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弱视的定义根据2024年美国眼科学会(AAO)发布的《弱视临床指南》,弱视被定义在视觉发育关键期,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形觉剥夺或双眼高度屈光不正等异常视觉经验,造成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临床检查无可见的器质性病变,经恰当治疗后视力可以提高或完全恢复。 •跟以往不同的是强调了视觉发育期:明确了弱视发生在视觉发育期,即儿童早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视觉系统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异常视觉经验的影响。 •视力标准的变化:不再单纯提及视力标准,而是考虑同年龄儿童正常视力标准,强调双眼视力差异的重要性。•治疗效果的可预期性:指出经恰当治疗后,弱视眼的视力可以提高或完全恢复,这有助于增强患者和家属的治疗信心。3.弱视类型的划分•屈光性弱视:由于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导致的弱视。•斜视性弱视:由于斜视(眼位偏斜)引起的弱视,常见于内斜视。•形觉剥夺性弱视:由于屈光介质混浊(如先天性白内障)或上睑下垂等导致的视觉发育障碍。•遮盖性弱视(逆向弱视):由于治疗不当或遮盖时间过长,导致非遮盖眼视力下降。4.弱视治疗策略概述•屈光矫正:是治疗弱视的第一步,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屈光不正。•遮盖疗法:适用于仅靠屈光矫正无法提高视力或视力提高有限的患者,通过遮盖非弱视眼来促使弱视眼的使用。•双眼分视数字疗法:一种新兴的弱视治疗方法,利用数字技术对患者进行双眼分视训练,以改善弱视眼的视力。•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压抑疗法、药物治疗、光学压抑、Bangerter滤光镜以及手术等,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总之,弱视是一种需要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眼科疾病。通过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弱视患者都可以获得良好的视力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所以,当遇到视力不良的患者,在下弱视诊断之前,需要全方位考虑,不能草率!
成人泪道阻塞性疾病的发病率约占眼科门诊患者总数的3%,这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怀揣纸巾,每天“以泪洗面、以脓洗面”的窘境带来了许多困扰和尴尬。同时,泪囊炎症带来的分泌物就像眼睛旁边的“炸药包”,随时有引起眼内和眼周感染的风险。但是,多数患者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认识总是一头雾水,不利于疾病的有效治疗和后期康复。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泪道阻塞性疾病到底是什么? 1.泪道阻塞性疾病是什么? 泪道起始部管径窄,位置表浅,并与结膜囊相通,容易受到炎症和外伤的影响而发生阻塞。鼻泪管下段是一个狭窄部位,易受鼻腔病变的影响而出现阻塞。 如果把泪道(眼睛的排水系统)比喻为“下水道”的话,就可以理解不疏通管道没办法解决下水道堵塞这个道理了。 2.泪道的结构 正常泪液的引流方向:从泪腺分泌后,经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最后在下鼻道的开口排出。正常泪液的引流不仅可以润滑眼球,还具有杀菌和冲洗的作用,当泪道发生阻塞时,泪液内的细菌数量、成分发生变化,使眼球终日浸泡在带菌的泪水中,可造成结膜炎、角膜炎等,危害眼球。同时,泪液外流侵蚀眼睑,出现皮肤干燥,色素沉着,下睑外翻等。 3.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泪溢,长期流泪可引起慢性刺激性结膜炎、下睑和面颊部湿疹性皮炎。不断擦眼泪可致下睑松弛和外翻,加重流泪症状。若继发感染,可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形成泪囊炎。 4.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 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的主旨是疏通或建立新的泪液引流通道,但要维持泪液引流通畅,需要对抗治疗创伤后的瘢痕形成和炎症等病理生理过程,使新建立的腔道不闭合,这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患者在治疗前除了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外,还要做好治疗周期长,治疗过程曲折的心里准备,请医生设计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才有可能彻底摆脱流泪、流脓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