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脑瘫治疗过程中,术后康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脑瘫手术本身是为康复训练创造条件,而康复训练是脑瘫手术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常常是治疗过程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即使手术很成功,如果康复训练跟不上,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脑瘫术后康复主要是通过手术解除患者肌张力之后,把受到限制和没有发育好的肌力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康复起来,使患者能够重新站起来达到行走的。 我们知道,脑瘫康复训练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是以小儿生理学、神经精神学和心理学为基础,采用运动疗法和肢体功能训练来实现的手法治疗,它是在传统导引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治疗小儿脑瘫就必须是全方位的整体考虑,按小儿运动功能发育程序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并通过治疗医师双手在患儿身上作适当的手法来达到功能恢复的目的。 而脑瘫术后康复训练是治疗关键。康复是指综合而协同地将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措施应用于患者,对其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以恢复期功能至最高可能水平。康复的目的不仅要训练患者适应环境,而且要使其作为一个整体介入最接近的环境和社会,使患者达到自立,成为社会的整体,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实现自我价值。 在开展脑瘫康复治疗之前,应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除按康复常规评估外,还应按照儿童运动功能发育程序进行评估。这样既有对初期反射和自动反应的评估,又有以运动发育标志来划分阶段性评估。 这种训练是按照小儿发育程序来进行的,即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蹲起、上下台阶八大功能进行手法治疗,须按照由粗大到精细,从上到下,由近及远,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原则来进行。在纠正脑瘫患儿所存在的异常姿势方面,要通过手法使运动疗法与手法矫正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康复训练。特别强调,患儿的脑瘫康复一定要坚持,要循序渐进。
当孩子发育出现迟缓时,家长们就会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弱智、脑瘫! 其实,脑瘫和发育迟缓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发育迟缓通过后期的锻炼,是可以完全获得康复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发育迟缓并不等于脑瘫。 发育迟缓与脑瘫的区别: 1、小儿脑瘫与智力低下不一定伴有运动发育落后,动作不协调,原始反射、调正反应和平衡反应异常。 在婴儿早期易被误诊为脑瘫,但其智力落后的症状较为突出,肌张力基本正常,无姿势异常。 2、小儿脑瘫与运动发育迟缓症状有区别。有些小儿的运动发育稍比正常同龄儿落后,特别是早产儿。 但其不伴有异常的肌张力和姿势反射,无异常的运动模式,无其它神经系统异常反射。 运动发育落后的症状随孩子年龄增长和着重运动训练后,症状可在短期内消失。 3、小儿脑瘫与先天性肌弛缓有区别。有的患儿生后即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肌无力,深腱反射低下或消失。 平时常易并发呼吸道感染。本病有时被误诊为张力低下型脑瘫,但后者腱反射一般能引出。 4、小儿脑瘫与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有区别,本病于婴儿期起病,多于3~6个月后出现症状,少数病人生后即有异常。 表现为上下肢呈对称性无力,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因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患儿哭声低微,咳嗽无力,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本病不合并智力低下,面部表情机敏,眼球运动灵活。 