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人:别人稍微招惹了他,他就可能火冒三丈,对你大吼一通。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阶段遭遇某些自己无法的跨越的不顺、挫折。(如婚恋情感、人际关系、亲子教育、自我认知等方面)。控制不住情绪、性格暴躁的人,往往都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所致。很多时候,他们在发泄怒火后,还会再来几天冷战。如果你不懂这类人的心理机制,就很难和他们长期相处下去。01吼叫背后,也许是一种防御我们先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某一天,你的伴侣其实犯了点儿错,你啥也没说,但他就开始吼你。那可能表示:他内心比较烦躁,怕你责怪他,所以才先发制人,把火发在你的身上,来减轻自己的过错和内疚。这种应对方式,用心理学来解释,就是一种防御机制。他为了保护自己可能受到的攻击,就先把矛头指向别人。这种人的性格特征,往往很可能和自身的原生家庭有关。比如,他如果出生在一个比较严厉的家庭,他的某个重要抚养人,脾气比较暴躁,容易指责他,爱生闷气,喜欢抱怨别人等。假设负面其中一方是个脾气暴躁,性格内向的人,容易一点就着,身边人都可能成为他的出气筒。而且自己做错了事,也会怪罪到别人身上,同时,他的内心可能也会自责,觉得事情没办好,感到懊恼,自己跟自己生闷气。假若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就会慢慢地习得并内化这个重要抚养人的模式,长大了,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同时攻击自己。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既认同,又防御,既自我攻击,又攻击别人。这类人的内心,其实是缺乏安全感的。在他的心中,可能压抑了很多的愤怒,也有很多的委屈。别看他发起火来,显得好像有多厉害,但很可能是“虚张声势”而已。愤怒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我们看不见的恐惧,害怕到要集中全部能量来抵抗。发完火后,他的心里其实有个内省阶段,这个时候,他应该就能冷静地看待这件事了。他可能会检讨自己,比较自责,又出于面子,不肯先低头认错。所以,他给你的感觉,是在跟你冷战。但其实,有可能他在生自己的气。因此,暴躁的人很可能就是一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他的暴躁,无非是在掩盖恐惧,防御受伤。02四个锦囊帮助和解了解到这些,会不会让你感觉他们这类人没那么讨厌了?如果你现在能理解身边有暴躁倾向的亲密之人了,我们就来看看,要怎么做,才能让彼此和解。在此,给你以下四个建议:1、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地表达情绪的表达,是指直接把情绪发泄出来。比如,愤怒生气的时候,骂人打人发火,都是直接地发泄情绪。这样的方式,会让对方感到被伤害。表达情绪,是用言语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一个人很愤怒的时候,用嘴把这个感受说出来:我感到很生气、我感到很不舒服、我觉得很委屈等等。这种表达方式,能避免伤害到对方,防止把对方拉入自己的情绪陷阱中,产生抵触心理。无论是男友,还是你,学会了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都会给你们的关系锦上添花。2、发现情绪苗头,事先预警伴侣自己犯错,却吼你冷落你,证明他不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当情绪出来时,有时难免会控制不住。这个时候,你可能比他冷静。当你发现他情绪不对时,可以引导他,或者你替他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如果在他做错事后,还没朝你发火前,你就跟他说:我知道你现在没把事情做好,一定感觉很烦躁,没关系,你已经尽力了,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别人的错,而是事情只能做到这个样子,请你不要责怪自己,我们再想办法补救,或者就此放下,允许自己犯这样一个错。一般来说,外界的指责没有了,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理解,他的防御也会解除,负面情绪自然就会消解,还会感激你的大度包容和善解人意。3、事前没做好不责怪,事后善沟通这一点,是针对具体事情具体解决,也可以举一反三,用在其他矛盾冲突的解决中。如果你把握不准对方现在的情绪是怎样的,或者担心你俩面谈不会很顺畅,那么,通过信息的方式,一次性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参考话术:亲爱的,我知道这次的事情没做好,你感到不痛快,你不是故意要吼我,也不是推卸责任责怪我,而是你现在身边就我一个最亲近的人,你是在向我表达,你把事情办砸了,不知道怎么办,觉得很烦躁。当你吼我的时候,我觉得很委屈,当你跟我冷战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办,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同时,我也在想,你可能不是在生我的气,而是在生自己的气,所以你一直没联系我。我理解你的心情,但却无法猜透你此时的想法,你能跟我谈谈你到底怎么想的么?主动出击,给自己的委屈找个出口,给他找个台阶,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4、发生矛盾即时解决,事不过夜如果他学不会或拒绝表达情绪,你可以代其表达,做情绪的领路人。在两人交流沟通中,遵行这个原则:以“我”这个第一人称开头,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希望他怎么做,而不是以“你”怎样怎样,避免让他感受到被指责而攻击你,或者缩回自己的壳里。做到以上四点,相信很多矛盾冲突都能迎刃而解乐享心理课堂
丛非从|作者丛非从|来源congnotcong|ID我们会做很多自我成长的课程,去讨论如何让自我得到成长。有人问什么是自我成长,自我成长的结果就是心智成熟。那么怎样才算心智成熟了呢?有4个表现:1.不带敌意的拒绝。2.不带诱惑的深情。3.不带羞耻的需要。4.不带歉疚的离开。01不带敌意的拒绝。你可以对我有要求,这是你的权利。但是否接受你的要求,则是我的自由。你可以对我有评价和指责,这是你的权利,但是否认同你说的话则是我的选择。我尊重你,也尊重我。所以我在拒绝你的时候,并没有敌意。有的人觉得被要求是在侵犯界限,实际上被要求只是别人发出了一个希望你配合的愿望而已,如果你不想,你有绝对的权利选择不去那么做。当你不去配合别人的要求,那不是你错了,更不是他错了,而是因为你不喜欢。你可以尊重对方的要求,同时选择不必去做。有的人对被指责很难耐受。别人说自己这差那差的时候就觉得被否定和要求了,实际上别人说什么只是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听到大量的观点,这些观点包括对天气、他人和你各种观点都有。你要不要同意,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当你分得清别人的自由和你的权利,你就可以带着尊重和允许,然后在喜欢的时候接受,在不喜欢的时候拒绝。而一个人之所以在被要求的时候带着愤怒,是因为他拒绝困难。内在有一个:“你怎么可以让我这么为难”的渴求。02不带诱惑的深情。我对你好,是因为我爱你,绝不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当我付出,便不再带条件。心智不成熟的人的深情里是虚假的深情,那是带着条件的深情。比如说,妈妈给孩子零花钱,条件是你要听话。每次满足孩子的需求的时候,都要加一句“那你以后会不会听话”。有的伴侣在做家务、付出的时候,会暗含了要求对方“你也要用同样的方式对我”。有的员工在为公司兢兢业业的时候,也在期待公司给予自己足够的重视。这些条件,本质上来说就是诱惑和需要。是一种“你只有满足我的条件,我才愿意对你好”、“我对你好,你就必须要满足我的条件”。真正的爱是不需要回报的。良好的关系是:“我爱你,你也爱我”,而不是“因为我爱你,所以你要爱我”。所以心智成熟里的爱就是:我想爱你,所以爱你。而不是我需要你的时候才去爱你。是我不想爱你的时候,就及时停止,而不是强迫自己继续付出。如果那一刻你体验到了自己匮乏,你不确定对方对你的态度。你可以停止付出,先照顾自己,而不是通过照顾对方的方式换来照顾自己。后者是一种交换,有损失率。为何不直接用来照顾自己呢?在带有诱惑的深情里,人们总觉得:我是不应该先照顾自己的,我只有通过照顾好你,才能通过你的手间接地照顾自己。03不带羞耻的需要。爱的反面就是需要。能量充足的时候,人们会自动选择去爱,这是本能。能量匮乏的时候,人就会需要被爱,这也是本能。所以需要并不可耻,但对于一些人来说需要却非常可耻。通过我对你好的方式来隐晦地获得你的爱,这是需要被修饰后的表达方式。然而被付出的人常常识别不出来付出者这是在表达需要,所以就会忽略掉付出者的需要。付出者继而转向于失望、抱怨、愤怒,攻击他付出的人。攻击是表达需要的另一种方式。我指责你,告诉你你哪错了,这样你就可以改成让我舒服的样子了,同时我也可以维持住我的高姿态。除此之外,讨好也是表达需要的方式,讨好者会认为“我照顾好你的感受,你就会对我好了”。努力也是表达需要的方式,“只要我表现得好,你就会对我好”、“只要我变优秀了,你就会对我好了”。可表达需要最直接的方式,不是语言吗?用语言直接说:我很需要你关心我,因为此刻我很失落。我很需要你安慰我,因为此刻我很脆弱。我很需要你陪伴我,因为我此刻很孤独。心智不成熟的人内在会有羞耻感,不允许自己直面自己的需要。需要会让他们体验到自己不喜欢的脆弱、低自尊。所以他们要用防御的方式来表达需要。他们内在的逻辑就是:“我是不配有自己的需要的”、“我的脆弱是没有人在乎的”。心智成熟后,能够接纳了自己的脆弱,相信了自己值得被爱,在表达需要的时候就不再带着羞耻。04不带歉疚的离开。有爱,就有不爱。有关系,就会有散。很多人不喜欢却不离开一段关系,总觉得这样会伤害到对方,所以有歉疚。即使不是离开这段关系,短暂离开对一些人来说也是充满歉疚的。比如说妈妈要去上班必须要短暂离开孩子,比如说为了工作选择异地。对这些要永久或暂时离开关系的人来说,只要对方没做错什么,他们的离开就会带有歉疚。心智成熟后,你会发现:你并不是在做一件错的事,你只是在选择照顾自己。对你来说,那一刻有比对方更重要的事,你有比对方更重要的选择。也许这会带给对方一些伤害和不悦,但那不是你的错,更不是你不好。同时你也要相信,对方是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受伤,不代表没有能力应对。你需要允许对方有受伤的感觉,因为他在意你,所以不想你离开。但他受伤,不代表他不会照顾自己。就像有的妈妈看不得孩子哭泣,因为她无法面对孩子的脆弱。可哭泣,恰好是孩子在消化自己受伤的一种方式。你们都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你也可以选择对方更重要而留下来,但无需因为“离开了我就不是个好人了”这样的想法而产生的歉疚留下来。05在这4个表现里,有一些灵魂的部分就是:1.界限。我能为自己负责,并且相信你能为自己负责。我尊重自己,同时也尊重你,我相信我们两个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好自己的人。界限,是对彼此最大的尊重。而心智不成熟,则是希望别人为自己负责,这是陷入婴儿的状态——我想要个妈妈。2.高自尊。我不想做的时候选择拒绝你,我这个人依然是好的。我疲惫的时候选择不付出,我这个人依然是好的。我脆弱的时候选择需要你,我这个人依然是好的。我选择先照顾自己的时候离开你,我这个人依然是好的。我优先于照顾了自己,但这不代表我是坏的、自私的、无情的人,我依然知道我是个很好的人。3.看到选择。我知道我在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也可以不这么选择继续委屈自己。我可以选择保持原来的样子继续付出和忍让,但这都是我的选择。我也可以有新的选择。跟以前不同的是,我以前觉得不得不这么做,现在我知道我可以不这么做或继续这么做。无论我怎么选,我都可以也必然要为自己负责。当你掌握了这3个核心感觉,你就能做到前4个表现。当你有那4个表现的时候越来越多,我们就可以知道你做了很多心灵成长的努力,真正有了效果。那么我们就可以恭喜你:你又长大了一些。
