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4)
全部
(14)
视频
(0)
病例
(0)
媒体报道
(7)
医学科普
(3)
论文精选
(2)
诊前须知
(1)
学术前沿
(1)
分类
精选精选
洪佳旭博士入选2017年上海市卫计委新优青人才计划
转:http://www.popinfo.gov.cn/wsj/n422/n428/u1ai141772.html根据《关于开展2017年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工作的通知》(沪卫计科教〔2017〕10号)要求,经单位推荐、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评审,确定了2017年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拟入选人员名单,现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期为2017年7月11日至2017年7月17日。如对公示名单持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提供书面异议和必要的证明材料,并签署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地址:世博村路300号4号楼,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科教处;邮编:200125;电话:23117971;传真:83090082。附件:1、2017年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拟入选人员名单2、2017年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拟入选人员名单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7月11日附件1:2017年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拟入选人员名单序号姓名单 位专 业1李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医学检验学2高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3张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影像医学4郑承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学5廖专上海长海医院消化病学6朱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7李曼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肝病免疫学8胡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学9孙瑶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学10钟芸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病学11苏佳灿上海长海医院创伤骨科12胡晓霞上海长海医院血液病学13赵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学14王平*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学15孙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生殖16李济宇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医院管理17高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18余发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遗传学19何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龚学忠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肾病学21冯海忠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肿瘤学22顾宇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3钟逸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肾病学24贾鑫明同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25李燕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心血管内科学26张鹏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学27程蕾蕾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心脏超声28金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学29靳令经上海市同济医院神经病学30杨立利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31王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32吴文娟上海市东方医院临床微生物学33刘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病学34林浩东上海长征医院创伤骨科35陈晓军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36潘秋辉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学检验学37肖仕初上海长海医院烧伤外科38王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学39李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性病学40邵成浩上海长征医院普通外科41李跃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学影像学42杨立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学43赵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通外科44田建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肿瘤45王从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学46汪照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47马晓芃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学48杜奕奇上海长海医院消化病学49陈会文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心胸外科50陈雄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妇产科51李龙宣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神经内科学52李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小儿外科53杜兆辉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54王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卫生55李鹤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56刘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学57袁雅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58王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卫生学59陈雁西上海市东方医院创伤骨科60毕燕龙上海市同济医院眼科学61耿红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泌尿外科62江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重症医学
洪佳旭主任医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眼科
4604人已读
评论
赞
精选精选
洪佳旭博士入选2017年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名单
转:http://www.zggwy.org/gjgwy/378817.html2017年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拟入选名单公示已公布,上海公务员考试网现将其发布如下:姓 名所 在 单 位蔡晓华上海天旦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蔡旭伟上海市胸科医院曹子贵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柴象海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常林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车文毅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陈 宁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陈 娓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程雪平上海雪鲤鱼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崔家春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邓向阳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邓跃跃特百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丁 宁上海浦东复旦大学张江科技研究院丁 鹏上海大学董柏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杜朝辉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杜 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杜子秀上海交通大学方 勇上海长园维安电子线路保护有限公司高 辉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谷付星上海理工大学顾汉洋上海交通大学韩厚正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韩峻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贺 