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延新整理作者单位:中国妇产科在线文章来源:中国妇产科在线编者按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脂肪酸家族一员,属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妊娠期和哺乳期DHA营养状况与母婴健康关系密切。从孕期到2岁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良好宫内养育环境有益于保障和促进胎儿和新生儿体格和脑发育,降低出生缺陷,增强体质,提高社会能力。儿童暴露在营养缺乏和不良的养育环境中,远期影响智商,加大家庭治疗成本,甚至失去终身工作的机会。为此,我国制订了《中国孕产妇及婴幼儿补充DHA的专家共识》。2015年10月31日,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李力教授在“第五届两江母胎医学论坛”上对此共识进行了详细解读。中国妇产科在线根据讲课内容进行整理,供大家学习参考。一、DHA的生物学特性和功用DHA作为一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细胞膜的重要成份,富含于大脑和视网膜,与细胞膜流动性、渗透性、酶活性及信号转导等多种功能有关。机体缺乏DHA会影响细胞膜稳定性和神经递质传递。在体内DHA可通过亚麻酸合成,但转化率低。人体所需DHA主要通过膳食摄取,主要来源为富脂鱼类和蛋黄,还包括母乳、海藻等。FAO专家委员会指出,尽管DHA属非必需脂肪酸,可由α-亚麻酸合成,但因其转化率低且对胎婴儿脑发育和视网膜发育至关重要,因此对于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而言,DHA亦可视为条件“必需脂肪酸”。二、DHA与母婴健康1.对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的影响既往研究发现,孕期增补鱼油可延长胎龄,降低早期早产风险。近年研究发现,孕期补充n-3LCPUFAs可降低早期早产风险,增加婴儿平均出生体重,但对婴儿出生身长和头围无显著影响。新近美国堪萨斯州研究发现,孕20周前每日补充600mgDHA直至分娩,可使胎龄延长2.9d,出生体重增加172g、身长增加0.7cm、头围增加0.5cm。综上所述,孕期补充DHA能够降低早期早产发生风险并适度促进胎儿生长。有学者分析了海产品摄入量及母乳DHA含量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发现海产品摄入量及母乳DHA水平与产后抑郁显著相关性,DHA水平偏低可能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最新的7项研究结果有分歧:5项研究提示孕期和产后补充DHA不能改善产后抑郁症状,2项研究提示补充DHA能够改善产后抑郁症状,这2项研究的DHA补充剂量大于前5项研究。因此DHA与产后抑郁的因果关联有待证实,补充相对高剂量DHA的效果值得探究。2.DHA与婴幼儿发育的关系(1)神经功能发育从死亡婴儿脑组织脂肪酸浓度的研究发现,孕中晚期至2岁期间,脑组织DHA浓度呈线性增加,而此阶段正是胎儿、婴儿中枢神经快速发育关键期,提示DHA对胎婴儿神经功能发育可能有重要意义。随后观察性研究发现,孕妇孕期海产品摄入不足影响儿童智力、行为、精细动作等神经功能的发育。挪威的研究发现,孕妇自妊娠18周至产后3个月每日补充鱼肝油,能显著提高其子女4岁时的心理发育水平。然而最近的荟萃分析发现,n-3LCPUFAs配方奶粉能够提高3-5岁期间普通学习能力,5岁时语言学习能力和6岁时智力发育水平,但不能显著提高1岁左右婴儿认知发育水平,不能改善18月龄时的语言、行为发育情况,也不能提高空间记忆和高级问题解决能力。欧洲食品安全局专家委员会2014年刊文支持DHA在脑发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因此DHA对婴幼儿神经功能发育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仍有较多科学问题需进一步探究。(2)DHA与婴儿视觉发育基础研究证实,DHA占视网膜n-3LCPUFAs总量的93%,DHA可增加视杆细胞膜盘的可塑性,为更好适应视紫质构象的改变,胞膜更易弯曲。临床研究可见,孕期和婴儿期补充DHA与婴儿视觉发育有关。美国研究提示:孕24周至分娩期间补充DHA能显著提高婴幼儿视敏度,认为配方奶粉中添加占总脂肪酸0.32%的DHA可以有效提升婴儿视敏度,但添加更高剂量DHA并无额外获益。EFSA专家委员会2009年指出,“配方奶粉添加不少于总脂肪酸含量0.3%的DHA,有助于提高婴儿12月龄时的视觉功能发育水平”。(3)DHA调节免疫功能来自瑞典的研究发现:有过敏史母亲自孕25周起每日补充n-3LCPUFAs(含1.1gDHA)至哺乳期,能显著降低其婴儿食物过敏发生率和IgE相关性湿疹发病率。随访发现,母亲孕30周至分娩期间补充含DHA的鱼油,可显著降低子代从出生至16岁期间患过敏性哮喘的风险。Damsgaard等发现,婴儿9月龄至12月龄期间每日补充鱼油能显著提高12月龄γ-干扰素水平,进一步提示DHA免疫调节功效。因此,DHA在免疫功能调节方面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4)DHA与婴儿睡眠既往研究发现:母亲孕晚期血浆DHA浓度与新生儿睡眠状态有关,DHA浓度高的母亲所生新生儿出生后活跃睡眠与安静睡眠之比更小,活跃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更高。孕24周至分娩期间补充DHA能显著减少新生儿睡眠惊醒次数。因此DHA有可能改善婴儿睡眠,但相关研究较少,值得进一步探讨。