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和网络是一种工具,本身不构成吸引力,不会上瘾,通过它们接触到的网络游戏、购物网站或不健康的网站才是困扰孩子的东西。先说一下游戏障碍,《游戏障碍防治的专家共识2019版》所载,游戏障碍的患病率为3.5%-17%,这个比例可是不小的。孩子沉迷于游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别的系统暂且不说,仅大脑神经中枢系统所受到的损害就已经很严重了。青少年正处于用脑强负荷时期,平时正常进餐尚不足以全面充分补充各种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所需物质,何况那么长时间得不到营养物质供给,神经活动所需物质如神经递质等等更容易出现异常,容易诱发其他的精神障碍,或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互为因果互相加重。耽误了学业还是轻的,有的孩子因此走向了犯罪。如为了游戏充值就去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钱,打人甚至杀害他人,危害数不胜数。长时间不与外界接触,社会功能就会下降。看到这些家长就会焦虑,想急于改变这些,这我很理解。那么家长和家庭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战胜那些诱惑呢?家庭。是孩子所处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孩子所接触外界的第一个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反之,家长最了解孩子,也最愿意为孩子付出,所以家庭的帮助对孩子的作用是最大的。通过工作经验和文献报道的总结,把家长需要做的事情归纳为四个词。 一、观察。观察孩子。到底玩多长时间?有没有影想他的学习和社会功能。孩子打游戏时喜欢哪一类游戏?孩子喜欢摆弄手机,是研究手机的哪一种功能,还是。做什么?孩子在忽然对游戏感兴趣的时候出现过什么事情,情绪和行为有什么异常等等。恰当的评估孩子对手机的态度。 二、交流。交流这个词说来说去很俗套。似乎会说话就会交流,而且有的家长人际关系广泛,善于与人交往,与孩子交流似乎不成问题。但事实却是与孩子谈话没有效果,后来孩子只是应付,不坦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了。还有的话不投机半句多,甚至争吵起来。孩子委屈不被理解,有的逐渐出现心情低落,甚至自残自杀。家长抱怨孩子难管,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这就是交流出现了问题,当家长或孩子发现交流出现困难,但又不知道哪出了问题时最简捷的方法就是找我们专业人员来分析疏导。交流的目的之一是要获得孩子沉溺游戏的精神心理背景和动机。以上这两条是对孩子的一个恰如其分的客观评估,既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三、引导。通过上两步的总结。我们可以抓住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或针对孩子遇到的应激事件,把孩子引导到现实生活中来,如对手机内部结构感兴趣的孩子,我们可以培养他对无线电半导体这些东西感兴趣。喜欢枪战冒险的游戏的,我们可以带他去到现实当中去,组队打比赛。 四、培养。这是最难做到的,也是最有用的办法。众所周知,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在这里指的好习惯指的是自我管理的习惯。培养这个习惯,首先,需要一个充满这种习惯氛围的家庭环境,家长从自身做起,做事准时准点,不拖拉,不推诿,负责任,既有原则,又很灵活,兴趣广泛又不沉溺其中。其次,信任孩子,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让孩子有机会去尝试,摸索和总结自我管理的经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最终形成习惯。 如果这些工作您觉得不知该从哪做起,不知道怎么去了解孩子情况或发现孩子的情况比预想的要更加严重,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心情低落、自伤伤人等冲动行为,就不要在家里等待了,就最好来咨询我 ,以免贻误病情。
