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娟医生的患友会
1人发布 353人看过
会规
姜文娟医生患友会会规
看帖顺序:
回复优先
发布优先
看帖顺序:
回复优先
发布优先
孩子不愿意来看医生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来看医生这个现象已经在很多国家存在了很久了。 具体的情况不好考究,但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出版了第一版《成人心理治疗方案》,并明确规定了一个特殊的条目——“父母干预孩子无效”。这是将这种现象当成一个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并放置于一个中央政府工作职能考核的高度了。 我们在此不说青少年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只说父母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 一、首先是不能做的: 1.哄骗诱惑和强迫控制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在此单从心理咨询效果上展开这个话题。美国临床心理学界曾经做过一个项目实证《心理咨询最终能起作用的有效因素研究》,综合全美超过两千名治疗(咨询)师的临床工作研究发现:“来访者的求助动机”这一因素占30-40%,占比明显超过咨询关系、咨询设置、咨询技术等。其实就一个意思,心病还得心药治,如果一个人心里在排斥着一个事,那么他在这个事上就极可能会不参与,甚至去阻止、去破坏。由此造成的时间和经济的浪费,也几乎不可避免。 2.父母将对孩子的心理咨询完全(或很大程度)交托给咨询师也是不可取的。 从业经历中,几乎每年都会碰到这样的家长,他们将孩子带到工作室说句“孩子就交给您了,多少钱都不是问题”和一些无畏的感激的话就不见了,好像把孩子寄养在咨询师处。实践证明,这样的个案一般都出现了更多的波折,也是因为青少年的求助动机不够所致。 二、父母怎么做比较合适呢? 除了对孩子情况的心疼、着急、失望、沮丧,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除此之外—— 1.与孩子一起面对 意思是把孩子(面临)的问题真正当做是家庭(系统)的问题,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是全家,主要是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各成员应对习惯共同造成的! 而不是孩子“得了病”等造成的。 真实而正式地将这个意思告知孩子!并且行动上也停止抱怨、督促批评、减少失望等,尽量慢慢恢复家庭界限、正常家庭互动等。这是知情权的传递、也是共同承担的传递。 2.告知孩子,这种情况不少见,并且有职业的专业人员可以求助。 这是传递“他(她)不是想象的那样”(糟糕、无助无望),这点做一次没用,做多了用处很大,因为它是希望感的传递! 3.考察咨询机构,告诉孩子心理咨询的相关情况:怎么做、可能碰到什么问题、咨询师会怎样、对他的期望是怎样等等,重要的是正式告诉他:他可以决定是否继续、是否更换咨询师等,除了他别人无权决定!这是参与感、掌控感的传递!4.在孩子不愿进行心理咨询的情况下,父母能为自己开始一段心理咨询工作是首要推荐的!工作目标可以是“提高对孩子的干预效能”。 5.如果因为费用或时间等,父母不能对自己开始严谨的咨询访谈,最好也进行必要的心理学学习。主要学习一个事——如何恢复或重建家庭界限!这里其实主要是两个内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即成员间的互相关心要硬! ——父母、孩子要承担的规则要硬! 这个问题涉及的心理领域的研究其实很多,比如—— 1.为什么往往越出问题的孩子,父母越没干预(影响)能力? 2.父母的性格(依恋模式)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的? 3.家庭界限如何建立?又是如何被破坏的? 4.父母与孩子维持怎样的关系更好,需要成为朋友关系吗? 5.代际传承:父母是怎样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的? ……… 这些是值得我们以后具体讨论的。(小静)
3
远程心理学的发展
COVID-19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学的实践方式。远程心理学的未来是什么? 随着远程医疗使用率的飙升,专家们说,在这个由于疫情、许多心理学家需要远程提供医疗服务的时期,解决有关隐私和安全、获得医疗服务和为服务提供者支付的问题至关重要。 随着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增长,特别是虚拟服务的增长,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确保心理学家能够继续提供远程医疗至关重要。 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了远程心理学的有效性。 