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急性胃肠炎(acutegastroenteritis)是由于理化及生物因素所致的一种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炎症,多见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夏秋季好发。一般起病较急,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并伴不同程度的发热、寒战、头痛等。急性胃肠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但病情严重者会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甚至休克,可危及生命。临床分类根据病原体不同可分为:1、病毒性肠胃炎又称病毒性胃肠炎,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以呕吐、腹泻、水样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可发生在各年龄组,婴幼儿多见。临床上可出现发热、恶心、厌食、腹痛等中毒症状,免疫力正常者病程多呈自限性。其中轮状病毒、诺罗病毒和肠腺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体。2、细菌性肠胃炎由细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肠道传染病,一般为急性表现,也有病程超过14天的迁延性腹泻。常伴有脱水和或水电解质紊乱。一般为散发,也可出现爆发流行。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轻重不一,多为自限性,但少数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常见细菌有沙门菌属、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弯曲菌、耶尔森菌等。流行病学传染性有传染性。传染源1、被病原污染的水源、食品。2、被感染的患者、隐形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传播途径1、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通过食用污染的水源、食物而传播。2、人-人的密切接触传染。发病率急性感染性胃肠炎是世界各地各年龄段人群的常见疾病。在发达国家中,占所有儿童住院人数的10%~12%。死亡率全球每年约有300万到600万儿童死于感染性胃肠炎。好发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婴幼儿、老人、有免疫抑制或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的人为高危人群。好发季节好发于夏秋季节。症状总述急性胃肠炎症状特征和轻重程度变化不一。多数起病急,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寒战、头痛等。少数患者可因频繁吐泻,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甚至出现休克、急性肾衰竭、肠系膜血管栓塞等症状。并发症1、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腹泻时大量水和电解质丢失,进而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严重者可能致死。儿童、老年人及体弱者易发生。2、休克严重感染或吐泻可能会引起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增快、四肢温度下降、脉搏增快、血压进行性降低。3、急性肾衰竭常为细菌感染所致,其中大部分为肾前性肾衰竭,与肾血流急剧障碍有关。小部分为肾性衰竭。表现为少尿、无尿,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其他系统受累等症状。4、肠系膜血管栓塞发生肠坏死,早期表现为脐周或上腹剧烈绞痛伴频繁呕吐,中期表现为持续性腹痛、便血、呕咖啡样呕吐物,后期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发热、脉速和中毒性表现。病死率高,达90%以上。病因总述急性胃肠炎一般是由理化及生物因素所致,其中病毒感染是引起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因。其发生多源于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不干净的食品。基本病因1、细菌或病毒感染、细菌毒素中毒进食被病毒、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不洁食物或水源所致。常见的细菌有沙门菌属、大肠埃希菌、弯曲菌、葡萄球菌、耶尔森菌等;常见的病毒有轮状病毒、诺罗病毒、肠腺病毒等。2、物理因素进食过冷、过热或粗糙的食物。3、化学因素药物、烈酒、浓茶、咖啡、香料等损伤胃粘膜。4、精神因素(1)精神、神经功能失调。(2)各种急重症的危急状态。(3)机体的超敏反应。危险因素免疫力低下是本病的危险因素。检查预计检查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血常规、血生化检查、便常规、粪便培养+药敏试验、粪便病原学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腹部超声、腹部CT、胃镜、结肠镜等,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体格检查部分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腹部听诊可闻及肠鸣音,触诊有轻度腹部压痛,有时可触及胀气的肠袢。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外周白细胞总数有助于判断病因。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多为正常,少数可稍升高。