大脑里出现这么多奇奇怪怪现象的机制至今不明,每种说法所涉及的物质或现象都要涉及各种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不从吃中得来,又能从哪来呢?药物也是口服,但是作用在神经活动的中下游神经递质浓度上,如果神经递质没有增高或减少,那就用不着药物,而且药物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正确的摄取食物和补充营养素才是营养神经,修复神经,进而消除精神状况的根本办法。以下列举几种精神异常机制说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营养元素是多么的重要。 1神经递质假说,认为精神出状况与神经递质有关,大脑中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多巴胺、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正常情况下处于一定范围之内,增多和减少都会带来异常感觉。那怎么造成了神经递质增多和减少呢?人体中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如神经递质一般需要一系列生化反应才能从食物摄入的蛋白质一步步产生出来,某一步生化反应不能正常进行,生产不出来下一步生化反应所需物质就会呈现出疾病状态,人体很多疾病都是这种病因所致。举例来说常见的巨幼红细胞贫血,就是由于体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造成脱氧尿嘧啶核苷一磷酸转变成脱氧胸腺嘧啶核苷一磷酸的生化反应受阻,结果导致合成红细胞DNA的原料脱氧胸腺嘧啶核苷三磷酸(dTTP)缺乏,最终得上了巨幼红细胞贫血这个病。以此类推神经递质及其受体、转运体合成所需要的原材料也都是食物摄入的各种营养素,经过生化反应得到的。如果某种营养素摄入不足或生化反应中所需的酶、辅酶、辅基、一碳单位的载体缺乏终将造成神经递质等物质减少,如果代谢这些神经递质的酶等物质出现缺乏,那么这些神经递质就会积累增加,超过正常范围。也会带来精神症状。 2炎症反应机制,该观点认为认知情绪等问题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某些膳食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影响脑内单胺类神经及其递质的浓度进而对个体的情绪和认知产生影响。有研究显示不健康的西方饮食模式与较高炎症标志物水平相关,容易引发精神出状况,相反健康的膳食组成,降低了炎症标志物水平,症状得到改善。 3氧化应激的机制,此观点认为认知情绪异常可能是体内抗氧化作用减退,氧化作用增强,导致大量氧化中间产物堆积,大脑神经细胞容易受到氧化产物自由基的攻击,发生氧化应激损伤,造成精神出状况。不健康饮食中有抗氧化能力的食物很少,造成血浆中抗氧化物浓度和抗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健康饮食有很多抗氧化成分能够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4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机制,认为该因子广泛存在于大脑的各个部位,对大脑神经元的存活修复具有很大的作用,能刺激神经细胞突起的生长和长芽,增加神经递质的合成,改变细胞膜上离子通道活性,尤其是对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发育分化与生长再生具有维持和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健康膳食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不健康饮食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次摄入高脂膳食就会使血浆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下降近30%以上。 各种机制虽然还没有足够证据说明是精神状况的病因,但它们的共同特点都与饮食有关,正确的饮食不但能够营养修复神经,去除掉不利于神经生长的内环境,还能直接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所以我们对食物的选择,营养成分的添加还是要多关注一些,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的补充各种营养物质,与药物、物理及心理治疗等治疗方法一起进行达到综合干预精神异常,这要比单一治疗方法的疗效更好。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了当电极刺激到大脑特定部位就会引发人们的特定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活动。如恐惧、愤怒、紧张、口渴、饥饿、拒食、猜疑、回忆往事等。后来也发现,当人们处于愤怒恐惧等状态时,脑电波会改变。在精神状态异常时脑电波也会改变。但由于精神系统的异常状况种类较多,不能一一描述,仅以典型的众所周知的举例。