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被治疗”,这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我们会越来越成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假设朱者,是健康的家属,一个人也会变得越来越健康。墨者,是有心理障碍的家属,一个人受此影响也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对于朱者,即健康的家属,他们面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也没必要去改变什么,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够了,这关怀和支持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无需再学什么心理治疗技术。因为心理障碍的发生机制是很复杂的,并不是一个家属所决定的;对于墨者,即有心理障碍的家属,如果让她成为一个心理健康者并能帮助身边的人,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另一方面,心理治疗是要避免双重关系的,关系的错位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所以,家属不要试图成为心理治疗师,而是要努力成为你应该成为的那个人,比如妈妈,爸爸,妻子或丈夫,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成为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这比心理治疗师身份更有价值。
患者一系列表现证实确实他心理有一些问题,比如脱离社会,与人格格不入,严重失眠,怪异行为等。但是他并不承认有问题,拒绝治疗。首先要法律上,我国前几年颁布了《精神卫生法》,其中明确规定了只有两种情形,才能强制别人接受治疗(非自愿治疗),一种是自己伤害自己危及生命的,另一种伤害别人的情形。除此以外,均不能强制他人接受治疗。这条法律规定让人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家庭着急想帮他,但他又拒绝帮助,眼睁睁地看着他毁掉自己的人生。事实上,精神卫生法的落地,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保障了一个人的基本人权不被侵犯。虽然会出现上述的两难境地,但也需要谨慎地强制他人。在我的临床实践中,其实这类患者在最初期是具有一定自知力的,也就是说他是知道自己出了些问题的,也在过去曾经要求接受帮助,但家属往往忽视或否认他的要求。直到从轻症拖成为重症,家属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再想让他接受治疗,为时已晚。另外,有些青少年患者,往往与父母存在关系问题,彼此沟通困难,或者父母也存在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长期积累导致问题严重。青少年患者拒绝治疗,就呈现更深刻的心理学含义,即对父母的攻击和反抗。所以,并不是他不承认自己有问题,而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一种愤怒,父母急着团团转,他内心获得了某种释放。这时候,父母需要做的是,与孩子改善关系,好好相处,而不是到处求医,希望医生来强制治疗,那只能让孩子的问题更为复杂,导致更严重的情绪和人格障碍。
首先这个问题涉及到话语权问题,未经别人授权,判断别人有病是有伦理学问题的,也就是“被精神病”的争议。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难免会有主观的判断,有意无意地会把自己的主观强加于别人身上,导致误解的产生。比如,一个16岁的读高中的孩子,有一天说不想读书了,要出去打工,家长会认为别的孩子都在读书,你不读书就是有了心理疾病,这个判断是有问题的。所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病,首先要从他个人的内心是否和谐,然后从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等两个角度去判断的,并且自己内心和谐是第一位的,次序不能颠倒。遇到这样的困惑,需要家属带着他来就诊,接受专业的心理评估和精神检查,来加以判断,而不是凭自己的感觉和偏见来武断。
在中国,把治疗与精神心理相关的疾病或障碍的医生,称为心理医生,并且在很多年前就有一本大众读物,称为《心理医生》,并不是专业期刊,但为普及心理学知识,促进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心理学不断普及,心理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当代中国,人们对心理医生的认识和选择还存在很多困惑,经常搞不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不知到哪里去找心理医生,各种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的专业人员各有什么特点,等等。我在临床中,也会经常被患者问到这类问题,所以下面我为大家厘清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在心理学学科起源更早更为普及的欧美国家,是没有心理医生这样的称谓的。心理医生是中国特有的称谓,人们把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人员自行归类于医生这个行业类别中。