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不少姐妹一查出乳腺结节,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慌得不行,立马就想问:“这乳腺结节,能不能靠吃药给它‘打跑’呀?”嘿,这答案可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定的,得细细说道说道。乳腺结节:其实是个“大杂烩”乳腺结节可不是一种病,它就像个“大杂烩”,把好多乳腺疾病都装进去了。从性质上看,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的结节常见的有乳腺增生结节、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这些“小调皮”;恶性的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乳腺癌了。先说说乳腺增生结节,这就好比乳腺组织在体内激素“指挥棒”下跳舞,要是激素这指挥棒乱挥,月经周期里雌激素和孕激素捣乱,乳腺组织该“收”的时候没收住,过度增生又没完全恢复原样,就整出个增生结节来。乳腺纤维腺瘤呢,就像乳腺组织对雌激素“太过敏感”,一激动就长个瘤子,年轻妹子容易碰到它。乳腺囊肿就像是乳腺导管被啥东西堵住了,分泌物排不出去,只能自己“憋”成个囊肿。至于乳腺癌,那原因可复杂了,遗传、激素、生活习惯啥的,都可能是“帮凶”。不同结节对药物的“态度”1.乳腺增生结节:多数乳腺增生结节,就像个小懒虫,咱改变下生活习惯,像早睡早起别熬夜,心情放轻松别老生气,少吃点油腻腻的东西,它自己可能就“老实”了。其实啊,大部分乳腺良性结节,包括增生结节,吃药并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依据,也就是说,吃药基本没啥实际作用,有时候用药更多是在实在没其他办法处理时的无奈之举,甚至可以说有点像安慰剂。不过,要是乳腺增生结节闹得厉害,疼得人受不了,医生可能还是会根据情况用药。调节内分泌的药物,就好比给激素“捣乱分子”来个“紧箍咒”,和雌激素受体一结合,激素水平就被它管得服服帖帖,乳腺组织也就不那么“疯狂增生”了。可这药也有点小脾气,容易让月经变得乱七八糟,还可能增加得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所以得听医生的话,小心着用。还有中药或者中成药,它们就像温柔的“调解员”,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把乳腺里那些“不痛快”都给理顺了。但从循证医学角度它们对消除结节作用存疑,也就是说循证医学角度不推荐用药,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也有可能只是安慰剂作用,而且是药三分毒,不推荐一上来就用药。2.乳腺纤维腺瘤:这玩意儿就像个“顽固分子”,目前还没有哪种药能把它彻底“消灭”。一旦它在乳腺里安了家,药物对它的结构基本没啥办法。要是它个头小,还不咋长,那咱就定期盯着它,看看它有没有“搞小动作”。要是它长得太大,或者像吃了“疯长药”一样,又或者医生觉得它可能有变坏的苗头,那就得请手术“大刀”把它切掉了。3.乳腺囊肿:单纯囊肿要是没啥不舒服,就像个安静的“小透明”,咱可以先不管它,定期复查就行。要是遇到积乳囊肿,早期就像给乳腺做个“按摩放松”,热敷、按摩搞一搞,说不定乳汁排出来,囊肿就自己变小或者消失了。要是囊肿不小心感染发炎了,那就得请抗生素“战士”来帮忙,像青霉素类、头孢类这些,把炎症给“打跑”。但对于已经形成的囊肿结构,药物想把它完全弄没,还是有点难,没有症状就不要去动他了,如果症状很不舒服或者反复感染或者里面出现实性的成分或者血流信号了就得穿刺抽液或者手术切掉。4.恶性结节(乳腺癌):这可是个厉害角色,药物治疗是对付它的重要武器,但不是为了单纯把结节弄没。手术前,新辅助化疗药物就像先给癌细胞来个“下马威”,让肿瘤变小,降低它的“战斗力”,这样手术就能更容易把它切掉。常用的化疗药像阿霉素、紫杉醇,都是抗癌“猛将”。手术后,辅助化疗药物接着上,把那些可能偷偷藏起来的癌细胞都给清理掉,降低复发风险。要是乳腺癌是激素受体阳性的,那就用内分泌治疗药物,像他莫昔芬这些,把癌细胞生长需要的激素“掐断”。要是HER-2阳性的乳腺癌,还有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像个“精准导弹”,专门打击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总结一下乳腺结节能不能吃药,得看结节到底是啥“脾气”。大部分乳腺良性结节,吃药基本没用,更多是无奈之举或安慰剂效应。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囊肿,吃药一般没啥大用,很多时候得手术;乳腺癌就得靠各种药物“联合作战”,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和生活质量。反正,发现乳腺结节别自己瞎琢磨,赶紧找医生,听医生的话,别自己乱吃药。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乳腺癌新发病例大约230万,占全部新发癌症病例11.7%,取代肺癌(11.4%)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看到这里,女性朋友们会不会觉得很恐怖? 亲爱的女性朋友们,不要惊慌,乳腺癌如果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治愈率还是挺高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数字乳腺3D钼靶及相关知识。 数字乳腺3D钼靶: 乳腺钼靶是利用X线对乳腺进行摄影检查的手段,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痛苦相对较小,简便易行,且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年龄、体形的限制,目前已作为常规的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82%~89%,特异性为87%~94%。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和最简便、最可靠的无创性检测手段。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合成摄影系统(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 3D mammography)又被形象地称为数字乳腺3D钼靶,一种新型的数字乳腺X线,可创建 2D 和 3D 的乳腺图片,提高了乳腺 X 线检查检测早期乳腺癌的能力,计算机会生成您乳腺组织的合成 2D 和“3D”图像。这些图像包括一毫米薄的切片,使医生能够像翻阅书页一样滚动浏览整个乳腺的图像,并提供比以前更多的细节。 为什么需要进行数字乳腺3D钼靶?有什么好处? 使用传统的二维乳腺钼靶钼靶,医生查看重叠在平面图像上的乳腺组织。这种组织重叠有时会使癌症难以检测。此外,重叠有时会产生看似异常的区域,但需要“召回”您进行额外测试以确定不存在癌症(所谓的假阳性),大量研究显示3D钼靶将乳腺癌的检出率提高了 40%;此外,被“召回”并要求返回进行进一步评估的患者减少了 15%。 