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着储存、浓缩胆汁的重要功能。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胆囊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术后,为了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患者需要遵循一定的饮食原则和注意事项。一、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原则怎么吃?——循序渐进恢复饮食首先纠正一个误区:“手术后需要等到肛门排气才能进食”,完全不需要!部分患者会有呕吐现象,多为全麻术后不良反应,一般不影响饮水和进食。如果进食后觉得腹胀或腹痛等不适,可以减量或暂停进食在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消化系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没有胆囊的情况。因此,术后早期应以流质食物为主,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食物,最后恢复普通饮食。腹腔镜胆囊手术恢复较快,手术后第一天早上即可少量多次饮温水,没有不舒服中午即可进量少量米汤或清稀饭,晚上适当加量及易消化食物。吃什么?——清淡易消化限制脂肪摄入:由于胆囊切除后胆汁浓度降低,患者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减弱,因此应严格限制脂肪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烹调时应选择低脂、少油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保持适量蛋白质: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身体组织的修复和生长。患者可选择鱼、虾、禽肉、豆腐等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作为主要蛋白质来源。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它们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维持低热量、低胆固醇饮食:超重和肥胖是胆囊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术后应保持低热量、低胆固醇的饮食习惯,以预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吃多少?——跟着感觉走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个人的消化功能也不尽相同,因此术后的饮食也一样。从清淡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进食后感觉随时调整。如开始进食脂肪类的食物后,如出现腹泻,腹胀等不适,及时停止,恢复到清淡饮食;如进食后无不适的感觉,即可逐步逐步增加含脂肪食物的量和次数。平时消化功能好的患者,这个过程可能较短;年老体弱及平时就有消化问题的患者,则宁慢勿快,切勿过量饮食,必须根据自身机体的消化系统对食物做出的反应来饮食调节 二、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 控制进食总量:每餐应保持七八分饱,尤其是晚餐,以避免因过量进食导致消化系统负担过重。减少动物内脏和蛋黄摄入:这些食物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过多摄入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身体健康。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以免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改善胆汁循环,预防胆结石形成。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围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持续上线便民新举措现在智慧医疗服务再升级住院实现线上线下自助办理啦简单几个步骤告别窗口排队带您轻松办理自助入院!线上自助办理患者接收到电话或者短信入院通知后,可通过以下路径进行入院办理信息填写页面第一步扫码关注新桥医院微信公众号或支付宝进入,选择入院办理第二步输入患者信息、点击入院办理第三步完善并核对信息第四步预交金充值第五步办理成功线下自助办理第一步前往门诊一楼A区“入院自助办理区”第二步点击“入院办理”按钮,插入医保卡第三步点击“选择办理方式”按钮,核对完善个人基本信息(优先选择医保卡办理)第四步缴纳住院预交金第五步缴费成功后,凭缴费凭证到入院证左下方指定的住院楼层护士站报到温馨提示:1.为保障就诊人员信息安全,请务必携带本人医保卡/身份证进行实名制办理,确保入院个人信息完整、准确。2.入院自助办理机已开通其他便民功能,包括床位预约、医保登记、住院预交、清单查询、物价查询等,有需要的患者可自助体验。3.入院自助办理机在主病房大楼、第二住院部、第三住院部一楼及病区楼层均有分布,可按需就近使用。4.通过以上任意一种方式办理入院后,您可直接到入院科室护士站报到入住。5.因入院办理时未携带医保卡进行医保联网患者,请不用担心,出院结账办理前通过入院自助办理机进行自助医保登记,即可成功实现医保结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胆石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虽有很多治疗的方式,但复发率较高,病患不同程度地受到疾病的折磨。一般而言,若无特别禁忌,胆石症的治疗仍以腹腔镜胆囊切除为主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的“金标准”术式,LC凭借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而且胆囊疾病患者病情大多数为非危重,治疗较为简单,因此,胆囊疾病患者适合日间模式,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已被证实。 