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患儿张某嘉,女,13岁,突发呕吐,继而昏迷,被家人紧急送到我院。在急诊紧急行头颅CT,显示脑室铸形(大出血),考虑患儿可能有血管性疾病,于是值班医生向家属告知病情,急行CTA检查,结果显示患儿左侧颞叶血管畸形。于是准备先行双侧脑室外引流,然后待血肿消失了再行DSA造影,进一步明确血管情况后行畸形切除术。 然而早上四点多,患儿突然一侧瞳孔散大,预示病情加重,急查头CT显示出血所增加,赶紧应用甘露醇脱水,脱水后患儿瞳孔恢复了,然而预示患儿必须手术,清除血肿,切除畸形血管团才能挽救患儿的生命!于是我们抓紧时间做术前准备!手术室、监护室都做好了一切准备! 患儿被接到手术室,然而意外发生了!患儿突然心跳、呼吸停止!双瞳孔散大!心电图直线!血压为0! 意外中的意外!立刻展开紧急抢救!麻醉科杨主任、手术室蒋护士长、ICU、神经外科、心内科所有相关科室,通力合作!心外按压!除颤!静推抢救药物!有条不紊!刘乐洪主任不顾一切冲进手术室,用注射器拼命抽出血凝块,降低颅内压。 奇迹发生了!患儿心跳恢复了!经过1小时的观查,血压心律趋于稳定!下一步应当如何,向家属交待不做手术了,但是我们心里清楚,不做手术患儿随时可能因颅内压升高而再次呼吸心跳停止!继续进行手术可能面临巨大的手术风险!脑组织因缺血而肿胀,术中大出血! 我们经过与家属沟通,家属强烈支持我们手术!家属表示决不放弃! 是啊!孩子才13岁,花一样的年华!听患儿的父亲说,患儿特别聪明!在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于是巨大的责任感使我们下定决心!尽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去抢救患儿!于是我们赶紧抓紧时间开始手术! 手术是紧张的,充满了风险与挑战!我们首先清除双侧脑室内血肿,降低脑组织张力,然后分离侧裂,断供血动脉,切除畸形血管团,断引流静脉!术中出血汹涌澎湃!大约出血3000ml,然而我们顶住了压力!经过6小时的奋战,我们终于完成了手术!患儿被安全地送到ICU,一切平稳!瞳孔正常! 今天早上看病人,反应良好!肢体活动良好!虽然患儿尚未完全清醒,但是能有如此结果已经是奇怪了!相信经过努力患儿一定能取得不错结果!我们大家一起为患儿祈福![祈祷][祈祷][祈祷] 感谢我们团队!是大家齐心协力创造了奇迹!谢谢大家![祈祷][祈祷][祈祷] 双侧脑室出血铸形 CTA显示血管畸形团 切除的畸形血管团 术后头CT
20天前28岁的藏族小伙仁曾多杰出现左侧头面部及肢体的麻木,行动感觉不灵活,家里人着急万分,于是全家人陪着他到青海省人民医院就诊,行头MR显示左侧三叉神经鞘瘤,肿瘤巨大,压迫脑干,侵及海绵窦,需要尽早手术。然而青海省人民医院的医生表示:肿瘤位置特殊,他们完成此手术技术上存在困难,建议家属带患者去北京或是西安等大医院手术。家属有点绝望了,去北京或西安人海茫茫,何时能够做上手术?就在此时患者的一个邻居的话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去重庆三博长安医院找刘主任,我妹妹是脑干肿瘤,就是刘主任给做的手术,效果特别好!患者所有家属一起经过研究,让邻居和我去的联系后,患者的舅舅立即带着片子从青海星夜兼程赶到重庆找我。我仔细的研究了患者的片子及病情,表示可以手术,但应尽早手术,因为患者的脑干受压明显,随时危及生命。患者的舅舅非常感激,火速赶回青海,然后一家人护送患者来到重庆。家属虽然汉语水平不是很好,但他们的眼神里从满了渴望和对我们信任!患者家属多次表示十分信任我们,希望们能够放开手脚做手术,一切后果都是“佛”的旨意!住院后我们很快为患者安排了术前检查,并于入院后第三天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手术非常水利,肿瘤全切,术后患者没有遗留神经功能缺损!术后患者恢复很快,伤口7天拆线,已经准备回家。患者能够手术成功,快速恢复,是医患相互信任及合作的结果!我也经常见到有的患者生病之后,先是上网查百度,然后拿着片子走遍全国个大医院去咨询,其中就是体现的对医生的不信任!