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 这位女士的牙齿情况是上颌前凸、下颌后缩,放松状态下嘴唇闭合不全,开唇露齿,轻度牙周炎,希望通过牙齿矫正获得理想的面型效果。 治疗后 治疗后3年 牙齿矫正主要目标是排齐牙齿,内收上颌,前伸下巴颏,调整牙齿咬合,建立后牙重咬合,根据女士的具体情况,她也想要达到好的预期效果,因此决定拔4个4号牙矫正。 整个牙齿矫正过程,女士配合良好,从正面看她嘴唇能轻松闭合了,嘴突形态也较之前协调,从侧面看嘴凸解除,下巴逆旋出来,下巴从无到有,实现“改头换面”级别的改变,下颌线清晰,侧颜也更有气质,牙齿矫正后的牙齿整齐,角度恢复到正常状态,中线对正,咬合良好,女士也很满意矫正后的效果。
地包天如果不做矫正,会对口腔功能健康、咀嚼能力、颜面的美观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学校及社会上,也常会冠以与地包天相关的绰号,并且更容易遭受“霸凌”、“歧视”等情况,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导致不自信、自卑、抑郁焦虑的情况。另外有些孩子在乳牙期就已经出现了地包天的问题,但家长对这种地包天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幼儿时期的地包天不要紧,反正以后都是还要换牙的,换牙之后牙齿自然就会变好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乳牙期反颌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矫正,替换恒牙后,如果错颌畸形的病因没有解除,那么恒牙期仍会是地包天,且会随着生长发育越来越严重,甚至达到需要做正颌手术的程度,或者正颌手术都无法很好的去改善面型的情况。所以在这里提倡家长在孩子乳牙期发现有地包天的情况,在孩子5岁就可以早期矫正干预地包天的问题,原则上及时带孩子面诊正畸专科医生,尽早的去除病因早期矫正干预。1、乳牙期地包天:5岁左右2、替牙期地包天:6-12岁3、恒牙期地包天:12岁-16岁可以早期阻断矫正地包天的牙齿、牙弓、颌骨的关系异常,抑制下颌的生长,促进上颌颌骨的生长,引导孩子颌面颌骨正常生长发育,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和前牙的正常覆合覆盖,以及颌骨的矢状向关系和软组织面型,避免成年后再做正颌外科手术,孩子也能不受罪。如果已经过了早期矫正的时间,地包天也是可以通过正畸医生面诊的经验去判断是否能通过单纯正畸改善好牙齿覆合覆盖和面型美观。地包天在做矫正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牙齿的位置,改变下颌骨的位置,但是这中间还有很多的一些对咬合平面的设计,后部颌平面的控制,下前牙转矩的调控,上颌后牙的压低宽度的控制,还涉及到拔牙不拔牙的几种情况。一般我们常见的成人骨性地包天,下颌颏部会很明显,此时不拔牙矫治能够升高后牙,下颌出现顺时针旋转,下颌颏部后移,能够改善好Ⅲ类面型。反之,成人地包天,下唇前突,颏部形态不明显,也就是凸嘴型地包天,更倾向于拔牙矫正,充分内收下前牙改善Ⅲ类面型。因此很多的地包天案例,我们是有相应的矫正的方案和思路的。
临床上我遇见的最多的问题就是, 患者问我: 大夫, 我这个是骨性还是牙性的。其实最简单的鉴别方法是:年龄。几乎90% 的成人错合畸形都有骨性的问题。 注意我的措辞, 是有骨性问题, 并不是全部。 严格意义上来说, 错合畸形畸形的问题都是骨性和牙性混合存在的, 只不过是有的人骨性问题占主要部分, 有的人是牙性问题占主要部分。临床如何鉴别骨性和牙性问题?做过牙齿矫正的朋友都知道,做矫正前检查正畸医生一定会让你拍一张头影侧位片。从技术层面看,医生会根据你的X片做投影测量具体来分析。我常用的方法, 从鼻根点N做眶耳平面的垂线, 是测量上下颌骨前后位置的基准线。A点到垂线的距离和Pg颏前点到垂线的距离分别代表着上颌骨的位置和下颌骨的位置。 标准值通常是成人上颌:1毫米, 下颌通常是:-2~-4毫米。 如果是儿童,下颌的标准值可能是:-6~-8mm, 上颌A点位于该垂线上(0mm);超出这个标准值,就会判断是骨性问题。