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朋友在发现自己有一些怀孕的迹象后,都想着要尽快确定下来,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怀孕了。血HCG检查可以准确判断是否怀孕,同时也是目前最准确的检查方法。怀孕后HCG正常值是多少?受精的第6天,受精卵的滋养层形成并分泌微量HCG。当受精第7~8天,HCG就可以在血中检测出来了,其浓度随着孕周的增加而成倍递增。HCG量与滋养细胞的数量成正比,妊娠早期分泌量增加很快,每1.7-2天上升1倍,到孕 8~10 周达高峰,持续1~2 周后迅速下降至高峰的10%。同时,需要动态观察血HCG变化,判断有先兆流产或异位妊娠等可能。怀孕后HCG正常值是多少?正常妊娠期间血清HCG值与妊娠周数有直接关系,不同孕周HCG(IU/L)值当然有所不同,且呈现正向递增变化趋势。正常妊娠期间血HCG水平:单位说明:μg/L(微克/升)、mIU/ml(毫国际单位/毫升)、以及IU/L(国际单位/升)都是血hCG检查单上可能出现的单位。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后面两种单位。mIU和mU是一样的(mIU中间的I是“国际”的意思)。即1U/ml=1000mIU/ml=1000mIU/ml。其中由于实验数值的不同,三者换算如下:1000IU/L=1000mIU/ml==1μg/L×换算系数。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医院检查单上采用的单位是ng/ml(纳克/毫升),这是旧制的单位,1ng/ml=1μg/L。B超是诊断早期妊娠快速且准确的方法。阴道B超在末次月经后5周可见妊娠囊。6周后才能提示原始心管搏动,孕7周时才能根据有无心管搏动判断胚胎是否存活。在妊娠早期超声尚不能明确妊娠结局时,通过检测血HCG来预测妊娠结局。由于其具有早期快速成倍增长,进而达平台,而后下降的特点,需要动态监测血HCG变化,但要间隔48~72小时以上才能得出结论。怀孕后孕酮正常值是多少?孕酮在妊娠8~10周前由滋养细胞及黄体分泌,8~10周后主要来自胎盘。孕酮的量在整个孕期中逐渐升高,孕早期上升速度较慢,中期加快,至足月妊娠时达到高峰。血清孕酮在孕5~12周内相当稳定,与孕龄关系不大。孕酮量的变化情况是衡量黄体功能和胎盘发育是否正常的一个可靠指标。由于孕早期血清水平稳定,所以不需要连续监测,给医生较早提供诊断依据。接下来了解一下,怀孕后孕酮值到底如何变化。例如第1-3周的孕酮参考值(ng/mL)为4.7-50.7;第4-6周的孕酮参考值(ng/mL):19.4-95.3。孕酮水平与早期妊娠的结局有关,胚胎停育、异位妊娠的妇女血清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先兆流产及正常早孕患者。孕酮在15-25ng/mL,其妊娠结局基本为宫内妊娠,但容易出现早期先兆流产。孕酮小于15ng/mL,其妊娠结局多为异位妊娠或稽留流产。孕酮大于25ng/mL,其妊娠结局多为宫内正常妊娠,部分有先兆流产,一般在给予补充黄体功能后,多数都能继续妊娠。因此,我们认为孕酮小于15ng/mL时妊娠失败的可能性就大。可惜孕酮水平低无法辨认为稽留流产或异位妊娠。这需要结合阴道B超检查来提高诊断率。孕酮不同时期的正常值:HCG、孕酮、自然流产间的关系由上文可见,HCG是早孕胚胎分泌的,能促进黄体继续发育,分泌足量的黄体酮;黄体酮抑子宫收缩,保证胚胎在宫内平稳发育。临床上异常妊娠者的血清HCG水平低于正常妊娠者,且增长缓慢,甚至不增长或反而下降。在妊娠早期,孕酮水平随着HCG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妊娠早期一旦出现HCG分泌不足,则会导致卵巢妊娠黄体功能的降低,孕酮水平不足,难以维持正常妊娠,最终造成自然流产。可见,HCG、孕酮对于维持妊娠来说,缺一不可。总之,鉴于早孕期血HCG快速增长、孕激素平稳的特点,以及超声形象、直观的优势,在早孕期联合血清HCG、孕酮和超声可以更早、更准确地判断妊娠的预后。
女性朋友在发现自己有一些怀孕的迹象后,都想着要尽快确定下来,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怀孕了。血HCG检查可以准确判断是否怀孕,同时也是目前最准确的检查方法。怀孕后HCG正常值是多少?受精的第6天,受精卵的滋养层形成并分泌微量HCG。当受精第7~8天,HCG就可以在血中检测出来了,其浓度随着孕周的增加而成倍递增。HCG量与滋养细胞的数量成正比,妊娠早期分泌量增加很快,每1.7-2天上升1倍,到孕 8~10 周达高峰,持续1~2 周后迅速下降至高峰的10%。同时,需要动态观察血HCG变化,判断有先兆流产或异位妊娠等可能。怀孕后HCG正常值是多少?正常妊娠期间血清HCG值与妊娠周数有直接关系,不同孕周HCG(IU/L)值当然有所不同,且呈现正向递增变化趋势。正常妊娠期间血HCG水平:单位说明:μg/L(微克/升)、mIU/ml(毫国际单位/毫升)、以及IU/L(国际单位/升)都是血hCG检查单上可能出现的单位。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后面两种单位。mIU和mU是一样的(mIU中间的I是“国际”的意思)。即1U/ml=1000mIU/ml=1000mIU/ml。其中由于实验数值的不同,三者换算如下:1000IU/L=1000mIU/ml==1μg/L×换算系数。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医院检查单上采用的单位是ng/ml(纳克/毫升),这是旧制的单位,1ng/ml=1μg/L。B超是诊断早期妊娠快速且准确的方法。阴道B超在末次月经后5周可见妊娠囊。6周后才能提示原始心管搏动,孕7周时才能根据有无心管搏动判断胚胎是否存活。在妊娠早期超声尚不能明确妊娠结局时,通过检测血HCG来预测妊娠结局。由于其具有早期快速成倍增长,进而达平台,而后下降的特点,需要动态监测血HCG变化,但要间隔48~72小时以上才能得出结论。怀孕后孕酮正常值是多少?孕酮在妊娠8~10周前由滋养细胞及黄体分泌,8~10周后主要来自胎盘。孕酮的量在整个孕期中逐渐升高,孕早期上升速度较慢,中期加快,至足月妊娠时达到高峰。血清孕酮在孕5~12周内相当稳定,与孕龄关系不大。孕酮量的变化情况是衡量黄体功能和胎盘发育是否正常的一个可靠指标。由于孕早期血清水平稳定,所以不需要连续监测,给医生较早提供诊断依据。接下来了解一下,怀孕后孕酮值到底如何变化。例如第1-3周的孕酮参考值(ng/mL)为4.7-50.7;第4-6周的孕酮参考值(ng/mL):19.4-95.3。孕酮水平与早期妊娠的结局有关,胚胎停育、异位妊娠的妇女血清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先兆流产及正常早孕患者。孕酮在15-25ng/mL,其妊娠结局基本为宫内妊娠,但容易出现早期先兆流产。孕酮小于15ng/mL,其妊娠结局多为异位妊娠或稽留流产。孕酮大于25ng/mL,其妊娠结局多为宫内正常妊娠,部分有先兆流产,一般在给予补充黄体功能后,多数都能继续妊娠。因此,我们认为孕酮小于15ng/mL时妊娠失败的可能性就大。可惜孕酮水平低无法辨认为稽留流产或异位妊娠。这需要结合阴道B超检查来提高诊断率。孕酮不同时期的正常值:HCG、孕酮、自然流产间的关系由上文可见,HCG是早孕胚胎分泌的,能促进黄体继续发育,分泌足量的黄体酮;黄体酮抑子宫收缩,保证胚胎在宫内平稳发育。临床上异常妊娠者的血清HCG水平低于正常妊娠者,且增长缓慢,甚至不增长或反而下降。在妊娠早期,孕酮水平随着HCG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妊娠早期一旦出现HCG分泌不足,则会导致卵巢妊娠黄体功能的降低,孕酮水平不足,难以维持正常妊娠,最终造成自然流产。可见,HCG、孕酮对于维持妊娠来说,缺一不可。总之,鉴于早孕期血HCG快速增长、孕激素平稳的特点,以及超声形象、直观的优势,在早孕期联合血清HCG、孕酮和超声可以更早、更准确地判断妊娠的预后。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俗称“岔气”)又称胸椎小关节错缝,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包括肋骨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失衡和小关节滑膜嵌顿。一)病因:胸段脊柱因有胸廓的其它组织加固,比颈、腰段脊柱稳定,故损伤错位的机会较少。但胸椎间盘及其椎间韧带等组织的退变,可减弱胸段脊柱的稳定性,而增加损伤的机会。如受到强大外力的挤压,用力过猛的扭转,或睡眠姿势不当等,均可造成胸椎后关节的移位、肋椎关节的错缝或半脱位,而刺激肋间神经或胸神经后支,出现急性背、胸部疼痛。久之,这些错位的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改变,引起慢性背部疼痛.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均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脊柱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形成了脊柱相关疾患的解剖学、生理病理学基础。如:椎间盘退变,体积减少、间隙逐渐变窄;脊椎周围的软组织逐渐的相对的改变为松弛和韧性下降状态;.