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肛门畸形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肛门畸形术后患儿均可获得长期存活机会,但术后经常会出现污染、便秘,甚至大便失禁等,影响患儿日后生活质量,应从排便训练开始,可配合使用下列技巧: 日常生活技巧 1、专属坐便器 家长们需要给宝宝准备坐便器。当发现宝宝有便意时,及时让宝宝坐在坐便器上,如果宝宝不配合,家长可以给宝宝讲故事、玩具、看书等,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顺利排便?! 2、留意排便信号 宝宝有便意时,会表现出突然站着不动、表情很用力、小肚子用力鼓起、突然打冷颤等,所以爸爸妈妈们要留意宝宝发出来的这些信号。敏感捕捉到这些信号,那么对于宝宝排便训练的成功就不远了。 3、使用关键词 在宝宝排便时,可以固定一套关键词,比如尿尿、便便、臭臭,用词固定,容易让宝宝形成记忆模式。另外,等宝宝熟悉以后,这种关键词还可以改成事先询问,让宝宝逐渐明确并尝试给出反馈。 排便功能训练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在规定时间内,定期排便的模式。 具体措施: 一、肛门收缩运动:在排便后或睡前,取平卧或坐位,呼吸与提肛肌运动相配合,吸气时腹部鼓起,肛门放松,呼气时腹部塌陷,腹肌收缩,并向上提缩肛门,如此一呼一吸,一缩一松有节律交替进行。每次练15—30分钟,每日1—2次。 二、导引法:在我国祖国医学中有所记载,方法是:一足踏地,一足屈膝,左右反复替换屈膝动作。一足屈膝时两手抱于膝下,尽力将膝部靠近前身,如此运动可反复20—30次。这种锻炼方法可以预防痔的发生,也可增加肛门括约肌肌力。 三、仰卧屈膝法:平卧屈膝两足跟靠近臀部,两手放在头下面枕侧,以脚掌和肩部作支点,躯干呈拱桥样使骨盆举起,同时提收肛门,放松时骨盆下放。锻炼时可以配合呼吸,提肛时吸气,放松时呼气。根据体力可反复进行10—20次,用于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 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单纯是为了远离尿布,在宝宝生长发育阶段发生肠道疾病时能及时发现,也是肠道疾病术后肠道功能康复的方法,同时可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自律性的过程。
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1.内痔主要表现是便血及痔脱出。便血特点是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若发生血栓、感染及嵌顿时,可伴有肛门剧痛。 2.外痔主要表现是肛门不适感,常有黏液分泌物流出,有时伴有局部瘙痒。若发生血栓性外痔,疼痛剧烈,咳嗽或排便时加剧,数日后可减轻,可在肛周看见暗紫色椭圆形肿物,表面皮肤水肿、质硬、压痛明显。 3.混合痔兼有内痔外痔的表现。严重时呈环状脱出肛门外,在肛周呈梅花状。痔脱出时若发生嵌顿,可引起充血、水肿甚至坏死。 十人九痔 痔疮对身体的危害 1、贫血。便血易导致贫血,随着失血量的不断增加会出现无力、头昏、记忆力下降。久坐久蹲后,突然站起,会出现眩晕,虚脱、昏厥的危险。 2、湿疹。痔块脱出、括约肌变得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对周围的皮肤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瘙痒、容易生成皮肤湿疹。 3、肛门功能失常。由于肛门的感染、痔疮反复发作,长时间没有治愈,一方面容易使排便困难,另一个方面容易使肛门失禁。 4、一旦痔疮出血,就可能让细菌、毒素、脓栓倾入血液,引发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一系列症状。 治疗3原则: ①无症状痔无需治疗; ②有症状的痔旨在减轻及消除症状,而非根治; ③首选手术治疗,不宜保守治疗或保守治疗失败时考虑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心情愉快及规律的生活起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粗粮,如芹菜、香蕉、蜂蜜,多饮水。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切记久站、久坐、久蹲。 4. 进行规范就医指导,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减轻身体,心理痛苦。