▲家有男孩,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亲子关系的断裂,往往都是由于缺少沟通导致的。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先好好“听”他说话吧!——虎妈高三男生轻生,遗言曝光:有些父母一开口,孩子就输了……作者| 靖格格来源| 中国咨询师成长联盟(ID:gcocp2014)◐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很多孩子在自杀前都曾经不同程度上地向父母“求助”过。遗憾的是大部分被父母忽略,或者遭到父母的说教、批评,或者被父母认为是“小事情”。在中国校园暴力的案例中,绝大部分遭到校园暴力的孩子选择不告诉父母,其中直接的原因是孩子回来告诉家长,家长反而是去数落自己的孩子。有一天,13岁乖乖女和妈妈说:“听说学校里有一个女学生和老师在一起了”,话还没说完,这位妈妈用很刻薄的话打断她说:“这个女学生是在发骚”。又一次女孩在晚饭时说到:“咱们家什么教育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再次不屑地说:“需要性的人,才需要性教育”。于是,女孩再也没有和妈妈谈过类似的话题,更没有告诉妈妈自己被补习老师性侵,但是她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最终自杀身亡。这个女孩就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林奕含。在绝望的求助时,妈妈两次关上了“倾听”的大门,那个13岁的女孩该是多么的无助!“虽然很自私,但是,我想你记住我的模样,真的很幸运遇到你这样的妈妈,您的恩情,我来世再还吧。”21岁的高三复读生魏天烨在发出这条告别短信后,永远的离开了爱他的妈妈。魏天烨的父母在他高三的时候离的婚,已经对丈夫失望的母亲把全部的希望放在了儿子身上,可是这也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魏天烨去世前给妈妈写到:“我真的想好好学,考上个好大学,希望这个愿望,下辈子可以实现吧,我爱你,下辈子,别做我妈了,太累了。”妈妈回的微信写道:“你永远是我的好儿子,你是妈妈的支柱,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支持你,妈妈因你考上外高而荣幸,我希望你这次也争取轰动一哈周边的这几个学生。”儿子最后的倾诉求救,得到的回应却是妈妈一如既往的“鼓励”、“期望”、以爱为名的施压,这位妈妈完全没有“倾听”到儿子的绝望、疲惫、压力。我无意指责这两位母亲,他们是那么爱自己的孩子,逝去的孩子留给他们后半生的是无尽的伤痛。只是感到惋惜。在很多极端的案例里,痛苦的父母们伤心地问:“为什么他(她)不告诉我?”而我们不如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我们听不到孩子痛苦的恳求、绝望的呐喊!孩子的“不说”,是从家长的“不听”开始的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说:“孩子突然什么都不愿意和自己说了”;“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叛逆的很”;……亲子关系问题的开端永远是沟通问题。“你为什么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爸爸妈妈?”笔者采访了多位青少年朋友,我们听一听孩子怎么说:“我爸号称很民主,但每次我一说自己的想法,他就说我幼稚、片面,总这样我就不想说了。”“我妈说什么都是对的,我什么都是错的。”“每次他们一副想要了解我的样子,问我学校的事情,可是我一说什么,他们就开始严肃的教育我。比如我说我好朋友和老师说了个谎,他们就说这种朋友不能交,会把我带坏;比如我说班里有什么活动,他们就马上很紧张的问,谁参加了,得奖了吗?你为什么不参加之类的。”“我每次和他们讲好玩的事情,他们就说有时间关心这个,不如好好学学习。”“他们和我谈话的目的就是驳斥我的想法,把他们的想法加在我的身上。”“我和他们说我感兴趣的事情,他们说,你一天都在想些什么,怪不得学习不好,你看看你表姐~~,我再也不想和他们说什么了。”“在我家,只有单方面的父母能说话,而且说的话都没用,我说话他们一句都不听。就算我说破大天,说半个小时,跟我一句话没说结果一样。”......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却做不到好好听一听孩子的心声。爱他,请不要用“不听”去伤害他最伤害我们的是什么?是遇到的挫折、困难?是敌人的攻击、诋毁?都不是。是当我们意识到没有人真正想听我们说什么,特别是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想听我们说什么的时候,那种孤立无援、不被认可的感觉。著名心理治疗师麦克·尼可斯曾说过:“不被了解的感受是人类最痛苦的经验之一。不被欣赏,没有反应,会掏空我们的精力,让我们缺乏生气。当我们与一个不肯听我们说话的人在一起时,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上海发生的17岁男孩跳桥事件,让人扼腕惋惜。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争吵,回家的路上母亲在车上批评孩子,继而母子又发生了争吵。车子停在高架桥当中,男孩夺门而出,决绝地冲向桥边一跃而下,没能拉住儿子的母亲绝望地捶地痛哭。这一幕,让人心痛。如果这位母亲能听一听孩子的牢骚抱怨,是不是事情能够不一样?在知乎和微博上有大量的帖子是青少年倾诉与父母的矛盾和自己的痛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源于父母不能倾听自己。这些帖子里,写满了孩子们的痛苦、无助。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而很多时候,不会倾听则将爱与温暖变成了恨与伤害。而父母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正是伤害的实施者。倾听——父母的必修课孩子从呱呱落地,我们开始无条件地爱他,他开始会说话,能走路,每一天的一点进步都让我们欣喜若狂,我们用充满爱和欣赏的眼光看着他。可是慢慢地我们的目光里开始加入了殷切的希望,我们不自觉的幻想他能力超群、智商卓越,我们暗暗地期望他出类拔萃。有了这些以爱为名的期待后,我们开始体会等待的焦虑和失望的愤怒。我们想让他变得更好,我们想让他品学兼优,我们想让他未来的人生顺遂,这有错吗?没有!但是如果你期待孩子只是在你设想的“模具”里成长,那就大错特错了。爱孩子不是爱那个你理想中的孩子,而是爱这个独一无二真实的他。爱孩子就要学会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我们曾经都是孩子,作为曾经的少年,现在少年的母亲,是否还记得曾经叛逆的自己,曾经对父母行为的厌恶。可还记得少年的你,也曾暗暗发誓:我将来一定不会这么对待我的孩子。那么我们要怎样倾听呢?克制纠正的冲动,请先搁置自我,持续专注地听一听孩子想说什么;以孩子寻求关注的需求为先,真正专心做一个“接收器”,孩子才能更愿意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父母常常觉得很多事情自己经历过,体验过,吃过亏,上过当,所以自己的观点是对的,而孩子的观点是幼稚的、偏颇的、错误的。一旦如此,就等于关上了信任的大门;承认观点不是唯一的,每个人对同一件事都可以有不同的体验和观点,虽然孩子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不总是全部“正确”的,但是我们自己又何尝总是正确的呢?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做出反应,而如果你连好好了解他都做不到,又何谈爱呢?相比各种说教教导,一位乐于倾听的爸爸或妈妈,给予的尊重和安全感,才是孩子探索的动力。对于孩子来说,即便是和善的说教,也是强加给他们的,唯有通过思考建立的“私人逻辑”和“内在信念”才能够真正指导他的行动。只有当父母不再认为孩子是自己未完成的作品或手中待塑的陶土之后,才能开始真正听孩子说话。爱他们,那么请放下我们想控制、改造、操纵以及改善他们的这些企图,专心听他们说话吧。
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尊重,教育才能真正发生。——凯叔作者丨夏天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从儿子的被窝里搜出手机了。 我拿着手机生气地质问儿子: “为什么我说的话你永远都记不住? 你到底要怎样才能明白,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你只有把学习搞好,你将来才能有自由玩手机的资格……” 儿子懒洋洋地睁开眼睛,不耐烦地瞄了我一眼,用被子蒙上头,继续睡觉。 我掀开儿子的被子,强迫他继续听着我的唠叨,等待着他像以前那样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哪怕只是敷衍。 然而,这次儿子连敷衍都不肯了,他狠狠地把被子扔在我的脚下,瞪着眼睛大声跟我吼道: “你说够了没有,你凭什么觉得你说得都对,我又凭什么必须听你的……” 看着儿子歇斯底里的样子,我当场石化。 然而,更让我不可置信的是,第二天儿子竟然不上学了。 不管我在门外如何催促,如何苦心相劝,儿子都紧闭房门。 就这样,我和儿子开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冷战。 而我也在这段难捱的沉默时光里,反复地想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他才会这么恨我,又或许,这样的“恨”早已持续很多年…… 直到一次偶然,我从武志红老师的讲座里听到这么一句话: “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孩子掏心掏肺地讲道理,你讲的道理越多,孩子越反感,更不愿意和你沟通。” 我才明白: 原来,是我引以为傲的“良言诤语”,把儿子养废了。 原来,只会跟孩子讲道理的父母,永远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给孩子讲道理是最无用的教育方式 其实,我早就应该发现: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用的教育。 比如,孩子年幼的时候,我们经常跟孩子说: 吃饭挑食,对身体不好; 吃冰淇淋太多,肠胃会不舒服; 吃糖太多,容易蛀牙...... 