相对于传统二维乳腺钼靶,数字乳腺3D钼靶的优势在于: 一、在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更清晰地显示乳腺组织结构,有效避免组织重叠的影像。 二、对于致密型腺体的病人能够更灵敏地区分肿瘤细胞与非肿瘤细胞,提高良恶性鉴别能力。 三、能够发现二维钼靶因为组织重叠而无法发现的小肿块,以及因为组织重叠而影响辨识的毛刺征(恶性乳腺癌的典型表现)。 四、能大大提高微钙化的检出,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对钙化的显示优于二维钼靶。 五、数字乳腺3D钼靶还能够配合立体定位穿刺系统,在摄影时同步可进行穿刺活检等介入操作。 大家最关心数字乳腺3D钼靶检查是否具有更高的辐射剂量? 人每年会从自然界受到大约3msv的天然本底辐射,只有遭100msv以上的辐射量,才会对人体有一定的损害,而乳房3D钼靶使用是软X线,它的剂量非常低,一次乳腺X线检查的剂量大约为0.5msv的辐射,乳房3D钼靶计算机软件可以从同一采集中创建合成 2D 和“3D”图像,因此合成 2D 和“3D”辐射剂量与标准传统二维钼靶辐射剂量非常相似,大家无限担心过多的辐射啦。 数字乳腺3D钼靶与传统二维钼靶检查过程区别? 与传统二维钼靶检查方式相似,包括乳房的压缩量和压缩时间。主要区别在于 X 射线臂以轻微的弧线扫过您的乳房。 为什么压缩在乳房3D钼靶中很重要? 大家在钼靶检查中一直好奇为什么要压缩乳房,而且少数女性朋友会因为压迫乳房疼痛而产生抗拒心理,那是因为压缩乳房能获得更多的好处: · 减少辐射剂量 · 分离腺体组织 · 减少组织重叠 · 提高图像的分辨率或清晰度 · 增加对比度以可视化组织中的细微差异 · 减少散射辐射 谁可以行数字乳腺3D钼靶检查? 所有适应行乳腺二维钼靶检查的女性都可以行数字乳腺3D钼靶。
基因这两个字这几年很火啊,从实验室里的一个名词到能改变治疗甚至改变一个人甚至后代一生的名词,我们每个人有必要去了解它。但是现在大家对基因检测多有误解,刘医生在临床上遇到过许许多多千奇百怪要求做“基因检测”的诉求,问题是,很多患者没有搞清楚要做什么基因检测要做哪一类基因检测,今天给大家做个简单的科普。 1. 什么是基因? 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是一个叫孟德尔的生物学家发现的,即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这就是你为什么像爸爸妈妈的原因;二是在繁衍后代上,基因能够“突变”和变异,当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的影响,后代的基因组会发生有害缺陷或突变,这就是你有些地方不像你爸爸妈妈的原因。绝大多数产生疾病,在特定的环境下有的会发生遗传。也称遗传病。在正常的条件下,生命会在遗传的基础上发生变异,这些变异是正常的变异。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所以可以用血液或者口腔里的黏膜来做基因检测(理论上你的正常组织的所携带的基因都是一样的),也可以用肿瘤组织来做基因检测,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定要区分清楚。用血液做的基因检测是检测一个人从爸爸妈妈那里带来的疾病,也就是从受精卵开始就携带的疾病,而肿瘤是后天出现的问题,可能和父母是没有关系的。基因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也可以用来做疾病对药物治疗疗效的判定。 针对乳腺癌来说,一般年轻的,双侧乳腺癌的,三阴性的,男性乳腺癌,有卵巢癌病史或者家族史的,有 2 个以上乳腺癌家族史的,等等,基因检测阳性率会高一些,医生会主动提出请您做基因检测,我院开设遗传门诊,每周四上午,其他情况也欢迎来咨询。 2 基因检测在乳腺癌方面目前有哪几种常用类型(brca1/2,21基因检测,FISH......) 和乳腺癌相关的基因检测无非就是 3 种最常见的: 1通过血液里的基因检测是否会得乳腺癌 目前研究发现与乳腺癌遗传相关的有多个基因突变,其中BRCA1和BRCA2是最重要的两个。携带突变BRCA1 基因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超过 80%,携带突变 BRCA2 基因的也达到 60% 以上,且没有任何药物可以预防。在中国,BRCA1/2 突变的概率仅为 5-10%,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的两位家人(奶奶和母亲)均因乳腺癌去世,她就属于上述有明显家族遗传特征的癌症高发人群。其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她携带有高风险 BRCA1 变异基因。据医生估测,朱莉患乳腺癌的风险为 87%,患卵巢癌的风险为 50%。随后,朱莉进行了预防性手术,相继切除了乳腺和卵巢。针对遗传的基因检测是检测正常组织里的DNA 的,所以要抽血或者用黏膜上的脱落细胞。 2 FISH 检测靶向治疗 这是针对肿瘤组织的检测,在一部分癌症的治疗中,因患者的肿瘤自身发生了基因的改变,比如 HER2 这个基因本来是2 个的,但是乳腺癌患者大约有 15-20% Her-2 阳性,即 Her-2 基因异常扩增,增加好几个拷贝,它是这种类型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之一。有研究证明 Her-2 阳性,表示该患者的癌细胞恶性程度较高,生存期较其他类型短。幸运的是,只有 He-2 阳性的患者可以使用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赫塞汀)、帕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针对 HER2基因是否扩增的检测方法就叫 FISH 检测,这是使用肿瘤组织进行,不需要抽血。 3指导是否化疗 现在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很多情况下治疗在做降阶,也就是说有些肿瘤可能不需要化疗,治疗效果也很好,但是只通过一个基因无法预测对化疗的敏感性,这就需要靠多个基因检测的手段来预测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21 基因和 70 基因,研究者用肿瘤标本中的组织进行多个基因的检测,并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算出一个数值,通过复发分数的大小来判定复发的风险以及对化疗的敏感性,幸运的患者就可以免除化疗,但是这一类多个基因一般只针对激素受体阳性HER2 阴性的患者。 了解清楚以上基因检测的原理和用途后,相信你在门诊的时候能很好的理解医生为你开具的基因检测的处方了。