疝气并不是气,而是一种病,指的是有一部分组织跑偏了。 因为某个部位出现了缺损或者出现了“空子”,临近的组织有了“钻空子”的机会,不在自己的地盘待,跑到其他器官的地盘上了。 小儿腹股沟斜疝俗称“小肠气”、“脱肠”,常发生在腹股沟区,故被称为“腹股沟斜疝”。 就是腹股沟内的某个位置出现了缺损,一些本应该在腹腔里的组织趁机跑出来掉进腹股沟,或者阴囊里了,从外面看就是鼓起一个包。 1.什么是小儿腹股沟斜疝?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的腹壁先天性发育异常,新生儿期即可发病,总体发生率为0.8~4.4%,早产儿则更高,可高达30%; 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2倍,右侧多见,也可能发生于两侧。 在腹股沟或阴囊口附近出现包块,一般无痛无痒。 仔细的家长会发现,当孩子哭闹、活动时包块变大,孩子安静、平躺、睡眠后以后包块就缩小或完全消失。 2.如何识别小儿腹股沟斜疝? 方法一:可以用手摸 观察宝宝在哭闹或剧烈运动后腹股沟或阴囊处是否有肿物突起(看似像个“小包”),一般平卧或睡觉时可消失,或用手轻轻按摩后可消失。 方法二:到正规医院检查,做彩超检查即可诊断 一般小小孩疝气不易被发现,因为孩子年龄小,无法表达,这就要求家长多注意观察。 特别对于新生儿,由于平时包裹得比较严实,所以当发生疝气时,家长不易发觉。 3.如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目前根治小儿疝气唯一的方法是手术。 一提到手术,家长就会说能不能不手术?能不能吃药就好?孩子是不是可以自愈? 1岁以前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有自愈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年龄越大,自愈的机率就越小。 通常疝气是不会自愈的,随孩子年龄增大活动量增加,疝气越来越大,腹股沟肿块会增大,甚至降入阴囊,如发生嵌顿会造成肠坏死等严重后果。 小儿腹股沟斜疝最严重的危害是嵌顿。 疝气一旦发生嵌顿,孩子会因肠道梗阻出现腹痛、哭闹、烦躁、呕吐、腹胀等表现。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无原因或突然出现这些症状,就应立即检查孩子的腹股沟是否有包块,并及时送医院检查。 此时,疝囊颈会压迫肠道出血,引发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另外,疝囊颈还会压迫精索血管,引起睾丸坏死,有的男孩腹股沟斜疝延误治疗最后不得不切除睾丸,造成终身遗憾。 手术没有年龄限制,如果孩子的疝气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手术可以在小孩1岁以后再做,此时,手术的并发症相对较少,风险也相对小。 如果孩子反复出现嵌顿或嵌顿不能自行复位,无论孩子是否满1岁,都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最佳手段是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恢复快且不易影响精索睾丸的发育,可同时治疗双侧疝或治疗一侧探查对侧而不增加痛苦。 10~15分钟即可完成。 患儿术后一周左右就可以恢复。 绝大部分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后均可治愈,极少数患儿可能存在复发情况。 4.家长注意事项 ①生活中注意安抚孩子情绪,尽量不让孩子大声哭闹。 ②适时注意让孩子平躺休息,减少孩子奔跑与久立、久蹲。 ③建议给孩子进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减少产气类食物的摄入。 如豆类、汽水等,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鼓励孩子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保持排便通畅。 ④预防呼吸道感染,以避免孩子打喷嚏、咳嗽时疝气脱出; 术前应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慢性疾病,以防术后增加斜疝复发几率。 ⑤若疝气出现嵌顿,首先安抚孩子,让其镇静休息,臀部抬高,短时间观察若仍不能回纳,建议及时就诊小儿普外科,请专科医生予以手法复位,切记避免自行暴力复位,避免有肠内容物破裂、坏死风险。
阑尾为一管状器官,近端开口于盲肠,远端为盲端,外形呈蚯蚓状,正常长约5~10cm。功能: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参与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阑尾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即为急性阑尾炎。 为什么会发生? 1、阑尾管腔阻塞:如淋巴滤泡明显增生、粪石阻塞、异物、食物残渣、蛔虫、阑尾管腔细等。 2、细菌入侵。 病理分类有哪些?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时,大网膜和邻近的肠管将阑尾包裏并形成粘连,即形成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会有什么反应? (1)腹痛: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开始于上腹部,之后转移至右下腹,位置固定。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部分病人有腹泻等。 (3)全身表现:低热、炎症加重时出现寒战、高热。 (3)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 (4)腹膜刺激征:包括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5)右下腹包块:为阑尾脓肿形成的病人所具有。 怎么治疗? 1、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两种。 2、阑尾周围脓肿病情稳定者,先行非手术治疗或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引流管,待肿块缩小局限、体温正常,3个月后再手术切除阑尾,若无局限趋势,则应行脓肿切开引流手术,待3个月后再行阑尾切除术。