由于脊椎周围软组织松弛,椎体与椎体之间,上、下小关节之间.发生了失稳(不稳定);当在某种体位或轻微外力,甚至发生外伤时,就发生了关节错缝、筋出槽、软骨损伤、髓核碎裂、纤维环和韧带的披伤、撕裂、小关节的损伤等等病理变化;由于椎体之间的失稳,发生了小到错缝(X线片不能显示),大到椎体移位甚至滑脱(X线片可见),可以滑移向任何一个方位,以致脊椎后关节也发生了错缝;.椎体的移位滑脱,足以损伤椎间盘的软骨板及纤维环,因而产生了软骨增生、钙化、骨赘形成;纤维环的损伤而髓核突出;脊椎小关节的错缝足以形成椎间孔的上下径和前后径的内径发生了立体的缩小,以及关节炎和韧带的损伤;椎间孔和小关节均位置改变,足以刺激自其间经过的脊神经或根,甚至刺激了神经的前支或后支,尤其是窦椎神经和交感神经的节前、节后纤维。胸椎小关节发生紊乱的常见原因,包括:1.急性外伤有明显的外伤史,多因持物扭转或撞击,使胸椎后关节发生错位,导致关节滑膜、韧带、神经、血管等受到嵌顿挤压、牵拉等刺激,发生紊乱,并反射地引起肌肉痉挛。2.慢性劳损(1)由于胸椎间盘退变变薄,椎间隙变窄,胸椎后关州的关节囊,韧带松弛,而使胸椎后关节发生错位。(2)长期在不协调姿势下工作、学习,使背膂部软组织经常处于过度收缩、牵拉、扭转,而发生慢性劳损。由于这些软组织的紧张,痉挛等外平衡的不协调,促使内平衡不协调,而致胸椎后关节发生错位。(3)外伤后未经及时治疗,风寒湿邪侵入背膂都的经络、肌肉,致肌肉痉挛,气滞血瘀,日久胸脊椎的内外平衡失调,后关节发生错位。由于局部遭受外力因素或长期伏案工作,或随年龄增长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周围的韧带松驰,关节产生不稳定,使此类微动关节发生解剖位置改变,关节交锁在不正常或扭转的位置上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通常是肋骨结节后移与其相应胸椎横突的肋凹错开,肋小头亦可后移;或关节突关节的上(下)关节面侧方移动而错开,关节间隙改变,关节内压力亦相应变化,或有滑膜被嵌顿,周围结构力学平衡改变,出现相应地刺激症状、体征及功能变化。二)临床症状:在人体正常的生理呼吸运动中,胸椎小关节(后关节)活动范围很小,但挤压或用力不当的扭挫伤,甚至咳嗽、打喷嚏等也可引起关节错位。典型患者在发病时,往往可闻及胸椎小关节在突然错位时的“咯嗤”声响,轻者发生关节劳损,表现错位节段局部明显疼痛和不适;重者可引起韧带撕裂.后关节错位,表现为“岔气”,牵掣颈肩作痛,且感季肋部疼痛不适、胸闷、胸部压迫堵塞感,入夜翻身困难,以及相应脊神经支配区域组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急性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呈痛苦面容,头颈仰俯、转侧困难,常保持固定体位(多为前倾位),不能随意转动;受损胸椎节段棘突有压痛、叩击痛和椎旁压痛,深吸气疼痛更甚,棘突偏离脊柱中轴线,后凸隆起或凹陷等。受损胸椎节段椎旁软组织可见有触痛、触及痛性结节或条索状物。1)局部症状:脊背疼痛,不同程度的急、慢性肋间神经痛.甚或手臂疼痛不能自动上举.2)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又常被误诊为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目前,已知与脊柱相关的多发病和疑难病有数10种之多.12块胸椎作为脊柱的一部分,构成了人体力学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胸椎椎管内有脊髓经过,并且有很多功能各异的神经从胸椎旁边经过。由于胸椎小关节数量多,发生紊乱后所引起的症状、体征较为复杂,具体表现与错位胸椎平面的高低、数量的多少、累及组织的不同、组织累及的程度不一以及病程长短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有较大差异.三)诊断:1.有外伤史或长期不良姿势病史。(骤然上举、转侧,长期伏案、扭身等)2.症状急性损伤的病例,病人多主诉单侧(或双侧)背肌剧烈疼痛,偶有向肋间隙、胸前部及腰腹部的相应部位放射性疼痛,病人常不能仰卧休息,深呼吸或咳呛时痛剧。慢性损伤,多有背部酸痛及沉重感,久站、久坐、过劳或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但一般无放射性疼痛。或伴有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等症状.3.检查 急性期,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慢性期,则一般无运动障碍。触诊时可发现患椎棘突偏离脊柱中心轴线,患椎棘突旁压痛;附近肌肉紧张或有硬性索条,棘上韧带肿胀或剥离。如胸脊神经受累,在患椎棘突旁2厘米上1厘米处按压时,可出现向伤侧相应区域的放射痛。4.X线平片、CT影像:由于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属于小关节解剖位置上的细微变化,其X线摄片常不易显示。X线平片、CT影像检查,可除外胸椎结核、肿瘤、骨折等疾病。5.分型根据发病情况,分单纯型和复合型:单纯型以脊背疼痛为主证;复合型常兼有肋间神经痛和胸腹腔脏器的相关症状。根据病变节段,分为上胸椎(T1-5)型、中胸椎(T6-9)型和下胸椎(T10-12)型三型。本病上段胸椎损伤主要表现为头、颈、胸腔脏器和上肢的感觉异常及功能紊乱,而中下段胸脊椎主要表现为腹腔实质性器官和结肠脾曲以前的消化道功能紊乱症状。四)治疗:药物治疗疗效欠佳。主要为手法治疗.1)侧搬复位法: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全身自然放松,自然呼吸。医者站立于患者前方,一手固定肩部,另一上肢前臂固定患者髂后部,前后摇摆患者数次,嘱患者深呼吸,医者两臂向相反方向逐渐用力至胸腰部不能继续旋转时,固定肩部的手瞬时给予一小幅度推冲动作。一般可闻及关节整复的响声。此法适用于中下段胸椎的调整。2)膝顶扩胸扳法,又称“胸椎对抗复位法”。具体操作时有二种方法:患者坐到方橙上,双手向上交叉抱于脑后,医生站在患者后面用膝盖顶住偏歪棘突上.A法:医生双手从患者腋下向前,然后绕向后上方,抓住患者前臂,慢慢向后拉患者前臂,同时膝盖稍微用力,听到关节弹响声,则提示关节复位。B法:医生双手从患者腋下伸出,然后两手向上勾住患者双肩,缓慢向后拉,同时膝关节轻微向前抵住偏歪棘突,待活动到最大限度时,稍一加力即可听到关节弹响声。这种方法较为适合于上中部胸椎小关节紊乱。3)旋转推法 以第十二胸椎棘突右移为例。患者坐位,助手固定患者大腿,医生站在右侧以右手从患者右腋下穿过向上用手勾住患者颈部,以左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患者放松,医生以右手带动患者上身由直立向右下方摆动,待力传至第十二胸椎时以右手拇指推之,即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此法较适合于下段胸椎的小关节紊乱。4)双手重叠按压法 患者俯卧,医生立于左侧,双手重叠于中段胸椎棘突之上,嘱患者做深呼吸,待呼气将尽时以寸劲按压,听到关节弹响声则提示关节复位。5)冲压法 以第五胸椎向左、第六胸椎向右旋转移位为例。患者俯卧,医生站于左侧,以左手掌跟压在第五胸椎棘突右边,右掌跟压在第六胸椎棘突左边,然后嘱患者作一深呼吸,待呼气将尽未尽时,医生用双手同时施一寸劲冲压。此时,往往可以听到清脆的关节弹响声,提示关节复位。6)抱胸挤压法患者坐于方凳上,医生立于患者身后双手从患者腋下穿出至患者胸前,双手交叉扣紧。嘱患者深吸气屏住,术者此时双手同时发力挤压患者胸廓,如有关节弹响声提示复位成功。此法多用于胸肋关节错缝。五)体会:(1)各个手法在使用前都要对局部进行充分的放松,这样不仅有利于手法的一次性成功,而且还能尽最大限度避免患者受到无谓的损伤或者痛苦。(2)对于胸椎小关节紊乱时间较长的患者,则应多次复位方能成功,不可强求一次完全复位,以免造成新的损伤。(3)临床中要仔细检查,注意与其它疾病相鉴别,尤其要注意对年高体弱、骨质疏松等患者要谨慎,对肿瘤患者则应禁止手法治疗。(4)对于小关节复位时的弹响声,它可以作为关节复位的一项指征,但不是唯一的指征,故而不能强求,更不能片面追求弹响声而用暴力,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无论是排卵异常还是月经异常,卵泡监测都是一个重要的诊治方法。因此,卵泡监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诊治,通过卵泡监测最能客观反映卵泡生长发育状况,观察是否有排卵,并同步反映子宫内膜的发育状况。卵泡是如何发育的每个正常的女性有两个卵巢,主要功能为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妇女一生中一般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每个月经周期是从月经第一天开始计时。卵巢会募集3~11个窦状卵泡(<10mm),但一般只有1个卵泡发育成为生长卵泡(≥10mm),再进一步成为优势卵泡(>15mm),最终成为成熟卵泡(>18mm),最后的最后,就排卵啦!什么样的卵泡才称为优势卵泡月经周期的第 7 天,在被募集的发育卵泡群中,FSH 阈值最低的一个卵泡,优先发育成为优势卵泡。一般将卵泡直径 >10 mm 时,称优势卵泡。月经周期的 13~18 天,优势卵泡增大至 18 mm 左右。