我们是真心地关心孩子,可孩子依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等孩子长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喋喋不休地跟孩子讲人生、讲得失、讲学习和努力的重要性…… 可结果呢? 你说得越多,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我们怪孩子难管、叛逆,其实是错怪了孩子。 曾看过一段很有趣的视频: 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在家里吵吵闹闹的,爸爸好声好气地跟女孩说:请保持安静。 女孩不仅不听,还生气地对爸爸发火: “你嫌我吵,就是不爱我了 !”女孩的神逻辑让爸爸哭笑不得。 同时,也再次验证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和脑科学家蒂娜·佩恩·布赖森的研究结果: “孩子听不进道理,原因在于父母养育孩子的方法,不符合大脑发展规律。” 我们的大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理智脑,下层是情绪脑。 而孩子的发育规律是先下层,后上层。 也就是说,对于大脑尚未发展完善的低龄孩子来说,我们讲的道理,孩子可能根本就没有听懂。 除此之外,心理学上还有个“超限效应”: “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变形计》里的郑子豪,非常喜欢玩电脑游戏。 做律师的爸爸看不惯,一抓住机会,就会滔滔不绝地跟郑子豪讲各种大道理: “你知不知道打游戏是不对的?” “你这样打游戏是会上瘾的,就像抽鸦片一样,玩物丧志。” “你要搞你的学习,你只有学习搞好了,你才能搞一搞娱乐的东西。” 而郑子豪就像开启了自动屏蔽模式,不但对爸爸的大道理置若罔闻,反而更加痴迷游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教育才能真正有效。 居高临下地给孩子说教,很难让孩子从心底里去认可。 孩子不认可父母的大道理,父母讲得再多,再掏心掏肺,也都是无效的努力。 有时讲道理也是一种语言暴力也许是父母的“控制欲”作祟。 很多时候,儿子越是听不进去,我就越是喋喋不休地跟儿子讲道理。 我坚信只要不停地说,总有“顽石点头”的那一天。 但事实是: 有的时候,讲道理,也是一种语言暴力。 记得有一次,我和儿子一起观看综艺节目《一路成年》。 节目里,“达康书记”吴刚非常关心儿子阳阳,他要求阳阳的大小事件都要打电话汇报。 他还总是在节目里以“父亲”和“前辈”的双重身份,指导阳阳如何演绎角色,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戒骄戒躁。 节目第二期,他因为要去拍戏退出了节目。 临走时,不停地跟阳阳交代: “做任何事,要往最坏的考虑。 你要学会坚持,学会忍耐,别人有需要帮忙的,你就伸一把手,要有团队精神……”阳阳虽然一边听着一边点头,但表情已经变得越来越不耐烦。 看到这里,儿子突然盯着我说: “妈,你不停给我讲道理的时候,我的内心就跟阳阳一样痛苦。”当时,我不理解儿子为什么这么说,但是现在我明白了。 就像一位心理学老师说的那样: “父母的唠叨,看似是关心,其实是一种慢性心理折磨。” 因为,父母无休止的唠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信任和带有指责的表现。 这会带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引发孩子的负面情绪,打击和消磨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曾看到过一位网友的倾诉: “从小到大,无论大事小事,妈妈都唠叨个不停。 我越躲,妈妈的指责越严厉。 我越跟妈妈对抗,妈妈的惩罚越严重。 终日与愤怒、沮丧、自卑为伍,现在的我已经不知道学习的乐趣何在,不知道人生意义何在,不知道活着的乐趣何在!” 父母无休止地唠叨和说教,带给孩子的伤害无异于打击、贬低等语言暴力所带来的。 正面管教中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他才能做得更好。” 只有当父母放下高高在上的说教,给予孩子尊重和认同,孩子才能获得自信,变得越来越好。 《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得太多》一书中,有句话说得特别扎心: “孩子的问题与父母的表现密切相关。” 如果孩子错了,一定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所以,把儿子养废后,我决定换个思路养娃。 1. 用以退为进代替硬碰硬 儿子特别喜欢玩游戏。 不管我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大发雷霆地吼他、骂他,还是强行拔掉家里的网线,儿子都不听。 直到我偶然看到奥运冠军邓亚萍的一段视频,我才发现: 与其跟孩子硬碰硬,不如以退为进。 邓亚萍的儿子有段时间也非常痴迷游戏。 邓亚萍没有责备他,也没有强迫他戒掉游戏,而是温和地告诉他: “你如果真的喜欢打游戏,你可以去走电竞这条路。” 之后,邓亚萍专门带着儿子考察了两家顶级电竞俱乐部,让儿子了解他们的作息,看看他们是怎么训练的。 结果,儿子一听到电竞一天要训练12个小时,立马放弃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和孩子对抗只会失败,你永远打不赢孩子,更无法通过对抗培养其合作精神。” 要想要让孩子愿意与我们合作,“以退为进”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强硬地跟孩子讲道理,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让孩子朝着反向发展。 但向孩子传递我们的支持、尊重、接纳和认可,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自我成长,则会比任何建议和帮助都有效。 2.用幽默代替严厉的说教 国外有一段特别火的视频。 14岁的女儿想穿超短裤去学校,爸爸为了阻止女儿,特地穿了一条超短裤演示给女儿看: “把你的短裤拿出来,看看到底有多短?比一比谁的短! ”“你现在要是穿它去上学,我就每天穿着这裤衩接你放学。” 爸爸滑稽的样子,让女儿笑歪了,同时也完美地化解了一场父女间的冲突。回想我跟儿子针尖对麦芒似地争执,开批斗大会似地批评,“神圣不可侵犯”的命令,我不得不承认: “幽默才是解除敌意最好的办法。” 因为,幽默的沟通,会让孩子看见父母的真心实意,会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自动解除敌意,轻松接纳父母的建议。对于孩子来说,如春风般温柔的爱,才是最有力量的教育。《新中式父母》里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这个世界上,有两类父母。 一类是‘吃老本型’父母,他们使用过去自己接受的一套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通常只会认为传统教育没有问题,是孩子有问题。 一类是‘学习型’父母,他们会去探索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会反思,然后寻找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养育孩子就是一场修行。 我们可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是一个成长型的父母。 只要我们愿意从错误中反思,愿意从现在起改变,愿意把对孩子的理解、尊重和认同放在父母权威之上,我们就一定能够养出一个内心有爱,眼里有光,不负期望的孩子。
作者|天雅 很多妈妈常遇到这种情况: 为养育孩子殚精竭虑,做牛做马,尽最大努力去爱孩子—— 带Ta一起玩,给Ta做好吃的,辅导Ta学习,带领Ta走向成长。 一开始,一切都很和谐、很美好。 可到了某一天,不知怎的,这份和谐突然就被打破了—— 孩子开始忤逆抗拒,各种不配合,与你越来越疏远。 更有甚者,Ta宁愿跟甩手掌柜(爸爸)去亲近,也不愿意再跟你亲近。 你说气人不气人! 孩子是不知道你爱Ta,为Ta付出了很多吗? 不是,而是不愿意接受。 为什么你爱孩子,孩子却远离你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想一想: 这份爱,展现的是谁的意志? 比如,孩子正在苦思冥想一道数学题,进度缓慢。 体谅到孩子的辛苦,父母走过去好心提醒,应该如何理解题目、如何解答。 结果孩子一点也不想听,还嫌你烦: “我知道,我知道,我自己知道怎么做。” 大人往往不理解,反而责备: “你如果真知道,还会在那里纠结半天吗?我这么努力帮助你,你怎么就不听呢?” 结果孩子更不乐意了,扭过头去不再理睬你。 仔细分辨,就会发现: Ta不仅抗拒你的帮忙,同时还产生了愤怒。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 如果,题目是靠自己解出来的,发展的是自己的意志,Ta会获得一种「力量感」: “我有智慧,只要我付诸努力,我就一定能做到。” 但如果,题目靠父母指导来解答,发展的是父母的意志,Ta就会感到一种「无力感」: “我真失败,没有父母的帮助,我什么也做不成。” 其实,每一个孩子内在都有一股生命力—— 渴望在生活各个领域,不断生长、延伸自己的意志,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孩子在苦思冥想一道数学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答。 这时父母主动提醒,对孩子而言,不是帮助,而是阻碍: “你专门跑过来指导我,就好像是认定我做不好,不相信我的能力。” 而Ta之所以嫌你烦,是因为Ta的潜意识觉得,如果接受了你的好,就等于承认自己不好。 「个人意志」这个细节,为何如此重要?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 在面对孩子时,我们是把Ta当作主角,还是把Ta当作配角? 什么叫主角、配角? 举个例子。 一位新手妈妈,为了更好地养育孩子,很用心地学习各种育儿课程。 从中她知晓了母亲功能的重要性: 要及时哺乳,要及时回应,要不离不弃陪在孩子身边…… 在执行时,她努力以一个“好妈妈”的身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母爱,建立联结。 具体如何做呢? 她有2种做法: 一种是根据她学习到的“完美标准”,不断运用在孩子身上。 饿了,给Ta准备超高价值的营养套餐;哭了,给Ta标准式的一亲二抱三安慰;学习卡壳了,给Ta传授最佳解题思路…… 另一种是根据孩子的具体需求、反应,调整她的回应方式。 饿了,先问Ta想吃什么,再给Ta准备;哭了,先看Ta是为何而哭,再灵活回应;学习卡壳了,先问Ta要不要帮忙,再决定帮不帮…… 这两种做法,目的都是为了向孩子传递爱,帮助Ta更好地成长。 但不一样是: 前者突显的是妈妈的意志,孩子成了「配角」:配合她演绎一个“好妈妈”; 后者突显的是孩子的意志,孩子成为「主角」:演绎Ta自己的“成长剧本”。 让孩子成为「配角」,本质上是在压缩孩子的意志,限制Ta的成长。 但没有孩子希望自己是配角,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限制、被控制,就会下意识反抗: 要么是直接把你推开,要么采取被动攻击,故意犯错、搞砸,不配合。 而让孩子成为「主角」,则可以让孩子的意志得到伸展,自主成长。 