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常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并且逐渐年轻化。尤其是抗肿瘤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在绝经后、化疗后、内分泌治疗后的患者更易发生。1.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2.脊柱变形:可使身高变矮/驼背,甚至影响心肺功能。3.骨折:轻微活动、创伤、弯腰、负重或跌倒后易骨折,常发生在腕骨、脊柱和髋部。4.乏力:容易疲劳,负重能力下降。雌激素主导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调控女性体内环境的稳定,女性周期性的月经、生育能力等均离不开雌激素的作用。对于骨骼,雌激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促进骨质致密化的作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OFS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等)治疗、化疗、放疗及卵巢切除等都会引起雌激素水平的明显降低,从而造成骨丢失。另外多种其他的危险因素与骨丢失相关,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体力活动少、吸烟、酗酒及摄入过多碳酸饮料等)及其他疾病。1.合理运动:年轻人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等,老人可快走、太极拳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有80-90%由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长期接触不到光照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因此需要保证每天至少户外活动半小时。2.合理膳食、达到足够钙的摄入量:成年人800mg/天,青少年1000-1200mg/天,孕期、哺乳期女性以及中老年人为1000mg/天。可以吃一些含钙元素比较高的食物,比如虾皮,虾米,牛奶,豆腐,花生仁,木耳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鲱鱼,鳜鱼,沙丁鱼,牛奶,蛋黄,动物肝脏,蘑菇等。3.防跌倒: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地面干燥,卫生间安装夜灯和安全扶手,铺设防滑垫等防跌倒的措施。1.糖尿病和高血压老年人不能补钙。✖✔糖尿病患者往往会进行严格饮食控制,可能使得饮食摄入的钙不足,且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增高,更要考虑加强骨质疏松的防控。但有两种情况是不太适合补钙的:一是部分心力衰竭、正在服用洋地黄类强心剂的患者,二是高血钙、高尿钙的患者。一般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补钙是没有禁忌的。2.喝骨头汤可预防骨质疏松。✖✔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许多人通过喝骨头汤来补钙,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骨头汤含钙极少反而含有大量的脂肪,可引发肥胖,严重时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影响健康。食疗补钙,可选择豆、奶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含钙食物。3.补钙就是治疗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还需要调整饮食、合理用药、坚持锻炼、做好预防等都很重要。一,补充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已经被广泛推荐用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推荐钙剂(1000mg/d)和维生素D制剂(800~1000U/d)作为基础补充。由于口服内分泌治疗会干扰维生素D的吸收,因此需要摄入更高剂量的钙和维生素D。二、骨改良药物骨改良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和地舒单抗。双膦酸盐类药物于20世纪80年代上市,其主要药理作用在于通过结合骨骼中的羟基磷灰石,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减少骨丢失。辅助内分泌治疗,可有效地预防HR+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复发,提高患者手术切除后的生存率。但辅助内分泌治疗会诱发卵巢功能衰竭,降低雌激素水平,对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快速骨质流失,增加骨折风险。辅助内分泌治疗中加入双膦酸盐类药物可有效地预防绝经后(包括绝经前接受OFS治疗)乳腺癌患者的骨丢失。