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LC)是近年来兴起的手术模式,结合了快速康复外科等多种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对符合一定适应症的患者院前完成预约、检查,24小时完成入院手术、术后观察、康复出院等环节。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哪些优势?时24小时完成!入院当天手术,第二天上午出院,迅速回归生活环境采用院前预约制,减少手术等待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感染少住院时间短,减少院内感染机会。体验好就医体验好,患者更容易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患者满意度较高。哪些患者可以做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胆囊息肉≥1CM或者有症状的胆囊息肉患者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的患者需要手术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流程?门诊预约:门诊挂号,医师评估是否符合“日间手术”适应症,完成所有术前检查,等待入院住院手术:办理住院手续,当日手术、术后观察 出院:第二日早上办理出院手续日间腹腔镜切除术居家护理?伤口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患者出院后每天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的现象,术后可以使用碘伏对伤口进行换药消毒,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炎症感染。饮食指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对胆汁的调节作用突然间丧失,进食的时候胆汁的分泌量会增加,肝脏分泌的胆汁直接流入肠道,可能部分患者在早期会对脂肪消化不耐受,进食油腻会发生腹泻;但时间长了胆总管会代偿性扩张,代替胆囊成为储存胆汁的容器,腹泻症状就会消失。因此,建议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禁忌油腻、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禁忌烟酒;同时需要鼓励患者多食用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例如:水产品、瘦肉等,但少食甜牛奶、豆奶粉等含糖饮料,以防腹胀。鼓励患者多食用一些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例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胆囊切除后患者存在的消化不良等现象大约会延续6个月左右,故而需要患者养成良好的、规律的饮食习惯,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运动指导 胆囊切除手术后,通常两周左右就可以开始运动。运动需要循序渐进!刚开始要选择一些强度比较低、短时间内的运动,比如:快走、瑜伽、太极拳等,能够促进切口愈合,加快身体的恢复,对机体非常有利。如果在快走以后出现身体不舒服,可适当推迟进行活动的时间。部分人体质比较好,就可以提前运动。根据自己耐受情况,适当增减锻炼的强度和时间。用药指导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一些具有消炎利胆作用的药物,按需定期回医院复查,对自身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纠正,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李裕明医生门诊开放时间:每周星期三:8:00-12:00,13:00-16:40 门诊5楼E区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新桥正街183号(重庆市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 微信公众号预约手机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点击【掌上医院】完善个人就诊信息(可添加5位就诊人)点击【预约挂号】(可预约7日内号源,新号源开放时间为每日20:00)点击【当日挂号】(可预约当日内号源)点击【预约取号】预约挂号成功后,请在就诊当日提前30分钟预约取号银医自助机预约持患者本人身份证或医保卡在门诊楼1-7楼自助机上进行预约挂号 窗口预约不会使用智能服务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请持患者本人身份证、医保卡,到门诊楼二楼B区预约挂号咨询窗口预约。
“隐形杀手”—胰腺癌 癌中之王什么是胰腺癌,让我们一探究竟热播电视剧《人生之路》马栓车祸死了,付阿婆胰腺癌走了,留下巧珍独自带娃生活。 这位有着独特“怪脾气”的上海阿婆下线,大家在悲伤的同时也在好奇,到底什么是胰腺癌,竟让出身豪门的她都束手无策?胰腺癌的外号一:“隐形杀手” 由于胰腺是位于胃和脊柱之间,深藏于腹部深处的腺体,胰腺癌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起病隐匿,而且容易被误诊为胃肠、血糖疾病,致使错失最佳治疗时期。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丧失手术机会,导致胰腺癌预后差。据临床统计显示,90%的胰腺癌患者被确诊时已进入晚期,8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后因局部进展和转移而无法实施手术治疗。