那么,孩子一旦确诊为脑瘫,其康复训练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婴幼儿运动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早期发现运动异常,早期加以纠正,容易取得较好的疗效。 2,促进正常运动发育,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 按小儿运动发育规律,进行功能训练,循序渐进促使小儿产生正确运动。 3,综合康复治疗 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患儿进行全面、多样化的综合治疗,除针对运动障碍进行治疗外,对合并的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也需进行干预,还要培养他面对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及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 4,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脑瘫的康复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期住院治疗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许多治疗需要在家庭里完成,家长和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制定训练计划,评估训练效果,在医生指导下纠正不合理的训练方法。 游戏对脑瘫孩子非常重要 需要把康复训练与游戏活动相结合,让孩子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到必要的技能。脑瘫孩子主动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学习身体控制和技能的有效方法,通过主动的、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鼓励孩子主动地学习和完成。 家庭和父母是脑瘫儿童康复的重要因素 教患儿父母有关的康复知识,一起为患儿制定训练计划和目标,并设计出一些适合在家庭环境开展的训练康复训练活动,并给予必要的支持。最大限度地发展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减少对家长的依赖。
脑瘫患儿在病情得到确诊之后应立即展开各种康复治疗,包括康复训练、外科手术等,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康复治疗应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阶段有所区别。因为小儿脑瘫患者正处于发育期,具体的症状表现各有不同,所以需要专业医师结合其异常姿势和运动情况,制订出适合不同阶段脑瘫患儿的康复目标和训练方法,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随着年龄的增加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也越来越明显的情况出现。 小儿脑瘫的发生常常合并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姿势异常等,只有尽早的治疗才能够有效的避免脑瘫导致的严重危害。治疗脑瘫不仅要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法,同时在治疗中也要注意互相配合的问题。我们以前常强调多种手段综合配合治疗脑瘫,其实在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的互相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 脑瘫的综合康复医疗包括多项内容:如运动(体育)疗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认(鼻、耳等)、训练抓物、持物、起坐、摇摆、扶行(背靠墙、面朝墙)、原地运动(弯腰拾物、抬脚训练、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行、跑。 脑瘫外科手术中以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即FSPR手术)为代表:这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大脑皮质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不能控制下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某些神经纤维是造成肌张力增高的主要原因,因而FSPR手术就是运用现代电生理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寻找出并切除这些神经纤维,令过分活跃的反射弧回复稳定,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肌肉,手术成功率极高。 