当Ta正在做一件事, 如果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达成,Ta会从中获得一种“我很棒”的感觉,形成自我效能感。 即便Ta暂时无法靠自己达成,Ta多半也会通过学习去提升能力,或向外界寻求求助。 从中Ta会体验到: Ta在演绎Ta自己的“成长剧本”,父母只是配合、辅助Ta去发光发亮。 从而获得一种「我的人生我做主」的感觉。 来到这里,有的父母或许会担忧: 任由孩子当「主角」,万一走偏了,比如挑食、成绩落后等,怎么办? 现实却刚好相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主角」,Ta才能更有动力去成长。 挑食、学习落后通常是暂时的;外界刺激,会让孩子产生主动变好的愿望。 而父母需要做的是: 当孩子展现出想要变好的决心时,再以一个「配角」的姿态,辅助Ta成长。 比如, 当孩子从电视上看到奥运健儿的精彩时刻,兴奋地喊着“我也要成为世界冠军”时, 父母就可以配合着孩子的意志,辅助Ta搭配营养饮食,增强体质,去实现他的愿望。 而不需要在孩子的意志没有萌生之前,以挑食不好为由,硬生生地逼着他吃蔬菜。 这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是相当难的。 主要原因有2点。 其一,我们害怕失控。 父母用自己意志去爱孩子,可以获得一种「掌控」—— 以达到一种结果为目的,采取相应做法,控制孩子成长的步调。 而遵循着孩子的意志去表达爱,则往往伴随着「失控」—— 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下一秒会提出什么要求,也不知道自己下一秒要做出怎样的回应。 也由此,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意志压迫孩子的意志。 表面上看,这种方法确实很高效; 但从长远来看,它却很容易让孩子走向2个极端: 要不彻底顺从,事事依赖父母,没有自主性;要不彻底反抗,事事忤逆父母,充满攻击性。 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会最终限制孩子的成长。 其二,我们自己的意志不曾被舒展过。 很多父母,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自主权的环境里,意志从来不曾获得舒展。 也因此,他们自己也不懂得如何舒展孩子的意志。 这个时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自我觉知与成长。 就拿孩子学习这件事来说。 我们首先要学会区分:谁在学习? 当然是孩子在学习。 正常情形应该是:孩子产生与学习有关的愿望,父母配合Ta实现愿望。 但在很多家庭中,学习却变成了父母的事情,孩子被“排挤”在学习之外: 孩子做错题,父母比Ta还挫败;孩子作业没完成,父母比Ta还焦虑;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父母比Ta还痛苦…… 换而言之,父母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必须放弃自己的意志,来承接父母的意志。 从而导致: 孩子在学习上变得越来越被动,父母越来越不耐烦,亲子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大,关系越来越疏离。 那么,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 是将学习的责任归还给孩子。 当他学累了,走过去拍拍Ta的肩膀,拥抱一下,予以鼓励; 而当孩子实在解决不了,向你寻求帮助,再以建设性的口吻给他一些建议“你可以试试……”,绝口不提“你应该……”。 老子讲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 ,指的就是:不彰显自己,才能很多时候化育万物。 写在最后 父母之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有时候,它是一种主动的分离,象征「祝福」。 就像一只破壳而出的雏鸟,逐渐成长为强壮有力的雄鹰,张开翅膀冲向云端,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从中,孩子会获得一种「成长的喜悦」,父母也会获得一种「见证孩子成长的喜悦」。 有时候,它是一种被动的分离,象征「诅咒」。 就像文章开头所讲的情形,父母竭尽全力去“爱”孩子,但孩子却倍感压抑,最终选择逃离父母。 从中,孩子会深陷一种「背叛父母的痛苦」,父母也会深陷一种「付出不被认可的痛苦」。 身为父母,我们真正需要做是,不是阻止分离,而是: 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成为自己生命的主角。 从而让分离从「诅咒」变成「祝福」,从痛苦走向喜悦。 最后,我以纪伯伦的诗结束今天的文章: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因渴望自身生命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望尘莫及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箭,弓箭手望著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箭射得又快又远。怀著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现在,距离中高考越来越近,已经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家长对此也是非常关注。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关注到点上了吗,如何正确对待备考期的孩子?今天,我们一一解答这一问题。如果您有好的做法,欢迎给我们评论和留言,我们会精选呈现!没有意外就是成功——写给中、高考考生的家长们日子一天天过去。越临近考试,越将考试的日程“放大”,几点起床?准备什么早餐?出门走哪条路不会堵车?中午吃饭和休息,不能到外面吃,千万别生病,文具都带齐……不要出意外!不是我们做家长的心理素质差,我们只是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孩子出状况,那样我们会怨恨自己,一辈子难受自责。一、考试前学生最担心的是什么?考生考试前最多的担心是“怕考试发挥失常”。许多学生在过去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偶尔出现过一、二次考试发挥失常,同学们自然害怕在这关键的一考中又出现失误。实际上所谓考试发挥失常,它产生的主要原因往往与出题过偏、怪、难有关。因此,家长可以向孩子解释,高级别的正规考试,出题是比较严谨认真的,反而不会出现有时在学校考试出现的怪题、偏题,不会让你看到题摸不着北。二、学生有哪些压力?理解孩子有哪些压力,你才能真正帮到他。一般说来同学们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二是身体上的(这个反而被家长们忽视),长时间的紧张作息,超强度的听课做题,睡眠不够,他的身体自然感觉不舒服、累、压抑。因此,家长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多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保证睡眠,同时包容他的负面情绪。三、家长不该说什么?不要总是问“复习得咋样了?”因为孩子没法回答你!事实上没有人是“复习完了”才去参加考试的,总会有点不放心没把握。而如果他事实求实地回答你,没复习好,这个信息又会强化他内心的不安,增加他上考场的压力。不要总是跟孩子讨论最后的结果。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言语中带着威胁和恐吓。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从一条湍急的河流上走过一座独木桥,过桥之前不断地说掉下去会如何如何,那么过桥的时候还能走的安稳么!四、为什么越临近考试,孩子反而疲沓不想学?基本上,我遇到的每个学生都反映他们会在某个阶段有这种感觉:一方面内心很焦急,一方面却又感到说不出的疲倦以至学习没效率。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请家长首先理解,这是大脑给出的一个信号:孩子需要适当休息调整了。人的大脑与其他器官一样,需要劳逸结合,如果外界强制性的给予学习任务,大脑自身的保护机制便会产生所谓“保护性抑制”,就是说这时候的大脑已经没有运转的效率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想想孩子平时都喜欢什么活动,提醒他休息休息。我们的一名高三学生,有一次在课间织毛线,原来,当我告诉他们减压的一个办法是做做自己喜欢的活动时,她首先想到的就是编织,她说这么做的确感觉好一些。五、如何面对自暴自弃的孩子?一些基础差的孩子这个时候容易自暴自弃,“反正我不行,复习也没用”。实际上,最后的冲刺对高考考生可能改变不大,但对中考考生,由于初中的知识点相对简单,我们的确看到有一些同学就是靠最后冲刺大幅提高中考成绩的。“临阵磨枪,又快又光!”学校老师不能这样教育学生,我们做家长的要这么给孩子打气。六、如何回答孩子“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父母,“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有的家长说,无所谓,考不好就考不好!有的家长说,考不好就完了,我没办法,到时候你自己看着办吧。这两种回答都不可取,考试对孩子、对家长都很重要,不可能无所谓,这么回答要么口是心非,要么是对孩子早已失去信心;而强调考不好的可怕后果,则会干扰孩子对学习的专注。这个时候,最好认真的、诚实的与孩子共同面对这个问题,承认考不好的确是我们不愿接受的,但无论怎样现在都要尽心尽力,“咱们尽力!”只有这样,将来才不会后悔、自责。七、最后阶段家长能为孩子做什么?决定学习成绩的有三个方面的条件,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态。方法和习惯,已经不是考前我们能立竿见影的改变的了。所以这个时期,看到孩子或这或那的许多毛病,不要急于去纠正他。你能为孩子做的,是使他在这个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具体来说,一是照顾好他的饮食、生活起居,二就是闭上批评的嘴巴。也许他吃饭的时间有点长,也许他在厕所磨叽了半天,也许一晚上他去厨房翻了几次冰箱……,不管怎样这段时期不要吭声,这是你对孩子的体谅,这就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八、考试期间吃什么、穿什么?吃、穿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注意,考试期间最好让孩子吃熟悉的食物、穿舒服的旧衣服。有的家长可能想在这几天帮孩子加强营养,虽说营养的保证很重要,但那应该是半年前、一年前就注意的,而不是靠这几天。考试期间的饮食最好跟他平时的饮食一致,熟悉的食物使人放松。同样,熟悉的衣服也会使孩子更放松。九、考试期间孩子失眠怎么办?有一个年轻老师跟我讲她第一次高考失败的惨痛经历:高考的前一天晚上,她怎么都睡不着,结果被她妈妈发现了。她妈妈非常生气,不停地数落晚上不睡明天将如何晕头涨脑、考不好试等等。最后她妈妈整晚一直守在她旁边等她睡着。