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血压患者,我们深知高血压的危害,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患了高血压,应该积极接受药物治疗,那么血压达标后,是否就能高枕无忧,可以停药了呢?目前,高血压还不能根治,绝大多数患者需终生治疗,多数需服用降压药,才能使血压长期达到或接近目标值。服药治疗的患者,血压是在药物的控制下达标的,停药后,血压很快会升高,甚至会急剧上升。盲目或是随意停药,会人为引起血压过大的波动,对心脑肾的损害更严重,有时会成为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导火索,非常危险[1]。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血压达标后,应坚持长期治疗,规律服药,以便保持血压长期达标;此外,还要监测血压变化,坚持定期随访。1.如何坚持长期治疗?除了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减少钠盐摄入、注意补充钾、限制饮酒、增加体力活动及减轻体重之外,高血压患者还要注意一下几点[2]:⑴正确对待药物副作用:在服药之前充分了解药物的疗效及可能会出现的副反应,做好心理准备,以便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正确对待;⑵优选长效制剂:遵医嘱选择长效降压药如控释制剂,即可避免多次用药的麻烦,又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⑶不要盲目选择价格高的药物:还要根据自己家庭经济情况,尽可能选用价格可接受、疗效肯定的降压药物。2.定期随访时应该做什么?高血压患者在定期随访时,需要做的基本检测包括血压测量、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血脂、血糖、血肌酐、尿酸、血钾钠氯)、心电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血压测量和心电图检查:(1)测量血压测量血压可以到医院,也可以在家里进行,但如果用电子血压仪自测,则需要定期到医院请专科医生复测对照,以免有误。有条件者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获得详细的血压数据,能反映血压在全天内的变化规律,以指导和调整用药。(2)心电图检查高血压病患者无心脏并发症时,心电图可以正常。但如果过高的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会使心肌肥厚或发生各种心律失常,此时,心电图检查会有相应异常改变。因此,心电图定期检查可以协助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受损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除以上基本检查之外,为了了解重要器官受损害的情况,必要时选择进行下列检查:心脏:胸片、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等。脑:颈动脉超声、眼底检查。肾: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定量。血管:踝/臂血压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科普读本2.李维清.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护理措施.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472-473.
误区一:过分关注血压数值,精神紧张无论是健康人,还是高血压患者,血压都有昼夜节律的变化,而且还受气候、环境、活动、情绪变化的影响,不同时间段测量的血压值有所不同。对此,不能认为是血压不稳而频繁加减药量,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有的患者对自己的血压过分关注,频繁测血压,精神紧张,不利于血压控制;频繁调整降压药,反而影响降压效果。误区二:凭症状估计血压水平,凭感觉用药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关系,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有的患者头晕时服降压药,头不晕就不服降压药。凭感觉用药的害处大。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每周自测一天血压,早晚各1次,每次连续测量血压2~3遍,每遍间隔1 分钟[2],取后两遍血压的平均值,因为第一遍测量的血压值往往因突然加压刺激而偏高。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误区三:长期自行购药,不测血压有的患者长期在药店买降压药,从不测血压。以为只要吃药就能降压,殊不知有些药物并不适合你,有些降压药并不能降低你的血压。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种类很多,每种药物的降压机制不同,都有其适应证,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经医生根据病情,作必要的化验检查,兼顾到血压水平、相关的危险因素、重要器官损害和并发症,量体裁衣,选择能有效降压,又能保护重要器官,且不良影响最小的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疗效。误区四:只要吃药就万事大吉 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 吸烟、饮酒、大吃大喝、熬夜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继续损害血管,药物再好也难有良效,很多人血压难以控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误区五:用药太早,会产生耐药性 除了早期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暂时不需要服降压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获益越大。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降低心脑肾疾病发病的风险,远期后果越好 误区六:血压降得越快越好强调降压达标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一般高血压患者经过2-4周的治疗后使血压达标[3],而老年患者、冠脉或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血压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器官供血不足,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增加危险,尤其是老年人。误区七:某些“灵丹妙药”可根治高血压高血压病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是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这些都是伪科学宣传,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够根治高血压。误区八: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降压疗效有些患者担心西药有副作用,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某些企业就利用患者的这种心理,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压疗效”,可使高血压患者摆脱西药副作用的困扰。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仅起到辅助作用,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参考文献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2.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科普读本3.Go AS, et al. Diseas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High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 Science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nd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ypertension. 2013;00:000-000.
1.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目前,高血压还不能根治,绝大多数患者需终生治疗,多数需服用降压药,才能使血压长期达到或接近目标值[1]。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怎么做呢?⑴要熟悉降压药及其他相关药物的特点,要记住服用药物的种类、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⑵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给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⑶高血压患者要认识药物治疗反应和药物的副作用,防止发生血压降低过快和过低,特别是老年患者更应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出现,提高生存质量。避免漏服药物的小窍门2.高血压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1)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积极参加社区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或俱乐部,病友交流,学习防治高血压的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①学习高血压的基本知识,认识高血压的危害;②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应该达到的目标水平,有无其它健康危险因素及自己患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③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调整饮食结构、适量锻炼身体等;④坚持遵医嘱用药,定期看医生;管理好血压,同时也可有助于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的防治。(2) 学会家庭自测血压要密切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并做好记录,发现了异常变化要及时反馈给自己的主管医生。目前主张高血压病人在家中自备血压计,进行家庭测压,提供医师参考,参与高血压的治疗监测。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不要过分计较某次的血压高低,因为血压是波动的,不同时间测量的血压数值有所不同。(3) 定期随访在长期治疗中,要定期看医生,以便观察降压疗效,监测各种危险因素,强化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病情较重患者(重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2]应每月随访一次,病情较轻高血压患者(即轻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者舒张压90-99mmHg)[2]每3个月随访一次。(4) 及时就诊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一定不要拖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尤其是当出现血压波动大,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肢体乏力、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时候,更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科普读本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本文系好大夫在线编辑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