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前列腺炎患者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8%~25%。国外报告的前列腺炎患病率为2.0~16%,国内报告6.0%~32.9%。其中慢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最难治疗的类型,占所有前列腺炎的90%以上,且近年来发病趋于年轻化。研究表明:心理精神、职业、环境、辛辣食物、饮酒、久坐、憋尿、性生活不规律等因素为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某些特殊职业如出租车司机,其慢性前列腺炎患病率较其他职业明显增高;辛辣食物及长期饮酒能诱导炎症因子释放,引起前列腺充血,诱发或加重症状;长期办公室办公的人员由于经常久坐,可引起盆腔静脉充血,加重症状;憋尿也是有明显关系,可能与憋尿后后尿道压力升高,引起尿液反流入前列腺腺管,导致前列腺化学性炎症有关;另外长期禁欲、过度自慰或性生活、自我控制射精等不良性生活习惯,亦会造成前列腺充血,诱发无菌性炎症;精神过度紧张、长期熬夜等常诱发交感神经兴奋;焦虑、抑郁亦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盆底肌痉挛,排尿功能失调及盆底区域疼痛等症状。目前临床上针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化学性药物、中成药和植物性药物等。化学性药物主要是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M受体阻滞剂等。植物性药物主要是花粉类制剂与植物提取物,如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软胶囊、普乐安片等。中成药主要有宁泌泰胶囊、尿清舒颗粒、前列舒通胶囊等。绝大多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过服药后症状都能明显缓解,但是一段时间后就会反复发作,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仍欠佳,让患者困恼不已。近年来,电生理技术在男科疾病中的使用日益增多,得到了很不错的疗效。人体所有细胞,都具有静息膜电位,当细胞电位出现异常,便可能引起相关病理过程或者疾病的发生。电生理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和非药物的治疗技术,在人体体表位置贴上电极片,通过低频电刺激对神经、肌肉、循环和经络等多个靶点进行刺激,通过外部设备能量阈值对异常节律组织细胞去极化(电刺激),组织中细胞自行复极化,恢复正常节律。同时电生理还可与经络、穴位相结合,更好地起到治疗效果。对于反复发作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是不错的选择。结合最新的文献及男科学临床实践经验表明,电生理适宜技术适用于大多数男科疾病的诊疗,包括:排尿功能障碍,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生殖功能障碍:精索静脉曲张,慢性睾丸痛等等。目前电生理技术已发展至第三代,在我院已经成功开展,有需要的患者可到我院泌尿外科门诊进行咨询和治疗。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包皮环切器械,具有手术时间短(3-5分钟)、切缘光整、疤痕小、水肿轻等特点,针对阴茎大小,有不同型号,小孩、成人均可使用。 根据阴茎直径选择匹配的缝合器。手术先放入钟形底座,将包皮翻至底座上,调整长度后扎带固定,然后套入缝合器主体,螺丝旋紧后捏紧手柄,切割缝合即同步完成。 注意事项: 1.术后出血:常出现于手术当天。术后纱布及绷带出现少量渗血属正常现象,有的患者包皮及龟头部分瘀青,也属正常现象。但如果渗血量多不止,整个龟头瘀青肿胀明显,需及时就医。手术当天如纱布脱落,一定要及时就医重新包扎。如果出现纱布湿透或滴血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 2.术后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疼痛感,如有疼痛程度较重,已影响情绪、食欲和睡眠,可适当口服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3.术后2—3天返院拆除纱布,一般需换药至少1-2次,3-5天后除非肿胀特别明显或者切口渗血 ,一般不需要继续包扎。 4.术后消毒:术后可使用消毒剂(推荐使用外喷型,使用方便,消毒均匀)外喷或外涂,2-4次/日。 5.成人特别注意: ①术后夜间阴茎勃起是比较常见的,一个晚上可能会勃起几次,睡觉也睡不好,当勃起导致疼痛的时候,可去上个厕所,一般会很快软下来。1周后会逐渐好转。如勃起异常明显,可尝试口服“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 ②避免性刺激,如浏览美女图片或视频,会引起阴茎勃起疼痛,甚至切口出血。术后6-8周内避免性生活,过早性生活可致切口裂开。 6.术后8天可淋浴,淋浴后需及时沾干水分,消毒液外用。 7.饮食宜清淡,但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姜、辣椒等,不要吸烟喝酒,也不要吃海鲜等发物,这些食物对伤口愈合不利。 