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容易在手术、创伤、年老体弱等情况下发病,而近年来老年结核病人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因此应该特别老年肺结核的发病特点。 老年结核多为继发性结核病,肺结核病病变部位、影像学形态常不典型。除了会有一般肺结核病人常有的症状外,由于年龄较大,器官退化,常常合并有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容易和老年人原有的肺部疾病症状重叠,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癌等,因而误诊率较高,很多诊断延误,一直到肺结核的症状非常严重才引起重视。 而在老年肺结核病人的治疗中,由于老年患者常常不仅仅有结核病,还可能存在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肺炎、肺癌等其它疾病,用药的选择会比较困难,而且容易出现药物的副作用,甚至有些会很严重。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病,但是人们往往重视力度不够,不能及时治疗,或者治疗过程中,不能坚持规律、规范的治疗,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1)患者体内的结核菌会反复繁殖,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形成慢性排菌。患者的排菌期延长,意味着他的传染期加长,可传染更多的健康人。 (2)患者本人在这种慢性过程中,其体内的结核菌也很容易产生耐药,演变成耐药肺结核患者。 (3)一旦形成耐药,患者的治疗更加困难,治疗期延长3-4倍,治疗花费大大增加,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严重者可形成多耐药肺结核。 因此,肺结核患者一旦确诊,应遵从医嘱,坚持规律、规范治疗,定期复查,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治疗药物。
超声介入靶位透药技术(Electrophonophoresis,EP)是现代精确药物治疗(Accutherapy,AT)的主导方法之一。它是综合采用现代生物物理学手段,通过低频超声的空化作用,提高组织对药物的通透性,强力超声动能实现药物向病变组织和细胞内的靶位传输,局部组织和细胞内药物富集,达到药物增效减毒,被称为第三代药物治疗方法。 超声电导仪是一种以超声波为主要动力,实现药物的无创介入靶位透药的II类电子医疗设备,综合采用超低频超声(20KHz)等物理能量,利用超声波的聚焦辐射压产生冲击力,使机械能转化为强力动能,将药物发射透过组织进入体内,达到靶位药物传输的效果。 1、系统组成: 仪器(枪)和耗材(弹夹)、制剂(子弹)。 2、适应症: (1)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增殖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干酪型肺结核,胸内淋巴结核,气管结核,空洞型肺结核; (2)肺外结核:骨结核、肺外淋巴结核、肾结核、腹腔结核; (3)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胸腔积液; (4)结核合并肺部感染:肺外孤立结核灶的局部定位药物治疗,肺结核全身化疗基础上的局部强化治疗、空洞和气管内药物介入的体外超声靶位协同治疗等。 3、作用特点: (1)无痛、无创、方便、安全、无交叉感染; (2)透药速度快、起效快、作用直接; (3)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总用量(全身药量1/5-1/3),提高疗效; (4)无血药浓峰谷变化,避免毒副作用; (5)药效稳定持久; (6)适应范围大: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天然药物; (7)有效深度可达6~12cm,最大直径15cm。 超声电导仪 超声电导仪
大家都知道,结核病是我国最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可是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结核病在所有呼吸道的疾病里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它曾经导致过四分之一的成年患者死亡。所以,结核病绝对是不可忽视的疾病。 下面从统计学角度来讲一下结核病的危害性。 1、 我国结核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 2、 据2015年最新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目前结核病患者有450万人,这就意味着,大约每2-3个人就有1个人有结核感染。其中正在治疗的有60万人,这些人中约130-150万结核患者具有传染性。 3、 结核病的死亡率也很高,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大约有13万人。 