(如图)很多患者会问,为什么正畸医生看了一眼就能知道自己是牙性因素占比大还是骨性因素占比大,其实是因为牙性的问题在视觉上就比较容易看出来。牙性的鉴别标准就是看牙齿是否唇倾,也就是牙齿的唇倾度。牙齿唇倾度,顾名思义,就是牙齿向唇侧的倾斜的程度,反之,舌倾度就是指是牙齿向舌侧方向的倾斜程度。(如图)上前牙的长轴和上颌骨平面的角度通常是108度, 大于108度说明是牙性前突问题。这个角小于108°越多,则越向舌侧倾斜,牙齿内倾过度而造成的唇部组织塌陷,不笑时瘪嘴比较明显。可见,正常的牙齿并不是完全90°垂直直立的,而是本来就向唇侧微微倾斜。同样,这个角大于正常值越多,牙齿就越唇倾,也就是龅牙既视感了。比如如图矫正前 那么我来看一下下前牙,下前牙的长轴和下颌骨正中联合的长轴之间的关系, 如果是唇倾,说明是下前牙的牙性问题。以上就是通常医生临床判断骨性和牙性的方法。其实对于骨性和牙性问题,患者自身也能做出基本判断,以牙齿前突患者为例。牙性前突:如果单纯是牙性,仅有牙齿是向前突,牙齿长轴角度倾斜过大,你的上唇和鼻子周围是不鼓的。骨性前突:如果是骨性前突,上颌骨以及鼻子周围都是向前鼓的,嘴唇包不住牙齿。因为牙槽骨前突,笑的时候会伴有露龈笑,下嘴唇外翻,颏唇沟不明显。骨性前突的患者一般从侧面看还有下巴后缩,下巴短小等特点,极大的影响侧貌美观度。骨性问题大多数都是遗传的,这也是判断的一个标准。当然,这些骨性特征可以作为患者自身判断的因素,最终还是以实际拍片、医生测量计算过后为准。骨性和牙性治疗的区别?通常,可以简单地理解, 如果是牙性问题, 做正畸能有效地改善。 如果是骨性问题多的病例,单纯做正畸改善的难度会增加, 再严重些就会做手术。其实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都是介于手术和非手术正畸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划分界限,主要看患者的自身要求。同时,我认为,一个病例能不能做的好, 除了患者自身的牙性和骨性因素,患者自身要求之外, 最重要的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我甚至认为相比医生自身的技术水平, 患者的骨性和牙性问题, 相对来说并不十分重要。临床中我遇到很多患者都在问我,她的牙齿是骨性问题还是牙性问题。我知道,她这样问的背后逻辑是,骨性问题矫治后效果不好,牙性问题矫治效果好,其实不是这样的。目前的正畸矫治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绝大多数的骨性问题。因此有一大部分曾经需要正颌外科手术的病人,可以转归为非手术的单纯正畸的方法来改善面型和牙齿问题。当然,非手术矫治骨性错颌畸形对正畸医生的临床经验、矫治技术和矫治思想的要求很高。面对牙性和骨性两种不同情况的病人,正畸医生的治疗思想和难度是有差别的。简单地说牙性问题的矫治相对简单, 只需要倾斜直立牙齿就能完成矫治目标。但是骨性病例, 需要很好的控制牙根在牙槽骨内的移动, 此外, 咬合平面的设计, 咬合高度的设计更是矫治骨性病例的关键所在。 骨性II类案例及治疗思想骨性II类,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是矫治的主要目标。矫治的策略是,上前牙控根内收,下前牙充分直立内收,下颌后部合平面要压低,下前牙要压低。 这样在面下1/3创造逆时针旋转的移动趋势,从而有效地内收上颌,前伸下颌,改善面型。这一点,即便在成人,没有生长发育潜力,是获得面型改善的关键所在。这就是很多病人常说的“逆旋”。上面这个病例就是明显的骨性II类特征,矫治前:嘴唇包不住牙齿。因为牙槽骨前突,露龈笑,下嘴唇外翻,颏唇沟消失,下巴后缩,下巴短小几乎包含了骨性II类所有特征。矫治后:通过有效的上前牙控根内收,下颌后部合平面压低设计,让下巴逆旋,经过两年的矫治时间,面型得到极大的改善。所以,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谈“骨”色变,并不是骨性问题就一定要着正颌手术,很多骨性问题是可以通过正畸获得手术性的很好的面型变化。
