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时间:2021年06月28日13:28主讲人:吕坚伟主任医师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泌尿外科
一、公利医院膀胱起搏器“一期手术”入院流程及注意事项(一)术前与患者沟通几个要点:1.起搏器手术很微创(局部麻醉),不会损伤人体其他器官和神经。2.起搏器手术是先进行一期的临时体验(费用2万左右),如
警惕神经源性膀胱及其危害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是一类由于由于外伤或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即储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 什么原因导致神经源性膀胱? (1)脊髓或颅脑损伤 (2)中枢神经手术或广泛盆腔手术如直肠癌根治术、子宫癌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等。 (3)先天性疾病如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骶骨畸形、骶骨发育不良等。 (4)某些疾病糖尿病、梅毒、脑炎、中风、脊髓炎等、脑出血、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多发性硬化症 3.神经源性膀胱有哪些表现? (1)下尿路症状:储尿期症状(尿急、尿频、夜尿、尿失禁、遗尿等);排尿期症状(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尿痛等);排尿后症状含尿后滴沥等。 (2)膀胱感觉异常:如有无异常的膀胱充盈感及尿意等。 (3)肠道症状:肛门直肠症状如直肠感觉异常、里急后重感等;排便症状如便秘、大便失禁等。 4.神经源性膀胱的危害?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诊断1年后并发症的研究表明,尿路并发症以下尿路感染、尿潴留和尿路梗阻最为多见(分别为31.3%、14.0%和10.7%),还可出现全身性严重并发症,如脓血症(3.7%)和急性肾衰(2.1%)等。尿路感染:43天感染率达100%,尿路结石:2年后膀胱结石发生率6.6%,上尿路损害:10年肾积水和肾萎缩超过10%。并发症未经有效处理发生肾病后的死亡率高达60%,中国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首要致死原因是肾衰。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至今仍是泌尿外科最为困惑的疑难疾病之一,目前对其治疗首要目标为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肾脏功能);次要目标为恢复∕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提高控尿∕排尿能力,减少残余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目前主要治疗方法要为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辅助排尿、康复训练(行为训练主要包括定时排尿和提示性排尿。盆底肌功能训练。盆底电刺激等);导尿治疗(间歇导尿,留置导尿和膀胱造瘘,外部集尿器,腔内药物灌注治疗等);药物治疗(①抑制膀胱收缩药物;②促进膀胱排尿药物;③增加膀胱出口阻力药物;④降低膀胱出口阻力药物等,药物治疗作用不明显且副作用较大)。 (2)手术治疗:膀胱扩大术,尿流改道术等,需经非手术治疗证明无效,并在神经病变稳定后进行。 (3)骶神经电刺激(膀胱起搏器)——骶神经电刺激术是一种新的微创伤治疗手段,又称骶神经调节(SNM)疗法,是当前泌尿神经调控领域的最前沿水平和高端技术,被誉为对传统治疗方法的革新。其在欧美国家已广泛用于临床,成功控制了一些其他疗法无效的膀胱排尿障碍患者的症状,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这项新的医疗技术恢复了正常的排尿功能,使患者恢复自如活动和自理能力。而且,植入体内的部件不会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患者只需要拿起手中小小的“开关”,就能控制膀胱排尿功能了。它尤其适用于以下患者:因患各种疾病造成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综合征,非梗阻性慢性尿潴留、膀胱过度活动症、经保守治疗难治愈而即将接受膀胱扩大或尿流改道等不可逆手术治疗的患者。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超过30万人经过膀胱起搏器治疗相关疾病并取得很好的疗效。 针对轻中度的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起博器具有微创(局麻)、可逆、体验治疗等优点,是可选择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希望能使那些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早日摆脱插尿管的痛苦。
1. 手术前期需要做什么准备? 膀胱起搏器植入术是微创手术,经过检查及评估适合即可进行,术中只需局部麻醉,术后次日即可出院。整个手术流程简单,不需要做特别准备。 2. 手术当天如何配合? 手术当天,患者需保持心情放松,积极进行术中测试配合。 一期手术中,医生会在x线透视下将一根电极经皮穿刺置入病人的骶神经附近,临时刺激器会发送轻微的电流通过置入的电极刺激骶神经,进行术中电刺激测试,以寻找放置电极的最优位置。此时病人会感受到盆底的刺激感,多数患者形容会阴、肛门、阴道等位置会有“跳动”、“推挤”或“麻刺”感,因此需要患者配合及时描述出感觉出现的时间、位置。 一期手术一般持续1-2小时,由于是局部麻醉,术后可以正常进食进水。 二期手术中没有术中测试,只是将永久刺激器埋入臀部皮下组织,流程较一期手术更为简单,半小时左右即可完成手术。局部麻醉,术后可正常进食进水。 3. 一期手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期手术后,患者体外会连接一个临时刺激装置,医生会根据术中测试记录及每位病人的不同情况,个性化设置电刺激参数,每4-7天要求患者随访调整,以获得最好的体验治疗效果。 一期体验时长为2-3周,患者需详细记录每日排尿症状并与术前情况对比确认疗效。 体验期间,患者不得进行高强度的活动;避免坐浴淋浴及性生活,可以采用擦洗的形式;不得接受透热治疗以及MRI核磁共振检查;发现电极位点有任何发红或肿胀等感染征兆,请立即告知医生;体验治疗期间去其他医院或科室就诊,需要将体内植入刺激电极的情况告知。 