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借助神力美白,于是“美白针”火了。 早在很久以前,大概是2010年?从女星大S写了一本关于美容的书起,“美白针”就从美容圈传到了女人圈,从女人圈又传到了我们医生圈(虽然医生对时尚美容类讯息比较闭塞,但是因为有很多爱美女士来咨询啊,所以很多医护人员都知道些内幕)。 内幕来了~(只不过是六七年前的老内幕了)六七年前,那时候打美白针一个疗程,得要5000-10000不等。很多女士还跑去湾湾,找大S去的那个美容诊所求打美容针。 有次病房收治了一位家里开美容院的老板,因为肝不好,我们给他用了“还原型谷胱甘肽针和维生素C针”。他很吃惊地跟我说,他可不是来美白的呢。那时候他就告诉我,美容院用的美白针主要成分就是“维生素C、谷胱甘肽和传明酸”。肝不好,咋地就成美白了呢? 什么是美白针?美白针的主要药物成分 维生素C 谷胱甘肽 传明酸 其他:硫辛酸、银杏注射液、维生素B12等 下面我们就来八一八,这些成分注射到人体真可以美白吗?有没有副作用呢?头号种子选手 传明酸(或称氨甲环酸、凝血酸)(Tranexamic acid) 去翻看药物说明书,原作用是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的,可止血。但后来被证实,连用2-4个月,可用于淡化黄褐斑。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 从而抑制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合成。可以让黑斑不再变浓、扩大及增加,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和改善皮肤的色素沉积。 内服、外用、注射都可以改善黄褐斑,目前最多的是内服治疗。 这时候,机智的同学就要问啦:能治疗黄褐斑,也能抑制黑色素,不就是美白吗?功效非常好嘛!既然外用内服都有效,美白针是不是可以get起来了? 目前国内,该成分不管口服片剂还是针剂,都只限于皮肤科医生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副作用方面,可能会引起血栓的问题,长期使用有可能影响肾功能,对女性来说,有可能影响月经量,甚至闭经。如果有些女性同时还有服用避孕药物的话,雪上加霜,更容易形成血栓。另有报道称,因为是需要长期使用,导致蓄积,对于尚未生育的女性,可能有未知的风险。。。还是不要去当小白鼠了吧。。。。。 但素呢~~~~· 经过化工加工后的传明酸(脂质包裹),加大了皮肤的可吸收程度,是非常温和的护肤成分。因此,有很多美白护肤品,也含有这个成分。 同时也是日本化妆品中非常爱用的成分。比如资生堂老版的新透白,目前已经停产。还有ipsa的流金水,都有这个成分。 主要是针对晒后或者黑斑形成的色斑皮肤,对于天生皮肤就黑的童鞋来说,效果就非常非常有限了。 2号种子选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 这个成分学医的童鞋肯定非常熟悉啦,不就是那个护肝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嘛!因为能抗自由基,抗氧化,常用于保肝及解毒治疗。 目前医用的成分就是还原型谷胱甘肽。这个成分,主要是针剂注射,口服效果很差。在体外,确实可以起到抗氧化的效果,但是到体内呢,吸收利用就是一个问题。其实人体自身就能合成,如果不是肝脏出现问题,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 等等,我们有木有离题了,不是说好的美白嘛?怎么就抗氧化、抗自由基去了呢?美白不是黑色素沉积么?这弯感觉拐大了。。。。 所以真的有必要去注射这个吗? 3号种子选手维生素C(Vitamin C Tablets) 相传,维生素C可以美白,这风也刮了很久很久了。。。。从我懂事起,好像就有人说,要多吃有维生素C的水果,可以美容养颜。。。 所以,吃水果不就可以了嘛?很多蔬菜、水果里都有,正常饮食,每天完全是够的。每天,人体需要的维生素C只要几十毫克,孕妇每日需要量也只是120毫克。 然后,还是会有人担心、还是有人会贪心,所以就会想要多补一点。其实,真的是过犹不及,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无法在体内蓄积。补充如果超过身体需要的量,就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很多人在注射维生素C时查尿常规,尿液里都会有维生素C含量显示。长期过量的维生素C,只会加重肾脏负担,而且有可能导致肾结石的风险。 此刻,可怜的肾说:我今天又加班了。 其他选手硫辛酸 (Alpha Lipoic Acid) 硫辛酸主要作用是用于防止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中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在美国,硫辛酸一直是被长期服用的保健品,是一种强抗氧化剂,有护肝的辅助效果。 所以,还是回到原来的问题,抗氧化就能美白?咱们难道真是咬了一口的苹果吗??? 八完了成分,咱来八八产品吧~台湾的南光贵妇:以安命活源、贝利多、治敏健、诺贝尔、高補那命等9种成分代替了上面的传明酸、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其实还是这三中成分+维生素B12+硫辛酸+银杏叶注射液,价格比较高。宣传的重点是除了美白之外,还能帮助身体的排毒和改善睡眠。 