想知道出具病理报告前后的全过程吗?看这一篇就懂啦~ 病理报告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从手术切除标本,到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到手,需要经过繁重复杂的工序,看下面的推文,能给您所有想要的答案~~~ 大家都知道一份真实可靠的病理报告对于刚刚确诊的癌症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牵扯着他们后续的治疗方向。那么,为什么如此重要的病理报告不是“立等可取”的呢?大多数的病理实验室就像飞机的黑匣子一样,至关重要却不为大众所知,所以今天晓爱就带大家走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被称为肿瘤诊断金标准的科室,揭秘这一纸病理报告背后经历的重重关卡。 巨检室:取材 病理报告的第一道关卡——巨检室。这里不是厨房,却有冰箱、案板、刀剪等器具。每天,巨检室都会陆陆续续收到各个科室送来的从手术中切除的组织。收到的标本首先会在电脑上进行登记并且签字存档。 在入档之后医生会使用固定液将其固定十二小时以上,从而保证固定液完全固定组织,防止组织内部自溶。所谓取材,俗称“切肉”,取材医生需要从组织中将病变部位按取材规范切取成大约2x2x0.3厘米的组织块,基本每一刀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操作要求,需要医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随时观察病变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病变的范围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帮助初步判断病变情况。 巨检室一共配备了6位医生,每位医生平均每天的取材量都在400个组织块左右,另外还有记录人员和辅助人员帮助完成标本的记录归档。 小小的巨检室里,永远不会缺少她们忙碌的身影。从早上到下午不间歇的工作强度所消耗的体力与精力都不亚于一个刚刚参加完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这也导致取材医生在每天的工作结束后都要休息两三个小时才能缓过神来。取完材的组织将被放入专门的小盒子完成包埋后送往制片室进行脱水处理。 制片室:脱水&包埋 这个大家伙就是全自动脱水机!为了将组织与石蜡完全融合在一起,整个脱水过程需要过夜。这些脱水机平均每天能完成的脱水组织约有2000多个!在脱水完成后将由技术人员进行包埋工作。 制片室:切片 你觉得到这就结束了吗?并没有。我们还缺少决定“最后判决”的重要前提——病理切片。技术人员需要将蜡块切成厚3个微米左右的组织白片,在其中选取最好的切片,贴在载玻片上。一个蜡块平均转动30下才可以得到一张合格的切片,而一个技术人员每天的工作量大约在180个蜡块,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每人每天需要转动仪器5400次。 制片室:染色 切片完成后依旧不能马上进行显微镜观察,因为刚刚切除的组织片没有颜色,在显微镜下无法辨别细胞的形态结构。所以还需要进行染色处理。在染色之前先将组织片放入规定的染色架中,进行烤片去蜡防止脱落。一架切片(30张)的染色过程大约需要45分钟。染色完成后将由技术人员核对病理申请单与对应的切片,核对完成后进行出片。 阅片 都说这是影像科医生眼中的世界 这是外科医生眼中的世界 而病理科医生眼中的世界是这样的 阅片通常需要经过初诊医生和复诊医生的双人两级诊断。根据诊断及临床治疗的需要,标本会被安排进行分子检测。检测免疫组化主要是针对蛋白层面,而分子处理则是针对基因层面的检测。如遇疑难病例还要经过高级医师间讨论,才能得出最终诊断结果。疑难病例的报告将综合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的结果,打印后由两级医生签字。至此,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才能诞生出炉。 一直以来,病理诊断被誉为肿瘤治疗的“金标准”,它的精确与否直接关乎肿瘤良恶性的判定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医院的肿瘤病理实力较为薄弱,对于疑难病理的诊断往往缺乏有效的技术能力手段。“要不您去肿瘤医院病理会诊中心会诊一下吧!”通常患者都会被告知这么一个结果。 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和外省市的患者,为了“一纸病理报告”,通常需要来院排队、等候数日甚至数周才能获得会诊结果。针对这一痛点和难点,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了病理“云会诊”平台,并与宝山区仁和医院、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江都人民医院完成技术平台建设和衔接。会诊申请的医联体医院在请求会诊过程中,只需上传高清的病理切片扫描图像和病史相关资料,即可由肿瘤医院对应的亚专科病理科医生做出会诊意见,免去了患者拿着病理切片千里迢迢来沪寻求病理会诊的情况。这样,更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学科全国排名首位的优质医疗服务啦。
乳腺癌患者的随访计划 乳腺癌是目前治疗手段最丰富,治疗效果最好的肿瘤之一,包括了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另外还包括了非常重要的治疗后规范随访,当规范治疗结束后,乳腺外科医生都会跟病人说“要定期复查哦”,“xx月后来做xx检查”,“一定要注意复查xx”等,医生交代病人这些的时候就说明病人已经由治疗阶段进入了长期的随访阶段。规范的随访可以让医生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以及及时了解患者对辅助治疗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等。很多病人在结束治疗就觉得毛病都治好了还要来医院干嘛,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规范随访是乳腺癌病人整个治疗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出现复发转移,通过规范的随访可以尽早的发现,并及时的进行相关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所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同样适用于乳腺癌病人的随访。 患者在治疗结束的时候需要仔细询问主诊医生,确认好自己的随访计划。包括触诊体检、肝脏超声、血生化和血常规,以及其他特殊检查如乳房X线(每年1次)、妇科检查(三苯氧胺治疗中每年1~2次)和骨密度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期间)。另外骨扫描、CT或MRI等可用于有症状的患者,但不推荐无症状患者常规应用。一般术后(或结束辅助化疗后)第1~2年每3个月1次,第3~4年每4~6个月1次,第5年开始每年1~2次。另外病人在家中的时候,如果有什么不舒服,如不明原因的咳嗽,持续的腰背疼痛休息后不能缓解,无缘无故的头晕头痛,声音突然变嘶哑,不明原因的瘦下来等,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通过专业的判断继续针对性的处理。规范随访除了上述的检查以外,即使你到医院随访时什么都没做,只是和医生“见了一面,聊了几句”也是一种随访方式,医生可以通过这种“会面”观察你的精神状态是不是良好、有没有病态消瘦、有没有面色发黄、声音是不是有嘶哑等,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去判断病人是否依然处于康复状态。所以千万不要困惑为什么医生什么检查都没开,还让你过来干嘛。