8.缝合钉:术后切缘有一圈缝合钉,2周后开始逐渐脱落,一般1月左右全部脱落。如超过6周仍未脱落,请找医生将钉子拆除,避免长进肉里无法拆除。 9.儿童特别注意: 这个情况属正常现象,不必担心:因大多患儿包皮和龟头黏连,手术过程中会进行松解,创面在术后会表现为鲜红,过几天后会有黄色或淡血色分泌物(像化脓了一样),逐渐增厚,再过几天会变黑、变硬,到半月后创面结痂脱落后外观才会好看。 (转发——宋宝林谈泌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马学友教授 有资料显示约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特别是青壮年时期的男性,更是前列腺炎的高发人群。作为这样一个大多数男人都躲不开的病,不妨提前了解一下。 传闻一:手淫会引起前列腺炎 手淫是标准性行为的一种,在青春期以后的男性中非常常见。未婚男性每月手淫1~2次,可以解除心理上的压抑或生理上得到满足,并不影响健康。对于长期分居的夫妻,手淫可以缓解性压力,还可避免婚外性关系的发生。 但是,过于频繁的手淫会使生殖器官经常处于充血状态,引起不适,同时有利于细菌入侵,引起前列腺炎。而适度手淫有利于前列腺液的排空,没有危害,也不会引起前列腺炎。所以,手淫是否会影响前列腺健康,关键是“度”的问题。 传闻二:前列腺炎是性病,会传染 性病是指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疱疹、软下疳、阴虱等。主要原因是不洁性接触,而绝大多数前列腺炎都不属于性病,不会传染给女方。 但少数前列腺炎是由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滴虫或霉菌感染引起的,应当归入性病范围。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女方,造成各种阴道炎症。 因此,在治疗早期应避免性生活,女方也应到妇科或皮肤性病科门诊检查,如果女方也有感染,应同时服药治疗。由于病因明确,而且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效果都比较理想,病原体多可被杀灭。治愈后进行性生活是不会被传染的。 传闻三:慢性前列腺炎会引起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很多人担心“慢性前列腺炎久治不愈,会导致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这个担心是毫无依据的。 慢性前列腺炎既不影响睾丸分泌雄激素,也不影响激素的代谢,因此不会引起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得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 传闻四:慢性前列腺炎会影响性功能 从理论上讲,慢性前列腺炎并不能直接损害患者的性功能。但是,由炎症刺激引起的症状与不适会影响患者的性兴趣和性心理;接受了必须禁欲的错误指导;或者病情久治不愈,都会对性功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甚至引起心理性的勃起功能障碍。不过也有许多“老病号”的性功能丝毫未受影响。而且,只要不是在急性发作期或前列腺液内有大量细菌的时候,保持一定频率的性生活有利于炎症消退并减少复发。 因此,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应该在心理上有任何压力,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保持良好的性心理,学习有关的性医学知识,必要时可以接受心理辅导。 传闻五:慢性前列腺炎会导致不育 一方面,很多人将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性功能异常与不育症等同起来。另一方面,某些非法医疗机构为了盈利,故意夸大病情,危言耸听,说慢性前列腺炎会影响“传宗接代”。 慢性前列腺炎是否会影响生育,尚无定论,有些患者前列腺炎症状很重,但仍然可以生育。从理论上讲,慢性前列腺炎可通过影响前列腺液而降低精子的生存和受孕能力,从而对生育产生影响。但从实际来看,大多数患者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都是正常的。因此,不必过分紧张,只要安心、正规地接受前列腺炎治疗就行了,而且绝大多数慢性前列腺炎是可以治愈的。 传闻六:慢性前列腺炎是“不死的癌症” 我们经常在门诊遇见这样的患者,他们四处求医,奔波于各地医院之间,钱花了很多,中药西药也吃了不少,但慢性前列腺炎还是没有治好。客观地讲,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并不明确,其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并没有所谓的“特效药”。