三、补充DHA的安全性综合现有研究证据,适量补充DHA是安全的。Carlson等的研究显示:孕20周至分娩期间每日补充600mgDHA,未观察到孕产妇或新生儿与DHA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FAO专家委员会建议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摄入DHA上限为1g/d。中国卫生计生委2012年发布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准许配方奶粉等添加来自藻类和金枪鱼油的DHA,但要求儿童用配方奶粉DHA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0.5%。四、中国母婴人群DHA营养状况我国对DHA或LCPUFAs相关研究相对滞后。总的说来,中国孕妇群体的DHA摄入量,以及母乳中的含量,内陆地区显著低于河湖和沿海地区,母乳中每100g脂肪酸DHA含量沿海、河湖、内陆地区分别为0.47g、0.41g和0.24g。可见,我国DHA摄入水平和母乳DHA含量呈现明显地域差异。我国母乳DHA占总脂肪酸含量为0.35%,高于加拿大和美国(0.17%),但低于日本(0.99%)。目前,中国儿童DHA相关研究还较少,有待加强。五、结论1.维持机体适宜的DHA水平,有益于改善妊娠结局、婴儿早期神经和视觉功能发育,也可能有益于改善产后抑郁以及婴儿免疫功能和睡眠模式等。2.孕妇和乳母需合理膳食,维持DHA水平,以利母婴健康。中国营养学会提出,孕妇和乳母每日摄入DHA不少于200mg。可通过每周食鱼2-3餐且有1餐以上为富脂海产鱼,每日食鸡蛋1个,来加强DHA摄入。中国地域较广,DHA摄入量因地而异,宜适时评价孕期妇女DHA摄入量。若膳食不能满足推荐的DHA摄入量,调整膳食结构后仍不能达到推荐摄入量,可应用DHA补充剂。3.婴幼儿每日DHA摄入量宜达到100mg。母乳是婴儿DHA营养的主要来源,宜倡导和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足月婴儿不需要另外补充DHA。在无法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情形下,可应用含DHA的配方奶粉,其中DHA含量应为总脂肪酸的0.2%-0.5%。对于幼儿,宜调整膳食以满足其DHA需求。特别应关注早产儿对DHA的需求。4.中国母婴DHA摄入水平、营养状况和相关干预性研究证据较少,亟待开展相关研究。声明:本文为中国妇产科在线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一、定义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和外周性(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以往分别称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CPP)具有与正常青春发育类同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发动、成熟的程序性过程,直至生殖系统成熟;即由下丘脑提前分泌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活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性腺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从而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外周性性早熟是缘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性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故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二、病因(一)中枢性性早熟。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如下丘脑、垂体肿瘤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2.由外周性性早熟转化而来。3.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称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PP, ICPP)。4.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是CPP的特殊类型,指患儿有第二性征的早现,其控制机制也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发动,但它的性征发育呈自限性;最常见的类型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若发生于2岁内女孩,可能是由于下丘脑-性腺轴处于生理性活跃状态,又称为“小青春期”。女孩以ICPP为多,占CPP的80%-90%以上;而男孩则相反,80%以上是器质性的。(二)外周性性早熟。1.按第二性征特征分类:早现的第二性征与患儿原性别相同时称为同性性早熟,与原性别相反时称为异性性早熟。2.常见病因分类2.1女孩(1)同性性早熟(女孩的第二性征):见于遗传性卵巢功能异常如McCune-Albright综合征、卵巢良性占位病变如自律性卵巢囊肿、分泌雌激素的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卵巢肿瘤、异位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肿瘤以及外源性雌激素摄入等。