患者对疾病及医学的知识仅仅是从百度上得到的皮毛,不可能分辨出那位医生水平更高!临床医学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科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极大地不确定性和风险!再高明的医生已不能杜绝以外的发生,但是医患是一体,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才能共同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病痛!中国体制下的医患关系是全世界的奇葩!医暴、医闹甚至杀医打医!在国外闻所未闻!我曾经到访日本札幌的一家医院参观手术,患者是一位85岁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虽然动脉瘤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但是在国内85岁高龄的患者,偶然发现的动脉瘤,如果医生建议患者开颅手术,我相信没有几个患者会同意手术的。因为患者及家属会认为医生是为了挣钱而过度医疗,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医生!我当时询问日本的专家,为什么患者这么大年龄会同意开颅手术呢!日本的医生们都非常诧异!告诉我:医生让他手术,他当然要听医生的话了!就这么简单!在日本患者信任医生,医生信任患者,所以医生会全力为患者治病,有风险共担!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医生能够放下包袱勇敢面对所有的高难度手术,不断创新,技术不断革新,医疗技术才会整体提高!相反,如果医患相互防着对方,结果是什么?首先最倒霉的是患者,医生任何风险都不敢冒,患者虽然得到了治疗,却不一定是最佳治疗,因为所有的医生都不愿冒风险!其次由于医生不敢冒风险,所以技术的发展必然受到制约,优秀的医生越来越少!我们国家将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国家工业级科技蓬勃发展,而我们的医疗技术却越来越落后!现在的情况是这样,将来更是这样!医患之间本事一体,现在被某些不作为的势力成功搞成对立!本应该是他们与患者之间的矛盾被成功转化!呼哉!悲哉!为了我们的自己的健康!为了我们的后代的健康!请相信医生!
患者周某忠是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平时性格开朗,与大家关系融洽。但是最近半年周先生的同事近其爱人觉得周先生不太爱说话了,有时候经常“愣神”,有时候心不在焉,但是周先生自己却并没有感觉。周先生自己觉得可能是工作压力大,所以未在意。然而一周前,周先生上班时突然肢体抽搐,继而不省人事,持续10分钟,这下可把大家吓坏了!赶紧把周先生送到医院,并通知其爱人。到医院后医生通过检查,考虑周先生是“癫痫”发作;然而询问周先生的爱人得知,周先生从未有“癫痫”发作。于是医生为周先生检查了头CT。CT结果显示周先生大脑长了肿瘤!我们追问周先生的同事及其爱人周先生最近有无与以往不同的行为,同事和家人才回忆起周先生最近总愣神!其实周先生的“愣神”是一种“癫痫小发作”,其不像癫痫大发作那样剧烈的肢体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其可能只表现为“愣神”,往往不引起患者及周边人的注意,往往认为只是注意力不集中。其实是如果频繁出现“愣神”,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往往是由于大脑有疾病造成的,最多见的是肿瘤、脑血管畸形、炎症等等,如果不及时处理对患者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逐渐发展成“癫痫大发作”,造成意外!周先生的病根找到了,索性还不算晚!我们很快为周先生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安排了手术!通过检查发现周先生的额部长了“胶质瘤”,,肿瘤距离周先生的肢体运动中枢“中央前回”不到1cm,手术中我们既要尽量切除肿瘤,又要不损伤运动中枢,可谓“压力山大”!术中可见肿瘤与中央前回紧紧相连!我们小心翼翼切除了肿瘤,保留了中央前回及动脉、静脉。术中监测运动功能良好!周先生是幸运的!术后周先生很快麻醉苏醒,肢体运动正常!为此我们提醒所有的朋友,如果发现周围人有上述情况发生,千万不可大意!所谓“愣神非小事”