如何监测卵泡卵泡监测一般从月经第3-5天开始。月经3-5天:观察窦状卵泡数量(常用于月经失调的女性)月经9-12天:常规开始监测卵泡,隔2-3天监测卵泡>15mm时:每天或隔天监测卵泡>18mm时:为成熟卵泡,此时可诱导排卵整个月经周期,卵泡的生长速度是不一致的:初期(月经1~10天)为1.2mm/d后期(月经5天~排卵前)平均为1.5mm/d排卵前4天生长速度最快,为2mm/d卵泡监测适用于哪些病症1.内分泌因素引起的不孕症:如月经失调、无排卵性月经和闭经等,需了解卵泡发育情况。2.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是一种常见的排卵障碍,其病因较复杂,除了不排卵导致闭经或月经不调外,还可出现多毛、肥胖等体征。通过卵泡监测,可发现其卵巢的特点为多个小卵泡但却不能发育成熟。3.卵巢早衰引起的不孕症:卵巢功能障碍导致不排卵的常见疾病为卵巢早衰。卵巢早衰是指卵巢内的卵泡已消耗完,需通过卵泡监测了解排卵情况,进而选择合适的受孕方法。4.习惯性流产:需通过卵泡监测来了解卵泡生长发育及黄体形成情况,对判断流产的具体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案起到重要作用。发现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就诊检查1、多囊卵泡:正常育龄期妇女有3~11个卵泡,当超声发现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2~9mm的卵泡个数大于等于12个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2、卵泡囊肿:当卵泡直径大于25mm而不排卵时,可以定义为卵泡囊肿,一般2~3个月经周期后自然消退,甚至时间更长,不需特殊处理。3、黄体囊肿:由于出血量和时间的差异,黄体可以表现为囊性、混合性和实性,未孕女性一般2个月经周期内消失,妊娠女性存在时间稍长,一般也会自然消失。4、小卵泡或无卵泡:当育龄期妇女卵巢较小,内部无明显卵泡或持续存在极小卵泡时,需要进一步检查妇科内分泌,排除卵巢早衰的可能。想要监测卵泡,应该什么时候去医院?情况1.月经规律:不管月经周期的长短,只要月经定期来潮,两次月经周期相差不超过 7 天,排卵日一般在月经前 14 天左右。月经正常的女性,黄体功能维持 14 天左右后黄体萎缩,功能减退,月经来潮,所以黄体期固定,而卵泡期可以长短不均。监测时间:优势卵泡一般从月经周期的第 6~8 天开始发育,第一次卵泡监测的时间可以在月经周期的第 11~12 天,此后根据优势卵泡的大小来决定下一次的监测时间。当优势卵泡直径大小在 13~15 mm 时,下次监测时间间隔为 2~3 天。当优势卵泡直径大于 16 mm 时,下次监测时间间隔为 1~2 天。情况2.月经不规律:监测时间:卵泡监测应该从月经第 3 天开始,间断或持续长时间监测,因为卵泡期与月经期不能确定,此时应该延长监测时间。若检查出来不排卵,有哪些原因1.卵巢功能衰竭:其特点是血 FSH 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低下,病因为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或卵巢发育不良及卵巢早衰等。2.下丘脑 - 垂体功能失调:其特点是促性腺激素 LH 和 FSH 分泌比例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LH 分泌频率及幅度异常增加,而 FSH 分泌相对不足,造成血 LH/FSH 比例倒置。这类患者雌激素水平相当于卵泡早、中期水平。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不排卵最常见的原因。其卵巢的特点是体积增大,有多个小卵泡,但是不能发育成熟,因此需要药物来促卵泡发育。3.下丘脑 - 垂体功能衰竭:导致的性腺功能低落,其特点是血 LH 和 FSH 及雌激素水平低下,称低促性腺素性性腺功能低落。4.高泌乳素血症:生育年龄患者可不排卵或黄体期缩短,表现为月经少、稀发甚至闭经、LH 和 FSH 分泌受抑制。
排卵期同房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青春期后,女人一般每月排出一个卵子,一生共会排出400-500个卵子。每个卵子都期望与佳偶(精子)相遇,修成正果。但是,精卵相遇并受孕需要有客观条件,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能少。所谓的“天时”就是排卵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什么时候同房受孕几率最高?一张图告诉你真相!排卵前1-2天同房:受孕机率最高,大概有30-35%排卵当天同房:机率略小,差不多是25%排卵前第3-5天:依次是15%、9%和3%排卵后1天:没有机会了!0%!为什么排卵前3-4天同房还能怀孕?而排卵后同房就没有机会了?这是因为,精子在女性体内可以存活48-72小时,甚至更长。早点同房,让精子等着才是正理。相反,精子等得而卵子等不得。如果排出的卵子等不到精子,24小时之后就会香消玉损,绝尘而去……所以,排卵1天后再同房,就没有机会咯。其实,就跟人世间男女约会时“男等女”的礼数一样,细胞界也不能免俗。话说精子先生等着卵美人娇羞、矜持、缓缓驾到,自有一番浪漫情调,成功率当然高!如果精子先生没准时候驾,或不耐烦、等不了,那好,他就也只好悻悻然赴死了。不同情况下精子的存活时间:1、同房后精子在阴道内存活时间,平均为3个小时,少一点是半小时,长一点也可能到6小时。2、而宫颈、输卵管内的精子存活时间比阴道内长很多。宫颈内的精子能够存活110个小时,换算一下,有将近5天时间!输卵管内更能活到25小时至10天不等,普遍认为48小时内都有受精能力。精子数量数以千万计,可以靠数量取胜,随时接受卵子的降临,所以没必要刻意在排卵期同房。但肯定还是有人想知道,排卵期如何计算……想知道什么时候排卵,给你一套“算、看、测、验”四字方针:1、算正常月经周期21-35天,每个人不一样。但排卵后到月经来潮,每个人的黄体期都是14天。所以,排卵推算采取“15天法则”,即下次月经第一天减15天就是这个月的排卵期。2、看受雌孕激素影响,宫颈粘液排卵前后发生逐渐变化,这是你自己能感受到的重要变化。排卵前1-2天宫颈粘液稀薄、透明、拉丝状,拉丝长度可达7-10cm,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变成粘稠的浆糊状。3、测(1)基础体温方便快捷,自己在家即可搞定。基础体温在排卵后24小时升高0.3-0.5度,持续12-14天。但是,按照同房的最佳时机,测到体温升高再同房可就晚了。所以,基础体温是个验证法,不是预测法。(2)B超这个得跑医院,确实比较麻烦,但长期不孕的、促排卵的人还是用得着的。卵泡有小到大有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在卵泡中晚期开始检测,直径18mm以上为成熟,然后就可以安排同房了。4、验验尿中的LH是一个比较准确的预测排卵的方法,可以用LH试纸(排卵试纸)在家里自己完成。LH水平在排卵前224-36小时最高,测定为强阳性时第二天会排卵。所以要在发现强阳的时候,尽快同房。但是,这个测定对于PCOS、卵巢早衰、HMG促排卵的患者就不准了,因为她们不排卵LH也高。你们最关心的问题来了,在排卵期同房就百分百会怀孕吗?首先,不管是根据月经推算,还是试纸,都不能准确推算具体的排卵时间。其次,“凡事用则进、废则退”,咳咳。长期没有性生活,容易性功能障碍。再者,即使一切都正常,排卵期同房,两个人带着任务和压力,容易操作失败啊……还有,若平时不同房,精子容易瘀积,精子老化,死精子、畸形精子增加,精子质量就不行了。因此,建议想怀宝宝的夫妇平时规律同房:月经完全干净后,每2-3天同房一次。如果还不放心,接近排卵期可以适当增加次数,使精子提前到达输卵管,做好准备。
卵巢储备功能是什么?抗缪勒管激素和卵巢储备有什么关系?卵巢储备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卵巢内卵泡发育成为能够和精子结合的卵母细胞的能力,也就是卵母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卵巢储备功能是否良好。AMH与卵巢储备有什么关系?抗缪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 是由睾丸未成熟的支持细胞及卵巢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AMH由卵巢内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分泌,其水平与卵巢内卵泡数量有直接关系。刚出生的女婴血清中很难检测到AMH,出生几周后AMH开始逐渐增加,在青春期晚期达到顶峰,这个与女性从出生到青春期卵泡大小和窦前卵泡数量逐渐增加是一致的。AMH的基本生理作用与卵泡逐步的发育成熟有关,其浓度随着初级、次级、窦前、和直径小于4mm的窦状卵泡中表达量逐渐增高,而随着窦状卵泡的增大,AMH浓度下降至消失。AMH水平随年龄升高而降低的现象实则由于窦状卵泡数量下降的原因。而由于在青春期前女孩体内AMH水平也较高,因此AMH仅在临床用于评估25岁以后的卵巢储备功能。成年妇女随着年龄递增,卵泡储备逐渐下降,AMH随之降低,直到停经后AMH检测不到。