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三餐最好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2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3清淡饮食,限制脂肪的摄入,特别是肥肉、动物内脏、蛋黄。血脂,胆固醇过高,血管内皮容易形成斑块,进而会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烹调时,尽量选用植物油,植物油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冠心病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4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控制在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5忌烟限酒。吸烟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吸烟者需立即戒烟。不饮烈性酒,可饮少量葡萄酒或者红酒。品茶忌浓茶,特别是睡觉前忌饮浓茶和咖啡,以免影响睡眠。 6增加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使用倾泻剂或开塞露,避免用力排便。
中老年人摄入增加,耗能减少,易引起肥胖,也是引起冠心病的另一原因。根据病人身体状况与耐力,可选择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活动。刚开始要试着来,慢慢增加运动量。一般以活动5~15分钟后,心跳不超过100次/分为宜。运动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样运动不但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加运动耐力,还可以改变心脏原来的状况,同时有利于减肥、降脂、降血压。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 1.保持病人大便通畅 急性期卧床休息床时大便禁忌用力过猛,可常规给予病人缓泻剂,以防止因用力而诱发心肌梗塞。另外,日常饮食多吃粗纤维素。如果是慢性期病人则强调每天适当轻微运动,增加肠蠕动,利于排便。 2.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激动。注意生活规律,放松精神,愉快生活,保持心情平和。注意保养,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冷天注意保暖避免冷风刺激。 3.警惕不明原因的疼痛 冠心病以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最常见。心绞痛常表现为胸骨中上部的压榨痛、紧缩感、窒息感及胸痛逐渐加重,且数分钟达到高潮等症状;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所导致,使相应的心肌严重持久地急性缺血。发现此情况赶紧急服硝酸甘油和拨120前往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