患者朱某盛,男,63岁。患者刚刚退休,退休后身体一直不错,经常参加小区内的各种文体娱乐活动,但是一个月前,患者出现“头昏,乏力”,有时恶心,但是患者未曾太在意,近一周来,患者饮食量下降,有时吃完饭还会恶心呕吐。家里人不放心,遂带患者到医院检查,医生为患者安排了头CT检查。一检查吓了一跳,患者脑子里竟然大大小小长了3个瘤子,很显然,患者可能是脑转移瘤;也就是身体的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到脑子里了,最常见的是肺癌脑转移!如图1.CT显示左侧、右侧小脑及右侧顶部由肿瘤。我们赶紧为患者安排了住院,进行了头部MR检查,显示患者颅内有3个大小不等的肿瘤。如图2~4MR显示小脑占位,水肿明显,四脑室受压。我们为患者紧急治疗,给予甘露醇及激素脱水,以消除肿瘤引起的脑水肿。患者经过3天的脱水治疗后,原来的症状很快消失!患者竟然以为没事了,非得嚷嚷着要出院!对于我们来说患者下一步的治疗面临着困苦的选择!保守治疗,患者回家后用不了多长时间,原先的症状又会重新出现。特别是患者小脑双侧都有肿瘤,第四脑室明显受压,也可能患者打一个喷嚏就可能发生脑疝,而失去生命,患者有可能肺部肿瘤尚未来得及治疗而失去生命。而如果做手术,虽然我们切除了小脑内肿瘤,但是患者顶部肿瘤亦有可能长大,肺部肿瘤完全治愈的可能性较低,患者最终仍然要失去生命!因此患者下一步的治疗让我们很纠结。对于转移瘤的治疗,不同的神经外科医生有不同的方法,最终要看患者及家属的选择。但是对于多发的颅内转移瘤,大多选择放射治疗,因为手术很难切除多个肿瘤。而对于此患者应该具体问题具体考虑。患者虽然是多发转移瘤,但是患者小脑上的肿瘤随时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如不今早切除,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做为医生虽然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但是对于这种急性的随时威胁患者生命的情况如不出手相救,我们心里会永远不安。因此我们认为应该积极地为患者一次性切除小脑的两个肿瘤,彻底解除现阶段对患者生命造成危险的状况。于是我们与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讲明利害关系。患者家属表示,虽然手术不能彻底治愈家人的疾病,但是事出突然,如果家人突然离去而不给其治疗,他们会永远感到对不住患者。于是患者家属很快与我们达成意见一致,我们很快为患者安排了手术。一个切口同时切除两个瘤子。患者肿瘤血运丰富,术中出血很多,但是我们不急不燥,成功的为患者切除了肿瘤。如图5.术后CT显示肿瘤切除后四脑室显示清楚。美国医生特鲁多留下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不是神,不可能治愈所有的疾病及患者,但是救死扶伤确实我们永恒的追求。当我们对疾病无能为力时,我们科选择减少患者的痛苦,应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命,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助患者!术后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了,我们解除了对患者申明造成紧急威胁的情况,患者一切正常,吃饭也不恶心呕吐了。我们指导患者外院做放射治疗,盼望患者有一个美满的结局!