什么是血管瘤? 会破吗? 婴儿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4-5%,目前病因尚不明确。随着诊断治疗技术的发展,现已将传统的血管瘤分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各有多种疾病。 一般来说,血管瘤不是那么容易破裂的,由于血管丰富,万一破了,出血是会比小的皮肤擦伤出血要多,但也不是止不住。 血管瘤会自行消退吗? 血管瘤在宝宝出生后会有一个快速增殖期、缓慢增长期、消退期的自然变化过程,快速增殖期通常在生后的3-5个月内,在宝宝5个月左右,血管瘤会增大到它最终大小的80%。 在宝宝6-9个月时增大的速度就会明显减慢了,在2岁后开始出现缓慢缩小,并在数年后逐渐消退。 血管瘤需要治疗吗? 皮肤科医师将血管瘤分为3个风险等级:高风险、中度风险和低风险。也就是说虽然血管瘤可能自行消退,但在这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影响健康、美观的风险。 高风险的血管瘤包括眼周、口周、鼻周、咽喉部、会阴部等。比如眼周的血管瘤增大可能压迫眼球,甚至会往眼底生长,从而影响眼睛的发育出现弱视、散光、青光眼等,也影响美观。 口周的血管瘤在吸奶时容易摩擦导致溃疡、遗留疤痕影响美观。鼻周血管瘤容易增生影响呼吸或者吸奶困难。咽喉部特别是声门下血管瘤容易阻塞气道危及生命。 会阴部血管瘤容易因护理不当出现糜烂溃疡,且大便里面含有大量细菌,容易感染加重溃疡。像这一类血管瘤,都是需要积极治疗的。 中度风险的血管瘤包括面颊、手足、皱褶(颈部、腋窝、腹股沟)部位的血管瘤,这些部位的血管瘤容易反复摩擦出现糜烂溃疡,留有疤痕。躯干和四肢>5cm的血管瘤也归为中度风险。 低风险的血管瘤一般指躯干和四肢
在饮食方面你需要有一些控制,主要是为了方便护理造口。 一般情况下下列几类食物不宜: 1、对肠道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冷饮,生的或者未完全煮熟的食物,酒精类饮料等; 2、易产气的食物:如洋葱,地瓜,萝卜,椰菜及啤酒等; 3、易产生臭味的食物:如芝士,洋葱,过量的肉食等; 4、易造成阻塞的食物:如高纤维食物,种子类食物,柿子,葡萄干及干果皮等; 5、易引起稀便的食物:如咖哩,咖啡,蒜头及香精等; 除了在手术后的短时间内,造口并不需要吃特别的食物,因为造口并不是一种疾病,除非你有糖尿病或高血压,你可以选择和手术前相同的食物,再观察这些食物,现在对你是否有影响。 在你观察期间,只要你佩带了造口袋,即使肠道立即出现排泄反应也无妨,但要注意的是,手术后的几天内饮食应清淡、易消化、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但是,像青菜、芹菜这样一些粗纤维的食品易引起肠和造口堵塞,不宜多吃。 食物的影响因人而异,以下提供几点建议,供您参考: 1、腹泻时 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吃不洁饮食、水或饮料。在医疗方面,除服用止泻药外,必要时予以静脉补液。佩带开口造口袋较好,即方便清理液状排泄物,又可以减少更换造口袋的次数。 可食用香蕉、苹果酱、花生酱、米饭、煮沸过的牛奶以硬化松软的粪便。当回肠造口人士有腹泻时,须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等。 2、便秘时 正常任何造口者的大便稠度与所进食食物种类有关,也与饮食的时间、次数、情绪、药物和疾病等有关。便秘常由于饮食调配不当,过少食物或水分、错误的灌洗方法、情绪紧张、排便习惯受到扰乱以及有便秘史等原因。 便秘出现时,最佳方法是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进行适当活动。在饭后或饮水后,当有便意时,抓住时机,立即上厕所。用手在脐部周围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摩,以助肠蠕动。 早晨起床后,喝带咸味的冷开水500-1000毫升,也有助于排便。如需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可服用倾泻药。 回肠造口患者需限制多量高纤维食物以防堵塞造口。 3、臭味和胀气 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蛋、鱼、乳酪类、芝士、豆类、洋葱、青椒、莴笋、甘蓝菜、胡瓜、萝卜、啤酒等。(尤其尿道造口病人应知道莴笋会在尿液中造成强烈的臭味)用吸管喝饮料、嚼口香糖、抽烟式、仓促的进食均易吸入气体。定时的饮食,勿让肠道排空太久,进食时,慢嚼和心情轻松等,均有助于减少胀气。