胰腺癌的外号二:“癌中之王” 以前,人们谈癌色变,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大部分癌症的生存率都在提高,例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近几十年来,生存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胰腺癌,胰腺癌的生存率一直停滞不前,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5%至10%,绝大部分患者在诊断胰腺癌半年内死亡,是所有的恶性肿瘤中,生存率最差的,死亡率最高的,所以,胰腺癌称为“癌中之王”。 胰腺到底有什么用? 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器官,长约15厘米,宽约3厘米,整体外形像个红薯,一般藏在胃的后下方。这也是为什么胰腺癌引发的疼痛,常常被人误认为是胃痛的原因。 在人体消化工厂中,胰腺担任着消化和代谢的重要职责,具体工作分两块:生产消化酶和调节血糖。当食物进入胃部,胰腺就会进入消化模式。胰腺内的外分泌细胞会分泌出大量胰液,可加速食物消化,使其变成可以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葡萄糖等。食物被分解,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也会增大,为了调节血糖浓度,胰腺中由神经内分泌细胞组成的“胰岛”便会分泌激素进入血液中,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从而进行血糖调节。胰腺癌选人也会“看脸” 这5类人最危险1.吸烟吸烟为胰腺癌首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相对危险度是非吸烟者的1.5倍,而且随着吸烟数量增多而增加。2.饮食结构 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如多肉类、高碳水化合物都是与胰腺癌发病有关的因素。动物实验证明高脂肪饮食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酗酒也与胰腺癌有关。饮食结构中高纤维、新鲜水果和蔬菜的人群患胰腺癌较少。3.环境因素 与胰腺癌有关的职业是与化学物质和金属接触的工作,如β-萘胺和联苯胺。4.遗传易感性胰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约10%的胰腺癌患者具有遗传背景,患有遗传性胰腺炎、Peutz-Jeghers综合征、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遗传性肿瘤疾病的患者,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5.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之一,尤其是慢性钙化性胰腺炎。需要注意的是,胰腺炎发作也可能是胰腺癌的首发症状。慢性胰腺炎癌变风险高达27倍。同时导致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也是导致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如长期饮酒、吸烟、暴饮暴食等,损伤的细胞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下,就有可能导致癌变。早发现早治疗才是上策胰腺癌早期症状有哪些疼痛(腹痛、腰背部疼痛)腹痛或者腹部不适(易误以为胃病)是胰腺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大多数病人只有上腹部胀痛、钝痛或隐痛等严重不适症状,可慢慢发展为进行性、持续性中上腹部疼痛,亦可表现出腰背部出现持续性的疼痛(易被误诊为腰肌劳损),在大酒大肉、高脂饮食后表现为腹痛加剧,腹胀加重,大便干燥等。黄疸主要表现为巩膜和皮肤变为黄色,大便呈陶土色,小便为深黄色,同时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而且呈进行性加重现象,黄疸是胰腺癌一种最重要的临床表现。血糖突然升高胰岛素就是胰腺分泌出来的,当胰腺出现病变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如果家族没有糖尿病史,年纪也不是很大,血糖突然升高就一定要注意,关注一下自己的胰腺是否存在病患。体重下降,消瘦进行性加重在胰腺癌早期时,患者就会出现消瘦、体重降低等情况,随着病情发展,胰腺癌到了晚期时,患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消瘦。胰腺癌的早期筛查手段1.CT:诊断胰腺癌最常用的方法,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密度及血供情况。2.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CA125等。但肿瘤标志物缺乏特异性,对诊断起提示作用。3超声内镜: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已成为胰腺癌定位和定性诊断最准确的方法。4MRI、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等筛查手段。胰腺癌的治疗胰腺肿瘤都是恶性的吗并不是所有的胰腺肿瘤都是恶性的,像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囊性肿瘤这些都是胰腺的良性病变,只要通过及时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目的,预后比胰腺癌好很多。 通过B超、CT等辅助检查可以将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囊性肿瘤与胰腺癌鉴别开来。防胰腺癌,请坚持做好这4点1、减少摄入高脂高糖的食物研究表明,摄入过量高脂高糖的食物,会使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日常饮食要做到均衡、多样,果蔬、粗粮都要吃一些,少吃高脂高糖的食物。2、戒烟限酒烟酒里面含有的有害物质,会导致身体患癌的风险显著增加,随着吸烟饮酒量的上升,患病风险也会上升。只要是吸烟、饮酒,都会给健康带来威胁,而且没有安全的量!3、适当运动运动可帮助增强抵抗力,对于预防多种疾病均有帮助。