(2)异性性早熟(男性的第二性征):见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分泌雄激素的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卵巢肿瘤,以及外源性雄激素摄入等。2.2男孩(1)同性性早熟(男性第二性征):见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较常见)、肾上腺皮质肿瘤或睾丸间质细胞瘤、异位分泌HCG的肿瘤,以及外源性雄激素摄入等。(2)异性性早熟(女性第二性征):见于产生雌激素的肾上腺皮质肿瘤或睾丸肿瘤、异位分泌HCG的肿瘤以及外源性雌激素摄入等。三、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一)中枢性性早熟。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符合定义的年龄),并按照正常发育程序进展,女孩:乳房发育,身高增长速度突增,阴毛发育,一般在乳房开始发育2年后初潮呈现。男孩:睾丸和阴茎增大,身高增长速度突增,阴毛发育,一般在睾丸开始增大后2年出现变声和遗精。2.有性腺发育依据,女孩按B超影像判断,男孩睾丸容积≥4 ml。3.发育过程中呈现身高增长突增。4.促性腺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5.可有骨龄提前,但无诊断特异性。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中最常见的类型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表现为只有乳房早发育而不呈现其他第二性征,乳晕无着色,呈非进行性自限性病程,乳房多在数月后自然消退。(二)外周性性早熟。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符合定义的年龄)。2.性征发育不按正常发育程序进展。3.性腺大小在青春前期水平。4.促性腺激素在青春前期水平。四、诊断流程和辅助检查(一)确定中枢性或外周性性早熟,除按临床特征初步判断外,需作以下辅助检查:1.基础性激素测定。基础促黄体生成激素(LH)有筛查意义,如LH<0.1 IU/L提示未有中枢性青春发动,LH>3.0-5.0IU/L可肯定已有中枢性发动。凭基础值不能确诊时需进行激发试验。β-HCG和甲胎蛋白(AFP)应当纳入基本筛查,是诊断分泌HCG生殖细胞瘤的重要线索。雌激素和睾酮水平升高有辅助诊断意义。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1)方法:以GnRH 2.5-3.0μg/kg (最大剂量100μg)皮下或静脉注射,于注射的0、30、60和90min测定血清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2)判断:如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激发峰值LH>3.3-5.0 IU/L是判断真性发育界点,同时LH/FSH比值>0.6时可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目前认为以激发后30-60min单次的激发值,达到以上标准也可诊断。如激发峰值以FSH升高为主,LH/FSH比值低下,结合临床可能是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或中枢性性早熟的早期,后者需定期随访,必要时重复检查。3.子宫卵巢B超。单侧卵巢容积≥1-3ml,并可见多个直径≥4 mm的卵泡,可认为卵巢已进入青春发育状态;子宫长度>3.4-4cm可认为已进入青春发育状态,可见子宫内膜影提示雌激素呈有意义的升高。但单凭B超检查结果不能作为CPP诊断依据。4.骨龄。是预测成年身高的重要依据,但对鉴别中枢和外周性无特异性。(二)病因学诊断。1.中枢性性早熟病因诊断: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后需做脑CT或MRI检查(重点检查鞍区),尤其是以下情况:(1)确诊为CPP的所有男孩。(2)6岁以下发病的女孩。(3)性成熟过程迅速或有其他中枢病变表现者。2.外周性性早熟病因诊断:按照具体临床特征和内分泌激素初筛后进行进一步的内分泌检查,并按需做性腺、肾上腺或其他相关器官的影像学检查。如有明确的外源性性甾体激素摄入史者可酌情免除复杂的检查。五、治疗(一)中枢性性早熟。治疗目标为抑制过早或过快的性发育,防止或缓释患儿或家长因性早熟所致的相关的社会或心理问题(如早初潮);改善因骨龄提前而减损的成年身高也是重要的目标。但并非所有的ICPP都需要治疗。GnRH类似物(GnRHa)是当前主要的治疗选择,目前常用制剂有曲普瑞林和亮丙瑞林的缓释剂。1.以改善成年身高为目的的应用指征:(1)骨龄大于年龄2岁或以上,但需女孩骨龄≤11.5岁,男孩骨龄≤12.5岁者。(2)预测成年身高:女孩<150cm,男孩<160cm。(3)或以骨龄判断的身高SDS<-2SD(按正常人群参照值或遗传靶身高判断)。(4)发育进程迅速,骨龄增长/年龄增长>1。2.不需治疗的指征:(1)性成熟进程缓慢(骨龄进展不超越年龄进展)而对成年身高影响不显者。(2)骨龄虽提前,但身高生长速度亦快,预测成年身高不受损者。因为青春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对每个个体的以上指标需动态观察。对于暂不需治疗者均需进行定期复查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3.GnRHa剂量:首剂80-100μg/kg,最大量3.75mg;其后每4周注射1次,体重≥30kg者,曲普瑞林每4周肌注3-3.75mg。