当然,FSPR手术后还要进行康复训练和肌力平衡协调训练。该手术的适应症是年龄2.5-6周岁,单纯性痉挛性脑瘫,智力基本正常,肌张力3 级以上,有一定的控制运动能力,同时没有肌张力低下、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肉挛缩等情况。 基于脑瘫是一种因大脑受损而导致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治疗时必须要坚持手术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如果不做手术,则无法做到解除痉挛或矫正畸形,而如果不进行康复,则运动功能无法得到进一步改善、肌力无法增加,也不能巩固手术效果。所以,一定要牢记小儿脑瘫的治疗方式缺一不可。 同样因为小儿脑瘫的特殊性,其康复治疗也并非一朝一夕仅用某种单一手段便能达到效果的,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由神经外科、矫形外科、小儿骨科、康复科等多方协作,进行综合性治疗及多学科介入的治疗。除了针对运动障碍进行治疗外,对患儿合并的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也需进行干预,还要培养面对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及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而且应针对每个孩子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最后强调一句,小儿脑瘫是一种残疾性疾病,不存在治愈这一说法,而是通过康复与手术相结合的综合而科学的手段,以尽量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以尽可能地回归社会。同时,脑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腰骶部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卒中所致肢体痉挛瘫脑卒中,是常见的可以致残、致死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中国是脑卒中大国,据统计每年新发病人群超过300万,并持续以8.7%的速度增长,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脑卒中,存活下来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重度残疾者占40%以上。每年耗费大量医疗资源,也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康复、护理等方面问题。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支具等,但都无法有效解决肢体痉挛、关节变形、易复发等问题。1978年意大利学者Fasano等首先报道采用电刺激法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治疗痉挛性脑瘫,取得满意效果。我国从1990年6月首次开展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国内外专家经过长期的研究,证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够长期有效地解除脑瘫的肢体痉挛,改善肢体功能。我国有学者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卒中、脑外伤后遗症等所致的肢体痉挛,发现SPR手术能有效地解除肢体痉挛。FSPR治疗脑卒中性下肢痉挛性瘫痪的可行性 痉挛是一种运动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特点为速度依赖的肌张力增高与牵张的肌腱抽搐肌痉挛是牵张反射过强的表现,抑制与易化反射不平衡,引起肌张力升高,导致肌痉挛。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时,因脊髓下行纤维控制神经元失调,不能对传人信号作出正常的抑制和易化反应,从而不能抑制运动神经元而降低肌张力,传人刺激经过Y一环路不断使肌痉挛扩张和增强。因此脑瘫所致下肢痉挛性瘫痪与脑血管意外、脑脊髓损伤后遗症等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下肢痉挛性瘫痪机制是相同的。FSPR通过降低周围感觉神经根兴奋性的传人,从而达到解除痉挛,降低异常升高的肌张力。痉挛的减少有助于下肢在坐、站立和行走运动的改善。对于脑卒中性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所致的下肢痉挛,应用FSPR治疗,也能达到降低肌张力、解除肢体痉挛、改善下肢功能的目的。