其实这种现象与我国传统医学的历史和现状有关。我们知道,中医学存在了2000多年,并没有被现代医学完全替代,现在依旧顽强地生存着,并在老百姓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中国的心理学一直没有从医学或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思想被淹没在中医学理论和实践中,不知踪影。所以,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医生,自然被称为心理医生。但事实上,心理学理论与医学理论有很大的差别,心理医生与一般医生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也大相径庭。从这个意义上看,心理医生就个称谓,就显得有点儿不伦不类了,这在后面会详细述及。我们先从西方说起。心理医生翻译成英文就是Psychological doctor,但会被误解为心理学博士,而不是从事临床心理治疗的心理医生。在当前有几种与心理医生相关的职业称谓:一是精神科医生(Psychiatrist),是临床医学背景的治疗精神心理障碍的医生,与内科外科医生或者皮肤科医生是一个体系内的,一般在精神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生精神科或心理科工作,具有处方权,接受过系统医生教育的临床专科医生。一些划时代的心理治疗大师大都从精神科医生这个群体中脱颖而出的,比如心理治疗的鼻祖弗洛伊德,是一名神经精神科医生,他也是精神分析的鼻祖,是提出“力比多”“潜意识”等概念的伟人,他与马克思和爱因斯坦并列,被称为世界上三个最有影响的犹太人。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已经成为当代所有心理治疗流派的源头,比如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人本主义治疗,都是来源和脱胎于精神分析治疗。再比如,创立认知行为治疗的美国精神科医生贝克,现在还健在,而认知行为治疗也已经成为最具循证依据的心理治疗方法。另外,还有荣格、科胡特等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都是精神科医生。但是,要明确的是,不是所有精神科医生都愿意或能够做心理治疗,尤其是国内,95%以上的精神科医生都是生物学取向的精神医生(Biologically-oriented psychiatrist)。这里面原因很多,重点有三条:一是在精神专科医院的病房和门诊,普通精神科医生日常工作很繁忙,根本没时间去做心理治疗;二是在国内精神科医生培养体系内根本没有心理治疗的培训内容,如果不去额外学习心理学,根本不会做心理治疗;三是国内心理治疗并不普及,收费标准极低,普通精神科医生并不愿意去做心理治疗。因此,临床上有很多病人要求在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希望能得到专业的心理治疗,往往大失所望,他们发现住院除了服用药物以外,心理治疗服务遥不可及。当然,现在的精神专科医院会安排大量康复治疗项目,如唱歌、跳舞、工娱乐治疗等等,其实这并不是具有明显治疗意义上的心理治疗,就如同中医养生一样,根本不是治疗。总之,据估计,在精神科医生中,只有5%的精神科医生真懂心理治疗,并付诸实践,可以被称为心理学取向的精神科医生(Psychologically-oriented psychiatrist)。与生物学取向的精神医生(Biologically-oriented psychiatrist)相比,他们这部分人“珍稀”之处在于,他们具有丰富的诊治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医学经验,能做出很好的鉴别诊断,既具有处方权,又具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深厚的心理治疗经验,对于既需要药物治疗又需要心理治疗的复杂病人,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学术优势。另外,他们的“珍稀”在于,他们是真正热爱精神心理行业的人,对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极具共情力的人,他们愿意从心理学和人性角度去看待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而不是单从生物学角度去看病而忽略人的存在性。因为精神心理障碍并不严格意义上的疾病(Disease),而是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障碍(Disorder)。这类患者极容易有病耻感,脸皮更薄,更易被社会边缘化,更易不被周围人的理解,所以,对治疗这类障碍的医生就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医生具有一颗敏锐柔软的悲悯之心,一个开阔的哲学视野,一种冷静的专业姿态,一种温暖的人文情怀,一套全面系统的专业能力,并且要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另外一类从事心理咨询的职业是心理咨询师(Psychological consultant),是由人力资源保障部颁发资格证书的社会职业,并不从属于某一医疗或教育机构,算是一种自由职业者,往往在私人开业的心理咨询室开展工作。他们有的是心理学科班出身,后来考取心理咨询师,但这部分人群中大部分是来自于其它行业的人,往往是“半路出家”。他们是一批极具职业敏感性的人,一方面预测了未来的职业优势,有志于在心理咨询行业有所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往往觉察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经过深入思考和分析,在想要或正在解决自己心理问题过程中具有深刻体验的人。