各位爸爸妈妈都想要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长得高高的,长高不仅让人变得更有信心,而且对于以后的工作结婚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于孩子的身高问题,爸爸妈妈应该从小就要给予充分的关注。有一些爸爸妈妈觉得孩子的饮食、运动跟上去了,这样子在发育的过程中就能够按照爸爸妈妈的想法来长高。但是,事实上,很多人只讲究着饮食方面对于孩子的影响,往往忽略了睡眠对孩子的影响。 睡眠不足有哪些危害---影响长高和体重 成长除了与遗传、营养、锻炼之类的因素有关外,同时还和生长激素的分泌多少有着非常大的联系。生长激素在人熟睡后分泌得多,所以要是想让孩子长高的话,生长激素是有着很大的作用的。要是想让生长激素分泌多,睡眠是非常重要的。睡眠充足有助长高。 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影响大脑和心理健康 睡眠不足会让孩子出现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低、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或焦虑紧张、抑郁孤独等表现。这样一来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是非常不好的。同时对于孩子日后的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专家给各位爸爸妈妈的建议 想让孩子长得高,那么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最好是能够在晚上8:30前就上床,最迟不要超过晚9:30,睡前给他讲个故事,帮助孩子睡眠。同时尽量能够做到早上7点以后再起床,保证至少10个小时的睡眠。生长激素分泌最多的两个时段,分别是21:00-1:00,5:00-7:00,要是在这两个时间段内,你没有睡着或者已经醒了,其实你就错过了长高的黄金时期。 1、孩子需要睡多久? 睡眠研究已经证实: 婴儿:需要16~18小时 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1~12小时睡眠 学龄儿童:需要至少10小时睡眠 青少年:则是9~10小时 成年人:为7~8小时 大部分的儿童每天缺了半小时到一小时睡眠。从数据上来说这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这睡眠就类似于任何债务一样,睡眠债迟早也是要还的。缺觉问题日积月累,长期下来就会造成注意力时限、学习积极性和考试成绩出问题。 2、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我们可以从婴儿时期就帮助孩子建立睡眠习惯。不要让孩子养成喝着奶睡觉的习惯,也可以让孩子在还没有睡觉的时候就先在床上躺一会,酝酿一下睡觉的感觉。作为爸爸妈妈,最好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给孩子养成一套正确的睡眠方案,让孩子每天按照这个时刻表来休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生长发育。 3、帮助他们建立有规律的睡眠时间 在宝宝3个月大时,你就可以着手让他们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了。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最好的做法就是让孩子能够在九点钟之前就睡觉。 4、控制孩子房间的光线 褪黑素对光线敏感,但是褪黑素这种元素对于孩子的睡眠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在晚上,要是可以减少孩子房间的光线,那么就会让他有更好的睡眠。就算是上床前两个小时中孩子用了电脑或者是在床上玩手机和平板电脑,也会影响到孩子褪黑素的分泌。因此作为爸爸妈妈最好在吃完晚饭之后就不要让孩子再使用这些设备了,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睡眠来长身体。
现代儿童近视越来越多,随着用眼过度疲劳和用眼不够干净卫生,宝宝的视力会越来越差,以至于变成近视。爸爸妈妈最好能从以下3个方面来预防、治疗小儿近视问题。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避免尖锐玩具 小孩子特别喜欢打闹,特别是模仿电视电影,进行打闹嬉戏。这个时候,家长们就要注意不能让孩子们那种尖锐的玩具或是生活中的的其它器具打闹,万一伤到眼睛或是身体任何地方都是非常遗憾的。而且同时,教会孩子在玩耍中,要有自我的眼睛保护意识,不玩危险性游戏。 2.形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要劳逸结合,鼓励孩子适当休息眼镜,同时在乘车、走路、睡觉时不要看书,在强光和弱光下减少使用眼睛。 3.避免刺激性化学物质 家中存放的带有刺激性的药物或是其他一些生活中需要用到的酒精、硫酸等化学物质,一定要存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除了避免孩子误食之外,也要防止孩子拿来玩耍,弄到眼睛里,小则引起感染,大则更加严重的事故。 