早泄是男性常见的一种问题,主要表现为性交前射精或者是性交不足两分钟射精。目前这种情况相对比较普遍 引起早泄的原因也比较多。 目前的治疗方法有: 一是行为治疗。 第一种:如果一个长期性生活不规律,有几个月,有几周,可以选择性交之前,当天或者半天,提前一天,先用自慰的方法先排精一次,精液量就减少了,再性交的时候,它的时间就会延长。 第二种方法可以采取一种动停训练,就是在有性刺激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性交,当快要有射精的感觉的时候,这里注意掌握好火候,快要有的时候停住。等一直没有这种感觉了,这时候再动,可以延长性交的时间。 第三种方法是:可以采取快要射精感觉的时候,用手捏龟头的上下,用捏让它这种快要射精的感觉,让它能够减轻,经常的进行练习。 二是心理治疗,有些早泄的患者身体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病变,但是由于紧张、焦虑、心理负担重等原因导致早泄。对于心理原因引起的早泄,可以通过患者的自我调节、心理辅导等方法进行治疗。在患者治疗期间,女方也要配合男方治疗,尽量抱有关怀的态度,帮助缓解男方的心理问题,不能一味的埋怨男方,以免加重男方的心理负担,影响心理治疗的效果。 三是疾病治疗,前列腺炎、精囊炎、肾虚等疾病都可能会引起早泄,需要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因治疗才能彻底缓解早泄的问题。
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较常见的疾病,目前大概分两类症状:1.排尿症状,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等待、尿无力等;2.疼痛症状,包括会阴部疼痛、睾丸疼痛、射精疼痛、肛门疼痛等。 对于前列腺炎的治疗,具体如下: 1、进行疾病宣教,让病人了解前列腺炎到底怎么回事,而不是像以往很多私立医院对于前列腺炎夸大宣传,恐吓病人,造成病人严重的心理负担。前列腺就是临床症状,就像前列腺得了一次感冒一样,感冒能好,前列腺炎通过治疗症状也可以好; 2、治疗前列腺用药,要根据临床表现来选择药物,比如排尿症状,要选择排尿的药,比如α受体阻滞剂、M受体阻滞剂等。如果是疼痛症状,会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加α受体阻滞剂等针对性治疗。对于前列腺炎的用药,其实更多强调的是多药联合的综合治疗,比如中西医结合用药,物理治疗等等。 经常会有人问前列腺炎能不能治好,前列腺炎其实就是对症治疗,如果症状能缓解,也是可以好的,很多前列腺炎病人,因为经常治疗效果不好反复就诊,所以会对病人造成很严重的心理负担。其实前列腺炎是三分病,七分心理的原因,所以,对于前列腺炎的治疗经常采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缓解情绪上、精神上的压力,缓解情绪负担,对于缓解躯体症状有帮助。 ~~~引用自彭靖教授 北大一院
1.保持良好心情,培养兴趣爱好,树立坚定的信心,消除焦虑情绪,转移对前列腺疾病的注意力。 2.饮食注意,忌辛辣食物,忌烟酒,多吃水果蔬菜,饮食营养丰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抗病能力。 3.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补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加强盆腔肌肉的运动,避免长期久坐、骑自行车等。 4.性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少和过频。 5.日常生活多饮水,多排尿,保持大小便通畅。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目前伴随着泌尿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ESWL、PCN、URS等腔镜微创手术应用于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诊疗,碎石效果比较满意。经治疗后患者残留结石如何有效排出是整体治疗效果的重要方面。 如果结石没很好的排出,那么残留的结石就有可能导致日后结石复发,也有可能导致患者反复泌尿系感染、腰痛、局部梗阻等。因此有效的将体内的残留结石排出是很关键的。 常见的排石方法包括增加饮水、适度运动、口服药物如a-受体阻滞剂和溶石疗法,以及中医中药等,些方法主要通过大量饮水增加尿量、服用药物增加输尿管的蠕动频率和蠕动幅度,扩张输尿管等作用促进结石与尿路黏膜分离,从而促进结石排出。其中重点要提到的是溶石疗法。目前多数结石成分多数为含钙结石,临床上用于预防含钙结石复发的碱性枸橼酸盐种类包括枸橼酸氢钾钠(友来特),同时临床应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用于溶解尿酸结石和防止新结石的形成。服用友来特后增加尿液PH值和枸橼酸根的排泄,减少尿液的钙离子浓度,具有便于服用、口感较好等优点,患者依从性较高。 近年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机(EPVL)逐渐受到临床泌尿外科医师的关注。通过排石机运用彩超实时判断结石位置来不断调整变换主振子方向,有效的促进结石通过充盈的集合系统来主动排出。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物理振动排石机应用于泌尿系结石诊疗已被证实为有效的方法,疗效较为肯定。目前我院已配置第二代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机,已应用于泌尿系结石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泌尿系结石是目前我国泌尿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5%,南方高达5-10%,年新发病率150-200/10万。