所以,心理咨询师所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更为单纯,面对的服务对象病情较轻,社会功能一般较好,更倾向于解决个人成长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咨询目标。心理咨询师的优势是只提供更为纯粹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服务,不涉及药物治疗,不会让患者有病耻感的压力。劣势是处理复杂病例时,会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往往需要有精神科医生的参与和帮助,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需要说明的是,主要以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往往自称为精神分析师,以认知行为治疗为取向的心理咨询师,自称为认知治疗师,以家庭治疗为取向的心理咨询师,自称为家庭治疗师,等等,不一而足,但这只是名称上的变化,本质上是一回事。第三类从事心理咨询的职业是心理治疗师(Psychotherapist),是医院体制内的一批心理技师职称的医务人中,他们一般是医学专科或者心理学毕业,不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但可以辅助精神科医生提供心理治疗服务,是最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批心理治疗人员。他们出现在病房,会带领病人实施团体治疗,近几年也开始参与门诊个体心理治疗服务,但需要精神科医生开医嘱后才能执行心理治疗,没有独立的诊断和治疗权,也没有处方权。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医院体制内的心理治疗师,学术地位较低,并且收费偏低,并没有得到患者认同,成就感偏低,需要医院在体制上加以扶持。这部分心理治疗师中不乏很有经验的人员,患者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第四类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是大学或科研院所内的心理学专业教师(Psychologist),比如北大心理学院、北师大心理学院,中科院心理所等高等院校。他们是心理学科班出身,有深厚的心理学理论背景,但并不是所有心理学专业教师都可以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因为心理学是一个大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是心理学大专业下的一个小专业领域,只有少部分高校教师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他们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规范和学术化方面,贡献很大。但是他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实践往往局限于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涉及偏重的精神心理障碍。他们需要精神科医生的托底,才能很好地开展咨询和治疗。以上是四类能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人员,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从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上看来区分一下他们的差异,可以参考来加以选择。第一类是重性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重性抑郁障碍、有上述障碍共病的人格障碍,这类障碍一般需要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的提供者是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的提供者可以是上述四类人员,次序不能颠倒,心理治疗必须由生物学取向的精神医生(Biologically-oriented psychiatrist)为其托底才能更安全地实施。但实际在临床上,这几类精神障碍接受心理治疗的可能性很低,实施难度也很大,所以,在中国最好是由心理学取向的精神科医生(Psychologically-oriented psychiatrist)来实施更为适当,因为他们提供的治疗更为整合,不会造成人为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割裂,使患者得到更多的益处。第二类是人格障碍水平的,共分为A类(偏执型、分裂样、分裂型人格障碍)、B类(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和C类(强迫型、回避型和依赖型人格障碍)。这类人群比较特殊,差异极大。有的功成名就,有的穷困潦倒,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粗暴无礼,有的趾高气扬,有的委曲求全。这类人群一般较少来寻求治疗,尤其是社会功能较好的,经常是在遭遇应激事件共病焦虑或抑郁时,才会来就诊。对心理治疗情有独钟的往往是B类和C类人格障碍,尤其是B类人群。