已有初潮者首剂后2周宜强化1次。但需强调的是,维持剂量应当个体化,根据性腺轴功能抑制情况而定(包括性征、性激素水平和骨龄进展),男孩剂量可偏大。对按照以上处理性腺轴功能抑制仍差者可酌情缩短注射间歇时间或增量。不同的GnRHa缓释剂都有效,产品选择决定于医生用药习惯和患者接受程度(如更接受肌肉或皮下注射)或当地产品供应情况。4.治疗监测和停药决定:治疗过程中每3-6个月测量身高以及性征发育状况(阴毛进展不代表性腺受抑状况);首剂3-6个月末复查GnRH激发试验,LH峰值在青春前期水平提示剂量合适。其后对女孩需定期复查基础血清雌二醇(E2)和子宫、卵巢B超;男孩需复查基础血清睾酮浓度以判断性腺轴功能抑制状况。每半年复查骨龄1次,结合身高增长,预测成年身高改善情况。对疗效不佳者需仔细评估原因,调整治疗方案。首次注射后可能发生阴道出血,或已有初潮者又见出血,但如继后注射仍有出血时应当认真评估。为改善成年身高的目的疗程至少2年,具体疗程需个体化。一般建议在年龄11.0岁,或骨龄12.0岁时停药,可望达最大成年身高,开始治疗较早者(<6岁)成年身高改善较为显著。但骨龄并非绝对的单个最佳依据参数,仍有个体差异。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多呈自限病程,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但需强调定期随访,小部分患儿可能转化为中枢性性早熟,尤其在4岁以后起病者。5.GnRHa治疗中部分患者生长减速明显,小样本资料显示联合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可改善生长速率或成年身高,但目前仍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资料,故不推荐常规联合应用,尤其女孩骨龄>12岁,男孩骨龄>14岁者。有中枢器质性病变的CPP患者应当按照病变性质行相应病因治疗。错构瘤是发育异常,如无颅压增高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表现者,不需手术,仍按ICPP药物治疗方案治疗。蛛网膜下腔囊肿亦然。(二)外周性性早熟。 按不同病因分别处理,如各类肿瘤的手术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予以皮质醇替代治疗等。
本资料来源于《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女性尿失禁是女性常见病,目前据全球统计,患病率接近50%,严重尿失禁约为7%,其中约一半为压力性尿失禁。我国的患病率与此基本相当。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对女性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构成严重影响。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因素,加之女性对排尿异常羞于启齿,导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长期以来不为医患双方所重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所带来的诸多健康和社会问题正逐渐受到重视。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治进行规范和指导。青岛市立医院妇科孙宝治压力性尿失禁诊治指南的进展尿失禁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和高发病,一直受到国际尿控学会和各国泌尿外科学会的重视。国际尿控学会(Internatlonal contmence society,ICS)先后于1998年,2002年,2004年召开了尿失禁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ICI),最后一届会议于2004年6月26~29日召开,2005年正式出版诊治指南。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rnet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AUA)和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AU)分别于1 997年和2006年发布了尿失禁诊治指南。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发布了自己的指南,针对各自国家尿失禁的患病及诊治情况做出了规范。制订我国尿失禁诊治指南的目的和意义我国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和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进步很快。由于各医疗单位对该病认识程度不一,使得压力性尿失禁的就诊率低,而误诊误治时有发生。该类疾病临床症状虽较为简单,但诊断和鉴别诊断仍有一定难度,近年来,该类疾病治疗方法进展较快,很多新技术新药物不断出现,如何正确地诊断该类患者,确定疾病严重程度,选择何种治疗方案,对疗效和侵入性治疗方法如何取得平衡,仍应引起我们重视。本指南的目的在于为泌尿外科医师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指导意见。本指南制订的程序和方法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托,尿控学组组织邀请了国内几家单位专家编撰并审定了本指南。