沙门菌感染者血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副溶血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白细胞数可增高达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可能为寄生虫感染。2、血生化生化检查中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用于评价患者的病情,能早期发现如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3、便常规便常规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或寄生虫感染。粪便一般呈稀水样,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血水样便镜检可见多数红细胞,少量白细胞。血性粘液便则可见到多数红细胞及白细胞。4、粪便培养+药敏试验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细菌感染患者粪便培养可有致病菌生长,有利于确诊。同时可做药物敏感试验用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5、粪便病原学检测(1)电镜或免疫电镜:可从粪便提取液中检测出病毒颗粒。(2)粪便特异性病毒抗原检测:通过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可对粪便中特异性抗原进行检测。(3)核酸检测:可以特异性检测出粪便病毒核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4)凝胶电泳分析:可对轮状病毒、肠腺病毒等进行详细的分型和判断。6、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若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增高则有诊断意义。影像学检查1、腹部超声对于以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来就诊的患者,需行腹部超声排除诊断急腹症的可能,如胰腺炎、阑尾炎等。2、腹部CT(1)CT有助于鉴别急性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2)当有侵袭性肠道沙门氏菌感染或耶尔森氏鼠疫杆菌感染的老年患者或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经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时,CT可能有助于诊断并发症,如主动脉炎、感染性动脉瘤、腹膜炎、肠穿孔、毒性巨结肠。其他检查1、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胃粘膜情况,有助于诊断和鉴别,不作为常规检查。(1)检查前准备:检查前禁食8小时,前5~10分钟吞服麻醉药物。(2)检查过程:在该检查中,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医生使用一根带有摄像头的纤维软管,从口腔进入,通过食管的自然腔道进入胃、十二指肠,观察黏膜情况。2、结肠镜检查对于急性腹泻的鉴别诊断可选择结肠镜,但一般不推荐使用。结肠镜可用于确认结肠粘膜炎症状态,对巨细胞病毒肠炎和艰难梭菌肠炎的诊断特别有用。一般来说,结肠镜检查对慢性腹泻的鉴别诊断意义更大,尤其是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嗜酸性胃肠炎等诊断更有帮助。(1)检查前准备:检查前一日进流质饮食,当日晨禁食,前3小时嘱病人饮主要含磷酸缓冲液的清肠液,用于肠道清洁。前5~10分钟肌注阿托品,以减少肠蠕动。(2)检查过程:在该检查中,医生将肠镜头端涂上润滑剂后,嘱病人张口呼吸,放松肛门括约肌,将镜头按压滑入肛门,从肛门逐段缓慢进入直肠、乙状结肠,观察病变情况及范围。诊断诊断原则急性胃肠炎的诊断需综合流行季节、临床表现及血常规、便常规、粪便培养等明确诊断,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依赖于特异性病原学检查,必要时需行腹部超声、腹部CT、结肠镜等进行鉴别。在诊断中,医生需要排除霍乱、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胰腺炎、淡漠型甲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疾病。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可疑污染食物摄入史(尤其在在已知爆发期间)、未经处理的地面水或已知胃肠道刺激物摄入史;近期旅游史;或与患有相同疾病患者接触史等。2、症状起病急,有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或不伴血液和粘液)等消化道症状,可伴食欲减退、乏力、发热、头痛和肌肉酸痛、体重减轻等。3、体征腹部听诊可闻及肠鸣,触诊有轻度腹部压痛,有时可扪及胀气的肠袢。4、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检出特异性抗原或血清检出特异性抗体,细菌感染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5、排除产生类似症状的胃肠道传染性疾病如霍乱、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及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胰腺炎、淡漠型甲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鉴别诊断1、霍乱二者均表现为呕吐、腹泻。其区别在于霍乱表现为无痛性泻吐,先泻后吐为多,且不发热,粪便呈特征性米泔水样。而急性胃肠炎常有腹痛,粪便呈稀水样。可通过临床表现、便常规、粪便病原学检测等进行鉴别。2、急性细菌性痢疾二者均可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其区别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一般呕吐较少,且粪便多为粘液脓血便。而急性胃肠炎常有呕吐,粪便呈稀水样,少有黏液和脓血。可通过临床表现、便常规、粪便培养进行鉴别。3、溃疡性结肠炎二者均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其区别在于溃疡性结肠炎为慢性疾病,粘液脓血便为其特征性表现。