他们对心理治疗师的要求比较高,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他们对药物治疗无效,药物只是暂时减轻症状,长期使用药物会产生很多问题,可能共病物质或酒精滥用。这类患者可以接受上述四类人员的治疗,但需要接受心理学督导和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指导,才能更好地实施心理治疗。一般疗程较长,可能需要数年之久。第三类是神经症性水平的障碍,如轻中度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转换障碍、进食障碍、单纯无共病的人格障碍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也可以不接受药物治疗,所以,上述四类人员都可以为之提供心理治疗服务。是否可以只接受单纯心理治疗,不但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更取决于病人本身是否具备心理治疗的条件,如经济状况、地域限制、时间、精力、自我功能、反思能力等因素。因为与心理治疗相比,事实上药物治疗更为经济、简单和直接,所以在临床上药物治疗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第四类是一般心理问题,如婚姻关系、亲子关系、适应障碍、亲密关系、考试焦虑、个人成长等问题。这类问题的患者往往社会功能良好,痛苦程度较轻,问题相对简单,可以接受上述四类人员的心理治疗服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往往只是一个人问题的表面现象,可能还存在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比如人格障碍问题。这就需要更为专业、持久的心理治疗服务。另外,我经常接待患者家属的咨询,他们更关心以下几类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想判断自己的家人是否有心理疾病,怎么办?首先这个问题涉及到话语权问题,未经别人授权,判断别人有病是有伦理学问题的,也就是“被精神病”的争议。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难免会有主观的判断,有意无意地会把自己的主观强加于别人身上,导致误解的产生。比如,一个16岁的读高中的孩子,有一天说不想读书了,要出去打工,家长会认为别的孩子都在读书,你不读书就是有了心理疾病,这个判断是有问题的。所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病,首先要从他个人的内心是否和谐,然后从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等两个角度去判断的,并且自己内心和谐是第一位的,次序不能颠倒。遇到这样的困惑,需要家属带着他来就诊,接受专业的心理评估和精神检查,来加以判断,而不是凭自己的感觉和偏见来武断。第二个问题,是患者不承认有病,不来接受心理治疗,怎么办?患者一系列表现证实确实他心理有一些问题,比如脱离社会,与人格格不入,严重失眠,怪异行为等。但是他并不承认有问题,拒绝治疗。首先要法律上,我国前几年颁布了《精神卫生法》,其中明确规定了只有两种情形,才能强制别人接受治疗(非自愿治疗),一种是自己伤害自己危及生命的,另一种伤害别人的情形。除此以外,均不能强制他人接受治疗。这条法律规定让人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家庭着急想帮他,但他又拒绝帮助,眼睁睁地看着他毁掉自己的人生。事实上,精神卫生法的落地,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保障了一个人的基本人权不被侵犯。虽然会出现上述的两难境地,但也需要谨慎地强制他人。在我的临床实践中,其实这类患者在最初期是具有一定自知力的,也就是说他是知道自己出了些问题的,也在过去曾经要求接受帮助,但家属往往忽视或否认他的要求。直到从轻症拖成为重症,家属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再想让他接受治疗,为时已晚。另外,有些青少年患者,往往与父母存在关系问题,彼此沟通困难,或者父母也存在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长期积累导致问题严重。青少年患者拒绝治疗,就呈现更深刻的心理学含义,即对父母的攻击和反抗。所以,并不是他不承认自己有问题,而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一种愤怒,父母急着团团转,他内心获得了某种释放。这时候,父母需要做的是,与孩子改善关系,好好相处,而不是到处求医,希望医生来强制治疗,那只能让孩子的问题更为复杂,导致更严重的情绪和人格障碍。第三个问题,家属希望自己成为治疗师,来帮助患者,怎么做?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被治疗”,这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我们会越来越成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假设朱者,是健康的家属,一个人也会变得越来越健康。墨者,是有心理障碍的家属,一个人受此影响也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对于朱者,即健康的家属,他们面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也没必要去改变什么,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够了,这关怀和支持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无需再学什么心理治疗技术。