中国有句老话:牙痛不算病,痛起来就要命!64岁的顾大爷是浙江人,已经退休3年多。退休后的生活本来悠哉悠哉,然而1年前,顾大爷突然多了牙痛的毛病,开始没当回事,总觉得牙痛是小病。人老了都难免。但是最近发作越来越频繁,甚至一刷牙吃饭右侧牙及腮帮子疼痛难忍!真是一疼就要命!顾大爷也多次到私人的牙医小诊所去就诊,牙医每次都给顾大爷开一大推消炎药,可是吃完药效果不佳,最后牙医建议拔掉右侧上面的两颗牙,但是由于顾大爷有血压高,牙医不敢亲自拔牙,让顾大爷到大医院去拔牙。顾大爷经过几次反复地疼痛折磨,实在是不能再继续忍下去了,于是下定决心到市里医院去拔牙。于是这天,顾大爷经过预约、挂号、等待终于如愿以偿的看上了市医院口腔科的主任专家看诊。口腔科主任给顾大爷进行了细致的检查,还拍了牙片,终于有了结果。但令顾大爷意外的是,顾大爷的疼痛不是牙痛,而是三叉神经痛!一年多来顾大爷一直当做牙疼治疗的罪魁祸首并不是牙的问题,而是被称作“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主任告诉顾大爷三叉神经痛属于神经外科疾病,需要到神经外科就诊,于是顾大爷被转到了神经外科就诊。。。。。。。顾大爷来到了神经外科,神经外科的医生检查了顾大爷的情况,并为顾大爷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顾大爷:顾大爷得的确实是三叉神经痛。医生为顾大爷进行了详尽解释: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三叉神经分布区(眼周、上颌部及下颌部)皮肤由于支配神经异常放电而导致的疼痛,疼痛往往比较剧烈。三叉神经分为三支,第一支支配眼睛周围,第二支支配上颌周围包括上牙周围,第三支支配下颌周围,包括下牙槽周围。因此三叉神经痛是由于第二、三支引起的时候,由于疼痛定位不太准确,病人甚至是某些牙医误把三叉神经痛当做牙痛治疗。我们古语所说的“牙痛不是病痛起来就要命”,其实不是指的“真正的牙痛”,而是三叉神经被误诊为牙痛!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姑息治疗及手术治疗。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口服卡马西平,但是药物治疗往往只是在疼痛的早期阶段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治疗往往会失去效果。二、姑息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激光治疗及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等。这类治疗适合于年龄较大或是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但是不管是激光治疗还是球囊压迫治疗,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治疗后原疼痛部位疼痛消失,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麻木,因为起治疗原理是通过激光或是球囊压迫使病变部位的三叉神经毁损或是失火,从而减少疼痛。同时此种方法患者极易复发。三、手术治疗: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近些年被全世界医界所接受。1967年由美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Jannetta教授首先提出,三叉神经痛是由于三叉神经根长时间受血管压迫,出现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使暴露的轴突间形成跨越突触传递而差生异异位冲动。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被称为责任血管。手术的方法是在三叉神经与血管之间放置生物垫棉,从而阻断神经异位冲动传递,从根本上治愈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MVD)治愈率可以高达96.4%以上.但是有一些病人会出现很复杂的情况。对于MVD手术来说,不仅要求将直接压迫神经根的血管分开垫起,同时还要要求把压迫神经根发出部位的脑干部位的所有血管都要与脑干分离后用生物棉垫起,否则很可能手术后不能够从根本上治愈疼痛,或是疼痛复发。而要完整无创的从脑干上分离血管则是对神经外科医生显微外科操作技术的考验。顾大爷是幸运的,经微创手术MVD,终于治好了折磨他1年多“牙痛”,顾大爷又可以悠哉悠哉的享受快乐的退休生活!