乔治敦大学交流、文化和技术教授珍妮-特纳(Jeanine Turner)博士的研究表明,使用远程医疗的病人和服务提供者普遍对其持喜爱的态度,珍妮-特纳教授在过去20年里一直关注着远程医疗的发展。 虽然远程医疗的技术和基础设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已经存在,但特纳说,如果没有像疫情这样的被迫结束现状的事件,卫生保健行业永远不会完全接受远程医疗。 "去年,在几周内,该系统不得不吸收所有大规模应用的挑战,"特纳说。"现在,它已经起飞--不会再有回头路了。" 01 评估结果 COVID-19的大流行基本上迫使大多数卫生保健提供者远程看病,但心理学家对线上提供服务有独特的关注和疑问。 例如,技术会如何影响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治疗联盟关系?而心理健康服务,顾名思义,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这些真的能在网上得到尊重吗? 孟菲斯大学咨询、教育心理学和研究系的助理教授阿什利-巴塔斯蒂尼博士说,这是可能实现的。 巴塔斯蒂尼和她的同事最近发表了一项大型荟萃分析研究,比较了通过视频会议提供的临床干预和评估与面对面提供的干预和评估。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面对面和线上干预产生了类似的结果。她说,同样地,评估结果在不同的模式下保持一致。 巴塔斯蒂尼说:“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将线上方式和线下方式进行比较,而不是与基线进行比较。我们想看看在同一个房间里的物理存在有多重要。” 这个结果对巴塔斯蒂尼和她的团队来说并不意外。 她说,他们的结论与现有的远程心理学文献一致,包括同一团队在2016年进行的侧重于矫正和法医远程心理学的荟萃分析。(巴塔斯蒂尼和她的同事在新研究中确实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她说,女性在接受线上干预后似乎比面对面的干预有更好的结果,这一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巴塔斯蒂尼希望这项研究,将有助于缓解心理学家对线上服务的效果产生的持续担忧。 她说:"我认为远程心理服务将继续存在,重要的是我们要适应而不是抵制。” 02 保障质量、安全性和隐私 巴塔斯蒂尼确实对那些 "将远程心理学作为改善医疗服务的关键 "的人提出了警告。 虽然她的团队的研究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但它也揭示了现有文献中关于远程心理学的一些重大局限性,即不同研究的质量不一致。 她说:"我们所了解的肯定是有发展前景的,但我们需要更多科学上严格的研究,并更好地了解什么是有效的,对谁有效。” 她强调了改善所有患者使用互联网和私人空间的重要性,这对线上干预或评估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对于弱势群体或边缘人群,这项任务可能会被证明更加困难。”巴塔斯蒂尼说,"心理学家可以考虑的一种可能性是与当地社区组织或可以提供私人、集中和清洁空间的场所建立伙伴关系,如图书馆、医疗中心、社区学院或法院。” 但是,对远程心理学的隐私和安全的关注并不局限于病人的一方。 心理学家需要意识到一般的隐私和安全风险,如数据泄露的可能性,并采取措施将其降到最低。 根据巴塔斯蒂尼的说法,管理这些风险有两个组成部分。 首先,心理学家必须做自己的研究,确定他们使用的平台符合健康保险可携性和责任法案(HIPAA),特别是HIPAA的安全规则和隐私规则。 她说,有各种各样的平台可供选择,但供应商不应假定他们所使用的是符合HIPAA的。 加强安全的第二个方法是通过知情同意。 巴塔斯蒂尼建议心理学家使用周密的、明确的同意书,既要告知病人潜在的风险,又要让他们知道这些风险是如何管理的。 例如,心理学家应该告诉他们的病人他们为保护隐私所使用的任何技术控制措施,如加密、防火墙、反病毒和反恶意软件。 他们还应该执行并告知病人他们关于安全存储、转移和处理病人数据的政策和程序。 最后,巴塔斯蒂尼说,表格还应该告知病人可以做些什么来减少他们自己环境中的风险。 “例如,找到一个不会被偷听的私人空间。从事远程医疗的心理学家还应该熟悉他们所在州的适用隐私法。”APA法律和监管事务办公室的法律和监管政策主任Deborah Baker说。 “例如,在发生数据泄露的情况下,除了HIPAA的要求外,一个州可能还有自己的通知要求。"
评论
1
门诊随笔
今天专家门诊遇到一位就诊多次,每个月写一封遗书,拿刀划手的帅哥。与他多聊谈了几句。结束的时候帅哥说:“医生,你怎么跟别的医生说话不一样?”我有些纳闷,我说话就怎么不一样了?他说:“你让我觉得我自己写遗书和划自己这样做就像个傻X!”“呃?”我愣了一下,心里咯噔了一下,大脑里飞快的盘旋刚才的话,我哪句话让他有这种感觉,不存在的呀?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但是我没有被你贬低的感觉!”说完就走了。—-等我回过神来,才心领神会。心里想喊:“帅哥,你给我回来,告诉我,刚才我到底说了什么,这么快让你改变了想法呀?!”