治疗前 这位女士主诉自己后牙缺失,嘴凸,没有下巴,综合牙片资料临床检查见前牙拥挤前凸、深覆盖,上颌缺失左上6,下颌缺失右下6、7,和左下6。 治疗后 治疗后3年 考虑到女士缺牙的情况,因此我们尝试利用现有的缺牙间隙内收前牙,右下颌智齿前移,同时还要防止单侧缺牙造成的上中线偏斜。 其实处理起来的难度和时间主要就在下颌,要避免智齿往前移动过程中,出现倾斜或牙根过不来的情况,这点尤为关键。持续稳定的轻力,耗时2年逐步关闭了下颌6、7间隙。 牙齿矫正结束面部软组织照,见上唇内收,下颌颏部形态明显,前突面型改善良好,上下中线一致,咬合关系良好,牙弓形态对称,缺牙间隙完全关闭。省去种牙的费用和时间,同时改善了面容美观。
下巴后缩是可以通过戴牙套来矫正改善!但具体还需要观察孩子口内牙齿情况,结合头颅侧位片检查颌平面角度,下颌骨发育程度,评估合适的矫正方案,引导下巴前伸。另外对于下巴后缩正畸改善程度的多少,也存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点本身的颌骨的形态。一般来讲我们会观察下颌骨的x光片,从头侧片上就能看到髁状突颈部的形态,如果这个髁状突颈部的形态比较细,那它一定长得不好,髁状突颈部形态长得比较粗,那它下颌骨发育的就会好。第二点整个升支的长短,升支越宽,那下颌骨发育也就越好,相反升支越窄,下颌骨发育就越不好。第三点升支的角度。当升支越往前往下,你会发现这个人的下巴是往前出去的,这种状态下颌骨发育也不好,相对来讲垂直向下会更好一些,但也不能太垂直向下,太垂直向下就会发展成国字脸。第四点下颌角的位置。在下颌角靠后的地方,如果你摸到一个深沟,临床上我们称之为角前切迹,有角前切迹的情况,下颌发育的也不好,没有的才是好的。第五点下前牙骨壁。当下前牙骨壁越薄,下颌骨的正中联合发育的也不好,骨壁越厚越好。所以我通常会通过这几点,来看下颌骨的发育的好坏程度,比如说均角、低角下巴后缩,这种下颌骨你希望它下巴前伸,那么改善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反过来如果是高角下巴后缩,或者根本没有颏部的形态,改善程度一定会差一些。所以我们看到的成人下巴后缩的案例,没有生长发育潜力的时候,我们会把咬合的一些因素去掉,把你行的情况下,尽量的让下巴展现出来,所以你看起来好像下颌骨位置好了。如果这个患者还有生长发育潜力,同样当我把异常咬合因素去掉,去掉深咬合,去掉牙齿的角度,让下颌骨自然的往前长,使咬合平面调平,那自然会长得更好。
很多矫正患者经常会问一个问题,“戴橡皮圈有什么作用,感觉好麻烦,能不戴吗?”。大家可别小看这些小小的橡皮筋,它对矫正的作用真的很重要。在临床中,医生会根据你牙齿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牵引方法移动牙齿!但是不论是哪种牙齿矫正类型,到了某一阶段,医生通常会给患者一小袋橡皮筋拿回去戴。挂这种橡皮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关闭间隙2、调整中线3、调整前牙覆合覆盖4、调整后牙咬合关系。所以为了达成以上目标,需要有各种牵引方式配合,给大家简单介绍下。https://weibo.com/3196347034/JCGFA8yPz?from=page_1005053196347034_profile&wvr=6&mod=weibotime&type=comment①颌内牵引:通常用于拔牙病例,辅助牙齿移动、关闭拔牙间隙。②Ⅱ类牵引:上牙列挂前牙,下牙列挂后牙。解决Ⅱ类磨牙或尖牙关系。③Ⅲ类牵引:上牙列挂后牙,下牙列挂前牙。解决Ⅲ类磨牙或尖牙关系。④垂直牵引:包括匣型牵引、W型牵引、三角牵引、上下牙列都挂前牙,或者是上下牙列都挂后牙,用于伸长牙齿,或者是轻度水平移动牙齿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⑤斜形牵引:上牙列挂左侧则下牙列挂右侧,或相反使用,用来纠正上下牙列中线。⑥交互牵引:上牙如果挂舌侧,则下牙挂颊侧,上牙如果挂颊侧,则下牙挂舌侧,用来减小上下牙齿覆盖,获得正常的覆盖关系。至于你需要的哪种牵引,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牵引方法。接下来科普一下牵引皮筋在日常佩戴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常见问题:Q:橡皮圈上面的小动物是代表什么意义呢?A:小动物只是代表的型号不同。