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巨大囊肿 脾脏部分切除术后保留的正常脾脏
儿童腹股沟直疝发病率低,文献报道仅在0.98%-3.9%,既往大多数小儿外科医生对儿童腹股沟直疝的认识不足,广州妇儿中心胃肠外科曾纪晓团队2021年曾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总结15例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直疝的经验,这也是至今最大宗的类似病例报道,对于以腹股沟斜疝行手术治疗后反复复发的患儿,需高度警惕腹股沟直疝的可能,以免延误治疗。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儿医疗中心胃肠外科主任曾纪晓团队完成一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不仅完整切除长径超过20cm的巨大脾脏及多达6个的副脾,而且手术切口完美的隐藏在天然皮肤皱褶,术后腹部无可视化瘢痕,还患者健康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腹部原本美丽的外观。作为首席专家,曾纪晓教授主持的“儿童普通外科基于常规器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2023年荣获“广州地区临床特色技术”,2024年成功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项目”,并作为重点推广项目向全国推广。目前我们团队基于常规器械的单孔腔镜手术疾病诊疗范围包括:1)胃肠道病变如先天性巨结肠、胃重复畸形、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肠重复畸形、梅克尔憩室、十二指肠隔膜、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和粘连性肠梗阻等;2)肝胆胰脾疾病如胆总管囊肿、肝脏肿物、胰腺假性囊肿、巨脾等;3)腹部肿物如肠系膜囊肿、大网膜囊肿、腹膜后淋巴管瘤、肾上腺肿瘤、卵巢畸胎瘤、腹部畸胎瘤等良性肿瘤和部分恶性肿瘤;4)直肠肛门畸形、Currarino综合征等;5)急诊手术肠套叠、阑尾炎、嵌闭性腹股沟斜疝、急性肠梗阻等;6)病因不明需手术探查者到目前为止,胃肠外科团队已成功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超700台,诊治疾病范围、手术例数及手术难度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024年3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正式发布了《关于2024年度第二批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备选库入选技术的通告》,胃肠外科曾纪晓教授团队申报的“儿童普通外科基于常规器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成功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项目,并作为重点推广项目向全国推广。这是该项目继2023年获得“广州地区临床特色技术项目(2023C-TS48)”以来的又一殊荣。 曾纪晓团队一直秉持“无瘢无痕,美丽一生”的服务理念,致力于“极致微创、无痕手术”,为广大患儿提供更符合群众需要的医疗服务。目前,该团队已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超过800例,疾病诊疗范围已拓展至儿童普通外科绝大部分疾病,并总结了“儿童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广妇儿经验”,开展病种包括:1)胃肠道病变:如先天性巨结肠、胃重复畸形、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肠重复畸形、梅克尔憩室、十二指肠隔膜、肠道肿瘤和粘连性肠梗阻等;2)肝胆胰脾疾病,如胆总管囊肿、胆囊结石、肝脏肿物、胰腺假性囊肿、巨脾等;3)腹部肿物:如肠系膜囊肿、大网膜囊肿、腹膜后淋巴管瘤、肾上腺肿瘤、卵巢畸胎瘤、腹部畸胎瘤等良性肿瘤和部分恶性肿瘤;4)直肠肛门畸形、Currarino综合征等;5)急诊手术:肠套叠、阑尾炎、嵌闭性腹股沟斜疝、急性肠梗阻等;6)病因不明需手术探查者。 自单孔腹腔镜手术开展以来,胃肠外科曾纪晓团队目前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一系列儿童单孔腹腔镜手术论著共23篇,手术视频3个,开展手术直播5场,首先报道了经脐单孔腹腔镜下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单孔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单孔腹腔镜辅助ICG引导下精准巨结肠根治术、单孔腹腔镜Deloyers术治疗长段型巨结肠、单孔腹腔镜在先天性长段型巨结肠分期手术中的运用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Currarino综合征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 2024年4月,曾纪晓教授应《中华腔镜外科杂志》邀请,发表了专家述评《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儿童普通外科中的应用与展望》,文中指出,单孔腹腔镜手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儿童普通外科疾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验证,相信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小儿外科领域的应用具有可观的前景,随着手术医生微创理念和技术的提高,单孔腹腔镜技术将为患儿提供更全面、更安全、更适宜的选择。
近日,曾纪晓团队再次为一名胰腺肿瘤儿童成功实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即医学上常说的“Whipple手术”,这是治疗胰头肿瘤、壶腹部肿瘤等疾病的标准术式。广州妇儿中心增城院区成功引进第四代DaVinci手术机器人系统后,曾纪晓团队2023年完成了全球首例机器人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横纹肌肉瘤,相关研究已发表在FrontSurg、机器人外科学杂志等核心期刊,这也是中国小儿外科医生独立完成的第一例机器人Whipple手术。此外,2023年该团队还成功实施并报道了全球首例不阻断第一肝门的机器人肝切除术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等近100例机器人手术。机器人Whipple手术的再次成功实施,代表妇儿中心机器人手术团队在儿童高精尖技术上追求“微创与精准”手术的步伐永不停歇,更为儿童胰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选择。
我们团队的《全球首例不阻断第一肝门的机器人肝切除术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在北大核心期刊《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3,22(12)1114-1118发表,进一步拓展了儿童机器人手术的治疗范围,突破机器人手术的年龄和体重极限,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2023年的临床工作画上句号,也是2024年工作的新起点。
近日,曾纪晓教授团队成功实施了华南地区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儿童超低位乙状结肠直肠吻合术,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患者的肛门控便功能,再次展示了胃肠外科机器人手术的实力和优势。目前有文献报道机器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MosorectalExcision,TME),但小儿外科行机器人辅助超乙状结肠直肠吻合术目前尚无公开报道。
近日我们团队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单孔腹腔镜Deloyers术在先天性长段型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发表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23,44(01):13-17.文章目的在于总结单孔腹腔镜Deloyers术在先天性长段型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及技巧。文章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单孔腹腔镜Deloyers术治疗先天性长段型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单孔腹腔镜下Deloyers术的经验。研究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的所有患儿均一期完成单孔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Deloyers倒转法),术中完成单孔腹腔镜下结肠韧带松解及乙状结肠、直肠游离后,将结肠经脐部提出腹腔外直视下完成结肠系膜分离及升结肠倒转,无中转开放或需增加Trocar病例。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6~46个月,无出血、肠梗阻、吻合口漏、便秘复发、大便失禁等并发症,排便次数为2~5次/d,术后腹部均无可视性瘢痕。结论提示单孔腹腔镜Deloyers术可应用于先天性长段型巨结肠的一期根治术,具有操作精准、便捷、创伤小、美观等优点,术后短期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