1
4
记一个孩子不愿意结婚的门诊案例
29岁的女儿和父母一起进入我的诊室。我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沉默了一下,女儿轻轻说:我七岁的时候被人猥亵了。我问是什么情况下?对方是什么情况?爸爸满脸憋得通红的,有些愤怒和压抑地说:对方肯定是一个成年男性。我看了看父亲,又看看女儿,继续问女儿:摸了你哪里?摸了多久?女儿说:摸了很一会儿,摸的是我的下体。父亲很忧虑地说,孩子一直在家里1个人不跟人交往,这个年纪了也不结婚,1点没有结婚的想法和愿望,只想一个人将来生活。我看了看坐在另外一边孩子的母亲,孩子的母亲尝试着几次来说话,但是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情况。根据我的经验,这个父母平常交流肯定不多,不太同调,而且很明显他们之间没有那种心领神会,配合协调的感觉。于是我说你们父母关系怎么样?父母之间相处得协调吗?父母保持沉默热身刚才话欲言又止的父亲,这个时候也沉默了。孩子接着说他们之间平常不怎么沟通和交流。这对父母平常关系不太好。我立即理解孩子的问题了。爸爸又继续问:是不是这个七岁时候的猥亵让她没有办法跟异性相处,还是讨厌异性?我回答说孩子讨厌的,恐怕不仅仅是异性,也许他连同性朋友可能也不多吧?女儿在那里点头。我继续说孩子的这个不结婚的问题不是这个猥亵造成的。孩子不结婚,不恋爱不怎么交朋友的问题跟你们父母相处的关系有关。父母都没有办法很好的相处,孩子从未有过1个很和谐的家庭,充满爱与关心的家庭,她怎么可能有这种想结婚的欲望?因为他不知道婚姻可以给他带来什么,不知道和谐的婚姻会是什么样子的,她也根本不愿意自己的将来的人生,像父母的婚姻这样过的没有意思,毫无生气,过的没有乐趣,所以他不愿意结婚。父母坐在那里有些意外和手足无措。我转向女儿,问你怎么想?女儿说你这些话,字字珠玑。我回看父母这边,说,如果你们希望孩子能够很好的拥有1个美好的婚姻生活和人际交往,那么父母自己也需要把自己的婚姻生活好好的尽好,能够让孩子对婚姻有有希望,有渴望,让他会觉得跟人在一起是件很幸福,很快乐的事情。所以你们一家需要回去共同的努力,让这个家庭生活,婚姻生活变得有意思,有乐趣,这样孩子才可能对自己的婚姻诊断有着美好的幻想和向往。你们可以先自己调节,如果调节有困难,那么可以到我们这里来约家庭治疗,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家庭获得更好的沟通。现在孩子长大了,你们改变困难,孩子有愿望改变的话,也可以让孩子来进行个别治疗,这样的话可以帮助孩子寻找自我,慢慢走出自己家庭的影响的阴影。
评论
1
青春期父母应该怎么做
面对孩子的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办? 叛逆,是孩子在青春期的必经之路。 面对叛逆的孩子,一方面很多家长头疼、无助,不知道怎么办。 但另一方面又深知,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只是被动地等孩子自己走出叛逆处境,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糟糕。 那么,作为父母,究竟该如何不打,不骂,不动气地应对孩子的叛逆,改进亲子关系,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呢? 1. 适当放弃自己的权威 有些父母认为,只有拿出自己的威严,对孩子采取强硬的手段,才能制服孩子的叛逆。 殊不知,传统的约束策略,对叛逆孩子通常一点也不管用。 在孩子心里,认为自己与成人是平等的,比起权威,他们更想要的,是认可。 举个例子,比如带孩子外出,你命令她穿裙子,但孩子却对你的意愿死活不从,非要穿牛仔裤。 于是,你们产生矛盾,僵持不下。 而事实上,穿什么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之所以起冲突,谁也不愿服从谁,归根结底,在于权力的争夺。 你想要通过这件小事彰显自己作为父母,说话孩子必须听的威严。 而孩子却想拥有自己的主见,掌控自己的生活,所以通过这件事反抗你,来表明自己的内心活动。 这个时候,对于一些不触及底线的事情,父母就可以适当放下自己的权威,让孩子自己做主。 如此一来,他们才会感觉自己被尊重,认可,从而少一些反抗,抵触情绪。 著名教育专家杰弗里・伯恩斯坦曾指出: 父母如果执着于与叛逆孩子进行权力争夺战,最后只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境地。 当父母学会避免与叛逆孩子一争输赢时,孩子的叛逆行为就会越来越少。 