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隐窝炎是指发生在肛窦、肛门瓣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故又称肛窦炎,肛隐窝炎常并发肛乳头炎和肛乳头肥大。临床特征:肛门部坠胀、疼痛不适和肛门部潮湿瘙痒有分泌物。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若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有部分患者可并发肛周脓肿、肛瘘。诊断依据:1. 肛门部坠胀,排便时肛门轻微胀痛,肛门部潮湿瘙痒或有少许粘液流出。2. 肛门指检时有紧缩感,肛窦处有压痛。肛门镜检查:镜下可发现肛窦深大,肛窦、肛门瓣和肛乳头红肿,可有少许脓性分泌物从肛窦溢出。常见疾病鉴别:1. 肛隐窝炎与肛裂:肛隐窝炎肛门部坠胀,排便时肛门轻微胀痛,肛门部潮湿瘙痒或有少许粘液流出。而肛裂以肛门周期性疼痛、便秘、大便带血为主症。其疼痛程度较肛隐窝炎重,疼痛时间亦较长。2. 肛隐窝炎与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肛隐窝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肛周疼痛,逐渐加重,酿脓时呈鸡啄样痛,伴恶寒发热等症,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亦升高。治疗原则:肛窦内已成脓者,或伴有肛乳头肥大、隐性瘘(内盲瘘者),宜行手术治疗。1. 切开引流法:适用于单纯性肛隐窝炎已成脓者;或有隐性瘘者。2. 切除法:适用于本病伴有肛乳头肥大者。3. 熏洗法:用苦参汤等煎水熏洗坐浴,每天2次,4. 塞药法:用痔疮栓,每天坐浴后塞入肛内,每天2次。或用红油膏、九华膏等搽入肛门。预防措施:1. 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及时治疗急慢性肠道炎症。2. 少食辛辣、刺激性饮食。疾病发展:急性肛隐窝炎(肛窦炎)、慢性肛隐窝炎、肛周脓肿、肛瘘。
肛门术后的正确护理对伤口的愈合及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重手术轻护理,有的手术很成功,由于术后护理不当会导致伤口愈合缓慢及并发症的产生。常见的肛门手术主要是指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下面主要谈谈这些手术后的注意事项。一、饮食注意事项术后当天可进流质饮食,若采取的是局部麻醉方式,可少量进食稀饭、面条之类的半流质饮食。不可吃肥厚油腻食物,不可吃水果等生冷食物,不可喝蜂蜜及饮料,以免胃肠胀气及腹泻。术后第一天,可吃半流质饮食。术后第二天,可正常饮食。术后15天内,为保持大便通畅,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食富有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如鸡汤、鱼汤、瘦肉等。术后一月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痔疮、肛裂术后须禁酒三个月。肛瘘和脓肿须禁酒半年。二、术后活动注意事项如果采取的是局部麻醉,手术当日适当卧床休息。若采取的是腰麻或骶麻术后需平卧6小时,在伤口尚未完全愈合期间,可适当散步活动。术后15天内,不可负重(如担水、拖地等),不可过性生活,不能久坐久蹲。术后一月内不做剧烈的运动。术后三月内不骑自行车,不干重体力活三、术后大小便注意事项术后会因麻醉、疼痛或肛门坠胀不适导致小便不能正常排出,患者无需紧张,可以热敷小腹,待麻药散去、疼痛或坠胀感觉消失后,小便就可正常排出。术后控制大便1-2天,于术后第三天排便为宜。大便时切莫久蹲,3分钟为好,便时要有家属陪伴,便后用温水清洗干净,中药坐浴。坐浴时水温要适宜,时间要控制,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病人坐浴10-15分钟,痔疮病人2分钟即可,久蹲久坐会导致伤口水肿。若遇大便干燥不能正常排出时可用开塞露或找医生清水灌肠,不可过度用力。四、术后疼痛和大便出血手术的精细和切口封闭术的使用,可以做到基本不痛。对于少数疼痛明显的病人可以口服止痛药即可缓解,大便时有轻微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便后清洗上药可缓解。大便时有少量滴血或手纸带血属正常现象,若出现血流不止或大量血块排出,立即找医生处理。五、术后治疗措施肛门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5天。要保持肛门部清洁,每次大便后坐浴清洗干净后换药。便秘病人,应多喝汤水,多食蔬菜水果,可辅以润肠通便药物。患有慢性结肠炎的病人,饮食宜清淡,不可食用生冷油腻食物,控制大便每日1-2次为宜。术后7-15天为痔核脱落期,可出现肛门坠胀有便意感,滴少许鲜血甚则如喷射状,肛门潮湿,瘙痒,或见肛缘水肿,此时应预防继发性出血注意休息,不可剧烈活动。少量出血,为恢复过程,如有大量出血,需立即来院处理。多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不可屏气用力解大便。保持肛门清洁卫生,瘙痒者外搽止痒膏。