因为心理障碍的发生机制是很复杂的,并不是一个家属所决定的;对于墨者,即有心理障碍的家属,如果让她成为一个心理健康者并能帮助身边的人,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另一方面,心理治疗是要避免双重关系的,关系的错位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所以,家属不要试图成为心理治疗师,而是要努力成为你应该成为的那个人,比如妈妈,爸爸,妻子或丈夫,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成为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这比心理治疗师身份更有价值。总之,心理治疗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项艺术,它能让人更勇敢地面对内心痛苦,而成为一个真实的独特的人,而不是一个被治疗者。人生路漫漫,我们一起探索。本文系崔界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预约加号患者须知此预约加号只由医生本人确认,未与医院预约系统联网,所以预约成功的患者请到医院挂号窗口直接排队挂号,不要向挂号处工作人员出示好大夫网站预约,只有无号可挂时可到相应诊室找医生本人协助解决。
“我是不是精神病?”“精神病和心理病的区别?”,“如何找到合适的心理医生?”我经常会被问起类似的问题,所以,根据我的理解,一直想写一点东西来为大家解惑。一、精神病和神经病:这两个词都有某种贬义色彩,更加口语化。 精神病(psychosis):一般是泛指重型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等;往往病因不明,需要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神经病:本义是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氏病、脑肿瘤等。但更多用于辱骂人。这里需指出的是,以前认为是精神病,一旦病因确定,就变成神经病了,如癫痫、老年性痴呆等,但两者也有交叉。 神经症:是以焦虑抑郁、失眠和躯体症状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障碍。现逐渐被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抑郁障碍等名词所取代,风光不在。二、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 精神疾病(mental disease):泛指精神心理疾病,这一用法不够严谨,因为disease一般指的是病因较明确的疾病,而精神心理疾病的病因不明,所以这种说法是历史的遗留,经常与精神障碍通用;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或称心理障碍,只是两种译法,本来就是同一个意思。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会有不一样的期待。认为精神障碍偏重些,心理障碍偏轻些。这只是大众的一种普遍避讳。disorder这一用词比较严谨,病因不明的问题要用这一词,即障碍。三、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 精神科医生(psychiatry):一般是指具有医学背景,接受系统正规的临床医学教育,有处方权,类似于内科医生的角色和定位,偏重于生物医学领域,更倾向于认为精神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或大脑病变,更经常用药物治疗,较少采用社会学和心理学观点去理解、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一般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心理科工作。有时也被称为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clinical psychologist,psychotherapist):或者称为临床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一般为心理学背景,接受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偏重于社会和心理学领域,更倾向于从哲学、社会和心理学角度去理解精神障碍,没有处方权,较多采用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方式去帮助患者,所以,这类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医生。 心理咨询师:是来自劳动部认证的一种社会职业,接受过心理学方面的培训,来源比较复杂,水平仍参差不齐,在大众中的接受度和信任度还不够,未来仍需规范和成长。四、焦虑症,焦虑障碍,抑郁症,抑郁障碍,强迫症,强迫障碍: 这些名词通用并存,未来可能会逐渐用“障碍”来取代。五、精神科、心理科和神经内科:一般设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以药物治疗为主的,针对重型精神障碍的,称为精神科;针对焦虑抑郁的,以心理治疗为特色的,称为临床心理科;一般设在综合医院,以药物治疗为主,或者突出心理治疗的,或者并不突出心理治疗的,针对焦虑抑郁的,称为心理科;一般设在综合医院,病因病位相对明确,以手术或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称为神经内科;大多焦虑抑郁的患者更倾向于先就诊于神经内科,接受药物治疗;六、能提供心理治疗服务的人群:1、精神科医生:这个职业定位就要求精神科医生应该是多面手,不能“堕落”为神经内科医生或外科医生,只会开药或者电休克,不懂心理治疗。