而急性胃肠炎起病急,病程短,多表现为稀便、水样便。可通过便常规、结肠镜进行鉴别。4、急性胰腺炎二者均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其区别在于胰腺炎引起的腹痛,于呕吐、腹泻后不能缓解。而胃肠炎引起的腹痛于呕吐、腹泻后可不同程度的缓解。可通过查血、尿淀粉酶及超声等进行鉴别。5、淡漠型甲亢二者均可出现厌食、腹泻。其区别在于淡漠型甲亢常伴心动过速、房颤等,按胃肠炎治疗无效时应考虑。而急性胃肠炎患者无基础疾病一般无以上症状。可通过便常规、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进行鉴别。6、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二者均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其区别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常为老年患者,表现为突发性上腹痛伴呕吐,可伴背部牵涉痛,而急性胃肠炎一般无背部牵涉痛。通过心电图、心肌酶、便常规等可以帮助鉴别。治疗治疗原则急性胃肠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病毒性胃肠炎的治疗无特效药,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细菌性肠胃炎以对症支持治疗和抗菌治疗为主。对症治疗1、呕吐、腹痛明显者,可口服丙胺太林或皮下注射阿托品。2、能进食者应给予口服补液盐(ORS)。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腹泻频繁者,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脱水严重甚至休克者,应及时静脉补充液体,保持电解质平衡并给予抗休克处理。3、出现酸中毒酌情补充5%碳酸氢钠注射液。4、腹泻严重者,如不怀疑艰难梭菌或者O157:H7大肠杆菌感染,可考虑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剂、洛哌丁胺等。急性期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因严重脱水而导致休克时,需紧急治疗。1、取平卧位,必要时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2、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3、维持较正常体温,低体温时注意保温,高温时尽量降温。4、尽早建立静脉通道,并用药物如多巴胺等维持血压。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多饮水,做好床边隔离。2、急性胃肠炎可通过人-人传播。应避免接触污染的食物和水源、禁食不新鲜食物、纠正不良卫生习惯,从而减少疾病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3、监测每日大便次数和性状,做好记录。4、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充足的睡眠。药物治疗1、解痉药阿托品类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慎用或禁用阿片制剂,因其能强烈抑制肠蠕动,使肠毒素易被吸收而加重中毒或诱发中毒性巨结肠。2、抗感染药物细菌感染所致急性胃肠炎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选用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病毒感染所致急性胃肠炎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治疗药物。3、肠粘膜保护制剂蒙脱石散剂用作腹泻的辅助治疗,对各种腹泻有良好疗效。可吸附病原菌和毒素,并能通过与肠道黏液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黏液屏障,以防御病原体的侵入。4、微生态疗法常用制剂有益生菌和益生元,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粪球菌等。益生元包括乳果糖、果寡糖、菊糖等。目的是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生物屏障,拮抗病原菌定植侵袭,有利于腹泻的控制。但注意口服活菌制剂应该与抗生素隔2小时左右,以免被杀灭,影响疗效。相关药品丙胺太林、阿托品、东莨菪碱、口服补液盐(ORS)、碳酸氢钠、多巴胺、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洛哌丁胺、双歧杆菌、乳酸菌、粪球菌、乳果糖、果寡糖、菊糖手术治疗一般无需手术治疗。治疗周期急性胃肠炎的治疗周期多为1~2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治疗费用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日常总述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个人饮食卫生,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多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心理护理1、心理特点由于急性胃肠炎发病急,症状激烈,患者痛苦不堪,常有焦虑、恐慌、失眠、情绪不稳等情况,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心理压力较大,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支持。2、护理措施患者要正确看待疾病,保持积极心态,多与医护人员沟通,咨询疾病相关知识;家属也要多理解、关怀患者,从各方面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用药护理1、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昏、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转氨酶和血尿素氮增高,并呈一过性,出现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2、甲硝唑可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一般不影响治疗。