中国已成为世界三大结石高发区之一。尿石症病因复杂,有多种学说解释其发生机制,但尚未完全阐明,虽然治疗结石的方法很多,但治疗后80%以上的患者会复发。研究表明,结石发病率、复发率以及结石组成、结构与地域、年龄、职业、饮食等密切相关,因此如何预防结石仍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尿路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除了代谢异常及泌尿系梗阻、感染、损伤、异物存留等因素外,尿石症还与营养有密切关联。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肾结石发病率,肾结石的发生与动物蛋白摄取过多、精制糖摄入过多和饮食纤维素过少有关。草酸钙结石的发生与喜欢食用高蛋白食物、喝茶、偏爱甜食、喜欢饮酒及饮食中纤维素过少等有很大关系。磷酸盐结石主要与尿路感染有关。同时结石抑制因子如枸橼酸盐、降钙素、镁等的减少也可能诱发结石形成。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不同的结石有着不同的预防方法。目前研究的结石成分主要分为: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磷酸铵镁结石、胱氨酸结石等。 饮水指导:1.成年男性患者饮水量为2500~3000ml/天,女性患者、心肺肾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为2000~2500ml/天,小儿酌减。2.饮水方法:饮水量要分布全天,结石成分的排泄多在夜间和清晨出现高峰,因此除白天大量饮水外,睡前、睡眠中起床排尿后也需饮水300~500ml。多饮水可冲洗泌尿系结石,也可稀释尿液,改变PH值,如长期酸性尿(尿PH值6.6)易出现磷酸盐结石。 饮食指导:总的原则是:注意动物蛋白质、谷类、蔬菜纤维素搭配食用。以低糖低脂低钠饮食为宜,适当限制钠即食盐的摄入可减少钠、钙、尿酸和草酸盐的经肾排出,有利于防止尿石复发。 1.含钙结石:食糖及其制品、饮料等可增加尿钙,结石患者应加以控制;饮用含高钙食物如牛奶等一般不影响机体的钙代谢,可正常饮用:首先补充钙能与胃肠道中蔬菜含有的草酸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随粪便排出体外,减少了部分被肠胃吸收和经肾脏排出体外的草酸,从而减少了形成肾结石的概率。其次根据酸碱平衡学说,血液呈酸性时结石容易形成;呈碱性时,抑制结石形成,。缺钙时血液偏酸性,合理补钙,可以使血液偏碱性,这样有利于抑制结石形成。 2.尿酸结石: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建议其碱性饮食,避免过多食用嘌呤丰富的食物如家禽肉类、甲壳动物、扁豆、鱼、红茶、可可、咖啡等,忌多吃海参、海鱼、海带、海菜等海产品。不宜饮酒,饮酒可增加尿酸水平,酒后还易引起尿的浓缩,易形成结石。口服碳酸氢钠可使尿液碱化。宜用的食品:五谷类,应以细粮为主;青菜水果可任意食用;鸡蛋和牛奶可适当摄入。 3.草酸钙结石:应避免食用萝卜、菠菜、苋菜、芹菜、莴苣、竹笋、土豆及豆制品;可可、巧克力、红茶、酸梅、可乐、啤酒及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如柑桔、柠檬、西红柿、草莓等不宜多吃;口服维生素B6及镁制剂,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特异性高草酸盐石症。 4.磷酸钙和磷酸镁结石:因为碱性尿易形成磷酸镁结石(尿pH值>7.2)所以患此类结石患者应禁食用所有奶制品、加磷酸之柠檬汁、可乐、咖啡;宜低磷酸钙饮食及酸性食物,口服氯化胺可使尿液酸化降低结石的复发。 目前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主要分保守排石和外科治疗。外科治疗包括了体外冲击波碎石、排石治疗,自然腔道碎石、经皮肾镜碎石、腹腔镜切开取石及开放手术切开取石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推荐,对于保守排石治疗,除了多饮水外,口服α-1受体阻滞剂可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同时还有中医中药疗法、溶石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等。中医中药一般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主,常用中成药有尿石通。溶石疗法,主要推荐应用于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如口服枸橼酸氢钾钠(友来特),以碱化尿液,维持尿液PH值。枸橼酸氢钾钠还能减少手术后含钙结石的复发,可用于结石的防治。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脏结石与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是由于尿路结石阻碍尿流,使得体内废物、毒素无法顺利排出而伤及肾脏,造成肾绞痛,肾积水,严重的可造成尿毒症甚至诱发肿瘤形成。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类: 草酸钙结石 最为常见,占71%-84%。