与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相比,AMH波动小,加之AMH与窦卵泡数量、年龄有直接关系,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开始使用AMH评估卵巢功能。根据AMH水平,女性从出生到衰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儿童期(0~10岁):原始卵泡储备增加明显,AMH均值为3.09±2.91mg/L,并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青少年期(11~18岁):卵巢储备达高峰,AMH均值为5.02±3.35 mg/L;育龄期(18岁以后):卵巢储备启动下降,AMH均值为2.95±2.50 mg/L,并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耗竭期(50岁以后):AMH均值0.22±0.36 mg/L,与年龄不再相关。AMH与雄激素水平呈正相关(0~50岁),但与各项代谢指标无相关性。Kelton等研究了238名18~46岁女性AMH水平,认为1.15mg/L可作为诊断卵巢储备降低的AMH阈值。AMH检测有哪些优势?AMH不随月经周期的变化,可在任何时间抽血检查。AMH不受激素避孕药的影响。AMH可更早更准确反映卵巢储备功能。卵巢内的小窦卵泡数量越多,AMH的浓度越高;反之,当卵泡随着年龄及各种因素逐渐消耗,AMH浓度也会随之降低,接近绝经期时,AMH便渐趋于0。AMH报告解读有什么作用?1、评估卵巢储备功能AMH能抑制卵泡刺激素,防止始基卵泡未生长到足够大小就过早消耗。因此AMH与卵泡刺激素FSH负相关,如果AMH值高,则FSH值低,说明卵巢储备功能良好;如果AMH值低,则FSH值高,说明始基卵泡消耗过快。2、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AMH高于正常值的2-3倍,提示可能由多囊卵巢综合症所导致,尤其判断提示大于8.5ng/mL,准确性及特异性好。3、辅助生殖领域研究表明,随着小窦卵泡数量减少或者卵泡的增大,AMH降低。AMH水平能够预测卵巢反应性,识别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风险的女性,可根据AMH数值来判断使用促排卵药物的用量。另外研究发现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AMH水平越高则受精率越高,AMH可能成为预测受精率的指标。AMH > 3ng/mL,卵巢高反应风险高; AMH < 1.5ng/mL,卵巢低反应反应高。4、卵巢早衰AMH低于正常参考值,提示由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巢早衰导致。AMH水平是卵巢储备功能的唯一评估标准吗?虽然有部分研究提示,AMH水平比其他激素检测更能直接反应卵巢储备功能,而且不受外界因素比如避孕药服用的影响,然而另一些研究并不同意这一观点。2010年荷兰一项调查发现口服避孕药者比同龄不服药者的AMH值偏高。然而2013年另一项大型调查发现,口服避孕药的使用会降低AMH值,而既往服用避孕药,目前不服药者的AMH值不受影响。2013年美国的一项临床试验发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能够显著影响AMH水平。健康女性在GnRHa注射后7天AMH水平低于注射前水平,然后再逐渐升高。因此对于使用GnRHa治疗的女性,AMH水平可能并不能准确预测卵巢储备功能。除此之外,种族、肥胖、吸烟和基因等因素也有可能影响了AMH。AMH低怎么办?女性过了35岁,AMH会快速下降,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定期检测AMH值,如果有生育计划一定要趁早,或者在卵巢质量良好的时候先冷冻卵子。总之,AMH过低,卵巢储备低,患者朋友也不能够对于自己的生育计划过于绝望,仍然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的治疗。比如随时调整GnRH拮抗剂的剂量、黄体期促排卵方案、采用微刺激方案和冻胚移植等等,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和医生一同了解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夫妻一个月过多少次性生活才正常?2 次?3 次?4 次?现实中,有很多人连一次都没有。“因为无性婚姻,我出轨了”想起日剧《昼颜》里纱和的无性婚姻,便觉得窒息。纱和和丈夫俊介结婚 5 年,彼此叫对方“孩子他爸”、“孩子他妈”。他们的“孩子”,却只是被丈夫当成宝贝养的两只仓鼠。纱和总是被想抱孙子的家婆埋怨生不出孩子,怪她“本身就长得一般般”、“没有女性魅力”、“不会打扮”,让儿子没有扑倒她的欲望。她委屈,却有苦说不出。她和丈夫早就过上了无性生活。每天晚上,丈夫会牵着她的手入睡。但这已经是两人最亲密的接触。纱和早已有了离婚的念头。老公不是同性恋,结婚前还是很正常地想要她,婚后却过着无性生活,虽然俩人关系看起来很好。但是,关系早已死了。死去的,是一个嫁给爱情的人对婚姻的美好憧憬,那种感觉到生命活着的心动。英国知名两性关系学家安得烈· G . 马歇尔表示:缺少性生活,首先会对双方感情带来伤害。如果夫妻一方渴望亲密,而另一方拒绝,很容易给对方带来心理上的挫败感。其次,还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长期没有性生活可能导致性器官早衰、激素不稳定。纱和在一天天的无性生活里,变得降低自尊感,慢慢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魅力了。所以胆小的她,也会冒险在工作的超市里偷口红。当她遇见当生物老师的北野,好像忽然重新活过来了。他们去野外约会。温热的阳光,潺潺流水,花草树木,奇形怪状的昆虫,一切都充满了生命力。她出轨了。在如同一潭死水的婚姻里,她找到了一条重生的路。尽管这不道德。在“非自愿无性”的关系里,缺乏性的一方,总会通过其他渠道释放性冲动的,自慰、文爱、肉体出轨等。无性婚姻不仅存在于电视剧里。一个朋友前几天跟我吐槽说,她堂姐最近跟她抱怨和堂姐夫越来越陌生了,原因是越来越少的性生活。她堂姐夫花了 2 年时间才追到堂姐,轰轰烈烈地恋爱1年就结了婚。“恋爱时他恨不得一天 3 次,现在才结婚 1 年,有时候两个月才有一次”。从热恋到无性婚姻,他们只用了 2 年。她堂姐不明白,明明是嫁给了爱情,家里有房有车,双方事业也不差,婚姻怎么就输给了“性”?因为,性,才是检验婚姻的第一标准。中国人的性生活频率惨到不能再惨看过一个关于无性婚姻的新闻,可悲。浙江宁波一对夫妻,结婚五年,唯一的一次“性生活”,就是婚后第二天晚上,丈夫没有任何肢体语言,就直接脱了妻子的短裤,用手捅破了她的处女膜。之后就再也没有性生活。“我到现在连初吻还在”。问及理由,丈夫说,“我不喜欢她”。不是生理疾病,也不是性取向问题。只是因为不喜欢,没感觉,就冷落妻子五年。更可恶的是,丈夫还骗父母说他们一直有夫妻生活,导致妻子被苛责没能怀孕全是她的问题。很多人看完在评论里控诉:有结婚 20 年,已经 15 年没有夫妻生活的,“真的受不了那种活守寡的日子”。▽有生完孩子后老公再也不碰自己的,分居,没有性生活,没有拥抱,为了孩子凑合着过……▽怎样定义无性婚姻?社会学家认为,夫妻间如果没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却长达一个月以上没有默契的性生活,就是无性婚姻。我想和大家讨论的,不是男女双方事先承诺不进行性生活的基础上,以及因为先天性的生理疾病、或者对性根本不感兴趣而自愿组成的无性婚姻,而是两个人都有正常的性能力,却慢慢变成的无性婚姻。无性婚姻的普遍,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全球来看,2009 年《纽约时报》上的一则报道显示:约有15%的夫妻近半年内没有过性生活;2015 年,谷歌搜索的统计结果显示,“无性婚姻”是人们对婚姻的首要抱怨,每个月都有21000 人在搜索“无性婚姻”,搜索量远超过“不开心的婚姻”和“无爱婚姻”。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潘绥铭教授 2000 年的性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中国20 到 64 岁的、有婚或者已经同居的、被调查时仍然生活在一起的男女里面,每个月连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超过了1/4(28.7%)。他把这称为“婚内乏性”。关于性生活频率、性高潮体验的量化标准,性治疗师甄宏丽提到一个计算公式:20多岁的人(21-29岁),用 2 乘以 9,等于 18,即 10 天里有 8 次相应地,30 多岁的人,3 乘以 9 等于 27,即 20 天里有 7 次,差不多 3 天一次以此类推。这样一算就知道,现在人们的性生活频率已经惨到不能再惨。但几乎没有人愿意谈论或者承认自己处于无性婚姻状态。他们痛苦,焦灼,却碍于世俗眼光无法与人诉说。我不是说无性婚姻一定不幸福。性治疗师 Judith Steinhar 认为,只要两人在性爱频率上达成共识,就能顺畅地在无性关系中获得亲密感。如果两个人对性生活频率、无性婚姻都没意见,婚姻满意度也可以很高。但很多不幸的无性婚姻,正是在于两人对性的要求不一致。一方渴望干柴烈火一周 7 次,一方冷若冰霜,一个月 1 次都嫌累,怎么“性”福?