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 70岁男患者,家人发现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应迟钝,同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乏力。入院CT及MRI显示为左侧顶叶巨大占位,呈现花环壮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查体:患者意识障碍明显,出现嗜睡,右侧肢体肌力IV级,右侧病理反射阳性。入院后患者完善了CTA、MRS、DTI检查,确定诊断为左侧功能区胶质瘤。 治疗中 将患者术前影像进行充分影像融合,术中使用多项技术融合,术中超声以及电生理协助完成手术切除,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左侧皮层功能区,术后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术后患者的意识状态好转明显,术后CT即刻检查显示肿瘤切除完全,24小时增强磁共振显示肿瘤无残存。实现了“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组织,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 治疗后 治疗后14天 70岁男患,术前诊断:左顶功能区占位(高级别胶质瘤) 术后病理诊断:(左顶占位)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WHO 至少III级 术后分子诊断:㬵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10p-q染色体缺失,CDKN2A缺失,EGFR扩增,CDKN2B缺失,CDK6扩增,TERT c.-124C>T,7p-q染色体扩增,MGMT甲基化阴性) 术后整合诊断:(左顶占位)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IDH野生型(10p-q染色体缺失,CDKN2A缺失,EGFR扩增,CDKN2B缺失,CDK6扩增,TERT c.-124C>T,7p-q染色体扩增,MGMT甲基化阴性) 治疗后7天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基因检测及分子诊断,术后结合组织病理,完成患者的整合诊断;均都续惯进入放化疗个体化规范化的诊疗流程。与病理、放疗、化疗、肿瘤科完成个体化的MTD诊疗,使患者进入均质化的胶质瘤规范化诊疗,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治疗前患者术前症状非常严重,精神症状明显,意识状态下降,双眼视物不清,近期视力下降明显。已无法正确回答问题,下肢肌力III级,随时都有脑疝的可能。治疗中手术采用左侧额瓣入路,可见部分骨质菲薄,局部已经被破坏,显露肿瘤。取下骨瓣剪开硬膜后,可见肿瘤体积巨大,表面呈暗红色,血供极其丰富,有多条迂曲粗大静脉绕行且与肿瘤粘连紧密。滕雷教授仔细分离肿瘤与脑组织及血管间的界限,并不断精准快速的分块切除肿瘤,逐渐减容。肿瘤内部可见极多条索样血管,肿瘤出血极多,患者一度血压大幅下降,极其凶险。麻醉医生严密监护,及时调整患者状态。滕雷教授顶住压力,采取边止血变分块切除的策略,使用CUSA系统逐渐切除肿瘤,至肿瘤下极暴露出双侧大脑前动脉远端异常生发血管后,充分电灼后将肿瘤下极完全切除,出血得以良好控制,并仔细将肿瘤完全切除。手术持续近10个小时,是一场医生与疾病的斗争,也是对自身精力、意志力和品质的考验。手术后病理回报该肿瘤为WHOII级的非典型性脑膜瘤。治疗后治疗后122天患者术后视力即明显好转,精神症状于术后5日完全消失,右侧肢体肌力V级,术后整体恢复较快,10日后患者步行出院。
治疗前男患,36岁,性欲减退4年,头疼头胀伴视力下降1年,突然加重5日入院。入院前突发头疼加重,伴有视力下降;入院完善检查,发现泌乳素大于200,睾酮低下,诊断为泌乳素大腺瘤伴瘤卒中。附图为术前影像检查。治疗中使用神经内镜下切除肿瘤组织,术中见肿瘤组织灰白色,中间夹杂陈旧出血,将垂体窝内肿瘤组织剥离干净,首先从下、两侧、后方,之后是鞍隔下方清除肿瘤组织;术中鞍隔显露清楚,塌陷良好;正常垂体位于后方及右侧,同时将海绵窦内侧壁相贴的肿瘤组织切除完全,术毕鞍隔完整,未出现脑脊液漏。附图为手术中情况。治疗后治疗后10天患者已今天出院。患者术后自述视力较术前恢复良好,视物清楚;自觉力量恢复明显,术后泌乳素激素水平已恢复到正常范围(激素水平回落为功能性垂体瘤手术成功的客观指标),见附图(术后CT、MRI及激素水平测定)治疗后0天患者视力恢复良好,自觉视物清楚很多,附图为术前后患者的电脑视野计对比。
