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咨询:大夫您好,我是一个女性,31岁,现在身高167,体重已经81公斤了,两年前还是60公斤这样,因为吃了一些减肥的药,生理周期也乱了,身体就像吹气球一样,体重增长很快。以前我也用过很多的减肥方法,说出来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像是走极端,可一直还是变胖。我从16岁那年有被诊断有抑郁症,睡眠和休息都没有规律,经常会用暴饮暴食来折磨自己,很痛苦。特别是最近三个月,体重已经到来93公斤了,感觉呼吸和普通日常的活动都困难了,特别是坐骨神经疼,实在没有办法工作。现在我已经非常绝望,希望你们的切胃手术能帮帮我。陶世强:你的确属于超重,可以用减重手术来减重。但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想要用减重手术减肥必须来我们这里做术前检查和评估,确定能做了再制定下一步的手术方案,不能盲目做。还有就是,因为你是一个抑郁症患者,有些行为会对术后产生一定影响,比如你说偶尔会用暴饮暴食来折磨自己。如果想做这个手术,最好还是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证术后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一点非常重要。还有一点我要纠正一下,目前我们的手术并不是切胃手术,切胃手术只是其中一种术式,是不可逆的。我们医院现在的手术术式是以前的升级和改进,可逆,不动胃,用胃肠吻合、肠肠吻合等方法,比切胃创伤小,效果却更好,在国内外都属于首创。而且现在也是在腹腔镜下微创操作,术后恢复快,术后一周即可出院。像你目前的情况,坐骨神经痛这些都很有可能是肥胖的并发症,再不减肥任凭其发展,还会出现其他的代谢疾病,比如“三高”,这些都有可能。你可以尽早来做检查,能做再安排手术,不能做再制定其他的方案。
单纯性肥胖是与继发性肥胖相对的,是没有明显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和后天的营养过剩所引起的。这种肥胖占有的比例较高,大约95%以上的肥胖都是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长时间不减肥,身体代谢异常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代谢问题,比如三高、睡眠呼吸障碍、不孕不育等等。前天的一个病人,31岁,身高172,体重200斤,反复减肥没有效果,最近出现了并发症黑皮病,膝盖疼痛,想通过减重手术减肥。
第三代(肠肠转流)治疗糖尿病手术规范 中华全科医师学会手术治疗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2019年9月 湖北 荆门 中华全科医师学会手术治疗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在主委张新国教授的发动和倡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各省市二、三级医疗单位相继推广开展手术治疗糖尿病并取得突出成果。同时,也与所有外科手术一样,发生一些并发症和意外。以上经验教训需要各临床单位认真总结,加强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科学态度,统一手术和围术期专业技术规范,开展多中心合作,不断积累详实的多中心临床数据。 手术治疗糖尿病经历了三代术式:第一代为经典型的减肥手术,近年来以胃旁路和袖状胃手术开展较多。第二代为适当扩大胃腔的胃转流或称胃旁路术。第三代为空肠回肠侧侧吻合术。从第二代术式开始,手术治疗糖尿病与减重手术无论是机理研究的方向还是术式设计,都已明显区分:减重手术以胃为中心,其分子生物学机理倾向于手术致grelin(饥饿素)lapting(瘦素)的改变,近年来开展的放射介入栓塞胃左动脉减重方法也基于此;糖尿病手术则是使中下消化道产生的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改变,术式与胃的大小无关或根本与胃无关。我们注意到以胃为中心的手术均损毁人体正常器官,其医学伦理学有待商榷。以下汇总各单位在第三代手术治疗糖尿病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在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评估与准备、术式的合理选择、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形成目前的专家共识,以期促进手术治疗糖尿病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手术适应症: 1、年龄≤70周岁。 2、病程≤15年(非单项否决项、可根据情况放宽)。 3、BMI ≤32.5千克/平方米。 4、空腹胰岛素值≥正常下限值的1/2。 5、空腹C--肽值≥正常下限值的1/2。 6、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试验(LADA)均阴性。 7、无影响手术的严重并存症和并发症。 对于年龄>70周岁病人,结合术前评估情况、身体基础状况、合并疾病情况、患者依从性及承担手术风险度等综合评价,行MDT讨论,同时,客观评估心肺功能及手术耐受能力后谨慎实施手术。 对于胰岛素值和C--肽值介于正常下限值的1/4--1/2患者,建议详细评估后尤其结合患者手术意愿强度谨慎选择手术。 对于LADA试验有阳性结果者,已不属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范畴,手术治愈的概率约低10~40%。但多数这类病例亦可通过手术获益。需综合评估利弊,谨重施治。 手术禁忌症: 1、蜜月期以外的1型糖尿病。 2、BMI ≥32.5千克/平方米。 3、胰岛素值≤正常下限值的1/4。 4、 C--肽值≤正常下限值的1/4。 5、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试验多项阳性。 6、滥用药物或酒精成瘾或患有难以控制的精神疾病。 7、智力障碍或智力不成熟,行为不能自控者。 8、对手术预期不符合实际者。 9、不愿承担手术潜在并发症风险者。 10、不能配合术后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依从性差者。 11、全身状况差,难以耐受全身麻醉或手术者。