性,不是婚姻中最重要的,但没有性,两个人心灵连接一定会有裂缝。如美国学者托马斯·拉科尔所言:“对于人类来说,性不仅仅是性,性是一种语言,是一座桥梁,是从孤独通往亲密的所在,是建立彼此相属的熔炉。”你连对方最私密的身体都不愿意进入了,又如何进入Ta最真实的内心?更残忍的是,在缺乏家庭温度的无性婚姻里,被绑架的不仅是夫妻双方的一生,还有孩子。我很担心他们长大后是否有爱与被爱的能力。比没有性生活更可怕的,是没有爱王小波说,性是人类最原始的自然需求,和吃饭睡觉一样,简单而美好。一个人爱不爱你,他的身体会告诉你。没有性的很大原因,只是因为没有爱。想到歌星蔡琴的十年悲剧婚姻。1984 年,蔡琴遇见杨德昌,一见倾心。1985 年结婚时,杨德昌提出一个奇怪的要求:“我们应该保持柏拉图式的交流,不让这份感情掺入任何杂质,不能受到任何的亵渎和束缚。因为我们的事业都有待发展,要共同把精力放到工作中去。”蔡琴接受了。她为他倾其所有,帮助他发展事业,从无名小辈,到知名导演。直到 1995 年,杨德昌承认自己爱上比他小 18 岁的女钢琴家彭铠立。两人离婚,结束长达 10 年的无性婚姻。接着,杨德昌马上和彭铠立结婚并生了两个小孩。可笑,荒唐。他不是喜欢柏拉图式的纯洁爱情,而是根本不爱她。性学家马晓年道出真相:“无性婚姻的本质,就是无爱婚姻。”那些以“工作已经够累了”,“老夫老妻,别瞎折腾了”、“养孩子压力够大了,没兴趣搞这些”为理由拒绝性生活的人,无非是淡漠了爱。再者,很多无性婚姻的存在,根源于性教育的缺失。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湖北一对夫妻,丈夫是博士,妻子是硕士,结婚3年未孕,去看医生才知道妻子竟还是处女。原来他们以为性生活就是抱着睡觉,亲吻就会怀孕。无奈,专家不得不对他们补上一堂“性启蒙教育课”。南宁一对夫妻,因为头几次发生性关系时,妻子觉得很痛苦,此后便一直拒绝性生活,慢慢双方变成性冷淡。直到医生叫他们回家多看片,他们才知道,原来要有前戏,才能享受到和谐的性关系。性教育的落后,使得很多人在性的认识上存在诸多偏见。有的人“谈性色变”,认为性本身是肮脏的。女性如果性经验丰富,就会被认为道德败坏,浪荡,不知羞耻。所以很多女性在床上“放不开”。男性如果性经验丰富,常会被打上“情场浪子”、“色情狂”的标签,也更多地认为如果自己无法使女性满意,就很没用,很自卑。父母无法开口对孩子谈“性”,认为孩子长大后自然就懂了,导致现代大多数年轻人都是看A片“自学成才”。2016 年《中国性教育现状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是:色情光盘、网络图文和影视作品。而大多 A 片制作低劣,片面展示性技巧、甚至很多男性强迫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情节,把美好的性生活,变成没有情感的机械运动,误导年轻人的性观念。缺失的性教育还在影响下一代。贴吧上有个笑话,一个小孩问家长自己从哪里来的,都被糊弄过去,他在作文写到:我们家太可怕了,已经两代人没性生活了……进入婚姻后,伴侣双方也常常避免主动谈“性”,这会让性生活质量更容易进入消极。潘绥铭教授在“对性生活怎样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调查显示——有54%的中国夫妻,仅仅是偶尔地谈论自己的性生活可以经常谈论的夫妻一直只有1/10有1/3的夫妻“从来没有交流过”和“仅仅是通过表情或动作,不谈论”很多无性婚姻发生在女性生完孩子后,丈夫便表现出“性欲下降”,性生活频率越来越低。女性通常误以为是自己生育后“阴道松了”,对伴侣失去了性吸引力,甚至想通过“阴道紧缩术”去挽回。亲爱的,你真的不必责怪自己。这很可能因为丈夫有弗洛伊德提出的“圣母-妓女”情结,它集中体现在当妻子怀孕或生产后,他们很难和一个有“母亲身份”的女人过性生活,潜意识认为母亲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该和“羞耻”的性挂钩。心理学家奥托·魏宁格在《性与性格》书中指出:“在男人眼里,母亲似乎更接近于贞洁的理想。”而这种男人,会把 “坏” 女人 —— 有性自主的 “妓女” 当渴望的性爱对象。“圣母-妓女”的情欲二分法,实际上否认了女性正当的性欲望。那不是你的错。“亲爱的,我们好好聊一聊‘性’吧”无性婚姻的悲剧,最摧毁身心的不是无性本身,而是无性背后的冷漠和歧视。一方歇斯底里地努力,另一方视而不见。电影《无问西东》里的许伯常和刘淑芬是一对青梅竹马,许伯常曾许诺要和她结婚,过一辈子。于是刘淑芬供他读大学。可当他上大学后感觉两人差距太大,提出分手。刘不肯,拿着刀子以死相逼结了婚。悲剧开始。刘淑芬尽心竭力地照顾许的生活,经济条件有限,做饭只做他一人吃的份,自己吃开水泡咸菜。但他对她,只有无尽的嫌弃和鄙视。刘淑芬吃过的碗筷,他绝对不用。刘淑芬把他的杯子摔了,他宁愿用碗喝水,也绝不碰刘淑芬的杯子。更别谈性生活。夜幕降临,刘淑芬穿着短裤露着大腿,坐在床上,眼巴巴地等着许。他抬起头冷冷地看了一眼,继续埋头工作。一个精力充沛的男人,从未碰过同在一间房里生活的妻子,不止冷漠,更是绝情。刘淑芬满腔怨气,经常打骂许伯常。她说:“外人只看到我怎么打你骂你,可他们不知道你是怎么打的我。你不是用手打的我,是用你的态度。”“你让我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改变无性婚姻的首要前提,是双方有爱的基础上,彼此有意愿去唤醒双方的性需求。而不是单方面努力,每一次靠近都被推开。多点和爱人谈论性,聊一聊彼此能接受怎样的喜好,不能接受的程度。英国著名性健康专家 KevanWylie 博士说:“如果能与爱人无所不谈,女人才可能找到更多方式来改善性生活质量。”男人也一样。也许,对性的沟通过程中,会让你表现脆弱,担心对方的反应不能如你所愿。但正是这种自我暴露,才会更加拉近心的距离。因为,你们彼此感知到了,Ta 需要我,我怎么做能让 Ta 更快乐。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著名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他把只有亲密 + 承诺、缺乏激情的关系叫做 “伴侣式爱情”。这种关系里,彼此之间只有权利和义务、却没有感觉。具备激情、亲密和承诺的爱情,斯滕伯格称之为 “完美爱情 。当一段关系只剩下亲密和承诺,如何找回激情?我们的一个同事第一次见到心理学治疗学家欧文·亚隆时,听他说起和妻子的故事。他们会定期安排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旅行,回来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完全不一样、新鲜的彼此。这也是寻回激情的有效方式之一。你们还可以尝试一起参加新奇、兴奋的活动,给家里换个装扮,增加新鲜感;甚至规划性生活频率、地点和方式,在彼此可接受的范围内解锁新姿势新玩法。但如果问题很严重,尽早地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吧 ,心理咨询和健康咨询,都是有必要的。都是成年人了,勇敢一点,你值得更好的性福。爱没那么难。Just do it.
女同胞们有没有发生过如此“尴尬”的事情:自己在跳跃、下楼梯或者是抬重物的时候只要肚子一用力,都会漏尿?甚至笑一笑、打个喷嚏尿就会流出来?所谓的“笑尿了”其实很有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在作怪哦。是病就不能不治疗啊!下面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当我们提及尿失禁,大家第一反应是不是上了年龄才会这样,其实不是,压力性尿失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及性别,尤其是女性人群及老年人群。压力性尿失禁是成年女性的一种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病患病率差异较大,女性人群中23%~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7%左右有明显的尿失禁症状,其中约50%为压力性尿失禁。一、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指喷嚏、咳嗽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漏尿。体征是在增加腹压时,能观测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漏出。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充盈性膀胱测压时,在腹压增加而逼尿肌稳定性良好的情况下出现不随意漏尿。二、压力性尿失禁是怎么引起的1.较明确的相关因素(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尿失禁患病率逐渐增高,高发年龄为45~55岁。年龄与尿失禁的相关性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有关。一些老年常见疾病,如慢性肺部疾患、糖尿病等,也可促进尿失禁进展。但老年人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趋缓,可能与其生活方式改变有关,如日常活动减少等。