4. 二期手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二期手术后,医生仍会通过程控仪对电刺激参数进行调整,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二期植入的永久起搏器大小类似于两个一元硬币,将代替原先的临时刺激器,取患者最舒适的部位埋入体内,日后不会影响病人的弯腰坐卧、扭转身体或转圈等日常生活及运动。 具体来说,在术后的3到6周内(特别是刚做完手术后)应尽量避免扭腰,拉伸或者提重物的动作。使用任何电子类产品都会产生电磁能量场。但绝大多数的家电是不会影响神经刺激器的运行的,只有少数情况下膀胱起搏器可能会受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一些物件的影响,例如经过大型核电站机场安全门或商店防盗门时可能会受电磁干扰,会感到短暂的刺激增强,患者应多注意周围的环境,在术后一个月内,患者将会收到患者识别卡,以证明了体内植入了神经刺激器,您可以向机场相关人员出示该识别卡以寻求帮助。 工作人员会根据识别卡采取人工安检的形式,从而避免起搏器受到电磁的干扰,若患者受外界意外因素的干扰关闭了膀胱起搏器,可以通过患者控制器很方便的重新打开设备。 此外日后在进行其他治疗或检查前如(磁共振、MRI、超声、热透疗法、放射治疗、碎石术、电凝术、心脏除颤)等,务必告之临床医生体内已植入膀胱起搏器。 5. 膀胱起搏器电池能用多久? 起搏器电池目前为不可充电电池。电池寿命取决于个人所需刺激的强度与频率,二代电池寿命约5-7年,剩余电量可通过患者程控仪显示以便提前与医生联系预约更换电池,更换电池的手术简单,可通过日间手术完成。 本文系吕坚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又称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UI)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SUI)、急迫性尿失禁(UUI)和混合型尿失禁(MUI)。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运动等)时发生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状态。盆腔器官脱垂(POP)包括阴道前壁膨出、子宫脱垂、阴道穹窿脱垂、阴道后壁膨出、直肠膨出等。 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妊娠、分娩:妊娠过程逐渐增大的子宫会对盆底的支撑结构(包括盆腔筋膜韧带和肌肉)产生牵拉并削弱其支撑力量,经阴道分娩过程特别是使用了产钳或胎吸的难产也会使盆底组织受过度牵拉而损伤。产后若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也会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 ②长期腹压增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频繁举重、腹型肥胖等都会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加,导致盆底功能障碍。 ③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绝经后盆底支持结构的萎缩,也会造成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有:盆底肌锻炼法(PFME),又称为Kegel运动。方法为做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紧5-10秒,然后放松5-10秒。连续做1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PFME 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盆底肌肉训练需兼顾强度、持续时间和重复性。采用Kegal训练法可以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减少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不仅可用于轻度盆底器官障碍的治疗,也可有效预防盆底器官障碍,在日常生活中简单易行,适合广泛女性采用,该项训练贵在坚持。 若有条件,可到医院进行生物反馈技术、电刺激等治疗,可提高盆底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盆底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肌电图、压力曲线或其他形式把肌肉活动的信息转化成听觉和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肌肉训练,并形成条件反射。它能有效地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缩,并对这种收缩活动进行改进和纠正。 盆底肌肉电刺激 电刺激能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唤醒部分因受压而功能暂停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电刺激是通过刺激尿道外括约肌收缩,通过神经回路进一步增强括约肌收缩,加强控尿和储尿能力。电刺激治疗是手术后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的积极手段,能被动锻炼肌力,预防肌肉萎缩,使神经恢复功能。 保守治疗还有子宫托治疗,用子宫托之前前应先到医院妇产科作检查,排除上托禁忌症如严重脱垂、阴道炎症、可疑恶性病变等。 手术途径包括经阴道、经腹及腹腔镜等,目前一般采用阴式或联合腹腔镜的微创方法,经腹已少用。传统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和阴式子宫切除术,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有一定的复发率。近年来随着盆底“整体理论”的提出和认识,在盆底功能修复和重建上亦有了新的观念,目前手术已向解剖的维持或缺陷修补、结构重建及替代物的应用等微创方面发展,用网片完成的各种悬吊及全盆底重建术疗效肯定。手术需要专科医师以盆腔前、中、后划分单位,充分术前论证,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 前盆腔重建术包括经阴道旁重建术、加用补片的阴道前壁修补术,加用补片的修补术较较单纯的修补术治愈率高,术后复发率小,但存在网片侵蚀和术后疼痛的风险。