翀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洪佳旭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侯仰青上海跃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胡成余上海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黄东峰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黄 铜上海天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季 盛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季晓丽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季志均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贾 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贾伟涛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姜智骏上海博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靳家玉上海迪赛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黎佳思上海长海医院李 丹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李 杰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李静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俊峰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李 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李 涛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李文华上海汇伦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李文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李 欣上海创图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 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郦杭川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梁远勇上海鸿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道广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刘 璐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培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刘 特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刘新根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罗华菲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罗建军上海睿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马 建上海海洋大学马有福上海理工大学孟 鹏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苗中华上海大学钱 峰上海材料研究所钱建华上海遨拓深水装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邱彦群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曲世强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饶 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沈凯凯上海中医药大学沈思情上海超硅半导体有限公司宋 阳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贵民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汤 静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童宗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屠 庆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王 超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王红丽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王金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王敬锋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王 磊复旦大学王 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立权华东理工大学王龙生上海仪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王梦超上海上实龙创智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天真上海海事大学王卫锋博通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王新威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王志敏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温 蜜上海电力学院翁志勇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士鋋新道信创意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吴 涛上海中医药大学武 愕华东师范大学向少卿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徐 凌上海市同仁医院徐鸣曙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徐卫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徐益升华东理工大学许 鹏上海小海龟科技有限公司薛 磊上海长征医院杨乘东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叶 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叶振君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余芳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余 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余 琨上海华岭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虞 浔华东政法大学虞志雄广芯电子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袁 勇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岳 鹏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岳晴雯上海爱声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曾梦琪上海复控华龙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张 超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新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张富文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张 浩上海长海医院张 鹏上海市肺科医院张启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张少迪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张素华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张小青上海宜瓷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张昕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张治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赵双霞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赵有中上海康达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郑钧雅上海建科预应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郑思俊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郑永勇上海勋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钟 颖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周 瑾上海供春陶业有限公司朱方园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朱向莹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邹 勋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邹作涛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洪佳旭主任医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眼科
5406人已读
评论
赞
精选精选
参与发表:我国翼状胬肉围手术期用药专家共识(2017年)