(2)生育:生育的次数、初次生育年龄、生产方式、胎儿的大小及妊娠期间尿失禁的发生率均与产后尿失禁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生育的胎次与尿失禁的发生呈正相关性;初次生育年龄在20~34岁间的女性,其尿失禁的发生与生育的相关度高于其他年龄段;生育年龄过大者,尿失禁的发生可能性较大;经阴道分娩的女性比剖宫产的女性更易发生尿失禁;行剖宫产的女性比未生育的女性发生尿失禁危险性要大;使用助产钳、吸胎器和缩宫素等加速产程的助产技术同样有增加尿失禁的可能性;大体重胎儿的母亲发生尿失禁危险性也大。(3)盆腔脏器脱垂: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紧密相关,两者常伴随存在。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盆底支持组织平滑肌纤维变细、排列紊乱、结缔组织纤维化和肌纤维萎缩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关。(4)肥胖:肥胖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显著增高,减肥可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5)种族和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与压力性尿失禁有较明确的相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患病率与其直系亲属患病率显著相关。白种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高于黑人。2.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1)雌激素:雌激素下降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相关,临床也主张采用雌激素进行治疗。但近期有关资料却对雌激素作用提出质疑,认为雌激素水平变化与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间无相关性。(2)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后如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一般都在术后半年至一年。手术技巧及手术切除范围可能与尿失禁发生有一定关系。但目前尚无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子宫切除术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确定的相关性。(3)吸烟:吸烟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相关性尚有争议。有资料显示吸烟者发生尿失禁的比例高于不吸烟者,可能与吸烟引起的慢性咳嗽和胶原纤维合成的减少有关。(4)体力活动:高强度体育锻炼可能诱发或加重尿失禁,但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有便秘、肠道功能紊乱、咖啡因摄入和慢性咳嗽等。三、如何判断尿失禁的严重程度根据临床症状可将压力性尿失禁分为三度:轻度:一般活动及夜间无尿失禁,腹压增加时偶发尿失禁,不需佩戴尿垫。中度:腹压增加及起立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垫生活。重度:起立活动或卧位体位变化时即有尿失禁,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社交活动。四、压力性尿失禁如何治疗小孩子出现尿失禁或许是一件平常的事情,成人、老年人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则为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出现临床症状后,患者应及早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1.保守治疗(1)盆底肌训练:盆底肌训练(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PFMT)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已为众多的荟萃分析和随机对照研究所证实。此法方便易行、有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停止训练后疗效的持续时间尚不明确。必须要使盆底肌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有效。可参照如下方法实施: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每天训练3~8次,持续8周以上或更长。盆底肌训练也可采用特殊仪器设备,通过生物反馈实施。与单纯盆底肌训练相比,生物反馈更为直观和易于掌握,疗效或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并有可能维持相对长的有效持续时间。(2)减肥:肥胖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明确相关因素。减轻体重有助于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研究表明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肥胖女性,减轻体重5%~10%,尿失禁次数将减少50%以上。(3)戒烟:吸烟与尿失禁相关的证据仍不充分,有证据显示吸烟能增加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但目前却无证据表明戒烟能缓解压力性尿失禁症状。(4)改变饮食习惯:尚无明确证据表明饮水量,咖啡因,酒精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有明确关系,但改变饮食习惯可有助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程度。(5)电刺激治疗:原理:①电流反复刺激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的收缩力;②反馈抑制交感神经反射,降低膀胱活动度。2.药物治疗米多君、甲氧明:原理:激活尿道平滑肌α1受体以及躯体运动神经元,增加尿道闭合压,提高尿道关闭功能。副作用:高血压、心悸、头痛和肢端发冷,严重者可发作脑中风。米多君的副反应较甲氧明小。3.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无法自愈且随着年龄增加症状加重,因此当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应当选择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式较多,其中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适用于各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其创伤小、治愈率高,是目前公认的远期疗效最佳的术式之一。4.中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属祖国传统医学“遗溺”,“小便不由”“膀胱咳”等规模,《素问·咳论》中讲“肾咳不己,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则遗溺”,论述的就是在咳嗽的一起呈现漏尿景象,这与现代医学中的压力性尿失禁的特色相符。来宾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生殖科粟龙主任指出,《内经》中《素问·脉要精微论》曰:“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这里边就说明晰膀胱气化失司是小便不由、遗溺的根本病机。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的虚损与肾的亏虚有着亲近的联系。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虚则水液失调,肾不纳气,致使膀胱践约,水液不藏,发为遗溺。所以肾虚是病因,膀胱气化失司是病机。在肾与膀胱是该病发病的根底上,历代医家有很多守拙的治法,多从补肾固摄、益气健脾、温肾壮阳、脾肾双补等治法动身。经典的丹方有补中益气汤、人参螵蛸散、归脾汤、缩泉丸等。五、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后注意事项随着微创吊带治疗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压力性尿失禁病人会接受尿道中段悬吊术。