《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骨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共识:在有效的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双膦酸盐的应用可进一步降低骨转移发生的风险,并可能带来生存获益。唑来膦酸不仅可应用于HR+乳腺癌患者,还可考虑用于其他分子分型处于绝经状态(自然绝经或手术/药物去势)的乳腺癌患者。建议用药方式:唑来膦酸4mg,每3~6个月1次,持续2~5年。早期乳腺癌患者骨改良药物的使用方式目前看来总体上是安全的,但仍有非常罕见的不良反应发生,故推荐肿瘤相关治疗前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全面口腔检查、完成拔牙等口腔操作。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peripheralneuropathy,CIPN)是一种常见的、与化疗药物相关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约50%~90%的化疗患者会发生CIPN,其中30%~40%会转变为慢性神经不良反应。如在接受紫杉醇治疗的乳腺癌肺癌患者中,42%的患者在治疗后2年仍有CIPN症状;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治疗后2年,CIPN罹患率更高达84%。多数患者仅能部分恢复且症状长期持续,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常见症状如下:目前已知可能导致CIPN的化疗药物有铂类(如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长春碱类(如长春新碱)和紫杉烷类(如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尤其是白蛋白紫杉醇)、蛋白酶体或血管生成抑制剂类(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等,不同药物导致CIPN的剂量阈值、CIPN发生率和临床特征见下表。与CIPN发病相关的个体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维生素缺乏、贫血、高龄、肥胖、酗酒、吸烟、严重疲劳、焦虑或抑郁状态、促炎症状态[促炎因子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升高以及抗炎因子IL-10下降等]和已经存在的神经病变等。除个体风险因素外,化疗药物的种类、药物的暴露时间、方案和合并用药等治疗相关因素也是CIPN的重要风险因素。那有哪些预防措施呢?(1)预防CIPN可考虑应用抗惊厥药、抗抑郁药、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化学保护剂等,调整化疗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间隔有助于减少严重CIPN的发生(证据等级:Ⅱ级,推荐级别:弱推荐);(2)冷冻疗法可预防并降低紫杉烷类化疗药物诱发CPIN的发生率(证据等级:Ⅱ级,推荐级别:强推荐),但是奥沙利铂输注时一定要注意保暖的;(3)外科手套压迫疗法可预防并降低白蛋白紫杉醇诱发CIPN的发生率(证据等级:Ⅲ级,推荐级别:弱推荐)。发生后怎样治疗呢?(1)度洛西汀(60mg/d)可作为治疗CIPN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药物(证据等级:Ⅱ级,推荐级别:强推荐);(2)普瑞巴林(150mg/d)可作为治疗紫杉烷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优选药物(证据等级:Ⅱ级,推荐级别:强推荐);(3)作为后线治疗选择,CIPN可根据临床经验使用非阿片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或)阿片类药物止痛,注意合并症和合并用药的影响(证据等级:Ⅲ级,推荐级别:强推荐)。(4)除了全身用药,还可以局部用药,局部周围神经性疼痛应首选局部治疗方案,如辣椒素贴剂(179mg)、利多卡因贴剂、其他贴剂和凝胶制剂等(证据等级:Ⅱ级,推荐级别:强推荐)。(5)CIPN非药物治疗包括功能锻炼、针灸、耳穴贴、冷冻疗法和压迫疗法等,化疗初期尽早开始功能锻炼,中医针灸、耳穴贴、冷冻疗法和压迫疗法可以改善和减轻CIPN相关症状,减少功能损伤发生(证据等级:Ⅱ级,推荐级别:弱推荐)。
