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在手术后十分常见,多数是因为手术过程中肋间神经受压所致。据文献报道,胸部手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高达50%以上,它常常表现为伤口周围持续存在的钝痛或灼烧痛,有时又表现为刺痛,一抽一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自行消失或减轻,有的患者会持续一段时间,有时还会随天气变化诱发加重。在这里,就术后患者关心的有关术后疼痛的问题,向大家进行解答。1.疼痛大概会持续多长时间?疼痛的持续时间每个患者都不一样,一般在术后一周内疼痛感觉比较明显,疼痛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不影响生活的轻微的疼痛可能持续几周到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2.疼痛的部位?疼痛部位一般不是在伤口的附近,而是在伤口的前下方,图中标记的地方。3.疼痛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术后完全没有疼痛是不现实,疼痛只需要控制到不影响正常的活动,食欲,生活,睡眠即可。如果您的疼痛并不会影响您的正常生活,则不需要处理。4.有哪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量力而行进行适当的活动,避免长时间坐着和躺着。长时间坐着和躺着会让身体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不利于血液循环,可能会加重疼痛,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每小时都适当的走动,有助于缓解疼痛。转移注意力,过度关注疼痛会加重疼痛。出院后您应该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通过转移注意力可以缓解疼痛保证营养。为了帮助身体康复,出院后应该保证营养,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包括鸡蛋,肉类。同时注意膳食均衡,保证蔬菜、水果,主食。在食物上没有忌口,不需要额外添加补品保证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缓解疼痛的关键,如因为疼痛影响到了睡眠要及时进行药物干预。5.我什么时候应该服用止疼药?当您的疼痛影响到了您正常的活动,食欲和睡眠时需要及时服用止疼药。在严重疼痛现之前及时干预可以达到更好的止疼效果。因此建议出院后前三天内按照医嘱规律性的服用止疼药,之后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按需服用。6.我应该使用什么止疼药物?在出院时我们已为您开具了止疼药布洛芬,常规服用方法是每次两粒(600mg)一日两次,如果常规服用方法无法完全满足您的需求,可以增加到每次两粒,每6个小时一次。在出院带药使用完的情况下您可以选择去药店购买非处方止疼药,以下两种药物可以一起使用 (1)布洛芬:服用方法,每次600mg,每日不超过4次,每日最多服用2400mg (2)对乙酰氨基酚:服用方法,每次500-650mg,每日不超过4次,每日最多服用3000mg如您患有冠心病,心衰,心梗,心脏病,有胃出血史,放过支架或正在服用阿司匹林、抗凝药物请选择对乙酰氨基酚作为止痛药物。如您服用布洛芬后出现胃肠道不适可选择在饭后服用布洛芬,或者购买对乙酰氨基酚。7.服用止痛药会不会成瘾,我可不可以自己扛不吃止痛药?本文所推荐的止疼药并不具有成瘾性,影响生活的疼痛若不及时控制会影响术后康复,对您健康的风险远远高于使用止疼药的风险。因此应及时使用止疼药物。如您在采取了以上措施后,疼痛依然没有缓解,甚至变得更严重,严重影响您的生活,请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 殷怡维原创
