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什么时间服用最好,早上还是晚上服?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是高血压患者经常询问的话题。降压药物服用时间首先看药物的作用维持时间,如果是长效的一天服用一次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天一次的话,应该在早上起床后半小时服用,不拘饭前饭后,虽然有的药物不受食物干扰,但是如果没有胃病,建议最好在进食前20分钟以上服用。如果是每天服用两次,第一次用药在早上起床后半小时以内,第二次可以在下午4-6点之间服用。如果有24小时血压监测,可以在24小时血压监测的结果指导下在高峰前1-2小时服药。如果不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患者可以在一天中选择4个时间点,每6小时测一次血压,连测3天,就能够知道自己血压波动情况。由此也可以自己推断出一个服药时间。其次要看血压波动的特点,通常血压波动呈白天高,晚上低的勺型曲线,白天血压有两个高峰阶段,一个是早上6点到10点,一个是下午4点到6点,这部分患者如果服用长效的药物,早上服用一次就可以了。但也有少数患者出现日夜差异消失的曲线,甚至出现晚上高白天低的反勺型曲线,这部分患者除了早上服用一次降压药物以外,晚上应加一次降压药物,以覆盖夜间血压增高,避免靶器官损害。最后要看药物的作用特点,比如利尿剂应在早上一次服药,避免晚上服用,造成夜尿次数增加,影响睡眠。降压治疗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要关注服药时间,更有坚持长期服用。本文系徐瑞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有人说心绞痛不就是冠心病吗?简单的可以这么理解,但冠心病和心绞痛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冠心病是大帽子,全名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血管狭窄,引起的疾病,常常说的心绞痛只是冠心病的下属,一部分。 冠心病包括心绞痛,有些冠心病不一定有心绞痛症状;但心绞痛大多数是冠心病。 理论上引起心绞痛的疾病不仅仅是心脏血管狭窄,还包括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引起冠状动脉口狭窄或闭塞、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等,这些心脏病都可能引起心绞痛。 但我们常说的或默认的心绞痛特指因为心脏血管即冠脉狭窄到一定程度,引起的心肌缺血,心肌缺氧造成的包括心前区疼痛在内的一系列症状。 冠心病:心脏的血管狭窄程度大于50%以上就可以诊断为冠心病,当然这里面很多冠心病是没有心绞痛症状的;也包括血管完全堵死的心肌梗死。 当血管狭窄小于50%的时候,我们一般不诊断冠心病,我们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心血管斑块。 心绞痛:当冠心病狭窄程度超过70%左右的时候,当活动,劳累,受凉,生气,暴饮暴食,大便用力等等情况心率加快,就有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发作的表现就是心绞痛。 所以,心绞痛呈发作性,平时不发作的时候如同好人一样,只有心脏负担加重的时候,发生心绞痛的频率就会加大。 心绞痛分为劳力型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顾名思义,基本上是劳累后发作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常常是休息时就会发作心绞痛,之所以说不稳定,是因为这种心绞痛更危险,随时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1、对于劳力型心绞痛的治疗主要是药物,因为药物的使用基本上能够有效的控制心绞痛不在发作,表面现象是心绞痛不发作,其本质是心血管的狭窄的得到了控制,不再进一步加重。 2、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因为大部分情况下血管狭窄比较重,药物控制效果一般,常常需要支架或搭桥彻底改变这种严重的缺血。 3、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狭窄程度很重,但因为糖尿病、不敏感等种种原因没有心绞痛的症状,或以心衰为主要症状。治疗不但需要治疗心肌缺血,还要治疗心衰。 4、如果心绞痛持续不缓解,那么就有可能血管完全堵塞,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那就需要立即抢救。 另外,还需要清楚,心绞痛不仅仅是心脏部位的疼痛,还包括各部位症状。 可以用6步法判断是否是心绞痛: 1、心绞痛绝对不仅仅是心脏部位的疼痛! 2、心绞痛可以表现为:牙疼,咽部紧缩,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胸痛,后背疼,左肩膀疼,上腹疼痛,出冷汗,心慌…… 3、多于活动后发作,比如走路快、小跑、上楼、赶公交、干活、吃饱饭、大便用力等等运动活活动后上述症状就发作,必须停下来才能缓解。 4、每次持续时间2~15分钟不等。 5、含服硝酸甘油可于2分钟左右明显缓解。 6、发作时特别难受,缓解后如正常人一样舒服。 (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如果不走,怀疑心梗。) 所以,冠心病不一定有心绞痛,心绞痛也不一定是冠心病唯一造成的,但大家常说的心绞痛就是冠心病的一部分。
急性房颤发作包括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急性发作或持续性房颤的加重期。急性房颤发作时要依据患者的症状、生命体征、房颤持续时间及伴发的基础疾病进行个体化处理。根据处理原则的不同分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低血压、休克、进行性胸痛、神志改变等症状)和血流动力学稳定两类。对急性房颤发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心室率达250次/分的患者,均应即刻予以同步直流电复律。转复前应先给予肝素,或新型口服抗凝药进行抗凝;如需紧急电转复,事先来不及抗凝,则转复后立即给予抗凝治疗。如果房颤发作持续时间≥48h,或持续时间不确定,复律后继续抗凝治疗4周,再根据CHA2DS2-VASc风险评分决定是否进行长期抗凝治疗。