运动的同时还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不要熬夜。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采取快走、慢跑、打羽毛球等,对于预防癌症有一定的作用。4、避免暴饮暴食在暴饮暴食的过程中,胰腺需要分泌大量的胰液,来帮助进行食物的消化。长此以往下去,会让胰腺超负荷运行,容易引起功能性损伤,如不及时干预会发展成慢性胰腺炎,乃至诱使胰腺癌的发生。防胰腺癌,可以这样吃卵磷脂:保护胰腺内分泌功能卵磷脂对胰腺内分泌功能有好处,能促使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将血糖运送到人体细胞中,减少对胰腺的伤害;还可将多余的胆固醇分解、消化和吸收,从而减少胆结石的形成,预防胆源性胰腺炎。代表食物:动物内脏、蛋黄、大豆等硒:保护胰腺外分泌功能硒元素可以促进胰腺腺泡合成,以及分泌淀粉酶、脂肪酶,保护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正常进行。而且硒元素能直接作用于癌细胞,是癌细胞的“杀伤剂”,可以帮助预防多种癌症。代表食物:贝类、海鲜类、鹌鹑蛋、大蒜、蘑菇、紫薯等维生素E:保护细胞膜、防癌维生素E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脂溶性维生素,能增强微粒体上酶蛋白的合成和氧化酶的功能,对细胞膜产生保护作用,有效降低细胞癌变的几率。代表食物:坚果、动物内脏、瓜果、豆类等温馨提示:如有类似症状,请及时就诊肝胆外科门诊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8:00—12:00 13:00—16:40 节假日:8:00—12:00 若遇医师临时停诊时,医院会短信通知您,请及时预约其他医师。但不排除未收到短信的情况,建议来院前查看医院微信公众号实时排班,查看“掌上医院”-“当日挂号”界面该医师是否临时停诊。微信公众号预约手机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点击【掌上医院】完善个人就诊信息(可添加5位就诊人)点击【预约挂号】(可预约7日内号源,新号源开放时间为每日20:00)点击【当日挂号】(可预约当日内号源)点击【预约取号】预约挂号成功后,请在就诊当日提前30分钟预约取号银医自助机预约持患者本人身份证或医保卡在门诊楼1-7楼自助机上进行预约挂号窗口预约不会使用智能服务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请持患者本人身份证、医保卡,到门诊楼二楼B区预约挂号咨询窗口预约。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胆囊结石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一不小心,体检就发现了胆囊结石。哪个人身边的朋友和熟人中间没有胆囊结石,好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为代表,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10%左右,而我们国家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在很快逼近这个发病率了。不少朋友的胆囊结石和大家“和平共处”10年了,医院的一些医生提醒有可能癌变,那么,得了胆囊结石,究竟离胆囊癌有多远?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二者的关系。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435例胆囊癌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女性的胆囊癌发病率高于男性,约为男性的2~6倍。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密切相关,约85%胆囊癌患者中合并有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患者中的胆囊癌发生率为0.3%~3%[J Surg Oncol,2008,98(7):485-489.;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1,16(5):560-563],这个结论的解读就是胆囊癌病人胆囊癌的发生大部分都和胆囊结石有关,而且胆囊结石病人中发生胆囊癌的比例还不算低!国内的一个研究也证实类似的观点,在316例胆囊癌患者中156例 (49.4%) 合并胆囊结石,其中胆囊充填型结石30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 胆囊结石是胆囊癌唯一的危险因素,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中未行根治性手术以及TNM分期为ⅢB、Ⅳ期的比例均较胆囊癌非胆囊结石患者高 (均P<0.05) (这句话的意思是胆囊癌如果同时合并胆囊结石,那么这类病人属于胆囊癌晚期的比例明显升高,就是前面的未行根治性手术以及TNM分期为ⅢB、Ⅳ期的病人,因此效果不好。)。结石直径越大或充填型结石的发生胆囊癌的相对危险度增加[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8,27(08),939-944]。胆囊癌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有很大的不同:亚洲是一个高发区域。当然更多类似的文献就不赘述了。为什么胆囊结石可以引起胆囊癌?其实这个与最近一些年的一个热点话题有关,那就是炎症与肿瘤有关,持续的慢性炎症容易导致癌变。比如慢性肝炎容易导致肝癌,宫颈炎症容易导致宫颈癌,类似的,胆囊结石特别是大的结石或者充满型结石更容易引起胆囊炎症,经过长久的比如十多二十年的慢性刺激就有可能导致癌变。研究也发现,胆囊结石直径大于3 cm的患者得胆囊癌的风险是结石直径小于1 cm患者的10倍[Arch Surg, 2012, 147 (12) :1078-1083.], 且胆结石病史越长, 风险越大[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2, 11 (5) :433-436.]。