SPR治疗脑卒中性下肢痉挛性瘫痪的基本要求 对于脑卒中性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注意以下内容:①手术指征:单纯的痉挛和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在2级以上,肌力4-级以上,有一定运动功能(可独立行走或在辅具下行走);②年龄:相对于脑瘫痪患者,年龄要求可相对放宽至65岁,对于年龄较大者,因一般合并严重的心肺疾病及其他疾病,患者对功能改善需求不高,难以坚持长期康复,且手术创伤大,卧床时间较长,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一般不提倡开展;③颅内原发疾病经治疗稳定后仍遗留肢体痉挛的患者,起病1年以上,经系统康复治疗功能无改善;④成年患者无严重心、肺、肝、肾等功能异常;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术前停用7-10天;⑤无明显智力低下(认知功能),术后能主动配合康复训练者;⑥无明显脊柱畸形;⑦术前应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的目只是解除痉挛,降低异常升高的肌张力,肢体功能改善需术后长期系统及正确的康复训练,恢复的成度与各自病情轻重有关。术中神经定位本研究术中常规根据脊神经后根直径从L1~S1逐渐增粗,S1后根最粗,少数L5最粗来判断。一般前根位于前内侧,较细,色稍红,后根位于后外侧,较扁宽,颜色相对较浅,血管相对较小,用分离钩较刺激后根一般不会引起肌肉收缩,而前根稍受刺激则造成相应区域的肌肉收缩。也可根据从L1~L5各节段神经根出硬脊膜囊的距离逐渐增大,L5~S1之间的距离又开始变小,S1~S5越来越小来判断。我们体会神经定位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X线腰椎节段标记,准确定位神经根。但个别有较多移行椎变异,如骶椎腰化、12肋骨缺如等,需注意鉴别,必要时行全脊柱X线、CT或MRI定位。②缪时金等提出定位方法;L5神经根的硬脊膜外段跨越L4~L5 椎间盘,L5神经根的硬脊膜裂孔在L4一L5椎间盘平面±3 mm范围内。④以上方法仍难辨别时。可在术中应用电生理监测、软性神经内镜辅助神经根鉴别。神经切多少暴露目标神经后,在显微镜下将后根分离为5~8束,尽量保留滋养血管,减少对神经的损伤,尽量保持分离的各后根神经束粗细均匀,这样可以准确判断离断比例,提高手术疗效。梅晰凡等对15具成人尸体标本L5脊神经后根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发现I a类神经纤维为(1702+85)根,占后根总神经纤维数的52.5%。I a类神经纤维在后根内呈均匀分布,没有明显集中分布区域。但Peter·Duus教授认为不同的感觉刺激通过不同的纤维向中枢传导,在后根内这些不同的传人性纤维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空间排列。起源于肌梭的后髓鞘神经纤维(I a类纤维)位于最内侧。笔者在临床观察中也觉得I a类神经纤维在后根中有相对的聚集区,且有一定的排列顺序,了解其分布排列有利于高选择性神经切除,减少对深感觉等传导纤维切断,避免深感觉障碍引起步态异常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由于L4脊神经后根参与股神经及坐骨神经等的组成,对下肢诸肌群运动和协调起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提出宜多保留L4脊神经后根完整性,以期比较均衡的保存下肢肌的部分张力和肌力,减轻术后下肢乏力现象,增加对膝关节的控制能力。对于膝关节痉挛严重患者可行L4切除但比例一般不超过30%。S2参与踝关节肌张力形成,在肌电图监测下可考虑切除部分,需慎重考虑是否会影响大小便和性功能。且比例一般不超过35%。FSPR术对降低肌张力效果肯定,但对于切断比例必须结合术前肌力、肌张力而定。而且术前痉挛重的患者,其肢体各肌群肌力废用性受损增加,术后保留适当的肌张力有利于功能康复,应避免后根纤维切除比例过多而引起术后肢体过软,增加康复的难度,影响效果。FSPR和肢体矫形手术的关系 肢体矫形手术是外科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传统方法。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病例随访中,国内外的广大学者逐渐形成一个共识:痉挛状态下,矫形手术效果不佳、手术治疗后畸形复发率高的特点,年龄越小复发率约高。因此,在痉挛性脑瘫的手术治疗中,矫形手术是对SPR手术的弥补,是肢体功能恢复不可缺少的手段,但要掌握两者的先后顺序。一般在FSPR手术后半年以上,在解除肢体痉挛的基础上辅以矫形手术。我们根据患儿的情况,若未达到FSPR手术指证,先康复,畸形影响康复效果,先行一期前康复,3-6个月争取达到指证。若达到FSPR手术指证,先手术,术后10-14天行二期矫形手术,这样患者一次住院,节约费用,同时足够的卧床时间,可淡化了异常的运动模式,后期行系统康复治疗。SPR术后并发症①术后感觉障碍:术后下肢麻木、疼痛等感觉障碍在成人发生率较高,考虑成人表达能力完全正常。脑瘫患儿多数年龄较小,部分智力低下、言语不清等无法准确表达感觉障碍。一般短期内缓解或消失。