2017-09-28医信眼科来源:中华眼科杂志制定者: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疾病学组翼状胬肉是一种以睑裂区增生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血管组织横跨角膜缘长入角膜为主要特征的良性增生性眼表疾病[1]。作为我国常见的眼表疾病,翼状胬肉除了影响美观,还可导致眼部不适、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等。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手术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临床常用术式均以切除翼状胬肉为基础,并联合自体结膜移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等[2]。除了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的处理也是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3]。然而,翼状胬肉围手术期药物治疗方案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为了规范翼状胬肉围手术期用药,根据我国翼状胬肉的治疗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以及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经过认真、全面、充分地讨论,对翼状胬肉围手术期用药基本原则及方案达成了以下共识,以供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一、翼状胬肉围手术期的概念不同患者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复发时间不同,而围手术期的定义是指从确定手术至与本次手术相关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角结膜创面愈合及眼表炎性反应基本消退的全过程。因此,本共识定义围手术期的时间为术前3d至术后1个月。二、翼状胬肉围手术期用药的目的翼状胬肉围手术期用药的目标:预防感染、减轻术后炎症性反应、促进角结膜创面修复、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和舒适度。三、翼状胬肉围手术期用药的种类翼状胬肉围手术期用药的主要种类包括预防感染的抗菌药物、抑制炎性反应的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促进角结膜上皮修复药物、抑制细胞增殖的抗代谢药物及改善与稳定泪膜的人工泪液等。镇静麻醉用药不在本共识中讨论。(一)抗菌药物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保证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一般以局部应用抗菌药物为主,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全身应用抗菌药物。目前眼科临床常用的局部抗菌药物包括氨基糖甙类和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有0.3%妥布霉素等,氟喹诺酮类有0.5%左氧氟沙星、0.3%加替沙星等。(二)抗炎药物翼状胬肉围手术期使用的抗炎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1.糖皮质激素: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数小时内便出现炎性反应,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可减轻局部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红、肿、热、痛等症状。除了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还可以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防止肉芽增生、粘连及瘢痕形成,进而预防翼状胬肉复发。各种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抗炎活性,需要根据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而选择。术后初期多选用抗炎活性强的糖皮质激素滴眼剂[4],如0.1%地塞米松、1%醋酸泼尼松龙。待眼表炎性反应减轻后,宜选用抗炎活性较弱的糖皮质激素滴眼剂,如0.5%氯替泼诺、0.1%氟米龙。使用期间需定期复查眼压、视力等,避免出现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等并发症。对于术后发生感染、角巩膜融解坏死或角膜上皮迁延不愈的患者,应谨慎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常用的复方制剂主要为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的混合剂。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同样需要关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严格控制使用的时间和频率。2.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酶生成前列腺素,而抑制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炎性反应。术后局部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不仅可以抑制炎性反应,还具有镇痛的作用,可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非甾体类抗炎滴眼剂有0.1%双氯芬酸钠、0.1%普拉洛芬、0.1%溴芬酸钠等。在出现角巩膜融解坏死时应慎用此类药物。(三)抗代谢药物1.丝裂霉素C:主要通过与DNA分子的双螺旋形成交联,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抑制增殖期DNA复制,对增殖各期中的细胞均具有抑制和杀伤作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可抑制结膜下纤维组织和血管增生,减轻瘢痕形成,最终达到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的目的。丝裂霉素C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应用不当可引发严重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虹膜炎、巩膜融解及角膜穿孔等[5]。应特别关注抗代谢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年轻近视眼患者、多次眼部手术的老年人、结膜较薄者、中重度干眼患者、角结膜上皮病变患者,均应慎用。2.5氟脲嘧啶:曾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术,用法多是在结膜下注射1~3mg/次,共2~4次。但效果需要进一步评价。(四)人工泪液人工泪液可润滑眼表面,促进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泪膜修复,减轻患者不适症状,还可以稀释眼表的可溶性炎症介质[6]。人工泪液包括聚乙二醇、玻璃酸钠、纤维素类及聚乙烯衍生物等滴眼剂。此外,血清、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液,含维生素A、生长因子及脂质的人工泪液,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五)其他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无须使用止血药物。在1%利多卡因溶液中按1:200000~1:400000加入0.1%肾上腺素溶液,术中局部应用可收缩结膜血管,起到止血作用,但应充分认识到其止血作用的暂时性,且闭角性青光眼、心功能异常及高血压患者应慎用。纤维蛋白胶可代替缝线固定结膜移植片或羊膜,缩短手术时间,缓解患者疼痛感[7]。干扰素,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抗肿瘤药物如噻替哌、平阳霉素等,也曾应用于翼状胬肉围手术期,但效果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评价。四、翼状胬肉围手术期用药的方法(一)手术前翼状胬肉切除术为择期手术。排除患者过敏药物后,术前1~3d应用单种抗菌药物滴眼剂预防感染;而翼状胬肉肥厚且充血严重者,可应用抗炎药物或复方制剂减轻炎性反应。(二)手术中常规冲洗结膜囊。术中除使用棉签或纱布压迫、电凝、电透热等方式止血外,还可应用1:200000~1:400000肾上腺素溶液局部止血。由于自体结膜移植可使翼状胬肉切除术复发率降低,故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抗代谢药物仅应局限用于翼状胬肉高危复发人群[8]。其浓度与时间的选择须根据翼状胬肉的大小、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量。常用浓度为0.02%~0.04%,使用时间一般初发翼状胬肉为2~3 min,复发翼状胬肉为3~5 min。随后用100ml以上的平衡盐溶液冲洗药物接触区域,以减少其在眼表面的残留。翼状胬肉切除术毕应用抗菌药物(或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复方制剂)滴眼剂和佩戴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绷带镜),或应用抗菌药物(或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复方制剂)眼膏包眼。(三)手术后1.预防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滴眼液及眼膏,2~4次/d,可用至上皮完全愈合为止。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则需要选择微生物敏感抗菌药物,具体治疗方法参照感染性角膜炎的诊治原则。2.缓解疼痛:应用非甾体类抗炎滴眼剂、纤维蛋白胶及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绷带镜)等,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3.减轻炎性反应:术后第1~3天角膜上皮修复后,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或)非甾体类抗炎滴眼剂,或应用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复方滴眼液及眼膏,药物的抗炎活性、浓度逐步减小,用药频率逐步减少,直至眼表炎性反应消失。4.促进修复:对于术后出现角膜干凹斑、巩膜小凹、上皮持续不愈,尤其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可给予人工泪液、血清类制剂、生长因子等滴眼剂,或者通过佩戴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绷带镜)促进角膜上皮愈合。5.预防复发:仅针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可能性较大且无应用丝裂霉素C禁忌证的患者。在角膜上皮完全愈合后应用0.02%~0.04%丝裂霉素C,需要警惕药物相关并发症并关注应用时间,一旦发生并发症,应及时降低药物浓度、减少用药频率或停止用药。6.防治巩膜坏死:翼状胬肉切除术中过度烧灼、应用抗代谢药物,术后巩膜暴露及合并全身免疫功能异常者,可发生巩膜融解坏死[9]。