在精神分裂症的时候,脑电波出现α波减少β波增多,左右两半球同步性降低,θ波活动增多,波幅变异系数增大。慢频率波及很快的频率波有显著较高的功率,而α波带动功率较低。有人据此提出“去同步化”的高频脑电活动,可能是精分遗传素质的电生理表现。大脑侧化现象,精分左侧α波的功率减少,抑郁症右顶α波功率减小。这说明大脑里各种异常都有脑电波的改变。 不同的方法被用于改善这些异常状况,产生了不同脑电波改变。如用药前后相反,快α波和快β波显著减少。其机制或许为成年及儿童分裂症和高危儿童是一种过度觉醒,有低电压去同步化的快活动脑电图模式,有遗传决定的多巴胺和胆碱能活动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可以用药物纠正,但实际有困难,如副作用。也有人提出用其他方法如冥想,瑜伽增加α波,减少β波,效果不明显。
脑神经元的节律性电活动是脑的工作形式,这种节律性的电活动可以通过仪器观察测量到,我们称其为脑电波。为了描述它的特征借用了频率、振幅和波形三个物理特性,将常见的脑电波分为五种:δ(Delta)波,频率范围为0.5-3.5Hz,波幅为100-200uV;θ(Theta)波,频率范围为4-7Hz,波幅为50-100uV;α(Alpha)波,频率范围为8-13Hz,波幅为30-50uV;β(Beta)波,频率范围为13-35Hz,波幅约为30uV;γ(Gamma)波35-55Hz。至于波形,绝大多数是不规律的正弦波形,一些特殊的形式如尖波、棘波和方波等大都是在病理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脑电活动与大脑功能是紧密相关的,有研究资料证明,脑电波在婴儿出生前就存在,随着脑的发育节律逐渐增高。由初生婴几的节律约为1次/秒,逐渐增加到10岁时10次/秒的振动。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节律也加快。13岁开始出现成年人的α波,14至15岁后出现全部成年人的节律和波形;19至20岁,脑电波相对稳定,80岁以后其节律又逐渐下降,向相反方向发展。根据脑电图和脑发育的关系,一般认为,如果12岁以上的青少年仍出现大量像婴儿所具有的δ波,则智力可能发育不良。 脑电活动与大脑功能又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在不同的生理功能状态下脑电波是不同的,如在我们觉醒期卖力工作时我们的脑电波是β波,而安静闭目养神时就进入α波了,一旦昏昏欲睡,这时的脑电波就是θ波,进入深睡眠阶段我们进入δ波,总体特征是频率下降,振幅升高,提示脑皮层细胞的活动并没有完全停止,面是处于一种有别于清醒时的活动状态。又如以闪光照射眼睛或者给予突然而来的声音刺激,正常成年人脑电波的α节律的振幅会下降,有时甚至消失。这种由于眼、耳受刺激而产生α节律降低或消失的现象,称为“α节律抑制”。此外在多种脑器质性疾病中都观察到了脑电活动的异常。 另一方面,脑电活动异常时,也会改变脑功能状态或造成精神状态异常变化,例如发放低频脉冲的电睡眠仪以电流诱导神经细胞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产生睡眠。也有实验观察到,电刺激动物大脑的特定部位会引起动物的不同反应,如让凶猛的公牛停止格斗,让猫暴食或厌食。又例如在癫痫发作,某一部位神经元突然地出现异常电位,并以这种暴发性节律为优势波及整个皮层,多数细胞同步工作,当这种暴发性电波漫延到大脑不同部位就会出现不同反应,如扩散到皮层听觉区就引起听幻觉,扩散到视觉区就引起视幻觉,扩散到达皮层运动区则引起肌肉强烈抽搐。 大脑有脑电波,自然就有电磁场。实验也证明了脑是一个电磁场,各自有自己的频率、波长和振幅,经研究发现,脑电磁场有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脑电磁波在信息传递和有机体实现控制的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如在大脑神经细胞同步化(同时兴奋),不仅是通过接触性(突触传递),而且很可能是通过激发性(电磁波)的途径来实现的。又因为脑电磁波类似于无线电台天线发射的电磁波,可以用于无线电广播,人的脑电磁波也可能传递信息。于是有专家考虑,把一个人看成是收音机,把另外一个人看成是发射台。信息传递借助于脑无线电磁波来实现。