尿液呈酸性,特点为质硬,不易碎,粗糙,不规则,棕褐色,易损伤组织引起血尿。X线特征为结石中有较深的斑纹,边缘不规则,有时呈肾盂或肾盏外形。 磷酸钙结石 尿液呈碱性,特点为易碎,粗糙,不规则,灰白色、黄色或棕色,往往因尿路感染和梗阻而引起。多与草酸钙或磷酸铵镁混合成石。X线显影清晰,层状纹较明显,填充整个肾盂肾盏时,呈鹿角形。 尿酸盐结石 尿液持续酸性,特点为质硬,光滑,颗粒状,黄色或棕红色,尿酸代谢异常。多数由单一尿酸组成,X线下显影较淡或不显影。 磷酸铵镁结石 属于感染性结石,特点为光滑,多面体或椎体,增大较快,大多与尿路反复感染和尿路解剖异常有关。X线显影清晰,结石密度不均。 胱氨酸结石 为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胱氨酸尿病患中82%发生胱氨酸结石,35%发生于婴儿或儿童。特点为质软,光滑,蜡样,淡黄色至黄棕色,其结晶呈六角形。因含硫而在X线片上易显影。 泌尿系结石原因: 草酸积存过多:体内草酸的大量积存,是导致肾尿结石的因素之一。 嘌呤代谢失常:动物内脏、海产食品、花生、豆角、菠菜等,均含有较多的嘌呤成分,嘌呤最终代谢产物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而形成尿结石。 脂肪摄取太多: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如果一旦出现排泄功能故障,如出汗多、喝水少,肾结石很可能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 糖分太高:尤其是乳糖,可促进钙的吸收,更可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积存而形成尿结石。 蛋白质过量:经常过量食用高蛋白质的食物,便使肾脏和尿中的钙、草酸、尿酸的成分普遍增高。如不能及时通过肾脏把多余的排出体外,得肾结石的条件就形成了。 对症治疗 如绞痛发作时用止痛药物,若发现合并感染或梗阻,应根据具体情况先行控制感染,必要时行输尿管插管或肾盂造瘘,保证尿液引流通畅,以利控制感染,防止肾功能损害。同时积极寻找病因,按照不同成分和病因制定治疗和预防方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尽量防止结石复发。 一般治疗 大量饮水:较小结石有可能受大量尿液的推送、冲洗而排出,尿液增多还有助于感染的控制。 调整饮食:饮食成分应根据结石种类和尿液酸碱度而定。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避免高草酸饮食,限制菠菜、甜菜、番茄、果仁、可可、巧克力等食物的摄入。对特发性高钙尿患者应限制钙摄入。低盐饮食,控制钠摄入。高尿酸者要吃低嘌呤饮食,避免吃动物内脏,少食鱼和咖啡等。 去除诱因:对于病理性因素所导致的尿路结石,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形成结石的原因,防止结石形成和复发。 药物治疗 解痉止痛: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可以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缓解痉挛。肌肉注射黄体酮可以抑制平滑肌的收缩而缓解痉挛,对止痛和排石有一定的疗效;钙离子阻滞剂硝苯地平,对缓解肾绞痛有一定的作用;α受体阻滞剂在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治疗肾绞痛中具有一定的效果。 控制感染:结石引起的尿路梗阻时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尿内常形成磷酸镁铵结石,这种恶性循环使病情加重。除积极取出结石解除梗阻外,应使用抗生素控制或预防尿路感染。 消除血尿: 明显肉眼血尿时可用羟基苄胺或氨甲环酸。 外科治疗 疼痛不能被药物缓解或结石直径较大时,应考虑采取外科治疗措施。其中包括: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 输尿管内放置支架,还可以配合ESWL治疗 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 腹腔镜切开取石术 急症处理 肾绞痛和感染应立即处理。感染应及时应用抗生素,必要时可行肾穿刺引流。肾绞痛可应用抗胆碱、黄体酮类、钙通道阻断药物。必要时可注射哌替啶镇痛。双侧输尿管结石合并梗阻无尿患者,可考虑立即行双侧输尿管逆行插管或者急诊手术取石。 预防方法: 多活动,多饮水,勤排尿,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的尿量为宜。 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但应少食菠菜、杨梅、番茄、红茶、巧克力、胡椒、土豆以及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糖等,还应该控制磷的摄入量,少食肥肉、蛋黄等食品。 少吃食盐,太咸的饮食会加重肾脏的工作负担,而盐和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并可以干扰预防和治疗肾结石药物的代谢过程。食盐每天的摄入量应小于5克。 转自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郦丽