出现巩膜融解坏死应立即停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或减少用药频率,酌情应用免疫抑制类滴眼剂。对于巩膜坏死药物治疗无效,巩膜坏死持续加重、即将穿孔或已发生穿孔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7.合并角膜移植:对于翼状胬肉多次复发、睑球粘连、视轴角膜基质混浊者,若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须按照《我国角膜移植手术用药专家共识(2016年)》提供的方法预防免疫排斥反应[10]。形成共识意见的专家组成员刘祖国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主席,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组长,执笔)谢立信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名誉组长,审阅)胡芳蓉 台湾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名誉组长)史伟云 山东省眼科医院(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顾问)孙旭光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副组长)张明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副组长;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委员)徐建江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副组长,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委员)洪 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副组长,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委员)(以下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示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示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陈 蔚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陈梅珠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眼科*#陈伟力 台湾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名誉委员)邓应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丁传庆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杜园园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龚 岚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洪佳旭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胡竹林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贾 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接 英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金 明 中日友好医院眼科*#李 冰 山西省眼科医院*#李 炜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李 莹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李 颖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广仁医院眼科*#李明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李绍伟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李伟力 深圳爱视医疗有限公司*梁凌毅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 昳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科*#龙 琴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吕 帆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马 林 天津市眼科医院*#马惠康 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眼科(名誉委员)#马晓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齐 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沙翔垠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邵 毅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王 方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王 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王丽强 解放军总医院眼科*#王育良 江苏省中医院眼科*#吴 洁 西安第一医院西安市眼科医院*#吴护平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吴欣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谢汉平 重庆华厦眼科医院袁 进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晏晓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中心*#张 红 哈尔滨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张 慧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兴儒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眼科*#赵 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赵少贞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钟敬祥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钟兴武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医院*#周文天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曾庆延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邹文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晓博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非委员,秘书)董 诺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非委员,执笔)声明 本文仅为专家意见,为临床医疗服务提供指导,不是在各种情况下都必须遵循的医疗标准,也不是为个别特殊个人提供的保健措施;本文内容与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厂商无经济利益关系参考文献[1]刘祖国,陈家祺,眼表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4.[2]张明昌,王勇,重视翼状胬肉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7,43(10):868-871. DOI: 10.3760/j.issn:0412-4081.2007.10.002[3]刘祖国,王华,努力提高我国翼状胬肉的手术水平[J].中华眼科杂志,2007,43(10):865-867. DOI:10.3760/j.issn:0412-4081.2007.10.001[4]段海霞,杜振亚,王班伟,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最佳时机探讨[J/OL].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2,6(3):187-190.DOI:10.3877/cma.j.issn. 1647-3903,2012.02.003.[5] Kaufman SC,Jacobs DS, Lee WB,et al.Options and adjuvants insurgery for pterygium:a report b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J].Ophthalmology,2013,120(1):201-208.DOI:10.1016/j.ophtha.2012.06.066.[6]董诺,吴护平,李程,等,翼状胬肉上皮鳞状化生与泪膜稳定性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5):422-427.DOI: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3.05.009.[7]石彦杰,燕振国,岳红云,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自体移植术中纤维蛋白胶应用的Mete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11.47(6):550-554.DOI: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1.06.014.[8]史伟云,王富华,翼状胬肉手术中慎用丝裂霉素C[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10):869-872.DOI: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3.10.002[9]Ti SE,Tan DT.Tectonic corneal lamellar grafting for severe scleral melting after pterygium surgery[J]. Ophthalmology,2003,110(6):1126-1136.DOI:10.1016/S0161-6420(03)00260-4.[10]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 我国角膜移植手术用药专家共识(2016年)[J]. 中华眼科杂志,2016,52(10):733-737. DOI:10.3760/cma.j.issn .0412-4081. 2016.10.004.
