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常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并且逐渐年轻化。尤其是抗肿瘤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在绝经后、化疗后、内分泌治疗后的患者更易发生。1.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2.脊柱变形:可使身高变矮/驼背,甚至影响心肺功能。3.骨折:轻微活动、创伤、弯腰、负重或跌倒后易骨折,常发生在腕骨、脊柱和髋部。4.乏力:容易疲劳,负重能力下降。雌激素主导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调控女性体内环境的稳定,女性周期性的月经、生育能力等均离不开雌激素的作用。对于骨骼,雌激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促进骨质致密化的作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OFS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等)治疗、化疗、放疗及卵巢切除等都会引起雌激素水平的明显降低,从而造成骨丢失。另外多种其他的危险因素与骨丢失相关,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体力活动少、吸烟、酗酒及摄入过多碳酸饮料等)及其他疾病。1.合理运动:年轻人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等,老人可快走、太极拳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有80-90%由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长期接触不到光照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因此需要保证每天至少户外活动半小时。2.合理膳食、达到足够钙的摄入量:成年人800mg/天,青少年1000-1200mg/天,孕期、哺乳期女性以及中老年人为1000mg/天。可以吃一些含钙元素比较高的食物,比如虾皮,虾米,牛奶,豆腐,花生仁,木耳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鲱鱼,鳜鱼,沙丁鱼,牛奶,蛋黄,动物肝脏,蘑菇等。3.防跌倒: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地面干燥,卫生间安装夜灯和安全扶手,铺设防滑垫等防跌倒的措施。1.糖尿病和高血压老年人不能补钙。✖✔糖尿病患者往往会进行严格饮食控制,可能使得饮食摄入的钙不足,且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增高,更要考虑加强骨质疏松的防控。但有两种情况是不太适合补钙的:一是部分心力衰竭、正在服用洋地黄类强心剂的患者,二是高血钙、高尿钙的患者。一般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补钙是没有禁忌的。2.喝骨头汤可预防骨质疏松。✖✔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许多人通过喝骨头汤来补钙,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骨头汤含钙极少反而含有大量的脂肪,可引发肥胖,严重时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影响健康。食疗补钙,可选择豆、奶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含钙食物。3.补钙就是治疗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还需要调整饮食、合理用药、坚持锻炼、做好预防等都很重要。一,补充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已经被广泛推荐用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推荐钙剂(1000mg/d)和维生素D制剂(800~1000U/d)作为基础补充。由于口服内分泌治疗会干扰维生素D的吸收,因此需要摄入更高剂量的钙和维生素D。二、骨改良药物骨改良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和地舒单抗。双膦酸盐类药物于20世纪80年代上市,其主要药理作用在于通过结合骨骼中的羟基磷灰石,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减少骨丢失。辅助内分泌治疗,可有效地预防HR+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复发,提高患者手术切除后的生存率。但辅助内分泌治疗会诱发卵巢功能衰竭,降低雌激素水平,对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快速骨质流失,增加骨折风险。辅助内分泌治疗中加入双膦酸盐类药物可有效地预防绝经后(包括绝经前接受OFS治疗)乳腺癌患者的骨丢失。《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骨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共识:在有效的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双膦酸盐的应用可进一步降低骨转移发生的风险,并可能带来生存获益。唑来膦酸不仅可应用于HR+乳腺癌患者,还可考虑用于其他分子分型处于绝经状态(自然绝经或手术/药物去势)的乳腺癌患者。建议用药方式:唑来膦酸4mg,每3~6个月1次,持续2~5年。早期乳腺癌患者骨改良药物的使用方式目前看来总体上是安全的,但仍有非常罕见的不良反应发生,故推荐肿瘤相关治疗前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全面口腔检查、完成拔牙等口腔操作。