六、分泌物的出现肛门术后会有分泌物流出,这是一种自洁现象,患者不要担心是伤口化脓了。痔疮术后大约持续15天左右;肛瘘和脓肿会持续25-40天左右,请用护垫。若伴有肛门部肿痛,发热,寒战要考虑伤口感染可能。七、预防复发措施1、请勿久蹲久坐:尤其入厕时间要短,每次大便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为好,在厕所内不要看手机,抽烟。因蹲坑姿势容易诱发痔疮以至脱肛,为防痔病,提倡坐桶大便。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调节和服用润肠通便药物,若干燥难以排除,切莫过度使劲,可使用开塞露或找医生清水灌肠。也要防止腹泻,一日大便多次也是诱发痔疮,脓肿等肛门疾病的因素。3、保持肛门清洁:养成大便后用水清洗肛门的习惯,保持肛门清洁,可以减少多种肛门疾病的发生。4、饮食注意事项:内痔出血和肠炎的病人对酒精和辣椒尤为敏感,须禁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肛周湿疹的病人还应该少吃海鲜,虾等异性蛋白含量高的食物。5、坚持做肛门保健操:对于脱垂性痔、肛瘘及肛周脓肿术后,常做提肛运动及肛周按摩,可以改善肛门部血液循环,恢复和加强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少痔病的发生。6、术后每周来肛肠专科门诊复查一次,门诊时间每周1、3上午。
痔病术后为了减少病人痛苦,加快愈合,降低日后复发率。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术后48小时再解大便,每次排便不要超过5分钟,排便时不要看书、看报、看手机。有便意再如厕,排便时不要用猛力。避免每天大便次数超过2次。切忌久站、久蹲、久坐。保持大便通畅是预防痔疮复发的关键。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术后24小时内流质饮食,3天内半流质,之后吃易消化的食物,多食含纤维丰富的食物,如地瓜、玉米、海带、蔬菜等。及早治疗可以增加复压的疾病,如咳嗽等。3、手术后的患者不要停留在对手术的恐惧感中。要放松心情,以平常心对待,并且要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如果出现肛门不适或者便血,要及时平卧,出血量不多可以口服云南白药胶囊、致康胶囊、裸花紫珠胶囊等,出血量较多时口服云南白药保险子并且观察便血情况,没有效果要及时联系手术医生。4、混合痔术后换药,术后排便易造成污染,感染后创口愈合相对缓慢。因此,换药在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患者要配合医护人员换药,或者遵照医生的吩咐。尽量让创面保持良好的环境,以免感染发生,减少并发症。5、混合痔切除后,患者害怕排便疼痛和不方便,会有意的控制饮食或禁食。这是错误的,术后适合吃一些易消化吸收的流食,保证营养均衡大便畅通。忌进食过于滑腻或不洁净的食物引起腹泻,干扰了肠道的正常蠕动,破坏了正常的排便规律。为防止便秘,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叶类蔬菜、水果、蜂蜜类。6、长期坚持做肛门保健操和自我按摩。这里介绍一种便后和睡前保健操。便后操是在便后先清洗一次肛门,然后用右手食指尖压在肛门缘处,轻轻推肛门向上,同时收缩肛门,然后放松,如此重复30次。睡前操是在睡前,两膝跪在床上,两肘着床,头低垂,腰部下弯,臀部稍高,挺身收腹深吸气,同时有力地收缩肛门,然后放松。如此重复30次,能有效地疏散局部充血,对年老体弱、久病者更适用。也可每日做半小时提肛运动或直接用食指按揉肛门。
有两类人要特别注意大肠癌,一类是有大肠癌家族史或大肠息肉家族史的人,大肠息肉可以遗传。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叫“大肠息肉病”,这种病和人的饮食习惯、经常吃的食物,甚至排便习惯,都没有关系。有些人家好几代人的大肠里都布满息肉,人若不及时将息肉切掉,长到30岁左右,一定会得大肠癌。另一类就是有大肠息肉的人,这类人一定要尽早去医院,看看自己的息肉究竟是炎症、增生导致的,还是大肠癌的前奏。值得一提的是,大肠息肉和年龄的关系倒不大,就算你非常年轻,如果你的肠子长期受到过多刺激,你也不是大肠息肉、大肠癌的高发人群。很多人都觉得,肠子里长出一块多余的肉,肠道不那么通畅了,我们会觉得肚子堵得慌。但实际上,大部分患者在大肠息肉出现时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人的肠道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隧道,平时那么多粪便在里面通过,我们都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粪便转到肛门附近时,我们才有所察觉)。再加上大肠息肉刚长出时还非常小,除非它大道堵住肠道,否则你很难发现它的存在,而它堵住肠道再采取措施,往往已经晚了。要判断肠道内是否有息肉,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做肠镜。做肠镜时,医生会把一条细细的管子从你的肛门插进去。人的肠子是弯的,好像地道一样,管子进入后也会像蛇那样顺着肠子的弯道转弯。随着管子一点点地伸入你的肠子,医生能将你的肠道观察得一清二楚。