洪佳旭主任医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眼科
5745人已读
评论
赞
精选精选
转本人接受采访文章:游泳戴隐形眼镜致视力严重受损
原文: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10914游泳戴隐形眼镜致视力严重受损,夏季游泳如何防眼病澎湃新闻记者 屠俊2017-06-19 13:48来源:澎湃新闻一男性青年去欢乐谷玩,游泳戴着隐形眼镜,眼睛不适后没有注意及时就医,直至回家后发现眼睛红得厉害,来就医时角膜已经发炎混浊,视力严重受损。每年夏季医院都会接诊不少游泳导致眼部疾病的病例。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洪佳旭医生近日就接诊了上述这例令其印象深刻的案例。夏季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快速生长和传播的季节,是各种眼表疾病高发的季节,平均感染率是冬季的两倍,尤其是公共游泳池的游泳人数较多,若消毒措施不严,极易导致红眼病(传染性结膜炎)传播。洪佳旭医生提醒,根据美国眼科学会对于游泳人群眼部防护的建议,对于有近视的人群,游泳时,佩戴隐形眼镜是一种高危行为,容易导致眼部发炎。如果一定要戴,也要再戴一副护目镜,避免游泳池的水和眼睛直接接触,因为,万一细菌附着在隐形眼睛上会繁殖并感染角膜,对眼睛健康有害。患有高度近视的同学,千万不要头朝下跳水,因为这样做的话会存在引发视网膜脱落的危险。另外,最好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保障水质,下水之前戴上护目镜。正规的游泳池都会对水源进行杀菌处理,但是一旦有一两个有红眼病的患者进入泳池游泳还是可能感染其他人群。“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例如毛巾、脸盘、眼药水、钱币、键盘、门把手、水龙头等。接触到带有病菌的物品后,用脏手揉眼睛则更容易感染细菌。因此,泳池管理方也应该加强监管,不要让患有红眼病的患者进入游泳,同时加强对水源的杀菌。另外,有红眼病的患者也应该有自觉,游泳可能加重病情,所以不应再去公共泳池游泳。”洪佳旭医生说,“此外,大家也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要交叉使用毛巾等日用品。”有些人为了防红眼病,习惯在游泳后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氯霉素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等。对此,洪佳旭医生表示,并不推荐。首先,游完泳后眼部的不舒服并不一定是结膜炎引起的,可能只是眼部进水等,会自行好转,这就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另外,这涉及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如果患者患有红眼病却没有用到敏感抗生素,点了也白点,而且乱用抗生素滴眼液还会使细菌耐药;控制不好疗程还会引起一些继发性的问题。所以还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洪佳旭医生说。还有一些人喜欢网购日本的眼药水,在游泳前和游泳后使用。根据美国眼科学会调查,游泳后由于人体泪液被稀释,很多人的眼部不适其实可能是早期的干眼症状。对此,洪佳旭医生指出,这些非处方眼药水里面很多都含有缩血管的药物,滴了以后会觉得冰冰的很舒服,这其实是一种错觉,长期使用对眼睛有害。而泳前滴用眼药水防止病菌侵入一说,更是达不到效果。因为人们游泳时尽管戴上护镜,下到水里,还是会有小部分水浸入眼中把眼药水冲掉,根本起不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一般如果在正规的泳池游泳后是不需要任何滴眼处理的,一旦发现不舒服还是建议看医生,而不是自行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物。”洪佳旭医生说,“如果是比较敏感的人群,要使用,比较推荐人工泪液,不存在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比较安全。长时间游泳后,眼内的泪液被冲刷掉,会有眼干的不适症状,用人工泪液可以缓解症状。不过也不建议一天超过四次使用。”那么出现什么症状一定要及时看医生呢?洪佳旭医生指出,一种情况是,影响到视力,眼睛模糊。另一种情况是,患者有一些眼部刺激症状,比方说,眼睛变红、流眼泪、怕光、有分泌物等一定要及时看医生。附:美国眼科学会官方指导指南经常游泳的人容易患干眼症(一种泪液缺乏而导致眼部不适的疾病)。这种情况下,使用人工泪是合适的。游泳4个保护措施1.佩戴游泳镜:避免接触病原及不洁物。2.使用人工泪液洗眼:1-2滴即可。3.使用干净水冲洗眼睛。4.游泳后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责任编辑:陈玉坤