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proctitis,RP)是指因盆腔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直肠癌、膀胱癌等患者接受放疗后引起的直肠放射性损伤。有70%~8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晚期损伤的发生率大概为2%~20%。胃肠道黏膜是快速增殖的组织,肠隐窝内的干细胞极易受到辐射损伤。射线先引起黏膜的损伤,随后是晚期惰性结缔组织生长和重塑,最后是组织对持续缺血的反应。根据症状发生的时间分为急性损伤和晚期损伤。急性放射性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便急、疼痛、里急后重、粘液便和轻微出血等。这些症状多为自限性,放疗结束后逐渐恢复,少数患者症状严重,导致放疗中断或者不能完成。慢性放射性肠损伤发生于首次放疗后3个月以上,可由急性反应迁延而来,也可为新出现的症状,可在放疗后数月到数年出现。治疗1.心理治疗:让患者相互了解病情,有助于减轻其紧张、恐惧、抑郁、信心不足等心理问题。2.饮食:建议低纤维素、低脂、高热量以及高蛋白饮食,可限制乳糖摄入。低纤维素饮食可以改善放疗引起的腹泻症状;也可避免坚硬粪便反复摩擦受损直肠黏膜,造成疼痛和出血。低脂饮食会减轻肠道不适症状。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可以逆转营养不良,为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限制乳糖摄入,对于RP患者、尤其是合并乳糖不耐受的患者来讲,可以减轻腹泻等症状。营养治疗应首选肠内途径,对于可经口进食者优先选择口服途径。必要时可加用肠外营养补充,可适当加用谷氨酰胺、益生菌和维生素B12。3.药物治疗蒙脱石散,咯哌叮胺止泻,抗生素(甲硝唑、环丙沙星)治疗RP的出血及腹泻症状。推荐益生菌治疗RP的腹泻症状。美沙拉嗪栓局部应用(排空直肠后晚上用药)。4.对于出血性肠炎需要内镜治疗,更严重的肠炎考虑手术治疗。
放射性膀胱损伤是指盆腔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肛管癌等)接受放射治疗而导致的各种膀胱放射性损伤,其中放射性膀胱炎最常见。以放疗开始3个月为界限,可将其分为急性放射性膀胱损伤和迟发性放射性膀胱损伤。急性放射性炎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和疼痛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多数患者为轻度,自限性的,放疗结束或停止后逐渐缓解。少数患者会持续到放疗结束后3个月。放射性膀胱损伤的发生风险与放疗总剂量、分次剂量和膀胱受照剂量体积相关。放疗的总剂量越高,膀胱局灶性损伤、血尿和溃疡风险越高。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高身体质量指数、腹部手术病史是危险因素。手术、术后后遗症和化疗可加重迟发性放射性膀胱损伤。同步治疗和个体的放射敏感性也是放射性膀胱损伤的发生风险因素。急性放射性膀胱炎具有自限性,放疗结束或暂停后可自行缓解,轻度患者可观察随访,症状较为严重者可对症治疗。预防放射性膀胱炎,医生会严格限制膀胱受照射的体积和剂量,患者需要做的是:1“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保持尿液为无色,排尿对尿道的冲刷,减少细菌感染机会;2不要憋尿,及时排尿;3注意卫生,勤换洗内裤。有明显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采取对应的措施。
第113个国际妇女节悄然而至,关爱女性从健康做起。乳腺癌目前已超越肺癌成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如何科学防癌,什么是癌症的三级预防!请看下文
早发现、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发表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有11.0万例宫颈癌新发病例和5.9万例死亡病例,因此,规范宫颈癌预防与妇女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宫颈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阴道接触性出血(性生活、妇科检查后出血),或者出现阴道排液增多,呈白色或血色,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当然,阴道接触性出血也有可能是宫颈息肉等疾病,要及时就医。早期的宫颈癌可选择广泛子宫切除;晚期的宫颈癌发展速度极快,会经淋巴、血管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就只能通过放疗、化疗的手段来延长生存期。宫颈癌的进展历程漫长,从癌前病变发展到恶性的浸润性癌有5~10年的时间。所以癌前筛查尤为必要。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从30岁开始进行HPVDNA检测,每5年定期筛查1次。优先筛查30~49岁的女性。50~65岁女性年龄段从未接受过筛查的更年期(绝经期)女性也应优先考虑。对于错过筛查,出现症状的患者,更不要讳疾忌医,一定要及时就诊。对于宫颈癌,即使不能手术的中晚期宫颈癌,因为有天然的管腔性优势,也可以通过体外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达到根治目的。部分患者因为害怕就医,或者掉以轻心认为自己身体没问题,等症状无法耐受才就诊时,非常遗憾已经错过了能根治的时期。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关爱自己,能早筛就早筛,错过早筛不要错过早诊,错过早诊千万不要错过早治!