对于急性房颤发作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处理原则是评估房颤伴随的风险,并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临床评价包括房颤发作的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房颤发作的症状评分、血栓栓塞风险,房颤诱发因素以及有无并发症;心电图检查了解有无急性或陈旧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心室预激等情况,评价有无心功能不全、心肌病,必要时头CT评价有无脑卒中。完成评估之后,具体处理原则如下:对于阵发性房颤发作持续时间<48h的患者,如果平时房颤发作持续时间<24h或为初发房颤,因房颤发作大多可能在24h内自行转复为窦律,可暂不转复,仅控制心室率,注意观察;如果平时发作持续时间较长(≥48h),则应尽早抗凝,并考虑转复窦律治疗。对于阵发性房颤发作持续时间≥48h,或持续时间不确定的患者,可选择有效抗凝治疗3周后,或在抗凝治疗同时经食管超声检查排除心房血栓后再进行复律,复律后抗凝治疗原则同前。对于持续性房颤加重期主要考虑抗凝治疗和控制心室率,然后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心房大小和患者意愿决定是否转复窦律治疗。以上是急性房颤发作的大致处理流程,但临床状况往往千差万别,作为患者,应该对疾病的轻重缓急有所认识,学会自我评估,在必要时需要立即就医。本文系马长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早期避免起搏器植入侧剧烈活动起搏器植入的病人,术后生活基本可以恢复到病前的水平,生活、工作、旅行都不受影响。但是在起搏器植入的前3个月,为了减少电极脱落风险,建议起搏器植入侧的肢体尽量保持休息,可有小范围活动,但应当避免提重物、大幅度或者快速、短促的运动(比如打球、游泳、跑步等);3-6个月后,活动量可逐渐加大并恢复到病前水平。通常6个月后可以做大部分普通运动。二.防止社会环境对起搏器的影响起搏器在体内可受到在外部电场或磁场的影响而发生功能障碍,如不慎重可能造成严重后果。1.家庭及工作环境:多数家用电器在保证良好接地状态前提下都是可以安全使用,比如洗衣机、电吹风、电熨斗、冰箱、电视机等。而手机、耳机等建议起搏器植入的对侧使用,比如起搏器装在左侧,可以选择右手接打电话。但应避免电磁炉使用;电热毯、电按摩器等有漏电风险的电器应避免使用;高压电场、雷达等均对起搏器有影响,应避免接触。2.出行:起搏器植入患者可安全乘坐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机场安检设备不会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但起搏器可触动安检的金属探测报警器,这就需要提前向工作人员解释,提前出示起搏器ID卡,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雷雨天气应尽量减少户外逗留。3.医疗环境:许多医疗操作可能会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就医时,务必提前告知医生自身装有起搏器,可尽量避免磁疗、热透疗法、磁共振、手术电刀、除颤仪、超声碎石、射频消融术等对起搏器有干扰的操作或设备。尽管目前大部分起搏器植入患者并不能接受磁共振检查,但随着可兼容核磁共振的新行起搏器问世,这一限制将逐渐打破,未来起搏器植入患者可安全接受磁共振检查。4.起搏器的保护:注意起搏器植入处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直接撞击,避免按摩,洗澡时避免用力揉搓,建议一手固定起搏器,另一只手清洗皮肤。三.起搏器植入后药物治疗:起搏器植入后仍需服用治疗心脏疾患的药物,起搏器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起搏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带来少些许不便,但这些不便大多都可以克服。起搏器的植入并非限制了您的生活,而是带给您更好的生活体验以及更优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带来的不适。最后提醒广大起搏器植入患者,外出和就诊务必随身携带起搏器随访卡,方便您的随访和诊疗。本文系樊晓寒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知晓你的血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刘梅颜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应知晓的高血压管理十大须知。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既是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最主要的可控危险因素,预防意义重大。人体血压从110/75mmHg开始,伴随血压升高的心脑血管风险上升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及时发现血压变化至关重要。2.舒缩血压、男女血压各有千秋 2010年全国高血压调查结果显示,城乡之间血压差别不大,高压为130~131mmHg,低压处于80.3~80.6mmHg。就年龄分布而言,收缩压随年龄增高而上升,舒张压则在65岁之前随年龄增高上升。就性别而言,男性血压水平为126.2/80.4mmHg,女性为124.2/77.5mmHg,男性略高于女性。45岁之前,男性收缩压高于女性,45岁以后反之;相比,男性舒张压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女性,此种差别在45岁之后缩小。 事实上,2002年来,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我国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常年处在较低水平。3.血压监测需“三管齐下” 血压升高是大部分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关注24小时血压变化,了解血压的昼夜节律,全面血压管理尤其是关注清晨血压升高,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意义重大。 监测血压情况评估治疗效果非常重要,常用方法有家庭血压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诊室血压测量,这三种方法有机结合会更好地掌握解血压控制情况。4.践行“三大注意”,巧行血压监测 家庭血压监测在家中进行,可评估血压的季节变异性和长期疗效,对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有诊断价值,对于儿童、糖尿病、妊娠和肾病患者诊断治疗尤其重要。 