韩国的白玉灰:韩国的美白针以大韩维生素研究会的「白玉针」、「灰姑娘针」为代表。 在韩网搜「白玉针」,关联搜索词会跳出一堆「IU同款」,据说IU就是打了白玉针,皮肤变白的跨度几乎超越了人种,这效果可以说让人相当长草了。 「白玉针」的主要成分是谷胱甘肽、维生素、α-硫辛酸(强抗氧化);「灰姑娘」的主要成分是α-硫辛酸;在韩国普遍使用灰姑娘美白针+白玉针+维生素C+生理盐水的套餐型注射方式。 日本的铂金美白点滴:还是那老三样,对不?我都懒得写了呢… 黄医生总结:目前,口服和注射传明酸已经被明确可用于治疗黄褐斑。也有临床医生,将前三种子选手联合,用于治疗黄褐斑并被证实有效。 但素! 美国的FDA和中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就是中国的FDA)至今都没有批准这类成分用于美白。甚至15年,美国FDA还曝光了一些美白针的商家,称其美白针产品中可能含有汞,可严重损害肾脏、神经系统,并且会长期积存体内干扰到未出生的胎儿。 截图页面提示该商品为unsafe即不安全 图中的这款产品,就是美国FDA警告不安全的产品,某宝居然搜到有卖,价格还要大几百,真的是钱包疼。温馨提醒:这个成分国内都可买的到,而且一点也不贵。 有的人说,管他有没有副作用,管他贵不贵,只要可以美白,咱不是可以试试?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目前监管部门都没有批准美白针的销售呢?为什么美白针都没有医学实验呢? 道理很简单, 就像美国FDA说的, 无效+有潜在的不安全性。 因为皮肤黑或者皮肤白,只是一种感官需求,并不是一种病症。这些所谓美白的成分,分开单看,虽然都是算比较安全的药物,但是联合起来,长期使用,并用于美白,并没有经过医学的临床验证。所以得不到批准,也不会在正规医院里出现。 因为是不正规使用,所以注射针剂只能在一些非法机构使用。那注射时的安全问题就完全得不到保障了。因此,还是警告一些爱美人士,就算不心疼你的荷包(医院里最贵也只要几十1只),还是要心疼下你的身?小心喜提肾哦! 最后,再抖机灵补充一下,要想白,家里宅! 知道小龙女为什么辣么美吗?就是因为天天古墓里呆着,怎么能不白成一道光呢? 不管什么美白产品,最完美的效果,也只能是恢复到出生时白皙的程度,所以,不是想急着要干嘛的人,就没有必要冒着当小白鼠的风险去打美白针了吧,针眼都看着憋屈。好好防晒,规律作息,就是最好最好的美容法宝。 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的知识,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悦颜小记,我在等你!
恩替卡韦可以抗乙肝病毒,也是目前治疗慢乙肝的一线药物,但抗病毒药究竟怎样服用?有啥讲究?您用对了吗?别急,且听我慢慢说。 恩替卡韦的适用人群有哪些?只要对恩替卡韦没有耐药、过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都能用恩替卡韦。妊娠或喂母乳的患者不要用恩替卡韦,可选择替诺福韦等其他药物。 想生孩子的乙肝男性患者可以服用吗?和女性患者不一样,目前研究显示恩替卡韦不会影响精子的质量,也不会引起后代的畸形;换句话说,对男性而言,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对生育的安全性是没有太大的差别,但使用时患者应权衡利弊决定药物的选择。对于大于5岁的儿童,也可使用恩替卡韦,但相对成人,安全性较差。 恩替卡韦服用多久可以停药?虽然医学上对于无肝硬化的乙肝患者建议可以在条件允许时停药,但是仍然有很大复发可能,所以我们建议持续使用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用药注意事项?用法:恩替卡韦应当每天确定在同一时间空腹服用(如可以每天晚上睡觉前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两小时再服用)。 用量:恩替卡韦的用量一定要听从医生或药师建议,不能自行随意加减剂量。 如果漏服了,该怎么办?很多患者偶尔有漏服药物的现象,如果是当天漏服,当天能想起的话尽量补上;如果第二天才想起,就不要补服了,正常服用当天用量即可,不能一天服用平时2倍的剂量,副作用可能会增加。另外,恩替卡韦重在每天坚持服用,漏服次数太多会影响疗效。 什么是空腹?为什么要空腹?空腹指的是服药的前后2小时不能吃东西,可以喝温白开水,但不能喝牛奶等饮料。因为食物可以减少恩替卡韦的吸收,从而影响恩替卡韦抗病毒的效果。 恩替卡韦最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怎么减轻副作用?服用恩替卡韦后可能会出现头痛、疲劳、眩晕、恶心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有些是暂时性的。过几天后逐渐减轻或不会再出现,有些会持续存在。每次服药后都会有不适感,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换另一种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了。 此外,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副作用呢?肌肉疼痛 恩替卡韦有可能会引起肌病。服药后,患者如果感觉肌肉疼痛,有可能疼的部位比较多,疼痛的时间很长,这时候就要小心了。