宫颈癌(carcinomaofthecervix)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我国2015年约有新发病例11.1万,死亡病例3.4万。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宫颈癌是一个病因相对明确的癌种。宫颈癌的致病因素包括:一是生物学因素:HPV持续感染(最关键环节)。二是外源性的行为性危险因素。在妇女一生中感染高危型HPV的概率达70%以上,但是80%的妇女HPV感染为一过性,只有不到10%成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HPV高危型(如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型)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尤其是HPV16型和18型和子宫颈癌关系最为密切。低危型HPV(如26、11、42、43、44型)感染则可能引起生殖器及肛周湿疣。疾病病因明确后,我们就可以采取对应的预防策略。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西方国家的经验HPV疫苗的应用使宫颈癌的发生率减少70%~90%。2020年11月17日,WHO启动了“加速消除宫颈癌”的全球战略计划。宫颈癌的发生除了HPV感染这因素,还包括外源性的行为性危险因素包括:初次性生活年龄小、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有多个性伙伴、性卫生不良或者有性传播疾病病史;早婚、早育,多孕多产、经期、产褥期卫生不良;吸烟;口服避孕药;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长期免疫抑制(如肾移植患者需要长期口服免疫抑制药物);营养状况不良,营养失调:如β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C缺乏、微量元素的失衡等。由于HPV疫苗不能起到100%预防宫颈癌发生作用,因此接种过疫苗的女性仍应进行宫颈癌筛查,并严把行为性危险因素关,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性传播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危害性,预防及治疗措施,积极预防疾病发生。
原发阴道癌罕见,仅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2%,阴道恶性肿瘤的10%。阴道癌的诊断需满足一下条件:癌灶严格局限于阴道,无子宫颈癌、外阴癌的临床或组织学证据,5年内无子宫颈癌、外阴癌病史者才能诊断为原发阴道癌。既往阴道癌常见于老年、绝经后女性。随着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女性的增加,年轻阴道癌患者有增加趋势,特别是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高发地区。因为阴道癌病灶邻近膀胱、尿道、直肠,在原发阴道癌治疗中,手术作用有限。手术作为初始治疗仅适用于早期、局限于阴道黏膜的小病灶(<2cm)。所以对于大部分阴道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放疗至关重要。放疗不仅能控制肿瘤,还能保留器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大家熟知体外照射(EBRT)联合腔内后装放疗(ICRT),可以使宫颈癌达到根治。阴道癌同样可以通过外照射联合腔内放疗达到根治。近期我科根治性放疗一例原发性阴道癌患者。治疗前患者有明显的阴道出血,异常排液伴有异味,患者最初一直怀着疑惑的心理:“我得了癌症,手术都治不了,一个放疗能治好我的病吗?”随着我们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患者阴道出血及异常排液症状逐渐得到控制,脸上也显露笑容。经过体外照射联合腔内后装治疗,患者的盆腔磁共振检查及妇科查体,均显示肿瘤已消失。阴道癌虽然少见,手术作用有限,但是随着我院后装放疗工作的开展,针对肿瘤的原发部位进行重点打击,不仅控制局部肿瘤还能保留器官,从而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手术、放疗和化疗是宫颈癌的三大治疗手段,其中放疗应用最为广泛,适合所有分期。通常同步放化疗可有效提升早期及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而放疗又包括外照射(通常称为烤电)和腔内照射(后装放疗)。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宫颈癌分为ⅠA-ⅣB:ⅠA1期,首选手术治疗,不能手术者可放疗(外照+后装);ⅠA2-ⅡA期,手术或放疗(外照+后装);ⅡB-ⅣB期,放疗(外照+后装)为主的综合治疗;部分早期宫颈癌,即使行手术治疗,如术后有高危因素者(切缘近或阳性;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及部分中危因素者仍需行辅助性放疗(外照±后装),以达到降低宫颈癌复发和转移的目的。什么是外照射治疗和后装治疗?体外照射是以肿瘤为中心,射线从体外多个角度进行照射,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灯一样,不同方向的灯光聚焦到需要照射的位置。射线要穿过正常组织才能达到肿瘤,肿瘤周围正常组织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高剂量的照射,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限制了肿瘤放疗剂量的提高。后装治疗(也称内照射),属于近距离放疗,利用人体自然腔道或插植针,将放射源放置在肿瘤部位,可对肿瘤部位给予精准的高剂量照射,从而达到更“近一步”杀灭肿瘤细胞的效果。同时,因为放射源在肿瘤内部,由内向外杀灭肿瘤细胞,可有效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在宫颈癌根治性后装治疗时,医生会首先将施源器置入阴道穹隆及宫腔,然后通过施源器和放射源对宫颈肿瘤进行精准放疗。治疗结束后,施源器和放射源都将从患者体内取出。在整个后装治疗过程中,患者只是在治疗时接受辐射,治疗结束后,体内不会留有放射源,不会对自身及环境造成辐射危害。因此,患者大可不必有太多心理负担,担心自己接受治疗后会对家人的健康造成影响,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后装放疗后,可以自己步行回家。后装治疗的注意事项1.注意与医生配合后装治疗施源器置入阴道和宫腔操作时,可采用腹式呼吸缓解紧张和焦虑,以便操作顺利进行。不要大幅度移动体位或向下用力避免施源器脱出,影响治疗效果。2.注意饮食调节患者宜进食高蛋白、无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容易导致腹泻食物,保证营养,提高放疗敏感性,促进黏膜修复。治疗期间多饮水,保证充足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3.注意局部护理治疗期间、出院后患者按照医生要求进行阴道冲洗及阴道扩张,阴道冲洗可以清除坏死脱落的癌组织,防止感染,增加放射敏感性,预防放疗后阴道粘连。后装治疗作为放疗的尖刀利器,需要医院配备高精尖的设备。好消息是,全球顶尖的三维后装放疗系统——医科达Flexitron近距离后装治疗机近日落户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并已顺利投入使用。该机使用内照射的方式,具有照射精准、靶区剂量高、周围正常组织受量低、治疗时间短、副作用小等优势,给唐山地区广大宫颈癌患者带来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