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了一個腹盆腔巨大腫物(輸卵管腫瘤)的患者,疾病並不特殊,手術並不複雜,但該患者為15岁的“智障”小姑娘,合并多器官畸形(左侧重复肾、右肾缺如、多发副脾,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二尖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术后等),出生4天就和病魔做斗争,经过多次手术的挑战(心脏、扁桃体、气管切开、脐疝等手术)!今天再次手术,手术整个过程顺利,无任何障碍!感谢麻醉科、手术室团队的保驾护航! 谢谢
SMART对宫颈癌术后腹膜后转移淋巴结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靶区无需缩野可获得根治性剂量,缩短了治疗时间,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提高靶区的适形度和平均剂量,邻近危险器官得到保护,临床近期疗效满意。
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向全球发出消除宫颈癌号召,同时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IPVS)宣布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3月4日定为“国际HPV知晓日”。意在提高公众对HPV的防控意识,保护女性健康;呼吁大家了解并重视(HPV)及其引起的相关疾病。今年的主题是“让世界少一份忧虑”。临沂市肿瘤医院妇科,作为临沂市宫颈癌特色专科,临沂市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本市及周边县区宫颈癌的防治中占有主导地位。为了响应国家号召,2023年2月27日,在临沂市肿瘤医院妇科一病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覆盖群体包括院区病患、普通大众、医疗工作者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贡献一份力量。妇科一病区陈真云主任向大家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妨癌胜于治癌”并且呼吁广大市民积极行动起来,为2030年消除宫颈癌贡献一份力量。01二价、四价、九价疫苗,打哪种更具性价比?与其纠结打几价,更重要的是尽快接种疫苗。因为越早接种,感染hpv的风险越小,而疫苗所发挥的保护力越大。如果你的主要诉求就是预防宫颈癌,目前二价的hpv疫苗更容易获得,也基本可以满足。随着我国疫苗技术的提升,国产HPV疫苗经过了充分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品质不输任何进口品牌,同样具备很好地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家可以放心接种。需要注意的是,接种了HPV疫苗不等于终身不患宫颈癌,广大女性朋友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及时筛查出其他未包含在疫苗内的HPV亚型感染及其引发的相关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此外,专家建议除宫颈癌需要花钱预防外,我们还有很多的疾病需要提前预防,比如通过各种体检(胃镜,肠镜)早发现早治疗一些癌症,通过流感疫苗、乙肝疫苗、戊肝疫苗注射等防范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在宫颈癌预防的投入上,要理性,切记盲目跟风,花最小的钱办最大的事儿才是明智选择!02关于HPV疫苗,你还有这些问题需要了解!1.孕妇是否可以接种HPV疫苗?各国指南均建议孕妇不要接种,如果接种后发现怀孕应停止后续接种,其他剂次在分娩后继续进行。2.HPV疫苗接种后是否可以终身免疫?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8~10年内没有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接种HPV疫苗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生几率,并不等于可以终身预防宫颈癌,也不能取代宫颈癌筛查。3.接种前是否要检测HPV感染?不需要,目前国内的HPV检测,主要针对高危型HPV。并不会覆盖所有的亚型。也就是说,即使检测出HPV,也只是说明感染了某种亚型,而不是感染所有亚型。HPV疫苗对没有感染的HPV亚型仍然有预防作用。
微创科常见手术英文简写 LH 腹腔镜技术训练 LS 腹腔镜手术 AS 开腹手术 VS 阴道手术 L/L 腹腔镜检查 H/S 宫腔镜检查 AUB 异常子宫出血 DUB 功血 CPP 慢性盆腔炎 APP 急性盆腔炎 POP 盆腔脏器脱垂 TOA 输卵管卵巢脓肿 HEAL 激光子宫内膜去除术 UAE 子宫动脉栓塞术 TCRCP 宫腔镜下宫颈息肉电切。 IUA 宫腔粘连 L/LBOT 腹腔镜下附件切除 H/S+D&C 宫腔镜检查+内膜活检(诊刮术) LFH 经腹筋膜内子宫子宫切除术 LAVH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 VALH 阴道辅助下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TARM 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 CISH 宫颈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LISH 腹腔镜下宫颈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TVT 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TVT-O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RAT 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RVH 经阴道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RLH 