2023年3月上旬的一天,天气晴朗。江苏盐城的一个公园里,张奶奶领着5岁的小孙子小明在公园里玩耍。虽是早春,但春寒料峭。前面公园角落里的一部小车吸引了小明的注意力,原来是卖冰淇淋的阿姨在叫卖。小孙子忙拉着张奶奶的手,非要买冰淇淋。才刚刚3月份,天气寒冷,张奶奶担心孙子吃冰淇淋会吃坏了肚子。于是拉着孙子非得要马上离开。可小孙子不干,非得要吃冰淇淋,于是大哭大闹,倒地撒泼。奶奶抱着小孙子快速离开了冰淇淋摊位。跑出去几十米,小明停下哭声,奶奶也跑累了,想把小孙子放下来休息一会。然而意外发生了,只见小孙子眼睛向一侧凝视,右手不动,也不会走路了,奶奶一拉小孙子,身体想一侧跌倒。可把张奶奶吓坏了,赶紧一个劲的用手摇小明,小明的手仍然不动。张奶奶赶紧给儿子打电话,把情况告诉儿子。张奶奶这个后悔呀,以为是自己把孙子抱出毛病!儿子告诉张奶奶赶紧打120去医院......人民医院的儿科诊室里,张奶奶的的儿子张先生也快速赶到了医院,医生王阿姨正在给孩子做着检查。王医生告诉张奶奶孩子家长,孩子初夏的症状很像“烟雾病”,需要给孩子先做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先明确诊断,然后再考虑下一步的治疗。很快检查结果出来了,小孙子轻微“脑梗”,考虑“烟雾病”。“烟雾病”?张奶奶母子俩一脸懵圈.......什么是烟雾病?烟雾病与吸烟有关系吗?其实烟雾病与烟雾及吸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烟雾病的名字从何而来呢?烟雾病发现于1961年的日本札幌,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不明原因的慢性闭塞,脑底代偿形成广泛的异常血管网,因此在脑血管造影时,影响表现为瞬间像一团烟雾状,因此被命名为“烟雾病”,这种病与吸烟没有任何关系。这种病主要发生于亚洲各国,欧美国家鲜有发病。日本是世界上烟雾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日本的年发病率为6~10人/10万人,女性多于男性。我国略低于日本,为4/10万人,男性多于。在我国表现出了烟雾病发病的明显地域性。我国的河南、江苏、安徽及山东四省交界地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烟雾病都有哪些临床表现?烟雾病分为两种临床表现:缺血性和出血性烟雾病。缺血性烟雾病主要是由于全脑长期缺血,造成频繁地脑梗塞,临床上表现为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甚至出现偏瘫失语等。由于患者脑代谢广泛降低,因此会出现患者渐进性智力、计算力、判断力下降。患者的智商测评会出现逐渐下降,有的甚至造成痴呆。同事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癫痫抽风等并发症。极度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突发大面积脑梗塞而危及生命。出血性烟雾病是由于脑底大量的增生毛细血管的出现,而此类血管缺乏正常的血管壁的结构,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形成脑出血,危及生命。什么人容易得烟雾病?小孩子也会得烟雾病吗?烟雾病的发病机理至今仍然很不清楚,因此在诊断烟雾病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原因不明。虽然不断出现某些家庭烟雾病的家族性,但是仍然不能肯定烟雾病是一种遗传疾病。某些基因突变现象不能作为烟雾病遗传疾病的直接证据。烟雾病的发病年龄表现为“双峰”现象,一个发病高峰年龄是40~60岁,此类病人多表现为出血现象,我国的烟雾病人大多为此种情况。另一个发病高峰年龄为5~10岁的儿童,儿童烟雾病多为缺血性烟雾病,日本儿童烟雾病占比明显高于成人。我国烟雾病成人多于儿童,但是近些年,我国儿童烟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应该引起家长的广泛重视。小儿发病时主要发生在过度换气时如大哭、吹口琴及吃过热食物等,由于过度换气,造成短暂性脑缺血,从而诱发脑缺血发作,表现为肢体偏瘫、意识障碍、感觉异常甚至电线发作。本文开始介绍的张奶奶因为没有给孙子买冰淇淋,孙子大哭,造成过度换气。由于孙子本身患有烟雾病,血管闭塞全脑缺血,当发生过度换气时诱发急性脑出血发作,出现肢体偏瘫。烟雾病怎样治疗?疗效如何?由于烟雾病是一种渐进性、慢性脑缺血性损害,因此一旦发现,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积极地治疗。由于烟雾病的病理基础是双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因此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脑血运重建。