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Lumbarspinalstenosis)是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退行性变,导致骨性或纤维结构形态和容积异常,造成管腔狭窄,引起神经根、马尾受压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中老年人患腰椎管狭窄症的不在少数,但有很多患者因忽视而没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甚至导致下肢能力丧失,也有不少患者因担心传统开放手术风险大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近日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骨科顺利完成脊柱内镜下腰椎管狭窄减压术。患者75岁,腰部以及下肢疼痛、麻木、跛行三年,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保守治疗无效,入院检查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伴肾功能不全,若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疗效确切,但术中椎旁肌剥离严重,创伤大,出血多。考虑患者肾功能不全、无法耐受开放性手术,骨科团队采用局麻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手术1小时余,出血50ml。术后全程管理康复一体化模式,多学科联动保障患者术后康复,术后第二天患者腰部及下肢疼痛缓解,在腰围保护中下地活动,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是一种微创的脊柱手术技术,切口仅有7毫米,在内镜监视下通过可视环锯及动力磨钻磨除部分椎板、棘突根部、部分关节突并切除增厚的黄韧带,完成同开放手术一致的椎管减压,内镜下解剖结构显示较常规手术更清晰直观。术中医生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询问患者不适,保证手术安全进行。微创通道减少了脊柱稳定结构的破坏,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并使患者可以尽早下地。
脊柱内镜技术侧方入路在内窥镜监视下摘除椎间盘突出组织,通过扩孔器逐渐扩大椎间孔,完全摘除任何突出或脱出的碎片以及变性的炎性髓核。对于中央突出型患者、黄韧带增厚患者具有一定局限性。我院采取背侧椎板间入路,通过背侧入路切除肥厚的黄韧带、摘除突出的髓核来扩大侧隐窝,显露同侧出口神经根、双侧行走神经根,从而解除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症状。对于中央椎管狭窄症,可以进一步下压扩孔并切除背侧的黄韧带以显露硬膜囊,达到至少180度的椎管减压。同时避免椎间关节损坏,保持脊柱稳定性。 典型病例 患者,男,37岁,主诉:外伤致腰痛伴右下肢麻木3月。诊断:腰5骶1间盘突出症。拟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患者突出为中央偏右,入路选择背侧椎板间入路。 术前片子 切口小于1cm 术中片子 术后复查片子 术后患者损伤小,恢复快,背侧椎间板间入路,大范围充分减压受压脊髓神经根,同时避免破坏腰椎稳定性,术后3天出院。
脊神经根粘连松解术--脊神经阻滞术是在C臂或者CT引导下将穿刺针经椎间孔穿刺到病变神经根处,松解粘连的神经根和硬脊膜囊。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根性疼痛有显著疗效。通过一次选择性神经根松解阻滞术,既可缓解患者腰腿痛症状,又可定位引起患者疼痛症状的神经根节段,明确诊断,为后期治疗精准定位了责任节段,可谓“一石二鸟”。无手术切口,无需拆线,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特别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不愿手术患者、腰椎内固定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等。 典型病例: 1.患者女性,53岁,右下肢放射性疼痛1月,保守治疗无效,磁共振显示:腰5骶1椎间盘突出,行腰椎神经粘连松解阻滞术,术后右下肢疼痛明显缓解。术后第三天出院。 2.患者 女性,71岁 左下肢放射性疼痛1月余。曾行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本次保守治疗无效,予行腰椎神经粘连松解阻滞术,术后左下肢疼痛明显缓解。术后半年随访,左下肢疼痛未复发。 专家介绍 邱水强 副主任医师,虹口区“临床医学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对象;获虹口区第二届“十佳医师”提名奖;获上海市医学会 “优秀论文奖”2项;主持上海市卫健委课题1项、虹口区卫健委课题3项。 擅长:擅长颈腰腿痛的诊治,熟练开展腰椎间孔镜术、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腰椎精准介入神经阻滞等脊柱微创手术;熟练开展腰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四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肩膝关节镜术。在高龄、危重患者、伴复杂合并症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第一康复医院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普通门诊:周二下午 电话:021-65422593-2078
骨质疏松症是个老年人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都在逐渐下降,其特点是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质变脆、极易发生骨折。骨折好发于胸腰椎,其次是髋部、手臂,其余也有肋骨、跖骨、骨盆等部位。在过去,此类胸腰椎骨折患者通常都会采取保守治疗卧床三个月,但是这样长时间卧床随之而来的是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长期卧床并发症,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骨折不致命,致命的是并发症。 微创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效治疗手段,能有效减少胸腰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该手术是在局部麻醉下,用直径约0.3cm针钻入患者压缩椎体内(无需拆线),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钻骨疗伤”),使被压缩椎体得以加固,从而达到迅速止痛及恢复椎体高度的效果。我院骨科已开展此类微创手术多年,手术经验丰富,手术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效果立竿见影,患者临床效果满意,深得老年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椎体成形示意图(“钻骨疗伤”) 术中透视图 典型病例:患者90岁,外伤致胸腰部疼痛,入院诊断为胸椎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术后第二天在康复师指导下活动,术后第三天出院。 专家简介:邱水强 医学硕士 副主任医生,虹口区“临床医学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对象;获虹口区第二届“十佳医师”提名奖;获上海市医学会 “优秀论文奖”2项;主持上海市卫健委课题1项、虹口区卫健委课题3项。 擅长:擅长颈腰腿痛的诊治,熟练开展腰椎间孔镜术、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腰椎精准介入神经阻滞等脊柱微创手术;熟练开展腰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四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肩膝关节镜术。在高龄、危重患者、伴复杂合并症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普通门诊:周二下午