所以,面对叛逆的孩子,高高在上的控制、命令、口若悬河的说教、指挥、通常无益。 适当放弃自己的权威,放下父母的架子,与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更容易搞定孩子的叛逆,让孩子的行为回到正常轨道。 2. 对孩子持理解的态度 理解,对孩子来说如春风化雨般管用,它是父母给予孩子的一份珍贵礼物。 父母体谅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才会觉得自己得到了真正的重视和关心。 但理解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到与孩子相处的一点一滴里。 比如,当孩子弄砸了一场重要考试本来就伤心时,如果你再怒气冲冲地斥责他,告诉他不应该如此粗心大意时,孩子往往不仅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还会对你萌生对立情绪。 而当你对孩子说一些鼓励性的话,比如“我知道你其实也很想考好,不过这一次没考好也没关系,咱们下次再努力努力就好了”,孩子则会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得到了你的理解。 这不仅能有效消解孩子的内心的苦恼,更能增进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对你没有什么隔阂,从而少一些反叛行为。 父母对孩子的理解越多,孩子就会越少表现出叛逆行为。
评论
1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1
叛逆不是过错,也不是问题,如何应对和处理才是关键的问题 。 ——萨姐 作者:握书姑娘 来源:中国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 昨晚,闺蜜一脸愤怒的跟我哭诉他儿子: “你来评评理,我就说了他两句,他不听就算了,竟然还跟我顶嘴,把房门一关,一天没出来,晚饭也没吃。” “他成天拿着手机玩个不停,我说了他两句就给我摆脸子,自己成绩不好不知道吗,这样下去怎么冲击重点高中? 本来觉得他大了,会越来越懂事,谁知道这么叛逆,我这还不是为他好。 更过分的是,他爸一回来就告我的状,说我成天叨叨,打扰他学习,我……” 谈起这些,闺蜜满脸都是郁闷,无奈和焦灼。 真实应了那句话: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我种了一个小宝贝,却收获了一枚炸弹。 这枚炸弹指的就是青春期,许多家长被叛逆的孩子折磨得精疲力尽,黔驴技穷。 他们想要找到好的方法应对孩子的各种叛逆行为,却又常常束手无策,不知所措。 那么,孩子究竟为什么会叛逆?面对叛逆的孩子,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 01 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孩子的每一种行为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心理语言和内在动机。 通常情况下,孩子出现叛逆行为背后的原因,往往不外乎以下几点: 1. 自我意识增强 心理专家认为,青春期是孩子的“心理断乳期”。 也就是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走向成人的过程。 这一时期的孩子,体格,性征,心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成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品质以及信念等。 此时的他们,最强烈的一个心理活动,就是渴望独立,希望塑造自我,获得自我认同。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的那样: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把寻找和建立自我认同当成这一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就是说,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逐步发育成熟,自我意识也会逐渐增强。 在他们心里,自己已经长大,需要自主决定权,不必事事都像小时候那样听从父母。 而此时的父母,一旦还把他们当成小孩子看待,像小时候那样操控,教育他们,让他们无条件接受成人的权威。 