结果,她一夜都没有睡着。第二天也真的是昏昏沉沉,那一年的高考失利了!我们都希望孩子在考试期间能睡好。但万一你的孩子失眠了,千万要告诉他,没关系,不影响做题!人是有应激功能的,24小时不睡觉,大脑还能正常工作!如果孩子在考试前也相信这个道理,反而临考前能够释然,睡个好觉。十、考试期间孩子生病怎么办?一般说来,只要孩子不是那种病得不能坐下来拿笔写字,生病对考试的影响其实就只是心理上的,并不会妨碍大脑思考。大家对这一点可能感到很难理解。基本的解释是:大脑工作在生理上实际只需要两个条件,葡萄糖和氧气。有这两个条件,就能做题、思考。身体的不舒服可能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心理上造成我们的不安,实际的影响没有那么可怕。因此,万一孩子在考试期间生病了,家长也要给他这样的信念,影响不大!甚至可以跟他说,你都生病了,如果没考好也是能理解的,这样孩子反而能放下包袱,轻松应考。十一、教会孩子及时处理不利的考场环境几年前我孩子参加中考,一名监考老师坐在他旁边,不断地翻看他的卷子。回来后他懊恼地说:“有一道题没看着”。我非常后悔没有早点告诉他,那个老师的行为是违反考场规定的,孩子本可以及时提出意见及时投诉!一般来说,高考各考场对监考老师的要求相对严格,但中考各个考点的要求参差不齐。早点告诉孩子,考场上无论是什么影响到自己答题,都要及早举手向监考老师提出。十二、考试当天中午,如何帮孩子放松?许多同学上午考试回来,兴奋得没法午休。家长们看着急在心里又不知怎样劝孩子平静下来。这时可以这么说:“躺一会儿,不必非得睡着,让身体放松休息一下,等会我叫你”。睡眠是不能带着睡眠压力的,这样轻描淡写地说,孩子更容易入睡。注意睡眠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一般入睡后不要超过半小时,在他进入深睡眠以前一定要叫醒他。十三、头场考试考砸了怎么办?哪怕学习最优秀的学生,如果第一场考试考砸了,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他的心情。处理不好还会牵连到他后面的考试。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我相信大部分家长能做到不责怪孩子。但要提醒的是,我们容易犯另一个错误:“别想了,想了也没用”,“不会的,情况没你说的那么糟!”这其实是在盲目地否认孩子的失利,孩子会感觉父母不能接受他的失误。孩子当然知道“想了也没用”,他也知道“只是这一门课考砸”。但他内心是惴惴不安的!家长这时候特别需要去倾听他的不安,他的委屈,他的自责。只有有人理解他,才能让他稍稍好受一些。当然如果孩子一直沉浸在考试失利的情绪中,家长可以试着问他“现在怎么办呢?”请放心,绝大部分孩子是理性的,当情绪平稳以后,他能够振作起来。十四、考生在考完自己弱项学科后,最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我见到不少这样的情况,考生考试下来,神色凝重地说:“我好像没涂答题卡?”“记不清是不是在卷子上答的,好像只是在草稿纸上做的?”家长每每听到大惊失色,努力帮助孩子回忆到底涂没涂答题卡。其实,我们老师在考场监考时,几乎没有发生过交空白答题卡的情况。考场上会来回督促同学们进行检查。个别同学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安,与他的考试压力有关。是这样,无论哪个人当他对一件重要的事情感觉失控甚至完全没法控制时,都很容易产生强迫行为或强迫观念。举个例子,假如你住的小区连续被盗,人人惶惶不安,你出门离开家的时候便会不由自主地怀疑“我锁好门了吗?”因此,当孩子下考回来告诉你他的担忧时,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安慰他,帮他尽快调整到下一场的考试中去。
1 “好妈妈”让儿子感到窒息 在《神秘的角落》中,演员刘琳扮演的单亲妈妈周春红让人记忆深刻,她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好妈妈”,性格坚韧、勤劳朴实、爱子心切,为了儿子朱朝阳甘愿掏心掏肺、付出一切。 由于工作单位离家远,每次回家她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坐下来喝口水、喘口气,而是挽起袖子下厨房给儿子做饭。离家前会亲手为儿子包好蒸饺、烧麦,准备一堆好吃的放在冰箱里当作儿子的“口粮”。 儿子哪一顿没吃好、没吃饱、营养不够全面,她都会惴惴不安、心怀愧疚,甚至考虑为了方便照顾儿子换份就近的工作。 原本离婚单身的她可以正大光明地找个男人,谈场恋爱,但为了不影响儿子,她和单位领导马主任一直“偷偷摸摸”地来往,当对方提出想和她重组家庭时,她毫不犹豫就拒绝了。 那一刻,我看不到这个单身母亲眼里有丝毫的犹疑,她刻意表现出的冷漠与隔绝,恰恰是对自我的防御。她不敢去触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被爱的渴望得以满足,所以在儿子与男人之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她把所有的关注和期许都投注在了儿子身上,过度牺牲,甚至连一个女人正常的生理和情感需求都舍弃了。 所有压抑的能量最后在“喝牛奶事件”爆发,周春红出于无奈在众目睽睽之下承认与马主任有私情,不料儿子朝阳目睹了这尴尬的一幕。 回到家,周春红给朝阳冲了一杯热牛奶,让他喝掉,可朝阳当时不太想喝,拒绝了妈妈的要求。那一刻,母亲周春红压抑的情绪彻底爆发,她使劲儿掐、捏朝阳的脸,像一头疯狂的“猛兽”,冲儿子怒吼道:“大人的事,你懂什么!”、“这杯牛奶,我让你什么时候喝,你就必须什么时候喝。” 惊恐之下的朝阳端起那杯牛奶,连同内心的委屈、无助、愤懑一饮而尽。 然而“喝牛奶”事件并没有让母亲清醒半分,她的爱变得越来越控制,朝阳和父亲出去吃了顿饭,她要盘问,儿子泡澡的时间久了,她都会心生不满。 周春红婚姻不幸,她把自己作为一个女人所有的爱恨都压在了儿子身上,试图在朝阳身上找补自己缺失的一切。她以“爱”之名去控制、束缚、占有,一步步将儿子推向了“恶”的深渊。 那个被窒息的母爱压得喘不过气的朱朝阳,眼神是“飘忽”的、脊背是“弯曲”的。他活成了少年版的“张东升”——敏感多疑、自卑懦弱,对身边的人过度“设防”,过早暴露了人性深处的“恶”。 2 “牺牲型妈妈”让女儿不堪重负 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三《茉莉的最后一天》中,林妈妈原本是一名海归硕士,前程似锦,但为了两个女儿,她辞去了教授职务,做了全职妈妈。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她都在为孩子考虑,所做的每件事出发点都是为女儿着想。但妈妈“自以为是”的付出,对孩子来说未免太沉重。 每当女儿茉莉的做法不合林妈妈的心意,她便会河东狮吼:“要是没有生你,我早就当教授了!” 茉莉小时候第一次偷拿妈妈的钱,惨遭暴打,被妈妈骂作是“垃圾”;茉莉儿时的理想是“收银员”,在妈妈眼里却是“没出息”。 女儿茉莉的长处、理想,这些林妈妈统统看不见,她关注的不是女儿快不快乐,而是女儿怎么做才符合“普世”的价值观。 她判断女儿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茉莉偶尔一次考砸,便会招来一顿责骂:“失误粗心都是借口,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把成绩顾好!” 女儿考好了也会“恶语相向”:“要不是我这么盯着,你怎么可能考第一名?小心你下次就掉下去!” 就连茉莉上学赶时间,林妈妈掏出车费的间隙,也不忘“补刀”:“这些费用都是我省吃俭用的,好好念书,不然就不孝啊!” 妈妈在女儿面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对得起我的付出吗?” 似乎在林妈妈眼里,茉莉就是个错误的“存在”。 母亲说出的话没有一句是柔软的,每一句都“夹枪带棒”“怒气逼人”“怨气冲天”,像一把把尖刀扎在女儿胸口,字字“诛心”、刀刀致命。 在母亲施虐般的“重压”之下,女儿茉莉最终崩溃,在十六岁那个看似平常的夜晚,她默默走向阳台一跃而下,用放弃自己的生命来填补母亲心里的委屈和不甘。 3 过度牺牲的背后,是无法控制的愤怒和压抑的委屈 台湾心理学博士洪兰曾说过:“从人类演化的角度,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在生活中,“过度牺牲型”妈妈的语言模式往往是这样的: “我付出一切,都是为了你……” “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早就跟你爸离婚了……” “你这孩子我白养了,一点儿都不懂得感恩……” 妈妈透过这些“声讨”式的语言,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我为你而活,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你不顺从就是大逆不道、不懂感恩……”。 而孩子体验到的感受是:“我欠你的,你是我天然的‘债权人’,我必须迎合、顺从才配得到你的爱……”。 这种状态下,妈妈的过度牺牲就成了一种变向的“索取”,妈妈付出越多、牺牲越大,内心就越容易“失衡”。 一个过度牺牲自我的妈妈,活得如同一座孤岛,她的情绪长期积压得不到宣泄,孩子很容易就成了负面情绪的“接收器”。 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如己意,少喝一口水、少吃了几口饭、多看了一会儿电视、晚了几分钟写作业,妈妈都会感到焦虑和痛苦,并且把这种情绪转移给孩子,而孩子带着巨大的“歉疚感”,会被迫感激,讨好妈妈,不敢做真实的自己。 过度牺牲的背后,是无法控制的愤怒和压抑的委屈,妈妈不快乐,孩子又怎敢快乐? 4 妈妈活出自我,是让孩子快乐的“良药” 过度牺牲的妈妈,在生活上往往能给到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孩子除了学习、吃喝拉撒睡的需要,也有精神和情感层面的需求。 一个为孩子舍弃一切,“掏空”自己的母亲,又何来力量滋养他人?过度牺牲的妈妈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先学会关照自我、活出自我,成为孩子心里的那束光。 ① 抛弃“好妈妈”的自我人设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里,一个“好妈妈”就应该为了家庭、为孩子牺牲自己、奉献自己,我们很容易被这种讴歌牺牲、奉献、付出的“群体文化”催眠。 当你自我设限,逼自己去做一个“好妈妈”,也就等同于放弃了更多自我的部分。只有抛弃“好妈妈”的自我人设,拒绝过度牺牲和付出,才能找回迷失的自己。 ② 重拾自己的爱好和梦想 孩子稚嫩的肩膀无法承载两个生命的重量,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负重前行。 你的角色顺序首先是自己,才是妻子、是妈妈,请重拾自己的爱好和梦想,不逃避、不躲闪,奋力追逐,活出自己的价值感。 ③ 适当放手,给自己的生活“留白” 把自己照顾好,是解决问题的“良药”。无论孩子有多烦,自己有多忙,一定要学会适当放手,给自己的生活“留白”。 寻求父母、公婆、另一半的支持,把孩子和家务扔给他们。约闺蜜喝茶、吃饭、逛街,做SPA,再不济,也要关上房门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光。 苏兹·卢拉在《母亲进化论》一书中提到:“为人母者必须要学会的一件事就是自我关怀,而养育孩子的秘诀就是在照顾孩子和自我关怀之间的绝妙平衡。” 但愿每一位妈妈在艰难的养育过程中,都能掌握这种绝妙的平衡,让孩子快乐,更让自己快乐!