脊柱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疗效佳、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正被越来越多的患者肯定,特别是对大手术耐受力差的老年人微创效果佳。 我院骨科引进最先进的脊柱微创技术,最新开展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孔镜技术,C臂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神经根松解阻滞术,以及针对慢性、难治性颈、腰、臀部疼痛的脊神经后支卡压松解阻滞术及射频消融术等,能够以最小的创伤帮助颈、腰、臀部疼痛的患者解决病痛的困扰。为患者提供“一站式颈肩腰腿痛解决方案”。 脊柱微创优势总结: 1、微创切口:皮肤切口小于1cm,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 2、精准定位:通过C臂机定位确认穿刺进针点、进针方向及进针深度,避免了盲目穿刺造成组织损伤。 3、安全性高:术中采用局麻心电监护,与病人互动进行手术,损伤重要血管、神经的概率较小 4、康复快:术后最快2小时即可下地活动。 5、疗效佳:术后腰痛症状即刻缓解,恢复劳动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第一阶段----保守治疗、康复治疗 通过康复治疗改善治疗区域的新陈代谢和减轻患处的炎性反应,同时促进组织的康复,其机理包括松解患处钙质沉着,减轻水肿及增加组织的机械负荷。主要适用于肌肉、筋膜、肌腱、关节软组织疼痛,尤其对软组织黏连和肌腱钙化具有较好的疗效。 第二阶段---脊神经松解术:诊断和治疗作用, 该手术是在C臂或者CT引导下将穿刺针经椎间孔穿刺到病变神经根处,松解粘连的神经根和硬脊膜囊。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根性疼痛有显著疗效。通过一次选择性神经根松解阻滞术,既可缓解患者腰腿痛症状,又可定位引起患者疼痛症状的神经根节段,明确诊断,为后期治疗精准定位了责任节段,可谓“一石二鸟”。 第三阶段----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损伤小恢复快。 椎间孔镜技术切口约0.75cm,在内窥镜监视下摘除椎间盘突出组织,通过扩孔器逐渐扩大椎间孔,完全摘除任何突出或脱出的碎片以及变性的炎性髓核。并可对病变部位进行持续灌洗消炎,运用射频电极修补纤维环,消融神经致敏组织,阻断环状神经分支,解除患者软组织的疼痛。比通常的后路手术创伤小,避免传统手术造成的医源性不稳,从而避免脊柱融合。 第四阶段-----减压椎间融合: 常见的一种骨科脊柱融合术外科手术,暴露拟融合椎节,酌情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术,去除单侧或双侧上、下关节突之内侧减压或/和髓核摘除术后,对融合的椎间隙进行植骨以达到椎体间融合的目的。 专家介绍:邱水强 副主任医师,虹口区“临床医学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对象;获虹口区第二届“十佳医师”提名奖;获上海市医学会 “优秀论文奖”2项;主持上海市卫健委课题1项、虹口区卫健委课题3项。 擅长:擅长颈腰腿痛的诊治,熟练开展腰椎间孔镜术、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腰椎精准介入神经阻滞等脊柱微创手术;熟练开展腰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四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肩膝关节镜术。在高龄、危重患者、伴复杂合并症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普通门诊:周二下午 陆伟成 医学学士 骨科副主任医师,现任江湾医院骨科行政副主任,上海市骨科康复青年学组委员,虹口区残疾人评定小组成员,虹口区江湾医院康复工程教研室副主任。1995年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骨科工作,是虹口区第一批青年业务骨干。2008年被派往四川都江宴开展救灾工作,2017年被派往非洲摩洛哥开展援助医疗工作。临床工作期间在骨科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擅长:关节镜技术及四肢创伤、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治疗。尤其擅长骨科创伤急救。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 专家门诊:周五上午 普通门诊:周三下午
近日一位高龄女性患者因行走时不慎摔倒,臀部着地,当即感到胸腰区疼痛,不能起身站立,活动受限,即由家属送至我院急诊科。当班顾继生主治医师经过详细体格检查及摄片后诊断为:“胸10椎体压缩性骨折”,马上安排病人住院治疗。骨科团队对该患者情况进行科内讨论,详细评估病史和影像学表现后认为该患者符合“微创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适应症,与老人家属耐心解释保守治疗和微创手术的利弊,家属最终选择微创手术治疗。充分术前准备后,骨科团队在局麻下成功完成“经皮双侧椎弓根穿刺胸10椎体成形术”。整台手术用时仅30分钟,术中失血量5毫升,手术切口仅为3毫米。术后患者胸腰痛症状完全消失,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椎体成形示意图(“钻骨疗伤”) 术中操作图 术后透视图 术后第二天在康复师指导下可以活动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都在逐渐下降,骨质变脆、极易发生骨折。骨折好发于胸腰椎,其次是髋部、手臂。骨折不致命,致命的往往是并发症。以前,此类胸腰椎骨折患者通常采取保守治疗卧床三个月,长时间卧床随之而来的是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微创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效治疗手段,有效减少胸腰椎骨折并发症发生。该手术是在局麻下,用直径约0.3cm针钻入患者压缩椎体内,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钻骨疗伤”),使被压缩椎体得以加固,从而达到迅速止痛及恢复椎体高度的效果。我院骨科已开展此类微创手术多年,经验丰富,手术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术后立竿见影,深得老年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