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更先进、治疗效果更佳的研究成果不断公布,定期的随访也可以让病人随时获得最新的治疗信息,比如是不是需要更新自己的治疗方案,需不需要更换内分泌治疗药物,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治疗药物,是否需要延长内分泌治疗,8年?10年?或者更长?三阴性乳腺癌是否有了长期口服药物的出现等。另外医学检查手段也在不断进步,检出率不断提高,在随访过程中,某项检查技术成熟了,就可以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比如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测、唾液检测等,可以做到更早的检出或者预测复发转移风险,及时发现更早更微小的复发转移灶,从而更早的介入后续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争取更好的远期效果。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创新的一项重要便民服务护照就有这些好处,它从病理完全出来后就为病人制定了完整的治疗及后续随访计划,包括了需不需要化疗、需不需要放疗、需不需要内分泌治疗,以及什么时间需要做些什么检查,都为病人写的清清楚楚,另外针对个体化的病人,主诊医生也可以直接在上面注明个人的随访计划和随访内容。 病人的随访也可以帮到医生为更有效的治疗更多的病人,通过定期的随访,医生可以及时对病人的病情发展进行跟踪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并积累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积累经验,也有利于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医务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所以病人也是为医学事业做贡献的重要参与人。 目前乳腺癌诊疗已经进入乳腺癌全程管理模式,每个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都会有一本如下图的“护照”,里面有条理的告诉患者手术的病理类型分型以及后续的治疗随访方案、各种不良反应监测和注意事项等。全程管理模式已经形成覆盖早期预防及筛查、诊疗及预后恢复的纵贯全过程的管理模式,全程跟踪、整体干预,同时推行“单病种、跨学科”构建由乳腺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心血管管理、保存生育、骨安全管理、精神健康管理、内分泌管理等横向跨领域的健康管理模式。帮助患者预防相关风险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长期、规范、有计划、个体化、实时的随访是全程管理重中之重的一环,通过医患共同努力,乳腺癌的预后会越来越好。
乳腺的检查方法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大伙儿现在都是谈癌色变。相信大家的身边都能找出一位乳腺癌患者,或是家人,或是朋友,或是同事,或是某些公众人物。。。。。。现代女性对于乳腺的检查越来越普遍,意识也越来越强,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门诊为例,每年数以万计的门诊量,也预示着现代女性对乳腺检查的自我意识逐渐强烈,许多福利好的公司,也会为职工提供乳腺筛查的年度健康检查。无论是公司组织的筛查还是自己前往医院的机会性筛查,大家在平时肯定有这样的困惑,我到底选择哪个乳腺检查好?为什么有的医生说你要接受体格检查,有的会你要做超声,有的会说你需要做钼靶,而有的却叫你都做,甚至有的还叫你去做磁共振。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乳腺的常用检查方法。 首先,最直接,最普遍的每个人都能在家里做的就是自我体检啦,自我体检虽然需要一定的技巧,但并不是难以掌握的,特别是在没有筛查的国家和地区,自我体检尤为重要。乳腺自查,既不是乳腺推拿也不是乳腺按摩更不是乳腺抚摸,不是把手指把乳房捏起来或抓起来,而是通过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的指腹轻压乳房,感觉乳房有无异常,需要面对镜子观察乳房外形有无不对称,乳头和皮肤有无改变,有无凹陷或凸起,乳头有无异常分泌物。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乳房自我体检得于每个人对软硬的认识不同而会结论不同,主观性很强,笔者门诊经常遇到一些患者神色慌张的告知触及到硬块,但是其实并没有患者所描述的那么“硬”;有一些患者已经通过影像学发现了明显的肿块,但是患者却一头雾水的表示“我怎么没有摸到”;自我体检也并不是百分之百可靠,上世纪90年代上海曾进行过一项自我体检的试验,来自于519家纺织工厂的一共266,064名妇女参与了该研究,年龄为30到64岁,一半妇女在家进行规律的自我体检,另外一半不做自我体检,随访和跟踪了十年后,得出了阴性结果,也就是说自我体检并没有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而需要借助普查等手段。况且,仍有30%的乳腺癌并不能通过医生的触摸体检来检出,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慌张,来医院寻求专业帮助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所以,在医生可以扪及肿块之前,需要“看得清楚”的检查来早期发现疾病的苗头。那有人就问啦,“医生!你就不能选择一个"最看得清楚"的检查给我做?”“啊哟哟,给我开那么多检查,医生你是不是想多赚钱?还是根本就弄不清楚?”这几乎是很多病友的困扰,常常话还没跟医生说上几句,就满肚子怨气地拿着检查单出了门诊室。笔者所在的医院,经常会遇到患者一上来就说,“医生我要做个钼靶,是不是钼靶比较清楚?”,“医生,我要做个B超,我不要做钼靶”,“医生,我只要做个磁共振就可以了”,“医生,你帮我B超钼靶磁共振都约了吧!”,每次都要费一些功夫和病人解释,“你需要做钼靶”,“磁共振先不要做”,“你做钼靶不合适”。。。下面我就来阐明几点“检查”的注意事项。 首先,先撇清,医生不靠开检查来赚钱的。好了,排除医生是为了赚钱而开检查的情况。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去选择乳腺的相关检查? 基本的三个乳腺检查——钼靶、超声、磁共振,三者各有千秋。 针对乳腺的情况,它们各自有特别的诊断价值,三者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否定,任何一个检查发现的“阳性”结果,我们都需要去把它搞清楚,弄明白,鉴别良恶性。除了这三项常见的检查以外,还包括乳管镜、穿刺等,也会在文中一并介绍。 那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些乳腺的常用检查一一娓娓道来。 一、乳腺钼靶 什么是乳腺钼靶?教科书上是这么写的: 乳腺钼靶检查系统是一种低剂量乳腺X光拍摄乳房的技术,它能清晰显示乳腺各层组织,在欧美被认为是诊断乳腺癌的最有效和可靠的方式。欧美国家主要采用钼靶作为乳腺普查的标准方式,美国癌症学会乳腺癌早诊指南要求>40岁没有症状的妇女每年做钼靶摄片。