肺部手术后1-2个月,有的患者会有咳嗽的症状,这种咳嗽多数为刺激性干咳,讲话讲到最后一个字会抑制不住咳嗽、深呼吸吸到底或呼气时会有咳嗽,一般来说,肺部手术后的咳嗽为正常的术后现象,肺在一呼一吸的过程中和胸腔内的胸水接触造成的,因此做好深呼吸的锻炼是改善咳嗽症状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可以自行购买以下药物对症治疗: 1、在感觉干咳为主,或咳痰比较容易,可在药店购买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一次口服20毫升,每6-8小时服用一次,每日最多服用80毫升,出现咳嗽时服用,咳嗽好转后可停止服用; 2、如出现咳嗽时有脓痰不易咳出时,可在药店购买氢溴酸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口服溶液,一次口服20毫升,每6-8小时服用一次,每日最多服用80毫升,出现咳嗽时服用,咳嗽好转后可停止服用; 3、如有咳嗽伴有胃部反酸,出现烧心等症状,可自行在药店购买以下药物中任意一种(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每日早饭前30分钟服用一粒(片)。 以上推荐药物均可在普通药店购买,如药物已服用至最大剂量,但咳嗽依然明显加重且影响睡眠,请与医生联系。 殷怡维原创
手术并不代表治疗的结束,术后随访同等重要。规范的随访复诊,适当的术后辅助治疗和专业的康复指导,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疾病总体治愈率和延长生命时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谷志涛方文涛主任门诊时间和地点:时间门诊类别地点周一上午特需门诊门诊4楼周三上午特需门诊门诊4楼周五上午专家门诊(限号10个)门诊4楼谷志涛副主任门诊时间和地点:时间门诊类别地点周二下午(7月份以后)专家门诊门诊2楼17号诊室周二下午(7月份以后)专题门诊(纵隔疾病微创手术)门诊2楼17号诊室注意:国家法定假日停诊,门诊需提前预约,一般需要提前1个月预约,预约流程可关注上海市胸科医院掌上医院查询。术后复查病人请预约周二下午专题门诊(纵隔疾病微创手术),减小预约难度。第一次复查流程:1.一般术后3-4周第一次复查,复查前关注病理报告是否发布,复诊时需要根据病理报告,确定下一步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及随访周期,可关注上海市胸科医院掌上医院查询(报告查询),如果预约复查当日仍然查询不到病理报告,可去病理科问询(2号楼4楼,需乘9号电梯抵达)。2.除病理报告外,第一次复查不需要提前做胸片、胸部CT等检查。3.第一次复查时,医生会告知下一次复查时间及复查内容,一般根据病情间隔半年-1年。再次复查流程:1.为提高复诊效率、减少挂号困难,请下一次复诊前提前1个月预约好专家或特需门诊;2.在预约好门诊后,提前3-5天于胸外科普通门诊挂号(不需要预约,当天挂号),开具需要做的检查(血肿瘤标记物、胸部CT最好在胸科医院做,颈部/腹部B超可于当地医院检查),做好检查后就可按照预约的门诊时间就诊。3.上海医保及自费患者通过我院互联网医院挂号复诊后,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在线开具相应的检验检查。患者直接用手机完成线上缴费,并预约具体的检查时间。然后,只要等到预约当天直接来医院做检查就可以,此项功能进一步减少患者来院排队的奔波,足不出户,一部手机就搞定检查前的各项准备。详见(复诊做检查,手机就能预约付费啦!——我院互联网医院开通检验检查“线上缴费及预约”功能)
胸外科医生在判断磨玻璃结节性质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结节大小、实性成分大小、磨玻璃成分大小等等,再结合病人的一般情况、是否抗炎治疗、是否随访等,才能得出一个较为可靠的系统的综合的倾向性的判断。所以,在目前并无其他有效方法可以在术前区分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肺腺癌的情况下,胸外科医生只能做到对那些影像学上高度疑似肺腺癌的结节进行手术治疗。而对于那些影像学上恶性特征不明显、CTR<0.5甚至<0.25的磨玻璃结节乃至纯磨玻璃结节,可以适当采取较为缓和的治疗手段,延长随访时间、在随访过程中观察、如果结节性质出现变化再选择手术干预等措施。 作为胸外科医生而言,我们治疗肺结节,尤其是磨玻璃结节的时候,结节是不是“癌”并不是胸外科医生需要考虑的手术标准,结节是不是对患者构成了危害、构成了多大的危害才是最需要我们胸外科医生考虑的问题。肺结节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手术需要切除多大的范围、手术是否需要清扫淋巴结等等,都需要专业的胸外科医生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评估后决定。总的来说,我们的治疗原则是权衡利弊,两权相害取其轻,当肺结节对病人的危害程度超过了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这才是真正适宜手术治疗的指证。