脑血运重建包括传统间接血流重建,如颞肌贴敷,直接的脑血流重建手术指的是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将颅外血管与颅内血管吻合,从而恢复颅内血流。在各种治疗手段中,直接搭桥的效果最确切,且见效最为直接和迅速,能快速改善患者的脑缺血,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是直接搭桥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即使是血管很细的婴幼儿的血管直接吻合也不再是难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儿童烟雾病的治疗效果。张奶奶的小孙子顺利的完成烟雾病血管搭桥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将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孩子的脑缺血会得到更为广泛的改善,如今张奶奶的小孙子的肢体症状已经完全恢复,小孙子又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了!不过从此小明再也不敢吃冰淇淋了。即使是成年人发现的症状较轻的烟雾病也要尽快治疗,因为缺血性烟雾病很容易转变为出血性烟雾病,从大大增加对大脑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口服阿司匹林等抗凝抗聚的药物,对烟雾病没有任何症状,同时一旦缺血性烟雾病变为出血性烟雾病时,还会造成出血明显增加。同时拖延烟雾病的治疗,肯定会造成脑缺血缺氧的损害,使人智力明显下降!烟雾病一旦发现,以尽早治宜!
病情介绍:主诉:患者陈某琪,女,8岁8月,学生;因“发现内动静脉畸形1年10月“于2019-9-2310:14入院。现病史:缘于2017年11月患者因头痛、恶心、呕吐伴意识障碍在重庆某儿童医院就诊,诊断为“脑出血,右侧大脑中动脉动静脉畸形“经脑室外引流对症治疗症状,病情危重,自动出院。出院后患者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慢慢好转,并正常上学,成绩位于中下水平。2019年8月患者再次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无昏迷,立即到重庆儿童医院检查,经检查诊断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予以脑室外引流对症治疗,并进一步行DSA检查,明确提示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动静脉畸形”,考虑流速过快未行栓塞治疗,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今日患者到我院就诊,门诊以“右侧动静脉畸形”收住院进一步治疗。近日患者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自觉左上肢乏力,余肢体肌力正常。患儿影像学检查如下:2017年11月患儿第1次出血时CT:DSA显示情况:患儿为高流量AVM合并动脉瘤,Spetzer-Martin分级5级,为极高风险手术。术中畸形血管团及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极高。但是,患儿反复脑出血,严重的威胁患儿的生命。我们制定了完善的手术策略:1、根据CTA及DSA影像,准确判断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的起始血管情况。2、沿着起始血管逐步分离血管,直到追踪到畸形血管团,确定为供血动脉无误后,逐渐以扁平双极电凝小量电量多次电凝供血动脉,直至血管闭塞。3、锐性分离畸形血管团后,逐渐电凝闭塞。4、电凝动脉瘤壁使之缩小后,闭塞供血动脉和影流静脉。5、以相同方法电凝闭塞引流静脉,因引流静脉压力较高,必须小心逐步闭塞。6、切除畸形血管团。患儿术后CTA术后4年间,患儿恢复良好,未在出血,(未遵嘱行DSA),患儿活动情况如下:总结:对于类似风险极高的手术,需要智慧+技术+勇气,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很难成功。