(确保疼痛不是剧烈运动、拉伤、扭伤等引起的) 对策:减少平时的活动量,注意休息,还可以补充点维生素D片(医院或药店都能买到)和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果上面所说的都做了,还是持续的疼痛,就需要到医院咨询您的医生,是否要换另一种药物。如有必要,还要到神经内科做进一步检查。 周围神经病 恩替卡韦可引起周围神经病。什么是周围神经病?当然不是老百姓口中说的“神经病”,这里指的是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出现了异常。主要表现为手脚麻木、疼痛或感觉迟钝,双腿软弱无力,手足多汗,大小便失禁等。 对策: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如果比较轻,可以补充维生素B12片和维生素B1片,多吃富含这些的食物。另外,针灸也可以减轻这些不适感(需要到正规的中医医院)。如果以上都不能减轻症状,还要咨询您的医生,是否需要换药。 乳酸酸中毒 怎么知道自己可能有乳酸酸中毒呢?一般在严重肝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如果服用恩替卡韦一段时间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就应到医院查血乳酸水平,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进一步的处理。 以上所说的是比较常见或比较严重的副作用,患者如果同时服用其它药物,还应咨询医生或药师,是否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或调整用药。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21世纪以来更多的研究证明,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更没有提出必须在乳头没有破裂的情况下喂奶。 宝宝出生后,经过主动免疫 (出生后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保护效果可以维持六个月左右)和被动免疫 (其后注射三针乙肝疫苗,保护效果可以维持5-10年)后,已经获得了对乙肝的免疫力,可以抵御来自乙肝妈妈体内的病毒。 即使乳头破裂,乳汁中的病毒量多了一些,也不会增加孩子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而且,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的乙肝防治指南,并未指出在乳头破裂时要暂停母乳喂养。 但是,如果之前没有很好的阻断,产妇体内仍有大量活动性复制病毒的话,乳头破裂就可能带来多量病毒,如果孩子消化道黏膜有破损,就可能发生感染。 所以重要的还是完成整套阻断措施,而不是只盯着乳头破没破,与其每天检查乳头是否破裂,不如积极地完成整套阻断措施。 只要做好了阻断,乙肝妈妈完全可以不用顾虑传染给宝宝,更不用担心病毒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
肝功能报告单长啥样呢?肝功能报告单上面那些东东分别指什么?按照临床意义的不同,我们一般把这12个指标分为三类,这样解读就更容易: 1.反映肝脏受损情况:即肝细胞是否受损,如果受损,有多严重?主要看3个指标(见上表) 2.反映肝脏合成情况:即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是否异常。有时肝细胞受损,但合成能力依旧正常,就像人受伤了依旧能走路一样。主要看4个指标(见上表) 3.反映肝脏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情况:即肝细胞中的胆红素代谢是否异常,如果代谢正常,是否发生其他原因的堵塞现象。主要看5个指标(见上表) 那指标异常怎么办呢?看病没有那么简单,肝脏是我们体内的化工厂,如果发现有问题,还是赶紧就近咨询专业的医务人士,避免耽误病情哦!
最近,被马拉松比赛的消息刷了朋友圈。现在正值秋高气爽,远离了夏天油腻,想要跑步的心,开始悸动起来…… BUT,千万别以为跑步很简单! 用错方法,去挑战极限的马拉松,轻则腰髋膝踝一身疼痛,重则…… 如果马拉松是极限挑战,一般人不能企及,那在全民“管住嘴,迈开腿”的时代,随便广场、操场跑跑,总是安全的吧?健身房跑步机跑跑,还可以控制速度,应该安全吧? 非也! 看似简单的跑步,其实有很多门道。因为你一不小心,就容易碰到各种伤病。 其实跑步是非常危险的运动项目,现实中有很多人在跑步过程中出现损伤。很多人不以为然,觉得每个人都在跑,都可以跑,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跑步是最简单、最受大众欢迎的运动形式。 为什么说跑步是危险的运动呢? 举个例子,对于游泳来说,很多水性好的,游泳经验丰富的人才敢到深水区游,很多新手是不敢去的,刚接触时就是拿个救生圈在浅水区练习。 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知道游泳出现意外的恶果就是溺水淹死。 而对于跑步来说,很多人觉得生下来会走之后就会跑了,跑步出现意外也无非是跌个跟头之类的小事。 其实还是大家对跑步这项运动本身认识不足。 常见的膝关节、髂胫束综合症、膝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跟腱炎,等出现损伤后大家努力去寻找原因,去看书、网上找资料……可能跑姿不好?力量不够?跑鞋不好?但当你把所有你能发现的原因都调整了之后,还是会受伤。这时候很多人就会感到沮丧! 