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什么是胸部微创手术?电视胸腔镜微创胸外科手术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普通胸外科领域革命性的新进展,它从根本上降低了手术对胸外科患者身心的巨大打击,改变了人们对胸外科手术“创伤巨大”的传统印象。如今,电视胸腔镜手术已经成为胸外科临床上推荐的手术方式。Q:微创手术“微创”在哪儿?1.手术损伤小。电视胸腔镜手术主切口长度大约3-5cm,治疗良性疾病或行简单手术时,切口还可以更小。切口长度不到传统开胸手术的1/5。不仅如此,胸腔镜手术还不需要切断肋骨,不需要用开胸器撑开肋骨间隙,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副损伤。2.手术时间短。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开关切口,胸腔镜手术开关切口则非常简单,对于有经验的胸腔镜手术医师,他的胸腔镜手术时间会明显短于传统的开胸手术。3.手术出血少。胸腔镜手术的高清电视图像有放大效果,可以看得更清楚,手术的操作也更为精细。因此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的开胸手术。经验丰富的胸腔镜手术医生甚至可以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出血量控制在20ml以内。4.术后疼痛少。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十分剧烈,一般会持续1周以上才开始逐渐缓解。电视胸腔镜手术避免了大切口和开胸器对皮肤,肌肉,肋骨的巨大损伤,从而使患者术后的疼痛持续时间和痛感均明显缩短和降低,再加上目前成熟的麻醉和镇痛技术,术后疼痛已不再是患者的噩梦。5.术后恢复快。因为手术损伤小,术后疼痛轻,经历了胸外科肺部和纵膈(食管除外)微创手术的患者,绝大多数在术后第1天就可以下地自由活动,正常饮水和进食。术后2-4天就可以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3-5天就可以顺利出院。Q:什么疾病可以做微创手术?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胸外科手术都可以在胸腔镜下完成。胸腔镜手术适应症:1.胸膜疾病,包括自发性气胸,脓胸,胸膜肿瘤等;2.肺疾病,包括肺大疱、肺良性肿瘤和病变、周围可切除的肺转移瘤、原发性肺癌、肺气肿;3.纵膈疾病,包括纵膈肿瘤、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增生或胸腺瘤、乳糜胸;4.食管疾病:食管良性肿瘤、贲门失弛缓、食管癌;5.胸部外伤,包括血胸或血气胸、胸腔异物、肺裂伤;6.胸交感神经手术,包括手汗症,先天性长Q-T综合征等。Q:为什么“不”给我做微创手术?请患者朋友一定谨记,微创手术是一种技术手段,并不是手术的目的。手术的目的是使患者能够从中获益,而微创的意义在于扩大这种获益。如果因为条件不允许而强行进行微创手术,那结果往往不是微创,而是重创。微创虽好,切不可盲目追求。虽然胸腔镜手术较开胸手术更为安全,但如果一般状态太差,心肺功能严重损害,不能耐受全麻和单肺通气,就不能进行胸腔镜手术治疗;下列情况是胸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症,:1.既往各种原因导致的胸膜粘连严重,胸腔镜不能进入者;2.因疾病本身特点,不适合进行胸腔镜手术者。如肿瘤直径太大,肿瘤侵犯大血管等。Q:我得了肿瘤,微创手术能切干净吗?良性疾病和良性肿瘤较少出现复发的情况,微创手术效果确切。那么恶性和交界性肿瘤能不能通过”微创“切干净呢?,实际上,胸腔镜微创手术针对肿瘤的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扫范围,和开胸手术是完全一样的,总体肿瘤的治疗效果也完全一样。而且微创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甚至有报道胸腔镜手术后患者的长期存活情况更好。对于微创手术治疗肺癌,国际肺癌指南已经将其列为早期肺癌强烈推荐的手术方式。对于食管癌和胸腺瘤等纵隔肿瘤,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与开胸手术一样,也是能够“切干净”的标准手术方式。总而言之,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而言,微创手术治疗胸部恶性疾病,不但创伤小,而且切得同样干净!本文系管添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肺部手术后的患者常常出现咳嗽,无论是进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还是开胸手术,均有可能出现咳嗽。咳嗽持续时间短则几周,长则若干年。咳嗽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无痰或少痰,常在深呼吸或大喊大笑后诱发。也有部分患者的咳嗽与体位变化有关,坐起时或躺下后出现。术后导致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有:C纤维的损伤,支气管末端的缝合线刺激,解剖结构的改变(淋巴结切除,支气管树摇摆,膈肌抬高,单侧肺容积的减少,和残叶变形)。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C纤维的损伤。C纤维是肺的迷走神经的传入神经,终止于胸壁、膈和腹肌,起着调节咳嗽模式和咳嗽敏感度的作用。肺部手术时常常无法避免损伤C纤维。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手术相关的咳嗽多在术后三个月左右自然缓解,半年左右症状消失,不需要治疗。但部分患者症状较严重,影响休息或工作,需要镇咳治疗。由于术后咳嗽可能与C纤维损伤有关,一般需要选用可待因或含有可待因成分的复方药物才会获得满意的止咳效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肺部术后发生的咳嗽都是由于手术本身所引起。即使咳嗽症状出现在术后,也不能简单的断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当术后出现慢性咳嗽,还要考虑到其他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综合征、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以及ACEI药物所致等等。总之,术后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或者出现咳嗽时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咳痰、憋气、反酸等,需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听取医生建议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可以称作是人类肿瘤的头号杀手。对于癌症,很多人“谈癌色变”,认为癌症是绝症,一旦患了癌就命不久矣。