治疗前 患者女性,28岁,以头疼伴恶心2周入院;入院时查体患者存在共济障碍和行走障碍;头部CT和MRI显示四脑室占位,增强显示为均匀强化明显,脑室壁受压明显,占位效应明显。经过详细的手术前准备,决定为患者采取后正中入路脑室肿瘤切除术。附图为患者术前影像资料。 治疗中 全麻下后正中入路手术切口,剪开硬膜,显露小脑扁桃体下端,掀开四脑室底部,逐见肿瘤组织,肿瘤组织灰白色,血运丰富;将两侧小脑后下动脉向两侧外牵开,分离肿瘤组织和脑室壁结构,分快切除肿瘤组织,最后处理与脑干相粘连界面,肿瘤组织与脑干面粘连较重,耐心分离和止血,最后清理脑室内壁,肿瘤切除完全,附图为术中肿瘤切除过程。 治疗后 治疗后733天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共济障碍和行走障碍,后正中切口愈合良好,无新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附图为患者48h后增强磁共振对比影像,显示肿瘤切除完全。
治疗前患者以左侧眼睑闭合不全起病(动眼神经麻痹),曾行头部MRI检查,显示左侧外侧裂区巨大占位,现血管流空影;头部ct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瘤颈近0.9cm大小,瘤体直径超过了1.8cm,为巨大动脉瘤;入院后,给患者行了周密的术前检查,同时向患者介绍了介入和手术夹闭的治疗方式,患者考虑了巨额介入费用,决定接受开颅手术夹闭术。治疗中全麻实施下,做了颈部解剖,细心剖开颈内动脉,留置预夹闭使用;小心深入患者外侧裂,耐心打开外侧裂的蛛网膜,显露颈内动脉,耐心分离瘤颈周边,实行动脉瘤体的预阻断,使用近1.5cm的超长瘤夹夹闭瘤颈,之后解除阻断,刺破瘤体,见夹闭确实,之后又再夹闭一枚同款式瘤夹,夹闭确实。附图为手术中操作。治疗后治疗后864天患者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症状消失,无神经功能缺失,恢复良好。附图为术后cta显示动脉瘤体消失,颈内动脉血流通畅,动脉瘤夹闭确实。
治疗前肿瘤巨大位于后颅窝,术前磁共振显示增强明显;肿瘤广基底,位于颞骨岩部,包内道周缘,与面神经、耳蜗神经、前庭神经关系密切;患者术前同侧听力下降明显。治疗后治疗后12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语言、肢体良好,无面瘫,自觉听力较术前好转。下面??为术后48小时增强磁共振对比影像,显示肿瘤切除完全。
治疗前 28岁女性患者,家人1个月前发现无明显诱因头疼、头晕,就诊后行头部磁共振检查,显示左侧颞顶占位,入院后患者症状加重,伴有语言能力下降,表现为语言笨拙,出现运动性失语,同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乏力。入院CT及MRI显示为左侧颞顶占位,呈现实性均一强化。查体:患者意识略有障碍,右侧肢体肌力IV级,右侧病理反射阳性。入院后患者完善了CTA、MRS、DTI以及语言Blod功能磁共振检查,确定诊断为左侧语言区占位病变。 治疗中 将患者术前影像进行充分影像融合,术中使用多项技术融合,术中超声以及电生理协助完成手术切除,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左侧语言功能区,术后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术后患者的意识状态好转明显,术后CT即刻检查显示肿瘤切除完全,24小时增强磁共振显示肿瘤无残存,术后即可验证患者语言功能,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良好。实现了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组织,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附术后即可头部CT。 治疗后 治疗后7天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基因检测及分子诊断,术后结合组织病理,完成患者的整合诊断;均都续惯进入放化疗个体化规范化的诊疗流程。与病理、放疗、化疗、肿瘤科完成个体化的MTD诊疗,使患者进入均质化的胶质瘤规范化诊疗,使患者获益最大化。该患者目前已进入到血液肿瘤科规范化治疗中。 治疗后1天 术后患者肢体及语言恢复良好,附图为术后24小时增强磁共振。