宫颈癌作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三大手段,其中放疗应用最广泛,适合所有分期。腔内照射+外照射联合同步化疗可有效提升早期及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但是传统的三管置入对于外照射后肿瘤仍然较大或宫旁明显浸润的患者,以及单纯的柱状施源器对于阴道残端复发的妇科肿瘤患者,局部肿瘤很难达到满意的放疗剂量,如下图所示。但是组织间插值放疗,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近日我院放化疗一科王静副主任医师及放疗中心的护理及技术团队密切配合下,在“三维后装放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3D打印的模板引导组织间插植放疗技术及徒手组织间插植技术,这项技术将3D打印技术与三维插植放疗技术完美融合,为宫颈癌及阴道残端癌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选择,进一步提高肿瘤的剂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受凉。术前首先CT扫描,应用计算机三维重构模拟技术得到肿瘤、直肠、膀胱、重要血管、骨盆等三维模型数据,基于重构模型进行插植穿刺模拟,设计针道,使插植针均匀分布肿瘤靶区内部,同时避开周围重要脏器。然后,通过3D打印技术设计制作模板,通过模板实现术中精准定位插植引导,提高穿刺精度和操作效率。我科目前已经成功完成了3例患者的组织间插植放疗,进一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同时我科还具有深部热疗机,可以对患者实施体外热疗及阴道腔内热疗,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控制率,且不增加副反应,为妇科肿瘤患者长生存带来助力。肿瘤放化疗科一科隶属肿瘤放化疗中心,在肿瘤放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方面具备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全面发展的科室。我科医师队伍实力雄厚、梯队建设完整,目前包括博士4人,硕士4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硕士生导师2人。具备丰富的肿瘤诊治经验和基础、临床带教及科研能力。在科主任高鹏的带领下,多次参与获得省科技厅和省卫生厅奖项,目前科室SCI累计影响因子已超过30分,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超过20篇,在研多项省级医学项目。
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proctitis,RP)是指因盆腔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直肠癌、膀胱癌等患者接受放疗后引起的直肠放射性损伤。有70%~8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晚期损伤的发生率大概为2%~20%。胃肠道黏膜是快速增殖的组织,肠隐窝内的干细胞极易受到辐射损伤。射线先引起黏膜的损伤,随后是晚期惰性结缔组织生长和重塑,最后是组织对持续缺血的反应。根据症状发生的时间分为急性损伤和晚期损伤。急性放射性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便急、疼痛、里急后重、粘液便和轻微出血等。这些症状多为自限性,放疗结束后逐渐恢复,少数患者症状严重,导致放疗中断或者不能完成。慢性放射性肠损伤发生于首次放疗后3个月以上,可由急性反应迁延而来,也可为新出现的症状,可在放疗后数月到数年出现。治疗1.心理治疗:让患者相互了解病情,有助于减轻其紧张、恐惧、抑郁、信心不足等心理问题。2.饮食:建议低纤维素、低脂、高热量以及高蛋白饮食,可限制乳糖摄入。低纤维素饮食可以改善放疗引起的腹泻症状;也可避免坚硬粪便反复摩擦受损直肠黏膜,造成疼痛和出血。低脂饮食会减轻肠道不适症状。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可以逆转营养不良,为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限制乳糖摄入,对于RP患者、尤其是合并乳糖不耐受的患者来讲,可以减轻腹泻等症状。营养治疗应首选肠内途径,对于可经口进食者优先选择口服途径。必要时可加用肠外营养补充,可适当加用谷氨酰胺、益生菌和维生素B12。3.药物治疗蒙脱石散,咯哌叮胺止泻,抗生素(甲硝唑、环丙沙星)治疗RP的出血及腹泻症状。推荐益生菌治疗RP的腹泻症状。美沙拉嗪栓局部应用(排空直肠后晚上用药)。4.对于出血性肠炎需要内镜治疗,更严重的肠炎考虑手术治疗。
放射性膀胱损伤是指盆腔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肛管癌等)接受放射治疗而导致的各种膀胱放射性损伤,其中放射性膀胱炎最常见。以放疗开始3个月为界限,可将其分为急性放射性膀胱损伤和迟发性放射性膀胱损伤。急性放射性炎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和疼痛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多数患者为轻度,自限性的,放疗结束或停止后逐渐缓解。少数患者会持续到放疗结束后3个月。放射性膀胱损伤的发生风险与放疗总剂量、分次剂量和膀胱受照剂量体积相关。放疗的总剂量越高,膀胱局灶性损伤、血尿和溃疡风险越高。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高身体质量指数、腹部手术病史是危险因素。手术、术后后遗症和化疗可加重迟发性放射性膀胱损伤。同步治疗和个体的放射敏感性也是放射性膀胱损伤的发生风险因素。急性放射性膀胱炎具有自限性,放疗结束或暂停后可自行缓解,轻度患者可观察随访,症状较为严重者可对症治疗。预防放射性膀胱炎,医生会严格限制膀胱受照射的体积和剂量,患者需要做的是:1“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保持尿液为无色,排尿对尿道的冲刷,减少细菌感染机会;2不要憋尿,及时排尿;3注意卫生,勤换洗内裤。有明显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采取对应的措施。