但是目前钼靶普查的价值也备受争议。钼靶的优势在于,由于其能显示钙化,对于临床不可能及的,彩超无法辨别的,以微小钙化簇为唯一表现的早期乳腺癌具有特征性的诊断意义。钼靶灵敏度高,经济,快速,但是钼靶不能发现所有的肿瘤,尤其是对致密性乳腺,年轻的女性往往乳腺比较致密,所以我国的指南也是推荐对35岁高危人群和40岁以上所有女性每1~2年进行一次钼靶筛查。 钼靶一般是采取头脚位(CC位)和内外斜位(MLO)来拍摄的,每侧乳房都需要拍摄两张片子,所以一共是四张片子,一张曝光好的钼靶片,可以清晰的看到皮肤、腺体、脂肪等结构,在斜位片里面还能看到腋窝部胸大肌的影响和一些淋巴结的现象。那么,钼靶片上主要的异常表现有哪些呢? 1、钙化 这是钼靶检查中最有诊断价值的征象。 钼靶图像上的钙化情况有:粗大钙化,牛奶样钙化,棒状钙化,分支样钙化,簇状钙化,细点状微小钙化等。 细沙样的、成簇的颗粒状钙化点是一个重要的乳腺癌早期表现,钙化分布特点也是诊断乳腺癌的一个点,段样分布或沿着导管分布的钙化往往提示需要活检。统计资料表明,四分之一~一半的乳腺恶性肿瘤伴有微钙化。 2、肿块 在两个不同拍摄位置均可见到的占位性病变,其中以其边缘征象对判断肿块的性质最为重要,可表现为边缘清晰、模糊、浸润性生长,或可见到从肿块边缘发出的放射状线影,医学上称之为毛刺,也是恶性肿瘤的特点之一。 3. 结构扭曲 这是钼靶的还有一个特点,往往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进行判断。 看完上面的文字,相信大家对钼靶检查已经有了基本了解,下面就是需要注意的时候啦! 关于钼靶检查不得不说的几点: ● 钼靶检查不是「万金油」 钼靶检查是国际乳腺疾病检查的“金标准”,但钼靶检查也不是万能的。中国女性虽然乳房不大,但脂肪含量低,腺体含量很高,组织密度非常高,不利于钼靶的显影,很多组织结构会互相重叠干扰,无法分辨。比如常见的纤维腺瘤,如果在密度很高的腺体内,就很难显示。 所以经常会有人问:为什么超声下有结节,钼靶却什么也没有? 很多没有钙化的恶性小结节,有可能被乳腺组织本身的高密度影像掩盖掉。所以,不是您拍过钼靶了,得到了一个没有问题的报告,就可以拒绝医生提出的超声检查建议了。如下面两张图片,钼靶是阴性的结果,超声却发现了病灶。 所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对我们的推荐就是,对于致密性的乳腺,建议同时加用超声检查,笔者所在的肿瘤医院对七宝地区进行的普查数据也显示,B超能显著提高社区人群中乳腺癌的检出率, ● 钼靶X射线的安全性 钼靶照相是软X线,它的剂量非常微弱,对病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基本无害。 有人做过一个比方,钼靶经受的射线量,相当于从北京到纽约在高空中接受的辐射量,由此可见它是相当安全的。但我们也不会建议经常检查,有需要的话一年可以做一次。 对于年轻女性,乳腺发病率低,腺体发育可能未完全,而且腺体很致密,钼靶对致密性乳腺显像不佳,除非高度怀疑,一般不做钼靶检查。 ● 低端钼靶机辐射量更大 低分辨率的钼靶机,图像显示不清,越是低端的设备,辐射量就越大。 部分体检机构,为了收回钼靶设备成本,不分年龄地推荐钼靶检查,而这些体检机构对钼靶异常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实在存疑。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随便在随随便便的地方拍钼靶,还是要去有资质的医院进行钼靶检查。 二、乳腺超声 对超声检查,大家可能比较熟悉。B 超方便而且比较快速,所以已经成为筛查的主要方法,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区分囊性肿块和实性肿块,囊性的肿块表现为无回声,里面的成份是水,所以一般单纯的囊肿是良性的。低回声的一般是实性肿块,如果是实性肿块,则需要再来进一步区分性质进行鉴别,鉴别是良性肿块还是恶性肿块,根据b超所看到的形态,包括形状,大小,边界,内部回声,血流,后方声影等等。对于年轻的姑娘,乳腺的诊断大多依赖于乳腺超声,那超声医生的经验就很重要了,报告的描述和结论就是超声医生针对所看到的图像进行“看图说话”,是比较主观的。同样的图像,不同的医生可能结论不同,就比如看同一块石头有的说像弥勒佛有的说像唐僧一样,当然,经验丰富一点的医生判断的就会准确一些。不同医生看到相同图像可能会有不同的诊断,有经验的医生对看到的影像判断会比较准确,有的医生甚至能分辨出看到的是什么具体的病理性质,并且会根据一些标准给出 BIRADS 分类,规范的报告应该具备BIRADS分类,没有经验的医生则只能根据看到的图像告知发现乳房结节而已。 但估计很多患者都存在下面这个疑问:为什么不同医院的超声检查,有不同的结论? 对于明确的肿块,我想大多数的超声结果应该是相似的,但对于一些本身就模棱两可的病变,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结论。因为: 1、医生判断水平不一样,超声的结论非常主观,经验的差异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判断; 2、乳腺的病变是立体的,超声的探头摆放的不同位置就会获得不同的影像; 3、超声机分辨率不一样,对病变形成的影像的精细度不一样。 这些原因就造成了不同医院的超声检查会有不同的结论。另外,超声下肿块大小测量不一致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关心的。实际上,每次超声探头摆放的位置、角度不一样,测量到的长度就会不一样,在加上测量定位使用鼠标或者滚轴来点位的,稍微晃动一下,随随便便就存在1~2mm的偏差,所以每次大小不一样也是合理的。 三、乳腺磁共振 磁共振(MRI)也就是以前所说的“核磁共振成像”,虽然曾经名字里面有“核”,但其实是一种没有辐射的影像检查。 它利用磁场来产生人体组织的详细图像,在检查过程中也许会向静脉血管中注射造影剂,用于肿块增强对比。虽然较高的费用和较长的检查时间,使磁共振难以成为乳腺癌的常规筛查手段。但在对高危患者检查的研究中,磁共振可以比单用钼靶发现更多的乳腺异常,可以作为有较高乳腺癌患病风险女性的筛查方式。当然对于钼靶和超声检查的结果难以做出决断的病灶,磁共振能够对病灶做出更精准的评估。所以,如果医生在你做了乳腺钼靶和超声后发现了问题,但无法定论的情况下,还建议做磁共振,我劝你不要拒绝。 四、乳管镜 还有一种不为大家所众知的就是乳管镜检查了,由于所涉及的患者面不高,我在此简略带过一下,乳管镜是用一根很细的几乎和乳管一样粗细的镜子伸进乳头有溢液的导管里面进行检查,可以看到管壁和管内的一些影像改变,以此来进行诊断和对手术的知道,如果乳管内有病变的话,医生一般会在病变乳管内放置定位针,方便外科医生进行相应病变导管的切除。需要告知患者的是乳管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再进行过一次乳管镜后往往会引起导管的闭塞,如果想要再次进行第二次乳管镜就变得非常困难,也并不是所有的乳头溢液都需要做乳管镜的,所以指征需要专业医生来判断和掌握。 五、乳腺穿刺检查 最后谈一谈乳腺检查的法宝,“金标准”,空心针穿刺,这是一种粗针穿刺,取得的组织量比较多,但是还有一种比较细的针做的穿刺,我们称为细针穿刺,下面我们就这两种穿刺做简单的介绍 什么是乳腺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就是用普通的注射器、普通的注射针头对乳腺肿块进行穿刺,用负压吸取肿块内的细胞,由细胞病理学专家进行诊断。 细针穿刺检查简单易行,创伤小、费用低是其优势。