为什么我跑步会受伤? 1.体能欠缺 完成跑步这项运动也是需要必需的身体能力,需要身体条件的。 我们的身体在不断的进化的过程中,跑步的能力却是在逐渐退化。 现在,有很多人是不具备完成跑步这项运动的身体能力的,所以才会出现相应的损伤。 尤其是肥胖和平时都不怎么运动的人群,突然开始运动,很有可能受伤! 所以跑步需要循序渐进,最好是从快走开始,会比较安全,然后呢,根据身体对于训练量增加的耐受程度,从而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表。 运动量过大,也是导致体能不足的主要原因。 当出现关节或者足底部位疼痛, 一定听从身体的警告,适量休息恢复!千万不要逞能或者忽视。 2.准备工作不足 有些人换上跑鞋就出门跑步,把跑步就当作热身,或者扭扭关节扭扭腰,就开始跑步了,其实大错特错。跑步需要全身肌肉的协调,肌肉、筋膜没有做好运动前的动员工作,等突然开始跑步的时候,很容易受伤!还有热身不充分,很容易出现抽筋!我们遇到的抽筋,就是肌肉痉挛了。 跑步前要进行热身+拉伸,跑步后还是需要拉伸! 拉伸可以松解酸胀、紧张的肌肉,加强肌肉间的血液循环,柔软肌肉间的韧带。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降低,韧带、肌肉更脆、更僵,肌肉比较紧,热身和拉伸不充分,我们的肌肉丝就像一条条橡皮筋,非常容易拉断。 拉伸的具体方法,可以关注“yueyanbb”我的个人公众号,后台输入“拉伸”,可以完整推送方法。 最后,还需要一双合脚的跑鞋。好的跑鞋,可以帮助缓冲,减轻较低的压力。 3.动作错误 跑步中不能忽视技术的重要性。 前脚掌?后脚跟?哪种着地方式更好? 如果是短距离快速奔跑或者力量比较强的朋友,可以选择前脚掌着地。但长期长时间前脚掌着地,容易增加小腿肌肉和脚后跟的压力,容易损伤。 如果是初级跑者,或者力量比较弱的,最好是整个脚掌着地。 千万不能脚后跟直接着地!千万不能脚后跟直接着地!千万不能脚后跟直接着地! 那么姿态呢? 需要保证身体的稳定,不可以松松垮垮地扭摆着跑步。 保持身体的正直,脊柱的稳定,盆骨的稳定,才不容易受伤。 记住:头肩胯一条线,上半身向前倾斜,是最好的姿态。 能做到以上的这些,运动中的损伤就能避掉大半。 但是真的跑步损伤了呢? 急性损伤,肿胀、疼痛部位可以冷敷;超过48小时,可以热敷。 扭伤的关节、疼痛肿胀的下肢,可以抬高休息。 如果休息后还是不能缓解疼痛,就需要去找专科医生检查就诊。 最后,如果是进入了慢性损伤,那就需要运动后康复训练。 千万不能因为受伤,就再也不动了,那只能是用进废退,最后再也不能好好动了。 想了解更多科普小知识,欢迎个人公众号关注“yueyanbb”
最近随着长生生物的疫苗事件引爆舆论焦点,我咋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呢??各位伙伴们,两年前,震惊全国的“山东疫苗案”,莫不是,大家都忘了吗? 当时,处在那起疫苗案件的风暴中心的,正是我们小宝宝们一出生就要打的乙肝疫苗。 也就是那个事件以后,才有宝妈们惊恐地发现,原来,疫苗也会有"保存失效"的问题,也会有"过期无效"的问题,打进宝宝身体内的,还有可能是非法疫苗。 连给刚出生的宝宝疫苗都可以出问题,那在咱中国做妈的,是不是心太大了?! 我们这些当妈妈的女人们,是不是不能再这么继续犯迷糊啦?! 对于一出生,就要给宝宝们注射的乙肝疫苗,宝妈们除了焦虑,关于乙肝疫苗的知识,必须要get起来呢! 医学术语乙肝两对半定量=乙肝五项滴度检查=可以查看乙肝抗体抗原的具体数值 背景知识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 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 目前,国家为新出生的婴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先来介绍一下,本人作为肝病门诊的专科医生,平日里介绍乙肝,开口第一句便是,我们中国是乙肝大国,然后balabala的……(想想看,有近一亿的乙肝感染者,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了) 然而,乙肝的可怕在于,目前没有可以治愈的特效药。也就是说,如果得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那么就是一辈子了… 然后,乙肝疫苗的存在,就是为了预防乙肝病毒的。但是,那些已经被感染了的,打多少合格疫苗,都是没有用的。 那考验宝妈们的问题来了… 问题1:每个00后出生的宝宝都打乙肝疫苗,那是不是就不会乙肝传染了?也就是说,疫苗打了,是一劳永逸的吗?答案:当然不是。 它并不是接种后就产生终身免疫的。乙肝抗体的滴度,是会随着时间慢慢下降,最后消失。抗体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抗体的平均保护期可以有10-12年左右。 所以,随着第一批打乙肝疫苗的宝宝们长成了一个个翩翩小少年,疫苗产生的抗体,应该都消失的所剩无几了吧。可是,我们国家,目前依然还是乙肝大国呢! 防范于未然,依然很有必要!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 问题2: 出生时打过乙肝疫苗,现在孩子十来岁了,需不需要打乙肝疫苗加强针?答案:可以先做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查。如果乙肝第二项表面抗体阴性,需要重新0.1.6一轮三针接种疫苗。 但是,如果仍有抗体,只是表面抗体滴度<50IU/ml,甚至接近10IU/ml,那表明抗体快要消失了,这时可以接种一针加强针。 