在抗击糖尿病的战斗中,胰岛素功不可没,它该何时“上战场”,需要医生像将军一样灵活指挥。1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以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基础+餐时”强化胰岛素治疗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包括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4次)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血糖很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推荐,对于 HbA1c ≥9.0% 或空腹血糖 ≥11.1 mmol/L 同时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 2 型糖尿病患者可考虑实施短期( 2 周至 3 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而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通过迅速降低血糖,减轻糖毒性和脂毒性对胰岛β细胞的损害,改善β细胞功能,改善糖脂代谢,从而减少降糖药物用量。新诊断很难分型的糖尿病患者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分型困难,与 1 型糖尿病难以鉴别时,可首选胰岛素治疗。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确定分型后再根据分型和具体病情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口服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降糖药和起始胰岛素的联合治疗。
一、糖尿病眼病 由于人体血管遍布全身,高血糖随着血液祸害到哪里,哪里的器官就会遭殃。如果祸害到视网膜里的小血管,就可能导致微血管瘤、棉絮状渗出,眼底出血甚至失明。二、糖尿病肾病 如果祸害到肾脏的微血管,蛋白质就会渗出到尿里去。长此以往,肾小球还会发生硬化,肾组织萎缩,肾功能也会跟着衰竭。三、糖尿病神经病变 如果祸害到神经周围的微血管,神经纤维也会遭殃。轻者手脚麻木疼痛,忽冷忽热忽然痒,像是被针扎被火烧,重者还会影响消化功能和性功能。四、糖尿病口腔病 如果祸害了牙龈的微血管,糖基化终末产物就会在牙龈堆积,牙龈不但长期发炎,还会萎缩。骨质严重流失之后,牙齿也会掉下来。五、糖尿病手病和足病 牙齿掉光了还可以吃流食,可如果祸害到了手和脚,导致手指伸不直,脚上长期溃疡,无法愈合,日常生活恐怕都不能自理了。六、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作为一种血管疾病,又怎会放过心脏和大血管?由于高血糖会降低血管弹性,促进粥样斑块形成,糖尿病病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是常人的两到四倍。
糖尿病的危害很多人都有见识过,而我们身边也不乏糖尿病患者。以前,糖尿病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而现在糖尿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不得不引起重视。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会诱发糖尿病呢?生活中哪些因素最易诱发糖尿病1、肥胖从表面上看,肥胖与糖尿病是独立的两种疾病,肥胖者并不一定都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也并不一定都呈肥胖状态。但目前已有众多的证据支持肥胖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因素。流行病学证据显示,肥胖程度越严重,糖尿病的发病概率越高。中度肥胖者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同年正常体重者的4倍,而高度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为正常体重者的21倍,而糖尿病患者90%呈肥胖状态。2、饮食不合理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不规律不合理的饮食,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导致身体肥胖,从而造成胰岛素长期、成年累月处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久而久之,体内出现了胰岛素的抵抗,血糖也随之升高。除了遗传因素以外,更多的是由于过食肥甘、过量吃大鱼大肉所导致的富贵病。3、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与血糖控制失调之间关系密切,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不足会加重病情。科研人员对161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睡眠时间长短和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到糖尿病人的病情,经常睡不着觉或睡眠质量差的患者,血糖明显不稳定。专家认为,在现代社会睡眠质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不能排除这是造成2型糖尿病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4、经常郁闷生活中哪些因素最易诱发糖尿病?现代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心里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导致长时间的郁闷。人们总在想办法解压放松,却没有意识到,郁闷也是引起糖尿病的一个因素。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病病理在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调节外,还直接受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情绪时,交感神经兴奋,会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也间接地抑制了胰岛素分泌。5、运动太少经常活动的人要比不经常活动的人寿命为长,患糖尿病的危险也要小得多。专家建议,平时可从低强度运动开始,再逐渐进入中等强度运动。据有关专家研究,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适当的运动可增加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血中葡萄糖利用增加,使血糖降低。即使中、重度的糖尿病患者,只要恰当地进行运动,也有利于病情改善。了解了诱发糖尿病的因素,预防糖尿病就可以从这些原因入手了。
