景。场景一,唐和托尼在巡演的路上在路边停车休息,下车时唐看着对面田野里在收割农作物的黑人:他们体型微胖,且歌且舞,热闹而喧嚣;而对面劳作的黑人群体也在看着这一个与他们不一样的黑人唐:这个黑人穿西装,有着“精英瘦”的体型,沉默寡言,还有一个白人司机替他开车门与服务。当时,同样肤色的彼此,唐的目光深邃,对方的目光好奇,通过电影的镜头定格,我读到了他们彼此的内心,收割庄稼的黑人们想着:“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吗?”同样,唐也在想:“我是不是属于他们?”。场景二,这一天他们来到的城市旅舍,是不允许黑人住宿的。只能是唐的助手和司机托尼住在那个比较好的酒店,而唐自己,不得不拎着行李来到旁边一个脏乱的小旅店住宿。旅店的门口,一群住宿的黑人在嬉笑打闹,而唐一个人落落寡欢地坐在房间门口喝威士忌,显得如此格格不入。晚上,唐来到隔壁的酒吧喝酒,结果却因为他穿着西装的与众不同遭到其他黑人的殴打。最后是他的白人司机托尼及时赶到,托尼曾在酒吧当保安,使用了并不那么“高雅”的技巧才救出唐。这两个场景都是唐与他的黑人群体的身份认同的直接交锋。而唐与托尼作为一黑、一白,一高雅、一粗俗的两个具体的个体,有数次的直接交锋。一个是文质彬彬、从来没有用手直接抓过炸鸡翅的黑人钢琴家和另一个喜欢暴食、喜欢偷偷用一些下三滥手段的白人司机托尼。他们在电影中有数场争执,其中篇幅最长的那段在于,托尼指责唐只知道高雅的经典音乐,不懂黑人的流行音乐,不知道黑人的流行歌手,根本就不像黑人,最后直接说自己比唐更像黑人(more black than you),两人的交锋在此达到高峰。而最后在唐接受托尼强硬塞给他的鸡翅,并开始第一次进食并享受手抓的炸鸡翅后;在唐每天在空闲时间一字一句地教托尼给妻子写情书的时候,两人的矛盾和冲突达到了和解。托尼的太太最后给了唐一个大大的拥抱,不仅感谢唐帮她写的那些情书,更是感谢唐在某些方面改变了托尼。那么,唐与他的种族和解了吗?电影中的最后一幕,唐本来演出的场所因为唐的黑人身份不接受他在那里进餐,唐罢演后到了街对面的酒吧,酒吧里有一大群的黑人在欢乐地载歌载舞,唐穿着不合时宜的燕尾服,开始在破烂的钢琴上弹奏黑人的流行歌曲(原本唐弹琴必须用Steinway 钢琴,喝酒必须是Cutty Sark威士忌),随着唐弹奏的欢快美丽的音乐,酒吧歌舞会达到了高潮,那一刻,唐找到了自己作为黑人群体一份子的强烈的自我身份认同感。可惜的是,在唐走出酒吧时,又因为在酒吧里的露富,险遭黑人同胞的抢劫,在白人司机托尼的帮助下才幸免与难。唐的黑人身份与黑人群体和种族的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唐与托尼,作为白人个体与黑人个体;作为两个文化层次和品味完全不同的人,在片中的最后,达到了完全的和解,两个人成了心灵的朋友。唐与白人群体和解了吗?影片中的两个事件应该是暗示着从误解走向和解的。一是他们第一次碰到警察,因为唐的黑人身份而遭到的歧视而被关押,最后唐不得不动用高层的关系解围。而当片末他们第二次碰到警察时,唐和托尼像第一次那样抱着高度的戒备心,结果白人警察只是告诉他们轮胎出了问题,并帮助他们更换轮胎,成为那个寒冷的雪夜最温暖的一幕。也许,唐最终与不同的种族群体(白人),与社会歧视和解了?影片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托尼一直以自己是白人为骄傲,在电影的开始对黑人有歧视的行为(把他们喝过的水杯偷偷扔进垃圾桶),同时托尼没有文化,大量抽烟,粗俗;托尼的自我身份认同这条心理学副线一直是掩藏在唐的身份认同的主线下的另一个故事。托尼的骄傲一直到当第一次遇到的警察嘲笑他的意大利裔身份的时候,才点爆了他的愤怒,因为他感受到同样身为白人,却因为自己的意大利裔血统遭受歧视。看完电影,有些问题一直在脑海里萦绕不散。唐的心中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什么?他属于黑人那个大群体吗?而托尼呢?他属于白人这个大群体,还是属于意大利族裔的白人这个小群体?他们被彼此的群体接受了吗?来自不同群体的托尼和唐彼此接受了吗?怎样才能达到像托尼和唐这样来自不同群体的个体的彼此接纳?唐和托尼的身份认同最后取决于什么?他们彼此的外貌和肤色?还是他们的言谈和举止?或是他们的金钱和地位?托尼在爱他的太太心中,又是什么样的社会角色?那么,这个普世的话题又可以延伸到荧幕之外:我们到底是谁?我们属于哪一个大群体?我们又属于这个大群体之下的哪个小群体?我们在哪?我们做什么?在我们的重要关系人眼里,我们又是怎样的人?因为什么,决定了我们是谁?是因为:我们看起来的样子?还是我们的身外之物:地位和财富?还是我们说的话,我们做的事,我们思考的思考?