②术后运动障碍:术后感觉下肢无力,考虑术前高张力掩盖部分肌力,术后经规范长期的康复训练可逐步恢复术前肌力甚至更高一级。③大小便障碍:个别出现便秘,考虑不习惯床上解便,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建议此类患者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④脊柱侧弯、腰椎滑脱⑤其他并发症:椎管内出血、颅内出血、椎管内、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痉挛状态复发等总之,SPR解除肌肉痉挛效果确切,若掌握好适应证,对于脑卒中性下肢痉挛性瘫痪,可改善痉挛,降低肌张力,改善步态。为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良好的肌张力状态,使其通过术后持续、正规的康复训练和再次肢体姿势适应而渐改善下肢的功能状态,且痉挛不易复发,效果满意。
神经外科成功治疗一例脑脓肿合并胆脂瘤2015年4月2日我科接诊了一位意识不清患者,段xx,男,45岁。9小时前,患者被工友发现意识不清,呼之能应,无法交流,无呕吐,无肢体抽搐,被急送来我院。追问病史:既往有“中耳炎”病史3年,1周期前,患者间断头痛、发热,在附近诊所诊断为“中耳炎”,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急诊科查头颅CT:左侧颞叶脑脓肿,耳源性可能性大,颞骨骨质破坏。入院后告病危,给予抗感染、脱水、营养神经、预防癫痫等治疗,增强头颅CT:左侧颞叶脑脓肿包膜形成。颞骨薄层CT扫描:左侧慢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形成,颞骨破坏与颅内相通。增强MRI:左侧颞叶脑脓肿包膜形成。入院诊断:1.左侧颞叶耳源性脑脓肿;2.左侧中耳胆脂瘤。赵海康主任组织全科人员进行病例讨论后认为:患者脑脓肿占位明显,有随时破溃发生脑膜炎、脑疝、死亡的可能,需尽快手术。手术方法有穿刺抽脓术、导管持续引流术、脓肿切除术等,我们将如何选择。经认真细致讨论后决定,采用脓肿切除术,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有随时恶化的可能,头颅CT提示脓肿包膜形成,占位明显,手术切除彻底,减压充分,可快速缓解病情,避免恶化。同时可切除颅内部分胆脂瘤,明确诊断,避免二期开颅切除颅内部分胆脂瘤。术中采取左侧颞部马蹄形切口,赵海康主任在显微镜下沿脓肿包膜仔细分析,严格保护周围脑组织,电凝出血点,完整切除脓肿,包膜呈淡黄色,抽出黄色粘稠脓液。探查见硬膜外颞骨岩部一白色肿块,边界清楚,考虑为胆脂瘤,分块将颅内部分切除,手术顺利结束。术后患者逐步清醒,术后第2周可自行下床活动,大小便自理,无明显脑功能障碍。术后病理回报:颅内纤维囊壁组织慢性炎伴急性化脓性炎及炎性坏死,脓液培养回报:可见少量革兰氏阳性球菌。复查头颅CT:左侧颞叶脑脓肿切除术后改变,左侧颞叶可见片状低密度影。目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正接受治疗中耳炎。脑脓肿:主要指各种化脓性细菌,通过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转移或侵入脑内形成的脓肿。脑脓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及青壮年占多数,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2.5:1。病因:1、临近感染灶的扩散所致的脑脓肿:耳源性脑脓肿最多见,约占脑脓肿的2/3。继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鼻源性脑脓肿由邻近副鼻窦化脓性感染侵入颅内所致。2、血源性脑脓肿:约占脑脓肿的1/4。多由于身体其它部位感染,细菌栓子经动脉血行播散到脑内而形成脑脓肿。原发感染灶常见于肺、胸膜化脓性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皮肤疖痈等3、外伤性脑脓肿:多继发于开放性脑损伤,尤其战时的脑穿透性伤或清创手术不彻底者。致病菌经创口直接侵入或异物、碎骨片进入颅内而形成脑脓肿。4、隐源性脑脓肿:原发感染灶不明显或隐蔽,机体抵抗力弱时,脑实质内隐伏的细菌逐渐发展为脑脓肿。隐源性脑脓肿实质上是血源性脑脓肿的隐蔽型。临床表现:取决于机体对炎症防卫能力与病菌毒力,以及脓肿大小,所在部位和邻近解剖结构受影响的情况。多数病人具有下列典型表现。1、全身症状 多数病人有近期感染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史,伴发脑膜炎者可有畏寒,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周围血象呈现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此时神经系统并无定位体征。一般不超过2~3周,上述症状逐渐消退。隐源性脑脓肿可无这些症状。2、颅内压增高症状颅内压增高虽然在急性脑膜炎期可出现,但是大多数病人于脓肿形成后才逐渐表现出来。表现为头痛好转后又出现,且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剧烈时伴呕吐、脉缓、血压升高等,严重病人可有意识障碍。