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假,是耳鼻喉科医生最忙碌的日子。 一大波腺样体、扁桃体将被收割。 医生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 “要不要割? 不割可不可以?” 什么是扁桃体、腺样体? 如果你还不太清楚, 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在二三十年前,进行手术的原因往往是扁桃体反复感染,但是现在,切除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引起气道的堵塞。 鼻腔后方的堵塞, 会造成孩子打鼾以及张口呼吸的习惯。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张口呼吸的危害, 长期的张口呼吸和打鼾, 会严重拉低孩子的颜值。 左图为幼年时切除腺样体之后,恢复“鼻呼吸”的妹妹, 右图为未切除腺样体的姐姐,仍然保持着“口呼吸”, 长大后容貌之间的差异。 长期的打鼾,鼻塞所引起的低氧状态,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更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扁桃体和腺样体在幼年时肥大,在6-8岁时达到顶峰,随着年龄的上升,它们的体积会渐渐萎缩,一般在12岁时退化。 一般来说,与扁桃体、腺样体相关的问题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缓解,但是这种趋势是无法预测的。 所以, 是静待自然萎缩? 还是积极手术切除? 就成了家长们纠结的问题。 建议尽快手术切除的情况 1、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症,1年内感染发作不低于7次,或连续2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5次,或连续3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3次, 2、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中重度鼻塞,且阻塞症状(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嗅觉障碍)已持续至少1年,并且保守治疗无效。 3、由于腺体肥大影响鼻腔通气和分泌物引流,导致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 当症状并没有那么严重时,家长和医生也需要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 1、手术相对于其他合适的替代治疗方案的风险与获益比较 2、患儿家庭及患儿本人的意愿 3、患儿对抗生素和其他保守治疗的耐受情况和治疗效果 4、患儿的学习成绩与疾病相关性缺勤是否有关联 家长也可能有以下顾虑 1.全身麻醉,孩子会变傻吗? 二三十年前的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都在局部麻醉下完成。那么现在为什么一定要全身麻醉呢?全身麻醉会不会让孩子变傻? 全麻效果及术中监测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在婴幼儿中,单次、短时间地暴露于全身麻醉和神经药物对于婴幼儿的行为和学习不会有负面影响。 但是局部麻醉手术中经历的疼痛和恐惧却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 全麻状态有助于消除孩子在手术中的疼痛及紧张情绪,也有助于医生从容的进行各种操作。 2.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后 会不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的确,扁桃体和腺样体做为淋巴组织,在婴幼儿阶段是具有一定免疫防御能力的,这也就是为什么,3岁以下的孩子,一般不会轻易考虑手术治疗,以药物和观察保守治疗为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的完善,扁桃体和腺样体的作用就慢慢弱化了,所以手术切除,并不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3.扁桃体和腺样体需要同时切除吗? 因单纯的扁桃体反复感染而手术,一般只需要切除扁桃体。 因梗阻原因而手术,考虑到腺样体切除后,扁桃体可能会有代偿性增大,建议同时切除。但如果扁桃体体积的确偏小,也没有感染发作的病史,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后,可以选择单纯腺样体切除术。 4.手术怎么做? 会留疤吗?出血多吗? 手术操作从口腔进入,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不会在面部留有疤痕。 目前大多会使用低温等离子刀头来进行手术,在切除的同时止血,术中出血量很少,而且刀头产生的温度较传统电刀低,不会对周围组织结构造成“热损伤”。 手术后会有什么不良情况? 1.进食困难 由于手术区域就在咽喉部,术后疼痛可能会让孩子拒绝进食,一般以较冷的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可以减少食物引起的刺激,也可以预防出血。半流质饮食一般持续两周。 2.出血 特别容易发生在手术当日和手术后6-10日,手术后一周是手术部位白膜(手术区域表面覆盖的白色膜状物,一般在术后1-2日生长,有保护伤口的作用)开始脱落,浅层的血管可能暴露,引起出血。 手术后,鼻腔和咽部流出鲜红的血液,或术后唾液或呕吐物中有少量血液是正常现象,如出现大量鲜红血液,请立即带孩子去医院。 3.感染 术后感染表现为发热、咽痛、耳后疼痛,如果持续时间大于3天,且逐渐加重,则可能有感染的危险,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 4.复发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复发,这可能与淋巴组织增生活跃有关。另外在手术切除后,也可能发生代偿性的增生,比如扁桃体切除后,舌根的淋巴组织增生,并向扁桃体窝内生长,感觉切除的扁桃体又回来了 一般来说,如果增生的淋巴组织没有引起严重的症状,可以密切观察,不需要再次手术处理。 需不需要手术? 可不可以保守治疗? 还是需要听听耳鼻喉科医生的专业建议。