如果你的肠子里面是光溜溜的,医生就会告诉你,你的肠子很正常,没问题。如果发现里面有鼓起来的地方,医生就会采下一小块,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是炎症引起的隆起,你可以松一口气,它是安全的,会随着炎症的消失而消失。如果是增生产生的,那将它除掉也就没关系了。但如果是瘤,医生就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看看它有多大,数目有多少,然后再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肠镜还是治疗早期大肠癌的常见手段。具体来说,发现肠道内有肿块后,医生会用一个像钢丝一样的小工具将息肉套住,然后在外面将钢丝收紧,通上高频的电,利用电产生的高温迅速地将息肉从根部切下(这个过程,人不会有感觉)。之后,医生便可以对切下的这部分息肉的检查,判断这块息肉是刚刚长出来的腺瘤,还是应长了一段时间发生了癌变。医生要通过检查切下来的息肉的根部弄清楚是否已将息肉切除干净。如果发现这种办法不行,切不干净,就需要再做一次手术,把这段肠子切掉,再从两端接上。要注意的是,就算一鼓作气把肠子里的息肉都切干净了,它们也有可能复发,这和你的年龄有关。如果你已经80岁了,做了肠镜检查,发现肠子里有一两个,最多不超过3个息肉。那么,将这些息肉切掉就完事了。因为你花了80年的时间,才长了一两块息肉,说明它们长得非常缓慢,只要没有发生癌变,就不需要担心。但如果你只有40岁,做肠镜后发现有好几块息肉,虽然没有发展成癌,你也不能掉以轻心,它们可能长得很快,你除了和医生商量接下来的处理措施外,还要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并坚持定期做肠镜。如果医生和你说,你的息肉离癌变还比较远,你可以每隔5年做一次肠镜;如果医生告诉你,它发展得比较快,那你需要每隔两年甚至一年就做一次肠镜,看看它是否还在增长,若长出新的,就及时除掉。除掉后再观察,看看问题是不是很大,需要隔多久再来检查。如果再检查时发现肠道里没有息肉了,就说明这段时间它都没有长,你就可以将检查的间隔再拉长一些,3年后再来查查看。3年后检查若发现还没有问题,就隔5年再查一次,这次要是还没有长,你就可以放心,你不会得大肠癌了。1、有人认为洗肠可以改善大肠内的环境,经常洗肠就不容易得大肠癌。洗肠对大肠的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却并非预防大肠癌的最佳手段。因为大部分人洗肠都是一个月洗一次或三个月洗一次。而我们每天都会产生粪便,每天都需要把粪便排出体外。2、辣椒虽然刺激性比较大,但和大肠癌没有关系。我们的嘴巴能感觉到辣,肛门能感觉到辣,但肠、胃对辣是没有感觉的,辣椒对肠道没刺激。
在门诊,经常有病人这样对我说,我得了痔疮,又痛又痒,又出很多血,能不能给我做手术,把它根治了。这是病人的心愿,也是一种希望。痔是人类特有的疾病,但是有痔不一定有症状,所以有人说我没有痔疮。凡是有症状并且症状明显的病人是很痛苦的。但是他们不懂根治的后果,关于痔能不能根治,可引用学术界权威人士的话,“准确的说痔是不可能痊愈的。”这就说明痔是不可能根治。痔病治疗的目的是解决症状的问题。如果让病人在了解了痔在人体上的作用和发生的原因,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不需要根治了。经过医生和科学家大量的研究观察,发现痔并不是像以前所想象的那样,而是一个有用的而又不可缺少的组织。人在直立时,肛门直肠位于人体的下部,大便又多存在于下部,大便为什么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不流出来,这就使人联想到一个倒立的酒瓶,瓶口有硬盖,硬盖内有软塞,只有这样酒才不会流出来,如果没有软塞,酒瓶是封不严的。痔组织就相当于酒瓶的软塞子,说龙头或者口杯的垫圈,它的作用就是使肛门完全封闭好,避免失禁,医生管痔组织叫肛垫,肛垫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织,它对肛门来说起到了微调的作用,内、外括约肌只是起到了水龙头的作用,两方面很好的配合,才完成了不遗漏大便的作用。从以上情况来分析,痔组织对人体是有用的,并且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织。如果没了痔组织,也就等于瓶子没了软塞.人在青年时,肛垫的松紧正常的,所以有痔并无症状,如果发生便秘,再加上人们的饮食习惯,爱吃辛辣食物;排便习惯不好,排便时看书看报,一蹲就是半个小时或更长时间,使肛门部位受压,充血,久而久之,肛垫被拉长,粘膜变薄,而引起出血或脱出肛外,由于每次排便都脱出,反复摩擦使粘膜增生,增厚,所以出血变少,症状加重,使脱出的痔核不能回到直肠内,而长期脱在肛门外,非常痛苦。引起痔疮加重的原因很多,如长期坐着工作;站着工作的人;长期腹泻,咳嗽不止的人;习惯性便秘的人;妊娠妇女等。由于重新认识了痔组织,所以说痔不能根治,也不需要根治。目前治疗痔疮的方法很多大体上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各有优却点和适应症,但同时应该遵守一个原则,即无症状的痔不需要治疗,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适当使用润滑剂和通便药,温水坐浴,清洁肛门等仍不可忽视。