但是细针穿刺检查由于获取的组织细胞相对较少,容易产生疾病的低估。同样,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不能区分原位癌或者浸润癌,不能作为乳腺癌的最终诊断。 什么是乳腺的空心针穿刺病理学检查? 乳腺空心针穿刺活检术,就是借助空心针这一器械,对乳腺的可疑病灶(肿块、增厚区域、钙化灶等等)穿刺取出部分腺体组织的检查。空心针活检取出的标本形状为条状,直径粗细取决于空心针的内径,长度一般为2厘米。空心针穿刺和细针相比,取出的腺体组织较多,能行病理学检查,准确性相对更高。 乳腺空心针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便捷的病理诊断方法。该操作已在各级医疗机构普遍开展,技术成熟。乳腺空心针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属于有创检查,穿刺中可能会出现轻微疼痛,出血等。穿刺后可能形成血肿、皮下淤血等。必要时,需要反复穿刺取得组织标本。但是多数患者对穿刺都能耐受而且不良反应极少,穿刺过程中,病人如有不适或不能适应等情况,请及时提示医生。患有严重心血管等疾病、凝血功能不良、其他特殊疾病及晕血者,应提前向医生说明。 在国内的普通人群中,长年以来有一种认识误区,即认为穿刺后更容易引起肿瘤细胞的播散。其实,大量的临床统计资料显示,正确合理的穿刺检查并不会引起肿瘤的播散。 六、BIRADS 分类 最后,来教一教大家如何解读你手里拿到的报告。 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即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这样的报告更加规范化。其各个分级意义如下: 0:需要召回,结合其他检查后再评估。说明检查获得的信息可能不够完整。 I:未见异常。 II:考虑良性改变,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 III: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次)。这一级恶性的比例小于2%。 IV:有异常,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变可能,需要活检明确。 IVa:倾向恶性可能性低。 IVb:倾向恶性可能性中等。 IVc:倾向恶性可能性高。 V: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为恶性疾病),需要手术切除活检。 VI:已经由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当然,上述只是从影像学中判断乳腺疾病的程度,具体情况应当结合临床医师的判断来综合分析。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啊, 1、高质量的钼靶检查是中年以上妇女、疏松乳腺的可靠检查,对于年轻、致密乳腺,在超声无法决断时,也可以采用钼靶帮助检查。 2、超声没有辐射,常用来检查年轻女性,乳腺彩超简便快捷,特别适合妊娠、哺乳妇女检查和乳腺疾病的普查。对于良性结节的检查,超声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钼靶,可以作为所有年龄段的基本筛查手段。 3、磁共振虽然敏感,对于病变检出率高,但费用高、耗时长,不适合做普查,有可疑又无法决断的病灶,需要加做磁共振。 4、不要上来就和医生说:给我一个最好、最清楚的检查。几个检查各有千秋,对发现不同的病灶有不同的优势。如果你要最全最清楚,那就需要所有的检查都做,诊断会最全面。但如果三个检查都做了,都没有问题,你会不会觉得检查都白做了?会不会说医生乱开检查?而且,这么做,是不是浪费了医疗资源?所以,信任你的医生,让你的医生选择,循序渐进做检查,既不浪费也不遗漏,是最好的选择。 5、有乳头溢液的患者,医生会根据需要开具乳管镜的检查,但乳管镜也算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有的时候需要配合预约手术一起进行。 6、前面的几项检查都是影像学检查,最后的确诊都还需要依赖病理检查,什么时候做细针穿刺什么时候做空心针穿刺,医生会有专业的判断。 大家别小看这个标题哦,这可是刘医生副主任医师答辩时候抽到的题目哦
直播时间:2025年04月06日21:02主讲人:刘哲斌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问题及答案:问题:43右保乳.210.8前哨微转移1/5er90pr90her2-,ki6725纠结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刚结束最后一次化疗,健侧还有一个3类结节,需要在放疗前去检查一下有没有变化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用eliter切除B超可见簇点钙化后,钼靶显示象限不对称影伴点状钙化,还需要切吗?病理还没出来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做完检查,再挂您的号?还是先挂您的号,让您看看,复查的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教授,去复诊,挂特需彩超,当天就能做完吗?可以做好几个部位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T2n0MX,Er25%。Pr阴,her2强阳,Ki6740%,单靶赫赛汀获益高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左乳癌全切术后化疗,吃依西美坦1年多总胆固醇5.16,低密度胆固醇3.3吃普伐他汀20天转氨酶轻升高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化疗的话,ec-t方案是否很难避免脱发的问题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去年8月孩子踹了乳房一下,然后一直肿,消肿之后,距表皮0.8毫米有一个1.7✖️0.7的肿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主任你好,我才用恩美曲妥珠3天,感冒了今天可以吃感冒药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主任,我妈乳腺癌1期,低分化,手术化疗结束,还没内分泌治疗,查出ESR1突变,请问要打氟维司群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怎么判断是化疗药物引起的绝经还是自然绝经?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我三年前假体重建,去年paget,病理(原位),全切之后,现在有时觉得胸口疼,像缝针的位置,是复发?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乳腺癌患者为什么吃药另一侧还会新增纤维腺瘤呢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乳腺癌保乳术后,淋巴结转移5个,两阳一阴,Ki6750%+,请问适合什么后续方案?