洪佳旭主任医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眼科
1372人已读
评论
赞
论文精选论文精选
2018年我国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本人主笔

洪佳旭主任医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眼科
2779人已读
评论
2
医学科普医学科普
澎湃新闻 8分钟永久恢复视力的黑科技面世,人类不再需要眼
记者 屠俊2018-03-29 19:18 来源:澎湃新闻近日,关于眼科的黑科技又一次刷爆朋友圈。文章先说了一段奇人奇事,说一对夫妇,他们拥有传说中的千里眼,能看清千米之外人的动作,还能看清几十米之外的小字,堪称为“神眼侠侣”!文章说,由于科技的进步,对普通人来说,拥有这样“神眼”,已经不是梦想。黑科技改变三观有没有?到底怎么回事呢?文章说,就在全世界的科技圣地——美国硅谷,出了一位要为近视患者扭转乾坤的大神——加思·韦伯(Garth Webb),他曾是一名普通的验光师,现任加拿大Ocumetics科技公司的CEO,用了8年时间,花了300万美元发明出来了一件神器仿生晶体。就凭这小小的东西,Webb向公众媒体放出话来:“将来,世界上不会再有近视”“我将永远消灭眼镜,还有隐形眼镜”“千万不要以为这又是一种新的隐形眼镜,不是的,它由惰性亲生物材料制成,不会遭到人体排斥,也不会变质损耗,可终身矫正视力。”“只要把这个小片片放到你的眼睛里,再用生理盐水冲洗。10秒后,这个仿生晶体就会扩散到你的整个眼球,8分钟后,困扰你一生的近视就离你远去了。整个过程,无需开刀,无需麻醉,做完休息一下就可以回家了。”拥有这项技术的Ocumetics公司宣布这项技术已经完成了动物实验,目前已经进入了临床测试阶段。据悉该技术最快将于2017年上市。好了,现在是2018年,我们并没有看到黑科技让我们拥有千里眼。就此,我们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洪佳旭博士,洪佳旭博士熟悉各类常见眼表疾病诊治,擅长泪道疾病、角膜炎、翼状胬肉、感染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角膜白斑;擅长各类常见泪道手术、胬肉切除、结膜移植、羊膜移植、角膜移植等。洪佳旭博士指出,其实看到这种消息的各位不要躲懒,自己上网检索下也就知道事实真相了。首先,这个晶体被注册为手术器械,也就是一般的人工晶体。就现阶段技术水平而言,还无法设计出一种自带调节功能还能消灭所有高阶像差的人工晶体。其次,既然需要手术植入,各种手术风险就存在了。比如围手术期感染、晶体移位、伤口愈合不良等。同时,人工晶体植入需要术者具有高超的显微操作手术技巧,并非像文章说的这么简单的操作。最后,视力达到3.0以上需要纠正所有低阶和高阶像差,目前来看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都是不太可能的。
洪佳旭主任医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眼科
4697人已读
评论
赞
医学科普医学科普
澎湃新闻 以色列逆天“纳米眼药水”一滴恢复5.0,真的吗
澎湃新闻记者 屠俊2018-03-29 07:17 来源:澎湃新闻近日一条“新闻”又刷爆了朋友圈,文章说,由以色列Shaare Zedek医学中心与巴伊兰大学学者们共同研发的新型“纳米眼药水”——Nanodrops问世!这款新型眼药水,到底有多逆天呢?来看他的描述:“无需麻醉,无需住院,一滴眼药水就能让你的视力达到5.0!从此,困扰你前半生的近视问题将被彻底治愈!它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来改善视力,患者需要安装一款用来测量他们眼睛屈光度并设计出相应激光样式的APP。1. 登录手机上这款App,通过辅助测量出自己眼球的屈光度;2. 根据测量出的眼球屈光度,使用激光在角膜上刻印一个图案;3. 完成上面两步之后,滴入Nanodrops纳米眼药水。然后,纳米眼药水中的纳米分子就会慢慢渗入印刻在眼球表面的图案内部,从而改变眼球的折射率。文章还指出,目前,科学家利用这项技术成功修复了猪的眼角膜,大幅提高了猪的视力,不久的未来,将会用于人类临床试验。就此,我们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洪佳旭博士,洪佳旭博士熟悉各类常见眼表疾病诊治;擅长泪道疾病、角膜炎、翼状胬肉、感染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角膜白斑;擅长各类常见泪道手术、胬肉切除、结膜移植、羊膜移植、角膜移植等。洪佳旭博士指出,这新闻很多细节值得商榷,有假新闻之嫌。首先,看第一个步骤——单用一个app就可以精确测量眼球的屈光度,这种操作就现有的技术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手机摄像头分辨率注定其难以替代现有屈光度数测量方法,而屈光度的测量准确性对于视力非常关键,一旦度数有所偏差视力便难以达到报道所说5.0。