经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EA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去除术 MEA 微波宫内膜去除术 TCRA 宫腔镜下子宫粘连切除术 TCRC 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 TCRE 宫腔镜下宫内膜切除术 TCRM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 TCRF 宫腔镜下宫内异物取出术 TCRP 宫腔镜下宫内莫息肉切除术 TCRS 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 TCRB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 LC 腹腔镜下囊肿剥出术 TLH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TLM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 TLSH 腹腔镜下子宫次切术 TAH 经腹子宫全切术 TVH 经阴道子宫全切术 STAH 经腹部分子宫切除术 EMT 子宫内膜异位症
疾病一旦发生就会带来痛苦,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消耗金钱,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它让我们沮丧、不安甚至恐惧,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对疾病的恐惧是人类自觉进行保健的动力之一。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沮丧、不安和恐惧,我们对待疾病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1)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大多数疾病可以通过适当的保健方式进行预防,预防疾病是一个终生的行为,预防第一,治疗第二。(2)疾病是可以治疗的。随着医学永平的不断提高,很多疾病可以治愈,一些不能完全治愈的也可以通过积极治疗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或者延长生存期等,对一些严重的疾病灰心绝望、拒绝治疗是不恰当的。(3)治病要趁早。我们上面讲过疾病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及早治疗可以及时终止疾病的深入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身体器官和功能的损害,更容易恢复健康。(4)不要讳疾忌医。身体有不适,要及时看医生,有些人觉得一点小小不适没关系,有些人害怕去看医生,担心万一检查出什么严重的疾病自己会承受不住。无论大意还是恐惧都是不可取的。(5)有些慢性病要终身治疗。像某些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终生治疗。(6)切忌有病乱投医。治病要科学合理,要有系统性,千万不可以跟着医疗广告走,那样很可能费力、费时、费钱却得不到疗效,甚至耽误治疗。(7)要放宽心。病既然已经生了,过多的担心、恐惧只能对康复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既来之则安之,以平常心视之,把心放宽些,扔掉心理包袱,积极治疗,是对待疾病的最佳心态。(8)治病不仅仅是医生的任务。要取得好的疗效,病人及其家人一定要和医生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病人及其家人要相信医生,遵守医嘱,并尽可能了解自己的病情,配合治疗
例1 患者44岁,因宫颈癌伴发皮肌炎(dermatomyositis, DM)放疗后9个月于2006年2月20日入院。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面部、颈部、躯体红斑水肿伴瘙痒、破溃并渐出现肌无力、肌肉酸痛、吞咽困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DM,给予强的松、维生素C等治疗无明显好转,治疗过程中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行宫颈活检,病理为宫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行全盆腔体外放疗肿瘤剂量(DT)20Gy,四野DT30Gy,后装放疗A点27Gy。放疗后9个月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转来我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肿瘤史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史。查体:面部及躯体部皮肤水肿、潮红,肝区压痛明显。妇科检查:外阴及尿道口无异常;阴道穹隆消失,前壁上1/3受侵;宫颈4cm×4cm大小,菜花状,质脆;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双侧宫旁结节状增厚达盆壁,弹性差。B超示肝右叶实质内实性低回声团块6.2 cm×5.1cm,边界清,欠规则,子宫体积略大,宫体中下段见一大小5.7cm×5.2cm实性略高回声不均质团块。实验室检查: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8.7U/L、肌酸磷酸激酶(CK)5U/L、乳酸脱氢酶(LDH)334U/L、羟丁酸脱氢酶(HBDH)316U/L。诊断:宫颈癌放疗后宫体受侵;肝转移;DM。行肝脏介入治疗2次,介入动脉用药总量:平阳霉素48mg、顺铂160mg、5氟尿嘧啶3g;给予足叶乙甙0.4g、平阳霉素72mg、卡铂0.3g静脉化疗3个周期。后装放疗A点32Gy。治疗过程中DM症状渐消失。治疗结束行妇科检查:阴道穹隆消失,黏膜光滑扩张性好;宫颈2.5cm×2.5cm大小,略粗糙;子宫如孕40d大小;双侧宫旁呈纤维化增厚达盆壁,弹性差。B超示宫颈不大,回声欠均质,子宫体积仍大,形态正常;肝右叶实质内实性低回声团块未见明显缩小。