如有症状的痔病手术是不可缺少的,但手术范围宜小不宜大,手术本身是为了修复而不是根治,通过修复肛垫缓解痔病的症状。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过,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要治疗,一要看减少程度;二要看减少原因。 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如果介于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疗;如果低于4000个,就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疗,比如说,仅仅是轻度减少或一过性减少,复查时未继续下降,又毫无症状或不适,那就不必紧张,也无需治疗。当然,下列情况下的白细胞需要关注,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1、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3、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临床上常用升高白细胞药物有:维生素B4、利血生、鲨肝醇、辅酶A等,一般无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都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根据其临床特点,属于中医学“气虚”症范畴。 临床表现1.白细胞减少症: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无症状,部分病人则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2.粒细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骤,常有高热、寒战、头痛、疲乏或极度衰弱。有时口腔、鼻腔、皮肤、直肠、肛门、阴道等黏膜处可出现坏死性溃疡。对药物过敏者,可同时发生剥脱性皮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迅速发生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导致死亡。诊断1.白细胞减少症:由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4.Oxll09/L。儿童 的标准为10-14岁低于4.5x109/L,5—9岁低于5.0x109/L,小于5岁低于5.5x109/L。 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2.0x109/L时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xl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或维生素B410mg,每日3次;或碳酸锂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进细胞生成。 2.中医药治疗 气血亏虚:气短乏力,头晕,四肢酸软,食欲减退,失眠多梦,或极度衰弱,经常发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党参、黄芪各30克,黄精、陈皮、白术、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丹参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 中成药:峰龄胶囊、百令胶囊、施普瑞螺旋藻。 预防与调养 1.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 2.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或白细胞减少的药物。 4.避免接触造成骨髓损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白细胞偏低的食疗1、、植物类食物:花生、大枣、核桃仁、山药、枸杞子、丁香、小茴香等。例如,大枣就有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凡血虚、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者,均宜食用。对肿瘤病人经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者,民间习惯用红枣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现代研究认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醚有升高白细胞的功效,为了提高白细胞,可适当多吃。2、食用菌类:蘑菇、香菇、平菇、银耳、灵芝、猴头菇等。研究表明,香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疗效。民间对白细胞减少症,可用鲜香菇适量煮食或作菜常食。类似地,如灰树花能“疗虚劳”。