4、 研究表明,一个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若不治疗,一年中平均可传染13个人,而这13个人,有5%的机会得肺结核,从而成为新的传染源。 5、 在得病早期,20%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这就使得很多人不能及时发现和及时就诊,一旦发现,就已经很严重了。 6、 另外,结核杆菌总是会使人雪上加霜。比如我们做了个手术,或者怀孕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免疫力的下降或紊乱,结核杆菌会在这个时候发病或加重。有个怀孕5个月的孕妇,咳嗽8个月了,一直没有重视,最后死于大咯血。 结核杆菌一直在我们身边,除非居住在深山,人烟稀少的地方,或者是新生儿,几乎所有的人都接触过结核杆菌。可能大家都没有注意,医生诊断肺结核,很多都是写着继发性肺结核,这表示再次感染结核而患病的意思。所以,对于结核病,无论是治疗还是预防,都不可以掉以轻心。
肺结核患者午后发热说明结核病正在活动期,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一方面是结核菌生长繁殖旺盛释放大量毒素,清晨由于基础代谢低毒素吸收较少可能不会出现发热,而午后机体代谢增强,被人体吸收的毒素更多,机体出现的第一反应就是发热,甚至出现高热。另一方面是在病情进展期,肺组织不断破坏,被破坏的肺组织及其代谢产物被人体吸收出现发热,经过一天体力活动后,被吸收的物质越来越多机体表现午后发热,重症患者有不规则高热甚至稽留热―消耗热。
一、什么是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结核简称淋巴结核,是由结核菌及其毒素侵犯淋巴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淋巴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本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人体浅表淋巴结均可发生,多见于颈部,是因为原发性肺结核和继发性肺结核所致,常沿淋巴结和淋巴管传染,呈串珠样改变,破溃后外口不易愈合,中医也称为“瘰疬”、“老鼠疮”。首见于《灵枢寒热篇》,以后历代文件多有记载,而且名称甚多,有以经络部位命名的,如生于颈项前的属阳明经,名痰疬;生于颈项两侧的属少阳经,名气疬;有以病因命名的如风毒、热毒;有以形态名的,如串珠样的称瘰疬;多个淋巴结结核相互叠加成堆出现命名为重瘰疬等等。该病多发现于浅表淋巴结,其实深部淋巴结同样也发病,但由于深部淋巴结结核在外表现不明显,常引不起重视,一旦出现症状可能比较严重。常借助于B超诊断。二、常见淋巴结结核的好发部位?淋巴结结核根据发病部位而命名,常见有以下几个好发部位。1.颈部淋巴结结核:这是淋巴结结核中最为常见的好发部位,女性多于男性。据日本资料统计,男性以30岁年龄组最多,女性以50岁年龄组最多。发病部位以右侧为多见。西医认为,本病多因结核菌经口腔(龋齿或扁桃体)侵入,由淋巴管到达颌下淋巴结;亦可因肺、肠结核病灶经血液播散所致。中医认为,本病为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脾虚生痰。肝郁则化热,痰热互搏,常发于颈项之脉络,而成瘰疬。亦因素体虚弱,肺肾阴亏,致使阴亏而火旺,痰火凝结而成瘰疬。2.腋窝部淋巴结结核:该部位淋巴结结核在临床较常见。患者往往以腋窝部有一肿物、疼痛就诊;也有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腋窝部有肿大淋巴结和钙化灶。多数是由肺结核或纵隔淋巴结结核经淋巴管传播而来。3.腹股沟部淋巴结结核:较少见,腹股沟部淋巴结肿大,多来自下肢或外阴部的外伤,结核菌经过伤口侵入而发病。也可血行播散。开始可为仅伴有轻度疼痛的肿胀,如不积极处理,则可自溃。4.腹部淋巴结结核:多伴有结核性腹膜炎、腹腔积液。一般由于全身播散或在肠结核的基础上,相继出现腹部淋巴结肿大,常伴有结核性腹膜炎。在主诉中以腹痛为主要症状,过去可能没有任何消化系统症状,胸片也未能发现肺结核病变。5.肺门淋巴结结核:当机体尚未产生变态反应时,肺内初感染原发灶中结核菌沿淋巴管侵入所属淋巴结。从肺门到纵隔有许多淋巴结。病势进展时,纵隔淋巴结也相继发病,形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干酪化。显著肿大的肺门淋巴结,有时压迫支气管而使其狭窄,发生肺不张。三、淋巴结核治疗原则是什么?1.全身抗结核治疗与局部用药相结合:由于淋巴结核具有好发等特点,抗结核方案基本上与肺结核化疗相同,一般用强四化,强化期至少用3-4个月,疗程12-18个月,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局部用药,如局部注药异烟肼和链霉素,重症者外敷对氨基水杨酸软膏,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2.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相结合:颈淋巴结核在中医中属“瘰疬”、“痰核”范畴,病因为“痰”、“火”、“郁”。中医在治疗周围淋巴结核上积累了许多经验,治疗方法也很多,对脓肿与溃疡型的中药腐蚀法有其独到之处。