3、脑部定位征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因脓肿所在部位而异。颞叶脓肿可出现欣快、健忘等精神症状,对侧同向偏盲、轻偏瘫、感觉性失语或命名性失语(优势半球)等。小脑脓肿的头痛多在枕部并向颈部或前额放射,眼底水肿多见,一侧肢体共济失调,肌张力降低、强迫性头位和脑膜刺激征等,晚期可出现后组颅神经麻痹。额叶脓肿常有表情淡漠、记忆力减退、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亦可伴有对侧肢体局灶性癫痫或全身大发作,偏瘫和运动性失语(优势半球)等。不典型表现:有些病人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或没有明确感染史,仅表现脑局部定位征和/或颅内压增高症状,临床上常误诊为脑瘤等。有些病人合并脑膜炎,仅表现脑膜脑炎症状。诊断、检查:1、头颅X线平片 可发现乳突、副鼻窦和颞骨岩部炎性病变、金属异物、外伤性气颅等。2、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在脑膜脑炎期颅内压多为正常或稍增高,脑脊液中白细胞可达数千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量也相应增高,糖降低。脓肿形成后,颅内压即显著增高,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可正常或略增高,糖正常或略低。3、脑血管造影对大脑脓肿比小脑脓肿的诊断率高,除见脑动脉移位等占位征象外,部分病人可见脓肿壁显影。4、脑CT 是目前诊断脑脓肿的主要方法,适用于各种部位的脑脓肿。由于脑CT检查方便、有效,可准确显示脓肿的大小、部位和数目,故已成为诊断脑脓肿的首选和重要方法。脑脓肿的典型CT表现为:边界清楚或不楚的低密度灶(0~15HU),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脓肿周边呈均匀环状高密度增强(30~70HU),脓肿中央密度始终不变,脓肿附近脑组织可有低密度水肿带,脑室系统可受压、推移等。5、磁共振成像(MRI)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新检查方法。按脑脓肿形成的时间不同,表现也不同。6、钻孔穿刺 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意义,适用于采取上述各检查方法后还不能确诊的病例,而又怀疑脑脓肿者。治疗脑脓肿的处理原则是:在脓肿尚未完全局限以前,应进行积极的抗炎症和控制脑水肿。脓肿形成后,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抗感染:应针对不同种类脑脓肿的致病菌,选择相对应的细菌敏感的抗菌素。原发灶细菌培养尚未检出或培养阴性者,则依据病情选用抗菌谱较广又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菌素。二、降颅压治疗:因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常采用甘露醇等高渗溶液快速、静脉滴注。激素应慎用,以免削弱机体免疫能力。三、手术1、穿刺抽脓术:此法简单易行,对脑组织损伤小。适用于脓肿较大,脓肿壁较薄,脓肿深在或位于脑重要功能区,婴儿、年老或体弱难以忍受手术者,以及病情危急,穿刺抽脓作为紧急救治措施者。2、导管持续引流术:为避免重复穿刺或炎症扩散,于首次穿刺脓肿时,脓腔内留置一内径为3~4mm软橡胶管,定时抽脓、冲洗、注入抗菌素或造影剂,以了解脓腔缩小情况,一般留管7~10天。目前CT立体定向下穿刺抽脓或置导管引流技术更有其优越性。3、切开引流术:外伤性脑脓肿,伤道感染,脓肿切除困难或颅内有异物存留,常于引流脓肿同时摘除异物。4、脓肿切除术:最有效的手术方法。对脓肿包膜形成完好,位于非重要功能区者;多房或多发性脑脓肿;外伤性脑脓肿含有异物或碎骨片者,均适于手术切除。预后脑脓肿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仍较高,在抗生素应用前,死亡率高达60~80%,40~70年代由于抗生素应用和诊治方法提高,死亡率降为25~40%。CT应用后,死亡率降低不显著,仍为15~30%,这与本病早期难被发现,当病人来诊时,脓肿已属晚期。各种疗法都有程度不等的后遗症,如偏瘫、癫痫、脑积水等。因此,脑脓肿的处理应防重于治,并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例如重视对中耳炎,肺部感染及其它原发病灶的根治,以期防患于未然。图片:术前术后