美国的精神科医生培训和教育较为规范和全面,虽然美国很多精神科医生并不亲自做心理治疗,但是他们接受过系统的培训,懂得心理治疗。当然,也有一部分美国精神科医生也亲自做心理治疗,并且往往成为心理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开创者。而在中国,精神科医生的培养完全是照搬内科医生的培训方法,并不重视心理治疗方面的培训,所以,大多数中国精神科医生努力追求成为一名“纯粹”的医生,以取得更好的社会地位。因为精神科医生在中国医生中的收入是最低的,所以,在同行中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有点儿被边缘化(实际上,精神科医生就是一个边缘医生,只是不愿承认罢了)。有很多精神科医生转行了或辞职了,精神科队伍总是很弱小。而在精神科医生中只有极小一部分不愿“沉沦”,不愿退却,不愿逃走,努力从生物医学的“大坑”中跳出来,更想解决临床遇到的难题,主动学习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实践心理治疗,为有迫切需要的患者提供系统正规的心理治疗。可悲的是,这极小一部分少得可怜,目测估计不到5%,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可喜的是,这个队伍会在将来逐渐壮大,尤其是大城市的三级医院中。2、心理治疗师:在专科医院这部分人群往往可能是医学背景,护理背景,心理背景,或者什么其它背景,等等,比精神科医生更为边缘化,只是作为精神专科医院的一种职称而存在着。可喜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背景的心理治疗师逐渐成长起来,虽然很艰难。因为他们接触患者的机会,对诊治患者的参与度,以及工作的积极性,医院对他们的重视度等,均远远不足。3、心理咨询师:是来自劳动部认证的一种社会职业,接受过心理学方面的培训,来源比较复杂,水平仍参差不齐,在社会上打拼而艰难生存着,很难进入主流医疗领域而被认可。他们在大众中的接受度和信任度还不够,未来仍需规范和成长。可喜的是,他们也在艰难中成长,在摸索中前进。新颁布的精神卫生法对他们也做了诸多限制,在情理之中,但也需要更多宽容。4、心理学家:供职于大学、科研院所的心理系,一般为高校教师,具有深厚的心理学教育背景,但只有极小一部分可能专攻于心理治疗方向,可以称为临床心理学家,他们更倾向于用心理学理论和思维去理解精神障碍,具有一定的深度。但不足的是,他们接触患者的机会并不多,可能只限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希望心理学家与精神科医生要有更多的思想碰撞,会促进心理治疗的发展,加深专业化程度。以上,只代表我个人观点,有的可能只是直觉,并无数据支持,可能会有谬误。崔界峰2014-05-15
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人们在不同场合会体验不同程度的焦虑并会力图预防引起焦虑的不利情况,积极去做减轻焦虑的活动,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当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的事件或处境不相称或持续时间过长则为病理性焦虑,临床上称为焦虑症状。焦虑症状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精神症状是指一种提心吊胆、恐惧和忧虑的内心体验伴有紧张不安;躯体症状是在精神症状基础上伴发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颤抖或颜面潮红、苍白等。焦虑障碍属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据WHO调查,人群中焦虑障碍终身患病率为13.6%-28.8%,年患病率为5.6%-19.3%。研究发现与焦虑障碍相关的五个主要危险因素为:1) 焦虑障碍家族史;2) 儿童期或青春期焦虑障碍病史,严重害羞、早年的不良教育方式;3) 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创伤事件,包括受虐;4) 女性,未婚、离异、丧偶、教育程度低、失业、低收入;5) 共病精神障碍,尤其是抑郁症。适用于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许多种,但临床应用最广、使用较简便、实用和公认有效的仍属认知行为治疗(CBT)。许多国家的疾病防治指南已将药物与心理治疗联用作为一线推荐的治疗方法。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治疗原则包括:1) 处理焦虑症状,如放松、生物反馈等;2) 处理恐惧或恐惧障碍,如放松和暴露(克服回避行为);3) 改变不恰当的焦虑认知,如灾难化思维等;4) 学会耐心、小心和细心地“透过症状表象来了解患者的真实内心体验或冲突”。总之,我们要知道,焦虑和恐惧是人类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正常情绪反应,是我们的适应环境的保护性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影响我们最大的造成我们不快乐的,与其说是焦虑和恐惧情绪本身,还不如说是我们对“焦虑的焦虑”,即认知层面的问题所致。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自己在有生之年活得更精彩充实、生活得更幸福,所以,面对焦虑和恐惧的痛苦折磨,最终的治疗目标,与其说是我们战胜了焦虑和恐惧,还不如说是我们接受了它;与其说是我们克服了焦虑和恐惧,还不如说是我们学会了与它共处。相信自己,我们有能力征服和改造这个世界,也一定有能力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让我们与世界共舞。