实验室检查:AST 24.5U/L、CK 4U/L、LDH 148U/L、HBDH 153U/L。3个月后死于宫颈癌肝转移。例2 患者58岁,查体发现宫颈肿物4d于2006年7月18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因染发出现头皮瘙痒并红斑水肿,逐渐出现面部、颈部、躯体、上肢红斑水肿伴瘙痒、破溃;并渐出现肌无力、肌肉酸痛、吞咽困难,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青霉素静脉滴注并口服扑尔敏,症状无明显改善。查体行妇科检查:外阴及尿道口无异常;阴道穹隆消失,前壁上1/3受侵;宫颈5cm×4cm,菜花状,质脆;左侧宫旁结节状增厚近盆壁,略有弹性,右侧宫旁条索状增厚,弹性好;子宫大小正常,活动欠佳。行宫颈活检病理为宫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肿瘤史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史。实验室检查: AST 109U/L、CK 1564U/L、LDH 483U/L、HBDH 477U/L。肌电图报告为肌源性损害。肌活检病理学检查:束周萎缩为主,伴Ⅱ型肌纤维萎缩。诊断:宫颈鳞癌Ⅱb期,DM。给予后装放疗A点48Gy,体外全盆腔放疗DT27Gy,四野DT21Gy;口服强的松60mg/日;静脉滴注甲氨蝶呤15mg/周、顺铂40mg/周。治疗3周行实验室检查: AST 84.7U/L、 CK 679U/L、LDH 450U/L、HBDH 465U/L。红斑水肿、肌无力、肌肉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治疗6周行实验室检查:AST 29.5U/L、CK 30U/L、LDH 258U/L、HBDH 223U/L。红斑水肿、肌无力、肌肉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消失。治疗近结束时出现腰部疼痛,核素骨扫描考虑第3腰椎、右侧股骨颈转移。妇科检查:阴道黏膜光滑,扩张性好;宫颈2cm×2cm大小,光滑;子宫大小正常,活动好;右侧宫旁软弹性好,左侧宫旁呈纤维化略增厚。实验室检查:AST 27.7U/L、CK 32U/L、LDH 294U/L、HBDH 286U/L。现仍在治疗宫颈癌骨转移中。讨论 1916 年,Stertz首次报告DM合并胃癌后,有关DM伴发恶性肿瘤的报道逐渐增多。DM伴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5~52%不等。目前认为DM伴发肿瘤年龄一般大于40岁,且年龄越大伴发肿瘤的可能性越大[1]。本2例患者年龄均大于40岁。DM伴发恶性肿瘤其病因不明,自身免疫被认为是主要的原因[2]。一般认为是肿瘤抗原载体有与皮肤及肌肉的共同抗原决定族,以致免疫作用对这些组织起反应;另一方面由免疫活性细胞株克隆产生的自身抗体,引起皮肤与肌肉的损害。Burnouf等[3]认为皮肤坏死与伴发肿瘤密切相关,肌酶升高也与肿瘤有关。本2例患者肌酶升高与宫颈癌的发生有明显的关系,在治疗过程中随着肌酶的降低,皮肤病变及宫颈癌局部症状明显消退。出现恶性红斑型的DM患者常提示癌肿,恶性红斑对于DM伴发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特征性,并且恶性红斑提示预后不良[4]。本2例患者,均有恶性红斑。1例在治疗结束3个月死于宫颈癌肝转移,1例在治疗近结束时出现宫颈癌骨转移。DM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恶性肿瘤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治疗(放疗、化疗、手术)后,临床观察DM均随着肿瘤的控制而好转。Hu等[5]总结了45例DM伴发鼻咽癌的病人,发现在服用泼尼松的同时结合放疗,不仅疗效好,而且不会加速肿瘤的转移。本报道2例患者经足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皮肤与肌肉症状改善不理想,但经放、化疗等相应治疗后皮肤肌肉症状及宫颈局部病变消失。合并DM的肿瘤患者预后较差。Yasuda[6]等报道1例肝神经内分泌癌伴发DM患者治疗5月死亡。Choi[7]等报道1例输尿管癌伴发DM患者,虽然经过积极手术治疗,但该患者8月后死于间质性肺炎。本2例患者,1例在治疗过程中DM症状消失,但治疗后3个月死于宫颈癌肝转移,1例在治疗近结束时DM症状消失但出现宫颈癌骨转移。DM伴发宫颈癌的文献甚少,从上述2例病例来看DM症状先于宫颈癌症状,因此对确诊为DM的患者,应高度重视伴发恶性肿瘤的可能,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目的 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32例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KPS≥70)在放疗前均行1~3个周期的化疗,而后给予全程IMRT。其中17例为术后、化疗后预防性照射,15例为术后、放疗和(或)化疗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和(或)盆壁复发的放疗。结果 32例患者均完成全程放射治疗,预防性照射的计划靶区(PTV)中位剂量为56.8Gy;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盆壁复发的PTV中位剂量为60.6Gy,90%的等剂量曲线可以覆盖99%以上的肉眼肿瘤靶区(GTV)体积。小肠、膀胱、直肠、肾脏、脊髓的中位剂量分别为21.3Gy、 37.8Gy、35.3Gy、8.5 Gy和22.1Gy。14例患者出现Ⅰ~Ⅱ级消化道反应,其中Ⅱ级反应者3例,Ⅰ级反应者11例;5例出现Ⅰ~Ⅱ度骨髓抑制;12例出现Ⅰ级皮肤反应。1年生存率为100%。预防性照射的2、3年生存率均为100%;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和(或)盆壁复发患者的2、3年生存分别为5/7、3/6。结论 IMRT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预防性照射和复发患者的放疗均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邻近危险器官得到保护,临床近期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