实践中,应注意三个小技巧:在起床后1小时内进行,通常建议为6:00-10:00;尽可能在服药前、早饭前测量;测压前尽量排空小便,采取卧位。5.切莫遗漏清晨血压 清晨血压升高与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评估并治疗清晨血压是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的重要手段,可明显提高降压治疗的效果。清晨血压管理流程6.高血压共病抑郁、焦虑让预后“雪上加霜” 众所周知,高血压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相比血压正常的同龄人,高血压患者共病抑郁的可能性增加37%~46%。国外资料显示,在高血压病患者中,有明显不良心理因素者占74.5%;即使据不完全统计,该比例在我国也在1/3~1/2。综合国内外文献,高血压伴焦虑的患病率为11.6%~38.5%,伴抑郁的患病率为5.7%~26.1%,伴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为1.7%~14.2%。 高血压伴焦虑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体力劳动者、失眠、体质指数>25kg/m2、高血压分级2级及以上、未规律治疗高血压等;伴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女性、年龄65岁以上、服用利血平或含利血平成分的降压药、合并糖尿病、低收入、低教育程度、未婚、丧偶或离异等。7.不良情绪导致血压升高真相 人情绪紧张时,主要通过肾上腺髓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两个通路实施血压调节。一方面,紧张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另一方面刺激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等分泌增加,使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心率增快,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下丘脑控制体温、血压、饥渴、情感、能量、性活动、睡眠和脂肪代谢。一旦功能失常,可导致各内脏功能、行为暂时或持久变化,产生心因性疾病和心身疾病。交感神经引起血压升高的机制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小动脉收缩→增大外周阻力→舒张压升高;静脉收缩→增加回心血量→收缩压升高;兴奋心脏β受体→心脏收缩力增强→提高心输出量;激活RAS系统;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儿茶酚胺更加敏感,增加儿茶酚胺的升压作用。 人愤怒时,由于动脉外周阻力增加,能引起舒张压显著升高;焦虑、恐惧时,则心输出量增加,以收缩压升高为主。8.高血压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 患者一旦确诊高血压后,必须终身服药,长期监测血压,无形中给患者增加了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由于对降压治疗缺乏科学认识,部分患者私自停药,造成血压波动,甚至诱发卒中等危险。长期服药者对药物常存在恐惧感,加上药物不良,更易导致患者的悲观、焦虑心理,这非但不利于高血压治疗,还会引发焦虑、抑郁共病。 现已观察到,高血压患病时间越长,患者的焦虑、抑郁越明显,反之,高血压严重程度与焦虑、抑郁病情成正比关系,相比中老年人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明显的焦虑情绪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独立预测因子,可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临床预后。 由此可见,高血压与心理障碍可相互影响,引入恶性循环。9.重点防范老年患者血压波动隐患 临床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和餐后低血压等,而且血压波动较大。主要归咎于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差、血管顺应性差等因素。 面对老年患者,临床医生应及时评估血压波动状况,重点筛查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肾病和糖尿病等,谨慎选择药物,密切监测血压,尽可能避免血压波动继发的脏器和血管损伤。10.拟妊娠高血压患者管理建议 青年高血压女性经常会面临生育抉择题,因此拟妊娠高血压管理也不容小觑。 我国孕妇高血压发病率为5.6%~7.9%,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因素。相当多的女性在孕前已患高血压,知晓和治疗情况却不尽相同。 目前建议,拟妊娠女性应行血压评估,建议先评估易患因素,如精神压力、环境、寒冷、营养、初产妇年龄(是否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以及有无免疫疾病、糖尿病、肾病等。 治疗首选改善生活方式,如限盐、控制体重、饮食调节结合增加体力活动。血压仍高者,建议在拟妊娠前6个月改用硝苯地平或拉贝洛尔控制血压,血压不能降至150/100mmHg以下或伴蛋白尿者,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建议暂缓妊娠。中国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血压监测不足以及凭感觉吃药或频繁换药停药现象普遍,推动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评估非常重要。在治疗层面,首先应强调高血压患者适盐饮食,以避免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对于盐摄入大于12g/d的患者,在强化限盐同时应予包含利尿剂的降压治疗;对于盐摄入每天小于6g/d的患者,优先考虑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治疗。再者,必须关注体重控制、糖脂代谢异常的早期检出,建议采用终生心血管风险评估,强调多危险因素并存患者早期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本文系刘梅颜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尤为重要,吃的健康的就可以预防和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吃的不正确有可能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都与过胖、饮食过咸、活动减少等有关。