【病例讨论】是精神分裂症吗?(网友提问摘录)患者是我的男朋友,我只是对医院的诊断有怀疑,不会因为大家的讨论而擅自调整患者用药方案的,只是希望看看患者有没有可能是别的原因的疾病,如果大家觉得有可能是别的疾病,我再带患者去别的大医院进行确诊,请各位放心。1,患者症状,有关系妄想和少许被害观念,觉得自己所做的一些错事被公司同事进行了录音(录音事实存在),可能放到互联网上,自己被新闻媒体曝光了。观念有泛化,认为路上一些行人也在谈论自己的事情,理由是从他们话中听到了部分牵涉自己的词句。2,目前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程超过一个月多点,目前用药为每天20mg奥氮平。经再三询问其主治医生,表示该患者的症状就是关系妄想和少许被害观念,无幻听幻觉,无被控制感,被洞悉感等。3,我的疑惑,一是仅凭患者妄想症状,能够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吗?医生说他没有发现躁狂和抑郁症状,所以只能是精神分裂症。二是患者在用药前,曾出现过自发缓解,是某个妄想的内容经过现实验证,证明不存在后,认为自己所想的全是多虑的,不可能的。但是在三四个小时后,听到身边行人讨论内容后,疑心又起(此前经验证的内容不再疑心,是再次怀疑自己被曝光了)。三是患者从来没有坚信一定被曝光,没有用药前和用药后均询问过他,表示怀疑可能被曝光。但医生说,在对他解释说明后,他虽然能接受,但过几个小时他又怀疑,这种信念仍然认定为妄想。4,其他情况。体格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请求大家帮我鉴定一下,可能是什么疾病?病史补充:家族史阴性,既往人格为性格开朗,但极其在意他人评价。起病为3月初出现多疑,但因与公司事情息息相关,故可理解,3月19日妄想发生泛化。3月28日起,奥氮平2.5mg逐渐加至15mg,4月20日,奥氮平加至20mg,4月24日症状完全消失。但患者表示,症状的消失是因为他妄想的内容被他验证是假的了,而非药物治疗所致。崔界峰回复:我个人认为,因为精神疾病的复杂性、精神科症状学诊断的局限性,精神科的生物医学化,对心理规律认识的肤浅性,注定了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是一个超大“垃圾桶”。精神科医生就像个扔垃圾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警觉性和鉴别力,就会有意无意地把很多自己搞不清楚的东西扔进去。我觉得,精神科医生还要做到像个捡破烂的,要不时在其中翻翻,看看里面是否还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批评和反思”。所以,这个病例是否是“真正”的“精神分裂症”已经不重要,因为没有纯粹的和真正的精神分裂症。这些患者之间症状、预后、心理规律差异极大,很多所谓的患者被无情的“大帽子”诊断压住或冤枉了。这样的患者要更多地从心理学方面去理解患者,采取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更个体化治疗方案,才能真正帮到患者。
焦虑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各种精神性焦虑症状或躯体性焦虑症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并与多种躯体疾病共患,常就诊于综合医院。而且各种躯体疾病患者,有很高的风险继发焦虑谱系障碍。因此对于综合医院焦虑障碍患者的治疗,治疗目标、原则和策略需要按照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的推荐和建议。 轻度焦虑障碍患者可以选择心理治疗,中重度焦虑障碍患者,则需要考虑药物治疗或者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但是在综合医院的焦虑障碍患者其药物治疗,还需要考虑到患者共患的躯体疾病、服用的治疗药物,以及患者个体化特征(如年龄、躯体状况等)对焦虑障碍疾病以及抗焦虑药物疗效的影响。 综合医院焦虑障碍患者的药物治疗,同样需要尽早开始治疗,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轻焦虑的症状,减少残疾和痛苦,并且对躯体疾病的治疗有帮助,能够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一些神经生物学、神经发育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着焦虑障碍的发生发展,因此选择治疗药物前,评估患者躯体状况、个性特征、负性生活事件以及所接受的治疗药物,尽可能首选最佳疗效和最少不良反应的治疗,治疗前需要评估患者是否愿意接受其他药物治疗(如心理治疗)。其次重要的是在处方治疗药物前,医生应该注意治疗焦虑的药物可能和这些治疗躯体疾病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药代动力学过程和药效动力学过程相互作用)。此外,一些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焦虑障碍患者的症状,如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也可以改善躯体疾病患者的负性知觉,以及这些负性知觉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因为这些负性知觉常常会使焦虑障碍恶化。在评估基础上,联合适当的心理治疗策略,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在综合医院治疗焦虑障碍患者,某些情况下,需要转诊患者到精神专科医院寻求专业的帮助。 焦虑障碍也是老年个体中常见的精神障碍,老年焦虑障碍患者,因为其特殊的躯体状况,接受抗焦虑药物治疗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治疗中有相应的注意事项。