现在有些城市,他们是免费为初中一年级(12-13岁)学生接种一剂乙肝疫苗(加强针)。然后,疫苗注射完的一个月,抽血检查乙肝两对半查看是否有抗体产生。 问题3:注射的乙肝疫苗怎么知道是不是有效?万一是打了假疫苗或者过期疫苗怎么办呢?答案:就算是合格疫苗,接种的成功率也并不是百分之百。 如果宝宝有高危因素,比如,家里有家人是有乙肝的,或者是交给保姆抚养的,最安全的做法,是在注射完第三针后的1-2个月左右,检查乙肝两对半定量,查看抗体是否产生。另外要定期检查乙肝两对半定量,查看抗体是否慢慢消失。 问题4: 曾碰到一位宝宝家长,来我门诊咨询。她告诉我,宝宝乙肝疫苗都接种两轮了,还是没有抗体,怎么办?前后打了六针,血都查了好几次了,心好塞…答案:很抱歉,有的人的体质就是不容易产生抗体。如果不死心,可以换个防疫站或者换个疫苗品牌注射。但如果不是高危人群,基本上也不建议再接种第三轮了。 问题5:有宝妈问,我家宝宝要接种疫苗的时候偏偏得了肺炎,不能按标准规定的时间接种了,那是不是就会影响抗体的效果?也有宝妈问,刚好忘了规定时间去接种,前后差了一个来月,接种第二针或者第三针,还有用吗?也就是说,接种时间有点偏差,算不算有效接种呢? 答案:实际上,第二针可以在与第一针间隔1个月到2个月之间接种,就是标准接种程序;第三针与第二针至少间隔一个月,最长与第一针间隔不超过12个月就算合格及时接种。 关于更多有关乙肝疫苗和乙肝的问题,请关注我的公众号"yueyanbb"。
接种乙肝疫苗3-5年后,抗体会明显下降吗?要不要再接种乙肝疫苗? 有些人认为,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一般,经过3-5年就会没有抗体,失去保护,需要经常复查,再次接种疫苗,真是这样吗?乙肝疫苗能保护多长时间? 一、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新生儿:第1针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2针在1月龄时接种,第3针在6月龄时接种。 重点人群:按照0、1、6个月的程序,接种3针。 二、乙肝疫苗的初免效果完成乙肝疫苗3剂免疫后,机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即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表面抗体≥10 mIU/ml为阳性,即有保护,能够保护个体不发生急性或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疫苗的初免成功率很高,一般达95%以上。 三、乙肝疫苗能保护多长时间(一)关于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效果研究1、研究1:接种乙肝疫苗后1年,抗体阳性率为89%,3年为79%,5年为60%,7年为47%,9年为40%,14年为29%,21年为20%,28年为15%。 2、研究2:接种乙肝疫苗后1年,抗体阳性率为92%,1-4年为79%,5-9年为51%,10-12年为31%。 3、研究3:接种乙肝疫苗1年后,抗体阳性率为84%,5年后为46%,15年为40%。 3项研究均显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随免疫时间延长而下降。 (二)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乙肝病毒感染率)研究研究1: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始终在<1%波动,未随免疫后时间的延长而上升。 研究2:1~12 岁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在0~0.84%,平均0.25%;未出现随免疫后时间延长而上升的趋势。 研究提示疫苗的长期保护效果良好,不存在乙肝感染的风险增加。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12 年的保护效果为88%。达到良好的远期效果和社会效益,故认为乙肝疫苗免疫后一般没有必要加强免疫。 (三)为什么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下降明显,而乙肝病毒感染风险却没有增加呢?1、研究提示乙肝疫苗可产生较好的免疫记忆并可能持续存在,尽管乙肝表面抗体已降为阴性(<10mIU/ml),当再次受到乙肝病毒侵袭时,乙肝表面抗体可迅速回升,使机体免受感染,保护个体不发病。 2、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接种乙肝疫苗除产生抗体外(体液免疫),还能刺激人体产生细胞免疫。抗体仅反映了体液免疫的水平,而细胞免疫也很重要。目前临床上还不能常规检测细胞免疫。因此,并不能认为只有抗体能反映免疫力,也不能说检测不到乙肝抗体,就一定会感染乙肝病毒。 四、结论及建议1、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随免疫时间延长而下降。接种乙肝疫苗1年后,抗体阳性率约90%,3年后约80%,5年后为50%,10年后约40%。 2、接种乙肝疫苗除产生抗体外,还能刺激人体产生细胞免疫。 3、接种过乙肝疫苗后,虽然抗体阳性率下降,但乙肝病毒的感染风险并没有增加。 4、接种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乙肝疫苗的长期保护效果良好。 (二)建议 1、现阶段并不推荐对一般人群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监测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 2、对感染乙肝病毒风险高的儿童,例如其父母或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则应定期监测其抗体水平和乙肝感染指标,若抗体<10 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3、建议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第3剂乙肝疫苗1~2个月后进行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检测。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10mIU/ml,可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乙肝疫苗。 4、北京市对初中一年级学生(12-13岁)免费接种1剂乙肝疫苗(加强针)。北京的儿童按照该程序执行即可。 五、意外暴露后预防当有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下述方法处理: (1)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于3个月和6个月内复查。 (2)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抗-HBs阳性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抗-HBs<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400 IU,并同时于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肝疫苗(20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各20μg)。 本文转载自“计免王医生微博”, 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接种乙肝疫苗3-5年后,抗体会明显下降吗?要不要再接种乙肝疫苗? 有些人认为,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一般,经过3-5年就会没有抗体,失去保护,需要经常复查,再次接种疫苗,真是这样吗?乙肝疫苗能保护多长时间? 一、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新生儿:第1针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2针在1月龄时接种,第3针在6月龄时接种。 重点人群:按照0、1、6个月的程序,接种3针。 二、乙肝疫苗的初免效果完成乙肝疫苗3剂免疫后,机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即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表面抗体≥10 mIU/ml为阳性,即有保护,能够保护个体不发生急性或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疫苗的初免成功率很高,一般达95%以上。 三、乙肝疫苗能保护多长时间(一)关于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效果研究1、研究1:接种乙肝疫苗后1年,抗体阳性率为89%,3年为79%,5年为60%,7年为47%,9年为40%,14年为29%,21年为20%,28年为15%。 2、研究2:接种乙肝疫苗后1年,抗体阳性率为92%,1-4年为79%,5-9年为51%,10-12年为31%。 3、研究3:接种乙肝疫苗1年后,抗体阳性率为84%,5年后为46%,15年为40%。 3项研究均显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随免疫时间延长而下降。 (二)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乙肝病毒感染率)研究研究1: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始终在<1%波动,未随免疫后时间的延长而上升。 研究2:1~12 岁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在0~0.84%,平均0.25%;未出现随免疫后时间延长而上升的趋势。 研究提示疫苗的长期保护效果良好,不存在乙肝感染的风险增加。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12 年的保护效果为88%。达到良好的远期效果和社会效益,故认为乙肝疫苗免疫后一般没有必要加强免疫。 (三)为什么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下降明显,而乙肝病毒感染风险却没有增加呢?1、研究提示乙肝疫苗可产生较好的免疫记忆并可能持续存在,尽管乙肝表面抗体已降为阴性(<10mIU/ml),当再次受到乙肝病毒侵袭时,乙肝表面抗体可迅速回升,使机体免受感染,保护个体不发病。 