1、进食量准确。生活有规律是调整降糖药的前提。没有患糖尿病的人,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随着进食量的大小引起血糖的高低来分泌,使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糖尿病患者则不行。外源注射胰岛素的剂量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是在科学饮食、运动和正常的生活工作的基础上摸索出来的,摸索出来的降糖药剂量不会随着血糖波动而变化,所以进食量准确,生活有规律是调整降糖药的前提。2、熟悉药物名称。每种药至少有两个名字,药名和商品名,有的还有一个化学名。药名只有一个,是世界统一的,但不同厂家生产同一种药可起不同的商品名。3、对药物的“副作用”的认识。药物说明书上“药物副作用”一栏中会写出许许多多的副作用,这是实事求是的作法,告诉大家要细心观察,有问题及早找医生诊治。但某个药物的副作用是在极少数人中出现,症状很轻,对身体影响不大,才能批准在医疗市场上市。所以,尽管说明书上写着很多的副作用,大可不必担心,而那些标榜“无副作用”的药物,反倒不可相信。4、用降糖药要了解药物禁忌。如果排泄某种药物的脏器有障碍,这种药就不能用,否则会引起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降糖药蓄积可以造成低血糖,肾功能不全者用苯乙双胍(降糖灵)产生的乳酸排不出去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所以,当第一次看病的时候,首先要检查肾功能和肝功能,保证用药的安全。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发病率高,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相信大家身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糖尿病的例子,但是你对糖尿病真的了解吗?糖尿病不止发病率高,现在致死率也是相当高,因此,对糖尿病的认识需要提上日程。虽然大家对糖尿病这个词不陌生,甚至感到很熟悉,但是对糖尿病的认知,真正了解糖尿病的人还是比较少的。一般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还容易陷入误区,下面看看你对糖尿病是否也有这些误解。认识误区1:糖尿病吃“无糖食品”挺好--无糖食品摄入过多也会导致血糖升高专家介绍,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上切忌“极左极右”,特别需要警惕的就是“无糖食品”。“无糖食品”这个名称容易让人以为它对血糖无影响,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食物种类,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等都会产生热量而影响血糖。所谓“无糖食品”指的仅是不含蔗糖的食品,而并不是没有热量的食品。目前市场上的“无糖食品”大都是无糖的糕点、饼干、奶粉、麦片、八宝粥等,成分多是碳水化合物,如果摄入过多,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归根结底,控制饮食,控制的是总热量。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吃主食、副食、水果还是所谓的“无糖食品”都要考量它所含的热量,做到合理配餐,平衡膳食。认识误区2:糖尿病可根治--糖尿病是需要终生控制的慢性疾病专家指出,糖尿病的病因目前还未完全明确,所以糖尿病目前无法根治,是一种需要终生控制的慢性疾病。有些病友确实在糖尿病发病早期,可以仅凭饮食和运动生活方式干预或较少量的药物让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这并不等于糖尿病已经被治好了,应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建议长期用药,切忌擅自停药,否则高血糖必然卷土重来,导致病情恶化。如果出现随病程发展,胰岛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血糖会出现波动,则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认识误区3:根据他人经验用药--糖尿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专家特别强调,降糖药的选择因人而异,不同个体、不同阶段身体状况都有不同,要考虑如疗效、心血管安全性、年龄、肝肾功能、低血糖风险、是否怀孕等因素,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切忌自作主张、看心情吃药。认识误区4:使用胰岛素会成瘾--血糖控制理想后可减少用量专家称,对胰岛素的担忧是杞人忧天。胰岛素是正常人体内存在的降糖激素,糖尿病正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被抵抗等因素而产生的疾病。事实上,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药物治疗中副作用最小的生理性疗法,根本不存在成瘾的问题。部分患者打胰岛素后真的撤不下来了,也并不是对胰岛素产生了依赖,而是他们的病情需要长期的胰岛素治疗。例如,有的患者并发症严重,不打胰岛素就无法有效延缓这些并发症的发展;有的患者胰岛功能已经衰竭,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不打胰岛素就无法理想控制血糖。当然很多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血糖控制理想后,配合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逐渐减少胰岛素用量,改用相对方便的口服药治疗。
