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动态血压监测的应用,我们的研究发现血压的波动存在规律,白天的血压水平较高,夜间睡眠时的血压水平较低,在6:00-8:00,16:00-18:00出现两个高峰,在0:00-2:00出现低谷,这就是血压正常的昼夜节律变化。在高血压的病人中,当出现白天与夜间血压都增高或夜间血压比白天血压更高时,即血压昼夜节律的减弱或是消失,这种情况更多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如脑卒中)或是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这时需要我们增加夜间服用降血压药物,或是将早晨服用的降血压药物改到晚上服用,以达到控制血压及改变昼夜节律的目的,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首先,我们要知道正常的心搏均起源于窦房结。早搏,即过早搏动,又称期前收缩,是指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生的冲动。房早,即房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心房内的异位起搏点。室早,即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心室内的异位起搏点。正常人中可以有偶发的早搏。过多的茶、烟、酒、咖啡、疲劳、紧张、焦虑等因素常常是早搏发生的诱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可以导致早搏增多。治疗时首先看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如果有冠心病、心肌病等疾病,要治疗心脏原发病,其次看早搏的总量、形态及有无心悸、胸闷等症状,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少量早搏多为良性。
人的心脏大小约如本人的拳头。由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4个心腔组成。构成这4个心腔的腔壁由心肌组成。房间隔分隔左右心房。室间隔分隔左右心室。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有三尖瓣,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有二尖瓣,相当于房间的大门,控制着血流的方向。通过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心脏“泵”的功能,促使血流沿右心房-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体循环的顺序流动,实现营养物质、氧气、代谢产物的交换。
心脏内有一个结构“窦房结”,正常情况下窦房结发出规律而整齐的激动,依次激动心房、心室,心脏按顺序规律协调收缩、舒张,完成心脏的泵血功能。这就是“窦性心律”,正常频率是60-100次/分。如果同时合并激动的起源异常,如“房早”“室早”,心电图不正常。如果存在激动的传导异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心电图不正常。所以,“窦性心律”不是一种病,正常心电图一定是窦性心律。
1.诊室血压正常一定不是高血压吗?答:需要排除“隐匿性高血压”,即在诊室测量血压正常,而在诊室外的环境测量血压升高的状态。发生率10-30%。生活工作高压力人群、吸烟或酗酒无度、长期静坐的肥胖人群、糖尿病等人群易发生。可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帮助诊断。2.诊室血压高就一定是高血压吗?答:需要排除“白大衣高血压”,即在诊室测量血压高,但在家中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正常。发生率30%左右。在年轻、女性、非吸烟人群中发生率较高。约半数患者会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3.目前血压测量有哪几种方法?答:主要采用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家庭血压3种方法。诊室血压:由医护人员在诊室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动态血压:由医护人员为病人安装自动的血压测量仪跟踪测量24小时完成。家庭监测血压:由被测量者自我完成或由家庭成员协助完成血压测量。4.需要明确高血压诊断时,如何进行家中自测血压?答:推荐的方案是连续家庭血压测量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至少测量2遍,期间间隔1分钟,取后六天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值。5.服用降血压药物会导致药物成瘾吗?答:不会。高血压是慢性病,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直接令病人获益。如较早降压治疗试验显示舒张压每降低5mmHg,可使发生脑卒中风险降低40%,使发生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14%。6.手术前为什么需要停用复方利血平、北京降压0号?答:这两种药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均为利血平。服药后患者对麻醉药的心血管抑制作用非常敏感,术中容易发生严重的低血压和心率缓慢。7.手术当天需要服用高血压药物吗?答:确诊高血压的病人,手术当天早晨推荐继续服药,以少量水送服。8.控制血压正常就可以停用药物吗?答:不可以。但是对于血压控制并长期稳定1年以上的患者,可以尝试减少降压药物的剂量,前提是药物减量后血压仍达控制标准。9.为什么强调高血压治疗中随访血压的重要性?答:血压未控制或血压控制过低,都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强调血压达到控制标准。10.高血压病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吗?答:不是。高血压1级(血压<160/100mmHg)不合并吸烟、血脂异常、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等危险因素的病人不需要服用。注意血压控制<150/90mmHg后开始服用。血压过高,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脑出血风险。
孕期病人常见问题1. 常规心电图是检查妈妈还是宝宝?答:妈妈。2. 孕期为什么要做心电图?答:孕期会出现很多心血管系统的变化,会出现雌孕激素等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可能导致各种心电图改变,如心率变化、房早、室早等。3. 孕期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动过速”正常吗?答:从妊娠8-14周开始,心率逐渐加快,一般报道较孕前增加10-15或10-20次/分。多胎妊娠时心率更快。 窦性心律,心率超过100次/分,诊断“窦性心动过速”。孕期窦性心动过速较常见,但属于良性心律失常,孕妇一般耐受性良好。4. 如何评价孕期出现的房早与室早?答:是妊娠期常见的心律失常,一般为良性,孕妇耐受良好。临床有时需要行动态心电图及心超检查。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风险较低。5. 心室预激是什么?答:心室预激是一种先天性的心脏异常,是指心脏内存在旁道。病人有可能室上性心动过速。只有心室预激的心电图表现没有心动过速发作的病人,不需要治疗。6. 孕期可以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吗?答: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对于良性的房早、室早等情况,一般避免吸烟、饮酒、咖啡、劳累、焦虑、甲亢等诱发因素。对于频发房速、快速房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服用药物。7. 室早在分娩后会好转吗?答:2004年Nakagawa M等在孕期新发的室早病人中进行了孕期与分娩后的动态心电图的对照研究,发现在83%的病人中室早出现了95%的下降,室早成对与室速在分娩后全部消失。8. 可以根据是否伴有心悸、头晕、黑曚、晕厥的症状判断是否有早搏吗?答:不可以。统计只有10%的有心律失常的孕妇伴随上述临床症状。9. 为什么在我年纪小的时候没有发现房缺?答:房缺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缺损面积小于1㎝2者多无症状,患者可以正常成长,表面“健康”。缺损面积小,多能耐受妊娠及分娩。但缺损面积大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者最好在孕前手术矫治后再妊娠。10. 先天性心脏病会遗传吗?答:不一定。国外报道,双亲中的任何一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后代先心病及其他畸形的发生机会较对照组增加5倍,如室间隔缺损、肥厚型心肌病、马方综合征等具有较高的遗传性。但并非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均会遗传。
1.心电图检查需要空腹吗?答:不需要。2. 做心电图前,有什么避讳吗?答:避免浓茶、咖啡、大量饮酒及吸烟、熬夜等。3. 病人到心电图室,立即进行检查,是否合适?答:不合适。需要休息5-10分钟。4. 心电图检查,连接我身体的导联线会对我放电吗?答:不会。5. 为什么要在左、右手腕及左足(踝部)接电极?答:可以描记电流,通过电脑心电图的记录,形成心电图的肢体导联。6. 为什么要显露胸部?答:V1导联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隙,V2导联电极置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横跨胸部,大致相当于乳头连线水平,所以需要显露胸部,以便于放置6个胸部电极。7. 心电图检查时会疼痛吗?答:不会。8. 心电图检查时可以活动吗?答:不可以。病人如果不自觉绷紧四肢肌肉,抖动足尖、手指,或者大声讲话,都会干扰心电图采样。9. 需要提供病史及服药情况吗?答:需要。因为病情及服药情况包括起搏器安装等会导致心电图图形的改变。10.衣着对检查有影响吗?答:没有。但是穿连衣裙及连裤袜时因穿脱不便及裸露身体较多部位,所以建议穿着上下装分开的上衣裤子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