显然,一个手机app由于摄像头硬件的限制,通过软件的改良是无法做到精确验光的。另外,第二步说先要使用激光在角膜上刻印一个图案,换句话说就还是要使用激光手术。如果真的按照原文的逻辑,眼药水是真实有用的,但是先用激光手术再点眼药水,那么疗效究竟是激光还是药物本身的作用呢?洪佳旭博士认为,这种药物作为对激光手术的一个改良或者补充是可以接受的,而并非是文章标题所说的替代激光手术。另外,报道没有提到纳米眼药水中的纳米分子是什么成分,有使用专业词汇误导围观群众之嫌。更令人生疑的是,新闻链接里的图片使用的都是传统激光手术的图片及动画,而非文章所提的新技术。第三,报道说已经做了动物临床试验,但是目前没有看到文献报道相关的研究过程及具体数据,难以令人信服。基于以上几点,读者得警惕这又是一个被夸大的假新闻。
洪佳旭主任医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眼科
2554人已读
评论
赞
医学科普医学科普
【眼科精准医学联盟人工智能特别报告】洪佳旭教授带你看医疗
在人工智能如此火热的今天,你是否关注到了医疗AI的进展,对于JAMA上发表的谷歌智能筛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你怎么看?接下来请随小编一起看看来自复旦大学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的洪佳旭教授怎么看待医疗AI。医疗影像AI≠医疗AI人工智能平台目前主要分为医疗影像、城市大脑、科大讯飞、自动驾驶,其中医疗影像AI绝不等于医疗AI,因为医学影像仅占临床工作的一部分,患者去就诊,首先医生会问诊,其次做查体,若难以判断,会进一步做检查(血液、影像学、体液、组织病理),最后根据已有的问诊、查体及检查结果得出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因而医学影像AI不等于医疗AI,医疗本身的复杂以及专业医师培养的高难度值得医学以及医生执业壁垒很高,10年以内医生被AI替代的可能性很小。什么是真正的AI目前的AI技术均不完善,像谷歌医疗AI侧重于影像学检查结果,IBM Watson和科大讯飞侧重于问诊病史,均不能从“望闻问切”四个角度来完整的实现医疗过程,因而以上均不是真正的AI。我们要畏惧AI,还是把它当成一个医生?在未来,AI高度智能化可能会替代部分医生,例如病理科医生,但现阶段我们更加理想和实际的想法是把AI当做医生的辅助工具,因为就像AI到底要不要参加执业医师考试,AI出了问题到底谁来负责等等这些都是法律和政策方面需要考虑的,但是若作为辅助工具,最终下结论的还是医生,所以AI的使用就不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了。但是我认为随着AI的进一步发展,在若干年以后还是可能走到替代医生这一步的。医疗AI到底是什么,医疗AI≠算法,医疗AI≠数据医疗AI不等于算法,就像人人都能做个网站,但不是每个网站都能应付双11大量采购;医疗AI不等于数据,就像医院、厂商科研合作,很多以抢占数据作为噱头,消除信息壁垒、数据标准化才是实现医疗AI的关键,早期阶段应用场景远大于技术本身。谷歌为什么选择眼科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为切入点、Nature封面医疗AI文章为何是皮肤癌这两个疾病均为理想的研究疾病,成为理想的AI研究疾病有以下几个特点:1、社会意义:影响人群广泛、社区医生缺乏专科知识;2、诊断价值:早期诊断或智能诊断有真正临床需求;3、具有丰富的图像信息;4、图像信息是最终诊断的重要依据。眼科人工智能诊疗系统DeepeyeDeepeye是洪佳旭教授与华大基因合作开发的眼科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在2017年11月已通过人机测试,对真实世界中的多种眼科病例诊断正确率接近主治医师水平。该系统可实现采集基本病史信息,放入前后节两张最基本的照片,放入辅助检查或直接要求输出结果后,AI即可输出疾病诊断名字以及可能性。
洪佳旭主任医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眼科
1305人已读
评论
赞
媒体报道媒体报道
201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公示
https://wenku.baidu.com/view/503a516b77232f60ddcca18b.html
洪佳旭主任医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眼科
942人已读
评论
赞
媒体报道媒体报道
我院眼科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眼科签署科研合作协议