4.注意眼睛卫生 从小就要教会孩子注重个人卫生,注意眼部的卫生,防止感染。记得小时候特别贪玩,几乎天天地上爬地上滚,这都是小孩子的天性,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及时为孩子洗澡,保持干净卫生;早晨起床及时洗脸,清理眼屎,保持眼睛干净。 5.避免过早频繁接触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对眼睛的伤害毋庸置疑,因此家长要格外注意孩子们看电脑、电视、手机的时间,尽量引导孩子多做一些户外运动。 二、营养补充 1.钙 钙的含量较高,对增强巩膜的坚韧性起主要作用。食物中牛骨、猪骨等动物骨骼含钙丰富,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乳类、豆类产品、虾皮、鸡蛋、大枣等含钙量也较多。 2.蛋白质 巩膜构成眼球坚固外壳。缺乏蛋白质不仅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也会使巩膜的弹性降低,容易拉长形成轴性近视。肉、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 3.铬、锌 近视患者应多吃含铬、锌较多的食物。如黄豆、杏仁、紫菜、海带、羊肉、黄鱼、奶粉、茶叶、牛肉、糙米、麦麸、动物的肝脏、葡萄汁、果仁等含锌和铬较多。 4.补肝益肾的食物 精制粮和快餐食品中缺乏营养物质或营养物质破坏较多。应多吃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蜂蜜、虾、鱼、肉、蛋等补肝益肾的食物。 5.维生素 应适当多补充维生素A、B1、B2、C及E。富含维生素A、E的食品有蛋、奶、肉、鱼、肝脏;胡萝卜、菠菜、南瓜等蔬菜也可以。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西红柿、柠檬、猕猴桃。 三、辅助视力恢复的训练 1.熨眼法 此法最好坐着做,全身放松,闭上双眼,然后快速相互摩擦两掌,使之生热,趁热用双手捂住双眼,热散后两手猛然拿开,两眼也同时用劲一睁,如此3~5次,能促进眼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 2.转眼法 选一安静场所,或坐或站,全身放松,清除杂念,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先将眼睛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凝视正下方,这样,先顺时针转9圈。再让眼睛由凝视下方,转至右方,至上方,至左方,再回到下方,这样,再逆时针方向转6圈。总共做4次。每次转动,眼球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改善营养,使眼灵活自如,炯炯有 神。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小儿疝气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生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导致疝气嵌顿,肠穿孔,严重情况下可能引起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小儿腹股沟疝几乎都是先天性鞘突未闭,但不是所有开放的鞘状突都将发生腹股沟疝。只有当腹腔脏器被挤入未闭鞘状突时,才形成疝。腹内压增高是疝气的诱发因素,如小儿剧烈哭闹、长期阵咳、便秘和排尿困难等。此外,小儿腹股沟管很短,约1cm,而且近乎垂直地从内环通向外环,腹压增加时,压力直接指向皮下,没有斜行腹股沟管的缓冲制约作用。婴儿又多仰卧,两髋常屈曲、外旋、外展,使腹肌松弛,收缩力减弱,故而婴儿期很容易发生疝。小儿主要为腹股沟斜疝,右侧比左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1。 病因: 腹股沟斜疝主要是先天性原因引起,小儿在母体子宫发育时,其睾丸并不在其阴囊内。胎儿时期睾丸是长在胎儿腹部,在出生前1-2个月下降到阴囊中。睾丸下降过程中,会经过腹膜,腹膜会包绕在腹股沟管内,形成一条管状结构。正常小孩在出生后半年内这条管道一般会关闭,若是孩子半岁后管道仍不能闭合,腹腔内肠管或者网膜等通过这条管道进入腹股沟区,就会形成腹股沟斜疝。 表现: 婴儿的腹股沟疝可于出生后第一次剧烈哭声中就出现,特别是早产儿,因其鞘状突尚未完全闭塞,疝的发生率较高,但一般都是在2~3个月或更晚一些时候发现。块物只是在哭闹或用力时才在外环部突出,如予以喂奶或安静后,块物即消失。幼儿或较大儿童的腹股沟疝,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膨出的块物向阴囊上极伸展增大,部分病例块物进入阴囊内,甚至阴囊底,在腹腔外停留时间也延长,平卧后肿块消失。没有并发症的腹股沟疝除有坠胀外,一般不觉痛苦,生长发育也和正常小儿无差别。 检查: 腹股沟局部检查可见较小的腹股沟疝位于外环及阴囊起始部,呈椭圆形。较大的可降至阴囊内,外观颇似心形。肿块质软,有弹性,上极在外环部逐渐消失至腹股沟管中,边界不清。用手将块物轻轻地向上进行挤压,肿块即可被还纳入腹腔,并可听到咕噜声。