第113个国际妇女节悄然而至,关爱女性从健康做起。乳腺癌目前已超越肺癌成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如何科学防癌,什么是癌症的三级预防!请看下文
早发现、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发表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有11.0万例宫颈癌新发病例和5.9万例死亡病例,因此,规范宫颈癌预防与妇女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宫颈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阴道接触性出血(性生活、妇科检查后出血),或者出现阴道排液增多,呈白色或血色,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当然,阴道接触性出血也有可能是宫颈息肉等疾病,要及时就医。早期的宫颈癌可选择广泛子宫切除;晚期的宫颈癌发展速度极快,会经淋巴、血管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就只能通过放疗、化疗的手段来延长生存期。宫颈癌的进展历程漫长,从癌前病变发展到恶性的浸润性癌有5~10年的时间。所以癌前筛查尤为必要。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从30岁开始进行HPVDNA检测,每5年定期筛查1次。优先筛查30~49岁的女性。50~65岁女性年龄段从未接受过筛查的更年期(绝经期)女性也应优先考虑。对于错过筛查,出现症状的患者,更不要讳疾忌医,一定要及时就诊。对于宫颈癌,即使不能手术的中晚期宫颈癌,因为有天然的管腔性优势,也可以通过体外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达到根治目的。部分患者因为害怕就医,或者掉以轻心认为自己身体没问题,等症状无法耐受才就诊时,非常遗憾已经错过了能根治的时期。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关爱自己,能早筛就早筛,错过早筛不要错过早诊,错过早诊千万不要错过早治!
宫颈癌(carcinomaofthecervix)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我国2015年约有新发病例11.1万,死亡病例3.4万。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宫颈癌是一个病因相对明确的癌种。宫颈癌的致病因素包括:一是生物学因素:HPV持续感染(最关键环节)。二是外源性的行为性危险因素。在妇女一生中感染高危型HPV的概率达70%以上,但是80%的妇女HPV感染为一过性,只有不到10%成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HPV高危型(如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型)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尤其是HPV16型和18型和子宫颈癌关系最为密切。低危型HPV(如26、11、42、43、44型)感染则可能引起生殖器及肛周湿疣。疾病病因明确后,我们就可以采取对应的预防策略。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西方国家的经验HPV疫苗的应用使宫颈癌的发生率减少70%~90%。2020年11月17日,WHO启动了“加速消除宫颈癌”的全球战略计划。宫颈癌的发生除了HPV感染这因素,还包括外源性的行为性危险因素包括:初次性生活年龄小、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有多个性伙伴、性卫生不良或者有性传播疾病病史;早婚、早育,多孕多产、经期、产褥期卫生不良;吸烟;口服避孕药;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长期免疫抑制(如肾移植患者需要长期口服免疫抑制药物);营养状况不良,营养失调:如β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C缺乏、微量元素的失衡等。由于HPV疫苗不能起到100%预防宫颈癌发生作用,因此接种过疫苗的女性仍应进行宫颈癌筛查,并严把行为性危险因素关,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性传播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危害性,预防及治疗措施,积极预防疾病发生。