稍微具体的讲,胆囊结石可以刺激胆囊黏膜上皮异型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同时结石的长期慢性刺激可以引起胆囊黏膜的肠上皮化生和鳞状上皮化生,如果合并感染可使胆汁中胆酸等化学成分转化成去氧胆酸和胆石酸, 二者是致癌多芳香族化合物,可导致胆囊黏膜上皮细胞DNA突变, 继而发生癌变引起胆囊癌[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 2010, 9 (5) :524-530. 实用肿瘤杂志, 2005, 20 (1) :10-11].这里再简单的普及一下胆囊癌的知识。胆囊癌不容易早期发现,很多病人一旦发现都已经偏晚了;胆囊癌的治疗效果相当不好,是和胰腺癌并驾齐驱的效果最差的癌肿之一,特别是稍微偏晚一点的胆囊癌容易转移,对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都效果不理想。如果不是早期胆囊癌,手术又不容易彻底根治,很容易复发和转移。最后我们总结一下:1 胆囊结石转变为胆囊癌还是小概率事件的。绝大多数胆囊结石都不会癌变。2 对于得了胆囊结石病程在10年以上,结石直径偏大特别是3厘米或者累计超过3厘米,或者数量偏多特别是充满型的胆囊结石,这类人群得胆囊癌机会大大增加,建议早期手术。3 胆囊结石是导致胆囊癌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胆囊结石人群特别是病程较长的一定要定期复查。
“隐形杀手”—胰腺癌癌中之王什么是胰腺癌,让我们一探究竟热播电视剧《人生之路》马栓车祸死了,付阿婆胰腺癌走了,留下巧珍独自带娃生活。这位有着独特“怪脾气”的上海阿婆下线,大家在悲伤的同时也在好奇,到底什么是胰腺癌,竟让出身豪门的她都束手无策?一、胰腺癌的外号一:“隐形杀手”由于胰腺是位于胃和脊柱之间,深藏于腹部深处的腺体,胰腺癌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起病隐匿,而且容易被误诊为胃肠、血糖疾病,致使错失最佳治疗时期。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丧失手术机会,导致胰腺癌预后差。据临床统计显示,90%的胰腺癌患者被确诊时已进入晚期,8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后因局部进展和转移而无法实施手术治疗。二、胰腺癌的外号二:“癌中之王” 以前,人们谈癌色变,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大部分癌症的生存率都在提高,例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近几十年来,生存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胰腺癌,胰腺癌的生存率一直停滞不前,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5%至10%,绝大部分患者在诊断胰腺癌半年内死亡,是所有的恶性肿瘤中,生存率最差的,死亡率最高的,所以,胰腺癌称为“癌中之王”。三、胰腺到底有什么用?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器官,长约15厘米,宽约3厘米,整体外形像个红薯,一般藏在胃的后下方。这也是为什么胰腺癌引发的疼痛,常常被人误认为是胃痛的原因。在人体消化工厂中,胰腺担任着消化和代谢的重要职责,具体工作分两块:生产消化酶和调节血糖。当食物进入胃部,胰腺就会进入消化模式。胰腺内的外分泌细胞会分泌出大量胰液,可加速食物消化,使其变成可以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葡萄糖等。食物被分解,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也会增大,为了调节血糖浓度,胰腺中由神经内分泌细胞组成的“胰岛”便会分泌激素进入血液中,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从而进行血糖调节。四、胰腺癌选人也会“看脸”这5类人最危险1.吸烟吸烟为胰腺癌首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相对危险度是非吸烟者的1.5倍,而且随着吸烟数量增多而增加。2.饮食结构 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如多肉类、高碳水化合物都是与胰腺癌发病有关的因素。动物实验证明高脂肪饮食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酗酒也与胰腺癌有关。饮食结构中高纤维、新鲜水果和蔬菜的人群患胰腺癌较少。3.环境因素 与胰腺癌有关的职业是与化学物质和金属接触的工作,如β-萘胺和联苯胺。4.遗传易感性胰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约10%的胰腺癌患者具有遗传背景,患有遗传性胰腺炎、Peutz-Jeghers综合征、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遗传性肿瘤疾病的患者,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5.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之一,尤其是慢性钙化性胰腺炎。需要注意的是,胰腺炎发作也可能是胰腺癌的首发症状。慢性胰腺炎癌变风险高达27倍。同时导致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也是导致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如长期饮酒、吸烟、暴饮暴食等,损伤的细胞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下,就有可能导致癌变。早发现早治疗才是上策五、胰腺癌早期症状有哪些1、疼痛(腹痛、腰背部疼痛)腹痛或者腹部不适(易误以为胃病)是胰腺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大多数病人只有上腹部胀痛、钝痛或隐痛等严重不适症状,可慢慢发展为进行性、持续性中上腹部疼痛,亦可表现出腰背部出现持续性的疼痛(易被误诊为腰肌劳损),在大酒大肉、高脂饮食后表现为腹痛加剧,腹胀加重,大便干燥等。