工作中常常会有住院患者问:“我能出院了吗。”对此问题需要从多角度客观评价是否达到出院标准。 首先,疗效怎么样,好没好,好多少,有学者把疗效大致分为3方面: 1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症状即异于过去,异于常人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3种情况: ⑴正常精神活动之外新增的。如幻觉、妄想。 ⑵正常精神活动的加强。如情感高涨、抑郁、焦虑。 ⑶正常精神活动的减退或丧失。如思维贫乏、意志缺乏、情感淡漠。 最佳的药物治疗指正常精神活动之外,新增的症状消失,加强、减退或丧失的正常精神活动恢复到正常水平。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方面的表现恢复到病前的正常的精神活动状态。有时有部分残留症状也可出院,但危及自己和他人人身安全的,影响依从性的,影响社会功能的症状必须去除才能出院。 2对环境等应激事件的适应能力方面。患者发病后对外界应激的适应能力减退。有效的治疗要使患者的适应能力得到恢复。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是和当时所处的家庭、学校及单位等环境有关的,即将回到那个环境中,是否有信心和能力适应,也是考察是否能出院的条件之一。 3社会功能方面。社会功能包括学习、工作、社交、生活等诸多能力,各种精神疾病都会对社会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最佳的治疗应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完全恢复,回归社会。出院后是否有什么计划可以折射出社会功能。如果最基本维持生命的生活功能如三餐、饮水、夜眠、二便等都难以执行的话还是难以出院的。 其次、药物不良反应,如椎体外系反应等,如果出现了要缓解后才能出院。 三、密切关注患者的思想行为举动,如有隐匿的自残自杀等观念和行为的不适合出院。 四、关注患者治疗依从性。依从性决定出院后是否配合治疗,依从性不好需要具体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在院调整治疗药物,如当患者对服药有抵触情绪时,应明确是他对疾病缺乏认识,还是存在无法忍受的不良反应。若为前者则应进一步治疗,促进其自知力的恢复,若为后者则应积极处理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 希望以上几点提示能帮助到患者。
传统封闭式精神科病房不允许陪护,也就涉及不到这个问题。但由于传统封闭式精神科病房环境较拥挤嘈杂,有些家属觉得家人住在这里没病也得憋吓出病来,不愿让家人住传统封闭式精神科病房。尤其患者是青少年,他们的父母希望孩子得到尊重和重视,不放心孩子自己住院,怕孩子吃亏而焦虑不安,希望能够陪伴孩子住院。这造成了条件较好的开放式精神科医院,如我院,的快速发展来满足多元就医需求。但相应的也就产生了题目中这个问题怎么陪护最有利于患者,针对这个问题归纳总结了几点。 首先,要意识到医院是不同于家的另一种环境。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是和环境有关的,很多精神问题的诱发与家庭环境密不可分,那么住院治疗时就要避免把家庭环境这种诱发因素再带入病房这个环境中来,否则家庭环境这个诱发因素会继续作用于患者,延长住院治疗时间。陪护家属要意识到自己角色转换,不要再用过去在家里的交流方式,不要试图通过“鼓励”“说服”“唤醒”或“教育”的方式改变患者的症状,不知怎么劝说时安静陪伴,密切关注患者的行为举动,及时制止危及自身或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如自残自杀等有损身体的行为。关注患者日常生活情况,如进食、水的情况,睡眠的情况,尿的量和频次是否异常,大便有没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其次,要有慢病心理准备。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起效缓慢,疗效不会短时间内起效,反复发作的患者治疗愈发困难,进展有可能会较缓慢,精神障碍不像阑尾炎,手术切除病灶后很快就好了,精神障碍治疗需要一个缓慢过程。有的孩子入院后,家长把自己的事情都放下,要等孩子恢复正常后再去处理,恨不得三天,五天就能治好或明显好转,再去做自己的工作,结果没有预想的快,自己的工作也耽误了。 三、信任医生。用哪种药是医生对患者个体化考虑后的结果,既不要听到、看到他人或网络上关于某药的负面评论或看到说明书里有很多不良反应,就认为某药不好,质疑医生给予的药物,拒绝使用;也不要听到某药好评,看到别人用某药很快好转,而要求医生换那种药,频繁换药会使治疗陷入被动,一般换药的指征包括:1、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变更诊断。3、治疗剂量持续至少六周后,仍然没有什么疗效。 四、正确认识和对待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一些只是一过性的如恶心、睡眠增多等,虽然难受程度甚至超过没吃药的时候,给人以越治越坏的感觉,但坚持几日后就会缓解。有些副作用则需要药物治疗,如椎体外系反应。还有的严重不良反应,会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处理。所以既不要忽视药物不良反应,也不要稍有不适就害怕的不得了。 五、全面客观评价患者疗效。治疗后好没好,好多少要从以下3方面来全面观察和客观评价。 