复诊检验检查“线上缴费及预约”攻略为持续优化医疗环节,改善服务体验,为患者创造更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日前,我院互联网医院又开通了新功能,复诊患者可以在线上进行检验检查的缴费及预约啦!此项功能进一步减少患者来院排队的奔波,足不出户,一部手机就搞定检查前的各项准备。现在,上海医保及自费患者通过我院互联网医院挂号复诊后,医生就能根据病情在线开具相应的检验检查。患者便可以直接用手机完成线上缴费,并预约具体的检查时间。然后,只要等到预约当天直接来医院做检查就可以啦。01.如何开具检查并缴费关注我院服务号“上海市胸科医院掌上医院”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复诊患者可点击微信菜单进入“互联网医院”,点击“在线复诊”,选择您需要复诊的医生进行就诊在复诊后,若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医生将为您在线开具,您可从服务号后台收到相关推送信息,点击进入,即可查看具体检查信息点击“立即支付”,即可进行付费操作若您有多项检查,系统将为您合并检查项目,同时进行付费02.如何进行检查预约点击微信推送消息,进入预约系统。选择您需要预约的申请单核对您的检查信息,选择您需要预约的项目,进入预约界面选择您希望进行检查的“日期”和“时间”后,点击“预约”按钮。确认您的预约信息,点击“立即预约”预约成功后,系统会提示您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检查地点等,请您仔细阅读03.如何修改预约时间点击进入您已经预约成功的检查后,点击右下角“修改预约”,进入修改界面(后续可参照检查预约的操作步骤)
出院后:1.呼吸:继续每日深呼吸锻炼4次,每次15分钟。2.活动:鼓励多下床活动,尽量减少白天躺在床上的时间。通常在术后1月左右,患者可过渡到低强度活动中,但1-3月内仍要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过度劳累。3.饮食:没有忌口,如有特殊情况,医生会在出院时予以说明。4.服用药物:入院前每日服用药物,出院后可以继续服用,出院时会带少量止痛药物,若伤口疼痛影响到日常下床活动或者深呼吸锻炼,则需服用止痛药,反之则尽量避免使用。5.伤口护理:一般不需要拆线,缝线为可吸收线,可于术后1个月后自行脱落,回家后保持伤口干净和干燥,每日可使用酒精或碘酒擦拭伤口2-3次。6.洗澡:如果出院后2-3天,伤口没有红肿、渗出,可以洗淋浴,轻轻擦干伤口附近水分,避免大力揉搓。7.当患者结束住院治疗出院回家后,在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感。比较突出的包括少量皮下气肿,低于38℃的低热,胸闷,咳嗽,术侧胸壁疼痛及切口周围类似触电、麻木、蚁行等异样感。少量皮下气肿通常在2周内逐步消失,低热症状通常在3-7日内逐步消失,其它症状有可能持续2周至6月。对于年轻患者咳嗽可能是引起术后不适主要症状,一般在深呼吸或大声说话时明显,没有痰或少量的白色痰液,这是正常的。如果比较厉害可以到药店、附件的医院、美团、叮当快药等买止咳药(右美沙芬口服液)治疗。老年患者胸闷气急则表现为主要症状。需要肺部手术患者注意的是,如果出院回家后出现下列症状,需要尽快到就近医院门诊或急诊治疗。这些症状包括:进展性皮下气肿,连续超过2日的高热(>38℃),突发胸痛或腹痛,胸闷气急加重,咳出胸水样痰等。8.如果需要病案复印,可关注上海市胸科医院掌上医院:病案预约,提供远程邮寄服务。9.复查请提前预约门诊,一般需要提前1个月预约,预约流程可关注上海市胸科医院掌上医院查询10.病理报告可关注上海市胸科医院掌上医院查询(报告查询),复诊时需要根据病理报告,确定下一步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及随访周期,如果预约复查当日仍然查询不到病理报告,可去病理科问询(2号楼4楼,需乘9号电梯抵达)。如果住院期间,有不满意或医护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在这里告诉我,如果主观疗效满意,还请网上帮我们团队投票,您的康复,使我们前进的动力。