1997年的《医药学资料》中介绍:采用灰树花萃取物,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52人,结果显效(白细胞总数增加2000/毫升以上)的有11人,进步(白细胞总数增加1000-2000/毫升)的有12人,好转(白细胞总数增加500-1000/毫升)者21人,近期有效率为84.6%,白细胞平均提高1028/毫升。3、动物类食物:海参、蜂王浆、羊奶、鸡蛋、鸽蛋、鳗鱼、甲鱼、鹅血、鸡血、鸭血、乌骨鸡、羊肉、羊肚、牛肉、牛或羊骨髓等。例如,蜂王浆具有滋补、强壮、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宜癌症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者食用。有报道说:一位70多岁的老妇胡某,因乳房癌,后又发生肺癌,年高体弱,白细胞仅1000/毫升,既不能手术,又不能化疗,老人只得试服鲜蜂王浆,10多天后,白细胞升至5000/毫升。4、白细胞减少症者,多属中医脾气虚弱,灰树花D阻分健脾益气,故宜经常食用。它能辅助提高白细胞水平,能减轻放疗时的消化道和黏膜反应、骨髓抑制和局部渗出炎性改变。改善化疗所致的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疲劳、感染、出血、脱发、胃口不好和睡眠不佳等,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感染机会,增加病人组织器官对放、化疗的耐受性。对抗放、化疗对外周血细胞造成的伤害,对骨髓造血功能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肛管和肛管周围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在结、直肠肿瘤中所占的比例不足2%。肛管癌的发生率约是肛门周围癌的3倍。女性多见,而肛门周围癌在男性患者中更为多见。肛管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肛管、直肠指检及活检。多发群体:女性常见症状:大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改变,肛门疼痛,肛门瘙痒,肛管内肿块病因:肛管癌真正病因尚未明了,但有研究表明是多因素作用下多基因失控所致,长期慢性刺激如肛瘘、湿疣和免疫性疾患与肛管癌发生亦有关。临床表现:肛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进展期的临床表现类似直肠下段癌,主要有下列方面:1.大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加,常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2.粪便性状改变,粪条变细或变形,常带有黏液或脓血。3.肛门疼痛是肛管癌主要特征,初时肛门不适,逐渐加重以致持续疼痛,便后更明显。4.肛门瘙痒伴分泌物,由于肛管癌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患者肛门瘙痒。分泌物伴腥臭味。5.肛管内肿块,直肠指检或用肛窥器检查可见肛管内溃疡型肿块或息肉样、蕈状肿块,也有呈浸润型肿块伴肛管缩窄。6.腹股沟淋巴肿大,可及一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多个,质韧实,或带有疼痛。检查:肛管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肛管、直肠指检及活检。早期行直肠指检容易发现病灶。组织活检是明确诊断的主要依据,可分为肛管鳞癌与腺癌。直肠指检、肛管内超声检查及肿大淋巴结细胞学穿刺活检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分期。肝脏超声、肺部X线及CEA检查可排除远处转移。治疗1.手术方案:应根据肛门癌的生长部位、侵袭范围、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1)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性切除术此种手术主要用于肛管癌或肛门周围癌侵犯肛管时。手术方法可参考直肠癌的有关手术。(2)局部切除术此种手术适用于肛门或肛管皮肤癌变范围不大,基本上不延及肛门内,深度未侵及括约肌,病理检查证明细胞分化较高的病变。2.放射治疗肛门部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对放射线甚为敏感。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及肿瘤的局部情况,可选择使用X线体外放疗、镭放疗、钴放疗、电子加速器放疗,也可结合手术治疗。在术前应用可提高切除率,术后应用则可减少复发,提高疗效。3.化疗大剂量化疗可清除手术或放疗无法清除的亚临床转移灶,同时增加组织对放疗的敏感性。常用的化疗方案有顺铂+5-FU或5-FU+丝裂霉素(MMC)。联合化疗和放疗同时应用可明显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