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乳腺癌术后多发脑转,全脑放疗后用赫塞莱一年多,上月底脑核磁检查发现其中一个病灶略增大,需要立即换药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乳腺癌保乳术后,T2n0MX,Er25%,Pr阴,her一2十十十,Ki6740%。严重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乳腺癌加上头痛,怎么治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我的病理单想请您帮我看看,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大夫,我的是长在乳头上的原位癌,现在已经切除重建,但是我的病理岀来了,我不懂的要不要化疗,对化疗有点怕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吃了伊西美坦才半年,关节有点痛,拇指弹响,是副作用的原因吗?我该如何做?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医生分享一下术后患者的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吧,如何改善身体环境?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Rads3类严重么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我乳腺癌两阳一阴鲁米那b.1期术后4年,复查甲状腺4级,好怕是转移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背阔肌重建多少钱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我的乳腺因为肉芽肿乳腺炎切了一半,可以在你们医院做背阔肌重建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乳腺癌会转移到甲状腺吗解答:基本不会
很多患者一遇到各种各样的结节或者肿块或者钙化,第一反应就是会想到要去做手术去活检。实际上活检的方式有很多种,这个我已经在之前的一篇科普当中有详细的描述,而很多人所倾向选择的手术活检是想在手术当中得到快速化验,从而决定下一步的治疗,这个快速化验在我们的学术说法当中是叫冰冻检测。冰冻检测虽然快,但实际上有很多它的局限性,而且在国外已经几乎没有常规开展的冰冻检测了。在实际操作中,冰冻切片并不被常规推荐用于乳腺活检。以下是具体原因:冰冻切片的局限性•诊断准确性受限:冰冻切片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供诊断信息,但其准确性相对较低。对于一些微小浸润癌、原位癌及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等病变,冰冻切片容易出现假阴性或低估诊断的情况。例如,在某研究中,冰冻切片对微小浸润导管癌、原位癌及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准确率仅为60%左右。这意味着,当冰冻切片显示为良性时,实际可能存在恶性病变,从而延误治疗。•技术要求高且易出错:冰冻切片制作过程需要快速冷冻和切片,这可能导致组织结构扭曲、细胞形态改变等,增加病理医生的诊断难度。此外,如果病理医生担心假阳性诊断或过度诊断,可能会倾向于保守解释,从而出现解释错误。对后续检测的影响•组织损耗与形态改变:冰冻切片需要取用部分组织进行快速处理,这可能损耗掉一些有限的病变组织,影响后续石蜡切片等更准确的检测。而且,冰冻后的组织形态会发生变化,可能影响后续免疫组化等分子检测的准确性。•影响病理诊断的完整性:乳腺活检标本本身较小,尤其是粗针穿刺活检或真空辅助活检标本,经冰冻切片后,剩余组织可能不足以进行完整的病理评估。这可能导致对整个病变的异质性、生物学行为等关键信息的遗漏,影响最终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容易造成诊断的低估:冰冻在制片的过程当中是要把组织先动起来,然后去修剪,修剪完之后才能够有一片平整的切片,印到玻璃片上这个修剪的过程可能会把重要的组织结构给修掉,从而导致最终的诊断是偏低估的。所以冰冻的诊断有时候并不准确,可能会造成诊断的偏差。案例分析•假阴性案例:某患者乳腺活检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为良性病变,但石蜡切片最终确诊为微小浸润导管癌。由于冰冻切片的误诊,患者未能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导致病情延误。•低估诊断案例:另一患者冰冻切片诊断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但石蜡切片显示为原位癌。由于冰冻切片低估了病变的严重程度,若依据冰冻结果进行手术,可能会遗漏原位癌的处理,影响患者的预后。综上所述,尽管冰冻切片在某些情况下能快速提供诊断信息,但其在乳腺活检中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和风险,因此不建议常规使用。为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及时性,应优先选择石蜡切片等更可靠的检测方法。
直播时间:2025年03月03日20:59主讲人:刘哲斌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问题及答案:问题:乳腺结节4级严重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下次直播什么时候呀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教授,感谢您的分享,希望您以后多科普(✪ω✪),祝您天天好心情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乳腺癌全切后三阴伴大汗腺分化T1N0M0.组织1级ki6710%,需要做brca基因检测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之前看到上肿的一个医生科普,百分之80的乳腺癌病人规范治疗后都可以终身不复发,真的假的啊?有这么高嘛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19年手术,满五年了今年45岁,目前依西美坦➕诺雷德,想问一下可以停针换他莫昔芬吗?后续来月经要紧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乳腺癌全切后T1N0M0三阴伴大汗腺分化,分级1级ki6710%,EC4疗方案少不少?后续吃卡培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教授,我三阳新辅助治疗中,K值75,想问新辅助化疗期间用打肚皮针针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主任,乳腺癌淋巴结转移18个,3阳,双靶结束以后还需要靶向强化治疗吗?奈拉替尼和吡咯替尼哪个合适?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我前哨取了10个,都是阴。是不是医生取的太多了?