治疗前57岁女患者,入院前十天出现无明显诱因头疼,伴有恶心和呕吐,呕吐为为胃内容物。外院头部CT检查显示右顶部脑出血。在当地治疗,未行头部MRI检查,出院后患者缓解不佳,于我院行MRI显示为右顶部占位病变,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查体:患者无明显意识障碍,神志清楚,语言略笨拙,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入院后患者完善了CTA、MRS、DTI检查,确定诊断为右颞顶部胶质瘤。治疗中将患者术前影像进行充分影像融合,术中使用多项技术融合,术中超声以及电生理协助完成手术切除,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左侧皮层功能区,术后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术后患者的意识状态好转明显,术后CT即刻检查显示肿瘤切除完全,24小时增强磁共振显示肿瘤无残存。实现了“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组织,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治疗后治疗后14天57岁女患,术前诊断:右顶功能区占位(高级别胶质瘤)术后病理诊断:(右顶占位)胶质母细胞瘤,WHOIV级术后分子诊断:?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CDKN2A缺失,7p-q染色体扩增,CDKN2B缺失,TERTc.-124C>T,MGMT甲基化阴性)术后整合诊断:(右顶占位)胶质母细胞瘤,WHOIV级,IDH野生型(CDKN2A缺失,7p-q染色体扩增,CDKN2B缺失,TERTc.-124C>T,MGMT甲基化阴性)治疗后1天患者接受术后24小时增强磁共振检查显示肿瘤全切除。
治疗前67岁女患者,入院前十天出现无明显诱因头疼,常有间断性加重,CT检查显示右颞部占位。入院MRI显示为右侧颞叶巨大占位,呈现花环壮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查体:患者无明显意识障碍,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入院后患者完善了CTA、MRS、DTI检查,确定诊断为右侧颞叶胶质瘤。治疗中将患者术前影像进行充分影像融合,术中使用多项技术融合,术中超声以及电生理协助完成手术切除,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左侧皮层功能区,术后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术后患者的意识状态好转明显,术后CT即刻检查显示肿瘤切除完全,24小时增强磁共振显示肿瘤无残存。实现了“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组织,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治疗后治疗后14天67岁女患,术前诊断:右颞功能区占位(高级别胶质瘤)术后病理诊断:(右颞占位)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WHO至少III级术后分子诊断:?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10p-q染色体缺失,CDKN2A缺失,CDKN2B缺失,TERTc.-124C>T,7p-q染色体扩增,MGMT甲基化阴性)术后整合诊断:(右颞占位)胶质母细胞瘤,WHOIV级,IDH野生型(10p-q染色体缺失,CDKN2A缺失,CDKN2B缺失,TERTc.-124C>T,7p-q染色体扩增,MGMT甲基化阴性)治疗后1天患者术后24小时增强磁共振显示肿瘤切除完全。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基因检测及分子诊断,术后结合组织病理,完成患者的整合诊断;均都续惯进入放化疗个体化规范化的诊疗流程。与病理、放疗、化疗、肿瘤科完成个体化的MTD诊疗,使患者进入均质化的胶质瘤规范化诊疗,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治疗前 患者为56岁女性患者,术前表现为行走障碍,时有晕倒。头部CT、MRI显示为右侧小脑半球占位,类圆形,增强为均匀强化明显。经过影像判断肿瘤瘤蒂位于小脑表面和小脑幕缘之下,瘤蒂较广。下图⬇️为患者术前影像。 治疗中 手术中仔细分离肿瘤与小脑的界面,将肿瘤侵袭的小脑表面脑膜、侵袭的枕骨骨质一并清除掉,同时将肿瘤所在的小脑幕瘤蒂清理干净,此为肿瘤复发的关键。下图⬇️为所切除的肿瘤组织。 治疗后 治疗后6天 患者术后良好,语言、意识、肢体恢复良好,未见新的神经功能缺失。下图为患者术后2日的CT和增强磁共振扫描,显示肿瘤切除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