少数可发生荨麻疹、潮红等,均属于可逆性,停药后可自行恢复。3、注意益生菌和益生元部分药物需低温冷藏保存,且口服活菌制剂应该与抗生素隔2小时左右,以免被杀灭,影响疗效。生活管理1、卫生保健注意手卫生,纠正不良卫生习惯,保持饮食及餐具的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换衣物。2、日常生活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身心愉悦,不酗酒,减少对胃肠粘膜的损害。3、增强体质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可增强免疫力。体虚及老年人注重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复诊须知急性胃肠炎患者应遵照医嘱进行随访,复查便常规、血常规,判断病情是否有效控制、治疗是否有效。特殊护理1、腹泻护理患者应记录呕吐、大便、小便的次数、量和性状。在腹痛剧烈时按照医嘱服用解痉剂。2、肛门护理腹泻患者排便次数多,常出现肛门口疼痛,患者可用温水冲洗,局部凡士林软膏外涂以缓解症状。预后一般预后急性胃肠炎一般为自限性疾病,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儿童、老年人、免疫缺陷或合并其他疾病者预后较差。病情严重患者可发生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危及生命,极少数可发展为慢性腹泻。危害性1、频繁腹泻,影响患者正常生活。2、严重的吐泻可能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发生休克,危及生命。3、极少数可发展为慢性腹泻,以致营养不良。自愈性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可自行恢复。治愈性部分患者可自愈,多数病情较重或无法自行缓解的患者通过及时的药物治疗也可治愈。治愈率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饮食饮食调理急性胃肠炎与饮食关系密切,且患者抵抗力差,消化能力降低,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卫生习惯,避免疾病加重与复发,帮助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饮食建议1、急性期给予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逐步增加蛋羹、肉汤。2、临床症状消失后,鼓励患者选择粥类或面条等半流食,并嘱咐患者少量多餐。3、待大便成型后才能恢复正常饮食。4、由于呕吐、腹泻引起大量消化液丢失,应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多饮水。5、进食和饮用新鲜干净的食物与饮用水。饮食禁忌1、急性期禁食油腻、生冷食物。2、禁食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避免高渗性腹泻。3、避免食用不新鲜食物及未熟透的食物。预防预防措施本病能够通过注重饮食卫生、接种疫苗进行预防。此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体育锻炼也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1、避免接触不干净的食物和水源。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3、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对适龄婴幼儿可接种减毒轮状病毒疫苗。4、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相关疫苗6~24月龄婴幼儿口服减毒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最有效方法,其有效率达80%以上。免疫力低下以及急性胃肠炎者为接种禁忌证。就医指南家庭处理1、腹泻、呕吐患者可在家口服加盐的米汤、糖盐水。2、服用蒙脱石散剂观察腹泻有无好转,如无明显好转,请及时就医。门诊指征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须及时就医咨询。就诊科室1、病情平稳者请于消化内科就诊。2、儿童患者请到小儿科就诊。就医准备1、请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好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2、医生可能会对腹部进行体格检查,穿着宽松易于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检查。3、医生可能要求进行血生化检查,尽量空腹去医院就诊。4、若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就诊病历与检查报告,如化验单、B超单、用药单等。6、请记录好所需询问的问题。7、可由家属协同就诊,注意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1、您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出现的?2、您出现这些症状前有无明显诱因?持续了多长时间?3、您的症状哪些情况下会缓解或者加重?4、您的大便平时正常吗?大便是什么样子的?每天几次?5、您最近有吃不干净的食物吗?6、您之前有过胃肠疾病吗?是否进行治疗?7、您自行吃过什么药?有无缓解?8、您对什么食物或药物过敏吗?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1、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2、我的病能治好吗?严不严重?和我一样患这个病的人多吗?3、这个病会不会传染?怎么预防传染?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需要吃多久?5、需要住院治疗吗?医保能报销吗?5、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疗效怎么样?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能完全治愈吗?7、治好后容易复发吗?可以怎样预防复发?8、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9、我还需要复查吗?复查些什么项目?