尽管该术式是目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最有效和安全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同时需要注意很多日常护理问题,以下就是为大家总结了压力性尿失禁尿道中段悬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通常手术后第二天检查患者腹部两侧穿刺伤口有无渗血,是否已结痂,并拔出填入阴道的纱条及尿管,同时患者要多喝水,患者首次排尿后应及时了解有无排尿困难,有无尿线明显变细现象。术后穿刺点疼痛多与局部血肿有关,热敷能明显减轻疼痛。术后一个月内禁止负重运动及性生活。任何时候出现泌尿系感染,或不明原因血尿、阴道渗血,均应及时就诊。六、压力性尿失禁如何预防1.普及教育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高发病,首先应提高公众意识,增加该病的了解和认识,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将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医务人员则应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广泛宣传并提高诊治水平。对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还应注意心理辅导,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本病的发病情况及主要危害,解除其心理压力。2.避免危险因素根据尿失禁的常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家族中有尿失禁发生史、肥胖、吸烟、高强度体力运动以及多次生育史者,如出现尿失禁,应评估生活习惯与尿失禁发生的可能相关关系,并据此减少对易感因素的接触机会。
临床上胎停的患者越来越多,其原因多种多样且错综复杂,为备孕准爸妈带来极大的困惑,胎停育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胎停?妊娠的诊断标准妊娠试验:B超:妊娠囊(gestational sac, GS),妊娠最早标志,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TVB最早在孕4-5周可测到。空孕囊和胚胎停育---相关定义空孕囊:受精卵着床后发育异常,尚未形成胚胎就停止发育。B超:宫腔内只有孕囊而无胎芽组织的异常妊娠,孕囊直径>20mm,而囊内仍未见到胚芽,提示空囊,自然流产的一种形式。胚胎停育: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停止发育。B超:妊娠囊内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或表现为枯萎囊等。临床表现:一般有停经史,无腹痛,有或没有阴道流血,自然流产的一种形式。空孕囊和胚胎停育---超声诊断经阴道超声:(1) 胚胎长度≤5 mm,无心管搏动,7-10d 后复查仍无心管搏动;(2) 胚胎长度 >5 mm,无心管搏动或妊娠囊平均内径 >20mm,无卵黄囊及胚胎;(3) 妊娠囊平均内径≤20mm,无卵黄囊及胚胎,1-2 周后复查仍无卵黄囊及胚胎。经腹部超声:(1) 胚胎长度≤9 mm,无心管搏动,7-10d 后复查仍无心管搏动;(2) 胚胎长度 >9 mm,无心管搏动或妊娠囊平均内径 >25mm,无卵黄囊及胚胎;(3) 妊娠囊平均径线≤25mm,无卵黄囊及胚胎,1-2 周后复查仍无卵黄囊及胚胎。空孕囊和胚胎停育---自然流产自然流产:妊娠过程失败、胚胎死亡和胚胎及附属物排出,胚胎及附属物<1000g,孕周<28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 abortion,RSA):连续发生2次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产。空孕囊和胚胎停育---原因1、遗传因素夫妻双方染色体异常(3%-8%), 普通人群约0.2%,RSA夫妇中高达4%,最常见为染色体平衡易位和倒位;胚胎染色体异常(46%-54%):单基因疾病。2、解剖结构异常 (10%-15%)先天性苗勒氏管发育异常: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子宫纵隔、双子宫;获得性解剖结构异常:宫腔粘连、宫腔息肉、黏膜下肌瘤;宫颈机能不全。3、感染因素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支原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其他:细菌性阴道病、微小病毒B19、李斯特菌、肺炎克氏杆 菌等感染。4、内分泌异常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影响卵子、胚胎质量,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甲状腺功能异常;未控制的糖尿病;高催乳素血症:直接抑制黄体颗粒细胞增生及功能。5、免疫性因素---自身免疫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直接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栓形成,抑制滋养细胞功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其他相关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甲状腺抗体、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等。6、免疫性因素---同种免疫型母胎之间免疫调节失衡;HLA相容性过大,封闭抗体缺乏;排除其他因素;正常妊娠:父源性HLA抗原刺激母体,产生封闭抗体;母-胎耐受,妊娠成功;自然流产:夫妇HLA-DQA相容性过大,封闭抗体不产生免疫攻击,自然流产。7、血栓前状态 ---易栓症由于抗凝蛋白、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缺陷或因存在获得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而易发生血栓栓塞的一类疾病。8、其他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胎盘结构异常;男性因素;不良生活习惯。
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被确定为“知晓自己的HIV感染状况”。自1988年以来,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截止2017年底,有3/4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知晓自己的艾滋病毒感染状况。我国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约为万分之九,参照国际标准,与其他国家相比,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感染率不高,感染的绝对数仍然很大。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那么,艾滋病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难以治愈?1猩猩把艾滋病毒传染给了人类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国家疾控中心在洛杉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患者全身免疫系统几近崩溃,还会感染其他各种不同寻常的疾病。更可怕的是,所有的医疗手段都无济于事,治愈率为零!随后,人们发现得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患者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男同性恋。因此,有些研究者直接将这种病叫做“男性同性恋者免疫缺陷症”。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艾滋病起源之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女性、异性恋男性、血友病患者、用注射器吸毒的瘾君子、甚至儿童,也得了这种病。1982年,这种病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即艾滋病。想要根治顽疾,必须从它的源头入手。于是,美国疾控中心组织了一支由癌症专家、寄生虫病专家、病毒学家和社会学家组成的强大阵容。他们通过多地多种取样、分析和研究,推算出一种“类艾滋病毒”。该病毒最早于1908年出现在猴子和猩猩身上,1930年前后,由猩猩传染给了人类。(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艾滋病起源之谜》)(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艾滋病起源之谜》)猩猩和猴子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约30%至70%的猴子被“类艾滋病毒”感染后,只是携带病毒,并不发病。