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指从母亲妊娠期开始到婴儿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主动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比如:手握拳、拇指内收、尖足、交叉,头颈控制差、坐、站、行走等发育异常), 常伴有智力障碍、视力异常、听力减退、语言障碍、癫痫及认知行为异常等表现。脑瘫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中3月内为超早期治疗,6月内为早期治疗。由于缺乏对脑瘫相关知识的了解,往往有很多孩子错失最佳治疗期,导致孩子终身残疾,对孩子和家庭幸福带来灾难性后果。小儿脑瘫症状多在婴儿期出现,一般在6个月左右就会有明显的异常,病情严重者即会出现一些迹象。那么,脑瘫在早期有哪些具体表现呢?下面就谈谈脑瘫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1、新生儿期:注视、追视时间短暂,对声、光刺激反应迟钝,吮乳无力或呛奶,体重增长缓慢,不哭或哭声微弱,或异常哭闹,睡眠困难;易惊,全身过度松软或发硬,动作明显减少,触觉迟钝,尤其是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触之反应迟;不会出现眨眼、张口、缩回手足等动作。 2、1~3个月:不注意看人,不凝视,不追视,不会微笑,头不能直竖或后仰,俯卧位抬头困难,双上肢不能支撑躯干,肩部着床,臀部高举 。拇指内收,手紧握拳或前臂内旋后伸,四肢有劲,被动活动时抵抗明显。双侧肢体姿势、活动不对称。 3、4~5个月:表情呆滞,不会认人,逗其玩时反应迟钝。不伸手抓物或抓物姿势异常,不会翻身,俯卧位时抬头小于90,胸部不能抬起。坐位呈全前倾或后打挺。双下肢交叉、足尖着地。 4、6个月:反应迟钝,注意力短暂,对玩具不感兴趣,对声响反应迟,不认母亲,不会照镜子玩,6个月不会坐,肢体僵硬或松软,上肢后伸(俗称飞机手),扶站时足尖点地,足内翻,足外翻,交叉步态。 另外,脑瘫孩子肌张力及姿势异常,主要表现为被动活动时孩子过度用劲,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肌肉僵硬,如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竖立抱起时双腿伸直内收、两腿交叉呈剪刀状、上肢肘腕关节屈曲及手经常握拳而拇指内收。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已具备许多行为能力,如有异常很容易被发现并作出诊断。 幼儿期发现小儿脑瘫已不算早期了,父母千万不要拖延,最要紧的一定抓紧治疗和训练。治疗和训练越早,恢复得越好。另外,脑瘫诊断是很科学严谨的,不能单纯对号入座,发现一点异常就诊断孩子脑瘫,造成不必要的担忧。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最好到正规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进行检查并明确诊断。
多数孩子不影响智力,但应注意孩子发育过程中心理的辅导,创造同正常孩子发育的环境,尽可能和正常孩子一样接触社会。对脑功能的影响也取决于损害的部位、患者的性格、家属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等。根据临床观察。某些脑瘫儿童其记忆力以及对某一事物的专注力甚至大于正常儿童。由于人脑的潜能非常巨大,奥秘远没有揭示,在脑源性瘫痪的患者中也诞生了许多天才的艺术家、文学家、物理学家及运动健将等。
2016年7月5日我科接诊了一位姿势异常伴轻度言语障碍患儿,刘xx,男,9岁9月。患儿系第1胎第1产,母亲怀孕期间饮食不佳,长期药物保胎治疗,胎儿营养较差,怀孕28周早产,分娩不顺利,母亲产后大出血,患儿有缺氧史。患者生后生长发育较一般孩子迟缓,5月能翻身,9月会爬,但双下肢无力,1岁3月能扶墙行走,1岁6月能独立行走,但行走姿势异常,近2岁能言语,且言语不流利。患儿家长自觉孩子“发育迟缓” ,于1岁开始辗转于多家医院,被诊断为“脑瘫” ,行康复、高压氧、矫形手术等治疗。患儿言语障碍较前好转,但行走姿势异常逐渐加重,双下肢内收畸形,剪刀步态,下蹲困难。为进一步治疗,经多方打听,得知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可手术治疗,效果很好,专程由四川来到我院治疗,经赵海康主任耐心细致的讲解,患儿家长更加安心,立即同意住院手术。入院诊断为:1.脑性瘫痪;2.言语障碍。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赵海康主任组织全科人员进行病例讨论后认为:患者脑性瘫痪诊断明确,既往行长期康复治疗及矫形手术,因未解决患儿双下肢高张力问题,下肢畸形复发,姿势异常进一步加重,目前患者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2级,需尽快行I期FSPR手术。手术在全麻下进行,俯卧位,以腰5棘突为中心切口长约8cm。切开皮肤、浅筋膜及棘上韧带,剥离腰4、腰5棘突两侧的骨膜、骶脊肌,咬除局部骨质,椎板开窗约2.2cm×0.8cm。切开硬脊膜,探查可见蛛网膜与神经根粘连,给予分离松解,将腰5、骶1两侧神经根的前后根游离,后根给予分束电刺激,根据肌电图监测,将阈值低的腰5右35%、左35%、骶右40%、左40%后根切断。检查无活动性出血,一次缝合,手术结束。术后患者双下肢肌张力明显好转,2周后行II期肌力、肌张力调节+矫形手术,目前患者正在接受系统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