这样容易水肿吧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医生,刚才问结节是一周之前体检,也没有查出有结节,一个星期后b超查出结节19mm,会不会炎症的可能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黏液癌,年龄36.5岁,er80%pr90%ki6720%her2阴,无淋巴转移可以不ofs么?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教授,luminalB,her2阴,内分泌治疗中,需要免疫治疗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主任,乳房肿物B超检测约2cm,边缘不规则,血流较丰富,这个需要活检确诊吗?有什么比较好的治疗方案?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右乳约9点钟位置,可见大小约0.9x0.7cm低回声结节,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内可见少量血流,3类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erpr阴her2阳乳腺癌,绝经后是否要调整治疗方案?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医生吃他莫昔芬会出现心悸吗,吃他莫昔芬什么药不能同时吃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主任,1A期,内分泌型要吃阿贝西利吗?需不需要用唑来膦酸预防骨转移呢?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三阴性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化疗白蛋白紫杉醇加环磷酰胺4疗中没啥用局部复发全切后后续治疗方案谢谢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手术会刺激乳腺长出更多纤维瘤吗?术后三个月复查紧挨长了个1.3cm,其他小结节也在快速变大,术前没有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教授,很多科普说,乳腺癌患者需要注意化妆品成分,不能要带激素的,这个我们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择?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大夫,我38岁,内分泌治疗,吃他莫昔芬两个月没有月经了,正常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教授乳腺癌转移腋下淋巴癌怎么治疗?去哪个医院治疗最好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TDM1造成心脏毒性,主要症状有哪些?心电图检查T波改变,是用药造成的吗?算心脏毒性吗?可以吃什么药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教授,乳腺癌全切后,可以拉拉单杠拉伸吗?推荐什么运动,八段锦?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放化疗结束9个月了,白细胞还是3,用干预嘛,怎样提升呢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还是导管瘤的问题,b超影响上看不出,什么检查可以比较敏锐筛查呢?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请问乳腺癌化疗放疗后需要做什么别的治疗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主任,我母亲乳腺癌,我需要做基因检测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您好,刘教授,一直在打肚皮针,吃伊西美坦,有心慌症状,有什么缓解方法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医生您好,服用阿贝西利和来曲唑期间,感冒扁桃体发炎服药有什么注意的?可以服用胸腺肽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hdf那个问题真是。。乳腺癌哪有转移甲状腺的,不可能。你甲状腺是原发的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医生你好!30岁的,b超乳腺结节19㎜做钼靶好还是做核磁共振好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EP90%、PR90%、Ki67-20%、HER-2:2+加做FISH阴性,脉管癌栓,45岁做放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已经得了乳腺癌,如果基因检测突变,就会推荐切除对侧?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医生你好,请问我母亲乳腺癌化疗和放疗都做完了,治疗就结束了吗?(免疫治疗还在做)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已经内分泌治疗了还需要再做基因检测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左乳乳腺腺病纤维瘤间质细胞活跃,右乳大汗腺化生导管慢性炎症乳腺腺病脂肪纤维化左切一年右切两年复查还有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乳腺结节3类有少量血流能继续观察吗,半年前查还没血流,结节增大2㎜半年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主任乳腺癌会转移甲状腺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如果病人本身比较焦虑,害怕导管瘤复发和恶变,可以找您做乳腺全切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主任,我在当地穿刺er强阳80%,大病理强阳60%,去上肿中到强,30%。差别挺大的,预后不好了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请问,如果术后病理才发现导管瘤,术前没有做过乳管镜,也不知道病变导管有没有切干净,之后复发的几率高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教授没做过基因检测luminalB,还用检测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医生您好,请问我得纤维瘤十多年,手术多次,现在开始有导管瘤了,才31,未来何去何从?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医生,日达仙可以一直打吗乳腺癌患者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医生,日达仙可以一直打吗乳腺癌患者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