2、黄疸主要表现为巩膜和皮肤变为黄色,大便呈陶土色,小便为深黄色,同时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而且呈进行性加重现象,黄疸是胰腺癌一种最重要的临床表现。3、血糖突然升高胰岛素就是胰腺分泌出来的,当胰腺出现病变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如果家族没有糖尿病史,年纪也不是很大,血糖突然升高就一定要注意,关注一下自己的胰腺是否存在病患。4、体重下降,消瘦进行性加重在胰腺癌早期时,患者就会出现消瘦、体重降低等情况,随着病情发展,胰腺癌到了晚期时,患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消瘦。六、胰腺癌的早期筛查手段1、CT:诊断胰腺癌最常用的方法,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密度及血供情况。2、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CA125等。但肿瘤标志物缺乏特异性,对诊断起提示作用。3、超声内镜: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已成为胰腺癌定位和定性诊断最准确的方法。4、MRI、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等筛查手段。七、胰腺癌的治疗八、问 :胰腺肿瘤都是恶性的吗并不是所有的胰腺肿瘤都是恶性的,像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囊性肿瘤这些都是胰腺的良性病变,只要通过及时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目的,预后比胰腺癌好很多。通过B超、CT等辅助检查可以将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囊性肿瘤与胰腺癌鉴别开来。九、防胰腺癌,请坚持做好这4点1、减少摄入高脂高糖的食物研究表明,摄入过量高脂高糖的食物,会使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日常饮食要做到均衡、多样,果蔬、粗粮都要吃一些,少吃高脂高糖的食物。2、戒烟限酒烟酒里面含有的有害物质,会导致身体患癌的风险显著增加,随着吸烟饮酒量的上升,患病风险也会上升。只要是吸烟、饮酒,都会给健康带来威胁,而且没有安全的量!3、适当运动运动可帮助增强抵抗力,对于预防多种疾病均有帮助。运动的同时还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不要熬夜。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采取快走、慢跑、打羽毛球等,对于预防癌症有一定的作用。4、避免暴饮暴食在暴饮暴食的过程中,胰腺需要分泌大量的胰液,来帮助进行食物的消化。长此以往下去,会让胰腺超负荷运行,容易引起功能性损伤,如不及时干预会发展成慢性胰腺炎,乃至诱使胰腺癌的发生。十、防胰腺癌,可以这样吃1、卵磷脂:保护胰腺内分泌功能卵磷脂对胰腺内分泌功能有好处,能促使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将血糖运送到人体细胞中,减少对胰腺的伤害;还可将多余的胆固醇分解、消化和吸收,从而减少胆结石的形成,预防胆源性胰腺炎。代表食物:动物内脏、蛋黄、大豆等2、硒:保护胰腺外分泌功能硒元素可以促进胰腺腺泡合成,以及分泌淀粉酶、脂肪酶,保护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正常进行。而且硒元素能直接作用于癌细胞,是癌细胞的“杀伤剂”,可以帮助预防多种癌症。代表食物:贝类、海鲜类、鹌鹑蛋、大蒜、蘑菇、紫薯等3、维生素E:保护细胞膜、防癌维生素E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脂溶性维生素,能增强微粒体上酶蛋白的合成和氧化酶的功能,对细胞膜产生保护作用,有效降低细胞癌变的几率。代表食物:坚果、动物内脏、瓜果、豆类等
肝癌的恶化性极高,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错过了早期发现的机会,直径小于5cm的肝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大于5cm就基本错过手术治疗的机会,据研究,从肝癌细胞在肝内出现,之后不断分裂、增生,直到肝脏里有小于5厘米的单个癌肿团块,约10个月的时间,而癌肿继续增大,超过肝脏的一个叶以上,又需要9个月的时间,而在这一阶段,病人才会出现症状,所以早期发现肝癌尽管十分困难,但十分重要。血液指标:反映肝癌的指标有肿瘤标记物,如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时间;超声:超声往往可发现肝脏有结节状改变,有可能是非典型增生或者肝脏肿瘤;影像检查:如核磁、CT,对于小结节,2cm以内的小结节,发现时应进一步核磁检查,分辨率更高;01.发现肝脏区疼痛 如果在肝脏上发生肿瘤以后,肿瘤会影响到肝脏功能并压迫到正常肝细胞,使肝细胞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患者就会发现肝脏区不舒服,有疼痛的感觉。02.有消化道出血症状 当肝癌细胞在肝脏静脉附近增生,引起肝脏静脉压力增高,影响到胃底静脉曲张时,会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胀、大便早晚不规律、消化不好、胃口变差,严重时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等症状。03.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 因为肝脏内肿瘤细胞坏死以后,释放致热原进入了血液循环;同时由于肿瘤患者大多抵抗力低下,容易同时发生炎症感染等情况,会伴有全身发热等表现。04.有全身消瘦无力的表现 由于肿瘤细胞在肝脏内繁殖扩散,影响到了消化系统的功能,造成营养吸收障碍和新陈代谢障碍;营养吸收不足就表现为全身消瘦和无力。05.有不明原因的下肢水肿因为肝脏肿瘤组织压迫到了肝脏静脉系统,或者肿瘤组织成为静脉中的栓子,使下肢的静脉回流受到阻碍,就会引起下肢的水肿。