脑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分叉处长期血流冲击,从而造成血管壁膨起,血管壁变薄,形成各种形状的凸起,称之为动脉瘤。动脉瘤由于血管壁变薄,多需要介入治疗或手术夹闭,否则会造成脑出血,危及生命。然而对于有些动脉瘤,由于生长的形状或是其他原因造成治疗困难,对于这样的动脉瘤的治疗,除了手术技术外,采取什么策略,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我们治疗过这样的移位动脉瘤。患者王先生,男性58岁。在查体中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瘤,大小11.611.3mm,属于大型动脉瘤,这样的动脉瘤一旦破裂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必须尽早治疗。我们将患者收入院,完善检查,并进行DSA(全脑血管造影),结果发现患者的动脉瘤特别复杂。图1.患者CTA检查示右侧大脑中动脉瘤图2.图3.DSA3D造影显示M1分支从动脉瘤上发出,且M1远端重度狭窄手术存在困难:介入栓塞治疗很难保护大脑中脉(MCA)的两个分支(M1),如果栓塞动脉瘤造成分支闭塞,则术后出现肢体偏瘫,甚至大面积脑梗死,危及生命。因此只能够采取开颅夹闭的方法。如图:如何在夹闭动脉瘤的同时保护好M2两个分支,至关重要。同时充满了智慧。图4.动脉瘤形态及血管分支分布示意图从示意图看,单纯进行动脉瘤塑形夹闭很难做到既完整夹闭动脉瘤,又完好保存载瘤动脉及分支动脉。因此我们经过慎重的思考,决定采取以下方法:1、M2上枝干从动脉瘤上发出,因此我们将M2上枝干发出端闭塞,然后取M3段任意一支作为受体血管,进行颅内外颞浅动脉(STA)-M3搭桥,从而使STA供应M3段得的3个细小分支,保证M2上枝干的供血。2、M2下枝干也是从动脉瘤上发出,且M2下枝干血管较粗,应该进行保证下肢干的供血,因此我们采取颈外动脉(ECA)-桡动脉(RA)-M2搭桥,然后夹闭M2下枝干近端,从而保障M2下枝干供血。3、将动脉瘤夹闭,或是将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闭塞,从根本上闭塞动脉瘤。如下图:图5.动脉瘤夹闭及血流重新分配示意图我们按照这种设计进行了手术,当然,手术需要三次搭桥,且包含高流量的深部搭桥,手术操作的难度极大,但是我们觉得更有意义的是我们对于手术后血流的重新分布的设计。手术后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患者恢复也很好,术后半年复查,动脉瘤完全消失,患者大脑中动脉分布区血流充分。图6.术中ICG显示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通畅图7.术后患者肢体活动良好图8.半年后复查DSA:显示搭桥血管血流通畅图9.显示ECA-RA-M3搭桥吻合口良好图10.DSA显示动脉瘤消失,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供血区供血良好图11.DSA显示动脉瘤消失,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供血区供血良好患者恢复好是我们最高兴的事!突然觉得自己也是一位设计师了!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当医生的快乐!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感吧!
经蝶垂体瘤切除术 昨天下午去三博江陵医院做一台手术。患者主因闭经泌乳及双眼视力下降就诊,查头CT及MR显示垂体瘤,血激素检查显示泌乳素明显增高。对于此类型的患者尽早手术,挽救视力,恢复性功能及剩余能力。虽然伽马刀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但是对于年轻的病人选择手术全切肿瘤应该是最佳方法。 目前90%以上的垂体瘤患者皆可以应用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其实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最大的优势是入路选择优势,而非微创。因为经鼻蝶入路对颅底骨质不可复性破坏远远大于开颅。但是经鼻蝶入路是根据垂体瘤的解剖而进行的最佳的入路选择;因为垂体瘤长于垂体上,是在鞍隔下生长,如果从上开颅手术不但要越过众多的脑组织、血管、视神经,还要破坏鞍隔,而经鼻蝶入路则从下打开鞍底,直接面对肿瘤,对大脑、血管及视神经没有损伤。 不过此病人手术中还是遇到了点“小麻烦”,因为患者鼻孔较小,且有明显的鼻甲肥大,造成了手术困难,我们要先切除部分鼻甲为手术开路才成,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手术还是顺利完成,术中完整切除了肿瘤,鞍隔塌陷!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复查CT肿瘤切除完美! CT显示鼻中隔 CT显肿瘤 手术中 术后情况 术后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