他们往往不但不会接受,反而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用发脾气,顶嘴等各种叛逆行为对抗父母,来维护自我。 2. 不良情绪的发泄 许多西方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看作是个体发展的“敏感期”。 青春期的孩子,心思敏感,非常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情绪上的波动。 比如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挑战,父母的不理解,都很容易让他们滋生诸多不良情绪。 这个年纪的孩子,由于心理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生理的发展,“理智”和“情感”冲突不断,大脑处于极度拉扯之中,容易产生情绪在前面飞,大脑在后面追的现象。 因此,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来控制或疏解消极情绪。 不会像大人一样即使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依旧不动声色,只会把所有不良情绪都显现在一举一动里。 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通过发火,摔东西,与父母唱反调,对着干等恶劣态度和行为,来发泄内心的不痛快。 3. 父母不当行为的刺激 除了孩子由于本身成长所带来的叛逆外,父母一些具有破坏性和杀伤力的行为,也容易诱发孩子的叛逆: ① 打骂,吼叫:助长孩子的挑衅行为,让孩子在长期的暴力沟通中,变得喜欢争斗和报复; ② 贬损,打击: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感觉自己不被爱,进而通过一些不恰当的方法博得父母的关注; ③ 唠叨:对叛逆期孩子反反复复地唠叨,孩子不仅会对父母的话“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还会让他变得厌烦,对父母产生防范性; ④ 控制:当父母总是以一种强硬的态度试图控制孩子,凡事都跳出来指挥孩子怎么怎么做时,孩子会觉得他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且父母不信任自己,更容易凡事反其道而行之,拒绝按照父母的指令做事。
评论
和孩子谈谈
找我咨询的家庭,一大部分是源于亲子冲突。 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孩子却有自己的生活主张。达不成一致,就有了冲突。心理咨询师看到亲子冲突,往往倾向于的解决是:父母认输,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道理讲起来也是顺理成章的:路是人家自己的,你不放过他也没有用。终究是要接受人家有自己的人生。但是很多父母也表示了:不能接受。倒不是说他们有多不可理喻,不要先想当然地把父母当成反派。如果你在咨询室里见过这些父母,听他们一诉衷肠,就会知道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忧虑也同样深切。比如有些父母这么说的:「我接受他学习成绩不好,但至少他要努力呀。他努力了不是这块料,可以,」通情达理吧?接下来是:「但他现在是好逸恶劳,一有困难就逃避,这种意志品质做什么都不成呀!」听着也很有道理。 当然了,孩子是一脸的不以为然。道理都是从经验中来的。经历不同,隔离了人与人的相互通情。一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假设一位大城市的中学老师奉行张桂梅校长同样的治校理念——比如从早到晚密不透风的时间表,高强度的重复训练,说一不二的权威型管理,之类之类——教育专家恐怕不会说这是理想的教育。可是放在特定的背景下,就不难理解这种“高压”教育背后的慈爱之心,但也只有同样背景的孩子们才能感知并且认同这份慈爱之心。假如只有张校长一个人,一厢情愿想要孩子们走出大山,而孩子们却只想留在山里,他们的关系就是一个悲剧。 亲子双方,却往往构成类似的悲剧。 所以我经常请父母跟孩子好好谈谈。 父母是吃过苦的一代,孩子不是。两代人总在用同样的语言说不同的事。对父母一代「努力」意味着什么,孩子很难感同身受。 我也很少空口白话劝父母放过孩子,也劝不动。他们忧心忡忡地想:那么轻易就放弃,将来的生活怎么办?这种干劲能在社会上立足吗?