因此饮食原则是给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盐、低蛋白质、高钾、高维生素C、纤维素含量多的清淡食物。宜少食多餐、不能过饱,以减少心脏的负担。尤其要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虾子等能升高血脂的食物。多吃鱼、奶、豆制品,大豆蛋白既能提供所需蛋白质,又可降低胆固醇。少吃糖果、点心和主食,多吃粗粮蔬菜。盐可改变血容量,诱发高血压,应严格限制,每日在2克左右或10ml酱油为宜。有水肿者要控制饮水。避免烟、酒、浓茶、辛辣调味品,忌用生萝卜、土豆产气食物,以免增加心脏负担。营养素的分配应以早餐为主,午餐稍次,晚餐最少入睡前要限制进食。 (1)严禁暴饮暴食。当胃内充满食物时,为了利于消化和吸收,血液大量分布于胃肠道,导致其它组织血供相对减少,外周血压有所下降。当血压下降突然而明显时,可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时冠心病病人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因此,饮食应有节制,一次只吃八成饱,特别晚餐不宜太饱。 (2)适当控制食物总热量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以低热量膳食为主。病情较轻者,也应注意控制饮食,否则会引起肥胖 ,高脂血症等,这些都是诱发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控制热量摄入主要是限制动物性脂肪。胆固醇较高和多糖的食物;可进食植物油,淡水鱼,鸡。 (3)不可吃太多的盐,食盐过多,体内组织中会积聚过多的液体,从肉及豆制品;可多食能够降低胆固醇的事物,如大蒜、洋葱、香菇、海带等而使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对于高血压,水肿或心衰病人,每日食盐较好不要超过2~3克。 (4)服用利尿剂的病人,应注意钾的补充。适当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橙、芹菜、韭菜、竹笋、豆芽、香蕉、苹果、橙汁等,其中所含的维生素B1及维生素C可保护心肌。 (5)忌烟、酒,少吃辛辣之品。因为烟中尼古丁可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并诱发心绞痛。食物应易消化,避免胃肠刺激。 民以食为天,食以健康为先。所以健康饮食很重要。在中国,有多少病是吃出来的,所以只要控制的住嘴,我相信心血管疾病时不会找上你的。 本文系张大东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注意休息,避免感冒、避免情绪激动,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并保持大便通畅;支架植入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至少联合使用12个月,阿司匹林建议长期服用,服用期间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牙龈有无出血点及大便有无带血,如有异常及时就诊;他汀类药物也建议长期服用,因他汀类药物有肝脏损害、肌溶解等副作用,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脏功能、肌酶,建议出院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复查肝功能、肌酶及血脂,如出现明显肌肉酸痛或者乏力及时就医;低密度脂蛋白(LDL)在1.8mml/L以下,才算达标;倍他乐克如无禁忌症也建议长期服用,减慢心率、减轻心肌耗氧,达标心率为55-60次/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在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复查心脏彩超,以了解心脏功能变化及心腔有无附壁血栓。本文系艾永飞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误区一:过分关注血压数值,精神紧张无论是健康人,还是高血压患者,血压都有昼夜节律的变化,而且还受气候、环境、活动、情绪变化的影响,不同时间段测量的血压值有所不同。对此,不能认为是血压不稳而频繁加减药量,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有的患者对自己的血压过分关注,频繁测血压,精神紧张,不利于血压控制;频繁调整降压药,反而影响降压效果。误区二:凭症状估计血压水平,凭感觉用药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关系,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有的患者头晕时服降压药,头不晕就不服降压药。凭感觉用药的害处大。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每周自测一天血压,早晚各1次,每次连续测量血压2~3遍,每遍间隔1 分钟[2],取后两遍血压的平均值,因为第一遍测量的血压值往往因突然加压刺激而偏高。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误区三:长期自行购药,不测血压有的患者长期在药店买降压药,从不测血压。以为只要吃药就能降压,殊不知有些药物并不适合你,有些降压药并不能降低你的血压。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种类很多,每种药物的降压机制不同,都有其适应证,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经医生根据病情,作必要的化验检查,兼顾到血压水平、相关的危险因素、重要器官损害和并发症,量体裁衣,选择能有效降压,又能保护重要器官,且不良影响最小的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疗效。误区四:只要吃药就万事大吉 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 吸烟、饮酒、大吃大喝、熬夜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继续损害血管,药物再好也难有良效,很多人血压难以控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误区五:用药太早,会产生耐药性 除了早期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暂时不需要服降压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获益越大。