一般来讲橡皮圈的型号: 以英寸来表示,常用的型号为 :1/8" 3/16" 1/4" 5/16" 3/8" ,1/8" 表达的意思为“直径为八分之一英寸”的橡皮圈。常用橡皮圈的力量大小为2oz、3.5oz、 4.5oz 、 6oz , 以“盎司”(oz) 来表示力值单位。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让你佩戴各种型号的橡皮圈。Q:正畸橡皮筋要戴多久?A:一般来说牙齿矫正基本排齐后,剩下收牙缝阶段就需要橡皮筋帮忙。至于要戴多久?不同的患者,个体存在差异,佩戴时间也不同,有些需要几个月,有些要一年多。为保持牵引力的持续稳定,正畸橡皮圈最好是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都要佩戴,如果不坚持很可能导致正畸时间延长。Q:什么时候开始戴橡皮筋?A:一般在关闭拔牙缝隙、调整中线、调整咬合等情况时,医生会建议开始佩戴橡皮筋,医生会给在矫正过程中告诉你佩戴方案,所以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好好配合医生佩戴即可。Q:佩戴上不到24小时,感觉没力度了,是否需药更换新的?A:牵引皮圈力量在口内快速衰减,说明牙齿一直处于受力的状态,如果没有静止休息的时间,这样会损伤牙齿;皮圈力量逐渐减弱,能够让牙齿健康平稳的移动;所以不需要频繁更换。Q:偶尔佩戴,或者只晚上戴是否可行?A:除非医嘱要求,不然白天不戴晚上戴是不行的,时戴时不戴,牵引效果会降低,起不到作用,最终很可能会影响矫正效果。Q:为了让牙齿快点移动,一次佩戴俩是否可行?A:因为每种橡皮圈受力值是不一样的,医生在给患者牵引皮圈时,给哪一种力度的皮圈,挂几个,都是考量过的,千万不可自作主张。牙齿移动有适力值,力量过大,一是会造成牙齿损伤,二是过大的力量牙齿反而是不移动的,所以还是要遵医嘱!Q:不小心把皮圈吞进肚子里了怎么办?A:别担心,吞咽的橡皮筋,一般对身体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不过,若经常有橡皮筋在口内不见的情形,需告知你的矫正医生,检查一下是否有橡皮筋卡在牙龈沟里,以免造成严重的牙周破坏。Q:医生没有让我挂过牵引皮筋正常吗?A:正常,不是所有的治疗都需要挂橡皮圈。Q:隐形矫正也需要挂皮筋吗?A:挂不挂皮圈都是根据治疗需求来定的,如果你的治疗需要挂,那无论是隐适美还是舌侧等等,都是可以挂皮筋的。其实,牙齿矫正最终效果是否理想,除了医生要有丰富而且专业的临床经验以外,患者的配合度也非常重要。隐形牙套的按时佩戴,口腔的日常护理,以及橡皮圈自行佩戴,这些都决定了矫正的周期以及最终的矫正效果,所以一定要谨遵医嘱和养成自觉的佩戴习惯。
张栋梁教授正畸科普
早期开始显现:3-5岁时,孩子的腺样体开始发育并逐渐增大;逐渐加重定型:6-10岁,腺样体面容也相对定型,对孩子的面部影响比较严重;一般情况下,从孩子出现打鼾、张口呼吸的症状,到引发腺样体面容,通常需要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出现了腺样体面容呢?✔嘴唇变厚,唇肌松弛,上唇上翘,下唇悬挂;✔ 塌鼻头,下巴后缩,鼻唇沟浅平,牙齿凸出伴随不齐;长期张口呼吸会使得气流持续冲击硬腭,导致上颌骨变长、下颌骨后缩、硬腭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嘴唇厚等特征性面容。这种面容不仅影响外貌美观,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学习进度产生不良影响,长期还会影响听力,导致中耳炎。腺样体本身是免疫淋巴器官,而免疫淋巴器官一般到了10岁就会达到最高峰,10岁以后开始进行萎缩。但如果因反复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腺样体肥大,就会阻塞鼻腔通气,迫使孩子长期张口呼吸。那么几岁干预腺样体问题,不影响孩子面型呢?需要根据孩子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2-3岁观察为主:这个阶段的孩子腺样体本身处于生理性肥大时期,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鼻塞、流涕等类似腺样体肥大相关症状,但很多会随着年龄增长,腺样体逐渐自行萎缩而好转。