常用内消瘰疬丸、五五丹、太乙膏、泽漆膏等药治疗。3.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相结合:除应用抗结核药物外,若患者肿大淋巴结出现波动感时,则可能出现液化或化脓,需局部抽取以防止破溃,若淋巴结已破溃或有瘘道形成者,可行切开引流,切开约为脓肿直径2/3-1/2,清除脓肿内干酪坏死物,合并继发感染者可冲洗,并以HR纱条引流,或隔日换药1次。早在20世纪初,手术切除已列为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的主要措施,脓肿型、溃疡型都可配合手术治疗。非结核分支杆菌所致淋巴结炎应尽早手术。淋巴结软化者也应尽早手术,以防止皮肤坏死,并对其周围的淋巴结一并切除,可获得93.9%的治愈率。4.药物与理疗相结合:在抗结核西药和中药的治疗中,目前常采用超声电导将药物在局部渗透到局部,在局部起最大作用。
结核病只是一种传染病,并不会通过DNA遗传。如果上一辈人中有人得了结核病,而在下一代或隔代中又有人得病,这并不意味着是遗传,只是由于长时间与患者接触,被大量结核菌感染,到了一定时间后,这些病症才表现出来。结核菌感染与结核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被诊断为结核菌感染,只能说明该患者体内有结核菌,但这些结核菌并未导致组织、器官的病变;而如果一旦确诊为结核病,则意味着患者体内已出现病灶。同时,被结核菌感染,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病,在大量被结核菌感染的人群中,只有少部分人会发病。
有些结核患者痰菌可以是阴性,称为菌阴肺结核,定义为菌阴肺结核为三次痰涂片及一次培养阴性的肺结核。菌阴肺结核为3次痰涂片及一次培养阴性的肺结核,其诊断标准为:①典型肺结核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表现。②抗结核治疗有效。③临床可排除其他非结核性肺部疾患。④PPD(5TU)强阳性;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⑤痰结核菌PCR+探针检测呈阳性。⑥肺外组织病理证实结核病变。⑦BALF检出抗酸分支杆菌。⑧支气管或肺部组织病理证实结核病变。具备①-⑥中的3项或⑦-⑧中任何一项可确诊。
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是否能正确服药,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恢复的情况,不正确的服药,有时甚至带来耐药,所以正确服药对于结核患者来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结核的治疗原则一般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口服抗结核药一般采用一日一次,空腹顿服的方式最佳。利福平的正确服用方法是在餐前2小时空腹顿服。空腹比进食口服利福平吸收迅速,1-2小时即可达高峰血浓度,有效血浓度维持8-12小时。切忌用牛奶等服药。异烟肼、吡嗪酰胺宜空腹用药。异烟肼应避免与抗酸药尤其是氢氧化铝同时服用。吡嗪酰胺亦以空腹顿服为佳,不但有利于发挥抗菌作用,而且与其它抗结核药联用有利于发挥协同作用,但由于该药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反应,不能适应者可考虑分次服用。乙胺丁醇主要经胃肠道吸收,进食对该药物的吸收影响不大。采用顿服的方式用药,是指一日量在同一时间一次服用。分次服药是错误的,这会使药物很难发挥协同作用,至少抗菌作用不充分。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药联合顿服,有利于杀灭快速生长、繁殖的菌群,对结核病的痊愈有重要意义。
1.有些早期肺结核患者,尽管病情较轻,也有发生大咯血的可能;相反,有的患者病情较重,却没有发生咯血。2.咯血时要保持情绪稳定和环境的安静,有的人害怕鲜血咯出,而拼命的屏气,不敢将血咯出,这样极易引起窒息(血块堵塞气管不能呼吸)。在咯血时,要患侧卧位,头偏向患侧,保持安静。3.防止剧烈咳嗽。咳嗽对止血不利,咳嗽越重,可引起咯血不止或再次大咯血。咳嗽不止时,可服止咳药。4.一旦发生大咯血,要尽快到附近医疗单位救治。如发现咯血突然停止,并出现胸闷、烦躁、出冷汗,甚至面色发紫,则表示出现咯血窒息症象,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头高脚低的床旁,或头朝下脚在上倒抱起患者,并轻轻拍背,同时将患者口撬开(取下假牙),把口腔及咽喉部血块掏出。另外就是不失时机把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5.患者发生大咯血后,要绝对卧床休息。在生活上要给予照顾,可吃一些温凉的流食或半流食,夏天可吃一些冷饮,对止血有一定帮助。咯血刚停,禁止起床活动。咯血停止后(包括痰中带血),继续卧床3~7天,方可逐渐起床活动。6.经常发生咯血的患者,要注意生活起居,避免过度疲劳和重体力劳动。家中要备些常用的止血药(如安络血、6-氨基乙酸、止血敏、云南白药等),以备急用。咯血停止后要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