2、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接种乙肝疫苗除产生抗体外(体液免疫),还能刺激人体产生细胞免疫。抗体仅反映了体液免疫的水平,而细胞免疫也很重要。目前临床上还不能常规检测细胞免疫。因此,并不能认为只有抗体能反映免疫力,也不能说检测不到乙肝抗体,就一定会感染乙肝病毒。 四、结论及建议1、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随免疫时间延长而下降。接种乙肝疫苗1年后,抗体阳性率约90%,3年后约80%,5年后为50%,10年后约40%。 2、接种乙肝疫苗除产生抗体外,还能刺激人体产生细胞免疫。 3、接种过乙肝疫苗后,虽然抗体阳性率下降,但乙肝病毒的感染风险并没有增加。 4、接种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乙肝疫苗的长期保护效果良好。 (二)建议 1、现阶段并不推荐对一般人群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监测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 2、对感染乙肝病毒风险高的儿童,例如其父母或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则应定期监测其抗体水平和乙肝感染指标,若抗体<10 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3、建议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第3剂乙肝疫苗1~2个月后进行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检测。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10mIU/ml,可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乙肝疫苗。 4、北京市对初中一年级学生(12-13岁)免费接种1剂乙肝疫苗(加强针)。北京的儿童按照该程序执行即可。 五、意外暴露后预防当有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下述方法处理: (1)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于3个月和6个月内复查。 (2)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抗-HBs阳性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抗-HBs<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400 IU,并同时于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肝疫苗(20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各20μg)。 本文转载自“计免王医生微博”, 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乙肝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疾病,关于乙肝的传闻也有很多。比如,筷子会传染乙肝病毒,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会感染乙肝等等。这样的担心有道理吗? 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乙肝乙肝是一种体液传播的疾病。资料显示,乙肝患者的唾液、血液、尿液、乳汁中确实可以检测到乙肝病毒。但是一同吃饭,即使将乙肝病毒吃进体内,乙肝病毒也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染,因为消化道内没有可传染的受体。而且,完整的消化道表面拥有自己强大的免疫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乙肝病毒从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 乙肝病毒,不从口入,从哪儿入?血液和体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才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一些会损伤皮肤或黏膜的行为,如共用剃须刀、牙刷,使用了被乙肝病毒污染了的针具,还有性生活等是可能传染乙肝病毒的。 实际上,无论是急性乙肝感染、慢性乙肝携带者,或是大三阳、小三阳,乙肝病毒均不会从口传播。消化道尚且不是乙肝传染的通道,就更别说是身体触碰,甚至使用相同的日常用品这些方式了。 