结肠癌手术治疗后的日常的饮食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因为在这个时候,患者的身体处于最虚弱的状态,很容易出现并发症,给患者带去新的痛苦,而结肠癌的术后饮食可以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加快患者的康复。 1、减少饮食中油脂的摄取:饮食与癌症的关系,其中被研究最多的是油脂,包括饱和脂肪和不饱和油脂。饮食中的油脂可促进癌细胞的生长,还可使正常细胞早期变异,而演变成肿瘤。无论是动物性脂肪或植物性油脂,都尽可能减少。过多的油脂,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可在小肠内刺激胆酸分泌。肠内胆酸量过高时,易变成致癌物,而助长癌细胞生长。由此可见,高脂肪的饮食与直肠癌肿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 2、结肠癌术后饮食中饭菜营养要全面,尽量做到色、香、味、形,但无论哪一种食物,何种烹调方法,一定要达到食物比较熟烂的程度,才容易消化吸收。不要过多地限制什么“发物”或“忌口”食物,食谱不要太窄,以免营养平衡失调,对康复不利。经常更换食谱,改变烹调方法,一种新的食物往往可促进食欲,比如常吃猪肉类食物的病人可更换吃鱼、虾、蟹、鸡等,有条件的可吃一些龟、甲鱼之类。 3、结肠癌术后要尽量的避免摄入刺激性强食物:结肠癌术后的患者应避免摄入冷热、辛辣、强酸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免刺激肠道,引发各种不适症状,或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不利于结肠癌术后的恢复及治疗。 4、腹胀、腹痛的患者吃饭应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合并便秘患者应增加饮水量,在饮食中注意摄入含纤维素较多的食品,如青菜、水果、杂粮、薯类和豆类。合并腹泻患者应根据症状的不同时期调整饮食。另外,结肠癌患者在手术后要多晒太阳,以促进体内维生素的合成。化疗药物易使结肠癌患者维生素摄入不足,虽然从饮食中可以摄入部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如果不常晒太阳,身体摄入的维生素不能合成,易出现出血等并发症,甚至会破坏身体的凝血系统。因手术而作肛门再造的病人,由于人工肛门没有括约肌,而且浑身上下都有异常的味道,病人常常产生思想负担,因此要多解释和鼓励,并帮助和指导病人作好人工肛门护理。结肠癌术后饮食是以结肠癌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基础的,对于体质较差的患者来说,为了减轻手术治疗的创伤,也可选用中药治疗帮助提高患者的体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结肠性便秘又称为弛缓性便秘,是由于结肠紧张度降低,即肠平滑肌松弛,肠蠕动减弱,致使食物残渣在结肠中运行迟缓,引起便秘。概述 结肠性便秘多发生在体质虚弱、并伴有内脏下垂症状者以及年老体衰、大病以后或体力下降者。长期持续的结肠便秘,会出现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顽固性便秘病人经直肠镜检、排粪造影、钡灌肠、结肠运输试验等检查,排除了出口梗阻、弥漫性全肠道功能失调和肠道器质性病变等,发现结肠一段或几段有形态异常、结肠运输减慢,就能确定结肠型便秘的诊断.结肠运输试验能反应全结肠的功能概况。不能反应结肠各段的功能,而钡灌肠能显示结肠各段的形态和曲度变化,二者结合就能比较客观的反应病变结肠的部位、范围及功能状况。结肠性便秘病因 结肠型便秘是结肠功能失调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从本组病理检查结果来分析,肠神经节减少是结肠型便秘的主要病因之一。结肠型便秘有家族遗传性倾向,女性多发,说明该病为一种先天性的结肠部分肠段发育异常,肠神经节减少疾病,病变特点与巨结肠十分相似,神经节减少的病变首先累及乙状结肠,并趋向于向上发展,涉及降、横、升结肠、乃至盲肠和回肠。只是肠神经节减少的程度和范围不同,巨结肠的肠神经节在部分肠段完全消失.但肠神经节的减少必然导致此段肠管痉挛、蠕动减弱,其近侧肠管张力增高,被动扩张,努力增强收缩以克服痉挛肠管的阻力,这种慢性持久的梗阻最终会使近侧肠管失代偿、形成顽固性便秘。 尽管便秘病人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导致后天性肠神经丛损害,甚至粘膜黑变,但是受累的肠管往往是全结肠或全肠道,不会局限于结肠的某一处或几处.病变段结肠不仅神经发育异常,而且形态发育异常,表现为过长、游动度过大、在腹腔或盆腔内形成折曲、成角,增加了结肠运输的阻力,无疑也是结肠型便秘的成因之一.在做钡灌肠时可见钡剂在折曲成角处通过受阻。立位时常见到结肠脾曲和乙状结肠直肠结合部形成锐角,横结肠及乙状结肠排空受阻。当病人头低脚高位时,这两处锐角消失、结肠排空加快.在临床治疗中我们也注意到,大部分结肠型便秘病人经常进行膝胸位锻炼,能减轻便秘症状。中医治疗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消化过程是:食物进入胃后,要经过胃的“腐化蕴蒸”,小肠的“泌别清浊”,充分吸收水谷之精微后,再通过脾的运化输布,经肺而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剩余部分化为糟粕,经大肠的传导、变化而排出体外。