概述胆囊结石(cholecystolithiasis)是发生于胆囊的结石疾病,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胆囊结石的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在进食后出现腹部隐痛、不适症状,当结石阻塞胆囊管时会出现胆绞痛症状。患者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部分患者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积极地手术或药物治疗。临床分类1、按化学成分分类(1)胆固醇类结石: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①纯胆固醇结石可为单发或多发,球形,呈皂白色或黄色,剖面可见放射状结晶,核心可有少量胆色素,胆固醇含量>90%。②胆固醇混合结石,多发,多面体形。表面褐绿色,可有花纹,剖面分层,可见结晶,胆固醇含量>60%。(2)胆色素结石:胆色素结石的胆固醇的含量一般为40%~45%。①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结石,胆固醇含量<45%。可为单发或多发,呈红褐色或黑褐色。形状不定,星块或呈泥样,也可为小砂砾样。较大结石剖面可见年轮样层状结构。多为胆色素混合结石。②纯胆色素结石,呈黑色小结石。2、根据患者表现分类(1)无症状胆囊结石(阴性结石)。(2)有症状胆囊结石。流行病学传染性不会传染。发病率胆囊结石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趋势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好发人群1、多发生于40~50岁人群。2、好发于女性。3、肥胖人群发病率高。4、有印第安基因或是家族史的人发病风险高。好发地区我国以北京、上海、西北和华北地区胆囊结石发病率较高。症状总述临床表现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部位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约有50%的胆囊结石患者终身无症状,即无症状结石。较大的胆囊结石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较小的结石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后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典型症状有症状胆囊结石患者主要表现为:1、消化不良大多数患者在进食后,特别是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隐痛、饱胀不适,常伴暖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2、胆绞痛当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体位改变,结石移位并嵌顿于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汁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发生阵发性绞痛。疼痛位于上腹和右上腹部,多伴恶心呕吐,可向肩胛部和背部放射。严重时伴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发症1、急性胆囊炎由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口再加感染引起。起病与胆绞痛相似,但伴有发烧、脉快、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炎症表现,以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等胆囊区的腹膜刺激征。不伴黄疸或血、尿淀粉酶增高。2、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由降入胆总管的胆囊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阻塞胆总管出口,再加感染引起。起病与急性胆囊炎相似但全身炎症表现更重,并有黄疸。表现为夏科三联征:上腹痛、寒战、黄疸;容易发生休克。3、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若降入胆总管的胆囊结石在通过或停留于胆总管出口处时可诱发胰腺炎而不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称胆源性胰腺炎。起病与胆绞痛相似,但脐上、剑突下的压痛范围较广。4、胆囊积水是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口但未引起继发感染或胆绞痛的结果。胆囊管口长期阻塞后,胆囊胆汁中的胆汁色素被吸收,剩下无色透明的液体,称为“白胆汁”。5、胆道梗阻结石造成胆道梗阻后,引起梗阻上游的胆囊或胆管扩张,结石可因此而松动、向上漂浮使梗阻解除。或者造成梗阻的结石不大,也可能被驱过胆囊管或Oddi括约肌而使梗阻解除。随后炎症消退,症状消失。经过一段平静的间隙期后,一般都会再次发作。处于间隙期的病人,又像出现梗阻前一样,或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仅有所谓的“慢性胃病症状”。6、胆囊癌由于胆囊结石的存在,患者有发生胆囊癌的可能,出现胆囊癌的风险高于常人。病因总述胆囊结石是多种发病因素作用的结果,病因复杂。可导致胆固醇与胆汁酸磷脂浓度比例的变化以及胆汁淤积的因素均可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基本病因1、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和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明显增高,胆汁酸盐和卵磷脂含量相对减少,不足以转运胆汁中的胆固醇,此种胆汁为胆固醇过饱和胆汁,即为成石胆汁。