小李最近愁的不行,本来就有选择困难症的她,越发抓不住头绪了。她得了胆囊结石,去问大医院说要切掉胆囊,可是网上搜了,又冒出了很多说要保胆,在头发被她抓落了5根之后,她还是忍不住来找问:你给我个说法,我这个胆囊你说切还是不切? 保胆与切除胆囊,其实有很悠久的历史,争论了上百年,反反复复。在19世纪最开始的?做法是只取出结石,不切除胆囊,结果发现,没有多久,病人的结石又回来了。所以在19世纪末,德国的医生提出了切除胆囊,之后这个方案就作为金标准应用到现在依然是主流,被国内外的绝大部分医生采用。其中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欧美和我国又流行了几年保胆取石的探索,但随后很快停止了,因为还是太高的结石复发率!最近几年,在一些医院包括很多民营医院出现了保胆的浪潮,在一些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也进行了尝试,不过大多数都退出了保胆的行列。 我们回顾一下医学界针对胆囊结石的大量摸索,发现凡是不用手术的治疗手段,最后都失败了!摸索之一:吃药化石。最经典的是熊去氧胆酸,在美国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对纯的胆固醇结石所以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有两个问题不能解决,第一,我国的胆囊结石绝大部分都不是纯的胆固醇结石,所以效果差,而且费用昂贵,超过了手术费用。第二,即使化石大法成功,因为产生结石的因素和“体质”存在,很快又会长出结石出来。因此,目前的应用范围很小,仅仅少数人进行试探性的治疗。摸索之二:超声波碎石行不行?以往的实践反复证明,不行,而且把事情搞的更糟!所以现在都没有人做了。本来是胆囊结石,一碎石就变成了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摸索之三:中药排石可行吗?中药确实可以将一部分胆囊结石排到胆总管,变成胆总管结石,但是,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将胆总管结石排到肠道,所以,严重不推荐中药排石。所以,要想治疗胆囊结石,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就是手术。下面是几个病人最关心的问题问题1:胆囊是解毒了,不想切除胆囊实际上是个理解误区。现代医学早已研究清楚,解毒主要是肝脏,不是胆囊,胆囊的功能主要浓缩和储存功能。浓缩就是压缩胆囊里面的水分,相当于压缩的更密一些。因此,胆囊切除后不影响解毒。问题2:胆囊是一个器官,不想切除,切除后会不会影响消化?胆囊确实是一个器官,但是和人体的其他器官比较,发挥的作用相对小很多,而且很容易被强大的人体其他器官替代。打一个比喻,相当于肝脏这个工厂生产产品,这个产品就是胆汁,胆汁是帮助人消化的,主要是消化脂肪。有胆囊在的时候,肝脏这个工厂持续的生产出来,然后运到旁边的胆囊这个仓库,存储一阵,然后吃饭的时候就一起发货到肠道消化。而胆囊切除之后,肝脏生产之后就源源不断的直接运送到肠道,但是生产的帮助消化的胆汁数量还是一样,不发生变化。只是发货方式不同。因此,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切除后不影响消化,人体也适应这个发货模式,该吃肉的吃肉,该喝酒的喝酒,生活一样的精彩! 问题3:不切除胆囊有什么危害没有?或者说胆囊结石会造成哪些后果?确实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即使得了胆囊结石可能一生都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临床的实践观察反复证明,大多数人会出现下面几个方面的定时炸弹隐患之一:胆囊排石造成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特别是比较小的结石容易排到胆总管里面,堵塞胆总管和胰腺到肠道的通道,从而引起胰腺炎,胰腺炎轻则住院治疗,重则有生命危险。 隐患之二:小石头容易胰腺炎,那大石头总安全吧!实际上,随着大家预期寿命的延长,胆囊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会造成胆囊炎症,而长期的慢性炎症是造成癌变的重要因素。比如肝炎和肝癌,宫颈糜烂和宫颈癌,等等。胆囊癌的病人往往伴随胆囊结石。因此,几年没有问题,如果几十年的胆囊结石?隐患之三:现在不疼痛,可是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疼痛了,到时心脏不好了,肺也不好了,做个手术医生胆战心惊,家人胆战心惊,你自己也可能睡不好。预期到时紧张,还不如提前消除隐患。隐患之四:对于打算怀孕的,真要提前切除。每年都要收几例怀孕的时候胆囊结石导致胆囊炎发作,这个处理就很头痛了。如何在治疗胆囊结石和小孩安全之间走钢丝,小孩的发育必然会受到影响,因为不能吃很多营养食品! 还有大量的隐患,就不一一列举了。 所以,有了胆囊结石,建议还是尽早手术,以消除隐患,无隐患一身轻! 第二个部分:如果做胆囊结石,选择什么手术方式好?切除还是保胆?在很久很久以前,其实也不久,也就20多年之前,开刀做是唯一的选择。后来因为腹腔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目前的最好的选择就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就是在肚子上面打三个孔,就做了手术。最快的手术仅仅需要不到10分钟就可以完成,出血总量甚至有可能不会超过1ml!比入院检查的血还少!但是大家经常听到还有什么保胆取石,还有什么单孔腹腔镜,又是神马一回事?首先谈谈保胆取石。其理论基础就是我只取结石,保留胆囊,可以保留胆囊功能。其实这个不是什么新鲜玩意,至少在1990年左右新桥医院肝胆外科就做了一批病人,结果发现大部分的病人在2年之内又复发结石了,后来又再次手术了。其实当时我们科也不是开创潮流,也是跟风,当时世界上有这么一股新的认识。最后发现,这个道路走不通。最近几年,也有人也想这样做,结果依然不如人意。但是为什么还有人要做啊,因为有病人需要啊,有病人想保留啊!当然,这里面还是有少部分病人短时间不会复发,但是大部分还是要复发的。原因很简单,结石形成的因素存在!所以就要出现!除非你切除胆囊后完全改掉饮食习惯,可是如果叫我为了保留胆囊,不能吃那么多的美食,我是不愿意的!你愿意吗?当然,有少数人为了考学等特殊需求,保胆也是一个选择。总结一句话,保胆是接近淘汰的技术,在少量情景下有应用的空间。单孔腹腔镜又是怎么回事?这个是为爱美人士发明的。目前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是三个孔,毕竟还是有淡淡的疤痕。可是单孔仅仅是在肚脐的地方有一个孔,再通过缝合技术,最后基本上就看不到手术疤痕。原因无他,好看啊!当然价格要高一些。我有钱,任性,想更美一些,不行?第三部分:胆囊切除后多久恢复?什么时候上班?痛不?这个问题太好回答了。当天就可以下床活动,第二天吃东西,甚至当天也有可以吃东西的,观察一天就可以出院。出院后多久上班?这个看你心情哦,心情好两三天你就可以去,心情不好你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开个假条旅游一周避开黄金周也是可以任性的。