所以通常以密切观察为主,家长可留意孩子呼吸、睡眠等情况,配合医生做好定期复查。3-6岁干预阶段:这是腺样体肥大比较容易被发现且需要较多干预的年龄段。如果严重影响呼吸,比如出现明显的持续性张口呼吸、睡眠呼吸暂停频繁发作,甚至已经有腺样体面容早期表现等,经过专业评估后,也需要考虑积极干预,像通过药物治疗等方式来缓解症状、控制腺样体进一步肥大。根据具体程度针对性用药,观察治疗效果,大部分孩子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能得到较好改善。6岁及以上综合评估干预:对于6岁以上的儿童,腺样体肥大如果持续存在影响呼吸,或者出现腺样体面容等情况,同样要根据具体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干预方式。如果之前未进行规范治疗,还是可以先尝试药物治疗看看效果;而对于已经有明确手术指征,像长期的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的听力下降等,应尽快切除,以免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学习等方面造成更严重的长期影响。由于涉及到切除手术,我知道很多家长其实不愿意让孩子遭这个罪,毕竟还要打麻药,所以如果孩子已经我不会去强求说一定去做手术,关键看孩子的腺样体肥大到底阻塞了多少。理论上来讲,如果大于50%就应该去做腺样体切除,如果说舍不得做切除,可以药物治疗或者经常进行一些生理盐水的护理,也挺好的。我也发现腺样体肥大这件事情,它不是固定的,有的时候看着肥大,其实可能孩子当时正好处于感冒发烧的状态,那可能过一阵子,这种感冒状态好了,你再拍片子,好像立刻就萎缩了,这是我们看到的。那我们也看到有些孩子腺样体当时及时的切掉了,他的骨骼生长型真的在2年之内,就发生了逆时针的旋转,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过程。总之,更多的去遵循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吧,如果说大于50%愿意做手术,就推荐去找耳鼻喉科大夫,如果说舍不得,可以考虑药物治疗,让孩子少感冒、调理鼻炎问题,也是一个挺好的事情。孩子解决了呼吸道的病理性阻塞问题后,如果不能及时矫正纠正较大的面部突度,减小口唇封闭的难度,孩子还会继续遗留习惯性的口呼吸,这样的呼吸模式会持续对孩子的颌面部正常发育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考虑带孩子早期矫正干预嘴凸、下巴后缩面型,把牙齿问题和骨骼问题改善好,同时辅助唇肌训练,让孩子能闭上嘴,减轻唇肌紧张。
我认为15岁反颌戴前方牵引还会有效果,绝大多数的反颌的病例,都是伴随着上颌骨发育不足,伴随着下颌前凸,因此最有效的方法一定是前方牵引,上颌后牙粘上固位装置,晚上睡觉的时候戴一个面具,促进上颌骨发育控制下颌骨的过度生长。反颌病例在临床上经验和我读到的大量的文献,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反颌相当于长征,它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尤其是下颌前凸的反颌,那么下颌骨的发育会到什么程度呢?水平向会到18岁,前后向到18岁,垂直向可能会到25岁,所以说什么样反颌最难做呢?一定是下巴又长又尖。因此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最近这几年,脸越长越长,下巴越来越尖,这种反颌做起来就会非常的难。相反如果是脸盘宽的圆的下巴,反颌其实问题就不大。而上颌骨是在10岁以前发育完成85%,那就意味着如果想让a点前移,最好是在10岁以前做,但很多的孩子时机没有掌握好来的比较晚,但是依然是可以用我刚才说的RME的方法做,进行前方牵引,也是有效的。唯一不同的反应就是有的孩子骨骼依然还能有很好的反应,一拽上颌骨头就出来了且牙齿是直的,有的孩子骨骼就就没有反应,随着年龄的增大,一拽上牙唇倾出去了,上颌骨头还没出来。