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和TVT术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金标准,成功率约90%。中盆腔重建术包括骶骨阴道固定术:该手术主要利用修剪成“Y”形的自身筋膜或合成的聚丙烯补片,分别缝于阴道顶端的前后壁,另一头缝于骶骨1或骶骨2的前纵韧带。腹腔镜下手术更容易分离暴露阴道直肠隔、直肠旁间隙及盆底的肛提肌。是目前治疗阴道穹窿脱垂最有效的术式。meta分析也显示出其主观治愈率为80% 左右,客观治愈率为85% 一97.7% 。另有经阴道后路悬吊带术、骶棘韧带固定术:后者适用于子宫脱垂同时伴主、骶骨韧带松弛患者,具有微创、维持阴道的正常解剖轴向、保留阴道功能、恢复满意的性生活以及总的治愈率约为80%等优点,不植入网片等异物,避免了异物侵蚀的副作用,近期疗效显著。还有阴道封闭术:阴道封闭术适用于年老体弱合并较多内科疾病、无性生活要求的老年妇女,符合简单、安全、有效、经济、恢复快、不复发的要求。后盆腔重建术:后盆腔缺陷主要表现为会阴体组织的缺陷和直肠膨出,手术方式有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加用网片的阴道后壁修补术,同样加网片的手术会使得手术成功率增加。当然以上手术方式也不是单一采用,具体手术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再定,比如对于前中后盆腔均脱垂的患者,全盆底修补是较理想的选择。尿失禁需进行尿动力检查,了解尿失禁的类型。根据不同类型,决定具体治疗方法。压力性尿失禁轻者可以提肛锻炼和生物反馈点刺激治疗,症状明显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新方法---仁济盆底中心首创膀胱激光电灼法生活中如果中年女性出现严重尿频,尿急及夜尿增多伴耻骨上方膀胱区胀痛而尿常规检查正常者应想到间质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常有长期进行性尿频,尿急和夜尿增多,在膀胱充盈时耻骨上区疼痛明显,有时亦可出现尿道及会阴部疼痛,在排尿后得到缓解,血尿偶可出现,在膀胱充盈扩张时明显。口服药物治疗和膀胱灌注治疗6个月以上,症状仍持续存在、难以忍受,考虑为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至今仍是泌尿外科最为困惑的疑难疾病之一,目前对其病因、发病机制、针对性治疗方法均未明确。治疗目标以恢复正常膀胱功能、防止症状复发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对间质性膀胱炎目前尚没有特效疗法,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行为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口服药物(常用的口服药物为膀胱黏膜保护药物、免疫抑制药物等)。膀胱内灌注治疗是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保护膀胱黏膜、延缓膀胱纤维化(常用的膀胱灌注药物有透明质酸钠、肝素、糖皮质激素等)。然而有很多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采用上述疗法治疗半年以上,症状仍持续存在、难以忍受。患者的最终选择只能是膀胱尿道全切除术的尿流改道,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疼痛不能缓解,且存在较严重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慎重选择。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来改善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仁济盆底中心经过大量临床研究:首创了治疗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的新方法:经尿道激光电灼术。该疗法在膀胱粘膜丝球样出血点密集处进行特殊的激光电灼治疗,把病变的膀胱粘膜烧灼去除,新的粘膜2-3天即可重新替代,术后再配合膀胱灌注维持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尤其是疼痛症状。患者治疗后,平均每次排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明显减轻患者膀胱区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避免因施行膀胱尿道全切除重建手术而面临的潜在风险。可作为治疗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首选方法。 经尿道膀胱电灼术能有效缓解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为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为广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带来了福音、希望。 仁济医院盆底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专研该疾病,是国内较早关注间质性膀胱炎的单位之一。中心对于该疾病有着较深入的基础研究和诊治手段,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而采用个性化的诊疗方案,2005年国内首创了“碱化利多卡因联合肝素”膀胱特色灌注治疗难治性尿频和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已累计治疗患者千余例,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2006年建立了上海第一个尿失禁与盆底疼痛网站。2011年首创的经皮交感神经调节法治疗顽固性间质性膀胱炎的疼痛也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目前该中心的诊疗水平在国际上已处于领先地位。
日常生活中,您是否有以下症状的困扰?当您有尿急,尿频,夜尿和急迫性尿失禁这些症状的时候,您很可能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英文简称OAB(overactive bladder)。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