你真正该担心的是,筷子能带来这些病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众多胃病的罪魁祸首,其感染途径主要是口口和粪口传播,且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即家人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几率也会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会有幽门螺杆菌,在不分餐的情况下,筷子就很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 2、甲肝、戊肝很多人对肝炎避之不及,事实上,不同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不同的。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因此如果与患者共用杯子、碗筷等,病毒有可能通过唾液等传染健康人。 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6岁以下孩子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所以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更易因共用碗筷等受到病毒交叉感染。因此,家里如果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家长应注重饮食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多开窗通风,在幼儿园时应专碗专用,防止儿童间相互传染。 4、伤寒病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也以“病从口入”的方式传播。有些病情痊愈的患者,因体内病毒未排清,仍具有传染性。饮食卫生状况差,水源受污染等情况都有可能传播该病,因此,伤寒病患者的生活用品应与家人分开使用。 5、肝癌由于清洗方法不当、使用时间过长,都会让入口的筷子,成为嘴边最大的危害,甚至会滋生一级致癌物——黄曲霉素。 经常使用、整把搓洗的过程,会给筷子留下深深浅浅的伤痕,使筷子表面变得粗糙,容易残留、滋生微生物。有的人清洗时选择用洗洁精浸泡,时间长了反而会使洗洁精中的一些化学成分进入到筷子中,如果冲洗不彻底也会给细菌繁殖提供土壤。家用筷子很少洗完后烘干,常集中摆放在柜橱内,导致筷子的含水量很高,滋生各种霉菌,严重的会产生黄曲霉素。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进入人体后,在肝脏中存留最多(是其他组织器官的5~15倍),因此对肝脏的损害也最大,可诱发肝癌。 理论上,竹制、木制筷子应该3~6个月更换一次,使用期限超过6个月以的筷子,可能会滋生黄曲霉素。 3种筷子赶紧换掉1.筷子变色、霉斑 普通筷子在使用3-6个月后,筷子头的颜色会变深,即使仔细刷洗也依然如故,这是细菌长期堆积导致的颜色变化。 就餐前应仔细观察一下筷子表面是否有斑点,特别是有没有霉斑。 如果筷子上出现非竹子或木头本色的斑点,很可能已经发霉变质,就不能使用了。 2.刮痕、磨损 不论是竹筷子还是木筷子,为了延长使用寿命,生产厂家一般会在筷子表面刷上一层食用漆——生漆,以便让筷子表面不易被细菌附着。 但筷子使用时间过长,表面的生漆会脱落或破损,加上经常使用、搓洗的过程会给筷子留下深深浅浅的伤痕,使筷子表面变得粗糙,容易使微生物残留、滋生。 一旦发现筷子出现刮痕、磨损或变形,就要及时更换。 3.异味 筷子出现弯曲、变形,看上去很潮湿或闻起来有明显酸味,都是受污染或过期的标志,不可继续使用。 以上文章转载自肝胆相照平台(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www.igandan.com)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首先需要说明,患有乙肝的女性是可以正常怀孕,正常生宝宝的!不需要有心理负担。 在门诊常常会被问到,“我有乙肝了,可是不想再传染给下一代,那是不是孕期注射一种“免疫球蛋白”的针提高免疫力就不怕传染了?” 那怀孕期间,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针吗? 根据近几年临床指南的更新,孕期注射免疫球蛋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么做是没有效果的,注射的那点球蛋白和母亲体内的病毒相比太少太少,起不到中和病毒的作用。 对于这类人群,真正应该做的,是定期检查乙肝病毒DNA,关注病毒数量,或者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母婴阻断(母婴阻断:就是用药物降低病毒数量,从而降低传染风险的治疗方案)。 只要病毒数量非常低,那传染的可能性也就非常低! 那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是同一种东西吗?还有人可能认为,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是一种东西。 其实乙肝免疫球蛋白是由正常人的血浆经过超免疫后采集含有较高滴度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血浆。免疫球蛋白,本质就是抗体,是一种直接对身体有保护作用的蛋白。注射后迅速起效,中和并清除血清中游离的乙肝病毒,避免乙肝病毒定位感染。 为了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新生儿生后立即注射200国际单位,也可和乙肝疫苗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