原发阴道癌罕见,仅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2%,阴道恶性肿瘤的10%。阴道癌的诊断需满足一下条件:癌灶严格局限于阴道,无子宫颈癌、外阴癌的临床或组织学证据,5年内无子宫颈癌、外阴癌病史者才能诊断为原发阴道癌。既往阴道癌常见于老年、绝经后女性。随着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女性的增加,年轻阴道癌患者有增加趋势,特别是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高发地区。因为阴道癌病灶邻近膀胱、尿道、直肠,在原发阴道癌治疗中,手术作用有限。手术作为初始治疗仅适用于早期、局限于阴道黏膜的小病灶(<2cm)。所以对于大部分阴道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放疗至关重要。放疗不仅能控制肿瘤,还能保留器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大家熟知体外照射(EBRT)联合腔内后装放疗(ICRT),可以使宫颈癌达到根治。阴道癌同样可以通过外照射联合腔内放疗达到根治。近期我科根治性放疗一例原发性阴道癌患者。治疗前患者有明显的阴道出血,异常排液伴有异味,患者最初一直怀着疑惑的心理:“我得了癌症,手术都治不了,一个放疗能治好我的病吗?”随着我们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患者阴道出血及异常排液症状逐渐得到控制,脸上也显露笑容。经过体外照射联合腔内后装治疗,患者的盆腔磁共振检查及妇科查体,均显示肿瘤已消失。阴道癌虽然少见,手术作用有限,但是随着我院后装放疗工作的开展,针对肿瘤的原发部位进行重点打击,不仅控制局部肿瘤还能保留器官,从而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手术、放疗和化疗是宫颈癌的三大治疗手段,其中放疗应用最为广泛,适合所有分期。通常同步放化疗可有效提升早期及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而放疗又包括外照射(通常称为烤电)和腔内照射(后装放疗)。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宫颈癌分为ⅠA-ⅣB:ⅠA1期,首选手术治疗,不能手术者可放疗(外照+后装);ⅠA2-ⅡA期,手术或放疗(外照+后装);ⅡB-ⅣB期,放疗(外照+后装)为主的综合治疗;部分早期宫颈癌,即使行手术治疗,如术后有高危因素者(切缘近或阳性;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及部分中危因素者仍需行辅助性放疗(外照±后装),以达到降低宫颈癌复发和转移的目的。什么是外照射治疗和后装治疗?体外照射是以肿瘤为中心,射线从体外多个角度进行照射,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灯一样,不同方向的灯光聚焦到需要照射的位置。射线要穿过正常组织才能达到肿瘤,肿瘤周围正常组织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高剂量的照射,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限制了肿瘤放疗剂量的提高。后装治疗(也称内照射),属于近距离放疗,利用人体自然腔道或插植针,将放射源放置在肿瘤部位,可对肿瘤部位给予精准的高剂量照射,从而达到更“近一步”杀灭肿瘤细胞的效果。同时,因为放射源在肿瘤内部,由内向外杀灭肿瘤细胞,可有效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在宫颈癌根治性后装治疗时,医生会首先将施源器置入阴道穹隆及宫腔,然后通过施源器和放射源对宫颈肿瘤进行精准放疗。治疗结束后,施源器和放射源都将从患者体内取出。在整个后装治疗过程中,患者只是在治疗时接受辐射,治疗结束后,体内不会留有放射源,不会对自身及环境造成辐射危害。因此,患者大可不必有太多心理负担,担心自己接受治疗后会对家人的健康造成影响,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后装放疗后,可以自己步行回家。后装治疗的注意事项1.注意与医生配合后装治疗施源器置入阴道和宫腔操作时,可采用腹式呼吸缓解紧张和焦虑,以便操作顺利进行。不要大幅度移动体位或向下用力避免施源器脱出,影响治疗效果。2.注意饮食调节患者宜进食高蛋白、无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容易导致腹泻食物,保证营养,提高放疗敏感性,促进黏膜修复。治疗期间多饮水,保证充足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3.注意局部护理治疗期间、出院后患者按照医生要求进行阴道冲洗及阴道扩张,阴道冲洗可以清除坏死脱落的癌组织,防止感染,增加放射敏感性,预防放疗后阴道粘连。后装治疗作为放疗的尖刀利器,需要医院配备高精尖的设备。好消息是,全球顶尖的三维后装放疗系统——医科达Flexitron近距离后装治疗机近日落户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并已顺利投入使用。该机使用内照射的方式,具有照射精准、靶区剂量高、周围正常组织受量低、治疗时间短、副作用小等优势,给唐山地区广大宫颈癌患者带来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