术后:1.术毕返回病房晚病人卧于病床,不可翻身,可弯曲手脚适当活动,床可适当摇高,具体高度以病人舒适为准,患者清醒后则可饮水,少量多次,避免呛咳,手术日当晚禁食。2.术后根据医生指示及时下床活动,下床动动指除晚上睡觉及中午午觉时间外,其余时间应避免卧床,平坐于椅子上,体力允许者可适当平地走路活动,不要求登楼锻炼。3.坚持深呼吸锻炼,方法同术前,且对于术后康复更加重要,每次至少4次,15分钟/次。4.咳嗽、咳痰是预防肺部感染最重要的方法,同时还利于胸腔内积液和气体排出,促进肺复张,防止肺部的感染。术后的咳嗽并不会导致手术切口裂开,为了减轻伤口的疼痛,患者咳嗽时家属或患者本人可用手按住伤口处以减轻伤口的疼痛。家属可通过拍背震动胸部,使气管壁的痰液脱落,利于咳出;方法:将手空心握拳,适度拍打,振动患者背部,由下至上,由外侧至中央,反复进行5~10min,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排出。5.咳嗽的方法:①暴发性咳嗽,最为有效,能够使气管和支气管内的痰液直接排出。病人采取放松体位,吸气时胸部不动,腹部凸起并屏气后声门关闭。胸腹肌骤然收缩,气流上行至声门,气流冲出,痰液随之咳出。②小声咳嗽:病人采取放松体位,发出小声咳嗽,将深部痰液排至大气管内。这种咳嗽方式适合疼痛较重或痰液较深的病人,然后配合发声咳嗽,将痰液排出。③发声咳嗽:将大气道内的痰液排出声门,使用于痰液不太粘稠或位置较浅的病人,采取放松体位,先深吸气,张口并保持声门开放,令腹肌收缩,发出咳嗽同时发出声音,气流直接从气道冲出将痰液排出。6.超重及肥胖患者术后腹部敷皮硝,促进胃肠道蠕动。7.重症肌无力患者按医嘱、按时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不可自行改变服药的剂量和时间。8.按需使用止痛药,过多服用止痛药可用恶心、呕吐、头晕、成瘾等不良反应,适当把握平衡点,若伤口疼痛影响到日常下床活动或者深呼吸锻炼,则需服用止痛药,反之则尽量避免使用。9.正中切口患者伤口护理,术后3个月内需保持胸廓的正常位置,睡觉时采用平卧或半卧位,不可左右侧卧;站立或坐位时应避免含胸驼背,以利于胸骨的愈合;坐卧位体位变换时需旁人扶背辅佐,咳嗽时需双手交叉插入对侧腋下,避免胸部伤口处吃力;胸带加固胸部伤口至少2-3月。10.拔除胸管后卧于床上休息半小时后再下床,胸部拔除后仍需坚持深呼吸锻炼。11.出院后坚持深呼吸、少说话、多活动等注意事项,根据医生指示定期复查。一、住院期间常见的术后不良反应1.疼痛是患者对手术的主要恐惧因素,也是术后患者主诉最多的不良反应。肺部手术疼痛常见原因包括:手术创伤、留置引流管、肋间神经损伤或压迫、胸膜受损、焦虑或紧张等情绪、术后体位不适等。术后镇痛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尽早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医生推荐患者采用预防性或按时、按需镇痛,以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在具体实践中,通常采用多模式镇痛。多模式镇痛是指镇痛方法的联合及镇痛药物的联合。除医生的镇痛治疗外,对于患者而言,焦虑、抑郁等情绪是影响患者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疼痛也会加重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患者与医生有效沟通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强度。患者可以积极向自己的医生主动报告自己的疼痛体验,消除害怕镇痛药物成瘾、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顾虑和担心。就肺部手术而言,患者在胸腔引流管留置期间往往疼痛感较强,有时与呼吸幅度有关,而在引流管拔除后可有明显的疼痛缓解。因此,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术后康复锻炼,更早的拔除胸腔引流管也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手段。2.术后恶心呕吐是另一个困扰术后病人的不良反应,对于一些女性病人,有时术后恶心呕吐较疼痛更加难以忍受。一般来讲,女性、非吸烟、既往有术后恶心呕吐史或晕动病史病人,在术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是术后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医生会联合麻醉科医生,根据规范针对术后恶心呕吐给予患者预防用药和术后止吐治疗,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不适。对于患者而言,感到恶心时尽量卧床休息,发生呕吐时应将病人去枕平卧,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误吸呛咳,稍后医护人员或家属可侧卧轻拍患者背部,呕吐后使用温水漱口。