一旦该病毒进入人体,就会肆无忌惮地在人体内攻城略地,逐渐进化成人类艾滋病病毒。在医疗不发达的年代,一旦被感染就相当于被宣判了“死刑”。那么,艾滋病是如何迅速的大面积传播开的?“针具污染”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自20世纪50年代起,廉价的、不需消毒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就开始在医药卫生领域大范围应用。但是,在经济欠发达的非洲,一支注射器可能会被使用上千次,造成病毒在人群之间的快速传播。(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艾滋病起源之谜》)20世纪60年代,艾滋病病毒逐渐通过加勒比海地区传到美国东部、东南部,进而到欧洲和亚洲,现在,全世界都深陷其中。2这种病毒有多可怕!2002年,研究艾滋病的权威期刊《AIDS》报道,在未使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一位感染者从正式进入“艾滋病发病期”算起,存活时间的中位数仅有9.2个月。感染者的无症状期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少则为2年,多的可达20年。这一时间的长短与感染途径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经血感染者(主要为非法采血与共用注射器)为4-5年,性交感染一般为11-13年,如果一个感染者的无症状期能达到13年,就可以被称为“长期生存者”了。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图片来源于《艾滋病AIDS的发生原理与HIV病毒感染的过程》)也就是说,以目前的医疗水平,艾滋病只能被控制,不能被治愈。有个问题需要注意: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英文简称)与AIDS(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的英文简称)不是一回事。HIV是一种病毒。AIDS是一种病症。一个人感染了HIV病毒不一定马上发病,发病之后,才能说这个人患上了艾滋病。 目前,感染人类HIV可以大致分为1/2两型,在基因构成方面,HIV-1与黑猩猩的免疫缺陷病毒(SIVcpz)非常接近,HIV-2与乌色白眉猴的免疫缺陷病毒(SIVsm)非常接近。这也印证了艾滋病毒最初来源于灵长类动物的研究结果。两型的主要区别在于,HIV-1比较普遍,目前的大部分感染者都是1型,HIV-2则主要集中在西非区域。此外,2型的病情发展较1型缓慢很多。当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已无法与HIV抗衡时,就标志着进入HIV感染的最后阶段,称“有症状期”。这时,感染者才成了艾滋病(AIDS)患者,他们的免疫系统被侵蚀到几近崩溃,这时候,一些普通病可能会要了艾滋患者的命。(图片来源于《艾滋病AIDS的发生原理与HIV病毒感染的过程》)2011年2月,一位中年男性因咽痛、咯血、发热及呼吸困难入院,临床考虑为肺部感染,但最终被确认为HIV抗体阴性艾滋病伴KS。因病情已进展到艾滋病终末期,该男子在确诊两周后死亡。3奇迹:被治愈的“柏林病人”不过,有一个艾滋病患者确实被治好了,全世界仅此一例!这个幸运儿就是美国的蒂莫西·布朗,因为居住在柏林,他被称为“柏林病人“。在街头微笑的布朗(图片来源于网络)布朗很倒霉,先后得了艾滋病和白血病,身体每况愈下,几乎到了死亡边缘。然而,就在生命即将“触底”的时候,他遇到了救星——胡特医生。在这名专攻血液病的医生建议下,布朗决定先治白血病。2007年2月,他接受了骨髓移植。结果,骨髓移植不仅治好了他的白血病,他的艾滋病也被治愈了!并且,经过3年多的临床观察,他体内再找不到艾滋病毒。原来,捐献者骨髓里的CCR5变异基因能抵御艾滋病病毒!据以往研究发现,这种变异基因只存在于少数北欧人体内。此后,医院又找到6名同时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的患者,并按照相同步骤为他们移植了带有变异基因的骨髓,然而,都没成功。这几名患者要么死于白血病,要么死于干细胞移植引起的并发症,相同点是,艾滋病毒仍留在体内。因此,布朗仍是世界上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2012年7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布朗宣布建立以其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和全世界的科学家、研究机构、大学一起探寻HIV的最终治愈方法。4一旦患病,终身治疗虽然艾滋病不能治愈,但是可以在感染初期迅速服药阻断HIV病毒。在发生了高危行为(无套性行为或共用针头针管等)之后,“HIV 阻断药”用来防止HIV病毒扩散。服用时间以72小时为临界点,越早越好。发病后,大部分艾滋病患者都需要接受药物治疗。2017年的最新报告称,目前临床通行的艾滋病治疗方法,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简称ART)这种疗法可以把患者体内的病毒减少到与常人无异的程度,但是无法完全清除。一旦患者停止接受治疗,病毒就会重新疯狂复制,也就是说,艾滋病患者必须终身治疗,按时按量服药。目前,我国的国家疾控中心免费为艾滋病患者提供该疗法的治疗药物。(图片来源于《艾滋病AIDS的发生原理与HIV病毒感染的过程》)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球有2090万艾滋病感染患者获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近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新的HIV感染病例数下降了16%,同期的致死病例人数下降了32%。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性传播如果一个人和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而不使用安全套的话,他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2.血液传播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输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甚至使用过的解剖刀、输血设备等,如果未经正确的消毒,都可能成为传播艾滋病病毒媒介。3.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感染者,可能会通过怀孕、分娩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孩子。不过,艾滋妈妈也可能生出健康宝宝。2000年,深圳率先启动了预防艾滋病传播工作的试点,2012年到2016年期间,共帮助300多位HIV阳性母亲生下了健康宝宝。一位39 岁的艾滋妈妈不顾家人反对,决定留下肚子里的孩子。从怀孕初期,她就开始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尽量阻断母婴传播,最终生下了一名健康的宝宝。对于这类妈妈,医生不建议顺产分娩,产后也不要母乳喂养。一般的接触,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在生活当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6怎样预防艾滋病?1.安全性行为: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在所有的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2.不要共用针头:如果需要诸如海洛因这样的麻醉剂,不要和别人共用针头,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医护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员间、病人之间的传播。3.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操作行为,这些均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图价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因为如果这些用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4.不共用生活用品: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5.注意外伤防护: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在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