1患者的症状,即异于过去,异于常人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3种, ⑴正常精神活动之外新增的症状。如幻觉、妄想。 ⑵正常精神活动的加强。如情感高涨、抑郁、焦虑。 ⑶正常精神活动的减退或丧失。如思维贫乏、意志缺乏、情感淡漠。 有效的药物治疗指正常精神活动之外,新增的症状消失,加强、减退或丧失的正常精神活动恢复到正常水平。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方面的症状缓解,恢复到病前的正常的精神活动状态。 2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应激适应能力。患者发病后,客观与主观生活质量都会出现下降,对外界应激的适应能力减退。有效的药物治疗要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到良好的状态,适应能力得到恢复。 3患者的社会功能。各种精神疾病都会对患者的学习、工作、社交或生活料理能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效的药物治疗应使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回归社会。 如果这几方面还远未达到或又出现新的问题就难以说治好了。 六、关注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以药物治疗举例,关注药物治疗依从性可以从患者的服药态度角度去观察。当患者对服药有抵触情绪时,应明确是他对疾病缺乏认识,还是存在无法忍受的不良反应。若为前者则应进一步促进其自知力的恢复,若为后者则应积极处理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
边缘型人格障碍国内流调研究很少,所以具体发病率也没有准确数字,国外研究发现它是个非常常见的常见病,发病率达百分之一点几到八点几,即使国内外有一定文化差异的因素,国内发病率也不会很低,当我们在看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条目时,你就会发现我们周围许多人很明显有几条,但是国内的精神病学的书籍却很少写上这个精神障碍,由于对此障碍不熟悉或其他原因,临床很少诊断,还易当成与其相似或有交集的其他精神障碍。它的定义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人际关系、自我意象、情绪不稳定及显著冲动行为的心理行为模式。总体特点是不稳定和涉及多方面问题,涉及多方面问题是指涉及认同、人际关系、自我意象、情绪及行为等多方面,与回避型人格障碍相反,它是在人格障碍诊断条目中不一致性是最高的,诊断条目中除第三条和第七条有点联系,其他条目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不稳定是指情绪不稳定,行为不稳定,自我意向不稳定,而且这种不稳定是一个动态的。青春期大部分人有不稳定不成熟表现,这是正常的,成年后趋向成熟稳定,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仍处于不稳定,似乎是停留在青春期的成年人,或者说是青春期往成年期的一个延续。所以在初中就被定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这是不对的。对于刚过十八周岁生日不久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结论也操之过急了,成年的人格障碍应该成年后有问题,刚18岁或过18岁几个月的成年人往前回溯时还都未成年处于青春期,不能确定是否有问题。青春期在每个人身上持续时间是不同的,虽然年龄过18周岁了,但青春期不一定就过去了,所以25岁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很合适的,25岁的时候肯定是过了青春期了,这个时候再说他的这个性格问题就比较严谨一些。不稳定再加涉及多方面问题,要很好把握就需要较强的辨识能力。 下面看一下诊断标准:在DSM-V里面,它的诊断标准一共有九条,其中大于等于五条即符合诊断标准。 第一、竭力避免真实的或想象的被别人抛弃。 这条和精神病学的症状学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它既反映了人际关系也反映了自我意象,心理学认为人们和别人的关系,特别是恋爱的关系,经常是在和自己恋爱,自我意象在这里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人际关系是不稳定的是被抛弃的,自我意象也是有问题的。可以采用下面四个问题来了解是否符合此条目: 1当你得知你和别人的关系不再继续时是否感到难受? 2你曾做过一些什么避免失去你的伴侣吗? 3你与其他人是否有类似的困难,如和医生? 4由于你为避免这些关系所做的事,别人是否感到害怕和恼怒? 