……对上一代人来说,「难以立足」已经是一个强有力的威胁了,足以激励一个人洗心革面。但对年轻人来说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很多父母都表达过:「我们也不是那种专断的家长,非逼孩子考大学不可。他只要有想法,哪怕退学呢,哪怕从零开始创业呢,我也支持,倾家荡产也行!但他什么想法都没有。」他们乞求般地问孩子:不上大学也可以,你对将来有规划吗?孩子懒洋洋地说没有,干什么都行。父母痛心疾首:「你看看!」 孩子为什么不肯为将来做打算?技术上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你在催他,某种意义上就在替他承担「想」的责任。但这个回答不能让父母释怀。下一步就是:「那我不催他了,他还是自己不会做打算啊」,或者「难道我们就看着他这么迷茫下去吗?」 遇上这种父母吧……也是说不清。 他们要的只是一个立竿见影的策略:你说放手?好,放手就能解决问题吗?这不是放手,只是口头上的一种姿态:「是呢,我不逼他了,尽力就好吧」。这种配合又带着一种讨价还价的潜台词:接下来呢?作为回报,孩子是不是也该满足我们一下了? 「跟孩子好好谈谈吧。」我只能说。怎么谈?我也说不好。但我觉得第一步是真的听到孩子的声音,听进去:孩子并不打算毁掉自己的人生。这是一个简单到近乎可笑的事实——没有人不想要他想要的生活。只是有些父母不信:「我的孩子就是不想呀」?怎么可能,最多只是孩子对生活另有一套看法。 有的孩子对父母说:我觉得现在就很好。父母气不打一处来:「你懂什么?你根本不了解这个世界,你不知道生活有多辛苦。」我请他们先等等,先听孩子的话。父母说听了呀,他就是不思进取。我说不是,孩子说的是:「现在就很好」。他在构思他想要什么。 孩子表达过自己喜欢怎样活着,想追求什么。现在也还在反抗和挣扎中表达。只是大人听到后不屑一顾:「你不了解这个世界」,这一棒子打得人无话而说。那么孩子就不说了。 孩子了解的是不全面,但很多大人也只是活在过往的偏见中。有的父母说:「只要是为孩子好,我们倾家荡产也可以。」我问他们:真的吗?你们盘点过自己的家产有多少了吗?能够撑几年?他们尴尬地一笑,或许认为我小题大做。现实离「倾家荡产」当然还远着呢,那只是一个情绪性的表述,当不得真。 我也见过真正准备好倾家荡产的家庭,孩子患有更严重的疾病,有些是先天残障,父母耗尽一切,目标只求他「生活自理」。我遇到过一位老奶奶,九十岁了,每天照顾瘫痪在床的快七十岁的儿子。她知道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那个无从回避的终点也越来越近。绝望吗?即使如此她还是比另一些父母幸运,她还能见到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已经看不到了,孩子年纪轻轻就选择了离开。在这些人身上,苦难是以一种更有形有质的方式呈现的。 然后你再看看那些,因为孩子不肯好好念书,动辄就说自己预备好倾家荡产的家庭。 当然苦难是不能比较的。我也不是暗示:只要你的孩子活蹦乱跳,你就不该再奢望更多。我想说的只是,那些表达往往指向的不是现实,而是父母记忆中或想象里的恐惧。 父母也只是普通人,不是控制狂,不是鸡血怪。他们也想放手,同时又不敢眼睁睁地把孩子交给未知。需要让孩子看到他们的纠结
评论
3
每个跟父母不亲的孩子,都至少绝望过3次
妙黛有言 任何好的教育,都不如好的亲子关系,好的依恋关系有治愈的力量。不要把孩子对你的分享,变成一次教育。 “我是一个没有家的人”在亲子关系中,有一种痛叫做 “我的孩子跟我不亲” 。“不亲” 的意思不是争吵,不是愤怒,而是冷漠。孩子生活的喜怒哀乐,对你没有丝毫的分享欲。谈话节目《不好说,特想听》中,就有一对这样的母子。儿子是一名时尚公关,对着镜头说出了自己的心酸。他说他有时候为了签下一个合同,疯狂陪客户喝酒,喝到住进医院。妈妈听了之后非常心疼也很心酸,因为儿子宁愿告诉所有人,也不愿意告诉自己。那位儿子说:“爷爷奶奶走了之后,我就没有家了。”“妈妈的家不是家吗?”“对于我的认知不是。”作为父母,听到孩子这样说,一定觉得心都碎了。 可是如果从孩子的角度,就知道妈妈是如何一步步,把孩子 “塑造” 成了这个样子。 回忆小的时候,他说,他的房间是不可以有门的,妈妈必须能随时出入。房间里的一切东西,妈妈都是有查看权的,包括他的日记。甚至工作之后,他的家妈妈也是有指纹锁有监控,妈妈甚至还偷偷跟踪过他。不仅如此,妈妈还对他实施 “挫折教育” ,小时候学滑冰,妈妈清晰地记得儿子摔倒了 13 次,自己一次都没有扶。妈妈认为男子汉就得坚强,就得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儿子学会了滑冰,却再也不会向妈妈求助。