本指南小组主要检索了Pubmed和中华医学期刊网近10年的文献,参照公认的循证医学系统Oxford System的论文评判标准进行了标准分级,筛选出英文文献232篇,中文文献5篇。在此基础上,编写组讨论并参考了国际尿控学会尿失禁咨询委员会、美国泌尿外科学会、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和加拿大泌尿外科学会尿失禁诊治指南中关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治的部分内容,结合我国情况,写成本指南。一、概 述(一)定义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指喷嚏、咳嗽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漏尿。体征是在增加腹压时,能观测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漏出[1,2]。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充盈性膀胱测压时,在腹压增加而逼尿肌稳定性良好的情况下出现不随意漏尿[1]。(二)本指南适用范围仅适用于女性的压力性尿失禁,或伴发膀胱过度活动症、盆腔脏器脱垂及膀胱排空障碍的压力性尿失禁。小儿尿失禁、神经源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及各种男性尿失禁等不在本指南之列。(三)流行病学特点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多采用问卷方式。调查结果显示该病患病率差异较大,可能与采用的尿失禁定义、测量方法、研究人群特征和调查方法等都有关系。女性人群中23%~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7%左右有明显的尿失禁症状[3-6],其中约50%为压力性尿失禁[4]。1.较明确的相关因素(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尿失禁患病率逐渐增高,高发年龄为45~55岁。年龄与尿失禁的相关性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有关。一些老年常见疾病,如慢性肺部疾患、糖尿病等,也可促进尿失禁进展。但老年人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趋缓,可能与其生活方式改变有关,如日常活动减少等[4-9]。(2)生育:生育的次数、初次生育年龄、生产方式、胎儿的大小及妊娠期间尿失禁的发生率均与产后尿失禁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生育的胎次与尿失禁的发生呈正相关性[10,11];初次生育年龄在20~34岁间的女性,其尿失禁的发生与生育的相关度高于其他年龄段[12];生育年龄过大者,尿失禁的发生可能性较大[13];经阴道分娩的女性比剖宫产的女性更易发生尿失禁;行剖宫产的女性比未生育的女性发生尿失禁危险性要大[14];使用助产钳、吸胎器和缩宫素等加速产程的助产技术同样有增加尿失禁的可能性[15];大体重胎儿的母亲发生尿失禁危险性也大[11]。(3)盆腔脏器脱垂: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紧密相关,两者常伴随存在。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盆底支持组织平滑肌纤维变细、排列紊乱、结缔组织纤维化和肌纤维萎缩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关[16]。(4)肥胖:肥胖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显著增高[9,10,17,18],减肥可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19]。(5)种族和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与压力性尿失禁有较明确的相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患病率与其直系亲属患病率显著相关[20,21]。白种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高于黑人[23]。2.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1)雌激素:雌激素下降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相关,临床也主张采用雌激素进行治疗。但近期有关资料却对雌激素作用提出质疑,认为雌激素水平变化与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间无相关性[22]。甚至有学者认为雌激素替代治疗有可能加重尿失禁症状[23]。(2)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后如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一般都在术后半年至一年[24]。手术技巧及手术切除范围可能与尿失禁发生有一定关系[25]。但目前尚无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子宫切除术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确定的相关性。