他们往往采取激烈的、过激的手段来避免真实的或想象出来的被抛弃,这些手段会使别人害怕和恼怒。甚至为了预防被抛弃,先把别人抛弃。总是被抛弃的人,要考虑是否为边缘型人格障碍。 第二、以理想化和贬低两个极端为特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这个主要是讲在理想化和贬低两个极端下的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什么是理想化?什么是贬低。理想化就是比实际好得多,完美的,贬低就是比普通的差得多,一无是处。有了这种认识,行为上就会表现出爱你就把你抱在怀里,恨你就把你推到山崖里式“爱憎分明”的人际关系。可以问: 1你曾与你的伴侣有过冲突吗? 2你是否多次与别人关系破裂? 3这种愤怒与憎恨是否也发生在对你的治疗师和其他人? 愤怒和憎恨应该不发生在医生、心理师(或其他帮助他的人)上的,可是在此障碍中可以发生,因为要不就是极端的好,要不就是极端不好。典型案例关系最终破裂,因为理想化里不能有一点不满,有一点不足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贬低,最终关系破裂。 第三、认同障碍:显著和长期不稳定的自我意象和自我感。 自我意象在精神病学的症状学里面是不谈的,而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这个问题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了解。 1你是什么样性格?有什么与众不同和独到之处。这个问题就是你觉得你怎么描述你自己。 2你曾感到不知道自己是谁吗?不知道自己应该相信什么吗? 3你是否思考:我是谁?我注重什么?我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 4这些感觉是一致性还是经常变化? 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认同的问题,青春期自我认同往往会出现问题,这并非病态,因为这个时间段就是一个容易对自己认同出现问题的时间。对认同障碍这个问题评估的一致性,容易出现问题,因为不同的人对认同障碍的理解可能不一样,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第四、至少在两个方面具有可能导致自我损害的冲动行为。包括五个方面: 1是否大量花钱导致负债? 2是否常在聚会的时候大吃大喝? 3是否尝试吸毒? 4是否有过疯狂驾驶? 5是否采用危险方法进行性活动? 这些问题受到文化差异影响,在美国用比较好,在中国不太实用,在这五项里面符合两项就达到标准。 第五、反复发生的自杀行为、姿态或威胁和自残行为。 这也是自我意象不稳定,这种自杀呀,和一般自杀不一样,一般的自杀,常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和路径,开始是不想活,后来想到了死,开始是被动自杀,想哪天被汽车撞死,再逐渐出现一些主动自杀的想法,并开始去准备落实,如要上吊,要准备绳子,最后去实施这些,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自杀往往是一个姿态性的、景遇性的,说自杀就自杀,是很严重的威胁手段,也会擦枪走火,造成真正的死亡,也是很危险的。自残行为,我们可以看到其手上、胳膊、大腿有很多疤痕。要问以下问题来了解情况: 1是否曾经威胁自杀或者企图自杀? 2是否伤害过自己的身体? 第六、由于显著的心境变化而导致的情绪不稳定。 两个问题帮助了解患者情况: 1你的心情是否容易倾向从一种感觉转为另一种感觉啊,如在一天中? 2你是否很容易变得不高兴、烦躁、焦虑或恼火? 这是一个情绪变化很大的表现。这要和表演型的人格障碍相鉴别,边缘型人格障碍往往是对人际事件的反应,表演型是自主的行为,他要通过这种情况来获得别人的注意,情绪很肤浅,很不稳定。边缘型人格也是情绪很不稳定,但是不能说肤浅,肤浅的东西肯定不稳定,但是边缘型人格的事情,不是用肤浅能够解释的。 第七、慢性的空虚感。 1你是否常常感到生活没有意义没有目的? 2你是否在许多时间感到相当空虚? 这里的空虚是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孤独和空虚,也可以有人格解体一样的感觉。 这条和第三条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但是他们有点类似,这个慢性空虚感可以被患者意会慢慢理解。 第八、不适当、强烈发怒或难以控制发怒。 1是否经常感到愤恨或愤怒? 2当你在发怒时通常会发生什么事? 3你是否曾经真的大声叫骂和吵架? 4你是否摔过东西? 5你是否打过架? 正常现象也会出现敌意,看它有没有必要。此条愤怒是抱有敌意的,而且这种愤怒敌意是没有必要的,是不恰当的。 