他说:我从来不敢寻求父母的帮助,因为我说完了以后,错的还是我。这样的亲子关系,孩子怎么可能跟父母亲? 亲近是一种依恋,越是值得信任的人,越容易与我们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亲近是一种分享的欲望,是我们愿意把自己的悲与喜,都展露给另一个人。可如果从小父母就一直在给我们拒绝、恐惧、冷漠的感受,我们又怎么会愿意跟父母亲近。 所有的失望, 都是一点点累积的 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当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他喜欢上蹿下跳,爬树翻墙。有一次他爬到几米高的树上,不小心摔了下来。他的父母看了之后,觉得没什么事,就把他独自扔在了炕上。他的家庭就是那种情感不流通的家庭,没有人看见他的痛苦,也没有人关心他的脆弱。一个人在炕上躺了三天之后,他觉得自己要死了。他不想让自己死在阴暗的屋子里,他从炕上翻下来,爬到了院子里,感受阳光的温暖。后来,他慢慢好了起来。跑到了稻田里,看着天空思考了整整一天,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不能依靠任何人,只有自己是靠得住的。很多人在长大的过程中,都对父母有过这样的想法,就是终于认识到,父母不是那个可以依赖的人。这种失望,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一点点的小事积累,然后在一个不起眼的节点爆发。当我们意识到,父母不是那个给我们安全感,不是那个值得依靠的人时,那就意味着安全型依恋关系的结束。小的时候,孩子需要确定自己身边有一个好的客体,为了回馈这个好的客体,他们也会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他们会给这个好客体更好的爱,输出温暖的自己。只有当这个客体是足够有爱的,他们向这个客体表达的时候,才不会觉得羞耻。这个过程,就是孩子与父母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的过程。 父母给孩子足够的回应,让孩子的攻击性得到更好的释放,孩子也会更好地整合自己。可如果,父母不是一个好的客体,那么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也就无法建立,他们也很难变成一个懂得输出爱的人。 父母是如何让孩子失望的? 在小的时候,孩子都是依赖父母的。孩子也是自恋的,他们的自恋在于他们觉得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父母对自己好,是因为自己好。父母对自己不好,是因为自己糟糕。如果父母总是给孩子负面的打击,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失败无能的。也许孩子也曾试着去向父母表达。但是父母总是给出消极的回应甚至是打击,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为了不面对自己的挫败感,孩子把自己的攻击性收起来,也试着把自己与父母隔离开。在网上看的一个提问: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有一位网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小时候她没有零花钱,就攒了好几天的早饭钱,买了一个漂亮的本子。这个本子买回家之后她急着跟妈妈分享,可是妈妈却冷冰冰地问她:你从哪来的钱?有钱没地方花了是吧!这样的事情多了几次之后,她就不再跟妈妈分享任何事了。这位妈妈问女儿:别的母女都无话不说,你怎么什么都不肯跟妈妈说?女儿说出了几件小时候的事,妈妈却说 “这么小的事情你记仇到现在?你有没有良心?我真是心寒!” 父母总是好奇,孩子为什么不愿跟自己聊天。因为父母不再是那个安全的人,因为跟父母分享。因为父母不再是那个安全的人,因为跟父母分享时会感到羞耻,因为自己的一腔热血总会被泼冷水,以后吵架又会变成刺向自己的刀。有些父母不愿意跟孩子双向沟通,他们只关注孩子是不是听话,只在意孩子做得对不对,只希望用一系列的事情教训孩子。他们关注的不是孩子的情感,而是孩子做的事情符合不符合他们的标准。他们总以为行动上是 “为你好” 就够了,却从来不懂得尊重孩子。孩子当然知道,如果自己外部有一个好的客体,那是一种温柔的情感流动。
评论
2
没有更多了~
发布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