http://www.fdeent.org/content/426711月3日下午,我院眼科孙兴怀教授、徐建江教授与哈佛大学医学院Schepens眼科研究所Dana实验室关于开展高危角膜移植危险因素临床研究的合作协议正式在双边同步进行签字,标志着我院眼表疾病研究水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眼耳医院研究与学术办公室副主席Alan K. Long 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眼科终身教授、眼表疾病学科主任、国际著名角膜病专家Reza Dana教授,我院院长孙兴怀教授、眼科眼表疾病学科带头人徐建江教授共同在合作协议上签字。早在本合作协议签署之前,两家医院之间自2010年开始就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2012年11月和2014年9月,哈佛大学医学院眼科系副主任及Schepens眼科研究所所长Reza Dana教授两次共带领19位眼科专家访问我院。在2014年访问期间,我院还特聘因发现光动力疗法治疗黄斑病变而闻名全球的麻省眼耳医院首席眼科主任Joan Miller教授及角膜专家Reza Dana教授为上海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的顾问教授。此后,双方的科研、教学和临床交流不断深入,最终促成了此次合作。众所周知,尽管角膜移植是目前术后成功率最高的器官移植手术之一,但远期来看,排斥发生率也达到15%-30%。对于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临床预后的关键。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单纯临床观察实现角膜移植排斥的临床诊断,如发现患者有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排斥线及角膜后沉积物等。由于患者随访时间不同或者临床医师临床经验有所差别,实现角膜移植排斥的极早期临床诊断仍有较大局限。近年来,眼科诊疗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改善这一现状提供了契机。2011年,以孙兴怀教授为通讯作者、洪佳旭博士为第一作者的《Assessment of limbus andcentral cornea in patients with keratolimb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using invivo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an observational study》发表于眼科权威期刊《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在该文中,作者首次利用眼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探讨了角膜缘移植术后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提出利用该技术预测眼表移植物临床预后的可能性,也正是该论文的发表引起了哈佛大学医学院Reza Dana教授等人的注意,认为类似的技术如果能够应用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危险度分析,将有助于改善大量角膜移植患者的术后成功率,并提高患者角膜移植的远期预后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哈佛大学医学院Schepens眼科研究所Dana实验室是国际上开展角膜移植排斥发生机制及相关临床应用影像学的权威机构之一。Reza Dana教授本人还是眼科学基础领域最为影响力的SCI杂志《IOVS》的副主编。此次,我院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眼耳医院合作,共同开展利用眼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技术预测高危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发生情况的临床研究,通过在早期观察角膜移植片中炎症细胞等参数变化,初步明确该技术的可行性及可靠性,相关技术标准的建立将有效带动我校乃至我国角膜移植科研的发展。通过和哈佛大学的此次合作,必将大大促进我国角膜移植的发展和科研的进步,使我国的角膜移植科研迈入国际舞台的前沿,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洪佳旭主任医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眼科
2208人已读
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