2、胆固醇的成核过程异常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汁中存在成核因子如糖蛋白、黏蛋白和钙离子,可促使成核和结石形成。3、胆囊功能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差,胆汁淤滞利于结石形成。4、雌激素可促进胆汁中的胆固醉过饱和。与胆固醇结石形成有关,所以,胆固醇结石在女性中多发。危险因素1、肥胖。2、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缺乏运动,饮食过于油腻等。3、年龄较大,如超过40岁。4、女性处于怀孕期间。5、处于胃肠道手术后或是长期进行肠外营养。6、有印第安族基因或是胆石病家族史。7、患有肝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检查预计检查当患者有进食后腹部隐痛不适、突发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然后通过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初步了解患者情况,再通过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X线、CT、MRI等检查观察疾病征象,必要时还会进行细菌培养了解感染情况。体格检查医生首先会检查患者的一般情况,检查患者有无血压、体温的异常改变。然后会重点进行腹部检查。了解患者有无腹肌僵硬、腹部压痛等情况,检查有无腹水出现、能否触及肿大的胆囊等,初步了解患者病情。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医生可通过白细胞计数升高等情况判断患者是否有胆囊炎等感染性疾病出现。2、血生化可通过胆红素、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等物质水平的变化了解患者有无肝肾功能的异常或是胰腺炎的发生。3、细菌培养如有明显的感染征象,可通过细菌培养了解患者感染的情况,有利于诊断以及治疗。影像学检查1、超声超声可以便捷、准确的发现结石的征象,表现为强回声团,后有声影,可随着患者的体位改变而移动。2、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无创检查。多数情况能发现结石,可全面的反应结石的数量、大小、位置,还可发现胆管狭窄、胆道扩张等情况。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是有创检查。医生会通过内镜或是穿刺等方式注入造影剂,然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能较好地反应胆道系统的各种情况。但是会对患者产生创伤,医生会酌情选择。4、X线医生可通过X线发现含钙较高的结石,同时还能通过膈下游离气体判断患者是否有胆囊穿孔等情况发生。5、CT、MRICT除可提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阳性胆囊、胆管结石、胆总管扩张之外,还可见到胰腺肿胀、胰周有渗出液等征象。正常胆囊MRI呈圆形或椭圆形,胆囊的MRI信号强度与胆汁浓度有关,对阴性结石判断优于CT。通常会在需要时进行这些检查。诊断诊断原则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规律以及症状程度的变化,并询问患者饮食习惯、运动情况,了解可能的危险因素。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X线、CT、MRI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胆绞痛病史加超声检查,超声发现胆囊内有强回声光团、其后有声影,并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即可确诊。鉴别诊断1、慢性胃炎主要症状为上腹闷胀疼痛、嗳气、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史。纤维胃镜检查对慢性胃炎的诊断极为重要,可发现胃黏膜水肿、充血、黏膜色泽变为黄白或灰黄色、黏膜萎缩。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胃镜检查进行鉴别。2、消化性溃疡患者有溃疡病史,上腹痛与饮食规律性有关。可通过钡餐检查以及纤维胃镜观察到溃疡征象,有助于鉴别。3、胃神经官能症虽有长期反复发作病史,但与进食油腻无明显关系,往往与情绪波动关系密切。常有神经性呕吐,每于进食后突然发生呕吐,一般无恶心,呕吐量不多且不费力,吐后即可进食,不影响食欲及食量。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鉴别。治疗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与患者的病情有关。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对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一般治疗1、症状严重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2、进行饮食管理,必要时应禁食。药物治疗1、溶石类药物如熊去氧胆酸,是溶解胆固醇结石的药物,对于已经形成结石的病人,溶石效果不确切。也可用于预防结石复发。2、抗胆碱类药物疼痛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类药物,常用药物有山莨菪碱等,可以解除胆道痉挛,缓解疼痛不适,但可能会出现口干、皮肤潮红、视力模糊、排尿困难等副作用。3、抗生素类药物当出现急性胆囊炎发作或合并化脓性感染时,可能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如头孢他啶、克林霉素等,如有厌氧菌感染还可加用甲硝唑等。4、非甾体抗炎药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可缓解胆绞痛症状。常见的有布洛芬、阿司匹林等。