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患者中约12.1%合并内脏癌肿,年老者更高,51岁以上的带状疱疹病人合并癌肿达18%,所合并的恶性肿瘤以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为最多,其他有胃癌、肺癌、肠癌、前列腺癌、食道癌等。特别是一些以前得带状疱疹的人,到了中老年,又第二次发作,这就更有可能提示之后的癌症发生可能。 因此,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如果发生在年过五十的人身上,很可能是癌症的预警。
色素痣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由痣细胞增生导致的皮肤良性新生物。本病常见,婴儿期到老年期都可发生,几乎人人都有,随年龄增长数目增加,青春期尤为明显。一般女性较男性、白色人种较黑色人种更容易出现。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表现多样,有恶变的风险。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治疗更为彻底。 色素痣有哪些类型?1.根据病程不同分为:(1)先天性色素痣:小于2岁出现;(2)获得性色素痣:大于2岁出现;2.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1)交界痣;(2)混合痣;(3)皮内痣。 为什么会得色素痣?色素痣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并未完全阐释清楚,可能的发病原因包括1.遗传史:遗传因素在色素痣的发病中起着某种作用,家族中可表现为色素痣高发。2.环境因素:如日光照射会影响色素痣的发生,生长于热带地区较温带地区更容易出现色素痣。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色素痣?1.皮肤损伤:水疱形成、严重的日晒伤、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大疱性表皮松解等。2.系统性免疫抑制:化疗、异基因骨髓抑制、实体脏器移植、艾滋病等。3.激素水平升高:怀孕、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哪些人容易得色素痣?1一级亲属(父母、亲兄弟姐妹)中患有色素痣病史。2.经常处于紫外线暴露环境。3.怀孕、免疫抑制、青春期等状态。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很规则或者非常小的痣一般来说并不需要过度担心。当你不确定的时候,可以用“ABCDE”字母法来判断:A,Asymmetry,不对称性(在痣的中间画一条线,两边不对称);B,Border,边界(边界不整齐,呈扇形或有缺口);C,Color,颜色(出现不同深浅的棕色、棕褐色或黑色阴影;随着增长还可能出现红色、白色或蓝色);D,Diameter,直径(大于6毫米);E,Elevation,隆起;Evolution,进展性(大小、形状、颜色、隆起度发生变化,出现发痒、出血、结痂等新的症状)。 此外,还有手掌、脚底及皮带区等容易摩擦的几种特殊部位的痣也要注意。 如何治疗?手术治疗:首选,尤其是有癌变风险的痣,手术可以取到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可以完整切除不易复发,且不易留疤。其他治疗:激光、冷冻、化学点痣,只适合比较小的且癌变风险不高的痣,有容易复发、留疤及增大癌变风险的缺点。 日常小贴士平时注意减少衣物的摩擦及外来因素对色素痣的刺激,注意防晒,密切关注摩擦部位色素痣的变化。
目前,当白癜风患者问及忌口问题时,国内很多医生给予最多的建议仍然是“各种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不能吃,维生素C片更不能吃”,这个建议到底正确与否?为什么那么多的皮肤科医生会给白癜风患者这样的建议?有没有不同的声音?这些方面确实值的我们去认真思考和对待。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病维生素或L-抗坏血酸,人类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其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特别是番茄和柑橘。维生素C对碱和热不稳定,烹饪不当可引起维生素C大量丢失,其主要功能:a.参与体内羟化反应;b.参与抗氧化作用;c.增强免疫;d.促进铁吸收。白癜风为后天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自身免疫、黑素细胞自毁、氧化应激等理论最被认可。目前认为是各种原因导致黑素细胞破坏或酪氨酸缺乏或酪氨酸酶活性下降,导致黑色素产生障碍,进一步诱发白斑。白癜风白斑区域黑素细胞消失是白癜风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而造成白癜风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就好比黑素细胞是个加工厂,酪氨酸是原料,而酪氨酸酶是包装盒,以及加工厂外周的环境条件,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能生产出黑色素这个合格产品。酪氨酸是黑色素形成的基本物质,它被酪氨酸酶羟化后形成多巴,多巴氧化成多巴醌,进一步形成黑色素。当人体缺乏时,苯丙氨酸在羟化酶的作用下可转变为酪氨酸,在此羟化过程中必须有维生素C的参与,这充分体现了维生素C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功能;另外维生素C是含铜羟化酶的辅酶,缺乏后会直接影响酪氨酸的代谢;研究发现自由基中过氧化氢过量,对黑素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使脂质过氧化,黑素细胞树突消失,同时过氧化氢还可抑制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减少酪氨酸合成,而维生素C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有效药物,可有效清除自由基,从而保护黑素细胞。由此可见,维生素C在白癜风的治疗中不应该成为禁忌。很多人将维生素C在白癜风中作为禁忌,原因可能在于维生素C有美白功效,依据是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将多巴醌还原成多巴,进而影响黑色素的合成,但有研究将188例白癜风患者分成无维生素C组、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或药物组、维生素C药物组三组进行比较(每天补充维生素C剂量为0.5至2克),结果表明维生素C在白癜风其他方面的抗氧化作用远远超过了美白相关的抗氧化风险,和白癜风的发展无相关性。另外《中国临床皮肤病学》认为维生素C既会影响肠道对铜离子的吸收,又能降低血中血清铜氧化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酪氨酸酶活性;而酪氨酸酶是黑素细胞的功能酶,结构中含有两个铜原子,而铜广泛分布于各种动植物的食物中,人体需要的量非常少,属于微量元素,人体只要正常饮食一般不会缺铜,可见虽然维生素C可以影响肠道对铜离子的吸收,但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对因缺铜影响酪氨酸酶的活性几乎可以忽略,而且维生素C是含铜羟化酶(如酪氨酸酶等)的辅酶,缺乏反而会直接影响酪氨酸的代谢,因此广为流传白癜风补铜的理论也是错误的,而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酪氨酸酶作为一种羟化酶的羟化作用,需要维生素C的参与,这样才能使酪氨酸生成多巴,进一步自动氧化成多巴醌,最终形成黑色素。有研究表明因为许多饮食不能提供足够数量或类型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对抗氧化应激或调节免疫系统,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维生素C等补充剂在白癜风的辅助治疗,尤其是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和NB-UVB等光疗联合应用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免疫和抗氧化平衡)互补来协同提高疗效。综上所述,白癜风的患者是完全可以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甚至维生素C药物的,但是鉴于国内根深蒂固的维生素C有美白作用的影响,误认为吃维生素C会导致白癜风加重,所以在治疗白癜风时还是慎重处方;而在忌口问题上,有必要改变传统观念,嘱咐患者要均衡饮食,含有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均可以吃,无需刻意和盲目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