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降低心脑肾疾病发病的风险,远期后果越好 误区六:血压降得越快越好强调降压达标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一般高血压患者经过2-4周的治疗后使血压达标[3],而老年患者、冠脉或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血压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器官供血不足,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增加危险,尤其是老年人。误区七:某些“灵丹妙药”可根治高血压高血压病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是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这些都是伪科学宣传,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够根治高血压。误区八: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降压疗效有些患者担心西药有副作用,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某些企业就利用患者的这种心理,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压疗效”,可使高血压患者摆脱西药副作用的困扰。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仅起到辅助作用,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参考文献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2.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科普读本3.Go AS, et al. Diseas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High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 Science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nd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ypertension. 2013;00:000-000.
作为高血压患者,我们深知高血压的危害,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患了高血压,应该积极接受药物治疗,那么血压达标后,是否就能高枕无忧,可以停药了呢?目前,高血压还不能根治,绝大多数患者需终生治疗,多数需服用降压药,才能使血压长期达到或接近目标值。服药治疗的患者,血压是在药物的控制下达标的,停药后,血压很快会升高,甚至会急剧上升。盲目或是随意停药,会人为引起血压过大的波动,对心脑肾的损害更严重,有时会成为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导火索,非常危险[1]。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血压达标后,应坚持长期治疗,规律服药,以便保持血压长期达标;此外,还要监测血压变化,坚持定期随访。1.如何坚持长期治疗?除了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减少钠盐摄入、注意补充钾、限制饮酒、增加体力活动及减轻体重之外,高血压患者还要注意一下几点[2]:⑴正确对待药物副作用:在服药之前充分了解药物的疗效及可能会出现的副反应,做好心理准备,以便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正确对待;⑵优选长效制剂:遵医嘱选择长效降压药如控释制剂,即可避免多次用药的麻烦,又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⑶不要盲目选择价格高的药物:还要根据自己家庭经济情况,尽可能选用价格可接受、疗效肯定的降压药物。2.定期随访时应该做什么?高血压患者在定期随访时,需要做的基本检测包括血压测量、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血脂、血糖、血肌酐、尿酸、血钾钠氯)、心电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血压测量和心电图检查:(1)测量血压测量血压可以到医院,也可以在家里进行,但如果用电子血压仪自测,则需要定期到医院请专科医生复测对照,以免有误。有条件者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获得详细的血压数据,能反映血压在全天内的变化规律,以指导和调整用药。(2)心电图检查高血压病患者无心脏并发症时,心电图可以正常。但如果过高的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会使心肌肥厚或发生各种心律失常,此时,心电图检查会有相应异常改变。因此,心电图定期检查可以协助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受损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除以上基本检查之外,为了了解重要器官受损害的情况,必要时选择进行下列检查:心脏:胸片、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等。脑:颈动脉超声、眼底检查。肾: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定量。血管:踝/臂血压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科普读本2.李维清.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护理措施.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47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