5、镇痛药物如果疼痛症状严重,必要时也可使用阿片类药物,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相关药品熊去氧胆酸、山莨菪碱、头孢他啶、克林霉素、布洛芬、阿司匹林手术治疗1、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预防性手术治疗,每6个月随访观察。无症状胆囊结石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1)结石数量多及结石直径≥2cm。(2)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3)伴有胆囊息肉>1cm。(4)胆囊壁增厚(>3mm),即伴有慢性胆囊炎。2、需要进行治疗的胆囊结石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通过腹腔镜切除胆囊,缓解患者症状,还能预防胆囊癌的发生。如果患者病情复杂或是医院难以施展腹腔镜手术,也可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适应证包括:(1)胆绞痛反复发作的胆囊结石。(2)有并发症的胆囊结石。其他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经皮胆囊碎石溶石及胆囊闭腔术也可用于胆囊结石的治疗,但疗效不确切,有一定危险性,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择。治疗周期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治疗费用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日常总述患者要注意术后的康复注意事项,保护伤口、合理运动。在生活中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体恢复。注意遵医嘱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术后护理1、术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待身体恢复后可由一些简单的活动逐步过渡到日常活动,但不要进行激烈的对抗性运动。2、保护伤口,不要牵拉、抓挠。避免伤口接触污物。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出现渗血、流脓等情况要及时治疗。生活管理1、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2、注意休息,避免熬夜。3、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复诊须知遵医嘱复查,了解身体恢复情况以及有无结石复发。预后一般预后本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结石可以取出,症状得到缓解。如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可能出现胆囊炎症、穿孔甚至出现腹膜炎等情况。危害性1、本病会影响患者正常饮食,出现胆汁淤积时还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影响患者正常生活。2、胆囊结石如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可能进而出现胆囊炎症、胆囊穿孔等情况,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胆囊癌。治愈性本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避免疾病进一步进展。复发性部分患者的胆囊结石可能会复发。进行胆囊切除的患者通常不会复发。饮食饮食调理术后先遵医嘱进食。恢复正常饮食后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限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有利于身体恢复。饮食建议1、术后先进流食。待医生允许后可选择半流食,然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2、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3、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鸡胸肉、鱼肉等含脂肪较少的食物。4、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5、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西蓝花、哈密瓜等。6、保证足量的饮水。饮食禁忌1、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2、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度节食。3、避免摄入过量的脂肪,少吃动物脂肪、油炸食品。4、戒酒,少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预防预防措施主要通过生活方式的管理降低发病的可能。1、规律饮食,按时吃饭,可选择少食多餐的用餐方式。不要过度节食。2、尽可能均衡饮食,保证蔬菜、水果、粗粮等含膳食纤维丰富食物的足量摄入。合理摄入胆固醇、脂肪等物质。注意充足饮水。3、适当运动,维持正常的体重。4、出现其他肝、胆疾病应及时治疗。就医指南急诊(120)指征当患者出现难以缓解的剧烈腹痛、昏迷、皮肤湿冷、血压骤降等情况时,应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门诊指征1、近期反复出现上腹部隐痛、进食后腹部不适;2、右上腹或上腹部持续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放射;3、恶心、呕吐。出现以上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就诊科室1、当患者腹痛剧烈、有休克表现时,应前往急诊科就诊。2、当患者病情较稳定时,可选择肝胆外科或普通外科就诊。就医准备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2、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