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观点,这种观点给很多患者和家属带来很大的心理和精神负担,有百害无一利。癌症分为根据发病的部位很多种类型,例如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就算是同一种癌症也分为不同的病理类型及分期,不同的类型和分期之间的预后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对于肺癌来说,我们以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为例,来详细解答一下得了肺癌能活多久这一问题。根据肿瘤的进展程度可分为1到4期,1期是最早期的肿瘤,4期意味着最晚期的肿瘤。目前最新版的非小细胞肺癌分期数据显示,在接受治疗后,1期的肺癌5年生存率为68%-92%,2期的肺癌5年生存率为53%-60%,3期的肺癌5年生存率为13%-36%,4期的肺癌5年生存率为0%-10%。5年生存率的意思是在接受调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能活到5年的患者的比例。可见同样是肺癌,其预后的差别非常大,越早期的肺癌预后越好。如果诊断的时候就是中晚期肺癌(3期和4期),那5年生存率则不足50%。所以对于肺癌的防治,重点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在肺癌早期就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好在目前随着体检覆盖面的扩大和胸部CT在体检中运用的更加广泛,有很多患者在很早期就得到了诊断并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另一大类型,相对较少见,相比于非小细胞肺癌,其具有侵袭性强,转移早而广泛的特点,相同分期的肺癌,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更差。值得强调的是,上述的5年生存率是基于很大样本量研究所得出的一个概率,对于每一个患者来说,不能死板的认为根据这个概率就确定了自己的预期寿命。本文系管添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靶向治疗,顾名思义就是瞄准肿瘤细胞上特有的靶点进行治疗。相比起“敌我不分”的化疗,靶向治疗更加精准,如果把化疗比作传统武器的话,那靶向治疗就是新一代精确制导武器。虽然它尚不能够完全治愈肺癌,但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对正常细胞伤害小,比化疗副作用少,可以进一步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一、什么样的患者适合进行靶向治疗呢?目前靶向治疗主要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但并不是所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适合靶向治疗,主要针对的是其中有基因突变的患者。这些患者体内某些基因发生了突变,其中较多见的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亚洲人群中突变率可达60%,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变以及跨膜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OS1)基因突变。目前,针对这三种基因突变已有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少见的基因突变。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时期的肺癌,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早期和中期能手术治疗或者放疗的肺癌患者,还是推荐以手术及放化疗为主。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有基因突变的患者,目前主张将靶向治疗作为优选方法。除此之外,对于不能或不想接受化疗的患者,也可以考虑直接使用靶向治疗。二、EGFR靶向治疗流程第1步:进行EGFR基因检测如果检测发现了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就可以进行靶向治疗了;如果检测结果是阴性的,医生会推荐患者进行化疗等其他治疗方式。建议尽量做基因检测,不主张盲目吃药。但临床上仍有些患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获取准确地基因检测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进行靶向治疗,临床上还是可以根据他们是否属于优势人群,来考虑是否可以进行靶向治疗。所谓“优势人群”主要是指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这些患者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为50%—60%,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使用EGFR-TKI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70%,所以,“优势人群”的总体有效率可能达到42%。第2步:选择靶向药物开始治疗从本质上说,EGFR就是一坨蛋白质。这一坨蛋白质上面有一个坑坑洼洼的“钥匙扣”,就是用来接收传导细胞送出的信号分子。那么研制靶向药物,就像配钥匙,好的钥匙可以完美地适应“孔”的形状,将其完全占据,不给信号分子结合的机会,从而阻断下游的通路。第一代EGFR靶向药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都能插入锁孔,只是在微小的锯齿状上有差别,所以如何选择,还是听从肿瘤医生的建议。第3步:坚持定期监测观察病情每2个月做CT检查,观察肿瘤变化。如果肿瘤长大了我们认为这个药是没效的,肿瘤没增长和肿瘤缩小这一类的病人我们主张一直吃到肿瘤进展为止。第4步:如果发现病情进展,再次做基因检测并调整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制定以下方案:A.做基因检测,若发现T790M突变(由于耐药性),则尝试第三代靶向治疗B.继续第一代靶向治疗C.尝试化疗超过半数的患者会被推荐使用A方案。这是因为第一代靶向药,虽然疗效显著,但多数病人在使用1-2年左右的时间会出现耐药,肿瘤便会开始反弹,虽然每位病人的耐药原因不尽相同,但超过半数的病人是因为EGFR新突变T790M直接导致第一代药物失效。简单来说便是,第一代钥匙出现松动,让癌细胞有机可趁。针对该突变位点,目前可以使用奥希替尼来继续控制肿瘤。在两个临床试验中,奥希替尼对T790M阳性的患者客观应答率为57%和61%,数据还是非常可观的。但如果是其他突变导致耐药则需用对应的靶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