不过我发现有些病例或多或少还会有骨头的出去,所以说即便到了15岁,如果选择做前方牵引,这也是一个很优质的方法。当然我们在临床基础上,也做了相应的改进,一般来讲像这种反颌通常会比较建议做无托槽矫治,它对牙齿是一种包裹的作用,它的力臂长可以增加负转矩,让牙根往外推。你看反颌往往是鼻基底部凹陷,然后牙根往外推,那么推的速度慢一点,这个时候附着在牙根表面的皮质骨,也会跟着往前移,这就可以促进上颌骨往前走。然后同时我们在隐形牙套上,设计一些特殊的装置,可以让患者来配合做前方牵引的,这个效果非常的好,成年后反颌也可以这样做。因为我发现这种方法对下颌后退,产生了一个非常奇妙的现象,很多成人反颌病例在做隐形矫治的过程中,晚上是要戴这个面具,都会感受到说下巴在往后退,面型在发生变化。所以我觉得这是临床技术的一个很好的进步和创新。
在正畸临床实践中,上颌凸下颌后缩是一种较为常见且颇具挑战性的错颌畸形状况。关于上颌突下颌后缩的情况,首先我们要看年龄,要看有没有骨骼生长发育的潜力,如果患者年龄比较小,还想解决上颌前凸下颌后缩问题,我们常用的方法是会给孩子做24,做口外弓上颌内收。口外弓,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上颌前突非常有效,只要认真佩戴口外弓,绝大多数上前牙突出的病例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当上颌内收的过程中,下颌如果自己长出来了就好了,如果没有长出来我们先把上牙恢复到正常位置,然后再做一个斜导,再引导下颌长到这个位置上,这是常用的方法。之前也有跟大家讲过影响II类矫治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垂直向问题:高角和低角。如果孩子是个高角面型,后牙不应该过度的伸长,这个时候要对后牙有一个垂直向的控制,就是我们所说的垂直向的压入。那单纯垂直向的压入有什么方法呢?可能就要加一个颌板,由于颌板的距离大于息止颌位,因此会对牙齿有压入的作用。简单理解颌板为什么能够防止后牙伸长,甚至有压低的力量,大家想一下放松状态下是紧咬牙的状态吗?其实不是,是不自觉张开的,这就叫息止颌位。那个息止颌位是多大呢?后牙的距离大概是4毫米,如果你的颌板大于4毫米,因此即便是放松状态下,肌肉依然是被拉伸的,因为你增加了垂直高度了,只要大于4毫米肌肉就会拉长,肌肉一旦被拉长,会像皮筋一样有往回弹的作用,就会自动产生收缩的效应。一旦肌肉产生收缩的效应,就会通过颌板产生压入的力量,所以说高角骨性II类上颌突下颌后缩问题,要加些颌板来控制后牙垂直高度,比如Twin-Block既有压低作用,还能引导下颌前伸。那相比之下,我们现在更多的不用这么复杂的装置,可能做隐形透明牙套矫治器,它对牙齿的包裹性比较好,对牙的牙根的控制也会比较好,所以对于那些均角或者低角上颌前凸下颌后缩,我们只是用透明矫治器,只是加一个皮筋,也能产生很好的骨性的变化。特殊情况比如严重的骨性上颌前凸下颌后缩,可能不得不使用一些头帽激动器做一些功能矫治。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病例都是在这样做,比如说很多家长上来就问我,需不需要戴头帽矫治器,其实还是那句话,看孩子骨骼发育:如果骨骼发育长得好,其实是不需要的,那如果长得不好可能是需要的。那如果是成人上颌凸下颌后缩,已经失去了生长发育潜力,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善牙齿的位置,要么下巴逆旋,要么下巴平移。那这时可能还要思考拔牙还是不拔牙,通过牙齿移动的变化来改变骨骼结构,那牙齿移动的变化,无非就是上牙内收、下牙内收,垂直向相应的压低,用这种方法来改变骨骼结构。无论是隐形透明牙套矫治或者固定托槽矫治器,矫治的关键点是控制好三个位置:1、上前牙控根内收。2、下前牙充分直立内收(非控制性倾斜移动),确保下前牙直立于基骨。3、改变下颌后部颌平面从倾斜到水平。所以说虽然说这个命题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说起来就会非常复杂,几乎涵盖了正畸中最重要的一个章节,就是骨性II类错颌畸形的矫治,比较复杂,但大概的方向就是上颌内收下颌前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