平时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患者可听听喜欢的音乐,看些喜欢的读物,避免不良刺激。家属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存在恐惧和紧张情绪的患者,多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进食时尽量避开容易发生恶心的时间,多进食菜汤、粥、发酵乳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进食油腻,高脂肪和有刺激性的食物,指导患者多饮水,补充呕吐流失的水分。通常恶心呕吐症状在术后48小时后将有明显缓解。3.肺部手术腹胀便秘较普外科胃肠手术后腹胀便秘发生率低。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仍然遇到非常多的患者存在这一问题。术后早期腹胀多是因为胃肠道蠕动受抑制,肠腔内的积气不能排出所致。产生原因与手术对支配胃肠神经产生刺激,反射性引起胃肠蠕动抑制;术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使胃肠蠕动减弱;麻醉诱导期吞咽大量空气;术中使用的麻醉药品及术后使用镇痛泵或解痉镇痛药等因素有关。胸外科医生会给予促胃动力药物增强胃肠蠕动改善腹胀,并且给予乳果糖、开塞露通过内服外用改善便秘。同时患者也要早期下床活动,暂时不能下床者也应早期在床上活动,对防止或减轻腹胀较为有效。也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出现尿潴留时,进行排尿训练并热敷,缓解尿潴留症状。患者术后进食少量低脂、易消化流质饮食,不吃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进食应少量多餐,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减少腹胀所致的不适。4.发热是胸外科术后常见症状。但与患者的认识不同,在接受肺手术发热病人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由于感染引起。而一些非感染性发热,主要由术后炎性反应、胸腔积液血肿吸收或肺复张不充分所导致的发热。术后发热,尤其是在大手术后24小时内出现的发热,常常是术后机体的正常反应,属于手术创伤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反应,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进行降温处理和补液即可。对于患者,如出现发热,还应当向医生描述发热时的伴随情况,如有无寒战,是否在输血,是否与使用特定药物有关,发热的昼夜规律等也有助于医生判断发热原因。切不可盲目自行口服抗感冒类药物。5.术后皮下气肿往往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高度紧张。胸颈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谓之皮下气肿,以手按压皮下气肿的皮肤,可引起气体在皮下组织内移动,可出现捻发感或握雪感。胸外科术后出现这一症状主要是由于胸腔内原有气体或肺泡-支气管破裂新溢出气体部分从胸膜破口处游走于皮下疏松组织间隙内造成。术后皮下气肿通常发生在胸腔引流管拔管前和拔管后,如皮下气肿随时间推移无明显进展,无明显阻碍呼吸,复查胸片无明显肺组织压缩的患者可继续观察。这部分患者可使用布胸带捆扎胸壁减少气体进入皮下。全部皮下气肿将在两周内吸收消退。而当伴随有肺组织进一步压缩,发热,漏气明显的进展性皮下气肿的患者,医生则会判断和治疗气体来源并通过负压吸引,改变引流管直径等方式改善引流,或采用胸部粗针排气,胸部皮肤切开等方式缓解皮下气肿。
术前准备(重要)1.严格呼吸功能锻炼,每日至少深呼吸4次,15分钟/次,以正常呼吸姿态,比平时呼吸多吸几口气,平稳吸入后不屏气,缓慢将气体呼出,不刻意将气体吐出,待全部气体呼出后再做下一轮吸气动作;肥胖患者训练腹式呼吸,平卧于床上,手掌置于腹部,吸气时腹部凸起,呼气时腹部凹陷,整个过程平稳、缓慢。2.登楼及平地快走训练,每日4次,每次6-9楼层,途中如觉疲惫可分次休息完成。3.严格戒烟2-4周,吸烟者术前雾化、喷雾等呼吸道准备。每日雾化后痰液稀薄,易于咳出,可集中于雾化后多做咳嗽动作;使用喷雾时嘴巴紧含喷口,先深呼气动作,再缓慢深吸一口气,在吸气过程中按下喷雾按钮,使药物吸入气管中,才能发挥药物效果。4.应当主动向医生提供目前服用药物名称。特别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阿西单抗和替罗非班等。