不管是糖尿病还是糖尿病并发症,对它们的预防都是首要的。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远离冠心病、心梗,常做心电图检查。糖尿病可引起心肌炎症和冠心病,需定期查心电图心电图无异常时,可每半年检查一次,心电图有异常或伴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情况,应严密观察。如果你大于40岁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蛋白尿等高危因素时,请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防止血栓。2、初诊患者用胰岛素。什么症状也没有,但一查血糖很高的人叫初诊患者,与口服药相比,早期用胰岛素,降糖效果更明显。3、预防肾脏并发症,要注意控盐。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遵循低盐饮食,适当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应控制在0.6~0.8克/日/公斤体重,挺好多吃易消化的鱼类、瘦肉,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锌、钙、铁等。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需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没有肾病时至少每年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4、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严格监测血压。严格控制血糖,视网膜病变会有好转;早期糖尿病如严格控制血糖可预防视力不受损害,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更容易导致失明,因此要严格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的达标值应该是130/80毫米汞柱,至少也要140/90毫米汞柱。另外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高糖饮食,运动不足。除此之外,一般半年到一年查一次眼底。5、3~6个月做一次糖化检测。研究发现,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与糖化血红蛋白(简称“糖化”)水平密切相关,它能一定效果反映一段时间内血糖是否达标。可以说,糖化是糖尿病的晴雨表。如果这个指标控制得好,会显著降低并发症,糖化每下降一个百分点,糖尿病相关风险会下降20%,减少1/5的死亡率,减少15%的心梗发生风险,减少30%-40%的微血管病变以及高达43%的外周血管病变。因此,定期做糖化检测很重要,建议每3~6个月测一次,小于6.5%达标,高龄老人应小于7%。6、爱护双脚、远离截肢。穿舒适透气性好的鞋袜,不要用热水袋或热宝暖脚,不要用很热的水洗脚,趾甲不要剪得太短。
糖尿病是影响着众多人身心健康的疾病。糖尿病一般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孕妇糖尿病也很常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糖尿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不容忽视。那么,糖尿病有哪些高危因素需要我们做好预防呢?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一般人如果没有发现糖尿病症状,也不会被确诊为糖尿病,也就不会主动去监测血糖水平。糖尿病的发生,有几个高危因素需要警惕,对照这几个因素就可知,你患糖尿病的风险有多高。1、糖尿病高危因素:肥胖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大,如果仅为四肢发达,腹部并不胖还好,因为皮下脂肪、臀部、腿部容易存脂肪酸,不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而四肢不胖,只肚子胖的,为腹型肥胖,诊断标准为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除上述因素,已有高血压,血压高于140/90mmHg,或者空腹甘油三酯水平高,或者在妊娠期间有高血糖,或者有生8斤以上孩子的妇女均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2、糖尿病高危因素:年龄年龄这个不用说了,是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不论存在其他什么因素,高龄的人一定比低龄的人容易得糖尿病。由于发病年龄的提前,以往强调45岁,现在40岁以上的人都要警惕自己有患糖尿病的可能,每年体检的时候应注意自己空腹血糖。3、糖尿病高危因素: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病人伴随糖尿病的风险高。在前几年欧洲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心脏病的高血糖的调查,在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测定血糖,发现2/3有高血糖,其中一半已经是糖尿病,另一半是糖尿病前期,提示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是冠心病患者中伴随1/3糖尿病,1/3糖尿病前期。基于这个结果,中国也进行了调查,结果完全相同。在此基础上,神经疾病科、脑血管疾病科也作过调查,发现了相似结果,也就是说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有2/3到达了高血糖状态,高血糖程度不同,约有一半达到糖尿病。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伴随率非常高。4、糖尿病高危因素:遗传背景凡是有糖尿病家族背景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调查发现,父母为糖尿病患者,子女更容易患糖尿病,而兄弟姐妹中已经有糖尿病患者的患病风险更高。因此对糖尿病家族史的了解非常重要。除此以外,调查统计还发现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家族史或心肌梗死家族史者患糖尿病的几率也比无家族史高,但没有糖尿病家族风险大,所以凡是有这几种疾病家族史者的后代,较易得糖尿病。以上介绍的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如果您有以上高危因素,一定要警惕糖尿病风险,在生活中做好血糖监控,日常饮食注意控制糖量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