复位后用手指压在内环处,小儿咳嗽时,可以感到冲动,移去手指,块物又重新出现。不少病例就诊时无块物出现,增加腹压后仍不见有疝,应仔细比较两侧腹股沟部,有时可以发现有疝的一侧稍隆起。手指在腹股沟韧带上方来回滑动可摸到增粗的精索,并有两层丝绸互相摩擦的感觉。 治疗: 小儿腹股沟疝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如果孩子年龄在半岁以内,可以考虑暂时保守观察,不提倡使用疝气带治疗,同时坚决反对用所谓的“疝的局部注射”等非手术方法,既不符合科学原理,又会给患儿带来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和副作用。 腹膜鞘突管在出生后6月内可继续闭塞,但有疝的小儿却很少有自愈之可能。因此,腹股沟疝经诊断后,6月内的可以观察,6月后应进行手术治疗,以防多次发生钳闭性疝。 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已相当安全,可不受年龄限制,但因系择期手术,以选择适当时期为宜。体弱多病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儿,长期咳嗽促使疝的出现频繁,家长要求治疗的心情常较迫切,此时应先治疗原有疾病,在适当的季节进行手术治疗。患有严重疾病的小儿,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及传染病后全身虚弱等宜暂缓手术。腹股沟斜疝的最佳治疗时机为一岁左右。
便秘不仅是一种疾病.还是一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慢性便秘的发生率约为1%,男女之比为1:3,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排便次数 排便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排便次数因人而异。一般成人每天排便1~3次,婴幼儿每天排便3~5次。每天排便超过3次(成人)或每周少于3次。应视为排便异常,如腹泻、便秘。 排便量 每日排便量与膳食的种类、数量、摄入的液体量、大便次数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正常成人每天排便量约100 ~300g。进食低纤维、高蛋白质等精细食物者粪便量少而细腻。进食大量蔬菜、水果等粗粮者粪便量较多。当消化器官功能紊乱时,也会出现排便量的改变如肠道梗阻、腹泻等。 (1)粪便形状与软硬度:正常人的粪便为成形软便不粘连。便秘时粪便坚硬,呈栗子样。 (2)颜色: 正常成人的粪便颜色呈黄褐色或棕黄色。婴儿的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因摄入食物或药物种类的不同,粪便颜色会发生变化。 (3)气味:正常时粪便气味因膳食种类而异。 便秘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或常有排便不尽感。 表现为腹胀、腹痛、食欲不佳、消化不良、乏力、舌苔变厚、头痛、粪便排出困难、便质干燥、坚硬等。另外,便秘者粪便干硬,触诊腹部较硬实且紧张,有时可触及包块,肛诊可触及粪块。 便秘的危害 便秘日常生活 1.提供适当单独隐蔽的环境及充裕的排便时间,消除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利于排便。 2.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蹲位或坐位。卧床者采取坐姿或抬高床头,利用重力作用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 3.帮助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排便的时间,理想的排便时间是晨起或餐后两小时内,每天固定时间排便,即使无便意,亦可入厕稍等,以形成条件反射。排便时应全心全意。不易分散注意力如看手机、看书、读报等,不随意使用缓泻剂及灌肠等方法。 4.适当运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按个人需要拟订规律的活动计划,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 5.腹部环形按摩 每日双手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转圈按摩腹部,力度适中,每次不少于30圈,以增强胃肠蠕动能力。 6.合理安排膳食,多摄取可促进排便的食物和饮料。多食蔬菜、水果、豆类、粗粮等高纤维食物如芹菜、香蕉等。可食用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蜂蜜、香蕉、梅子汁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每日摄入量不少于2000ml,可每日晨起或餐前饮一杯温开水,可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反射。 7.在遵医生指导下口服缓泻药物。 8.灌肠,以上方法均无效时,在规范医疗机构灌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