原创: 编辑部 健康世界杂志 8月5日 文/肖水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不少人有过咽部异物感的经历,比如瘙痒感、紧迫感、蚊行感、吞咽梗阻感等等。有些人不当回事,觉得忍忍就过去了。有些人看了广告,认为咽部异物感就是慢性咽炎,没有看医生就自行服药了。这些做法显然都是不可取的。 什么是咽部异物感?咽部异物感等同于慢性咽炎吗?哪些疾病会导致咽部异物感呢?今天我们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肖水芳教授来为大家解答。 什么是咽部异物感? 咽部异物感是除疼痛以外的咽部异常感觉,如球塞感、瘙痒感、紧迫感、黏着感、烧灼感、蚊行感、无咽下困难的吞咽梗阻感等。还有部分患者有颈部不适感、紧迫感、自觉呼吸不畅以及咽喉部有物体上下移动不定的感觉。 咽部异物感等同于慢性咽炎吗? 咽部异物感是一种症状,很多咽部疾病以及咽部周围其他部位的疾病都可以引起咽部异物感,全身许多器官的疾病,也可通过神经的反射和传导作用,使咽部发生异常感觉。故咽部异物感产生的机制较为复杂,致病因素繁多,而不是一些人所认为的咽部异物感就等同于慢性咽炎。 哪些咽部疾病会导致咽部异物感? 首先,长期的慢性刺激,如烟、酒、热损伤、粉尘和化学药物等,会导致咽部黏膜慢性炎症,产生咽部异物感。 扁桃体的一些病变也有可能导致咽部异物感,比如慢性炎症、角化症、囊肿、结石、脓肿和瘢痕等。 此外,咽部有异物、瘢痕、悬雍垂(也就是俗称的小舌头)过长也可能会导致咽部异物感。 咽喉部位的囊肿和良恶性肿瘤也有可能导致咽部异物感,需要注意的是,咽喉恶性肿瘤一般发生在中老年男性,尤其是长期吸烟饮酒的中老年男性中比较常见,所以这样的病人如果有长期咽异物感,最好到耳鼻喉科检查一下。 在临床中还有一种非常常见的咽部异物感是由反流性咽喉炎导致的,典型表现就是感觉咽喉里有东西上不来也下不去,病人经常想清嗓子,有晨起干呕、自觉憋气或咳嗽的表现。这个顾名思义,是胃里东西反流直接或间接刺激嗓子引起的。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病人大多数没有直接感觉到反酸的症状,我们做过一个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发现耳鼻喉科这种病人非常多,大多数病人都没有直接反酸症状,所以没有反酸不意味着就没有这个病,少量反流就能引起异物感,但是出现不了反酸烧心的症状。 咽部以外的其他疾病也会导致咽部异物感吗? 答案是会,咽部以外疾病引起的咽部异物感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首先,鼻腔疾病是引起咽部异物感的重要原因,鼻腔有将空气加温及湿润的功能,当各种鼻腔疾病造成鼻子黏膜功能不好,干冷空气直达喉部也可能产生咽异物感;鼻子通气不好,总张口呼吸也是同样道理。此外,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长期慢性鼻炎等疾病,如果有鼻涕倒流,这种长期刺激也会产生咽部异物感。 其次,临近咽部的一些器官的疾病,比如舌根、牙及牙龈、喉、颈部、甲状腺、耳部、甚至颈椎等部位的病变,都可以直接或通过神经反射间接引起咽部异物感。 此外,远处器官的疾病,比如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肺部疾病;一些全身疾病,比如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风湿病、痛风、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减退、更年期内分泌失调等也有引起咽部异物感的可能。 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咽异物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情绪波动、长期过度紧张、疲劳患者也常见咽部异物感。恐癌症,某些神经官能症和心理精神病,如各种忧郁症、产后精神障碍、焦虑、急躁患者也会有这个症状。一半以上患者经详细检查排除咽喉部肿瘤后,症状会减轻。 咽部异物感该如何处理?如何预防? 咽部异物感原因很复杂,在生活中需要注意戒烟戒酒,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咽喉的东西,建立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尽量避免长期食用过酸过甜及过辣食物,保持心态健康,不要盲目用药或者相信一些治疗慢性咽炎的万能药或保健品。如果有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和治疗,因为不同原因出现的咽部异物感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专家简介 肖水芳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 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研究中心 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 常务委员 嗓音学组组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专业特长 头颈肿瘤的激光、等离子微创治疗,喉功能保全的喉癌、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的治疗等 (更多内容详见《健康世界》2019年6月咽喉健康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