3个月前冒爸爸一家去云南旅行的时候,不幸遭遇了车祸,冒爸爸经历了骨折和之后的治疗,现在刚刚恢复。在身体上恢复的同时,冒爸爸的心理却没有同步恢复。甚至比刚刚遭遇车祸时出现了一些更严重的情况,如天天晚上做噩梦,白天不断地在脑海里闪回车祸的现场情景,再也不敢坐车,上下班都走路去。冒爸爸以上这些情况,在医学上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心理疾病。PTSD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病因学比较明确的心理疾病,可惜,虽然病因明确,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那么,我们能否防患于未然,能否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呢?从病因学上说,未来和意外,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作为人类,我们无法预防和阻止不好的事情发生。然而,当不好的事情发生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发展出PTSD。那么,我们怎样预防PTSD的发生?当我们的人生中出现创伤性事件的时候,通常马上心中会有一个声音:“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上苍如此不公平?”,这甚至会导致一些原本虔诚的教徒变得背离TA的宗教,因为TA认为TA的神不公平,抛弃了TA。这样的负性思维几乎是所有人的共同的第一反应,随着创伤事件的渐行渐远,我们慢慢领悟出另一个声音:“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这样,我碰上了,可是生活仍然要继续,我可以选择不被创伤击倒,我可以选择变得更好、更强”。如果我们总是对命运耿耿于怀,总是怨恨创伤性事件的发生,甚至因此怨恨与此相关的人事物,甚至主宰命运的神,我们就很难从创伤中痊愈,更容易发展出PTSD;相反,我们如果与命运和解,放下怨恨,继续往前走,就能更快地从创伤中痊愈,甚至成为更好更强大的自己。在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中,阿甘过着简单的生活,珍惜生活中的所有,不论遭遇什么都过着简单知足的生活;而他的上司泰勒在战争时失去了双腿,陷入沉沦与抑郁,最后在泰勒终于与上帝和好后,开创了与阿甘一起的事业的高峰,重新找回尊严与生命的意义。正如我之前在公众号发的文章《感谢贫穷与感谢富裕》中所提到的一样,我们感谢我们生命中不美好的事物,是因为我们与命运的和解,是一种放下;相反,我们感谢我们生命中美好的事物,是一种感恩,感恩命运的慷慨赐予。不论是和解或是感恩,都是我们继续往前的动力。这一理论与基于优势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把目光和焦点放在我们拥有什么,而不是我们丧失了什么。因为贫穷,我拥有了努力拼搏的压力和动力,所以我与不美好的、给我带来很多痛苦的贫穷和解了;因为富裕,我拥有了更多的资源与机会,我感恩命运的恩赐,所以我更加努力和珍惜。对于基于优势的理论,很多人都觉得有些阿Q,明明我都已经失去了很多美好,我怎么能够视而不见,只聚焦在我所拥有的呢?以下是我参加会议时亲身经历的两个残疾人的故事,他们的经历和他们的观点真正改变了我对“基于优势”的理论的看法。“基于优势”的理论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更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肢体残疾的王女士,她已经30多岁了,身高不到1米,因为儿时的一场疾病后身体不能再长高,身体不能摔倒,只要摔倒就会导致多处骨折。也不能提任何重物,为了防止跌倒必须拄拐仗行走,18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康复后没有柱拐杖导致摔倒和全身多处骨折,从此以后她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拐杖;她的行李只有一个非常小的布包,只有两条丝质的连衣裙和一条丝质的睡袍,她告诉我因为她必须把行李减到最少。会议发了好几本书和资料,她都无法随身携带,而选择了寄快递回家。王女士个性乐观健谈,是当地一个职业协会的负责人,拥有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和其乐融融的生活。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我自己拥有太多了。刚认识她的时候,我非常羡慕她的不怕冷,我穿了西装,而她只是一件薄薄的连衣裙,而当我知道她的不怕冷是因为长时期的为了减少行李而锻炼出来的时候,我对自己能拥有的太多的平常没有注意到的东西都觉得十分珍贵;我虽然因为患哮喘后变得十分害怕寒冷,甚至连夏天也要带上薄羽绒衣,可是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幸福,我很庆幸自己有力气可以提得起自己的行李箱,可以把行李箱内塞满各种需要甚或不那么需要的物品,我不需要为携带最少的行李而耿耿于怀,也不需要为预防自己跌倒而随身携带拐杖。李先生是一位盲人,他告诉我说,他自己认为盲人是所有残疾人里面最好的(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因为盲人大多在家里或自己的工作场所等熟悉的环境,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生活工作,而出门时如果有家人朋友陪伴也都可以自己行走,不像其他残疾人可能常常需要他人协助,不能独立生活。所以他十分庆幸自己是盲人,大多数时候可以独立生活,而不是其他残疾。李先生的这番话让我十分震惊,因为之前我一直认为盲人是所有残疾人里面最不幸的,从没有想到过盲人相对于其他残疾人,也有这些优势。他们与命运和解,聚焦于自己所拥有的,感恩生活的赐予,活出了美好的生命。我们也可以,每一个身处低谷的人,每一个罹患身心疾病之苦的人,我们也可以与命运和解,拥有更强大更美好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