如果说青春期和抑郁症各相当于一颗炸弹,青春期加抑郁症,则无异于一颗核弹。 在与患抑郁症的青少年工作的过程中,我经常需要与他们的父母开展工作,我常常听到这样的求助或控诉: 医生,我的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说,问他就说说了我们也不懂,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里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医生,小孩总是玩手机,谁都不理,他爸爸上次把他手机摔了,他就说要断绝父子关系,他这个病啊,就是玩手机玩出来的! 医生,孩子又不愿意上学了,提醒他看一下书,他就大发脾气,说我们逼他,怎么这么大了还不懂事啊? 医生,我的孩子昨天又划手了,这周已经好几次了,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脆弱啊? 由于青春期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会呈现出与成人患者不同的特点。父母在照料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体验到诸多强烈的情绪,如焦虑、挫败、愤怒、自责、无助等。 1 青春期身心特点 青少年处于身心高速发展的阶段,身体机能迅速发展,趋于成熟,这极大地促进了心理的成熟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因此他们强烈地渴望摆脱孩子身份、成为“大人”,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蓬勃发展,渴望被尊重和平等对待,强烈地反感和抗拒说教和束缚。 但另一方面,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这导致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奠定了青春期极不稳定、充满冲突的基调,用疾风骤雨形容也不为过。 青少年始终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深思熟虑和周全行事。因此,他们虽然渴望成熟,现状却是半成熟,渴望独立,却又依赖于成人,因此内心充满着矛盾。青春期的思维方式具有极端化和冲动性的特点,往往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因此他们经常体验到如滔天巨浪般强烈的情绪。他们渴望长大,但又因无忧无虑的童年一去不复返而伤感。他们虽言行激烈,但内心敏感脆弱,渴望沟通和理解,却经常感到没人能理解自己,因此容易抗拒交流、自我封闭。他们的自我评价也经常在两极间震荡,成功的时候会认为自己独一无二、天下无双,受挫时则会体验到强烈的自我怀疑,甚至将自己全盘否定。 2 青少年抑郁症的特点 基于青春期独特的身心特点,青少年抑郁症往往会呈现出以下特点(包括但不限于): 呈现出破坏性的心境失调,即在情绪低落的背景上间歇性地爆发烦躁与愤怒。 行为问题突出,例如厌学、沉迷游戏、脾气暴躁、抽烟酗酒、敌对违拗、暴力攻击行为等。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率高。 容易出现极端的认知和情绪,极度渴望被关心和理解,却又认为没人能真正关心和理解自己,因此容易呈现出防御与敌对的姿态、拒绝沟通。 认为自己已经阅尽人生百态、看破红尘,因此拒绝接受和发展新的视角。 非常害怕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上。 抑郁情绪的变化起伏受同伴的影响大。 3 常见的照护误区 在照顾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常见的照护误区(包括但不限于): 不恰当的鼓励,例如「加油,坚强乐观一点」、「你一直都很优秀,一定可以战胜抑郁症的」。 事实是:抑郁症不同于抑郁情绪,不是通过简单的自我调节就能好起来的。不恰当的鼓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会让ta误认为自己连战胜抑郁症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更可能感到自责和无用。 否认痛苦,例如「你这么小,懂什么抑郁症」、「你说你有抑郁症,我还觉得我也有抑郁症呢」。 事实是:孩子也许鼓起了巨大的勇气才敢向你求助,否认ta 的痛苦会将ta置于更绝望的境地。 对痛苦轻描淡写,例如「想开点就好了」、「你不要想那么多」。 事实是:如果能“想开”的话,还要医生干什么?流于表面的安慰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伤害,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痛苦不被尊重和理解。 指责,例如「这都想不开,你太脆弱了」、「哪有什么抑郁症,无非是心理承受能力太脆弱而已」。 事实是:心理承受能力表示,这锅我不背。抑郁症有生物学基础,再坚强的人都有可能患抑郁症。 制造内疚,例如「整天乱发脾气,你太不懂事了」「爸妈为了给你治病不容易,你要快点好起来」。 事实是:内疚不会带来好转的动力,反而会滋生出更严重的抑郁情绪,和内心深处的对抗心理。 错误归因,例如「你得抑郁症都是手机害的」、「都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了」。 事实是:抑郁症的发生从来就没有单一的原因,这些所谓的原因有可能只是抑郁症的结果,而错误归因也会让照料者忽视真正的原因,或回避自身需承担的责任。 不理解疾病的表现,例如「你怎么整天躺在床上」、「整天板着一张脸,太不懂事了」、「整天就知道玩手机」。 事实是:抑郁症有复杂的临床表现,你所看到的异常行为很可能是抑郁症的症状,这并不是孩子有意为之,而是ta试图发出的求助信号。 继续刺激和伤害孩子,例如「我宁愿从来没有生过你,生你还不如生块叉烧」、「整天要死要活的,有本事你就跳啊」。 相信我,这绝对是破坏亲子关系的大杀器。 无视孩子的痛苦,不予回应和理会,对带孩子就医采取回避和拖延的态度。 过度焦虑,例如对孩子的表现过度关注,一有情绪波动就担心是抑郁症复发,或者严格限制孩子的交友和活动,对孩子过度保护。 因内疚而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过度的获益也会成为抑郁症无法“好起来”的原因。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感慨照护处于青春期的抑郁症的孩子,遍地是雷,稍有不慎,就可能让孩子把你拉进「黑名单」,甚至给亲子关系带来难以修复的裂痕。 而另一方面,家庭的温暖与支持,能帮助孩子抚平伤痛、维系希望,不至于在黑暗中踽踽独行。如何提供良好的家庭照护,是一门科学,也是艺术。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思维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伴有情感和行为的异常,病程迁移缓慢进展,最终往往以衰退作为结局。精神分裂症复发率、致残率都较高,疾病负担较重,病程常常表现慢性迁延,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治疗和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 肠-脑轴是肠和脑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由免疫、迷走神经和神经内分泌途径构成,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影响大脑和行为。肠-脑轴的研究在心理健康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了解肠-脑轴的改变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方法,比如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通常伴随着胃肠道炎症和菌群失衡,因此通过益生菌调节肠道及菌群平衡或许有利于缓解精神分裂症。 益生菌可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肠道功能 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伴随着炎症反应的异常激活。机体对外部抗原的免疫反应部分是由肠道菌群的组成决定的,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肠道中包含一些潜在致病菌(比如脆弱拟杆菌和大肠杆菌)的个体,比那些肠道含有大量非致病性细菌(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 益生菌对于慢性便秘、腹泻和乳糜泻等胃肠道功能紊乱具有积极的作用,它们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防止对食物和其它有害抗原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来发挥作用。在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食物抗原的抗体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益生菌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有好处。 益生菌左右人的情绪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也伴随着一些胃肠道症状的高发,特别是便秘。多达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有便秘。对于缺乏锻炼和饮食不良的患者,便秘可能进一步加剧。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缓解其他人群的胃肠道症状,提示益生菌可能对于精神分裂症也有效。 2014年发表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初级护理指南》杂志上的一项在医院门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发现补充益生菌可以改善大多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 一共65名患者登记参加了试验,随机分配为两组:33名接受辅助益生菌治疗,32位接受辅助安慰剂治疗。试验所使用的益生菌为包含10亿个活菌的鼠李糖乳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的组合。共有58名参与者完成了试验。所有参与者都同时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人员每两周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并且每周询问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研究发现在14周的益生菌或安慰剂辅助治疗过程中,两组之间并没有发现PANSS量表总评分的显著差异;但是,益生菌组的患者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太可能发生严重的排便困难。说明补充益生菌可以帮助防止一些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常见的躯体症状,尤其是胃肠道症状的发生。 这是首次调查补充益生菌对精神分裂症症状及其相关的胃肠道功能的影响。该研究发现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发的胃肠道问题,特别是便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益生菌对酵母感染的精神分裂患者的健康作用 关于肠-脑轴的临床前研究大多集中在描述肠道细菌如何通过免疫、神经和内分泌途径调节大脑功能。然而,真菌等其它有机体也是肠道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非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肠道中白色念珠菌和酿酒酵母两种酵母菌的水平升高。此外,血液中白色念珠菌的抗体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和认知功能降低有关。在免疫健全的健康个体中,酵母与细菌之间是稳定而平衡的;然而,当菌群失衡时,比如摄入抗生素后,潜在的致病性酵母感染则可能发生。补充益生菌恢复肠道菌群和改善胃肠道环境可能有利于对抗酵母菌的过度生长,特别是念珠菌。 最近,一项发表在《大脑、行为和免疫》杂志上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给精神分裂症患者补充益生菌可以改善酵母菌失衡,明显降低血液中的白色念珠菌抗体水平。同时研究人员也调查了在14周的益生菌或安慰剂处理过程中,补充益生菌和血清酵母抗体阳性对排便困难和精神分裂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 这项新的研究包括56名成人参与者,平均年龄为46岁,其中37名参与者为男性。研究人员测量了益生菌服用前后血液中抗酿酒酵母和白色念珠菌的抗体水平,酿酒酵母是一种发酵啤酒的酵母菌,白色念珠菌会造成酵母感染。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两种类型的酵母都升高了。研究发现在22名服用益生菌的男性患者的白色念珠菌抗体水平下降了43%,而15名服用安慰剂的男性患者只下降3%。服用益生菌的患者中18位的抗体水平下降,4位没有反应。酿酒酵母的抗体水平在益生菌处理期间没有变化。在女性患者中没有观察到服用益生菌的效果,因为安慰剂组初始的抗体水平就比益生菌组高得多,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太小。 在接下来的分析中,研究人员着重关注了血液白色念珠菌抗体水平升高的酵母感染的男性患者。在安慰剂组中,5位酵母感染的患者排便更加困难,平均得分为0.74,而10位没有酵母感染的患者排便状况平均得分为0.19。该研究进一步说明酵母感染导致了男性精神分裂患者的排便困难。 研究人员接下来分析了酵母感染或未感染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精神症状评分是否有差异。PANSS量表从三个方面评估患者的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阳性症状包括妄想、敌对性、夸大和幻觉等;阴性症状包括社交退缩和社交障碍等;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包括内疚、焦虑和抑郁等。研究人员将以前的一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的数据一起进行了分析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男性患者有较高水平的阳性症状,比如妄想和敌对性,PANSS平均得分为19.5,而没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219名男性患者平均得分低于18.5。 同时,研究人员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服用益生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没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总之,补充益生菌可以帮助恢复许多男性患者的酵母抗体水平,恢复酵母平衡,改善白色念珠菌相关的胃肠道不适。研究还需继续,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益生菌在纠正白色念珠菌相关的精神分裂症状中的作用,同时研究益生菌在女性患者中的健康作用。 目前,对于一些严重的精神疾病的新的治疗方案的开发几乎已经处于停滞状态。遗传学研究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数据并没有像最初预期的那样提供许多新的治疗靶点。肠-脑轴的研究让我们了解到肠道微生物对于精神疾病发病的重要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伴随着严重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炎症反应的异常激活以及酵母菌感染,益生菌对于这些症状的改善作用也提示我们益生菌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的潜在应用价值。未来的研究将针对这些结果,将其转化到精神分裂症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实际应用中来。