第九、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1你是否有过奇怪的或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果有可能是偏执的一些观念出来了。 2你是否一度感受不真实,或你从现实生活中被隔离开来了? 3你是否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你却不知道在干什么? 4这些体验在你紧张时发生? 5这些情况是持久的,还是短暂的的、一过性的? 因为有严重的分离症状,易被认为是精神病。但要注意他的偏执观念和分离是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 治疗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药物它的适应症是边缘型人格障碍,但文献报道多种药物可以用于此障碍。
所谓的成人“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成人注意缺陷障碍,此精神障碍发病率2.5%(DSM-V),发病率是很高的,但在我们身边很少听到谁得了这种精神障碍,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了解一下成人注意缺陷障碍这个疾病,过去认为成人注意缺陷障碍是由儿童注意缺陷障碍发展而来,现在有研究显示,与儿童注意缺陷障碍是两种不同精神障碍。 成人注意缺陷障碍常出现的临床表现有: 一经常组织事情有困难。 二经常逃避需要大量持续用脑的任务。 三经常不能注意细节或犯粗心的错误 四经常很难遵从指令且完不成工作任务。 五经常注意持续时间短。 六经常因外界刺激而分心。 这些症状特点是给人的感觉没有什么大问题,顶多就是工作能力差,结果工作效率低而已。如果不加提示,患者自己都说不清楚症状,旁边的人也说不清楚患者哪出了问题,这是因为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他是一个背景,背景出了问题不容易察觉。旁人也只会察觉到注意力低下的结果,如工作不能完成,效率低,并常简单归因为不努力,这和另外两种精神疾病情况不同,一种是自己能说清楚的如焦虑,另一种是自己说不清楚,旁边人的人说得清楚,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很难说明自己的症状,甚至注意不到自己有注意缺陷的问题,就是常见病却又不常见的一个原因,除此以外,还有以下原因,80%患者存在共病,就是同时发生两种或以上精神障碍,症状的叠加掩盖很难翟清看清,再加对既有诊断的满足也造成常见病不常见,如既往曾诊断焦虑症,如果合并成人注意缺陷障碍的时候,就容易把成人注意缺陷障碍的症状和焦虑的症状混淆,认为是焦虑的表现,不容易看到注意缺陷这个问题,很容易满足于现有的诊断,而不再去深究。第三,不仅宣传程度不够,就连医学教科书和诊断标准都没有讲这个疾病,临床工作者就不易注意这个精神障碍,当然诊断此精神障碍的就会少。另一方面,对非医学人群科普宣传就更少了,极少人知道成人注意缺陷障碍这个疾病。第四,药物治疗问题也影响着人们对此精神障碍的认识。国际上普遍认为首选药物是托莫西汀,但在国内,这个药的说明书只有儿童的适应症,成年人使用的话,属于超范围使用,影响了治疗也就影响了诊断。第五,精神障碍分类里面把成人注意缺陷障碍和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现象一起放在精神发育障碍里面,这使得容易忽略这个问题,因为儿童这个神经发育障碍基本上都是儿童的事情。 综上,凡是有工作效率低下。近记忆力差的成年人,排除痴呆,不能随原有精神疾病的缓解而缓解,那就应该高度怀疑他是不是成人缺陷障碍的问题了。应该按照成人注意缺陷障碍的诊断标准来对它进行问诊。我们看一下诊断标准,首先是症状学标准 第一条,经常不能密切关注作业、工作和其他活动,或者在这些活动中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第二条,在任务和游戏中经常难以维持注意力。 第三条,当别人对其说话时,经常看起来没有在听。 第四条,经常不遵循指示,以致无法完成家务和职责。 第五,经常难以组织任务或活动。 第六,经常回避、厌恶精神上需要持续努力的工作。 第七,经常丢失任务或活动所需的物品。 第八,经常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分神。 第九,经常在日常活动中忘记事情。具有上述症状中的五条以上。这些症状存在于家里、学校或工作中、与朋友亲戚的互动中的两个或更多的场合。持续了半年出现这些症状。如果诊断成人注意缺陷障碍化,这些症状不能仅仅出现在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症状,也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解释。 成人注意缺陷障碍的药物治疗。首选托莫西汀,但说明书上没有此适应症,如果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情况逐渐调整剂量。有文献报道理想疗效的剂量是1毫克/千克体重,有一部分人群会出现副作用。其他药物有中枢兴奋药及抗抑郁药等。