01胆囊结石到底是什么?胆囊结石是指在胆囊内形成的硬质颗粒,主要由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物质组成。当这些物质在胆汁中过度沉积并结晶时,就会形成结石。02胆囊结石的症状有哪些胆囊结石的症状多样,常见的有胆绞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其中,胆绞痛是最典型的症状,通常发生在饱餐或食用油腻食物后,表现为右上腹部的剧烈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03胆囊结石如何诊断?胆囊结石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B超是首选的检查方法,能清晰地显示胆囊内是否有结石及其大小和数量。此外,CT、MRI等检查也可用于诊断胆囊结石。04胆囊结石该如何治疗?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结石的大小、数量和患者的症状。对于症状较轻、结石较小的情况,可采取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对于症状严重、结石较大或数量较多的情况,手术治疗是首选,如胆囊切除术。05长结石的胆囊是不是一定要切?如果没有任何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定期体检观察。以下几种情况建议手术治疗:右上腹不适反复发作的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应及早手术,避免胆囊结石急性发作引起生命危险;胆囊萎缩、合并胆囊单发息肉等怀疑有恶变风险的患者。06胆囊切除后有没有后遗症,会不会得结肠癌?有人说胆囊切除后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风险,但这点还没有得到有力的证据支持,如果对这方面有担心的朋友,还是应该做肠镜检查,排除肠道本身可能隐藏的病变,而不是舍不得一个没有功能的胆囊。换言之,长期的胆囊结石可能诱发胆囊癌发生,而胆囊癌比结肠癌的预后差很多。07胆囊结石如何预防?预防胆囊结石的关键在于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和高胆固醇食物。此外,保持适当的体重、定期锻炼和避免吸烟饮酒也有助于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胆囊结石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疾病,通过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后遗症、治疗和预防等,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种疾病。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疑问,应请专业的医生分析以免耽误病情。
肝囊肿是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常见于20~50岁的人群身上,发病风险可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大部分肝囊肿生成原因并不是很明确,通常无典型症状,偶尔做CT或超声检查时才被发现。多数肝囊肿并不会长大和破裂,无需特殊治疗,但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应及时处理。科普一.肝囊肿是怎么回事?肝囊肿分为5种类型:第一,寄生虫性肝囊肿,也就是寄生虫寄生在肝脏中;第二,肿瘤性肝囊肿,如囊腺瘤或畸胎瘤;第三,先天性肝囊肿,由于肝内胆管或肝内淋巴管发育障碍引起的。有些患者因为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发生多囊肾或多囊肝;第四,受到创伤所引起的创伤性肝囊肿;第五,因为结石梗阻或是胆管发炎,造成胆管囊状扩张,这被称为炎症性肝囊肿。二.哪些肝囊肿必须治疗?1、巨大肝囊肿巨大肝囊肿也就是囊肿直径大于10cm,易出现压迫症状,进而扰乱工作和生活。2、继发性出血小部分肝囊肿的囊壁血管有可能会破裂,造成囊内出血。要么无明显症状,要么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就如同急腹症一般。保守治疗后没有任何效果,还需及早手术处理。3、胃肠道症状若肝囊肿患者出现胃肠道相关症状,如腹部疼痛、没有任何食欲、摸到腹部有包块、恶心呕吐以及黄疸等,还需及早就医。4、继发性感染当肝囊肿出现感染时,易造成肝区疼痛、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升高以及发热等,此时还需抗感染治疗。5、扭转悬垂性肝囊肿易出现逆转,易造成剧烈腹部疼痛,此时应及早手术治疗。三.肝囊肿平时应该注意什么?1.饮食调理提供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严格控制每天总热量和脂肪摄入;远离辛辣刺激和高油腻食物,多吃五谷杂粮以及蔬果。2.不能滥用药肝囊肿患者应积极预防乙肝或丙肝病毒,及早接种乙肝疫苗;不能乱服用会伤害肝脏的药物,如降糖药、降血脂药、抗生素以及止痛药等。温馨提示:单纯性肝囊肿应定期随访,每年做一次腹部彩超检查。若出现囊肿破裂、出血或感染、扭转、已压迫临近器官,还需接受外科手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