摘要:虽然目前对于儿童期心理创伤的提法不一致,但是大部分相关研究都集中在性虐待,躯体/情感虐待,躯体/情感忽视方面的内容确是一致的。在研究这些儿童期心理创伤和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两者存在高度相关,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儿童期心理创伤对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以及对社会功能各个方面的影响,且影响存在时间特殊性和多重创伤的复杂关系。目前仍需要加强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儿童期心理创伤的关注和研究。关键词:儿童期心理创伤;精神分裂症;相关性Researches onchildhood psychological traumain schizophrenia,Abstract:The denfinition of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trauma is different,but what is the same is that most researches converged on sex abuse,physical/emotion abuse,physical/emotion neglect.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trauma is highly correlated to schizophrenia and the correlation expresses itself in positive symptom,negative symptom, cognitive symptom and social function et al. What is more,the influence is dose-response and the trauma must be happened during a special period. More attention and researches are needed in this field.Key words: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trauma;relationship过去十年中,大量的以人口学为基础的研究表明,儿童期心理创伤是精神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相当比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儿童期心理创伤,创伤的痕迹可表现为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也可能表现为认知缺损和对社会功能的损害。随着针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兴趣放在儿童期心理创伤和精神分裂症的各种症状的联系机制方面。1.目前儿童期心理创伤的定义范围1.1 界定范围及分类。目前的研究分析对于儿童期心理创伤的提法较多,有“不良事件”、“创伤”、“虐待”等,相关文献研究也没有将以上提法进行严格区分,而笔者认为“创伤”的提法更为恰当。但是由于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具有的偶然性和非代表性,对于儿童期心理创伤的研究不包括这方面的内容。目前大部分关于儿童期心理创伤的研究集中在性虐待,躯体/情感虐待,躯体/情感忽视等方面。Jongsma将儿童期心理创伤定义为:因父母性格问题,家庭生活紊乱等因素使儿童遭受到情感/躯体方面的忽视/虐待,从而导致儿童产生情绪上的痛苦,继而形成适应不良的应对模式[1]。Filippo等研究者界定了儿童期心理创伤的测量范围:⑴不幸事件发生在个体水平,不包括重大的自然灾害等。⑵暴露于创伤的时间应该明确在18岁之前(包括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创伤)[2]。部分研究者提出,应按照是否存在伤害意图来区分创伤种类,而伤害意图则是研究儿童期心理创伤与精神分裂症关联病理机制的关键因素[3]。照顾者蓄意伤害的情况只是较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伤害存在于非蓄意伤害造成的不良影响。Jongsma的定义可以认为是狭义的定义,而Filippo的定义可以认为是广义的定义,而笔者在本文提及的儿童期心理创伤限定为发生于成年之前的性虐待,躯体/情感虐待,躯体/情感忽视的总和。2 儿童期心理创伤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探索性2.1儿童期心理创伤各亚型与精神分裂症症状之间的联系儿童期心理创伤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的体验。有研究推测,全世界约三分之一的人群都可能存在类似经历[4]。也有许多研究探索了儿童期创伤和精神疾病的关系。有研究发现性虐待与幻觉、思维障碍之间的存在关联。有研究发现,无性虐待经历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幻觉症状的机率为19%的,而有性虐待经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则高达47%;此项研究还表明,有性虐待经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有性虐待经历的患者有较高出现思维障碍的风险[7],且性虐待与兴奋症状存在正相关[8]。较早的一项研究宣称,性虐待与逻辑思维障碍有关联,而后期一系列的研究则提出了与之矛盾的说法,研究者指出,并未发现性虐待与思维逻辑障碍之间的关联性,在躯体虐待里面也未发现这种关联,这些说法使得性虐待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如何关联出现了争议。Arseneault L在这方面的一项研究影响最为广泛,研究者选取2232对双胞胎儿童,分别在他们5岁、7岁、10岁时进行调查,发现遭受故意躯体虐待的儿童在12岁时更容易出现精神病症状,其中,严重的母系的躯体虐待是最明显的精神病风险指标[3]。有些学者认为,相对于单独的作用而言,儿童期性虐待和躯体虐待联合作用可能导致一些精神症状出现机率的上升(例如幻觉、妄想) [9]。因此,进一步的推测是:性虐待与躯体虐待对性虐待和精神分裂症之间的联系存在着重叠的影响。其他亚型的创伤研究则相对较少。有研究发现,情感虐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比一般人群明显普遍[10]。另一项研究表明,严重的情感虐待与幻听相关[11]。而Ugok A等研究者则发现,有儿童期情感忽视经历的患者的妄想评分显著高于无儿童期情感忽视经历患者;遭受躯体忽视的程度也与阳性症状总分、妄想评分、幻听评分相关[5]。然而,Filipp等研究者于2012年对之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研究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创伤种类都增加了精神疾病的风险。没有特别的证据证明,哪种特殊的创伤比其他创伤类型更能够预测精神疾病。而儿童期心理创伤的其他相关的变量,如多重伤害和遭受创伤的年龄可能比创伤类型更加强烈的与精神疾病相关[2]。这可能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创伤研究新的风向标,笔者对这两方面的资料也进行了一些整理。2.2儿童期心理创伤的多重伤害作用有临床研究发现,有轻微儿童期心理创伤经历的人群是无儿童期心理创伤经历人群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的2倍;而有中度程度儿童期心理创伤经历的人群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是无儿童期心理创伤经历患者的10.6倍;有重度程度儿童期心理创伤经历的人群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是无儿童期心理创伤经历人群的48.4倍[12]。另外有来自美国和英国的具有代表性的2个大型社区的人口学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经历2个或更多类型的创伤能够显著增加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但是创伤经历的增加与精神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并非完全一致。具体来说,经历3件创伤性事件导致精神病的几率高于经历4件创伤性事件;而经历5件创伤事件导致精神疾病的几率比经历4件创伤事件的要高得多。这说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创伤经历的数量和精神疾病发病率相关比较单调,但它们之间绝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13]。因此推测,可能经历童年创伤的严重性比经历创伤的次数更具相关性,也可能某些特定的虐待(性的或躯体的),较少的次数已足以导致有害影响,而其他类型的创伤则可能需要重复发生才能造成留下有害影响的伤害。但是由于调查的是整个精神疾病,并没有单独说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这一结果也并不能阐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况。即便如此,这个结果还是给予我们一定的参考意义。2.3关于致病性儿童期心理创伤年龄和时间性的研究儿童期心理创伤与更为严重和持久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关联。即使创伤体验者不再经历创伤,甚至离开导致创伤的环境,也有可能不断受到前期创伤体验的影响,同样可能成为之后精神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可能是因为长期虐待或其他创伤体验在如果发生在儿童期会造成更加强烈的影响。Thornberry等认为,只有自儿童期开始延续到青春期的虐待,才能持续产生重大影响[14]。不幸的是,在当前的研究中,并没有发现关于创伤发生的具体年龄阶段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和虐待接触长度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的相关资料,但是这两点在儿童期心理创伤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机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需要更多关注。3.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于儿童期心理创伤的探索3.1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儿童期心理创伤的发生率Ugok A等研究者调查了5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现其中遭受性虐待、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的比例依次为29.8%、40.9%、13.6%、29.5%、20.5%,发生率明显高出普通人群,且无性别差异[5]。我国佘生林等研究者则调查了2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遭受性虐待、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的比例依次为25.0%、15.0%、15.0%、33.0%、41.0%,与国外多项调查结果接近[6]。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儿童期心理创伤的比例也明显高出普通人群,但是情感虐待和躯体忽视的发生率与国外的研究差异较大,这个是由于文化的差异还是其他因素仍待考究。3.2精神分裂症的各种症状表现均受到儿童期心理创伤的影响3.2.1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与儿童期心理创伤的关系3.2.1.1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儿童期心理创伤关系的临床研究Whitfield等研究者通过对17000个样本的调查,发现了儿童期心理创伤体验和幻觉存在一个有意义的等级关系——存在儿童期心理创伤的患者比那些没有这种体验的患者在出现幻觉的危险度上高出1.2-1.5%[15]。也有研究显示幻听和儿童期虐待显著相关,言语性幻听和儿童期性虐待和情感虐待相关联[16]。如前文所述,儿童期心理创伤与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和思维障碍这些阳性症状均存在相关,只是每种种亚型的创伤和精神分裂症的哪种特定的阳性症状的相关性出现不确定和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3.2.1.2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受儿童期心理创伤影响的可能机制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内容与个人的独特经历有关,特别是患者突如其来的对于威胁的高度警觉,这个与精神分裂症的部分阳性症状有相似之处[17]。重新体验创伤的症状,包括强烈的思维的侵入性,反复闪回的记忆和人际不安全感,可能混入到患者的现实体验中,从而导致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的出现。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于儿童期,影响患者的思维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就会导致思维的缺乏逻辑性,倒错等一些思维障碍。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主要机制是大脑多巴胺能递质的功能增强与阳性症状的发展强烈相关。研究也发现糖皮质激素和多巴胺功能存在正相关,那么儿童期心理创伤和压力共同增加了糖皮质激素水平,引起导致阳性症状的多巴胺能递质的过度活跃[18]。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可的松水平和阳性症状正相关,可的松水平的增高也预示着高危人群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加大,也可以作为这个假设的支持之一。3.2.2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与儿童期心理创伤的关系3.2.2.1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与儿童期心理创伤关系的临床研究有研究者对首发精神分裂症[5]和精神分裂症的高危青少年人群[19]进行研究,并未找到儿童期心理创伤与阴性症状之间的联系。但是Vogel等研究者在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发现,儿童期心理创伤与阴性症状存在显著正相关[20]。这种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可能由于研究的时期不一样导致的,精神分裂症是一个不断进展的疾病,在疾病早期(高危和首发时期)大部分病人阴性症状表现得相对不明显,而随着时间的进展,很多患者的阴性症状越发突出。因而需要在不同时期进行阴性症状的评估,才能确定与儿童期心理创伤的关联。3.2.2.2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受儿童期心理创伤影响的可能机制有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与创伤的回避症状和麻木症状有重叠[21]。一项纵向研究发现,在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中,对压力的敏感性与随着时间进展的阴性症状相关[22]。所以可以推断出高危人群在反复承受创伤后,通过增加的压力敏感性而最终发展出现认知,情感,社会和动机功能的缺陷,从而导致阴性症状的产生。研究者还发现,多巴胺能活动的增加也可能在阴性症状里扮演着角色。有研究者报告,在高危人群中,表现阴性症状(但是没有出现亚临床阳性症状)的个体在面对社会心理压力时,表现出纹状体的多巴胺释放增加,这个可能与大脑额叶功能失调有关,而这种因为压力诱导出现的多巴胺能活动过度和阴性症状具有相关性[23]。还有研究表明,在所有的研究对象中,较少的母亲照顾与增加的多巴胺显著相关,这个研究还表明,儿童期心理创伤和成年后多巴胺增加有关,可能导致阳性和阴性症状的共同发展[24]。3.2.3精神分裂症认知症状与儿童期心理创伤的关系3.2.3.1精神分裂症认知症状与儿童期心理创伤关系的临床研究儿童期心理创伤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缺损有关,大部分认知缺损报告都可以在精神分裂症中观察到。一项研究比较了经历了轻微、中度和重度儿童期心理创伤和未经历儿童期心理创伤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该项研究的报告中提及,经历中度到重度儿童期心理创伤的患者表现出更差的听觉记忆和插话式的叙述记忆(特别是即时的缺陷和回想的延迟)[25]。而另一项研究表明,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呈现出更多工作记忆和信息加工速度的缺损[26]。一项选取70个实验做样本的Meta研究在进行分析后发现,精神分裂症和记忆缺损显著相关,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记忆执行力比对照组差。记忆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性记忆(即时记忆和延迟记忆),精神分裂症中这两种记忆均显著受损,记忆的缺损比认知缺损更加严重。研究者认为,这两者的不一致可能是检索和记忆整合过程的缺损[27]。其他类似的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基本相似,即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缺损,但是其记忆缺损比认知缺损更加严重,且在记忆的编码和检索方面比记忆的储存存在更大的缺陷。3.2.3.2精神分裂症认知症状受儿童期心理创伤影响的可能机制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是在4-7岁时已经形成的[28]。语义编码策略和其他策略性记忆程序从这个时期已经开始,当形成新的记忆时,精神分裂症患者倾向于不能应用这些记忆程序,而导致无法产生“组织性的策略”[29]。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的语义层次的编码经验缺损,以及回忆的缺陷都可能会使部分患者来推广他们的创伤性经历,把相关的记忆和感情放到后来的经历上,并把他们受忽视和虐待的感情和记忆的投射到别人身上。因此,以记忆缺损为主的认知障碍可能会增加高危人群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由于认知缺损与儿童期心理创伤明显相关,又因为心理创伤导致的神经生物系统功能失调与增加的压力敏感性相关,所以认知缺损和增加的压力敏感性可能在精神分裂症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途径来相互作用。因为糖皮质激素和多巴胺正相关,所以可以推测重复的儿童期心理创伤经历可以导致多巴胺水平的升高,最终将导致海马的损害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30]。3.2.4.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与儿童期心理创伤的关系经历了童年期创伤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存在更差的社会功能,更低的缓解率和更差的治疗依从性,而且还具有发病年龄更早、社交更加困难、受教育年限更少、学习成绩更差[31,32]。暴露于儿童期性虐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呈现出职业功能的缺损,他们更容易出现自杀的风险,首次入院时间较早及住院次数均较多[33、34]。