痴呆中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约占所有痴呆类型的60%,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4%-7%,年龄平均每增加6.1岁患病率升高一倍,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AD患病率高达20%-32%,2001年,全球的AD患者超过2千万,估计2040年将超过8千万,全球每四秒就会出现一位新的患者。AD的一个特点是常常出现精神情绪和行为异常。所以我们精神科对此病也非常熟悉,并在临床工作中总结了几点沟通交流经验。 1、沟通交流总体方法,语言听和说是所有活动的基础,谈话投机下面的活才好干。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消除背景噪音,控制合适的温湿度,保持空气清新。然后,耐心等待,等待他们把正在进行的活动做完,或告一段落再讲话。讲话时保持微笑,态度尊敬,语言礼貌得体,语速要慢,语调轻柔,语气温和,要有引人入胜般地吸引力,引起患者注意。要把每次的谈话都当做是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保持新鲜感,不厌其烦地自我介绍,并且不断地叫他的名字或他喜欢的昵称。说话时轻柔的触碰他们的手,手臂或肩,给他们以支持。尝试非语言的交流,如使用手势。当患者说话时,要努力倾听,鼓励他们表达和对答,给予充分的反应时间,不要催促,不要抢话,不要嫌慢而让患者用点头摇头代替语言,相反要鼓励多说话,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如食物名称、形状、味道、喜欢不喜欢等,不论他们说什么都要有耐心,不要因为他们说的难以理解就粗暴武断的打断,或不让说话,更不要争论,言语粗暴。对有精神症状的患者,诉说自己的症状内容如妄想等时,可以与之谈论,把它看做是思想和愿望的表达,不要试图去纠正他,更不要批评打断。患者沉默时要区别对待,沉默不是愤怒或抑郁所表现出来的话,可以接受,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沟通的方式。 2、涉及情绪感受的交流,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减退,情感功能愈发显得突出,情绪会波动不稳定,一些场景普通人不觉得有什么情绪起伏,而他们却有可能表现激烈,所以身边有事情发生或周围环境有变化的时候要提前考虑患者的感受,提前告知安抚,如要离开或结束一个活动时,提前让患者知道,提前十分钟说一次,五分钟后再说一次,多说几次,使患者有时间消化情绪波动。在患者感到不安时,可以给患者他喜欢的感到安心的东西,如患者熟悉的喜欢的的物品,小动物布绒玩具或者松软的靠垫。 3、涉及行为上的交流,劝说痴呆老人做一件事,或行为上的改变是很困难的,常常会发生冲突,引发双方的不愉快,大喊大闹,甚至肢体冲突,结果事情没做,还使得血压上升,不利于健康。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简单说停,更不要与患者正面的冲突,可以提出邀请,提供选择或转移注意到感兴趣的事情上,如当患者重复或固执地干一件事的时候,可以提议新的活动或带他出去散散步。对正确的行为则要坚持,如日常护理常规和有规律的活动。对患者提出的正当要求,只要正常看护,不会影响生命安全的可以答应,如想要自己写备忘录、自己进餐等,不要图快速完成而去代劳。更不要简单地以不行不要拒绝了之。甚至应该鼓励他们使用备忘工具,如便条、日历和日记等,但不要让他们制定长期计划。对一些不会带来安全问题的行为可以适当放宽管理,如有的患者外走只是在一条路上走来走去,就没必要必须约束在房间里。 4、对一些能够改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事物都要充分了解、尝试和利用帮助交流沟通。如患者过去的性格、气质、经历、籍贯、信仰、习惯和爱好,包括食物、音乐、图画和照片等,在不会威胁患者健康的情况下,可以给患者吃爱吃的食物和饮料,去唤醒患者愉快感,可以欣赏讨论照片或图画的内容,回忆高兴的往事,音乐是超越语言的交流,可以播放熟悉的喜欢的音乐歌曲,而且音乐疗法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母语乡音的能力是患者最后消失的,尽量用他的母语或方言进行交流。 熟悉掌握痴呆患者沟通谈话技巧后有利于其他工作进行,如护理常规、生活技能训练、生活环境布置、脑功能维持活动、延缓认知障碍方法等,这些工作对痴呆患者也都非常重要,需要认真坚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