焦虑与焦虑症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焦虑症 当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这就是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时即可诊为焦虑症。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持续性紧张、担心、恐惧或发作性惊恐为特征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行为特征。可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两类。焦虑症是人群中最常见的情绪障碍,WHO研究表明,人群中的终身患病率为13.6%-28.8%,90%的患者在35岁以前发病,女性往往多于男性。虽然焦虑症的发病率不低,但干预率很低,中国只有6.1%的焦虑症患者得到了正确的治疗。焦虑症的分类及特点部分有焦虑或抑郁的患者可表现为胸痛、心悸等症状,并常因心血管疾病的主诉而频繁就诊,经多次治疗无改善,并频繁更换医师,不易接受阴性检查结果。因此,胸痛(躯体不适)有时是精神障碍的一种躯体表现。对于原因不明的胸痛患者,检查未发现严重的气质性病变,医师一定要注意甄别精神性病因(表)。表 焦虑症的分类及特点典型症状发病特点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患者进行日常活动时(例如看书、进餐、散步、开会或做家务),突然出现强烈的、难以忍受的恐惧感,同时伴心悸、胸闷、胸前区压迫感,或有呼吸困难、喉头堵塞表现,窒息感强烈;·患者会因症状难以忍受而做出惊叫、呼救或跑出室外等行为,可出现过度换气、头晕、面部潮红、多汗、步态不稳、震颤、手脚麻木、胃肠不适等植物神经症状,以及运动性不安;· 一般发作时间5~20 min,可自行缓解,缓解后患者自觉一切正常,但不久又可突然复发。·发作表现与冠心病非常相似,由于强烈的恐惧感,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就诊于心内科急诊;·尽管患者似乎症状严重,但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使得急性焦虑发作的误诊率较高;·由于发作无法预知,因此大多患者在间歇期常因担心再次发病而惴惴不安,出现一些植物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其中60%的患者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因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不肯单独出门,不愿去人多热闹的场所,不愿乘车旅行等,或是出门要有他人陪伴等)。广泛性焦虑(GAD)·GAD是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患者常具有特征性的外貌,例如面肌扭曲、眉头紧锁、姿势紧张,且坐立不安,甚至有颤抖,皮肤苍白,手心、脚心以及腋窝汗水淋漓;·常伴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GAD的发生常和生活应激事件相关,特别是有威胁性的事件如人际关系问题、躯体疾病以及工作问题。·运动性不安:搓手顿足、来回走动、紧张不安、不能静坐,眼睑、面肌或手指震颤,或患者自感战栗;有的患者双眉紧锁,面肌和肢体肌肉紧张、疼痛、或感到肌肉抽动,常感疲乏无力;·躯体的表现:症状多变,可有因吞咽空气导致过度换气、吸气困难、以及过度呼吸引起的一系列躯体症状;眩晕呈一种不稳感而非天旋地转;有些患者反映有视力模糊,但体格检查发现视力正常;焦虑性头痛常呈胀痛或紧缩感,多为双侧性,枕叶和额叶多见;此外,肩背部疼痛也较常见。恐怖症(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的恐怖)·指患者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强烈的恐惧情绪,从而采取回避行为,并伴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学障碍。·恐怖症的核心表现和急性焦虑发作一样,都是惊恐发作;不同点在于恐怖症的焦虑发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情境引起的,不处于这些特定场所或情境时是不会引起焦虑的;·恐怖症的焦虑发生往往可预知,患者多采取回避行为来避免焦虑发作。疾病预后焦虑症的预后往往较好,经过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得到康复。全科医师应该在工作中多加注意,对病情疑难、怀疑有精神病因的患者应及时转诊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诊治,并加强诊治后患者的随访工作,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