如因各种原因破坏了这一消化吸收正常过程的某一环节,就可引起脾、胃、大小肠的运化功能失调,导致结肠炎性便秘的发生。临床症状常见有肛门部坠胀,发热,疼痛,里急后重,排便频繁,粪便先干后稀或干结,混有血丝和黏液,偶尔疼痛可放射至骶部。 直肠结肠炎所导致的便秘,主要见于气血虚弱、脾,肾阳虚及脾胃阴虚。临证治疗应辨证进行。(1)气血两虚,宿滞不化:主要症状是面色无华,倦怠嗜卧,临厕腹痛里急,便秘有黏液或见赤色,舌质淡,苔黄腻,脉虚大。治宜补益气血,佐以化滞。选方常用八珍汤(白芍15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甘草5克)加减。结肠性便秘(2)脾肾阳虚: 腹部畏寒,时有腹胀,四肢冰冷,排便无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多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直肠炎、血吸虫性直肠炎患者。治宜温肾健脾。选方常用结肠炎便秘方加减:黄芪40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丹参30克,火麻仁15克,郁李仁15克,桃仁15克,肉苁蓉15克,枳实20克,厚朴10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白芍15克,生大黄4.5克泡水兑服,甘草5克。水煎兑大黄水服。加减:有坠胀感,加柴胡10克,升麻10克。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3)脾胃阴虚:大便时燥时溏,有黏液或见口渴舌干,低热,患者可进食后则烦热更增,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神疲倦怠,多有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养阴生津。选方常用人参乌梅汤(人参6克泡水服,莲子10克,乌梅15克,木瓜10克,山药30克,甘草5克),加生地黄15克,麦门冬20克,制首乌10克。水煎服。药物治疗1.促使双歧杆菌增殖。双歧杆菌在肠道内数量越多越好。人体试验表明,摄入黄金双歧因子糖可以促使双歧杆菌迅速增殖,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护肠道菌群平衡。科学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会引起腹泻,腹泻也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二者互为因果。因此,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菌群而防治腹泻。2.防止热气和上火。试验表明,人体每天摄入3-6克低聚糖,3周之内,即可减少44.6%有毒发酵产物和40.9%有害细菌毒素的产生。从而减少有毒代谢物引起的热气或上火、口臭、口苦等现象。同时减轻肝脏的解毒负担,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3.营养作用。在肠道内可以自然合成维生素B1、B2、B6、B12、烟酸及叶酸,从而提高人体新陈代谢水平,改善肠道的功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4.促进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在大肠内被细菌发酵生成L-乳酸,可以溶解钙、镁、铁等矿物质,促进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实验证实,黄金双歧因子糖促进钙的吸收率达70.8%。因此,黄金双歧因子糖可以促进儿童生长发育。5.防止便秘。黄金双歧因子糖在肠道内通过双歧杆菌发酵,会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这种脂肪酸能够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湿润度并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从而防止便秘的产生。在人体试验中,每天摄入5克的黄金双歧因子糖,一周之内便可起到防止便秘的效果。结肠性便秘6.防止龋齿。黄金双歧因子糖不能被突变链球菌利用生成不溶性葡聚糖而提供口腔微生物沉积、产酸和腐蚀的产所,因此,可以防止龋齿。7.美容作用。黄金双歧因子糖在肠道内减少毒性代谢产物的生成,同时迅速将毒性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排除肠道内的宿便,即给“肠子洗个澡”,减少毒性代谢物对皮肤的损伤,可以防止面疮、青春痘、黑斑、雀斑、老人斑,使皮肤亮丽,起到排毒养颜的作用。8.降低血脂。人体试验证实,摄入黄金双歧因子糖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每天摄入6-12克黄金双歧因子糖,持续2周至3个月,总血清胆固醇可降低20-50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