(3)吸烟:吸烟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相关性尚有争议。有资料显示吸烟者发生尿失禁的比例高于不吸烟者,可能与吸烟引起的慢性咳嗽和胶原纤维合成的减少有关[26,27]。也有资料认为吸烟与尿失禁的发生无关[18,28]。(4)体力活动:高强度体育锻炼可能诱发或加重尿失禁[29],但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有便秘、肠道功能紊乱、咖啡因摄入和慢性咳嗽等[9,10,19]。(四)病理生理机制1.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下移正常情况下,在腹压增加引起膀胱压增加的同时,腹压可同时传递至尿道,增加尿道关闭能力,以防止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各种原因引起盆底肌肉及结缔组织退变、受损而薄弱,导致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下移、尿道松弛、功能性尿道变短时,增高的腹压仅传至膀胱而较少传递至尿道,以致尿道压力不能同步升高,从而引起尿失禁。2.尿道黏膜的封闭功能减退 正常尿道黏膜皱襞有密封垫作用,可阻止尿液的渗漏。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因素,尿道黏膜萎缩变薄、弹性下降,可导致其封闭功能减退。尿道炎及尿道损伤等原因造成尿道黏膜广泛受损,导致黏膜纤维化,也可使尿道黏膜的封闭功能减退或消失。3.尿道固有括约肌功能下降 尿道平滑肌、尿道横纹肌、尿道周围横纹肌功能退变及受损,导致尿道关闭压下降。4.支配控尿组织结构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尿道本身的结构、功能,尿道周围的支撑组织相关的神经功能障碍均可导致尿道关闭功能不全而发生尿失禁。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膀胱颈近端尿道的解剖位置,尿道固有括约肌功能和盆底肌肉功能[32-38]。但对于具体病例,常难以准确区分是哪种或哪几种因素,时常是数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参考文献]略二、诊 断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主要依据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并需除外其他疾病。本病的诊断步骤应包括确定诊断(高度推荐)、程度诊断(推荐)、分型诊断(可选)及合并疾病诊断(高度推荐)。(一)确定诊断目的:确定有无压力性尿失禁。主要依据:病史和体格检查[1-6]。1.高度推荐(1)病史1)全身情况:一般情况、智力、认知和是否发热等。2)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大笑、咳嗽、喷嚏或行走等各种程度腹压增加时尿液是否漏出;停止加压动作时尿流是否随即终止。3)泌尿系其他症状:血尿、排尿困难、尿路刺激症状或下腹或腰部不适等。4)其他病史:既往病史、月经生育史、生活习惯、活动能力、并发疾病和使用药物等。(2)体格检查1)一般状态:生命体征、步态及身体活动能力、精细程度及对事物的认知能力。2)全身体检:神经系统检查包括下肢肌力、会阴部感觉、肛门括约肌张力及病理征等;腹部检查注意有无尿潴留体征。3)专科检查:外生殖器有无盆腔脏器膨出及程度[7];外阴部有无长期感染所引起的异味、皮疹;双合诊了解子宫水平、大小和盆底肌收缩力等;肛门指诊检查括约肌肌力及有无直肠膨出。4)其他特殊检查:压力诱发试验[8],详见附录一。2.推荐(1)排尿日记:连续记录72小时排尿情况,包括每次排尿时间、尿量、饮水时间、饮水量、伴随症状和尿失禁时间等,见附录二。(2)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9]。见附录三。ICI-QLF表分四个部分,记录尿失禁及其严重程度,对日常生活、性生活和情绪的影响;ICI-Q-SF为ICI-Q-LF简化版本。(3)其他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尿培养和肝、肾功能等一般实验室常规检查。2)尿流率。3)剩余尿。3.可选(1)膀胱镜检查:怀疑膀胱内有肿瘤、憩室和膀胱阴道瘘等疾病时,需要作此检查。(2)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①尿道压力描记;②压力-流率测定;③腹压漏尿点压(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ALPP)测定;④影像尿动力学检查。(3)膀胱尿道造影。(4)超声、静脉肾盂造影、CT。(二)程度诊断目的: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1.临床症状(高度推荐)轻度:一般活动及夜问无尿失禁,腹压增加时偶发尿失禁,不需佩戴尿垫。中度:腹压增加及起立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垫生活。重度:起立活动或卧位体位变化时即有尿失禁,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社交活动。2.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推荐)3.尿垫试验:推荐1小时尿垫试验[8,10]。 轻度:1h漏尿≤1g。 中度:1g漏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