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第二大代谢性疾病,并呈年轻化趋势。高尿酸血症除可引起痛风之外,还可引起肾结石、慢性肾脏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综合及全程管理,碱化尿液是高尿酸血症治疗中重要的一环。尿酸在酸性血液中不容易溶解,当pH值为5.0时,每升尿液只能溶解尿酸80~120mg;而pH值为6.0时,约溶解尿酸220mg;pH值为6.2~6.9时,其溶解度最高达100%。因此,接受降尿酸药物,尤其是促尿酸排泄药物治疗的患者及尿酸性肾石症患者,推荐将尿pH值维持在6.2~6.9,以增加尿液中尿酸溶解度。同时要注意,尿pH值过高(pH>7.0)有增加草酸钙、磷酸钙和碳酸钙等结石形成的风险。因此,碱化尿液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尿pH值。枸橼酸盐制剂是指南推荐的碱化尿液常用药物。枸橼酸制剂包括枸橼酸氢钾钠、枸橼酸钾和枸橼酸钠,以前者最为常用。枸橼酸钠盐和钾盐,这两种形式对尿液的作用是不同的,单用枸橼酸钾盐有助于降低尿钙浓度,但是高血钾症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单用枸橼酸钠盐的缺点是容易引起高钙尿。而枸橼酸氢钾钠具有良好的离子配比,混合使用两种盐提高尿pH的作用更强。商品化的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友兰特)由德国研制,服用方便,包装里有尿液pH试纸,方便根据尿pH调整药物剂量,不良反应少,是枸橼酸制剂的首选产品。起始剂量2.5~5.0g/d,服用期间需监测尿pH值以调整剂量。不良反应:可见轻度胃痛和腹痛,罕见腹泻和恶心,偶有高钾血症。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衰竭(G4~5期)、严重酸碱平衡失调及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许多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时,更多关注于降尿酸治疗及痛风发作的治疗。而碱化尿液治疗,对于尿酸的排泄、结石的预防、溶解等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慢 性 肾 脏 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流行病学提示,我国普通人群CKD患病率为10.8%,CKD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率为36.6-50%,并且随着CKD的进展其患病率明显升高。HUA与CKD的进展、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相关。CKD持续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ease,ESRD)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也会给家庭、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寻找可控的危险因素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延缓CKD的进展非常重要。对于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饮食治疗1.健康饮食:饮食治疗对于伴有HUA的CKD患者非常重要,推荐患者饮食以低盐低嘌呤食物为主,对于正接受非透析治疗的CKD患者,应结合低蛋白饮食;避免高蛋白饮食、海鲜、动物内脏、大量乳制品,避免啤酒、白酒,减少富含果糖的饮料。2.多饮水:建议患者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可促进尿酸排泄并预防尿路结石;结合患者肾功能及血压情况,建议保证每日的尿量在1500ml以上,最好2000ml;3.适当碱化尿液:尿PH在6.2-6.9范围间最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中排出,但尿PH>7.0易形成草酸钙及其它类结石。因此,在碱化尿液过程中要监测尿液PH值。建议药物: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友来特)(胃肠道刺激小,可监测尿液PH,能溶解尿酸盐结石,但需注意监测血钾水平),碳酸氢钠片(钠的摄入增加,增加心脏负担,易形成钙盐结石)。二、生活方式指导1.坚持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和限制烟酒等;建议坚持适度运动(每天30min以上中等强度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瑜伽、阻力训练等有氧运动);患者在运动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及受凉;肥胖者应减轻体重,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2.规律随访:患者在监测GFR、尿蛋白的同时,每3-6个月检测1次血尿酸水平,并遵从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