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是上述阳性阴性症状,认知症状等所有方面联合影响的结果,是患者在这些症状的共同影响下适应不良的综合体现。4.儿童期心理创伤的测量: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儿童期心理创伤和精神分裂症关系中,研究测量工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官方统计数据和自我报告的测量间可能存在的不一致现象,所以儿童期心理创伤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是很难准确估计的。有证据显示,儿童期心理创伤发生率的回顾性评估倾向于低估,而不是过度报告。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儿童期心理创伤和虐待的评估工具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应用较多的是儿童期心理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由美国纽约的临床心理学家Bernstein等于1994年编制,用于评估调查对象的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包含了针对性虐待、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等方面的测量,2013年Kim D等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使用该问卷,取得了较好的信效度[35]。目前大部分相关研究大多应用的是此量表,因而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可信度。5.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和研究方向:迄今为止,所有研究都肯定了儿童期心理创伤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存在争议部分细节(如性虐待的影响和儿童期心理创伤对阴性症状的影响)则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而且儿童期心理创伤和阳性阴性症状以及认知情感之间的联系机制的研究仍然有限,需要更多关注。儿童期心理创伤性是一个异质性概念,目前的研究大部分聚焦于虐待和忽视,进一步的研究应该考虑到更多不同的创伤类型;儿童期心理创伤的致病的发展阶段;创伤持续的长度和多重创伤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以及在研究测量中如何校正近期创伤事件的影响等方向仍是值得探索的地方。同时还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是儿童期心理创伤和其他危险因素(社会环境,遗传学等)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对精神分裂症造成影响。参考文献[1] Jongsma AE,傅文清,李茹译.成人心理治疗方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2] Filippo Varese,Feikje Smeets,Marjan Drukker,Ritsaert Lieverse,Tineke Lataster,Wolfgang Viechtbauer,John Read,Jim van Os,and Richard P.Bentall. Childhood Adversities Increase the Risk of Psychosis: A Meta-analysis of Patient-Control,Prospective- and Cross-sectional Cohort Studies.Schizophr Bull. 2012 Jul;38(4): 661–671.[3] Arseneault L,Cannon M,Fisher HL,Polanczyk G Moffitt TE,Caspi A.Childhood trauma and children’S emerging psychotic symptoms:a genetically sensitive longimdinal cohort study.Am J Psychiatry.2011;1 68:65-72.[4] Kessler RC, McLaughlin KA, Green JG, etal. Childhood adversities and adult psychopathology in the WHO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 Br J Psychiatry. 2010;197(5):378–385. [5] Ugok A,Bikmaz S.The effects of childhood trauma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Acta Psychiatr Scand,2007,116(5):371-377.[6] 佘生林,郑英君,易文英,唐牟尼.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广东医学,2013,34(16):2558-2560.[7] Genron J,Bellack A,Tenhula W et a1.Preliminar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linician—Administered PTSD Scale for Schizophrenia.J Consult Clin Psychol 2004;72:121-125.[8] Read J,Van OsJ,Morrison AP,Ross CA.Childhood trauma,psychosis and schizophrenia:a literature review with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ActaPsychiatr Scand 2005;112(5):330-350.[9] Read J,Perry BD,Moskowitz A,Connolly J.The contribution of early traumatic events to schizophrenia in some patients:a traumagenic neurodevelopmental model.Psychiatry.2001;64(4):319-346.[10] Colins O, Vermeiren R, Vreuqdenhil C, Schuyten G, Broekaert E, Krabbendam A. Are psychotic experiences among detained juvenile offenders explained by trauma and substance use?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2009;100(1-2):39–46. [11] Hammersley P,Dias A,Todd G Bowen—Jones K,Reilly B,Bentall R.Childhoodlrdulnas and halludnations in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Br J Psychiatry 2003;182(6):543-547.[12] Lysaker PH,Myer PS,Evans JD,Marks KA.Neurocognitive and symptomcorrelates of self-reported childhood sexual abuse in 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Ann Clin Psychiatry.2001;13(2):89-92.[13] Shevlin M,Houston JE,Dorahy MJ,Adamson G.Cumulative Traumas and Psychosis: an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and the British Psychiatric Morbidity Survey. Schizophr Bull. 2008 Jan; 34(1): 193–199.[14] Thornberry TP, Ireland TO, Smith CA. The importance of timing: the varying impact of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maltreatment on multiple problem outcome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001;13(4):957–979.[15] Dube SR, Felitti VJ, Anda RF.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hallucinations. Child Abuse Negl. 2005 Jul;29:797–810.[16] Daalman K, Diederen KM, Derks EM, van Lutterveld R, Kahn RS, Sommer IE. Childhood trauma and auditory verbal hallucinations. Psychol Med. 2012 Dec;42:2475–2484.Whitfield CL, [17] Morrison AP, Frame L, Larkin W.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auma and psychosis: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Br J Clin Psychol. 2003 Nov;42:331–353.[18] Walker EF, Brennan PA, Esterberg M, Brasfield J, Pearce B, Compton MT.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cortisol secretion and conversion to psychosis in at-risk youth. J Abnorm Psychol. 2010 May;119:401–408. [20][19] Thompson JL, Kelly M, Kimhy D, Harkavy-Friedman JM, Kahn S, Messinger JW, Schobel S, Goetz R, Malaspina DD, Corcoran C. Childhood trauma and prodromal symptoms among individuals at clinical high risk for psychosis. Schizophr Res. 2009 Mar;108:176–181.[20] Vogel M, Meier J, Grnke S, Waage M, Schneider W, Freyberger HJ, Klauer T.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childhood abuse and neglect: mediation by posttraumatic distress in neurotic disorder and negative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a? Psychiatry Res. 2011 Aug;189:121–127.[21] Genron J,Bellack A,Tenhula W et a1.Preliminar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linician—Administered PTSD Scale for Schizophrenia.J Consult Clin Psychol 2004;72:121-125.[22] Devylder JE, Ben-David S, Schobel D, Kimhy SA, Malaspina D, Corcoran CM. Temporal association of stress sensitivity and symptoms in individuals at clinical high risk for psychosis. Psychol Med. 2013 Feb;43:259–268.[23] Soliman A, O’Driscoll GA, Pruessner J, Holahan AL, Boileau I, Gagnon D, Dagher A. Stress-induced dopamine release in humans at risk of psychosis: a [11C]raclopride PET study.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08 Jul;33:2033–2041.[24] Clementz BA, Grove WM, Katsanis J, Iacono WG. Psychometric detection of schizotypy: perceptual aberration and physical anhedonia in relatives of schizophrenics. J Abnorm Psychol. 1991 Nov;100:607–612.[25] Shannon C, Douse K, McCusker C, Feeney L, Barrett S, Mulholland C.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ildhood trauma and memory functioning in schizophrenia. Schizophr Bull. 2011 May;37:531–537.[26] Lysaker PH, Meyer P, Evans JD, Marks KA. Neurocognitive and symptom correlates of self-reported childhood sexual abuse in 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 Ann Clin Psychiatry. 2001 Jun;13:89–92.[27] Aleman A, Hijman R, de Haan EH, Kahn RS. Memory impairment in schizophrenia: a meta-analysis. Am J Psychiatry. 1999 Sep;156:1358–1366.[28] Kremen WS, Buka SL, Seidman LJ, Goldstein JM, Koren D, Tsuang MT. IQ decline during childhood and adult psychotic symptoms in a community sample: a 19-year longitudinal study. ” Am J Psychiatry. 1998 May;155:672–677.[29] Ranganath C, Minzenberg MJ, Ragland JD.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memory function and dysfunction in schizophrenia. Biol Psychiatry. 2008 Jul;64:18–25. [30] Eugene Ruby, Stephanie Polito, Kevin McMahon, Marisa Gorovitz, Cheryl Corcoran, and Dolores Malaspina.Pathways Associating Childhood Trauma to the Neurobiology of Schizophrenia. Front Psychol Behav Sci. 2014 Jan 1; 3(1): 1–17. [31]Schenkel LS,Spaulding WD,DiLillo D,Silverstein SM.Historie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in schizophrenia:relationships with premorbid functioning,symptomatology andeognitive deficits.Schizophr Res.2005;76:273-286.[32] Conus P., Cotton S., Schimmelmann BG., McGorry PD., Lambert M. Pretreatment and outcome correlates of sexual and physical trauma in an epidemiological cohort of first-episode psychosis patients. Schizophr Bull. 2010;36:1105–1114. [33] Lysaker PH. Childhood sexual trauma and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in adults with schizophrenia. Psychiatr Serv. 2001 Nov;52:1485–1488. [34] Lysaker PH,Nees MA,Lancaster RS,Davis LW.Vocational function amongpersons with schizophrenia with and without history of childhood sexual trauma.J Trauma Stress.2004:17:435—438.[35] Kim D, Bae H, Han C, Oh HY, MacDonald K.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TQ-SF)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Schizophr Res,2013Mar:144(1-3):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