抗凝血药,如低分子肝素,华法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依杜沙班、达比加群等。这些药物会增加术中或术后出血风险,往往在术前需要停药一段时间。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当告知医生目前使用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治疗效果,通常医生会建议患者停止使用原有药物,并在入院检测患者血糖、血压等因素后对使用药物做出适当的调整。5.如有重症肌无力,患者需按医嘱、按时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不可自行改变服药的剂量和时间。6.术前一天停止登楼训练,以休息为主,可平地走路活动。术前晚正常饮食,放松心态,必要时可服用安眠药助眠,有助手术日获得最佳休息状态。手术日早晨根据手术时间分别禁食、饮水、饮用豆浆、进食早晨等不同饮食,因人制宜,手术组医生会于术前晚告知家属准备。
方文涛 傅剑华 沈毅 魏煜程 谭黎杰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陈刚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①所有胸腺肿瘤均为恶性,尽管从组织学和临床表现而言多数胸腺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诊治胸腺肿瘤时既要避免治疗过度也要避免治疗不足。②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肿瘤的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在术前、术后决策时必须有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参与。③应尽力实现根治性切除;如肿瘤可完整切除,则可望实现最佳预后。为此,在通过影像学检查行治疗前评估时,既要注重肿瘤分期,也要充分考虑肿瘤的可完整切除性。④对于早期肿瘤,单纯手术即可;尚无证据支持在肿瘤完整切除后行术后辅助治疗。⑤微创手术是安全的,且在技术上可行;因此,对于早期肿瘤应尝试应用微创手术。虽然微创手术的围术期结果可优于开胸手术,但仍需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探讨其远期疗效。⑥虽然目前尚无定论,但仍推荐行全胸腺切除术以确保实现完整切除,并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在切除肿瘤时,完整切除前纵隔脂肪组织可在伴发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中实现较佳结果。⑦重症肌无力作为胸腺恶性肿瘤的常见伴发疾病,常表现为低度恶性的组织学类型,并有助于及早发现胸腺肿瘤。在此基础上,可望实现较高的手术切除率和更佳的生存状况;不过,早期肿瘤伴发的重症肌无力本身可导致死亡率升高,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消上述优势。⑧对于已处于进展期的恶性程度较高的胸腺肿瘤,有可能通过综合治疗实现较好的预后;特别是通过准确的术前分期、组织学诊断和有效的诱导治疗(以期获得降期),来增加肿瘤完整切除的机会。⑨常规应用辅助放疗和传统化疗药物的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应注意选择那些复发风险高、而更有望从辅助疗法中获益的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应针对胸腺肿瘤进一步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并研发新的药物。⑩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胸腺肿瘤或临床上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同步化放疗有望实现更好的疾病控制并延长生存。
治疗前 本例患者前纵隔肿物有明显的外侵,如果要做手术切除的话,无法通过创伤小的手术(胸腔镜)切除,只能做正中切口的手术,而且此例合并肺转移和肝转移,大的手术创伤对于治疗没有帮助,下一步治疗应该是明确病理后内科治疗,做肺楔切的目的是明确病理及准确分期,本例后续采用了免疫+化疗 治疗中 活检:胸腔镜右肺楔切术 治疗后 治疗后1月 术后1个月接受化疗+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